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發物」是什麼?飲食該如何注意?
中醫大夫經常會囑咐患者忌食「發物」,理由是「發物」會加重病情。那「發物」究竟是什麼?發物包含哪些食物?我們改如何注意呢?
中醫認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於它本身特有的性味所決定的,這就是食物的「食性」。但如果不懂食性,對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或患者,食性就會誘發或加重疾病,就是民間所說的「發物」。
一般按發物的性能分為六類:
一為發熱之物,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這類食物能助熱動火、傷津劫液,如煙、酒、蔥、蒜、韭菜、滷製品、油炸物等。發熱口渴,大便秘結,熱性體質及陰虛火旺之人不宜食用,高血壓患者應忌口。
二為發風之物,如蝦、蟹、香蕈、鵝、雞蛋、椿芽等;
這類食物多有升發、散氣、火熱之性,能使人邪毒走竄,如茄子、木耳、豬頭肉、雞蛋、蘑菇等。有蕁麻疹、濕疹、中風等疾病者不宜吃。
三為發濕熱之物,如飴糖、糯米、豬肉等;
這類食物多具有黏滯、肥甘滋膩之性。如糯米、醪糟、米酒、大棗、肥肉、麵食等。脾胃虛弱、痰濕體質者應忌食。
四為發冷積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種生冷之品;
這類食物多具寒涼潤利之性,能傷陽生寒,影響臟腑運化,如冬瓜、四季豆、萵筍、柿子等。脾胃虛弱的人要慎食,過食會造成胃虛冷痛、腸鳴腹瀉。
五為發動血之物,如海椒、慈菇、胡椒等;
這類食物多活血散血,能動血傷絡,迫血外溢,如羊肉、菠菜、燒酒、海椒、胡椒等。月經過多、皮下出血、尿血等人忌食。
六為發滯氣之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
這類食物具有滯澀阻氣、堅硬難化之性,如大豆、芡實、蓮子、芋頭、紅薯等。積食、諸痛者不宜食。
總之,飲食宜忌應因人因病而異,不能人云亦云,盲目施行。建議患者按照忌口的一般原則進行飲食調養,過分忌口和過分滋膩大補,都是矯枉過正,不足取的。
推薦閱讀:
※高血脂飲食五原則
※【一點資訊】乙肝患者飲食要注意這些 謹記乙肝飲食7大戒律
※5種飲食習慣讓你患上胃癌
※健康飲食 離不開膳食纖維
※[飲食]夏季日常飲食 正確的食物讓你過好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