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教子」之道
07-23
清高偉大的真主在《古蘭經》中告誡我們說:「信道的人們啊!你們當為自身和家屬而預防那以人和石頭為燃料的火刑」(《古蘭經》66.0)。這段經文要求我們每一個穆斯林,作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對公益事業有用的人,不僅要保證自己不犯錯誤,還要保證家屬不犯錯誤,遠離罪惡。經文中提到的火刑就是罪惡的結局。 怎樣預防罪惡的結局呢?除自身的操行修養外,還要在自己的家庭中盡到教育、指導之責。只有這樣才能保護我們自己,保護我們的子女免遭將來的火刑。《古蘭經》注釋家們對「預防火刑」提出了多種見解。阿里說:「所謂預防就是對自己和家屬實施伊斯蘭教育和訓練」。伊本?阿巴斯說:「預防火刑,就是切實的服從真主,遠離真主所禁止的一切罪惡行為。命令家屬紀念真主,那麼真主就拯救你們,不致遭到火刑。」穆查希德說:「你們當敬畏真主,並囑咐你們的家屬也敬畏真主。」格達德說:「你命令家屬服從真主,禁止他們違抗真主,並且幫助他們去實踐真主的一切命令。如果發現他們有違背的廣告,要加以斥責和制止。」 自來那種諸門造車,埋頭苦幹,獨善其身,一門心思進天堂的作法,不是伊斯蘭精神。關心大人,教育家屬,指導子女,攜手共進,履行主命積極善行才是穆斯林義不容辭的責任!穆聖打了一個的比喻:「你們每個人都是牧放者,由被牧放者上負責任。伊瑪目偏袒將在被牧放的上愛質問,男人是牧放者,將從家屬上被質問,人是主人錢財的牧放者,將由受牧放的上受質問,兒子是父親錢財的牧放者,將受質問,你們所有的人都是牧放者,都將由職責方面被質問。」 作為父母,我們從自己所者——子女上受質問,能否過關?能否保護他們免遭那「其燃料是人與石頭的火刑」?今世人,子女有錯,進而觸犯國家,被公安部門繩之以法鋃鐺入獄時,我們發現父母親友施盡全身解數,托熟人,找門路,甚至不異變賣家產,使兒女早日出獄,足見父母愛子之心,然而我們為使子女免遭「其燃料是人與石頭的火刑」做了些什麼?應該做些什麼呢? 清代大學者劉智在其名著《天方典禮》中對此作了詳細闡述:父母其為父以慈,其道十:謹胎教、命美名、開乳、報牲、防患害、潔衣食、嚴教訓、擇師董學、量才授業、男婚女嫁,而為親之道盡矣。意思是:作為父親,要盡到父親的職責,那就是慈愛。他的規則有十項:謹寧懷孕時期的胎教,自受孕進起就應節制七情六慾,檢點自己的行為,學習禮儀,不做赿禮的事,不說赿禮的話,不聞惡聲亂色,不食無益食品;子女出行後要起一個的,高雅有意義的名字,培養孩子進取之心;開乳;宰牲報答真主賜予的恩典;經常察看子女有無疾病疼痛,預防意外傷害;衣服飲食務必乾淨,教訓子女務必嚴格,在子女求學的時候要選擇能夠遵循正道的賢良師長督促學習;謀求職業時,要察看他的興趣志向,量才傳授職業技能,使子女能自食其力;效力於國家、社會;男孩子長大成人要為其擇妻配婚,女孩子長大成人要給她擇夫出嫁。完成了這十項事情,才算盡到了作為父親的職責。 這十項要求,強調了作為父母不僅要關心子女物質需求、身體成長、衣食住行,還要注重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全面發展,否則子女就會「氣質不純」、「言動無節」、「德行無成」,今世不能成為社會、國家有用人才,後世難免火獄之苦。 然而,我們十分痛心地看到,我們很多朵斯提,尤其是年輕的父母,沒有盡到父母之現,沒有保護好子女免遭火刑。改革開放以來,黨史的搞活經濟的政策使一些人融入了高聲經濟的大潮,經商辦店,逐漸富貴起來,成了物質財富的「富有者」。可是有些人只成了重視物質財富的日積月累,苦心經營,發家致富,卻不重視對家庭成員,特別是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等,甚至慫恿子女棄學經商,結交不法分子,致使他們置國法、教法於不顧,好吃懶做,不辨是非、養美醜顛倒,只知佔有和享受,不知為別人、為社會盡責任,做賛,有的甚至無法無天,胡作非為,變成了危害社會的敗類,造成了家庭的悲劇。 穆聖說:「教育孩子一次強於施糧一升,」足見教育子女的後要性和迫切性。古人云:「廣積不如教子。」意思是說:「積累很多資財還不如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重要。」這是很有見地的,天下做父母的甘心積財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孩子,但如果子女教育不好,成了敗家之子,甚至淪為罪人,陷入囹圄,縱有百萬、千萬、億萬家財,又有何幸福而言呢?清末愛國將領林則徐有幅對聯寫得好:「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都是古人從諸多慘痛教訓中總結出來的家訓。時至今日仍足堪借鑒。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應引以為座右銘,切實為子女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教門負責,認真搞好子女教育,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防微杜漸,使孩子茁壯成長。 艾卜?胡勒萊傳述:穆聖的外哈拿起一枚別人施捨的棗子放進自己的嘴裡。穆聖說:快吐出,快吐出!比例關係你不知道我們是不吃施濟呂的人嗎?穆聖以身作則,先從自己親屬子女中開始,從小就教育孩子莫要貪食,要自食其力。從一枚棗子這樣的小問題都非常重視給孩子心靈中產生的影響。艾卜哈非蘇傳述:我小時候在穆聖家中,一同,我手伸向盤子,正想吃時,忽聽穆聖說:「孩子!念『太思米』吃,用右手吃臨近身邊的,莫亂挑。」從此養成吃飯的習慣。 這則聖訓告訴我們穆聖是非常細心的人,從小孩子吃飯的動作這一小事都非常注重禮節教育,從而培養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重視禮教也好,重視學教也罷,如果父母不能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那麼將枉費心機,一事無成。道理很簡單,家庭是棵連根樹,開什麼花,就結什麼果,因因相襲,代代相傳,所謂「仁孝之家無逆子」就是這個道理。做父母的平時無視國法教規,任意胡作非為抽喝嫖賭,滿嘴髒話,對父母惡語相加,恣意虐待,那麼子女則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耳濡目染,自然會養成橫志欺長的惡習。這樣的例子在當今社會實在太多了)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是這個道理。薩比台?白納尼傳述:有某個地方,有個兒子毆打他父親,人們驚問道:「這是怎麼的?兒子打老子,成什麼體統?你不怕安拉的懲罰嗎?」並且有人準備教訓這個兒子,這時尋父親順道:「請你們眾位起開吧,不要管,讓他打個夠,因為從前我就在此地打了我父親,今天是因果報應。」所以古人告誡說,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於兒孫。 朵斯堤們,作為勸人行善,止人作惡的穆斯林,我們要當好「牧羊人」,看守好自己,保護好兒女,使他們既是一個好公民又是一個好穆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安定的社會,昌盛的國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每個穆斯林都是牧羊人
※改變穆斯林民族狀況的重要因素(一)
※穆斯林為什麼不吃豬肉?
※論大清律例中的伊斯蘭教和穆斯林 —— 中文伊斯蘭學術城
※[轉載]穆斯林如何解讀:性?
TAG:穆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