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就是一種癌
作者:韓少坤
一、珍珠就是免疫鈣化形成的「岩」
蚌殼內有2片軟體外套膜,受到刺激時,就會快速地分裂增殖,逐漸包圍刺激源,形成完整的珍珠囊,並以刺激源為中心,一層復一層地分泌珍珠質,最後形成珍珠。
天然珍珠是由小砂粒、蟲卵等異物偶然侵入殼內,外套膜的表皮細胞裂殖形成珍珠囊,包圍異物,分泌珍珠質而形成有核珍珠。每一個珍珠就是一個鈣化病灶,珍珠就是貝類的癌症岩塊。
貝類屬於無脊椎動物,沒有IV-型超敏反應,不會引發炎症性反應的發生,只能吞噬或鈣化外來異物,所以珍珠可以陪伴蚌一起長大,對蚌的生命危害較少。
二、癌也是由免疫鈣化而成的「岩」
鈣化灶屬於細胞生物的基本防禦手段,例如病毒在增殖的過程中,常誘發寄主細胞產生包涵體(一種蛋白質性質的病變結構即鈣化灶)。
如果在一個特定的器官和系統中有足夠多的細胞出現功能障礙,就會生病。當組織細胞內積聚代謝毒素且無法排除時,細胞內便產生一些異常蛋白聚集體鈣化灶,旨在隔離或包裹這些毒素,逐漸地岩化變成癌細胞。
癌症「岩」塊中含有許多鈣質砂粒體,在原巢源性腫瘤、甲狀腺癌、胰腺癌和惡性間皮瘤等塗片中可見鈣化同心圓排列的圓形砂粒體(即異常蛋白聚集體鈣化灶),直徑為20-50μm,呈深藍染色。
致癌毒素的特點:沒有抗原特性不能誘發抗體,不能通過特異性免疫反應清除掉這類異物,不被生物分解,且與細胞具有親和力,可引發Ⅳ型變態炎症性反應過度發生。
1.因為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受微生物感染、電離輻射、燒傷等生物、理化因素影響,使結構或組成發生改變的自身組織抗原,以及因外傷或感染而釋放的自身隱蔽抗原,引發Ⅳ型變態反應性疾病。
2.由臟腑功能紊亂、陰陽氣血失調,造成偏盛或鬱結不解而生毒,即內生之毒,它們是一類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對人體不需要乃至有害於健康的物質,也能引發Ⅳ型變態反應性疾病。
三、癌症的醫學術語——IV-型變態反應
致癌毒素誘發Ⅳ-型變態反應在病灶部位反覆交替發作,引發炎症性反應的過度發生,旨在攻擊摧毀致癌毒素,同時也會造成自身組織變形壞死即免疫損傷,紅、腫、痛、熱以及器官生理功能障礙,這便是癌症。
Ⅳ-型變態反應導致一些病理性應答,如肉芽腫炎症、鈣化、乾酪樣壞死空洞等的形成,也能產生宿主對病原體的防禦性應答。Ⅳ-型變態反應發揮了清除病原體和導致組織損傷的雙重作用,如青春痘就是IV-型變態反應,當炎症清除了病原體之後,會因組織損傷在病灶部位留下疤痕。正常情況下以細胞毒T淋巴細胞CTL引起靶細胞溶解為本次Ⅳ-型超敏反應的終結點。
癌症病人的細胞免疫功能一般低下,特別是癌症晚期或癌症惡性發展時,對結核菌素的反應性變得低下或無,但當病人因治療而好轉時,對結核菌素的反應性亦會顯著提高。
就像右臉的青春痘並不是左臉青春痘擴散而來一樣,隨著患者機體的衰敗,在其他部位也會積聚致癌毒素,誘發IV-型變態反應惡性炎症,產生癌症病灶,但這不是擴散而來。
癌症IV-型變態炎症反應導致一些病理性應答——免疫損傷如壞死、液化以致空洞等,釋放出多種自身抗原,誘發人體產生一系列自身免疫變態反應,損傷自身機體,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欲不振、發熱以及嚴重的臟器功能障礙等等,直至機體燃燒殆盡。
四、癌症——無法熟透的膿包 因為IV-型變態炎性反應,就會以中毒病變細胞為中心形成一個膿包。一般情況下病變細胞即「膿根」通過IV-型變態炎性反應被清除後,病灶就會很快癒合。
癌症卻是一個無法熟透的膿包。癌症病人CTL細胞免疫功能低下,亦或致癌毒素源源不斷,自身無法拔除膿根或者不斷產生新的膿根,只能讓膿包IV-型變態反應在病灶部位反覆交替發作,引發炎症性反應的過度發生,造成自身組織變形壞死——免疫損傷如壞死、液化以致空洞等,直至衰敗死亡。
炎症損傷因子是一把雙刃劍,既消滅炎症誘發毒素,更傷害人體自身組織。而癌症硬結則是一道對致癌毒素的隔離帶,當IV-型變態炎症反應清除致癌毒素後,由癌細胞構成的炎症硬結就會慢慢消散,即IV-型變態反應完成的過程就是癌細胞出現程序性凋亡的過程。所以治療癌症的主攻方嚮應該是如何促進IV-型變態反應完成,促使膿包熟透,而不是如何殺傷癌細胞。
推薦閱讀:
※淺談珍珠的熒光性和添加熒光增白劑的珍珠
※天然珍珠
※(6)讀濟南老照片之『珍珠泉大院』航拍圖中後花園的部分建築位置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TAG:珍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