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澱】大運河文化帶之——壽世壽民萬壽寺

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北京歷史文化的生動象徵,在促進民族融合、推動南北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紐帶作用。時至今日,這個作用還在延續,動人故事還在傳頌。

「大運河文化帶」特別系列,將帶大家走近古老神秘的大運河文化。

大運河文化又稱「京杭大運河文化」,但不同於「運河文化」。因為運河文化可泛指世界範圍內的人工運河文化。而大運河文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歷史現象。

一言以蔽之:大運河文化,是以黃河流域文化為核心,與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共同孕育出的獨特的江河文化,與中原文化緊密相承。

把大運河寫進城市總規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第二條黃金水道」,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

老輩人有句俗話:「北京城是漂來的。」且不說當年那京杭大運河上從南漂來的稻米、絲綢、茶葉、水果如何豐富了京城百姓的生活,就是建設紫禁城的金磚、楠木也都是從大運河上運到京城的。

滄桑變幻,斗轉星移,唯有它貫穿南北,橫亘古今,激蕩著中華民族的勇敢和智慧,見證了兩岸發生的傳奇,如一首傳唱不息的民族史詩。

如今的運河,古時繁忙的漕運場景雖已不再,但經過近幾年的清淤、修繕及保護,每天晨昏不乏在運河畔、垂柳間或漫步或鍛煉的京城百姓,讓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再次融入日常生活,重新煥發生機。

2013年5月3日,大運河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大運河(北京段)共包括高粱閘、什剎海、玉河故道(含澄清上閘、澄清中閘)、白浮泉遺址、廣源閘、平津閘、永通橋及石道碑、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南新倉、通惠河通州段等10處點、段。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成為北京第七處世界文化遺產。

大運河北京段全長82公里,橫跨昌平、海淀、西城、東城、朝陽、通州六區,沿線文物等級高、分布密集、時代跨度長、類型豐富,既是明清北京城連接西北部園林的紐帶,也是古代中國連接南北方的大動脈,現在還是連接北京中心城與副中心的項鏈,地位十分重要。

2017年8月,北京成立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在此基礎上,北京成立七個專項工作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就是其中之一。

萬壽寺的營建

——鐘聲原從萬斛來

海淀區是大運河的源頭和上游,主要包括白浮瓮山河海淀段(京密引水渠海淀段)、玉泉山諸泉、瓮山泊(今頤和園昆明湖)和長河,其中玉泉山諸泉、瓮山泊為大運河提供水源,長河則是金、元、明、清四代城市供水的重要河道,在明清兩代更是成為皇家帝後王妃乘舟行船赴西郊宮苑的御用水道。

廣源閘西面不遠處,長河北岸有一座古柏參天的古寺——萬壽寺。

中國自古就有「人生五福」之說,其中的第一福就是長壽,壽文化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無不例外。萬壽寺就是在這種壽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建成。

明代萬曆皇帝的母親慈聖太后李氏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從萬曆初年開始便在京城內外廣修佛寺。

萬曆五年(1577年),由李太后出資,命司禮監太監馮保在京西選址建造寺廟,以便儲存佛教經典。

寺廟修建完成後,萬曆皇帝賜名「護國萬壽寺」,還命大臣張居正撰寫了《敕建萬壽寺碑文》。

萬壽寺遂成為皇家寺廟,「璇宮瓊宇,極其宏麗」,逐漸成為長河沿岸聞名遐邇的大寺。

素有「鐘王」之稱的華嚴鐘曾懸掛於此。

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下令於京師鑄鐘廠鑄造大鐘,由於鑄鐘工程十分龐大,到宣德年間才最後鑄成。這口大鐘通高6 .75米,直徑3.3米,重46.5噸,鐘體內外遍鑄漢文及梵文佛經、佛咒,近23萬字。

華嚴鐘鑄成後藏於漢經廠,嘉靖年間移入萬壽寺。

據《帝京景物略》載,「日供六僧擊之」。鐘聲悠揚,數十里外都能聽到,京城裡的百姓和文人墨客紛至沓來,爭相一睹大鐘風采。

明人林養棟作《觀萬壽寺鐘》一詩,說道「制自三朝遠,聲從萬斛來。龍文掀寶藏,雷震下高台。轟日中天起,驚山應律回。怖聞生愛戀,心籟寂然開」。

天啟年間,由於坊間傳說京城西方鳴鐘,對天子不利,於是華嚴鐘被從鐘樓摘下,放置在地上。乾隆八年(1743年)冬天,乾隆皇帝下令將華嚴鐘遷往覺生寺(今大鐘寺)。

大鐘寺

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萬壽寺大火,大部分建築遭焚毀。但在康熙、乾隆、光緒三朝,萬壽寺先後歷經四次修葺和擴建,最終形成了中、東、西三路,集寺廟、行宮、園林於一體的龐大規模。

寺廟中路為佛事活動的主體建築,西路為皇室成員的行宮,東路為僧侶的生活區。

倍受皇室青睞的「京西小故宮」

明太祖朱元璋在開國之前原是僧人出身,所以在明代皇室有一個傳統:每當有皇子出世後,就要在民間選一位童子代替其出家,名曰「出家替身」。

而明朝史上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也不例外。他最初的「出家替身」被安排在創建於明正德年間的承恩寺,後因種種原因該僧人病故。皇室又為其另選出了一位替身,而這名替身就被安排在京西的萬壽寺,後成為萬壽寺佛事活動的主持。

據明代文獻《萬曆野獲編》的作者沈德符描述,這位皇帝的出家替身「年未二十,美如倩婦」。

因為萬壽寺與神宗朱翊鈞的這種關係,讓它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皇家大寺,成為聚集四方僧眾為皇上祝壽的場所。

每當萬壽節時,萬壽寺便聚集近千名僧眾為皇上、皇太后誦經祝壽,其場面甚為壯觀。

清軍進入北京,萬壽寺其因寺名寓意吉祥而備受皇室青睞,成為皇家祝壽慶典的重要場所,擁有「京西小故宮」之譽。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皇帝由頤和園回宮途中曾有《首夏萬壽寺》詩一首,「臚唱應明日,駕還趁曉涼。黍風輕遞爽,麥露灧含光。取便臨香域,延禧備道場。長河喜水足,遂泛溯游航」。

這一年,乾隆即將迎來他母后的七十壽辰,皇帝想把壽典搞得隆重,對萬壽寺進行了維修,並親筆撰寫了《御制重修萬壽寺碑文》,稱「我聖母皇太后七帙慶辰適逢斯盛,朕將率億兆臣庶祝嘏延洪,以聖節崇啟經壇,莫萬壽寺宜」。

太后壽誕時還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千佛道場,萬壽寺對面的長河南岸建有唱經台,千名僧人聚集誦經,河北岸的官員們在寺院門前等候迎接皇上、太后。

這就是《香林千衲圖》所描繪的盛況。

郎世寧《香林千衲圖》(局部)

清末,慈禧太后往來於頤和園與紫禁城之間,途中都要在萬壽寺拈香禮佛,在西跨院行宮用茶點,故萬壽寺又有了「小寧壽宮」之稱。

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為隆重迎接「萬壽慶典」,光緒皇帝命內務府對萬壽寺行宮進行大規模整修,在西跨院增修了千佛閣和梳妝樓,並增修一座御碑亭。

在慶典期間,萬壽寺搭彩棚數間,各殿宇樓閣懸掛玻璃彩燈,僧人在寺院內誦經,為慈禧太后祝壽。

廟會盛景

清代,萬壽寺廟會是京郊的重要廟會之一,《燕京歲時記》稱其為「郊西之勝境」。萬壽寺平時不對外開放,只是在農曆四月初一到十五日浴佛會期間,才開廟半個月。

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誕辰正期,廟裡僧眾在大延壽殿舉行「消災解厄、增福延壽」大法會,誦《萬壽無疆長壽經》。

清時還盛行「舍緣豆」,佛誕日這天將豆子煮熟,配上咸胡蘿蔔丁兒,用小勺免費送給香客和行人。

萬壽寺的廟會十分熱鬧,進香者絡繹不絕,有乘八抬官轎的王公貴族,也有平民百姓。萬壽寺左右和蘇州街,商賈雲集,寺院外臨時搭建有茶棚,還有席地而坐的茶攤、小吃攤、玩具攤,連成一片,各種雜耍,各種貨物應有盡有。

《燕京竹枝詞》說道:「三春將盡四月來,西郊萬壽廟又開。紅男綠女聯蹁路,小兒更是得意回。」

逛廟會,到萬壽寺討吉利,是當年京城人的一大興緻所在。

民國時期,萬壽寺先後成為兵營、療養院等機構的住地。

新中國成立後,萬壽寺曾被學校、幼兒園、部隊歌舞團所用。1985年,萬壽寺中路被開闢為北京藝術博物館,以收藏展示明清時期的藝術品為特色。

2006年,萬壽寺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近年來,隨著大運河的申遺成功,作為運河文化遺產的萬壽寺更是日益受到重視。

萬壽寺山門背後不乏帝王文人的舞文弄墨,不缺少諸多的軼聞典趣,這些都為這座千年古剎增色不少。靜靜的古御河從萬壽寺前流過,輕輕的訴說著往昔的輝煌和萬壽寺的重要地位。

有「神皋佳麗」、「都下寶地」美譽之稱的海淀,歷史悠久,名勝古迹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無疑是大運河文化帶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之河波瀾奔騰,一往無前,曾經盛極一時的「漕運」不可避免地席捲而去,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只是,中華先人們的智慧和力量不敢忘,不能忘。


推薦閱讀:

許揚:「京西小故宮」萬壽寺(12.8.8)
北京隨拍之十七(重訪萬壽寺,明
《萬壽寺》王小波.pdf/epub
游北京五塔寺、萬壽寺隨拍

TAG:文化 | 運河 | 萬壽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