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文學的困境有多重,文壇之水有多深?
07-22
劍舞歌吟於 2018/3/15 16:12:32 發布本文是筆者參加《某某文學》(縣級文學刊物,內部發行)年會的體會,在當地作家群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本人向來不多參加文學圈子的活動,也很少與文友交流。這次參加了《XX文學》的年會,回來後細心的閱讀了《XX文學》的幾篇文章,對文學創作的生態有了一些認識,也很有一些感慨,不吐不快。本人不喜歡說假話,但不是狂徒妄語,也不是嘩眾取寵。對於這篇文字,有些人會覺得很刺耳扎目,在所難免。首先,我向堅守在文學陣地的這些人致敬,在這個「浮躁的時代(《XX文學》主筆語)」堅持文學創作是困難的,作家的創作與生活有多麼艱難,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編輯部的幾位編輯創作成果不凡,除創作外,還要四處「化緣」為作者發稿酬與搞活動,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在這個時代人里,體制對作家來說,有巨大的束縛,有人早已幫你畫地為牢。貌似寬鬆的創作環境,其實是暗礁與雷區重重,嚴重限制了作家選題方向與想像力。長期的奴化教育,人們的不知不覺被思維定勢給套牢了,難以產生深刻的思想與獨立的判斷;浮躁時代,很少讀書,街頭下棋打牌、高談闊論的人很多,少見有人津津有味地讀一本書,即使讀書也只是獵奇,十年不讀一本「純文學」書的人都不在少數,更罕見有人談論文學,也沒見過什麼文學沙龍,文學好像離普通中國人很遙遠,人們普遍消費快餐文化,如「宮斗劇」。街頭那些時時刻刻抱著手機的青年,只知道刷微信,玩遊戲;多年來,稿酬標準低微,絕大多數作家若無其它職業,根本無法靠稿酬養活自己,這種環境下難以產生真正的職業作家。我仔細地研讀了這一期《XX文學》,毫不掩飾地說,感覺寡淡無味、如同嚼蠟。當然,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太低,根本看不出其中文學價值,請諒解。我們比不上金庸、瓊瑤那樣通俗,那樣引人入勝,我們寫不出暢銷書,難道我們不能寫得更通俗一些,更接地氣一些。作品是讓人閱讀的,否則就是瘋狂的自戀。文化要市場化,文學也要市場化。不面向讀者,就成了孤芳自賞。作家可以不必處心積慮迎合讀者的心理,但更不能不考慮讀者的需求。紙質文學刊物本來就不太景氣,現在又受到網路的衝擊,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地步。現實中的紙質文學刊物陷入嚴峻的困境,與點擊量巨大的網路文學相比,冰火兩重天。試想:把你作品曬到網上,點擊幾何?把你的刊物擺在書攤上,幾人願掏荷包?有些作家削尖了腦袋要加入高一級作家協會,或是處心積慮地把自己的作品發到高一等級的刊物上,這也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加入全國級、省級作協,成為會員或理事,或許提高一點身價,打上一個標籤,鍍一層金身,但這並不能提高創作水平。這是體制之病,也是中國社會等級森嚴的體現,如此之下,文壇成了名利場。「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為什麼要把刊物分成三六九等呢,作家為什麼要分出等級才罷休呢?以我之見,作為一個正直的作家可以完全不理這些「勞什子」,把自己的作品曬在網上,跟網友互動一下,自得其樂;如果在網上炒熱了,你可以出書賺錢。現在一些文學刊物或文藝副刊追求有一定名氣的作者,或只發表圈子裡的作品,忽視草根作者,不培植文學新人,如一些黨報的副刊。我觀察了多期省級機關報的副刊,發現裡面的作品十分低劣,甚至有常識性錯誤,這些作品很可能出於各級作協會員之手。地市級機關報的副刊也是如此,普通的作者很難投中,一個叫「孟XX」的編輯經常在上面自說自話,很無恥。文學刊物只發圈子裡人的文章,這是已經是公開的事實。當代文學不敢針砭時弊,不敢直面社會的陋習,不敢揭示社會不公,不敢為弱勢群體鼓與呼,這是嚴重的錯位。如果沒有批評現實的勇氣,你也可以關注一下環境問題,目前霧霾這麼嚴重,你為低碳做了多少事情?作家不應該脫離社會現實,作家應該有人文情懷,應該身體力行為社會作貢獻,這樣才能有深刻的社會體驗,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作品。失去了社會責任感,就沒有偉大的作家。現在的文學作品偏離了正常的文學軌道,所謂的「純文學」走入困境難以自拔。當代的小說過於追求技巧,總是在「抖包袱」,顯靈機,在故事情節的離奇上下的功夫。小說的情節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沒有廣闊的社會題材,沒有豐富的想像力。作家的技巧是有限的,而社會的變化、生活的節奏與人物的多面性是豐富的,作家的想像力是沒有窮盡的。《哈利·波特》就是靠想像力構建出來的,據說作者J·K·羅琳的一個人的版稅收入超過全中國作家版稅收入的總和。散文的主題多是懷舊,或是母愛,或是小資情調,沒有高尚的情懷,像一個怨婦;尤其是當代的詩歌,到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程度,據說讀者還不如作者多,詩人群體幾乎不為外界所知,更沒有知名詩人,地位極其尷尬,這除了外部環境以的問題外,詩歌的發展方向無疑也存在嚴重的問題。《XX文學》的編委赫然羅列著一群權貴,大概是局級以上幹部,這說明了什麼?文學難道是權力的附屬物、點綴品,難道地域性的文學刊物只能託庇於行政權力的卵翼下?當然,這是文學創作及文學刊物生存困難的表現,也是「官辦文化」的體現,顯示了中國特殊的文化體制。中國社會正在從農業社會正在向城鎮化、工業迅速推進,而許多小說作品還經常出現「二狗子」「三丫頭」「紅繡鞋」之類過時的農村式的辭彙,說明作家落後時代,浸淫於已經逝去的時代中不能自拔,看不到社會天翻地覆的變化,沒有現代感。也經常見到許多人一寫就是怎麼打日本鬼子,猶如熒屏上的抗日「神劇」。還有一些老人,喜歡古體詩詞,但一提筆就是為當局歌功頌德,從這一個方面來看,作家年齡偏大,他們的知識與思想境界很難刷新。批評與爭鳴幾乎消失,大家都享受著讚歌,文壇一片和諧,這是不利於文學發展的。文學也好,文藝也好,不但需要批評,而且需要批判,作家要拿出不斷否定自我的勇氣來,這才是文學發展的良性環境。阿諛奉承、拍馬溜須正是文學進步的大敵。現在的文藝批評幾乎絕跡,從業者很少。作家之間總是相互拍馬屁,把對方捧上天,對作品的缺點文過飾非,或是隻字不提。《XX文學》發表數篇詩歌欣賞文章,對一位當地的一位老詩人吹捧有加,這位老詩人作品或許有一些閃光之處,但問題也不少,不夠空靈,充斥著許多解釋性的白話,我也親耳聽到圈內人士對他的非議。中國歷史上百家爭鳴的時代是春秋戰國,造就了許多思想家與文學家,至今閃耀著歷史的天空,也造就了《詩經》《離騷》等光耀千古的名篇;另一個相對自由的時代是晚清與民國,是大師輩出的時代,我們還生活他們的陰影下。民國時代的「筆墨官司」是經常的,上演了一出出的好戲,喝彩聲與叫罵聲不絕。魯迅就是以善罵出名,他把梁實秋等罵得狗血噴頭,梁實秋也毫不客氣地回擊魯迅。當然,相互攻訐是不可取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謾罵,還是善意的批評,都足以產生一些話題,讓文壇平添許多吸引力,引發人們的關注。中國文壇的希望或許在網上,有許多文學網站,論壇上有許多文學板塊,一般的出版物也是先在網上發表,在網路上炒熱後,再拿到出版社出版,可以保證作品的銷量。網路可以讓別人評價,可以挑刺,甚至可以謾罵攻擊。即使你是牛氣哄哄的作家,也沒有人買你的賬。我說的這些問題是廣泛存在的,並不是針對《XX文學》,這是紙質文學刊物的通病。話說這裡,如果誰有不同意見,可以與我商榷!西阿格林
2018/3/15 17:28:51 跟帖回復:句句實話。這就是當代中國文學現狀,可憐,可悲,可嘆,可氣……好書出不了,破書滿天飛,作協成了官協,作家成了捧家……百花奇放,全被剪掉了菇朵。
推薦閱讀:
※【關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怎麼看?五大宗教團體首次集體發聲!
※亞歐峰會:溫家寶與野田「擦身而過」引關注(圖)
※關注三大增高元素 讓孩子吃得更「高」
※關注民主 (16--2)
※離產業成熟還有多遠(文藝觀察·關注國產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