舌尖上的中國菜征服英美

舌尖上的中國菜征服英美胃

大洋新聞 時間: 2014-05-19 來源: 信息時報

  雖然英國人對「傳統」中國菜的品味一直在變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菜自從上世紀50年代在英國開始流行以來,現在已經成為英國人餐桌上的主要特色美食之一。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誇大其詞,根據市場調研公司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醬油和即食快餐在英國的銷量有顯著增長的同時,中式圓底炒菜鍋的銷量也保持著每年46%的增長速度。

  在一些美食家看來,英國民眾的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究其原因,就是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想要在家裡烹飪中國菜……

  「你可以看到,許多中國美食,比如川菜、湘菜還有許多中國其他地方的美食,都已進入英國人的食譜中,」在英國著名華裔廚師譚榮輝的眼裡,英國人對中國菜的態度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中式和印式餐廳在英國均屬最受歡迎的餐廳,但中式菜已經成為英國人的主要的民族美食之一。

  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在家裡自己烹飪中國菜,中國菜和打包快餐已經不再是中式餐廳的專屬。根據市場調研公司明特爾去年發布的報告,醬油和即食外賣的銷量有所增長。

  在網路零售商亞馬遜網站上,炒菜鍋的銷量保持著每年46%的的增長速度。亞馬遜店鋪經理大衛·布里坦對此毫不諱言,這一增長趨勢的原因就是人們「想要烹飪一頓簡便、健康的中餐」。

  中國菜曾是炒雜燴的代名詞

  中國菜在英國有著很長的歷史。據稱,中式飲食在19世紀早期就漂洋過海來到英國。當時,曾經當過船員的一些中國人在英國開設餐館,第一個有記載的中式餐廳就名為「中國餐館」,1908年在倫敦的皮卡迪利廣場開張。

  曾經為「英中美食文化」項目工作的助理研究員奧布莉·高曾對中國菜在英國的歷史有過梳理。她表示,「在上世紀60年代,有更多的香港人來到這裡。到了70年代,唐人街在倫敦索霍區開始發展起來。」與此同時,粵式點心成為成為餐廳中最受歡迎的一道菜品。

  此外,中國廚師們還根據西方人的口味對中式菜肴進行了改良,比如,形成了炒雜燴這樣的英式中國菜,「在中國,你根本找不到炒雜燴這道菜,這道菜只有英國有。」

  據稱,曾在英國風靡的炒雜燴以酸甜味著稱,製作時將綠豆芽和洋蔥用番茄醬拌在一起,另外再加入雞肉或者蘑菇。奧布莉·高說,很多中式餐廳被視為「炒雜燴餐廳」,實際上,這也是因為廚師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當時十分有限的食材。

  烹飪教學節目宣傳中國美食

  不過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菜似乎沒有融入到英國社會中。譚榮輝在接受採訪時說,「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英國常見的中國菜主要是咕嚕肉,那時,大多數英國人對中國菜的看法非常地原始。」為了更好地「討好」英國民眾,不少中式餐館在即食外賣時,也配送炸魚薯條這道傳統的英國菜。

  不得不說,英國人對中國菜的態度轉變得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當時,譚榮輝在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台的廚藝秀節目《KenHom的中餐烹飪》中,給廣大英國觀眾留下了中國菜的最初印象。

  此後的20多年,他通過一系列電視烹飪教學節目以及他所寫的《中餐烹飪傻瓜書》等書籍,不斷打破東西方在烹飪方面的文化差異壁壘,令西方人對東方菜充滿了興趣。

  「現在,你可以在英國看到很多中國地方美食,比如川菜、湘菜等,已經不再只有粵菜了」,他說,中國有八種地域菜系,比如湘菜以香辣為主,著名的湘菜香酥鴨在英國就很受歡迎;而福建菜則以鮮著稱,這個菜系的海鮮菜肴同樣非常受歡迎,「英國人更願意嘗試那些他們之前從未品嘗過的味道。」

  英國人「越來越喜歡吃辣」

  置身其中的中式餐館從業者也對英國人的口味改變深有體會。謝麗莎是曼徹斯特「蜜桔」餐館的老闆兼主廚,她說:「人們似乎越來越喜歡吃辣菜」。據稱,在她餐館的菜單里,「火山雞」這道菜非常受歡迎。「這是一道辣菜,十分開胃,但那種辛辣的感覺會長時間停留在你的舌尖上。讓人意外的是,當地人非常喜歡這些味道的菜肴。」謝麗莎和她的姐妹們一起繼續經營著家族餐館,「和以前不一樣的是,如今可供我們選擇的食材和佐料非常多,所以我們可以盡最大地努力烹飪出最接近於本來味道的中國菜。」

  位於英國布里斯托爾市的另一家中式餐館「辣椒老爹」也在努力迎合顧客對辛辣口味的慾望。這家餐館宣稱自己是英國第一家川式大排檔。這家餐館的創立者先生表示,當他在2011年開辦這家餐館時,他預計當地人可能會對餐廳的辛辣菜品持懷疑態度。但在開業的第一天,餐館的所有菜品在兩個小時之內就全部賣光。

「這件事證明我們的想法是錯誤的。大多數當地人願意嘗試十分刺激的辣菜。雖然川菜經常使用一種獨特的作料,也就是花椒,吃川菜時,花椒會讓你感覺舌尖發麻。但是,這並不是問題。」

中國菜因為健康更受歡迎

  謝麗莎認為,中式飲食之所以在英國非常受歡迎,很大原因在於中國菜比較健康。比如,炒菜的熱量較低,而且一般含有很多蔬菜。譚榮輝對這種觀點同樣表示贊同,他說:「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蒸菜幾乎都不油膩,很多湯麵也都十分健康。」

  但是,中國菜有一種飽受爭議的調料——味精。不僅很多加工食品中都含有這種調料,烹飪中國菜時使用的很多醬汁也都含有味精。在不少外國人看來,味精會引起一種陣發性皮膚熾熱反應,雖然並沒有證據證明這與中式菜肴有任何的關係,但是他們有時將這種反應稱為「中式餐館綜合症」。

  因此,有一些中式餐館選擇完全不使用味精,「蜜桔」就是其中之一。謝麗莎說:「人們關注健康,要求更高的食品質量,這是一件好事。」

  另外,中式餐館打烊時間較晚,這一點也是吸引英國顧客的特點之一。「中式餐館是發現生活的地方。在這裡人們感覺非常愜意」,此外,謝麗莎還認為,去中式餐館吃飯的體驗將有助於維持中國菜的傳統。

  華裔名廚譚榮輝

  上電視宣傳中餐讓炒鍋風靡英國

  在英國,華裔名廚譚榮輝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因為在「烹飪藝術方面的傑出成就和貢獻」,華裔名廚譚榮輝還獲得英國女王頒授勛銜。

  已經年過花甲的譚榮輝,其實有一個更為英國人所熟知的名字:KenHom——上世紀80年代,這個名字曾因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台的一檔廚藝秀節目《KenHom的中餐烹飪》,而給廣大英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該節目的同名菜譜被稱為中餐「聖經」,首次印刷便創下35萬本的紀錄,登上英國最暢銷書榜單,一直到今天,這本書仍在印刷銷售。

  據悉,出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並在芝加哥唐人街長大的譚榮輝,在年僅11歲時,就在親戚的餐館裡學廚。像大多數華人子弟一樣,成績優異的譚榮輝高中畢業後,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專修藝術史,不過課餘時間裡,他以教授廚藝來賺取學費,他稱烹飪也是一種藝術。

  畢業後不久,譚榮輝就被美國加州烹飪學院聘任為教師,在此期間,他出版了個人第一本有關中餐烹飪技巧的書,引起了媒體關注。1984年,英國廣播公司推出的廚藝秀節目更讓譚榮輝一舉成名。

  隨著KenHom這個名字在英國觀眾中日益流行,那款創造了無數美食的中式圓底炒鍋,也開始引起了西方觀眾的興趣。根據生產商DKBrands公司的市場調查,當時每八個英國人中,就有一人擁有一隻中式圓底炒鍋,而中式圓底炒鍋及其配件被銷售到世界59個國家,銷量超過700萬件。

  此後的多年時間裡,譚榮輝一直為了中餐而宣傳奔走。「在教授烹飪技術以外,我也希望可以向人們傳遞一些食物以外的東西,比如說中國文化。」他曾說,「我希望帶給人們最純正的東方口味,但有時我也會使用各地現成的食材,這也是東方菜最具生命力和魅力的地方:它有極大的包容性。」

  餐館傳人謝麗莎

  日供超市六萬瓶用醬料征服英國

  和譚榮輝不同的是,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對姐妹老闆則憑著自己的勤奮努力,用自己的醬料品牌「征服」了英國——她們不僅把祖傳的餐館做得紅紅火火,還製作出自己的醬料品牌,成功打入英國超市。去年,她們工廠每周的產量已達六萬多瓶,她們也因此成為近年華人餐飲業在英國又一成功的例證。

  據悉,這對孿生姐妹叫做謝麗莎和謝海倫,她們家族祖上四代由香港移民到英國,而祖母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在曼徹斯特開辦餐館,為當地帶來了咖喱味和辛辣味菜肴。

  而到了謝氏兩姐妹這一代,她們本來無意「子承父業」,分別學習的是律師和會計。不過數年前她們還是決定下海經商,經營「蜜桔」餐館。她們發現客人喜歡餐館的醬料後,有意規模生產,打入英國主流市場。

  在經過多次嘗試後,她們於2012年參加英國廣播公司的一個投資與產品推介活動後,姐妹倆執著的熱情和精美的產品打動了在座的兩位億萬富翁,富翁當即決定斥資入股,並幫助她們打開銷路。

  此後不到三個月,謝氏姐妹推出的燒烤醬、酸甜醬和甜辣醬分別打入英國第三大超市塞恩斯伯里超市和倫敦最著名的百貨公司塞爾福里奇百貨公司。目前,她們正計劃開設一個規模更大的廠房,擴大生產。

除了口味獨特之外,謝氏姐妹的三種醬料另外一個賣點就是不含味精,適合各種口味的人士。她們表示,「我們要向英國人表明,中餐不需要化學調味品也能做到精美可口。」

  師奶殺手岑敬祖

  闖廚藝大賽決賽用笑容征服英國

  對於著名廚師、闖入廚藝大賽決賽選手的岑敬祖來說,他也在改變對中餐的看法的道路上慢慢前行,今年夏天,他將會創立自己的餐廳「Hokkei」,他希望,自己能夠對傳統中式外賣菜品進行改良,令其更加現代化。

  前不久,岑敬祖在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台一頻道的《頂級廚師》節目中打入前三名,除了廚藝之外,他也因為俊朗的外表頗受關注,更被民眾稱為「師奶殺手」。

  據悉,岑敬祖的家族來自廣東,他的外祖父是一位出色的廚師,後來家族移居英國威爾士卡迪夫城,經營外賣店。岑敬祖從小就在外賣店長大,儘管從小就對餐飲業感興趣,也會幫助家人打理生意,但他的父母不是很願意他繼承家族生意,於是他選擇學法律,獲得律師資格後在布里斯托爾的一家律師事務所供職。

  然而,岑敬祖表示,自己最大的興趣還是餐飲行業。幾年來,他曾經多次考慮離開法律界,直到去年才毅然決定參加《頂級廚師》節目。岑敬祖在節目中做的菜肴融合了中餐和西餐的特色,扣肉配炸藕片和泡菜、珍珠雞龍蝦海鮮飯等一致受到評委的好評,也一直走到了比賽的最後,「我一直有很多做菜的想法,但是卻沒有機會真正去做,所以參賽也是為了測驗自己」。

  《頂級廚師》之後,岑敬祖接到很多工作邀請,但是他還是希望在餐飲業創業。因為儘管中餐在英國有很大的市場,但是其地位遠不及法國菜等歐洲菜系,這一點令他有種挫敗感:「雖然我在英國出生,但是我對華人身份感到自豪,我為博大精深的中餐趕到驕傲,但是中餐在西方的形象卻是廉價、低等的,這是不對的」。

  「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中餐的形象大使,改變公眾對中餐的看法,我認為,從風味、技巧等各方面來看,中餐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菜系之一」,他說。

  新聞鏈接

  美國美食界也掀中餐風

  長久以來,在美國的中國菜地位一直無法與其悠久文化成正比,要享用地道的中國菜,還得跨海千里才能夠品嘗。但近年中國餐館在美國美食界掀起新浪潮,年輕新星、知名大廚和財力雄厚投資客各路人馬紛紛投入,為美國引進新一代中國菜式。

  

  高級中餐館迅速擴張

  在邁阿密,Blackbrick餐廳推出羊肉、腌菜製作的中國北方菜;紐約市的ChinaBlue餐廳在30年代的裝潢中,饗以消費者正宗上海菜;紐約曼哈頓的MiraSushi&Izakaya餐廳周末的特別菜單「台灣眷村菜」,則是大廚布萊恩·曹融合中國大江南北風味的40年代台灣眷村菜的展示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為中國餐館注入活力的,除了這些「野心勃勃」的開路先鋒之外,還有知名的餐飲集團。例如去年初,米其林一星級的中國高級餐館「客家人」,從發源地英國倫敦擴展至美國拉斯維加斯,在邁阿密、舊金山、紐約之外再增一家分店。此外,高級中餐館「Mr.Chow」和「PhilippeChow」近年也都迅速擴張。

  而著名電視烹飪節目主持人甄文達,在舊金山耗資325萬開設一家佔地600多平方米的MYChina中餐廳之後,將在加州再開一家分店。此外,他還正在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覓地開店。

  名廚也靠中國菜上位

  事實上,中國菜出現在高級餐廳並非新概念,不少知名大廚——無論亞裔或歐洲裔,早已將中國烹飪特色融入他們的菜式中,創新中國菜也成為美國廚師晉陞星級的踏板。

  例如2010年,舊金山廚師鮑溫因開設MissionChineseFood餐廳,由默默無名躥升為美食界的耀眼新星,他後來在紐約市開設分店。

  而擅於採擷各家之長的奧地利名廚沃爾夫岡·帕克,2010年在洛杉磯五星級飯店麗思卡爾頓里的「WP24」餐廳中,推出一系列現代風味的中國菜式,其主打菜式竟然是北京片皮鴨。

  許多投資者如今認為,地道的中國菜極具市場潛在價值,在甄文達餐廳的顧客中,亞裔和亞洲遊客約佔四成,而且如今地道中國菜的食材配料都極易取得。甄文達說:「我相信目前是最好時機。」

  甄能煮  

  向全球推廣中國美食

  甄文達,全球知名烹飪節目「甄能煮」(YANCANCOOK)的主持人,也是首位成功將中國飲食文化介紹給北美主流社會的華人大廚。

  甄文達出生於廣州東山一個經營餐館的家庭,少年時已展現出下廚天分。從1982年開始,他為加拿大地方電視台主持烹飪節目「YANCANCOOK」,以其招牌笑容、輕鬆幽默的和簡單易懂的烹飪手法,使該節目在全球獲得很高收視率:至今已播出2000多集,算下來將近6000道菜,收看過的觀眾達到20億人次。

  甄文達說,一些人認為中式烹飪很神秘,他們都會被嚇倒。我想示範給他們看,中式烹飪其實可以很容易、很快捷,每一個人都能學會,而且每一個城市都有你用得著的材料。

推薦閱讀:

全球城市房價排名出爐:中國僅一地進入前十
中國最美禪詩100首(1
中國探月計劃 嫦娥工程 月亮 資料匯總
中國羅盤詳解-第二十九層 中針二十四山向
中國火器史上的奇恥大辱——清朝「重」炮

TAG: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 | 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