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下名山 山東蒙山

天下名山 山東蒙山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為泰沂山脈系的一個分支。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西北部,主峰龜蒙頂位於臨沂市蒙山旅遊區管委會柏林鎮境內。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位於柏林鎮境內,為山東省第二高峰,被譽為「岱宗之亞」,素稱「亞岱」。 蒙山自然風光秀麗,兼有泰山之雄壯、黃山之秀美、華山之險峻、雁盪山之奇絕。春天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渺,秋時漫山碧透,紅葉映照,冬日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登上龜蒙頂俯視四周,但見萬壑流雲,煙霞明滅,群峰相拱,像綠色浪濤滾滾北去;極目遠眺,田疇如畫,湖水如鏡,白雲悠悠,令人心曠神怡。不論何時登臨蒙山,都會讓人領略以清新、愜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閑適與曠達。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質肥沃,植被茂密。現有各類植物1200多種,古、珍、特樹種繁多,森林覆蓋率高達90%,1998年3月,經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測定,蒙山景區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為220萬個/立方厘米,是北京生態中心院內最高值的176倍,被譽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場」,為休閑、療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蒙山豐富的自然資源,蘊育了渾厚的文化內涵,曾有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駐留蒙山,吟誦蒙山。,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留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等佳句,蘇軾游蒙山詩曰:「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雲蒙漏澤春」;明代文學家公鼐作《蒙山賦》誦嘆蒙山;康熙大帝冬遊蒙山留下「馬蹄踏碎瓊瑤路,隔斷蒙山頂上峰」的詩篇;乾隆皇帝南巡中遊歷蒙山則留有「山靈蓋不違堯命,示我詩情在玉峰」的讚美詩篇,還有民間典故、流傳不勝枚舉,秦磚漢瓦、古剎廟宇、碑碣石刻等遺存悠悠林立。  蒙山亦是歷史文化名山。2,000餘年來,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詩經·魯頌》中就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記載;《論語》中記載顓臾王曾主祭蒙山。春秋戰國時期,這裡留下了儒、道、縱橫家代表人物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的足跡。鬼谷子在此修鍊授徒,弟子過百,著名者有蘇秦、張儀。漢朝史學家蔡邕等曾隱居此山。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結伴去游蒙山,杜甫寫下「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臨蒙山;北宋文學家蘇軾登蒙山寫有「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的名句,清帝康熙的《蒙陰曉雪》和乾隆的《望蒙山雪色》等詩篇,都對蒙山頌揚備至。  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世人注目。我國最早的區域地理著作《書·禹貢》稱:「蒙羽其藝。」認為早在夏朝時期,蒙山、羽山帶就已種植作物。建國以來,蒙山麓區先後發現的幾十處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岳石文化遺址,對此作了印證。西周時,成王封顓臾於蒙山之陽,主祀蒙山,說明當時蒙山已路身於我國名山之列。春秋時期,魯大夫莫斯的頌詩《閟宮》寫道:「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奄有龜蒙,遂荒大東。」他把擁有泰山和龜蒙,視作魯國的榮耀。現代詩人胡秉言寫道:「虯龍蒼鬱綠卿鮮,獨倚幽欄看水涓。亞岱嶙峋奇萬壑 ,晨鐘暮鼓鳥鳴翩。」  西周在蒙山南北封國齊、魯,這兩個大國在軍事、政治進入的同時,華夏文化也開始在此傳播。它和當地的東夷文化由相互阻隔到相互融合,使蒙山及其周圍廣大地區的文化出現了空前的繁榮,而且這種現象經朝歷代,不斷延續和發展。在蒙山地區發現的漢畫像石墓,其建築和雕刻技藝之精,令人嘆為觀止。其他如西漢石碑、東漢墓闕以及春秋時期的徐子氽鼎等金石精華,有的屬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有的屬國家一級文物,都是上述現象的見證。由於社會經濟的發達和先進文化的哺育,蒙山地區名人輩出,荀子、曾子、蒙恬、劉洪、匡衡、諸葛亮、王羲之、顏真卿、公鼐、左寶貴等很多業績卓著的人物,分別在不同的領域,為我國社會發展做出了出色的貢獻。

  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鍊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主要道觀有清虛觀、萬壽宮、九龍宮、觀音殿、承天宮、慈寧宮等,香火鼎盛的寺廟有明光寺、海螺寺和雲台寺等。早在五代時期,任過後晉水部員外郎的賀亢就修道蒙山,北宋蘇東坡曾和他的八十多歲的弟子喬仝有過交往並寫詩相贈。宋朝蒙山玉虛觀住持賈文,於宣和元年(1119年)被宋徽宗召見於汴京,賜給度牒、紫衣。明清時期,蒙山清虛觀屬全真道華山派,和道教「天下第一叢林」北京白雲觀有著密切聯繫。正是這些宗教的活動,給蒙山留下了多處宏殿重閣,並洋溢著黃卷青燈、鐘響磐鳴的神秘氣氛。  蒙陰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年度平均氣溫12.8攝氏度,無霜期196天,年均降水998毫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民間歷來 有"七十二場澆花雨"之說,形成了天地和諧、生態良性循環。公園內山、水、林相依,大與小、高與低、動與靜、生命與無生命有機的層次整合,使得一草一木一石都是完美中的景點。雄、奇、特、稀,俊俏與樸實,一切源於自然,又融於自然。深山古寺,小橋流水,林木蔽日,踏花蹄香,鳥鳴幽谷,濤聲疊盪,使人回歸自然,享受自然。  蒙山的壯美和深邃,曾為一些著名思想家所嚮往並涉足其地。這裡既有孔子的遊蹤,又有鬼谷子的身影。唐朝以來,蒙山更和詩人墨客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蒙山的歷史道路上,李白、杜甫、蕭穎士、蘇軾、張養浩、王世貞、吳梅村等許多人都留下了足跡。他們游賞風光,訪道弔古,譜寫了大量華美的詩文。清聖祖和清高宗在南巡中,曾幾次駐蹕蒙山麓區,眺賞山色,並吟詩讚美,使得蒙山的文化底蘊更加厚重。

  在民族、民主解放戰爭時期,蒙山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黨政軍首腦機關和八路軍115師指揮部,在這裡領導山東軍民英勇作戰,建立和擴大了山東各個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華東局和華東野戰軍指揮機關,在此組織了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如今,當年一些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發生地和著名戰場以及革命烈士陵園,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有的並新修了紀念建築物。其中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屬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另有多處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些則被定為山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巍巍蒙山,氣勢磅礴,風光秀麗,集眾多名山優勢於一身,雄、奇、險、秀、翠、幽,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說,龜蒙景區以東魯在望、古道奇觀、玉泉枕流、鷹峰奇觀、一徑通天等十大景觀著稱。蒙山四季皆景,各有千秋。春來蒙山,百花盛開,彩蝶飛舞;盛夏之時,雲蒸霞蔚,瀑流懸空;金秋時節,紅葉如醉,碩果累累;隆冬登山,玉樹瓊枝,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不論何時登臨蒙山,都會讓人領略以清新、愜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閑適與曠達。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質肥沃,植被茂密。現有各類植物1200多種,古、珍、特樹種繁多,森林覆蓋率高達90%,1998年3月,經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測定,蒙山蒙陰雲蒙景區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為220萬上/立方米,被譽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場」,為休閑、療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蒙陰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奇峰聳立,層巒疊嶂,深澗遍布,古稱有「七十二峰」、「九十九峪」、三十六洞「。現風景名勝區包括水簾洞、雨王廟、雲蒙峰、百花峪、老龍潭、望海樓六大景區,擁有蒙山疊翠、蒙山花潮、蒙山飛瀑、蒙山雲海、蒙山日出、蒙山聽濤、蒙山秋色、雪峰玉谷八大自然景觀。現已開發水簾洞、雨王廟、大小雲蒙峰、天壺峰、棲鳳山、蒙山卧佛、蒙山猿人、邵家寨、蒙山巨龍、百丈崖、浴人,仙池等180餘個景點。

鷹窩峰 其中水簾洞瀑布(亦稱中國瀑布:所掛崖壁酷似中國版圖)為江北極為罕見的三疊式瀑布,上下落差高達60米,飛泄時如銀河倒掛,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位於蒙山疊瀑左上方百丈懸崖上端自然開成一拱形洞門,傳說此洞五百年開啟一次,開時地裂天崩。傳說鬼俗仙師王禪老祖當年就在洞內修鍊縱橫之術。戰國時期的軍事孫臏、魏國大將龐涓,就是在這裡跟王禪老祖學藝的。

雨王廟坐落于海拔850餘米的山坳,始建於金代明昌年間,香火旺盛,鐘聲悠悠,為道教文化勝地。雨王廟內存有三件珍寶:千年何首烏,建廟時已在,根莖長於廟基,直徑如臉盆口大,如人形,雌雄成對;江北第一杉,三百年前由道人植入,在江北絕無僅有,現為林業院科研項目;八百年古井,從未乾枯過,水質清洌甘爽,因集日月之精華,聚天地之靈氣,能袪病除災,延年益壽,奉為「神水」。 雲蒙峰,有三峰、二峰組合,均以東南、西北方向排列。三座山峰作「山」字型聳立如柱,人稱山東的「山」字之源。明朝大文學家公鼐仰坐雲蒙極頂贊曰:「蒙山最高是雙峰,上有煙雲幾萬重,我與峰頭一佇立,卻從天外數芙蓉」,「雙峰」便是大小雲蒙峰。而且,大雲蒙峰酷似巨大的壽星面東南而仰卧,小雲蒙峰極象巨猿面東南而長嘯。風景區內景象萬千,一年四季,景色變幻:春季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緲;秋季漫山碧透,紅葉映照;冬季銀裝素裹,玉琢冰雕。集「泰山之雄壯,華山之險峻,黃山之秀麗,雁盪山之奇絕」於一體,薈江南江北山水之雋秀。  蒙山旅遊區分為雲蒙、龜蒙、天蒙和彩蒙四個景區,雲蒙是生態旅遊區(蒙陰),龜蒙是養生旅遊區(平邑),天蒙是天險觀光區(費縣),彩蒙是山林休閑區(沂南)。主要旅遊景點有:雨王廟、水簾洞、雲蒙湖、百花峪、萬壽宮、承天宮、朝天宮、慈寧宮、觀音殿、玉皇廟、南天門、桃花峪、龜蒙頂、大窪、孔子小魯處、群龜探海、百壽摩崖石刻、翠竹園、九龍潭、白雲岩道士林、高山濕地景觀、讀景壁、攬勝亭、蒙山吊索橋、瞻魯台、明光寺、海螺寺、鬼谷子講堂、蒙山疊翠、林海花潮、望海樓、雲霞洞、觀峰台、雲蒙峰、等。  蒙陰蒙山森林國家公園 奇峰聳立,層巒疊嶂,深澗遍布,古稱有「七十二峰」、「九十九峪」、「三十六洞」。現風景名勝區包括水簾洞、雨王廟、雲蒙峰、百花峪、老龍潭、望海樓六大景區,擁有蒙山疊翠、蒙山花潮、蒙山飛瀑、蒙山雲海、蒙山日出、蒙山聽濤、蒙山秋色、雪峰玉谷八大自然景觀。現已開發水簾洞、雨王廟、大小雲蒙峰、天壺峰、棲鳳山、蒙山卧佛、蒙山猿人、邵家寨、蒙山巨龍、百丈崖、浴人,仙池等180餘個景點。  在江北的名山大川中,像蒙陰蒙山的水簾洞瀑布這樣的三疊瀑布是不多見的。它在青山層岩間奔騰跳躍,閃轉騰挪,從約百米高的懸崖上一躍而下,中間為斷崖阻隔,旋即又騰身直瀉,形成了飛流奔涌、轟鳴濺跳的疊式瀑布。水跌下霰雨紛飛,彩虹時現,美麗非凡,清洌的水氣使人身心頓爽。明朝的公乃鼐曾作《蒙山瀑布》對之讚美:「豈是銀河落,飛來萬丈余。謫仙如可見,不復問匡廬。」清朝的王運晟這樣來描寫水簾洞瀑布:「躡蹬覓仙境,流從天半垂。出雲偏有隙,停雨境無期。水擊石鼓鳴,風披練破絲。至今簾不卷,終古月空窺。」意思是說:沿著石階小路去尋覓仙境,一條瀑布從半天垂落,水簾象飄動的白雲,又象大雨飄落,永不停歇。水流衝擊著岩石,發出打鼓一樣的聲音,風吹瀑布象飄散的絲線,水簾長垂不卷,千百年來,月光徒然照臨,伺機穿過水簾,卻被永遠隔絕。層崖中間曾有一個石洞,相傳是戰國時代的鬼谷子王禪修鍊成仙的地方,洞口為水簾所掩。至今仍流傳著當年孫臏、龐涓在此跟王禪學藝的故事。  江北第一長木游道,從蒙山的蒙陰蒙山會館開始綿延到山的頂部,有一條長約3千米的道路,這條路全是用圓松木建成的。踩在上面別有一番滋味,讓你覺得步伐輕盈,如行仙道。  這裡的黑松林群落遮天蔽日,多年落下的松針厚厚地鋪在地面上,使人如同踏上鬆軟而有彈性的地毯。走在這幽靜的松林里,日間的光影分外柔和,空氣也格外地清新,若有若無的清風微拂著面頰耳際,正是古人吟詠的「密樹遙遮日,輕花細逐風」的境界。當你來到這裡的時候可以坐一坐,躺一躺,品味一下清風松影的溫馨。比較起現代城市裡高樓大廈的呆板,人擁車擠的喧囂,這一份回歸自然輕鬆愜意的感受,相信你永遠也不會忘記。  萬壽宮位於蒙山南麓平邑縣境內,原名古蒙祠,宋代改為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後易名萬壽宮。北宋宣和五年,宋徽宗趙佶曾封古顓臾王為英烈昭濟惠民王,故古蒙祠曾改名英烈昭濟惠民王廟。宋代盛行道教,萬壽宮道眾達310人,道觀建築最具規模。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均在此舉行盛大的廟會,遊客雲集,香火旺盛。  萬壽宮古建築群由於年久失修,部分損壞,後經平邑縣政府修復。新建築群坐北朝南,迎面兀立著一座象徵著「天、地、人」三界的土木結構的三洞山門。山門前有一建築,稱「玉皇殿」。殿前有清朝嘉靖年間栽植的文冠果一棵。有《金石錄》中記載的「玉華峰」奇石一處,碑刻數通。過山門即進入正門,第一進院落正面是前殿和兩廂配房。前殿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單檐歇山勢。穿堂入第二進院落,為萬壽宮主體建築,北有「三清殿」,建築面積560米,重檐廡殿式,殿堂為玻璃瓦屋面。古寺新顏,金碧輝煌,頗具氣勢。  萬壽宮依山傍水,有喬松古檜700餘株,參霄蔽日,秀色可餐。有新植黑松、雪松、水杉、翠竹及各種果樹,滿山遍野。溪水長流,松竹常青。春華秋實,景色宜人。置身其間,如臨仙境。

  蒙山主峰,位於平邑縣境內,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被譽為「岱宗之亞」,素稱「亞岱」。峰體呈蒼穹形,給人以神秘奇幻的感覺,猶如一隻巨大的神龜伏卧於雲端天際而得名。一年四季登上蒙頂,會在你眼前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如蒙頂日出、蒙山雲海、蒙頂佛光、蒙頂霧松等奇妙景觀,特別是秋季天高雲淡之時,登上龜蒙頂,「風在身邊走,雲從足下生」,給人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下美景,盡收眼底。 鷹窩峰位於平邑蒙山步游中路,於深壑峽谷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因只有蒼鷹飛臨其上築巢,無人能登攀,而得名「鷹窩峰」。該峰絕壁如削,峻岩森森;峰頂蒼松如蓋,峭壁之松千姿百態,或樹冠扁平開張,或枝幹旁倚斜出,繞有情趣。整個山峰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令人嘆為觀止。每當夕陽西下,雲歸鳥還,奇峰與落日相應生輝,斑斕瑰麗,形成了「暮色蒼茫千嶂暗,萬山叢中一片霞」的奇絕景觀,實乃山水畫屏,人間奇觀。固此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之說。

  蒙山主峰龜蒙頂西北側的裸岩石。該雕刻利用山體造型,依山就勢,雕刻中國傳統文化代表長壽的象徵——老壽星。老壽星採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形象,突出頭部造型,大腦門,白須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杖,一手托仙桃。它以古代南極仙翁為摩本,採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壽星形象,高218米,寬198米,頭部高85米,大腦門、白須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鳩杖,一手托仙桃,慈眉悅目,笑逐顏開,近觀宏偉、慈祥、親切,遠看輪廓清晰,氣勢雄偉,緩步走出山體走向人間的效果,達到了耐人尋味的仙境神韻。壽星巨雕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山體雕刻,高度為四川樂山大佛的三倍。項目於2000年10月18日開工,2002年竣工將申報「吉尼斯」世界山體雕刻之最的紀錄。  寶鼎位於平邑蒙山文化廣場中心,整個寶鼎採用純天然青石製作。鼎高9.99米,直徑6.19米,周身鐫有「福、壽、康、寧」四個大字和999個壽字,重606噸,是目前我國最大、最高的的石制盛鼎。寶鼎與蒙山壽星遙相呼應,其主題象徵著中華民族國運昌盛,中國人民萬壽無疆,蒙山旅遊事業蒸蒸日上。

  登山坊是一座石質兩柱單間式牌坊,整體建築雄渾古樸,新穎別緻,與大山融為一體,它是開始登山的標誌性建築物,由此牌坊可沿新砌築的花崗 岩台階拾階而上,一睹蒙山秀麗風光。  雲蒙坊矗立在這能夠眺望逶迤山勢的所在,背倚青峰,俯瞰原野,猶如凝固了的山門儀仗,無聲地鳴奏著雄壯的節拍。它雄視一切,寓秀逸於粗獷實際又是展現在人們面前的蒙山的代表,是形象化了的蒙山風骨與魂魄的象徵。站在此處,無盡山色呈現在眼前,您是否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大山的氣息。  雙峰插天(雲蒙雙峰),明朝公鼐曾寫詩讚道:"蒙山最高是雙峰,上有煙雲幾萬重。我欲峰頭一佇立,卻從天外數芙蓉。"作者想像著登上煙雲飄渺的蒙山峰頂,恍若置身天外。佇立在峰頂上去數點周圍的山峰,就象立在天外俯視朵朵晶艷的荷花。雲蒙雙峰尖峭高聳,直插雲天。海拔分別為1028米和1008米,矗立於山脊雲海之上,秀麗奇絕,有嶧上峰之勝地景。雙峰萬仞絕壁,分別有險峻小路可達峰頂。小雲蒙峰又稱雲蒙西峰,山勢絕險,蒼鷹不渡,至今無人攀登上峰頂。在大雲蒙峰上,可盡覽蒙山無限風光。上面又有"神龜望月"、"夫妻石"等景點。  雲蒙雙峰在當地又俗稱大小「掛心崛子」。它的來歷是這樣的,東蒙有一座山峰叫仙狐樓,傳說裡面住的老狐狸成了仙后,專門懲治人間不孝順的兒女,把他們的心肝扒出來,掛在這座山峰上,所以叫「掛心崛子」。把心掛的這樣高,大概是為了儆告後人:不孝之罪,罪莫大焉。也許是怕有人幫不孝兒女歸心復活,謬種流傳,所以高高掛在難以攀登的最高峰上。  另一種傳說是,遠古時代有次劫難,天塌地陷,洪水滔滔,只有雲蒙雙峰露出水面,擋住了漂流而至的枯木和朽枝,洪水消退後,峰上掛滿了柴薪,所以又叫「掛薪崛子」。這種傳說倒有些象地殼變化史上一次造山運動的真實景象。  傳說蒙山上有座蟠桃園,是王母娘娘領著仙女親手栽的。王母娘娘查看了許多名山大川,覺得蒙山有一種其它地方所沒有的靈氣和仙氣、雨水足,氣候適宜,就在這裡種了七棵蟠桃樹。每年三月初二,王母娘娘都派仙女到雲蒙山摘蟠桃,然後在昆崙山西瑤池開蟠桃大會,請各路神仙都去嘗鮮。 那蟠桃園,王母娘娘一直托鬼谷子王禪照管著。王禪在照管蟠桃園的時候,偶然發現大小雲蒙山峰的懸崖峭壁上長著一種苔蘚地衣似的東西,把它采來泡茶喝,味道甘美清爽無比,就把它獻給王母娘娘品嘗。

王母娘娘發現它果然具有一種獨特的風味,就在每年的七月十五到這裡來品茗蒙山的雲芝茶,天壺峰就是王母娘娘泡茶用的壺。據說每年七月十五風清月高的夜晚,在棲鳳山上還能聽到天壺峰發出的嘩嘩的倒水聲呢。 在山的東北面看,峰頂又像一個狐狸的頭,下面是狐狸的身子。有月亮的夜晚,山影朦朧,像一隻蹲踞在山間昂首望月的仙狐。所以這個景點又叫仙狐望月。這隻狐狸在這裡蹲踞了千萬年,采日月之靈氣,沐浴山風雨露,能不帶點仙氣嗎?如果你到南面去看,這座峰又成了一位農家婦女的形象,峰頂那塊石頭,是高挽雲髻的頭,下面這長形巨石像一個孩子,依偎在母親身旁。這又聯繫著一個關於採茶人命運的傳說。蒙山雲芝茶的產量極少,採摘又極為困難,所以顯得十分珍貴。 元朝劉思溫的《蒙頂茶》詩中說:「煙鎖天南一黛存,冰姿玉液產雲根,何人識得仙家味,不與先春並日論。」意思是說產在煙鎖霧繞的蒙山頂上的蒙山雲芝茶,是人間少有的仙家用品,即使是最好 的早春嫩茶,也不能與它相媲美。另一元朝人明曇吟詠道:「懸崖險峻石如林,一種仙芝不易尋。若向人間問絕品,東蒙頂上白雲深。」歷來的文人墨客對蒙山芝茶的謳歌讚美,更增添了它的高貴與傳奇性。康熙乾隆下江南的時候,也對之讚不絕口,並把它列為貢品。 這樣,那些達官貴人也都把喝上蒙山雲芝茶作為身份的象徵。但是雲芝茶的採摘極為困難,常常要冒著生命危險。傳說當地有以採茶為生的母子倆,這天登上天壺峰,看到下面的峭壁上生長著一叢叢茂密的雲芝茶,便由母親拽著兒子探身下去采。當兒子一次次使勁俯身去采那茶叢時,母親漸漸地用盡了力氣,手一松,兒子掉下山澗摔死了。絕望的母親從懸崖上跳了下雲。很長時間裡,深澗里常常傳出那母親的哭聲,山崖上母子曾落腳的那塊岩石,就在哭聲里一點一點化成了母子倆形狀,人們就叫它母子崖。  在蒙山深處有一座因勢而建的橋--「流碧橋」,溪水從橋間流過順勢而下,流入山澗,溪水清澈見底,象流動的碧玉,四周雲霧繚繞,繁華似錦,乃人間仙境,「流碧橋」是蒙山著名景點之一。

********************************************************************************************************************

雲蒙景區 【蒙山之陰】「蒙陰」因位於蒙山之陰而得名。蒙山之陰(即北坡)風景秀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名勝古迹頗多。蒙山北坡森林面積達30餘萬畝,素有百里林海之稱。1993年1月被闢為省森林公園,1994年被闢為國家森林公園。自然景觀有林海花潮、水簾洞、後花園、觀峰台、百丈崖、蒙山石林、神蟻台和雲蒙湖等;人文景觀有二郎帽子山、鐵拐李葫蘆谷、雨王廟、戲仙台等。  登觀峰台可觀日出,蒙山群峰盡收眼底;穿蒙山石林如入仙境,石林排空、崢嶸而立;臨百丈崖心曠神怡,有一種返歸大自然的感覺。  登二郎帽子山,如見楊二郎擔山造乾坤;入鐵拐李葫蘆谷,可見鐵拐李的寶葫蘆;臨戲仙台,彷彿聽見八仙飲酒嬉戲。雨王廟一帶碑碣隨處可見,記載了歷代修廟建祠的經過和古人游蒙山的景況。  雲蒙湖位於蒙山北坡腳下,湖面5萬畝,畜水量7.8億立方米。現有俄羅斯遊艇6艘,可供遊人乘船游湖;有水上跳傘塔一座,可供遊人跳傘。  【蒙山疊翠】為蒙山旅遊區內蒙陰縣古八景之一。因蒙山東西綿延百里,奇峰聳立險峻,山勢逶迤起伏,錯落有致,植物資源豐富,林木蔥鬱,灌叢繁茂,花香遍地,層林盡染,蒼翠欲滴,氣候奇特,常有藍色薄霧籠罩整個蒙山,藍霧清蔥明麗,透映著群山峭岩,幽谷深邃,故謂「蒙山疊翠」。  這一奇異神秘的景觀,透射出了蒙山披錦吐秀、流碧溢翠的綺麗。古人讚美「蒙山疊翠」的佳句甚多,如「遙看崖樹攢青靄,逆溯泉流上翠微」,「山雨滿崖谷,四周如籠煙」,「雨過煙光明翠黛,秀出東蒙翠不磨」等。可謂人居翠霧中,景色讓人陶醉。  【水簾洞】位於蒙山之陰。傳說為隱於懸崖中的神仙洞府,因洞口為飛流水簾所掩蓋,故名。  懸崖東北西南而立,面向西南。萬仞瀑布飛流直下,上有令人目眩之峭壁,下有激流迴旋之深淵。澗水不時為懸崖切斷,形成數級瀑布,飛流涌瀉,咆哮似萬馬奔騰,訇然若千均雷霆,山嶽轟鳴,大地震顫。晴日里霰雨紛飛,彩虹映照,蔚蔚壯觀。  瀑布兩側,巍然聳立著兩座絕崖,人稱升仙台。傳說人由此跳下,可脫離凡體,羽化成仙。懸崖上拱形洞門清晰可見,傳說此洞為戰國時縱橫家鬼谷子教授孫臏、龐涓等習武之地,五百年開門一次。在瀑布正前方的山頂上,建有「觀瀑亭」,立於此亭,瀑布勝景盡收眼底。

  【雨王廟】位於蒙山旅遊區內道教名山——蒙山之上,始建於金明昌年間。傳說鍾離子、羨門子在此祭神祈雨,故名。  清光緒二年,道人尹仁遂來蒙山結茅屋而居,光緒十四年,募化鄉民集資,在舊址上建「翠雲觀」祠一處,並立昭應王神壇一所,光緒二十五年,建成嘉惠昭應王廟(即雨王廟),祈雨輒靈,香火頗盛。如此流傳下來,轉化為每年三月三日為雨神祭奠日。傳說每年有七十二場澆花雨降於蒙山。  後雨王廟荒廢。現已由香港恆基兆業有限公司捐資180萬元人民幣重建。廟內塑有雨王、鬼谷子、觀音三神像。廟四周碑碣遍地,記載了歷代建寺經過。

  【百花峪】原名布袋峪,位於蒙山旅遊區。1996年被蒙陰縣列為旅遊度假區,是蒙山森林公園內自然風景最秀麗的四大旅遊景點之一。  百花峪內有5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如天蒙峰、大雲峰、小雲峰、東大樓峰和西大樓峰。山高林密,風景宜人。  百花峪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喬木131種,草木400餘種,動物15種,鳥類20餘種,是一座天然動植物園。  百花峪內有大小自然村10餘個,民風純樸,展現了沂蒙山區人民的民居和民俗特色。  每年春夏時節,百花峪內百花盛開,百鳥爭鳴,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旅遊、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杏山溶洞】位於蒙陰縣城南部10公里處的桃墟鎮杏山村。此洞是杏山村民在1994年1月6日修建房屋採石時發現的。洞門是從溶洞中間炸開的,兩頭深不見底,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建設。現已開發360多米,並已於1994年12月17日正式向遊人開放。  天然雕飾的杏山溶洞,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十分壯觀。寶石花,如此之多,如此漂亮,是其他溶洞中所罕見的,有很高的觀賞和旅遊價值。洞內洞套洞,洞連洞,洞中有湖,湖中有島,怪石林立,奇景疊出。「卧牛」等造型惟妙惟肖,「龍宮」等場景把人帶入世外仙境,童話世界。  杏山溶洞已具備接待遊客的條件,並與5公里外的蒙山國家森林公園、20公里外的雲蒙湖及孟良崮形成了旅遊圈,僅杏山溶洞接待遊客在高峰期就達日數千人。

  【雲霞洞】位於蒙山旅遊區內睡虎山前,是一天然溶洞,因洞內供奉雲霞娘娘,故名。相傳,雲霞娘娘是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之妹。碧霞元君巡行天下,看中此洞,便留其妹雲霞在此居留,建立泰山行宮。由於洞府寬廣,位置優越,是修仙的佳境,故隋唐時代被闢為道觀,並在正對洞口的位置供奉道教的三清教主原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一洞供奉四位尊神,而且是男女神仙同處,實為罕見。  雲霞洞曾多次重建、擴建,歷經千年而香火旺盛,百里聞名。過去每年都舉行萬人廟會,為當地一大盛事,並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洞南面上方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南天門,日光能由此射入,故洞內光線充足。北側另有一個黑洞,過去曾是道士的居室,深不可測,尚待探明。  洞外有許多景點,著名的有火神廟、玉皇廟、青龍洞、白虎洞、玉液泉、十八拐等。另有一處十八羅漢磨崖造像,現為佛教文物,可見道佛兩教都對睡虎山情有獨鍾。************************************************************************************************************************群龜探海

偉人峰

壽星的傳說 人們素來認為「五福壽為先」,所以象徵著長壽、吉祥的南極仙翁老壽星,是家家戶戶歡迎的吉祥神。但你是否知道,這南極仙翁老壽星的故里就在蒙山呢?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老壽星就出生在蒙山上的一戶普普通通的人家。當年,蒙山並不像現在這樣高峻雄偉,老壽星還在母親的肚子里的時候,蒙山也跟他一樣時時在長。母親懷了他九個月零九天時,正好是農曆九月初九,這天,母親忽聽肚子里有人在喊:「媽媽,蒙山長高了沒有?」母親感到很奇怪,眼看著原來小土丘似的蒙山增高了不少,但還是比北面的泰山低得多,就答道:「孩子,蒙山正在長呢,還沒有長高。」此後,肚子里就沒有聲音了。從此,小孩靜靜地躺在母親的肚子里,一直生不下來,只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那一天,問蒙山長高了沒有。  一晃83年過去了,母親已百歲開外,因仍不能分娩,她十分著急。這年農曆九月初九那天,肚裡的孩子又問話時,她便回答說:「兒子啊,你為什麼還不出來?莫非你跟蒙山有什麼關係?娘告訴你,蒙山可長得高高的了。」孩子在娘胎中說:「如果蒙山上的石獅雙眼出血,我就要出生了。」這話被隔壁的屠夫聽到了,就把豬血塗在了石獅雙眼中,母親便告訴肚子里的兒子蒙山上的石獅雙眼出血了。不料,母親的話音剛落,就見一小兒急忙從母親腋下鑽了出來。因為未足年份,孩子的頭變得長而隆起,這就是壽星的特號大腦門的來歷。這則傳說編造了老壽星超乎尋常的懷胎時間,無非是要說明老壽星非同一般,所以能長壽,也能賜給人們長壽。而老壽星的母親百歲開外還很壯實且能夠分娩,說明蒙山周圍長壽的百歲老人很多,事實上也果真如此。  老壽星出生後也不吭聲,隔窗先向北望了望,只見蒙山仍然不是最高的,比起北面的泰山還矮一小截子,屈尊第二,所以後來人們就把蒙山譽為「岱宗之亞」,俗稱「亞岱」。看來,要是老壽星再晚出生幾年,說不定蒙山就要比泰山還高啦!於是,老壽星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轉眼之間,頭髮白了,背駝了,白鬍子長出一大把。後來人們才知道,老壽星的出世將會給蒙山帶來幸福:一旦蒙山長高,這一地區就會四季如春,更加美麗婀娜。君不見,春天層巒疊嶂,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渺;秋時漫山碧透,紅葉映照;冬日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言歸正傳。且說這老壽星出生以後,活了不知多少年,同鄉的人一代換一代,不知多少代了,只有他還活著。於是,人們就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老壽星」。可這老壽星因為歲數大、見識廣,是蒙山一帶的長者,就漸漸變得不可一世起來,動不動就指手劃腳地說幾句好歹,結果,逐漸失去了威信,人們慢慢不喜歡他了。天上人間本是一家,玉皇大帝對老壽星沒有等蒙山長到最高就出世本來就很不高興,因為玉皇大帝有自己的小算盤,蒙山群峰雄奇秀麗,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又加上離東海較近些,確實是有山有水再理想不過的風水寶地,他原來想在蒙山上建一處離天庭較近一點的上天下界歇腳之處,如今只好跑到比蒙山高一點的泰山上去了,這就是泰山「玉皇頂」的來歷,也是蒙山上沒有「玉皇頂」的緣故。現在玉皇大帝見老壽星在人間倚老賣老,擅作威福,就更加生氣了。於是一天早時,他把太白金星宣上金殿,下旨道:「金星,人間壽星妄自尊大,有負聖托。今特派你下凡去好好勸說他一番,務使他改過自新,以便日後重入天界。」太白金星應諾一聲,即駕祥雲向蒙山地界趕來。  卻說老壽星正與年輕人賭氣不過,怒氣沖沖往家趕,忽聽一個細小的聲音在後面叫道:「壽星小兒,你要往哪裡去?」老壽星一聽,氣得毛髮倒豎,扭頭一看,只見一黃毛小孩在他後面齜牙咧嘴,嘻嘻而笑。這還了得!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像話了,不教訓教訓,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於是喝道:「呔,黃毛小子,你說啥?」「我說,壽星小兒!」「混賬東西!你乳臭未乾……」「壽星小兒。你先別生氣,你先回答我你見過黃河幾次清?」「小東西,我見過黃河三次清!」黃河500年澄清一次,他正好活了1500年。「哈哈!說你小你還氣,告訴你,我見過黃河五次清了,可現在還是個小孩兒呢!」小孩子笑嘻嘻地沖他說。這一下,可把老壽星說住了。不過,他到底見多識廣,低頭想了想,立刻明白過來:這一定是碰上了仙人,點化他不要倚老賣老。想罷正要抬起頭來認個錯,不想那小孩兒已不見了。從此以後,老壽星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不再擺老資格了,而是處處為小輩作表率,一心為人間謀幸福,沒過多久,人們便又逐漸喜歡上他了,把他看作一個慈祥可親的長者,凡是前來求助者他都有求必應,樂善好施。  很多年以後的一天,王母娘娘設宴招待眾神仙。宴上,神仙們談起了老壽星在人間的所作所為,太白金星說:「他現在已經改過自新了。」眾神聽了,讚嘆不已,宴罷,即聯名上表玉皇大帝,建議把老壽星召回天宮。玉皇大帝看了很高興,當即下詔召他回宮,並賜仙鶴一隻、蟠桃一枚、金手杖一個,封為「南極仙翁」,司人壽長短,專門賜福於蒼生。雖已升列仙班,但老壽星念念不忘自己的故里蒙山,於是重返家鄉下界來到蒙山,親手廣植壽桃、寶葫蘆、靈芝、青松、何首烏等,所以如今這些與壽星和長壽有關的植物在蒙山。

龜蒙頂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這地方有一座無名的大山,山的頂上有一個老龍潭,潭水深通東海。每逢天旱,潭水就會霧氣騰騰地升起來,行雲布雨,澆灌花木莊稼。因此,這裡的山清水秀,花果累累,黎民百姓都過著安居樂業的日子。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老龍潭裡卻出現了一隻 盤大的烏龜。這山上山下再也來不了雲霧和雨水了。從此,草木枯萎,百花凋零,鳥飛獸散。只有不知羞恥的蝙蝠充當了烏龜的馬前卒。桃花開的時候,由成群的蝙蝠開路,烏龜便施雲帶霧地下了山。它渴了要喝騾馬血,餓了要吃黃牛肝,一次禍害牛馬各一百頭,才回到龍潭裡曬蓋晾肚皮。到了菊花開的時候,又同蝙蝠們施雲帶霧地下了山,這季節它不再禍害牛馬,而是渴了要喝童男血,餓了要吃童女心肝,一次禍害童男童女各一百名,這才回到老龍潭裡龜縮起身子來。這樣一來,大山周圍數百里以內,人煙稀少,土地荒蕪,剩下的人都是些老弱病殘。他們天天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

  這大山下有個村莊叫白馬關,村裡住著白蓮、白原姐弟倆。在他們還不懂事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在他們剛剛懂事的時候,父親又過世了。父親臨去世前,把小姐弟叫道跟前告訴他們:山裡下來的老和尚說過,要是有一位心靈手巧的童貞少女,綉出百支蒼鷹,一齊放出去,就能啄瞎龜的眼,吃光龜的肉,除此一害。白蓮、白原牢牢記在心中,從小立志,一心為民除害。他們在烏龜下山的時候,嚴嚴實實地躲到山洞裡。烏龜回山後便一心一意地種桑,養蠶,抽絲,織絹。一有空閑,白蓮就學習刺繡。當他們長到十四五歲的時候,抽夠了五彩絲,織足了白錦絹,白蓮試綉了一隻金翅鳥,金翅鳥撲撲稜稜飛上了天。於是弟弟手執長矛監視著烏龜的動靜,白蓮就在屋裡綉蒼鷹。她起五更睡半夜,廢寢忘食,每天都有一隻雄姿勃勃、眼珠骨碌碌轉的蒼蠅出現在雪白的絹上。每綉一隻,白蓮便把它鎖在柜子里,恐怕它飛跑了。她一連九十九天綉了九十九隻蒼鷹,眼看再綉一隻,小姐弟的願望就能實現,山上有會花果累累,人們又能安居樂業了。就在這時候,一隻蝙蝠窺探到了消息,悄悄飛去報告了烏龜。天蒙蒙亮,白原正睡著覺,那烏龜施雲帶霧地來到村前,對準白蓮的繡房,噴出三口妖風,刮開了房門,刮開了花窗。白蓮一陣頭暈目眩,停止了手中的針線,倒在了地上。被風聲驚醒的白原看見勢不妙,背起姐姐進了山洞。待白蓮清醒以後,一雙美麗的眼睛失明了,最後的一隻蒼鷹沒有綉完,小姐弟相抱痛哭一場,但他們並沒有氣餒。白原跑遍了四外八鄉,為姐姐求醫治眼。這天又出外求醫,魯上哦鞥到了一位百歲的農夫告訴他:在遙遠的喜馬拉雅山上有一種雪葡萄,聾子吃了聽得見,瞎子吃了看得見,沒有治不好的病。白原把這喜訊告訴了姐姐之後,立即就要起程去采雪葡萄。姐姐把他拉到懷裡,光是走路就得走三年,有苦酒讓姐姐自己吃吧,你小小的年紀哪裡受得了那麼多的磨難!「白原不聽姐姐的勸告,執意要去。他把姐姐託付給百歲農夫,便打點行李辭別了家園。

  走了以程又一程,走了一天又一天。側著身子進森林,披著石縫過懸崖,抓住葛藤下深澗。衣裳劃得 衣樣,頭髮蓬亂如草團。野果野菜充饑腸,山泉冰雪潤心田。白原就這樣艱難地前進著。這一天,他正過怪石岡,忽然聽到一聲吼叫,他登上怪石抬頭一看,近前一隻二目閃著寒光的猛虎大搖大擺地走了過去。身下怪石張口說道:「白原百元回去吧,小小年紀別遭難,要是猛虎看到你,姐弟從此難再見!」白原沒有膽怯,依然攀爬牽拉地往前走。當他正在過墨松林,一陣狂風搖天撼地。他側身躲進樹洞里一看,百斤重大雕抓住了一頭野羊,呼嘯著飛了過去。老松樹張口對他說:「白原白原回去吧,小小年紀別遭難,百斤大雕看見你,從此難再回家園!」白原沒有膽怯,照舊攀爬牽拉往前走……

  走了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天又一天,白原終於來到了喜馬拉雅山。在那白皚皚的雪山頂上,他看到了青藤綠葉,找到了水靈靈紫晶晶的雪葡萄。他迎著寒風,踏著冰雪,抽藤編筐,把筐里裝滿了雪葡萄。他不顧勞累,背起筐來往回走。一路上,聾、瞎、 、癆等所有的病人,吃了他贈送的雪葡萄都恢復了健康。不久,他回到了家鄉,讓姐姐吃了雪葡萄,眼睛立刻亮了。 顧不得親一親受了千辛萬苦的弟弟,一心撲在白絹上,飛針牽線,不過半日就綉完了第一百隻蒼鷹。白蓮、白原每人懷裡抱五十隻蒼鷹,走上村走的山樑,興高采烈地齊聲說道:「去吧,去吧,飛去吧,去把烏龜的眼啄瞎,去把烏龜的肉吃光!」說罷向著老龍潭那方向,手一撒,百隻蒼鷹展開翅膀,一齊呼叫著飛向了老龍潭。正在潭邊得意洋洋的曬蓋得烏龜,來不及躲閃,就被上下翻飛,嗷嗷嚎叫的百隻蒼鷹啄瞎了眼吃光了肉。剩下的骨架又被群鷹拉拉扯扯拖到龍潭上,化作了烏龜一樣的巨石,嚴嚴地蒙蓋在了潭水之上。那些為烏龜通風報信作開路先鋒的蝙蝠,大多數都充當了蒼鷹的食料,剩下的鑽進了鼠洞,只有黑夜裡才能爬出來瞎飛。從此這山上山下又花果累累,山清水秀,黎民百姓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後來人們在那巨大的烏龜石上,為白蓮、白原姐弟修了廟,塑了像,樹了碑。

  碑文刻寫的就是這故事,最後的幾句是:「龜妖化巨石,蒙住老龍潭,頂上建廟宇,光輝留人間。」人們從中取了三個字,作為山峰的名字——「龜蒙頂。
推薦閱讀:

娶山東媳婦有何處「旺夫」?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教你做山東九轉大腸(圖) 魯菜
泰山、三孔兩日遊記
山東土豪以5000萬拿下布加迪威航,上路後,其它車紛紛讓道!

TAG: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