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第58期:羌活家野品質各異 行情加速兩極分化

前言:羌活,是當前品種變異明顯的代表性中藥之一,並已影響到傳統中醫臨床療效。為此,2017年春,一支由科研、市場專家、學者組成的羌活調研團,赴羌活主產地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崇德村、兩河口鄉,實地考察了當地羌活的生產、發展情況,並進行了隨機取樣、分析、比較了家種羌活與野生羌活藥材品質的差異性。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現代中藥材生產和標準,已經偏離中醫理念和臨床實踐。本文通過分析羌活產區、家種野生髮展和品質的現狀,旨在提倡傳統中醫的用藥理念,同時也可預測未來羌活野生品行情與家種品行情兩極分化加劇。

圖1:四川省小金縣羌活家種生長環境(耕地無遮陰種植)一、概況:羌活產區集中 用途廣泛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寬葉羌活的乾燥根莖及根。四川、青海和甘肅是其道地產區。藥材商品規格按照產地分為川羌(四川)、西羌(青海、甘肅等);以性狀分為蠶羌、竹節羌、大頭羌和條羌4個商品等級。蠶羌品質最好。2015版《中國藥典》記載,主要成分為揮髮油、羌活醇和異歐前胡素。用途廣泛,主要用於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止痛,是多種感冒藥必不可少的原料。目前,用羌活的中(藏)成藥有200多種。二、現狀:野生瀕臨枯竭 家種無序發展2.1野生資源持續枯竭 形勢逼人

圖2:生長在高海拔坡地的羌活植株羌活為多年生草本高寒短日照植物,喜冷涼、耐寒、怕強光,生長環境特殊。野生資源分布中心在橫斷山區北端,集中在川西高山峽谷和川西北高山原。環境的特殊性制約了羌活資源的發展。

圖3:生長在濕冷環境下的羌活植株近年來在資源減少和價格上升因素的刺激下,羌活野生資源採挖處於無序狀態,加劇了掠奪性採挖的力度和範圍。據調研,上世紀70年代,羌活採挖主要集中在海拔2000-3000米的範圍,資源充盈,質量有量,蠶羌佔比達70%-80%,普遍根莖直徑 1-2厘米。近年來,羌活的採挖高度已上升到海拔3500-4000米之間,分布更為零星,質量大幅下降,蠶羌比例從1998年前的30%下降到不足10%,根體直徑普遍不足0.5cm。作為大宗藥材品種,其資源已面臨嚴重危機。野生羌活的供應量受到限制。

圖4:龍興超先生採集的不同年份的羌活,製作的臘葉標本。有文獻記載,1987年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羌活野生儲藏量約2萬噸左右,1997年該量下降到1.2萬噸左右,2000年下降至7000噸左右,2010年下降至4000噸,,截至2016年羌活野生資源儲藏量下降到700噸內,實際產量約600噸。資源衰減的速度驚人。2.2 羌活的分布歷史變遷

圖5:羌活適宜生長分布區域圖羌活作為我國特有的藥用植物,根據分類學者修訂確定的歷年標本記錄,羌活分布區域包含四川阿壩州(若爾蓋、松潘、馬爾康、紅原、壤塘、小金、茂縣、汶川、金川、理縣);甘孜州(鄧科、爐霍、丹巴、色達、康定、道孚、瀘定等);涼山州(冕寧、木里);陝西太白山;青海(久治、治多、玉樹、民和、門源、湟中、互助、興海、澤庫、祁連、共和、青海湖周邊等);甘肅(定西、岷縣、隴南、甘南等);西藏丁青。

圖6:羌活適宜生長區域詳情在野生羌活資源嚴重枯竭難以為繼背景下,家種羌活生產開始了。最早家種嘗試是從2005年前後的青海(海東地區和西寧市)、甘肅(甘南、隴南、臨夏、定西)產地實現小規模人工種植,主要發展家種寬葉羌活;2011年前後,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松潘、九寨溝)等地家種羌活也開始發展,也是以寬葉羌活為主。在兩河口鄉等地,有少量優質狹葉羌活種植基地。部分藥廠和飲片廠退而求其次,改用成本較低的家種羌活投料,使野生羌活的資源壓力得到一定緩解。2.3 家野市場流通佔比羌活以四川、甘肅、青海三省資源和收購量較多。其中年收購量以四川最多,約佔全國產總收購量的70%以上,其次為甘肅、青海。成都荷花池葯市是全國羌活主要集散地。經產地多方調查獲悉,近年羌活家種、野生量情況如下:

圖7:野生羌活產量變化圖從圖7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野生羌活的年產量與其價格相互影響極為明顯。特別是2010年羌活價格升到歷史最高位時,當年採挖量直接翻番,達到3800噸以上的歷史最高峰。但其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竭澤而漁」,到2012時,羌活年產量直接下滑到1200噸上下。隨後逐年回落,預計2017年,全國野生羌活的產量已不足600噸。單位:噸家種產量野生產量家野產量佔比2015年120016000.75:12016年140010001.4:12017年16006002.7:1表1:羌活家種、野生產量情況佔比變化三、質量現狀:盲目引種 品質參差不穩定中藥材是中醫藥可持續發展的命脈所在,是中醫藥行業發展的基礎,保證其「質」和「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於目前甘肅、青海等家種羌活產區,普遍以大為好,老百姓又追求短期效益。造成化肥農家肥過量使用,羌活生長期過短。內在有效成分存在一定差異。」國內著名羌活科研專家、四川中醫藥科學院的蔣舜媛研究員表示。

圖8:四川阿壩州羌活資源比對(左為高海拔羌活,右為低海拔羌活)。

圖9:目前,國內中藥材市場流通的家種寬葉羌活樣品(渭源縣採樣)。

圖10:小金縣崇德鄉4年生家種寬葉羌活,單株鮮貨重達5公斤。

圖11:青海西寧家種3年生羌活

圖12:野生寬葉羌活(左)和野生狹葉羌活(右)蠟葉標本(龍興超採集)。

圖13:野生狹葉羌活正品中的蠶羌規格(小金縣採集)。進入2016年以後,國內飲片企業和成藥企業關於羌活原料難以合格的反饋,日益增多。羌活無論是在引種區域、生產周期、採收時間,還是原料品質保障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其品質的失控,已成為家種藥材盲目生產的縮影。在這種背景下,國內每年消費的2600多噸羌活中,至少有1000噸以上家種羌活品質難以達到國家2015版藥典要求(其中含量不合格的佔到60%),情形嚴峻。四、羌活(家、野)品質差異分析經過專家多年的種植實驗,和儀器檢測,得出的結果是:4.1狹葉羌活在適合它生長(2800m)海拔高度以上,地理條件與野生相似的地方用有機肥種植,它的有效成份就與野生狹葉優質羌活相近,在四川省小金縣兩河口鄉的實驗基地已經種植成功,建議種植、經營者實地調查研究,種出合格的藥材,為中醫藥作出貢獻,也為中藥種植戶遠增收。4.2蔣舜媛研究員及團隊曾在今年發表的《家種羌活的品質評價研究》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對家種羌活與野生羌活藥材品質差異性的研究方法,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在鎮痛作用方面,羌活有效部位集中在水提或醇提部位,家種羌活(狹葉羌活)的羌活醇與異歐前胡素總含量遠高於家種寬葉羌活的總含量高,家種狹葉羌活可替代野生羌活入葯。考察團通過對小金縣實地調研發現,野生羌活的生長地,普遍具備「多風、高寒和濕氣重」三個特徵。羌活主產地小金縣的達維鄉、崇德鄉和兩河口等地,不但高寒,還一年四季大風天氣不斷,適宜家種狹葉羌活的科學推廣生產。這與《黃帝內經》中「風寒濕三氣雜合而至成痹「的論述不謀而合,羌活正是在這種獨特環境下,才具備」祛風、除濕、發散禦寒「之奇效。五、結論:中藥的價值回歸須由中醫來指導既然是中藥,一定是在中醫理論基礎的指導下進行生產和研發,遵循道地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則;西藥化學方法對中藥品質的評價,同樣應該結合中醫藥的實踐經驗去驗證、總結。否則中醫將正真亡於中藥。同時也可預測未來羌活野生品行情與家種品行情兩極分化加劇。(本文稿源為讀者提供,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中藥材天地網。文章版權歸中藥材天地網,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期回顧:《重磅》第57期:中藥材三七價格新周期探討(一)
推薦閱讀:

分享主題:讓設計充滿色彩-讓空間提升品質
只需五步教你辨別金毛品質,看出自己家的金毛純不純
品質至上 4款10萬元內合資小型車推薦
自製高品質有源超重低音音箱-電子開發網
【舞蹈理論4】《品質是舞蹈的根本》

TAG:品質 | 加速 | 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