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內病外治|支氣管哮喘四大治法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作者:代珍珍龐國明 開封市中醫院

龐國明談內病外治連載

作者:代珍珍 龐國明

第一篇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在支氣管高反應狀態下,由變應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廣泛氣道狹窄的疾病。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或凌晨發作或加重,往往經治療或自行緩解。屬中醫學的「哮病」範疇。

中醫分型

發作期:

(1)冷哮證:喉中哮鳴如水雞聲,痰白多泡沫,受寒易發。

(2)熱哮證:喉中哮鳴如吼,痰黃黏稠,面紅身熱。

(3)寒包熱哮:喉中鳴息有聲,痰黏色黃,惡寒無汗,苔白膩罩黃。

(4)風痰哮:喉中痰涎壅盛,聲如拽鋸,或鳴聲如吹哨笛,常倏忽來去。

(5)虛哮證:喉中哮鳴如鼾,聲低,氣短息促,動則喘甚,發作頻繁。

緩解期:

(1)肺脾氣虛證:氣短聲低,喉中時有輕度哮鳴,痰多質稀色白,自汗怕風,易感。

(2)肺腎兩虛證: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咳痰質黏起沫,腦轉耳鳴,腰酸腿軟。

治法選萃

一、霧化吸入法

【處 方1】 射干12g 炙麻黃8g 法半夏10g 紫菀10g 細辛6g 款冬花10g 杏仁10g 五味子10g 蘇子10g 陳皮10g 生薑5片 炙甘草6g(《中國民間療法》)

【處 方2】 炙麻黃8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蘇子10g 白果10g 法半夏10g 黃芩12g 葦莖30g 桑皮10g 冬瓜仁30g 魚腥草30g 浙貝母10g 瓜蔞30g 海浮石30g(《中國民間療法》)

【方法與主治】將上藥放入有嘴壺中,加水煮沸,患者從壺嘴吸入蒸氣霧,每日2~4次,每次15~20分鐘。1日1劑,10天為1療程。方1適用於冷哮證,方2適用於熱哮證。本法發作期多用,對不願服藥或服藥易吐者亦宜。

【 注意事項】霧吸時,可先在患者口鼻周圍塗以凡士林,以防熏燙傷。

二、穴位注射法

【處 方】黃芪注射液2ml,或當歸注射液2ml。(《穴位藥物注射療法》)

【方法與主治】 取穴:天突、定喘、肺俞和大椎、足三里、腎俞兩組,前組用於發作期;後組用於緩解期。操作按穴注常規,每穴注葯0.3~0.5ml,強刺激,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冬病夏治消喘膏

【處 方】炙白芥子21g 元胡21g 甘遂12g 細辛12g(新醫藥學雜誌1978;(5):28)

【方法與主治】 取肺俞、心俞、膈俞等穴。將上藥共研細末,裝塑料袋備用。每次用上藥三分之一葯面,加生薑汁調成糊狀,分別攤在6塊直徑約5厘米的油紙上,貼敷在上述穴位處,用膠布固定,約4~6小時。三伏天各貼一次,連貼三年。哮喘發作期和緩解期均可使用。

【注意事項】本法於正午時分,擇晴天貼治效佳。個別病人局部起小水泡,不需處理,得其自然吸收。1歲以下小兒不宜貼治。

四、耳穴壓豆法

【處 方】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耳貼(黑龍江中醫藥 1978;(1):36)

【方法與主治】 將耳穴貼貼於雙耳部支氣管、肺、腎上腺、內分泌等穴,囑患者每日壓丸4~6次,每次按壓1~2分鐘。

【綜合評按】中藥外治法在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中,無論挫急救危,抑或預防發作,都有顯著可靠療效。

其於哮作之時,霧吸、穴注效如桴鼓;喘緩之際,灸、敷諸法,廉、便、效、驗,根除沉宿,獨施其長。


推薦閱讀:

大內呼吸系統-支氣管哮喘(趣記)
情志失常與支氣管擴張發病相關臟腑的關係
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咳嗽不愈,問題到底出在哪
兒童支氣管炎該如何診治?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如何食療

TAG:哮喘 | 支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