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為何成不了經典?

《人民的名義》實際上刻畫了四類官場群像:反腐群體,腐敗高官,改革派官員與懶政派官員。

在反腐群體中,侯亮平、陳岩石、陳海、季昌明、陸亦可,甚至包括沙瑞金,其人物形象幾乎都是單一的。比如說侯亮平。對這個正派人物,作者並沒有交代其出身,相反,作者對反派人物祁同偉、趙德漢出身寒門的背景,卻費盡筆墨,力證窮怕了的陰影與權力尋租之間的腐敗邏輯關係。侯亮平更多地像是一個秉承天命而來,從石頭裡橫空出世的孫悟空,他無所畏懼,堅定反腐,哪怕身陷對手製造的莫須有陷阱,他也總有三根毫毛護體,成功逆轉命運。

小說中侯亮平與祁同偉的對決,是正義與腐敗的兩股力量的正面交鋒,也是作品中衝突最大的一場戲。但在這場戲的敘述中,作者營造出了足夠的緊張氣氛,但卻少有觸及靈魂深處的碰撞。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

在腐敗高官的群像中,對時下官場中的「兩面人」現象,周梅森大膽觸及,設定了高育良的人物形象。這應當是一個類似《滄浪之水》里池大為的角色,其從一個高級知識分子腐化蛻變為落馬高官的心路歷程,或許更能說明和揭示社會現實問題,但作者卻沒有進行過多深入的刻畫。換句話說,對這個人物的複雜性,小說表現得不足。

相反,李達康這個人物形象在作者有意無意的敘述下,成為作品中最具人性張力與權力慾望的血肉人物。這是一位有著強烈施政報負與擔當作為的強勢官員,一心為了地方經濟發展,為了推進工作幾乎不近人情。同時身為市委書記,一把手的霸道與權力的任性,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這種官員在現實中鳳毛麟角,也是頗多爭議。對地方百姓而言,有這樣的一個開拓型官員實為地方之福,至少他敢幹事、能幹事,也能幹成事。對他身邊人而言,這樣的官員了無生趣,極度自私,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倒是極度清廉,但卻失去了人性最可愛之處。

周梅森起初將腐敗的嫌疑故意引向李達康,然後卻宕開一筆,重點寫李達康的開拓、改革與工作敬業,甚至身為老省委書記的秘書,李達康還是在老領導兒子破壞環保的開發項目上,拒絕簽字批准。這樣的官員只有工作作風問題,卻沒有腐敗行為,即使他的妻子有污點,李達康也急於撇清關係。作者對李達康的命運和性格設定,從積極層面上講,或許想寄託一下對改革派官員的良好願景:希望他們遠離腐敗,積極作為,造福百姓。從消極層面上講,或許是李達康這個人物讓作者的心理十分矛盾,在搖擺中完成了對這個人物複雜性的設定。

因此,在讀者眼裡,市委書記李達康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既是積極進取大膽改革,但也是蠻橫專治的一言堂班長;他既是了無生活情趣的丈夫,也是愛惜羽毛大義滅親的官員。他的眼裡只有政績和GDP,這種單純與孤獨意外地成為大眾新寵,寄託的也是對幹事者的期待,與對碌碌無為官員們的鄙視。與李達康相對的就是孫連城等懶政派官員,這兩類官員群像的走紅,其實都是現實在文學作品裡的投射。

推薦閱讀:

熱播劇《人民的名義》的故事原型是什麼?
看《人民的名義》,講送禮的技巧
《人民的名義》誰是終極Boss?
人民的名義你看懂了嗎? 下場最可悲的不是祁同偉,而是……
《人民的名義》:對跑官要官者說「不」

TAG:經典 | 人民 | 人民的名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