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梅花怒放詩壇中

每當隆冬將盡,早春欲抵之時,梅花迎霜斗雪地盛開了。梅花,樹姿蒼勁,花色清麗,冷艷芬芳,風韻洒脫,清雅高潔,素有「花中魁首」之稱,並被譽為「東風第一枝」。梅花,韻勝群芳,格壓中卉。在歷代詩壇眾多的詠梅詩佳作,真是噴珠濺玉,不勝枚舉。

梅花的花色,不僅僅是人們常見的那種紅梅(其中紅梅中亦有紫紅、粉紅之別),白梅、黃梅與綠梅,也各具風韻,如宋人邵雍詠道:「梅花四色或紅黃,顏色不同香頗同。」蘇軾詠紅梅:「不應便雜夭桃杏,半點微酸以著之。」元人王冕《白梅》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安石描摹黃梅:「漢宮嬌額半塗黃,粉色凌寒透薄狀。」清代女詩人駱綺蘭則寫出綠梅的高貴:「梅格以孤高,綠萼更幽艷」;「尤愛未開時,碧意枝頭結」。可見梅花色彩之繽紛,實在令人讚歎天工之神奇。

梅花形神兼備,在詩人筆下各臻其妙:"紅梅些子破,未開勻".寫的是初發之梅;"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詠的是盛開之梅;"難堪雨藉,不耐風揉",說的是將謝之梅;"雪裡已知春信到.寒梅點綴瓊枝膩".道的是雪中旖旎之梅;"良宵淡月,疏影風流".則是月下空漾之梅;"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梅之素雅躍然紙上;"虛疑黃昏花欲睡.不知被花薰得醉".又彷彿有一陣拂面而來的梅的暗香……

在眾多的詠梅佳詩中,最為人稱道的恐怕要算北宋詩人林逋的作品了。林逋一生不愛做官,在杭州西湖孤山下隱居了二十餘年,種梅養鶴。他的著名詩篇《山園小梅》中,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把梅花的風采神韻展現的淋漓盡致,成為千古絕唱。後來,「疏影」、「暗香」二詞成了梅花的別甫。南宋詞人姜夔還以此為題名自度了二曲,以後便衍變為兩個新的詞牌名稱。林逋的梅詩對後人影響深遠,不乖乎有人說梅花是因為結識了林和靖,才「惹得詩人說到今」的。

如果說林逋筆下的梅花是超塵絕俗的隱士形象的寫照,那麼,南宋大詩人陸遊筆下的梅花,則寄託著詩人對國家民族堅貞不二的美好感情。詩人對於「氣節最高堅」的梅花愛慕之至:「小亭終日倚欄杆,樹樹梅花看到殘。」他甚至恨不得自己「何方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愛梅至此,真是令人嘆絕。陸遊所處的時代,正是國家民族危機深重的歲月,他借詠梅花以抒寫壯志難酬的抱負:「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其清風亮節,溢於言表。

宋代的名詞人,幾乎人人都有詠梅佳句。辛棄疾:「更無花態度,全是雪精神。」陳亮:「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蘇東坡:「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朱熹「夢裡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黃庭堅:「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盧海坡:「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楊萬里:「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集宋人的詠梅詩句,可鉤織一個浩瀚紛繁的梅花世界。

元明清三朝,愛梅風氣固然不如宋,但也不乏梅痴。如元末王冕是一位畫梅能手,他一生「寫梅種梅千萬樹」(《梅花》),並著有《梅譜》一書。併名其居室為「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梅翁、梅叟。元朝劉因《觀梅有感》、清朝汪中《梅花》等,也是詠梅佳作。

然而,儘管梅花在古代詩人筆下怎樣千變萬化,但差不多的都是以孤僻冷艷的形象出現的。只有在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筆下,才賦予豪邁的氣魄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林伯渠同志寫了《大森看梅》詩云:「不負梅花約,驅車赴大森。寒雲半嶺重,春色一灣深。」表達了堅信革命高潮必將到來,革命必將成功的信念。陳毅同志的《紅梅》詩云:「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歌頌了紅梅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毛澤東同志的「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謳歌了梅花的頑強精神和高尚無私的情操。

梅花,是我國傳統的名花之一。每到花期,繁花似錦,香雪成海,暗香浮動,色韻動人。真是「一樹梅花一樹詩,梅下吟詩詩也香。」(浙江.李盛仙)


推薦閱讀:

國內有哪些可以看梅花的地方?
少林拳正宗少林梅花刀(下)*
【皇極梅花】淺談家裝風水中的「以人為本」
梅花易數·預測心法十八訣!
金口透易梅花占.doc

TAG: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