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
作者簡介:
朱永新,1958年生,江蘇大豐人,現為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州市副市長。論著有《中華教育思想研究》《國樟與超越——當代中國教育述評》《心靈的軌跡——中國本土心理學論稿》《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系統研究》《學校心理諮詢》等。多次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的研究。發表論文200餘篇。先後應邀赴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大學講學和進行合作研究。14歲男孩殘忍地殺害同學的妹妹,到江蘇徐州的違紀學生瘋狂地砍死校長的四位親人......,面對這些令人髮指的事件,人們不禁要問:我們多年的教育究竟有沒有深入到孩子的心靈?我們的德育怎麼了?魯潔教授在《教育的返本歸真》一文中寫道:「20世紀的一切都說明人類患下了『分裂症』。在物質方面,人類已達到造物質的水平,幾乎已經無所不能,可以無所不為;但是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在自我認識方、自我把握等方面,卻是如此的發育不良,水平低劣」。「缺乏大智慧的中國人其實是用小智慧在毀滅自己,這就使人類處境特別危險,就象一個剛滿周歲的孩子拿起一把子彈上了膛的手槍。」魯老師講的返本歸真,一條重要的途徑就是重視德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都把德育置於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德國著名的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應《紐約時報》教育編輯之約發表的教育聲明中指出:「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併產生強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象一隻受過很好訓練的狗,而不象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環,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長城』來,要我們大家『建築人格長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地創造真善美之人格。」古今中外教育家對德育重要性的論述當然遠遠不止這些,但是我們僅從這三位教育家的論述中,就可以看出,他們把德育放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德育的確應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 一,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應該重視在自然的活動中養成學生的德性,讓學生在遊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講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律。人的德性必須在自然的活動中形成,這是德性形成的一個基本規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說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靈的,是不能為人所掌握的。如在以往的家庭中,一般都有兩至三個子女,這些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中,就會自覺地認識到自身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等,如吃蘋果,幾個小孩就會自覺地遵從優先法則,年齡大的要自覺少吃點,給年齡小的多吃一點。又如做家務,每個人都會自覺地分工合作,使每個人的權利、責任、義務得到統一。這本身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道德實踐。在這樣自然的活動中,就可以讓兒童學到許多道德規則,許多的道德問題就已經解決了,毋需父母的反覆說教。但在當今社會,絕大多數孩子是獨身子女,這些子女就缺少了相互交流的機會,上學前被關在「鐵籠子」里,孩子們的大多時間與外面的世界隔絕。上學後,儘管生活在一個集體的環境中,學生從七點鐘到校到下午五、六點放學回家,期間的大部分時間也主要是忙於上課和做作業,仍不能隨便交流和活動。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種學生缺乏一種和別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品德,他不知道怎樣去處理矛盾,不知道怎樣去面對挫折,不知道怎樣去處理衝突,這些基本的德性不是靠簡單的說教就能奏效的。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我們一直熱衷於搞道德教育課題,把道德教育文字化、大綱化,其實,這樣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蒼白無力的。道德教育應該存在於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孩子們與孩子們的交往中,在孩子們與老師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文化和道德相脫節的現象,社會上有一些人儘管文化素質不高,但是他們的道德境界卻很高,樂善好施,助人為樂,勤於奉獻。這些人德性的形成原因肯定有其不同於學校道德教育的部分。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知識和道德雖然有著一定程度的正相關性,但是沒有絕對的必然性。所以,學校道德教育的開展必須要創造良好的教育條件和環境,即能創造自然的德育活動,在活動中去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蘇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中,就十分注重讓學生在自然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使學生心靈在自然的環境中得到凈化,人格得到陶冶。蘇霍姆林斯基曾在《關於全面發展教育的問題》一書中描述了他把學生置身於自然環境和自然活動中進行教育的經歷。他說,「經歷了學校生活的第一個秋季,我們就深信:讚歎著火紅色的硬果的野薔薇,欣賞還掛著幾片黃葉的枝幹勻稱的小蘋果樹,心疼被初冬的寒風吹僵了的西紅柿株——這一切都在喚起兒童對有生命的美好事物的親切、愛護的態度。在兒童心裡,一株植物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這個生命在凜冽的寒風中會索索發抖,於是孩子就想保護它抵擋嚴寒。……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使兒童、少年和青年形成關於人的美、關於人的思想、情感和體驗中的高尚和神聖的東西的觀念。我們要使這些觀念成為有血有肉的東西——用高尚的道德行為的生動的實例來充實它。」遺憾的是,現在在我們周圍,這樣撥動心弦的德育已經很少很少了。二,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 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前面強調在自然的活動中培養學生德性,主要是側重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感受和領悟道德的準則。通過讀書來凈化學生的心靈,則是強調把道德的體驗、道德的感悟升華為道德的理性層次,上升到一種自覺的境界。其實,許多的文學著作和社會科學作品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滲透著一種無形的德育力量,例如你去討論什麼是美,什麼是善,那麼去看看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去讀讀《簡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平凡的世界》等名著。通過閱讀這些優秀的作品,必然會給學生以強烈的心靈撞擊,學生會把書中弘揚和推崇的道德境界作為自己的一種自覺追求目標,這種內化的道德教育力量是其他方式難以企及的。因此,實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書香社會」、建立起「書香校園」,讓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一種習慣。如果一個孩子熱愛讀書,那麼他會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從書籍中尋找生活的榜樣,從書籍中去凈化自己的心靈,書中的人物往往就成為他生活的旗幟,書中的道理往往就成為他人生的坐標。 令人十分遺憾的是,目前我們現在的絕大多數學生卻很少有時間去讀課外書,尤其是中學生,整日被「正統」的教科書所包圍,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教育的失策。學生階段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學校要採取一定的措施,鼓勵學生去多讀書,讀好書,要讓學生把人類文明中最經典、最精華的內容大致瀏覽和把握一遍,這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讀書行為,它對學生良好德性的養成具有深遠意義。三,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圍中推進善的教育。 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對品德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我們往往把一些生活情趣和才藝看作是一種技能,看作是與道德無關的東西,我們很容易忽視它們在德性養成中的作用,如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其實,真善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德智體美勞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只是為了論述的方便,才人為地把它們分離,真正的教育是整體的、和諧的兼容的。古人要求才子佳人不僅要熟讀四書五經,還要精通琴棋書畫。古人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健康的生活才藝絕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而是意識到琴棋書畫在人的德性養成中的陶冶功能。我們可以理解,當這些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充滿一個人的生活空間的時候,還有時間去勾心鬥角嗎?還會想到胡作非為嗎?所以我們與其給學生規定諸多「不準如何如何」的時候,還不如把這些高雅健康的東西充實到學生的生活之中,讓學生具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 蘇霍姆林斯基在這方面的德育實踐非常值得我們借鑒。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了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三點措施:一是在啟發和吸引學生在完成各門學科的學習任務的同時,一定要讓學生還有一門自己特別喜歡的學科,讓他們在這門學科上超出教學大綱的要求,自己去鑽研更多更深的問題;二是要設法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樣自己最喜愛的勞動項目和科技活動項目,使他們在業餘時間去搞自己的發明創造和科學試驗;三是使每一個學生都要有自己喜愛的書籍,熱愛課外閱讀。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我們的學生把自己的整個身心投入這些活動,如果我們的學生都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他們還有什麼值得我們擔心的呢?因此,培養學生某方面的才藝,絕不僅僅是一種技能,它對人的德性養成具有重要作用。 四,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應該注重為學生尋找生活的榜樣,用真實、可感的道德形象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英雄主義精神。 有人說,當今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許多人越來越感覺到,象雷峰、張海迪、孔繁森這樣的英雄離我們越來越遠,很難使學生在心中樹立時代的英雄形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道德教育的開展。因為一個人德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心目中的英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生活中的榜樣。當我們研究世界上偉大的人物時,就可以發現,他們的成功軌跡中都有形無形中刻印著英雄的影響痕迹。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必要呼喚英雄,並盡量讓我們的孩子走近英雄。如果僅就人的生物性而言,人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滿足,很容易停滯的。但是當一個人在心目中樹立了崇拜的英雄形象,他就可以找到自己與英雄的差距,通過英雄的形象給自己前進的力量,給自己克服困難的勇氣,增添熱情、激情和活力。通過英雄的激勵,給人以奮發的衝動。如果教師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起心目中的英雄,那麼這樣的德育效果要比教師在課堂上口乾舌燥地講解效果要好的多。 法國著名的作家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序中說,這些傳記中人的生涯,幾乎都是一種長期的受難——或是悲慘的命運,讓他們的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苦難中磨折,在貧窮與疾病的鐵砧上鍛煉;或是因目擊同胞受著無名的羞辱與劫難,而使自己的生活為之戕害,內心為之破裂,他們永遠過著磨難的日子;他們固然由於毅力而成為偉大,可是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過於怨嘆,人類中最優秀的人和你們同在。汲取他們的勇氣做我們的養料罷;倘若我們太弱,就把我們的頭枕在他們的膝上休息一會罷。他們會安慰我們。在這些神聖的心靈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強烈的慈愛,象激流一般飛湧出來。甚至毋須探詢他們的作品或傾聽他們的聲音,就在他們的眼裡,他們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處於患難時的那麼偉大,那麼豐滿,那麼幸福。 如果我們每個人不斷地能夠在英雄們的膝上休息一會兒,感受到英雄的氣息,能夠不斷以英雄作為我們生活中的榜樣,那麼,每個人的人生會因此變得偉大,為此變得精彩。其實,英雄並不是高不可及,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英雄。如果每個人能夠不斷地從英雄身上吸取力量,不斷地從英雄身上受到啟迪,不斷地以英雄主義的情懷對待人生,那麼,自己也終究會成為英雄。在我們的德育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用英雄去改造學生,用學生家鄉、學校中親切可感的榜樣去教育學生,讓學生以一種崇敬的心理去對待英雄,把英雄的高尚德行感化學生,內化為學生的道德修養。沒有英雄的時代,也很難造就一代英雄。 五,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應該科學合理地設置循序漸進的德育目標,使其兼具現實性和理想性的雙維視角,形成層次遞進、不斷完善的德育目標體系。 學校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目標定位問題,即在每個階段要讓學生必須掌握什麼樣的道德規範和準則。一般來說,道德教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應該是必須的層次,這是在現階段最基本的道德教育目標,它是要求學生遵守社會的基本公德,是道德的底線;第二個層次是弘揚的層次,這是以集體主義、愛國主義、人道主義、見義勇為、尊老愛幼等為基本內容的德育目標;第三個層次是追求的層次,這是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基礎,以共產主義理想為目標的德育體系。這是德育的最高層次和境界,不要求每個學生都能達到。這三個層次是相互聯繫,由低到高的遞進關係。我們的德育只有遵循科學的層次目標體系,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但目前我們的學校道德教育中,卻明顯存在層次不清的問題,甚至與科學的德育層次目標體系想恰恰相反,嚴重影響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如要求小學生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至於什麼是共產主義,小學生一無所知;要求初中生熱愛社會主義;要求高中生髮揚集體主義;而在大學許多大學生卻連基本的公德都做不到,因而不得不進行基礎道德補課。因此,科學合理的德育目標的建立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蘇霍姆林斯基就非常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他所在的帕甫雷什學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學時,一進大門的牆壁上,總是掛著這樣的一幅大標語:「要愛你的媽媽!」當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寫「愛祖國」、「愛人民」之類的標語時,蘇霍姆林斯基回答說:對於7歲的孩子,不能講這麼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個孩子連他的媽媽也不愛,他還會愛別人、愛家鄉、愛祖國嗎?愛自己的媽媽易懂易做,為日後進行愛祖國、愛人民的教育也能打下基礎。所以,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著力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目標定位是比較準確合理的。 德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年齡特徵制約著德育的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從廣度而言,不同的年齡階段應有不同的德育內容;從深度而言,不同年齡階段的的同一德育內容也應有不同的程度。如日本某小學,為培養小學生尊重別人的道德品質,在整個小學階段都反覆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但對各年級的要求是不同的。一年級的主題是「相好」,二至六年級的主題分別是「和睦」、「不造謠中傷」、「體諒」、「尊重人格」、「大家幸福」。一年級的目標是「不欺負輕視別人,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二至六年級的目標則分別是「能考慮對方的立場,不以自我為中心」、「不在背後說人家壞話和做令人討厭的事」、「知道別人的優缺點,不刺傷別人」、「理解人的尊嚴,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同學之間能互相了解、齊心協力,謀求幸福」等。日本這所學校在德育目標的制定和施行方面成功之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總之,我們學校的道德教育應該建立起一個由低到高、不斷發展,既有理想,更具現實性的目標體系。 六,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應該重視心靈的溝通,建立起溫馨的對話場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活動能在學校的教育中安營紮寨。 德育和智育不同,假如我們反對在知識的傳授中實行單向傳遞,那麼德育更是絕對不能實行單向灌輸的。道德的教育是在潤物細無聲中進行的,是在教師和學生平等的心靈溝通中進行的。上海著名特級教師馮恩洪,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淡化教育痕迹」的德育理論,認為過去的德育過程的角色分工太明確,認為教師是教育者,學生就是受教育者。其實,在知識方面,教師也許會比學生豐富一些,但從道德的角度而言,教師和學生在道德方面更應該是平等的,甚至有些學生的品行可能會超過教師。 學生們最不滿意在課堂上和辦公室里用兩種聲音在說話的教師,最不滿意用那些連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來征服學生的教師,最不滿意那種盛氣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師。他們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他們歡迎沒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歡迎沒有心理距離的對話,歡迎促膝談心的氣氛。總之,他們希望教師成為中間人(學校和社會之間)、引導者、商討者、喚起者,成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師成為間隔者、強令者、教訓者、監督者,成為自己的「先生」。在德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和學生有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等的探討,一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德性。 德育尤其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即使是教師,也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在學生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遠遠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接受教師表揚和讚賞中,他會自覺地把自己的優點無限放大發揮,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成為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但在現實教育活動中,許多德育教師常常扮演的角色卻是「警察」,他們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批評,班會經常會開成「批鬥會」,批鬥某一個同學的不良行為,批鬥某一種傾向,把學生的缺點無限放大,而很少去發現和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推動學生內心中那種積極向上的內在力量。那些經常受到教師批評和處分的學生,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點,找不到自己的優點,則會產生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放棄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質,一直處於一種消極的防備狀態。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蓋傑和伯令納在《教學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對於教師來說,表揚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表揚伴隨某種行為的頻率增加」,他們還說:「有時,教師忘記了他們對於學生的評論是多麼重要。我們看到一些教師從不對學生說一句好話,這種行為是不可原諒的!」這對那些只會充當警察角色的教師不是最好的忠告嗎? 此外,加強德育還有必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去,我們經常把學生的品行問題和心理問題混為一談,兩者固然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畢竟還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錯誤往往被看作是德性問題,實際卻是心理問題,如學生拿別人的東西,被一直被看作是品德問題,但是據研究,許多都是一種心理障礙問題,因為許多學生根本不缺少這些東西,但是他通過拿別人的東西而獲得一種滿足感,如果把這些由於心理問題而犯的錯誤暴光於大庭廣眾之下,作為品德敗壞而進行處理,則會大大挫傷學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發展。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等角度正確分析學生產生問題的原因。這就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普遍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教育部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各高校把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當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來抓。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適應環境、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健全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體系。這充分說明,我國已經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道德品質發展中的作用,不僅僅大學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生也同樣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七,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應該培養學生自警、自誡、自勵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學生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德性的養成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學生的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確是這樣。在我看來,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裡包含兩個重要觀點,一是德育要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很多東西都是習慣成自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教學就是養成學生求知的習慣,德育就是養成學生求善的習慣,教師要在學生求善的過程中不斷的鼓勵和強化,使學生的求善傾向不斷地定型化,形成特有的道德品質。此外,讓學生進行「道德長跑」是培養學生良好德性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生做好事,不做壞事。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是不斷讓學生給自己警策,這需要教師能幫助學生養成一種自我教育的習慣,能夠不斷地讓學生提醒自己。有許多人經常在自家的牆上或書桌上寫上自己的座右銘,古人在胸前的玉掛上刻上自己的座右銘,隨時提醒自己應該如何做人,這些都是自我教育的方法。此外,寫日記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道德長跑」方式,寫日記不僅是學習語文的方法,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日記,可以不斷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使自己不斷得到新的感悟。 因為學生不可能永遠接受教師的教育和指導,他們終究要長大,終究要離開教師,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應該達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儘可能讓學生獨立地生活,讓學生自己時刻能夠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完善自我。八,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應該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立起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路,使各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勢力量。 早在八十年代,中曾根曾批評日本教育中「智肥德瘦」的傾向。而時至今日,我們的教育活動中仍然籠罩著「唯智主義」的陰影,還普遍存在「一俊遮百丑」的現象。家庭、學校、社會關注的都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學校中的英雄都是分數英雄,而對學生的人格成長和德性的養成往往不太重視。在許多家庭的教育中,甚至就是反德育的,如許多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以自己幾十年的經驗告誡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輕易幫助別人,等等。諸如此類的教育對學生良好品行的養成產生了不利影響,也許在學校中幾年的道德教育效果就在父母的幾句話中毀於一旦。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社會因素在學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現在讓學生去找一個遊戲房和網吧很容易,但是如果找一個讓教師和家長真正放心的場所還真是不容易。以前眾多的青少年宮等重要的德育基地,許多都變成遊戲娛樂場所。抗戰前夕,愛國學生驚呼「中國之大,已經擺不下一張安穩的書桌了」;而現在,偌大的中國卻很難找到一處真正讓老師家長放心的有益學生的活動場所。 此外,社會媒介在學生的德性發展中的宣傳、滲透和感染作用也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我們目前的媒體為吸引觀眾或讀者,提高經濟效益,大都充斥中言情、暴力等內容,卻又缺乏正確的引導,產生了許多負面效應。《中國青年報》在八十年代曾報道了3名19歲罪犯的犯罪經過,他們的作案手法就是結合了《福爾摩斯探案集》和《加里森敢死隊》的犯罪手法。當記者問這三個學生,學校是否組織學生評論一些小說、電視或電影時,罪犯之一韓旭回答說,學校根本就不管這些事,進入了高中,學校只管學習,學生有啥思想,根本沒有人管。高中畢業時,韓旭對人生、理想等許多問題不清楚,但是很少遇到誰在思想上給予他正確的幫助。韓旭父親是位工程師,寫信給上大學的兒子卻經常這樣說:「積我三十年經驗,不要對人輕易說真話。」這三個青年走上犯罪道路,不正是大眾媒介、學校影響、家庭教育的消極因素共同作用的惡果嗎?因此,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有必要建立家庭、學校、社會的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路,使各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勢力量。「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道德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啟蒙教育,循循善誘,以事明理。父母要通過良好的言行舉止影響孩子,學校必須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學校、還應該注意社會信息傳播的內容和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響,對社會環境的各種影響作出選擇與調節,力求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以使受教育者朝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推薦閱讀:
※客戶答謝宴:追求熟年理想,舞出精彩人生
※當下中國人的10個共同理想
※男人是不是一定要有遠大的抱負?只想和愛的人過平淡的小日子是不是很沒有出息的想法?
※生命中有許多無能為力,但你仍要活成理想的自已
※吾之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