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靈蘭誦讀52 | 生薑瀉心湯解析

宋本《傷寒論》第157條: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157)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蔘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雲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薑瀉心湯,本雲理中人蔘黃芩湯,去桂枝、術,加黃連並瀉肝法。

條文解析:

【成無己】胃為津液之主,陽氣之根。大汗出後,外亡津液,胃中空虛,客氣上逆,心下痞硬。《金匱要略》曰:中焦氣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干噫食臭者,胃虛而不殺谷也。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土弱不能勝水也。與瀉心湯以攻痞,加生薑以益胃。

【柯韻伯】汗出而解,太陽症已罷矣。胃中不和,是太陽之餘邪與陰寒之水氣雜處其中故也。陽邪居胃之上口,故心下痞硬,乾嘔而食臭;水邪居胃之下口,故腹中雷鳴而下利也。火用不宣則痞硬,水用不宣則乾嘔,邪熱不殺谷則食臭。脅下即腹中也。土虛不能制水,故腸鳴。此太陽寒水之邪,侵於形軀之表者已罷,而入於形軀之里者未散。故病雖在胃而不屬陽明,仍屬太陽寒水之變耳。

按:心下痞,是太陽之里症。太陽之上,寒氣主之。中見少陰,少陰者心也。心為陽中之太陽。必其人平日心火不足,胃中虛冷,故太陽寒水得以內侵。虛陽郁而不舒,寒邪凝而不解,寒熱交爭於心下,變症蜂起,君主危矣。用熱以攻寒,恐不戢而自焚;用寒以勝熱,恐召寇而自衛。故用乾薑、芩、連之苦,入心化痞,人蔘、甘草之甘瀉心和胃。君以生薑,佐以半夏。倍辛甘之發散,兼苦寒之涌泄,水氣有不散者乎?名曰瀉心,止戈為武之意也。

【尤在涇】汗解之後,胃中不和,既不能運行真氣,並不能消化飲食,於是心中痞硬,干噫食臭。《金匱》所謂「中焦氣未和,不能消谷,故令人噫」是也。噫,噯食氣也。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土德不及而水邪為殃也。故以瀉心消痞,加生薑以和胃。

——《中醫經典三家注·傷寒論》


五種瀉心湯的運用心法

治療痞證,如何選擇瀉心湯?

推薦閱讀:

生薑的七大功效-新聞頻道-手機搜狐
用生薑加它洗頭, 瘋長多厲害的白髮, 15分鐘黑如墨水,很管用
中藥知識必學:生薑
白醋生薑泡在一起,解決了很大部分人的苦惱,看完受益匪淺
生薑有何妙用

TAG:生薑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