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戰十年:中國還是最大贏家嗎?
2013年3月中旬,幾乎全球所有主流媒體都以各自的價值觀去評判和紀念十年前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戰爭已過去了十年之久,各方仍非常關注,原因在於:中東乃至世界仍然生活在美國這一重大戰爭決策的陰影下。
如同美國此前很多類似的行動一樣,教訓是相同的,即「美國贏得了戰爭,卻失去了和平」。對於這場戰爭,有兩個問題需要回答:第一,這場戰爭是否正確?第二,我們得到了什麼?未來應該怎樣去做?
顯然,第一個問題是無趣的,因為戰爭已成歷史,到底應該貼上怎樣的道德標籤已經不太重要。如果真要從得失的角度去衡量,問題答案是否定的。試想,如果當年小布希能夠多些耐心,或許薩達姆會在2010年那場蔓延阿拉伯世界的憤怒火焰之中,自行身敗名裂。如果這樣,何須美國為此付出十年的慘痛代價呢?
第二個問題,對美國而言,得到的或許比失去的更多,因此美國進行了戰略收縮,而所謂的「重返亞太」是戰略重心轉移。在伊拉克的前車之鑒下,美國今後將更難以軍事干預他國事務。這也正是為什麼在對利比亞卡扎菲當局的軍事行動中,法國搶了美國的風頭。而時下,面對敘利亞和馬里的嚴重國內衝突,曾經要按照「民主樣板」來重塑中東的美國,只是更加現實和狹隘地關注自身利益,其立場已經從「干預式」理想主義退回到了「冷眼旁觀」的現實主義。
美國已經撤出了伊拉克,未來還將繼續減負。怎樣維護伊拉克的穩定呢?被許多外媒稱為「伊戰最大贏家」的中國也必須認真回答這個問題。
誰是最大贏家?
據國內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人對於伊拉克戰爭的看法並未發生多少變化,仍有超過七成公眾(74.2%)認為當年美英出兵伊拉克是不正當的行為;對於戰爭的結果,有37.3%的中國人認為美國是這場戰爭的贏家,還有半數以上(51.4%)中國人認為這場戰爭沒有贏家。
這一批評態度符合全球的主流觀點。但筆者從來沒有對薩達姆這樣血腥政權的倒台而感到惋惜。
美國發動的這場戰爭或許不體面,但並非沒有贏家。按照國際媒體的思路,從伊拉克對外經濟合作的數據(特別是石油貿易總量)來看,最大的贏家並非伊拉克,亦非美國,而是中國。
聯合國[微博]的數據顯示,在伊拉克戰爭結束至今的十年間,中伊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增長了34倍,從2002年的5.17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175億美元。中國成為伊拉克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僅次於美國,而且按照目前的增長態勢來看,大有取代美國之勢。由於雙邊關係越來越重要,2011年夏天,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訪問了中國。這是伊拉克50年歷史上,國家總理第一次訪問中國。
相比之下,美伊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只增長了5.6倍,從十年前的38億美元到現在的216億美元。
在巨大的雙邊貿易額背後,隱藏著對中國意義更加重要的石油貿易。伊拉克已經成為中國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作為國家石油公司的中石油獲得了伊拉克政府授予的第一個油氣合作合同,以中石油為首的中國石油(8.73,0.04,0.46%)企業集群越來越成為伊拉克油氣生產領域中的重要玩家。
相比之下,美國由於國內的頁岩氣革命,近乎完成了能源自給,來自中東的原油進口一直呈下降趨勢。
為了並不算好的收益,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截至2010年8月底,美國死於伊拉克戰爭的士兵高達4400多人,傷殘3.2萬人;戰爭開支達到了7000億美元,與越南戰爭一樣。此外,美國本來就不佳的國際聲譽又一次受損,而中國似乎只是付出了譴責美國發動戰爭的口水。
面對這樣的數據,美國人難免大發牢騷。美國《大西洋(9.86,-0.25,-2.47%)月刊》的著名記者,同時也是著名國際問題學家的羅伯特·卡普蘭在《華爾街日報》上抱怨:「我們拿下了伊拉克,卻為中國做好了鋪墊……」
在他列舉的事實中,卡普蘭稱2008年中石油以35億美元的價格贏得了艾哈代布油田(Al-Ahdab)的開採權,成為了第一個和伊拉克合作的外國油公司……
卡普蘭對複雜的油氣開採合同缺乏必要了解。中石油並沒有獲得所謂的開採權,只是獲得了服務權。前者一般指的是產品分成合同,而後者是油氣服務合同。這樣的錯誤發生在如此權威的財經媒體上,實在讓人汗顏。
卡普蘭犯的只是常識性錯誤。中國學者對美國為何發動戰爭,以及伊拉克戰後油氣產業走向時,卻往往糾纏在自己釋放的濃厚的意識形態迷霧之中,從而迷失了自己。
在國內眾多的分析材料中,「控制中東石油命脈」始終是美國人的目的。但中國在伊拉克油氣行業中的活躍表現,讓這種謊言不攻自破。事實上,早在戰爭結束之初,中國學者們普遍預言,「此後伊拉克的油氣資源將會被西方支持的各大國際石油公司以產品分成合同的方式所瓜分」。為了證明這種結論,種種帶有陰謀論色彩的論據被擺了出來。
其中最為離奇的「陰謀」是,美國著名油氣服務商——哈利伯頓公司下屬的KBR公司——獲得數十億美元的石油合同,原因在於哈利伯頓聘請了美國前副總統切尼出任公司總裁。
但事實上,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記者調查,這家前子公司獲得的合同並沒有涉及到伊拉克的石油,它是一份由美國出資的、與軍事有關的美國聯邦合同。公開數據顯示,美國承擔了伊拉克的絕大部分軍事和重建成本,在私人安保、物流及重建承包商上支出至少1380億美元,提供從外交人員保安、發電廠到手紙等商品和服務。
不知面對這一事實,當初以此為據的中國學者是否會感到臉紅?
事實還不僅限於此。即便面對「西方」的壓力,以產品分成合同為代表的油氣合作始終沒有被伊拉克當局接受,除庫爾德地方政府曾開出誘人的油氣產品分成合同外(但隨後被伊拉克石油部所制止),目前所有合作都是服務合同。
在這種合同模式下,外來石油公司在某種意義上成為資源國的「打工仔」。它們投資建設和開發油田,從每桶石油中獲得固定的收益,通常在5美元以下,甚至不及每桶油價的零頭,很難能指望依靠高油價來牟取暴利。以中石油在伊拉克的項目為例,高達數百億的投資的回報率只有10%左右。
目前伊拉克當局拿出的所有區塊,都是以公開招標的形式來尋找最佳合作者。石油公司的政治背景顯然沒有實際價碼更具誘惑力。在透明和公開的國際招標環境下,中石油在伊拉克的活躍粉碎了中國學者的預言。
面對誰是最大贏家的討論,如果筆者必須表態,我會把這一票投給市場。一個開放而且透明的市場讓中國得到了公平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
贏家的「後遺症」
不論中國是否承認自己是最大的贏家,面對美國試圖當作「歷史上最大的海外包袱」甩掉的伊拉克,一個安全環境日趨惡化的伊拉克,卻很難再說中國是最大贏家。如果伊拉克局勢發生變化,中國的巨大投資將遭受損失,再大的贏家也可能輸得片甲不留。
面對這種可能,中國必須做些什麼,以保護巨大的商業投資,以及中伊兩國之間逐步增長的石油貿易。
需要提醒的是,在中國企業大舉進入伊拉克之時,決策層都將寶押到了美國人身上。他們判斷美國不可能輕易放棄伊拉克,因此長期來看伊拉克局勢將逐漸趨穩。但這種判斷正在被事實粉碎。
今天的伊拉克局勢有點像1970年代初的越南,類似「尼克松主義」的政策成為美國對伊外交的主線,即美國逐漸從伊拉克撤出,通過扶持和資助伊拉克當局,通過「伊人治伊」的政策來實現目標。這與在南越實行「越南化」的政策如出一轍,美國當年通過資助南越政府來抵禦越共的滲透和進攻。
由於這種政策,伊拉克維持安全的力量被嚴重削弱,政府力量發生「空心化」。一系列升級的自殺式恐怖襲擊證明了這一惡果。
伊拉克的不穩定因素還在於政府內部。當前的馬利基政府是一個由三派勢力拚湊起來的「民族聯合政府」,內耗不僅使政府組織和行動能力大打折扣,更有誘發全面內戰的風險。伊拉克安全部隊以什葉派為主,而遜尼派也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目前,遜尼派和庫爾德人已聯合起來抵制什葉派政府,而「基地」勢力也深入到這片不安寧的土地。伊拉克未來的局勢依然嚴峻。
如果伊拉克陷入內亂,中國不僅將丟失該國境內的商業利益(特別是石油貿易),而且內亂還將波及周邊國家,沙特、約旦、科威特等鄰國將直接面臨伊拉克「基地」組織和其他極端組織的恐怖威脅。這些國家都是中國重要的石油來源地。
「不干涉他國內政」對中國或許有特殊而且重要的政治內涵。然而,這一政策已成為中國保護自身重大的外部利益的最大障礙。隨著美國的戰略性收縮,中國面臨的將不僅僅是一個伊拉克。美國今後還將從阿富汗撤軍,那裡的局勢關涉到對中亞地區安全的重大威脅,而中亞則是中國更加重要的能源來源地。
或許中國應該接受類似美國在阿富汗的邀請,承擔起應該承擔的國際義務,如同幾年前中國海軍在索馬利亞執行國際護航任務一樣。
推薦閱讀:
※他雖然只是中將,卻是最大的人生贏家,元帥都比不了
※女人要做床上的贏家和餐桌上的美食家
※《前任3》:在愛情里,不要臉的那個才是真正贏家
※一杯咖啡 一堂經濟課 A25-贏家-新聞晨報
※靴子終於落地!網約車合法誰是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