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建集團:謀定而後動,設計行業「大鱷」的資本之路

隨著

受訪人:

華東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 徐志浩

採訪背景:

2015年,中國建築設計業航母級公司——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現代」)將其優質的主營業務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棱光實業,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成功實現借殼上市,棱光實業更名為「華建集團」,至此,大型建築設計企業的轉型升級有了真正的參考樣本。

T-DIL:上海現代已經是全國最大的綜合型甲級建築設計集團之一了,為何還會投身於資本市場的洪流中來?

徐志浩:推進建築設計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從體制機制、運營管理等多方面創新發展方式,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改制上市可以助力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公司上市主要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上市可以解決集團發展的瓶頸問題。現代集團之前是大型設計諮詢類國企,改革開放後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體制機制方面仍存在著一定的制約性。比如要轉型開展EPC,資金需求會上升;另外上市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體制改革。所以通過上市這個途徑可以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

第二,上市公司相對比較規範,其治理是比較公正、公開和透明的,因此上市對公司的內部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這也是對公司的自我加壓,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們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三,是從集團內部的業務發展角度考慮。實現業務轉型和業務創新,開展集成化的新業務,如投資帶動的設計諮詢業務、信息化業務、前沿技術研究-、產學研一體化等,都可以通過上市公司這個平台來助力目標實現。

第四,上市公司有個天然的資本運作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可以進行融資、收購兼并等資本運作。

第五,上市公司在企業的品牌、社會認同方面會更好。上市公司的各種信息披露有利於提高社會對企業的認同度。

第六,實現員工價值。人力資源是設計諮詢行業最重要的資本,人的積極性能否被充分調動,決定著整個企業的未來走向。上市公司在激勵方面有一套規範性的做法,例如股權激勵,能夠為我們這種以人為本的企業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提供渠道。

一般來說,傳統行業的設計企業考慮「上市」之路,無外乎以上因素。當然,國資改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從國有獨資企業變成混合所有制企業,這本身也是一個探索。

T-DIL:在準備上市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又是如何應對的?

徐志浩:就我們企業來說,確實開展了一些探索工作。

首先,收入成本核算跟以往是有差別的。收入確認採用POC(完工百分比法)的上市公司比較多,而我們設計工作主要是腦力勞動,行業傳統多採用收付實現制現在要權責發生制,對我們衝擊很大。對於收入成本核算方式的改變,我們用了兩年多時間進行持續的改革完善,並逐步按照這個方法來做,但真正要做好,還是要付出艱辛努力的。

第二,關聯交易的困擾。我們一部分是上市公司,一部分是控股股東現代設計集團,一段時間內存在一些關聯交易,這些都必須按照市場原則公開地進行。為了更好地加以改進,我們通過資產注入來減少關聯交易。關聯交易會影響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準確性,所以作為國企這些一定要理順清楚。

第三,關於上市公司獨立性要求。上市公司應當在業務、資產、人員、財務和機構方面都要做到完全獨立,我們當年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現在國企很多幹部都是組織任命的,上市公司高管的任命由於上市公司的獨立性會提出更高的要求。2012年現代設計集團將旗下子公司華東院作為上市平台,然後將其他子公司股權和分公司人員資產注入到華東院旗下,這個過程比較複雜,業務、人員、資質等的轉移前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考慮到前面提到的上市意義和作用,我們認為也是值得的。

T-DIL:作為上市公司,同時面對資本市場和業務市場,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徐志浩:首先,最大的挑戰是觀念的調整。上市公司要考慮股東的利益,所以現在對業績要求更高了,需要業績持續地增長,這使得管理層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其次,是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我們有「三會」和獨立董事,這些獨立董事都是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對我們管理有一定的幫助,當然也帶來了更多地壓力。另外,信息披露是一個普遍的挑戰,這點我們要嚴格執行,但是對於一開始的上市公司來說還是有困難的,不僅要真實、準確,更要公平、及時、完整。

T-DIL:上市後,在公司內部運營與管控方面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經驗?

徐志浩:除了之前提到的企業內部的體制機制等,對上市企業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公司的治理結構、決策體系、決策流程都要求非常規範。如董事會下設戰略與投資專業委員會,公司每項投資決策之前要經戰投會討論,投資實施過程和後續情況的反饋都要向社會披露。包括前面講到的會計核算,我們都在不斷改進。另外,企業不斷發展,會出現新的業務,就會面臨新的挑戰,、出現新的情況。比如,幾年前收購美國威爾遜公司,集團要一個月內完成美國公司報表的匯總,但是美國那邊也要按他們當地標準來操作,如何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報表匯總一時間成為當時的「難題」。

內部項目管理體系方面, POC完工百分比法是基於項目的核算機制,這個機制與我們原先設計企業普遍採用的以單位為核算的方式不同,這個對我們的項目管理和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企業在轉型或者上市過程中,可能不一定用這種核算方法。有些企業是經營責任制的,這種體系要進入上市企業,挑戰很大,需要一個轉型和轉變的過程。

此外還包括激勵機制方面,上市公司可以提供很好的辦法,但是這個要公開透明地運作。我跟其他企業溝通都是建議他們先做好激勵機制再上市,上市後再做可能難度大很多。我們這種以人為本的企業,大家都認同核心骨幹、共識的東西,對公司發展是有利的。上市後必須符合一定的規範,所以難度可能更大。

T-DIL:華建集團未來有怎樣的發展規劃?

徐志浩:作為行業內一家領先的企業,上市就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規劃。除了之前的設計、諮詢、EPC等業務,我們還在發展新的業務,例如互聯網 。現在整個社會經濟層面都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要跟互聯網結合,我們以設計諮詢為主的服務行業,也要更多地藉助信息化的各種工具。利用自身的品牌、資質、人才等的優勢,考慮如何聚集和調配資源,結合互聯網的特點有所作為。此外在建築工業化方面,也在通過投資的項目、科研等,為這塊業務的發展做努力。

T-DIL:當「設計」遇到「資本」,設計企業資本之路究竟何去何從?

徐志浩:既然「上市」有這麼多好處,說到底是因為傳統行業已經成熟,需要轉型,而不管怎麼轉型都需要更多的資金,因此需要上市。這是可以理解的,方向也是對的。

我認為,將來設計院會朝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朝小眾化、個性化、專業化方面發展,另一方面朝大體量、平台式方向發展。所以企業的上市、融資也是為了打造某個專項化領域的競爭優勢,通過資本助力,升級轉型就變成大家的選擇了。這正是行業的重新洗牌帶來的一種變化。

T-DIL:華建集團募集到的資金主要用於哪些方面的投入了?

徐志浩:主要用於信息化建設。一個是互聯網 設計方面,包括大樓的信息化基礎改造,打造一些共享辦公空間、雲端設計平台等,希望能適應未來設計行業的發展,包括還有BIM技術的應用。

現在設計產業經過了第一代傳統的手工畫圖方式,第二代CAD,現在是BIM和互聯網 。未來作為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資本運作可以收購兼并來打造產業鏈,集團「十三五」規劃中就有體現,打造一個綜合集成方案的供應商,這需要打造一些產業鏈,打造業務端的核心能力。上市公司會作為一個資源平台,助力企業業務朝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T-DIL:請您描繪下5年後的華建集團。

徐志浩:華建集團會更加關注現代化的城鎮建設、城市更新,我們希望轉型為以工程設計諮詢為核心,為城鎮建設提供高品質綜合解決方案的集成服務商。我們過去做單個項目,未來會向城鎮、區域建設、城市設計方面做系統集成服務。

建築設計是我們的優勢業務,現在集團重點發展規劃設計、城市基礎設施設計,包括道路、橋樑、水利等,將來朝綜合性的區域城鎮建設的方向發展,這也是我們大型設計院必須具備的能力。

集團「十三五」戰略中提出了未來發展方向。第一是全面市場化戰略,上市公司更應該根據市場化要求做業務發展;第二是跨界集成,不但包含設計諮詢,還介入製造、建設、EPC、PPP等業務,不但設計出來還能建造出來,形成一個產品交付,而不只是圖紙交付;第三是高新專業化,突出自身的技術優勢,專項化優勢,哪怕是設計企業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我們擅長於超高層建築、交通建築、醫療建築,在這些領域通過專項化集成,能夠交付產品,乃至做EPC、PPP;最後一個是深度國際化,企業未來肯定要走向國際市場,收購美國威爾遜之類的也是通過這個平台,相信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設計院「走出去」,華建集團也不例外,這是大家共同認可的道路。

目前華建集團也在做一些準備,包括對國家市場的了解、技術準備、當地人才的儲備,希望到2020年大家可以看到一個更加成熟的國際知名設計企業。

本文已刊登於《中國勘察設計》雜誌2017年10月刊

EN

推薦閱讀:

團團伙伙撈資本 喪失黨性定蝕本(以案釋紀)
毛哥的資本
美國西雅圖爆發反資本主義遊行
2016年資本市場求「穩」 註冊制「不講不代表不做」?
《資本論》中資本運動的條件是什麼?

TAG:設計 | 行業 | 資本 | 設計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