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白塔地宮內有真身舍利 地宮出口至今無人發現
地域文化身份的一張名片
「真身舍利」代州白塔
山西省代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文化遺產大縣,代州古建築遺存被學術界譽為立體的東方美學,其標誌性建築阿育王塔(俗名白塔)更以獨特的文化積澱深入民族骨髓,成為地域文化身份的一張名片,也是研究中國傳統佛教文化建築的珍貴標本。
代州白塔,佛教藏式覆缽造型,素稱喇嘛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通高40米,塔基為圓形,周長60米。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寬30米,高1.5米。塔基形狀為雙層須彌座,作仰覆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式,四周刻有忍冬紋花飾、蓮瓣和陀羅尼經,塔身為上肩略寬的圓形覆缽式,因狀如佛家倒覆之缽而得名。塔身之上為塔剎,本身就是一座小覆缽塔,分別由剎座、剎身、剎頂三部分組成。剎座為折角須彌座式,平面呈「亞」字形;剎座下有12根磚雕圓柱,體現了中西合璧的造塔風格,也是代州白塔區別於其他同類型塔的獨特之處。剎身為13層相輪,象徵佛教的十三天;剎頂裝著盤蓋金鐸和七層金頂寶珠。據《塔志》記載:內有地宮,地宮內有舍利、佛像、印度陀羅尼經文和其他經書,地宮出口至今無人發現。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他在2300年前統一印度後,為弘揚佛法發願在大千世界建84000座舍利塔(即阿育王塔)供奉佛祖真身舍利,其中19枚佛祖真身舍利傳入中國。這19座阿育王塔中,位於山西境內的有5座,分別是永濟普救寺的鶯鶯塔;洪洞廣勝寺的飛虹塔;代縣園果寺的舍利塔;榆社舍利塔和太原晉源區的惠明寺塔。這5座佛祖真身舍利塔中所埋之物從未示人,只在各廟的碑記中有所記述。
據《法苑珠林》記載,阿育王「真身舍利」塔在中國有19座,其中「代州齊東古塔」位列十三。
《明·代州志》記載,代州阿育王塔始建於601年(隋朝仁壽元年),但按唐朝道世所著的《法苑珠林》記述,塔在北齊時代就已存在,隋朝只是在原址上重建而非始建。據考證,塔屬寺院附屬建築物,塔周原建有規模宏大的寺院,北齊時早已存在。據光緒《代州志》記載:隋朝所建塔為木質結構,名為「龍興」。842年(唐會昌二年)龍興塔遭毀。847年(唐宣宗大中元年)重建,將塔名改為「圓果」,寺名改為圓果寺。1079年(北宋神宗元豐二年)古塔因雷電焚毀。1102年(宋徽宗崇寧元年)又建。1218年(金宣宗興定二年)元兵南下時州人放火焚燒,化為灰燼。1275年(元志元十二年)元世祖忽必烈敕建為磚塔。代縣楊氏古建有限公司國家級傳承人楊董描述磚塔堪稱「元代第一塔」「輪廓秀美,穩健挺拔,磚雕藝術高超,是我國藏式塔中的佳作」。1681年(康熙二十年)代州大地震,塔頂9尺余遭毀,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補修,在原基礎上增修了盤蓋金鐸和七層金頂寶珠。1892年(光緒十八年)地震,致金頂寶珠傾斜。七七事變後,圓果寺廟被日軍拆毀,現在遺址內僅保留阿育王塔。在中國現存元代喇嘛塔實例中,此塔的造型、比例和建造藝術極為獨特。2001年6月25日,阿育王塔作為元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同年,代州阿育王塔列入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代州白塔,與五台山大白塔代表了兩個歷史時期的建築風格,是研究承襲關係的代表性實物。已故古建專家羅哲文說:「代州阿育王塔已非古印度純粹文化意義上的塔,它是完全中國化的新品種,是中國文明形象標誌之一。」
古代建築和佛教文化是晉北最為突出的文化旅遊資源之一,白塔的建築風格、藝術風格和社會風貌、民俗風情,無一不是文物的精品、歷史的結晶、文化的瑰寶。據老人們回憶,代州自古無大災大難,多源於代州是一個佛境之地,因為代州圓果寺、白雲寺等隸屬五台文殊道場,白塔無疑成了百姓心中的「寶塔」。白塔別名「圓果」,按佛家喻意,取其圓融自在、功德圓滿、修成正果之意,無疑成了善男信女心中的「聖塔」。白塔四圍石雕護欄,「以孝行天下」「以儉治天下」的德政、廉政警示寓言,更成為一座歷代帝王心中的「政治塔」。當地百姓說,武廟保住了代縣的財帛,邊靖樓鎮住了代縣的水患,阿育王塔維護了代縣的平安。
代州白塔,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稀世物證,是民族文化延續和傳承的重要載體,它承載了1500多年的歷史風雲,在歲月的打磨中歷久彌香,始終散發著奇異而誘人的文化魅力。
推薦閱讀:
※稻盛和夫:發現工作的樂趣
※生命的真相 | 科學家發現:人不會真正死亡
※歷史發現:英國間諜電影007系列,揭秘007歷史含義和原型
※重大發現!望山橋一號楚墓又有青銅寶劍出土
※追尋塵埃發現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