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蘇聯解體後的俄美關係

略論蘇聯解體後的俄美關係

暢征

【英文標題】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ussia and U.S.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USSR【作者簡介】暢征,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1989年12月,美國總統老布希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馬爾他會晤中宣布「冷戰結束」,至今已快20年了。由於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不顧國際奧委會關於奧運期間停戰的協定,公然在北京奧運會開幕時,即2008年8月8日挑起了「喬治亞戰爭」,進一步激化了俄美矛盾,於是就出現了「新冷戰」論。這一概念是否準確地反映了實際情況,值得商榷。 一 人所共知,「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帝國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形成之時,由美國人命名並由美國政府挑起的一場特殊的戰爭。「冷戰」是和「熱戰」相對而言的,它是指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的除直接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如軍事遏制、政治對抗、經濟封鎖、組織包圍、輿論攻擊等,其主要特徵是通過軍備競賽進行「武力威懾」與「和平演變」(培植持不同政見者),寄希望於社會主義國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這就是所謂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歷史已證明,美國挑起的「冷戰」在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是「成功」的。從1989年下半年開始,柏林牆倒塌,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改旗易幟。1991年,華約解散,蘇聯解體。最後,不結盟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也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散了。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戈爾巴喬夫和老布希宣布「冷戰結束」之後的這段歷史該如何定位?蘇聯解體後的俄美關係又該如何表述?這對於認識目前俄美矛盾的性質至關重要。對於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這一歷史時期,通常有兩種提法:一是「冷戰後」(或曰「冷戰結束後」),二是「後冷戰時期」。前一種提法給人的印象是:它和冷戰時期截然不同,猶如二戰前後之不同一樣,實則不然。相比之下,後一種提法較為確切。 第一,蘇聯在「冷戰」中的失敗,不能與德、日在二戰中的失敗相提並論。儘管美國稱蘇聯為「大失敗」,但其軍隊沒有繳械投降,沒有瓦解,而且仍擁有可以毀滅美國的大量核武器;其領導人並沒有受到軍事法庭審判;其繼承國俄羅斯仍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其工業體系、科研機構並未遭到嚴重破壞,等等。所以,美國對其繼承國俄羅斯一直不放心、不放手。 第二,美國雖然已經宣布「冷戰結束」,但它的國際戰略指導思想仍然是「冷戰思維」。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繼續推行「冷戰政策」,繼續實施遏制、包圍、制裁;對俄羅斯雖然稱其為「和平夥伴」,但始終未視其為「盟友」,還不斷給其製造麻煩。 第三,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工具——北約軍事集團在不斷擴大。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於1949年4月,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於1955年5月。華約組織已於1991年4月解散,而北約並未因失去對手而解散,反而一擴再擴,不斷蠶食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已經擴大到了俄羅斯的身邊,已由1991年的16國擴大到2008年的28國。 綜觀近20年來美國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繼續進行著其在「冷戰」中未完成的事業。也可以說,它是在新形勢新條件下繼續進行著「有新色彩的冷戰」。昔日的「冷戰」,以「武力威懾」為後盾,以「和平演變」(培養持不同政見者)為目的;今日之「冷戰」,是以「北約東擴」為手段,以「顏色革命」(培植親美遠俄國家)為目的,其特徵是擠壓與反擠壓,其方式基本上是和平的。但是,這種「和平」並沒有給俄羅斯人帶來春天般的溫暖,而且不斷有西風吹來,使他們頗有秋涼之感。因此,俄羅斯已故總統葉利欽恰當地稱之為「冷和平」。令葉利欽感到寒心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領導人言而無信,以致使他蒙羞。最突出、最典型的事例有三件: 第一,在俄羅斯經濟最困難時,美國等主要西方國家不肯伸出援助之手。1992年1月5日,葉利欽為討好美國,獲得經濟援助,正式宣布:「不再考慮把美國作為我們的潛在對手,並已把我們的洲際導彈的目標從美國所有城市轉移掉。」(閆瑾等著:《雙頭鷹飛向何處》,時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頁)作為回報,同年4月1日,美國總統老布希和德國總理科爾代表西方七國宣布,將集體援助俄羅斯240億美元(同上,第195頁)。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謊話。 第二,北約東擴,蠶食俄羅斯的勢力範圍。1990年東西德國統一時,老布希和科爾向戈爾巴喬夫保證,統一的德國加入北約,「北約決不東擴」。1994年,美國總統柯林頓信誓旦旦地說,反對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加入北約,反對「在東西方之間再劃一條新界限」(暢征:《北約東擴與美俄關係》,《領導科學》2007年第16期)。但是,時隔不到5年,北約就在1999年3月12日把上述3國接納為正式成員國。當時,《華爾街日報》也毫不掩飾地說:「北約東擴是遏制俄羅斯可能東山再起的好方法。」(同上) 第三,美國不顧俄羅斯的反對,率領北約國家用武力解散了南聯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由6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不結盟的社會主義國家,東歐劇變後,北約國家軟硬兼施,先把它一分為五。因為米洛舍維奇領導的由塞爾維亞與黑山組成的南聯盟不願跟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走並成為他們的「夥伴」,於是他們就編造出一個「人權高於主權」論,於1999年發動了科索沃戰爭,最後打散了南聯盟,整死了米洛舍維奇。此間,葉利欽曾採取了一些行動,試圖救助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兄弟於危難之中,但無濟於事。 普京在2000年5月就任俄羅斯總統後,也和他的前任葉利欽一樣,很看重俄美關係,也曾表示要加入北約,力求密切俄羅斯同美國和北約的關係。「9·11」事件發生後,普京積極支持美國的「反恐戰爭」,為美國打擊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提供方便,同意美國和北約軍隊使用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的軍事基地。但是,美國對俄羅斯的善意並不領情,反而以德報怨,繼續「冷戰思維」,大搞「北約東擴」,大力擠壓俄羅斯的國際戰略空間。其主要表現是: 1.北約吸收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為其正式成員。2002年11月21日,北約首腦會議在其新成員捷克的首都布拉格舉行。他們不顧俄羅斯的反對,決定「邀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等七國加入北約。這幾個國家於2004年4月2日正式成為北約成員。至此,北約已由1999年的19國擴大為26國。這是該集團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充新成員。這次擴充的最大特徵是吸收了蘇聯的三個加盟共和國。不僅如此,他們還正為吸收烏克蘭和喬治亞兩國為新成員做準備。2007年3月16日,美國參議院已通過議案,「邀請」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但是,美國的努力卻一再受挫,在2008年4月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各成員只同意接受克羅埃西亞和阿爾巴尼亞加入北約。 2.美國在「獨聯體」國家內大肆煽動「顏色革命」。獨立國家聯合體是在蘇聯解體過程中,由最早簽約同時加入蘇聯的三個共和國,即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策劃建立起來的。它不是一個國家實體,而是一個協調機構。1991年12月21日,在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中,除波羅的海三國和喬治亞外,其餘11國首腦在阿拉木圖簽署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的議定書》和《阿拉木圖宣言》,宣告蘇聯解體,「獨聯體」誕生。喬治亞一直到1993年10月22日,才正式加入「獨聯體」。在「獨聯體」中,「獨」與「聯」是有矛盾的,在獨立國家基礎上形成的沒有中央政府的聯合體,是脆弱的、不鞏固的聯合。美國人看清了這一點,所以他們就在促「獨」反「聯」上大做文章。反「聯」的實質,就是反對「獨聯體」的老大俄羅斯。經過幾年的努力,美國終於搞成了幾起「顏色革命」:2003年11月22日,喬治亞的反對派首領薩卡什維利發起了「玫瑰革命」;在2004年10月,烏克蘭爆發了親西方的尤先科領導的「橙色革命」;2005年3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一的吉爾吉斯斯坦發生了「鬱金香革命」。2008年8月18日,喬治亞向「獨聯體」執委會發出了退出該組織的照會,「獨聯體」已決定準予其退出。 3.美國堅持繼續執行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1999年3月17日,美國參議院以97票支持、3票反對通過了建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法案。18日,眾議院又以317票支持、105票反對通過了該法案。從此,建立導彈防禦系統就成了美國的國策。這一系統,被稱為是里根在1983年3月23日宣布的「星球大戰」計劃的後代(或曰「星球大戰之子」)。美國建立反導系統,是違反1972年美蘇兩國簽訂的《反彈道導彈條約》的。布希總統為了不受約束地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就在2001年12月13日,即在阿富汗戰爭取得小勝後,單方面宣布退出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並於2003年6月14日零時正式生效。此後,美國就以並不存在的伊朗核威脅為借口,執意要在俄羅斯的身邊——波蘭和捷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經過長時間的討價還價後,美國與捷克在2008年7月8日簽署了建立雷達站的協議;8月20日,波蘭也同美國簽署了建立美國導彈防禦系統中的導彈攔截基地協議。 二 美國和北約的所作所為,使俄羅斯這一昔日的超級大國蒙受屈辱,使俄羅斯人忍無可忍。同時,這也使俄羅斯人看清了當今唯一超級大國的本質,並使他們丟掉了對美國的幻想。 風水輪流轉。在俄羅斯蒙羞之時,美國因發動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戰爭而使自己的軟實力和硬實力都遭到了嚴重削弱,而俄羅斯在「智商極高」、「很受歡迎」(基辛格語)的普京總統領導下,政局趨於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已成為公認的「金磚四國」之一。 普京任總統8年(2000年5月—2008年5月),使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1570億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3萬億美元,其外匯儲備從1998年的不到100億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8月的5970億美元。這標誌著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已超過蘇聯解體時的水平,它的衰落宣告結束。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在恢復和加強。俄羅斯人已挺直腰桿,不再對西方誠惶誠恐,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他們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的時代已經結束。 由於普京堅持推行強國戰略,反對「北約東擴」,反對「顏色革命」,反對美國在東歐建立導彈防禦系統,不願再以優惠價格向親美的國家提供石油和天然氣,致使美國對俄羅斯「實行民主的希望破滅」。於是,美國開始對俄羅斯和普京總統進行無端指責和攻擊,說俄羅斯「民主倒退」,實行「專制」,對某些國家進行「脅迫或訛詐」,說「普京主義是一種偽裝成自由市場民主的俄羅斯民族主義獨裁統治方式」,是「源自法西斯主義而非共產主義」(理查德·拉恩:《普京主義》,美國《華盛頓郵報》2007年9月20日),等等。這就不能不引起俄羅斯人的憤怒。因此,從2006年起,俄美關係日趨緊張,不僅有冷戰氣氛,而且有熱戰行動。 2006年5月10日,普京總統在他發表的國情咨文中,對美國的擴張主義進行了猛烈抨擊。他用形象的語言說:「大灰狼同志知道吃誰。一旦吃起來,誰的話都不聽;一邊咀嚼,一邊隨處進行民主和人權的演說。」他說的「大灰狼」,就是指的美國。針對美國的軍事態勢,普京強調要加強國防力量。他說:「我軍的戰鬥力越強,我國的外交壓力就會越小。」並指出:「攸關國家生死存亡的重要領域遭到外部勢力侵犯時,俄羅斯將給予抵抗。」(俄羅斯《獨立報》2006年5月11日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認為,普京的這個國情咨文是「對美國的批評發起還擊」。值得指出的是,2006年7月,普京第一次作為東道主在自己的家鄉聖彼得堡成功地舉行了八國集團峰會,這被認為是「重振俄羅斯昔日雄風」的一次表現。美國《華盛頓郵報》就此評論說:「西方國家與普京對抗的意志已經土崩瓦解。」 由於美國堅持要拉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堅持要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實在使俄羅斯忍無可忍,所以,普京在2007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進行了他擔任總統以來最為猛烈的抨擊。他說,單極世界就是「只有一個權力中心,一個軍事力量中心,一個主宰」,「單邊行動,不僅沒有解決衝突,反而讓形勢更加糟糕」。他強調指出,「國際關係中出現了無節制地過度使用武力的傾向」(路透社德國慕尼黑2007年2月10日電),並直言,當看到軍事設施日益逼近俄羅斯邊界時,「如果我們自己不製造導彈防禦系統,我們就應當製造能夠對付導彈防禦系統的武器系統。這是完全合乎邏輯的……我們現在就是這麼做的」(俄新社莫斯科2008年4月1日電)。對普京的這次講話,西方有人士把它與丘吉爾1946年開啟「冷戰」的富爾敦演說相提並論,是不恰當的,是本末倒置。 2007年5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日。普京在講話中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形勢,並強調指出,目前存在著新的戰爭威脅。他說:「這些新的威脅與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一樣,都是對人類生命的蔑視,都是為了在世界上謀求特殊地位和強權。」(美國《猶他新聞》網站2007年5月10日報道)美聯社認為,普京說世界面臨類似導致二戰的和平威脅,指的是美國。2007年7月14日,普京簽署命令,暫停執行1990年華約和北約簽訂的《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此舉使西歐為俄美的新一輪較量而不安。 2008年是俄美之間具有軍事對抗性的一年。普京連任兩屆總統期滿,於2008年5月7日卸任。但他不是下崗,而是換崗,又擔任了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並出任政府總理。美國想藉此機會,用真槍實彈測試一下新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的意志和能力,於是就默許自己培養起來的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在上百名美國顧問的輔助下,在其「玫瑰革命」的基礎上,使用美國提供的先進武器,以「恢複本國領土」為名,向俄羅斯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維和部隊發起了進攻,挑起了一場「喬治亞戰爭」,因為只打了五天,故稱「五日戰爭」。這是「獨聯體」國家爆發的首場軍事衝突,結果是格軍遭到了俄軍的迎頭痛擊,損失慘重,以致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效仿科索沃宣布獨立,並於2008年8月26日獲得了俄羅斯的正式承認。這或許是應驗了普京在2008年2月美國支持科索沃獨立時發出的警告:這樣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美國不想承認這個結局,不願拋棄薩卡什維利,所以經過法國總統薩科齊代表歐盟斡旋,雙方簽署停戰協議後,美國國務卿賴斯和副總統切尼先後訪問喬治亞,明確表示支持薩卡什維利,並答應給予其10億美元的援助。喬治亞在「五日戰爭」中損失了20億美元,美國和北約國家承諾將為其重建提供45億美元。美國還以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為由,把它的軍艦開進黑海海域,隨後北約軍艦也接二連三地駛入黑海。俄羅斯也不甘示弱,不僅出動了軍艦,而且出動了遠程轟炸機;不僅在歐亞地區展示實力,而且把戰機和軍艦開進了美國的「後院」拉美地區。2008年8月26日,梅德韋傑夫總統告訴西方國家:「我們不希望出現冷戰,但也絕不害怕。」(日本《朝日新聞》2008年8月27日報道)2008年11月5日,梅德韋傑夫在他的第一份國情咨文中宣布:針對美國將在波蘭部署反導彈系統,俄羅斯有可能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這一宣布震動了歐洲。 美俄之間帶有軍事較量色彩的2008年已經過去。現在看來,雙方的情勢已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雖然各有得失,但似乎俄羅斯得分更多。 第一,俄羅斯雖然在「五日戰爭」中受了一些損失,但受重創的是美國扶植的喬治亞和美國自身。俄羅斯損失的是飛機、坦克等,而喬治亞則是遭受了難以治癒的重傷,美國所受的傷害也不輕。英國《衛報》在2008年8月28日發表的一篇題為《喬治亞是美國單極世界的墓地》的文章中說,「本月發生的事件標誌著一個國際轉折點已經不容置疑」,「美國的單極時代已經過去」,「一個大國能像巨人一樣駕馭全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每個大陸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並指出「與北約1999年在科索沃的情況相比,俄羅斯在南奧塞梯問題上的做法更情有可原」。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國際組織小組委員會副主席達納·羅拉巴克爾在2008年9月8日的國會聽證會上也明確指出,美國情報部門已確認,南奧塞梯戰事是喬治亞首先挑起的,所以俄羅斯的做法是對的,而美國的立場是不正確的(俄新社莫斯科2008年9月9日電)。 第二,「五日戰爭」後,美國推舉喬治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難度更大了。2004年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後,美國就力推「獨聯體」的喬治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2007年3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邀請」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2008年4月1日,布希總統對烏克蘭總統尤先科說,對烏克蘭希望通過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來加深與北約的合作關係,美國政府的立場非常明確,即在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上應接納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新華社基輔2008年4月1日電)。但是,2008年4月2日至4日在布加勒斯特召開的北約峰會上,因德國和法國反對,烏克蘭和喬治亞未能獲得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的邀請。路透社評論說,由於峰會未能向烏克蘭和喬治亞這兩個蘇聯加盟共和國打開大門,使布希總統遭遇了「嚴重挫折」(路透社布加勒斯特2008年4月3日電)。但是,美國副總統切尼在2008年9月5日還是對尤先科說,美國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尤先科表示,希望能在2008年年底前加入北約「成員國行動計劃」。結果,美國的努力在2008年12月2日召開的北約26國外長會議上再次受阻。俄羅斯人認為:「北約沒有讓烏克蘭與喬治亞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這是俄羅斯的外交勝利。」(謝爾蓋·卡爾加諾夫:《俄羅斯微笑著展示拳腳》,《俄羅斯報》2008年12月24日) 第三,美國堅持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因俄羅斯要在加里寧格勒部署戰術導彈而增加了變數。美國宣稱,它在波蘭、捷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是為了防止伊朗的導彈襲擊北約的歐洲盟國,這純屬謊言。俄羅斯曾向美國提出多種選擇方案,美國一概拒絕。因此,俄羅斯不得不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來確保「攸關國家生死存亡重要領域」的安全。梅德韋傑夫總統宣布要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戰術導彈,就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措施。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唯一的「飛地」,處于波羅的海地區和歐洲大陸的中部,北面和東北面是立陶宛,南面是波蘭,西北部和西部是波羅的海,距離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都非常近。新型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從加里寧格勒發射,可以覆蓋波羅的海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因此,梅德韋傑夫一宣布要在加里寧格勒部署此種導彈,波蘭就感到「不安」,捷克表示「遺憾」,歐盟說「這是令人不快的意外」。曾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法國總統薩科齊也對美國的舉措提出了批評。他在2008年11月14日的講話中指出,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不會給歐洲安全帶來任何(好處)……只會使情況複雜,令局勢倒退」(美聯社法國尼斯2008年11月14日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08年12月27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建議,奧巴馬上台後應「重新研究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 三 回顧近20年來俄美關係的發展,可以看出,雙方「蜜月」的時光不多,爭鬥的次數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有兩次,一次在1999年,一次在2008年,後一次更激烈。喬治亞戰爭爆發後,西方媒體一再使用「新冷戰」這個概念,實際上這個「新」字很不貼切。因為:①冷戰的對手未變,還是美對(蘇)俄;②主動與被動的態勢未變,還是美國主動,俄羅斯被動;③手段未變,雙方均以武力為後盾;④戰場未變,雙方爭奪的重點還在歐洲;⑤目標未變,還是遏制與反遏制(擠壓與反擠壓)、演變與反演變(「顏色革命」與反「顏色革命」)。 那麼,雙方之間的較量究竟該如何表述?除「冷戰」與「新冷戰」的表述外,還有兩種說法:一曰「冷戰回歸」,二曰「冷戰死灰復燃」。這兩個概念還比較貼切。「死灰」即美蘇「冷戰」的死灰,「復燃」即余火又燒起來了。相比之下,還是俄羅斯《獨立報》的提法最準確。該報在2006年3月曾針對西方搞的「顏色革命」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題為《無言的冷戰》。文章寫道:「這場戰爭是西方同蘇聯進行的那場冷戰的繼續……俄羅斯與西方爭奪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鬥爭是蘇聯與西方爭奪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鬥爭的繼續。歐洲和美國支持尤先科和薩卡什維利是它們支持杜布切克和瓦文薩的繼續。」(德米特里·福爾曼:《無言的冷戰》,俄羅斯《獨立報》2006年3月27日) 俄美之間的這種鬥爭,不會因喬治亞戰爭的結束而終結。或許如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在2009年2月6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的那樣,「真正的好戲還沒開始」。美國的實力雖因伊拉克戰爭和金融危機而有所削弱,但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是世界第一強國。因此,它稱霸全球(「領導世界」)的野心難變,「冷戰思維」難改,已伸出的手難收。美俄之間的擠壓與反擠壓鬥爭,還將繼續下去。當年美蘇沒有迎頭相撞,如今美俄也不至於直接交鋒,其局面仍將是葉利欽所說的「冷和平」。

轉自:《領導科學》(鄭州)2009年3中期第57~60頁

推薦閱讀: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的關係,這是基礎啊!
在關係中如此痛苦,可能因為那不是健康的關係 | 3招教你辨別你的關係好么?
劍指庫爾德後,土耳其與美國關係何去何從?
和諧醫患關係,還須法律保障

TAG:蘇聯 | 蘇聯解體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