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育壽誕--北京人的文化(6)

五、五福壽為先

進入人生黃昏期的老年人,已歷經了人生的種種禮俗儀式,似乎對壽誕的禮儀不那麼注重了。其實不然。對於一個傳統的中國老年人來說,受傳統文化的浸潤,在內心裡,他已然把有關壽誕的禮儀視同性命。如果晚輩不及時為長者做壽,心裡總是疙疙瘩瘩的,好象不做壽禮就不得長壽。對於老年人的子孫們來說,在儒家孝悌觀念的熏陶下,即使老人不在乎是否做壽,但如果真的不給老人好好做壽禮,總要受到鄰里鄉親的譏笑,被斥為不孝。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這是一樁莫大的罪過。因此,有關壽誕的禮儀,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為人生抹上了一筆如晚霞般絢爛的亮麗色彩。

祈壽心態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所謂的「五福」,即五種人生理想,也泛指個人和家庭的幸福。在民間,「五福」是福、祿、壽、喜、財。宋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詩云:「事國一心勤以瘁,還家五福壽而康。」春聯中也常見「五福」一詞,如「人臻五福,花滿三春」、「三陽臨吉地,五福萃花門」。壽為「五福」之一。

「五福」之說始見於《尚書》。據《尚書·洪範》載:「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所謂「攸好德」意指「所好者德」,「考終命」指善終。「壽」升為五福之首。其它幾福也多與福相關。如「康寧」,即健康安寧,「考終命」,即「皆生佼好以至老也」。對於人的一生而言,壽是極為重要的。俗諺所謂「好死不如賴活著」。人們熱切關注的還是現世的人生。追求長壽,是每一個中國人,不管是帝王,還是百姓的一個美夢。

與自然萬物一樣,人有生必有死。當人們開始冷靜地思考人生的價值之時,死是擺在人們面前誰也無法迴避、同時又是最能震憾人心的事實。在我國歷史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對現實採取進取精神,注重現世的生命,在人生有限的歲月里,作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孔子這位偉人,談到了仁義、禮樂,但「未知生,焉知死」的態度,使他盡量迴避談論死。他把死這個人生的百年憂患,壓在心靈的最底層。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則對死大加談論,認為人活著,身心為功名所役,而不知人生的歸屬,人不死有什麼好處。莊子出於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而又無可奈何的憤激之情,把死當作人脫離世間憂患與勞碌的一個絕好去處。儒家迴避談死也好,道家大談死、將死看作人生憂患的解脫也罷,只不過是理論上的迴避與探討。事實上,人人心中都被死困擾著,正如明李賀在《苦晝短》中所說:「吾不視青天高,黃地厚。惟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人人都不願去死,人人都戀生。對死的恐懼以及運用各種手段、方法來抵抗死亡,是人生來即有的情感,是人類的本能。馬林諾夫斯基在《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一書中指出:「人類不能不在死亡底蔭影之下去生活,凡與生活很親而且享受圓滿生活的人,更不能不怕生活底盡頭。於是同死打了照面的人,乃設法尋求生命底期許,死與永生,那就是不死的欲求,像現在一樣,永遠都是人類預言底最動聽聞的題目。」為了不儘早死去,人類無休止地追求長生。但是,死亡是誰也無法避免的事實。隨著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特別是自我意識的覺醒,人們想方設法延長壽命,避免死亡。其中有的用巫術,有的用藥物,有的向神靈祈求。這是做壽習俗盛行的重要文化心理動因。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從遠古一直到近代,追求長壽永遠是人們的夢想。在神話傳說時代,后羿的妻子(一說妃子)為了長生不老,偷吃了奔月的仙藥,隻身飛到月宮,寂寞凄清地活到現在。傳說中的長壽人物彭祖,活了800多歲,至今仍是長壽的化身。歷代的煉丹家挖空心思希圖找到不死之葯,為此有多少人因食用所謂的不死葯而成為屈死鬼。還有許多人在尋找各種希奇古怪的長壽絕招,如吃人、吞食小孩等。

在現實生活千方百計尋求、實踐長壽之道的同時,人們更是苦心孤詣地在信仰、禮儀生活中創造、應用長壽之術。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做壽,以各種儀式慶賀、祝福老人長壽。做壽時,晚輩、親友向壽星叩拜,說些「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壽無疆」等的吉利話。人們相信做壽後能使老者增壽,長命百歲。二是創造了壽星這一吉祥人物,祈求他賜壽賜福。做壽時設的壽堂中必掛有壽圖,如「壽星圖」、「王母獻壽圖」、「八仙慶壽圖」、「麻姑獻壽圖」等。這些人物都是傳說中長生不老的神仙,並擁有能使人長生的仙藥。做壽時掛他們的圖像,人們是希望他們能賜福賜壽。三是賦予特定的事物以長壽的意義,如「百壽圖」、「長壽麵」,以及菊、桃、松柏、龜鶴等長壽的象徵物。一碗簡單的麵條,在做壽儀式上卻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麵條作為壽宴的主食,在人們的觀念中是越長越好,有的長達七八尺,並且不允許切斷。做壽時的麵條明顯地帶有一種濃厚的接觸巫術的色彩,人們相信吃了這樣的面就能長壽。

人壽俗信

在舊時的北京民間,上至帝王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注重做壽,認為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不能疏忽馬虎。因此,在民間傳行著許多有關壽禮的禮俗,有的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慶九不慶十」

老北京人在給長輩做壽時,有「慶九不慶十」的習俗。按民間習俗,老人誕辰日的慶祝活動,一般指五十歲以上,逢十稱大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八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不是真正的逢十整數,而是在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等逢九的歲數進行。這是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人們為討吉利,形成了「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從更深層次的民族文化心理來看,民間的重「九」心態有其更深刻的內涵。九為陽數的極數,即單數最大的數。在中國古代,多用九附會帝王,以九五稱帝王之位。《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九,陽爻;五,第五爻。龍是傳說中的神物,後常用以指代帝王。因此,後世以九五稱帝王在位。皇帝所穿的龍袍,要綉「金龍九」(《大清會典·輿服》)。文武百官朝見皇帝時,規定要行「三跪九叩首」(《日下舊聞考》)。北京的天安門城樓建築格局,即取九五之數,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北京的城門建築,從明至清,都設九門。紫禁城的房屋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紫禁城及皇家園林、行宮的大門,都有「九路釘」,即每扇門的門釘縱橫各九列,共八十一枚釘。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的建築「天壇」,格外講究妙用九之「天數」,如「祈年殿」的高度建造成為「九丈九」(《奇門遁甲》);「圜丘台」共分三層,各部尺度數字均含九數。上層直徑為古尺九丈,中間一層檯面的直徑,取其「陽數」三、五的倍數,為古尺十五丈,下面最大一層的直徑取「陽數」三、七的倍數,為古尺二十丈。三層直徑的和為四十五丈,以應「九五」之「天數」。印度佛教中原有十六羅漢,都是釋加牟尼的最初弟子。佛教自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傳入中國後,最初寺院里佛殿內配置的也是十六羅漢。但因九之「天數」受崇,佛教隨之受到影響。我國各地的許多佛寺,將十六羅漢變成了「天數」二九的倍數,即成了十八羅漢,以示尊崇。清代宮廷年節大宴,包括水果、蜜餞、點心等,共九十九品。清代皇帝過生日,所舉行的娛樂活動,包括雜技、放萬年春燈等,共八十一種節目,稱「九九大慶會」。在生活中,也到處充滿九的影子。如「九龍璧」、「冬九九」、「九九消寒圖」,等等。

對九的尊崇,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具有久遠歷史的一種民族文化心理。《詩·小雅·天保》是一首祝壽的詩,其中寫到:「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詩中連用九個「如」字,祝福主人福壽綿延不絕。「天保如九」於是成為後世的祝壽之語。清代皇帝的壽筵、春節大宴食品及娛樂節目等等,均以九計,以喻敬祝萬壽無疆之意。在封建時代,九這個數字幾乎被皇帝獨佔,一般平民,即使達官顯貴,凡飲食起居,都不能以九計,否則就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北京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在帝王思想的濡染下,這種對九的尊崇心理可謂根深蒂固。從老百姓的內心來說,誰不希望圖個吉利呢,對九的尊崇和喜好一樣深深地紮根在老百姓的心間,從而時或在他們的民俗生活中表露出來。因此,從傳統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看,民間的「慶九不慶十」與帝王們的崇九心理,可以認為幾近一致,如出一轍。在我國民間,又把九分成「明九」與「暗九」。「明九」就是帶有九的年歲,如59、69、79等,「暗九」是指九的倍數,如63、72、81等。逢九的年歲要大辦壽禮。《紅樓夢》第八十七回中描述了這種做壽習俗。作者借賈母大丫環鴛鴦的口說出來:「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歲,是個『暗九』,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發心要寫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剛經》。」

度「坎兒」

在舊時的北京,民間盛行度「坎兒」的習俗。所謂「坎兒」是指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這個關口並非自然所至,而是人們思想意識上的一種關口。在老北京人的習俗中,逢三十三、五十五、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等年歲,人們都稱其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到這個歲數,如度的好,可順利通過,得到長壽。如命運不濟,遇到「坎兒」就被卡住,不是大病一場,就是死掉。為了求得長壽,人們就想出各種「破解」的習俗儀式,使自己從「坎兒」上順利通過生命的關口,從而形成了特定的度「坎兒」的儀俗。

一般認為,人活到五十五歲是人生的頭一個重要的「坎兒」。北京民諺說:「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按照老北京的習俗,在辦生日時,要給主管人間壽夭的「十殿閻君」寫一道祈求增福延壽的表文,用黃紙疊成大疏,辦壽當日,慶祝活動結束後,隨著「送花燈」,一同焚化。此外,還需將一些現鈔扔在大街,任人拾去,取扔災之意。說是誰拾去,誰就為本人消災了。辦壽之日,媳婦的娘家人,包括老丈人、老丈母娘、大舅子、小舅子,要送一條紅布褲腰帶,給壽主人紮上,俗信認為可以避邪消災。

六十六歲,又是個「坎兒」。俗話說:「人活六十六,不死掉塊肉。」在舊時,民間的習俗是,如果是臘月以前的生日,先不辦壽禮,待到臘月自家宰豬、羊或買些豬、羊肉後,當街散發給過路人,其意是已經「掉」了一塊肉,免得自己真的「掉肉」,即遇到意外的災病。辦壽時,女兒要買一條紅布褲腰帶給爹媽紮上,其意仍是消災避難。筆者的老家浙北鄉村,由女兒買一刀肉(約一斤),切成六十六丁塊,用醬油等調料煮熟,於壽辰前一天由女兒(侄女)燒制。壽辰之日,敬天一塊,敬地一塊,其餘六十四塊讓父或母吃完。這種習俗近年在北京也有所傳行,往往由女兒為年邁的父母過生日時,也要燒六十六塊肉,只是不敬天地,而成為表達對父母孝敬的心意。這大概不是老北京人的習俗了。

七十三或八十四歲,北京人稱之為「大坎兒」。俗語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爺不叫自己去。」因此,舊時這兩個年歲的壽禮格外隆重。有錢人家一定要辦三天,第一天為慶壽,第二天稱正日子,即誕辰,第三天為祝壽。在舊時,人們還喜歡在正日子舉行一個禮佛儀式,請僧人念壽經。民間傳說,孔聖人活了七十三歲,佛祖活了八十四歲。為了與聖人、佛祖齊壽,舉行一個禮佛儀式,請僧眾念壽經,也就成了舊時代人們的一大人生追求。

本命年

對於漢民族的每一個人說,都有自己的屬相。在十二生肖中,無論你屬於哪一個生肖,每12年逢一次自己所屬的生肖值年。這一年就稱為「本命年」,又稱「本命元辰」。例如,某人出生在丙寅年,那麼每逢寅年就是他的本命年。老北京人認為,年過半百的人,到本命年,災殃必多,需禳解才能逢凶化吉,度過「關口」。化解的辦法,一般是每逢自己生肖年份,元旦這天,晚輩或自己買來紅色襯褲、紅布或紅綾褲帶,當日穿上或繫上,以此消災祛邪。

在北京,還流行這樣一種習俗:在自己的「本命年」到來之時,到道觀的元辰殿或甲子殿去拜「順星」,以期自己在「坎兒年」里平平安安。北京白雲觀里的元辰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元辰」指吉利時日。元辰殿又叫六十甲子殿,供奉六十甲子神。白雲觀里的元辰殿是金朝明昌年間,金章宗為奉祀太后的本命之神而修建的,迄今已有八百多年時間。

道教吸收了民間流行的「本命」說法,又提出了「本命星」、「本命日」的理論。「本命星」是指自己出生這年的生肖值年所對應的星宿。「本命日」是指出生日在六十甲子的干支日。如某人生於丙寅年戊辰日,那他的本命日就是戊辰。道教把六十甲子星宿化、神化,六十甲子成了六十尊元辰星宿神,還把他們附會上人名,塑成文、武、長、幼,形態各異的六十位神仙。在元辰殿中,六十甲子神環繞四周依次排列,中央是北斗眾星之母——斗母神像。按舊時習俗,禮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乞求本命星保佑自己吉祥如意,一生順利,此即「拜順星」或「求順星」。

祈拜本命星以求延壽的習俗,在我國古代十分盛行。《三國演義》中描述了諸葛亮在五丈原禳星的故事。書中寫到:諸葛孔明在帳中分布七盞大燈,外布四十九盞小燈,內安本命燈一盞。孔明披髮仗劍,踏罡步斗,若七日內本命燈不滅,就能增壽一紀(即十二年)。不料,大將魏延夜闖帳內報告軍情,將本命燈撲滅。孔明棄劍長嘆道:「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諸葛良禳星不一定確有其事,但可以看出,古人禮拜順星是很普遍的。

「本命年」的俗信至今仍在民間傳行。民間還把本命年稱為「坎兒年」。其義是說,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過坎兒一樣,凶多吉少。人們在本命年,都被勸戒加倍小心,謹慎從事,還一定要一整年繫上紅褲帶,以求驅凶避邪。

長壽的象徵物

正因為希冀長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人生信念,所以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反映人們長壽信念的象徵物。在文學藝術領域,在宗教信仰領域,乃至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文人墨客、官宦富紳、和尚道士,以及平民百姓,創造了豐富多采、神異迷人的長壽象徵物。

長壽人物

一提起南極仙翁、西王母,人們自然而然地把他們與長壽結合在一起。有關壽星們的具體內容,詳見下一節。這裡僅從他們作為長壽象徵人物的角度稍加敘述。長壽是五福之首,是人們生活的最大願望。長壽人物在我國的出現是非常自然的。壽星,即南極老人星,是民間做壽時最常見到的祝福長壽的禮物。在民間年畫及民間美術中,也是最常見的人物。西王母也是一位與長壽有關的人物,因為她的蟠桃是長壽之果,人們相信吃了蟠桃可以長命百歲。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獻於王母,歡宴歌舞。麻姑作為吉祥長壽的象徵,成為民間流行的女壽星,主要用於祝女壽。「麻姑獻壽」是民間年畫、工藝美術中重要的題材之一。彭祖是個傳說中的人物,壽年八百歲。彭祖的時代,普通人平均壽命不過三十來歲,但他卻活了八百歲。人們認為彭祖很會養生之術,把他當作長壽的象徵。壽聯中即有這樣的對聯:「福祿歡喜,彭祖無極」。此外,八仙、菩薩等在民間也與長壽有關,經常成為長壽的象徵人物在民間出現。

長壽事物

由於長壽是人們的一大人生追求,而現世的人生又十分短暫,所以人們對大自然的神龜仙鶴、蒼松翠柏等具有長壽性能的自然萬物充滿了羨慕。自然界的長壽之物,就被人們借用或借喻為人壽信念的象徵物,運用於各種場合,以表達人們長壽的心愿。大自然的萬物被作為長壽象徵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事物自身的壽命綿長久遠,可喻人之長壽。如龜、鶴、松、柏、梅、竹,甚至泰山、壽山等。這些自然之物,本身壽命要比一般之物長得多。

2、神話傳說中可使人長壽的物品,後世成為長壽的象徵物。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桃,其次是靈芝、枸杞、菊花等。

3、利用事物名稱字音的諧音而成為長壽的象徵物。如長青藤、長春花、綬帶鳥等,其意義是十分明顯的。貓與蝶本與長壽無關,但因在古語中「耄耋」二字,泛指較大的歲數,後世就用來指代長壽。又因為「耄耋」與「貓蝶」諧音,花貓和蝴蝶就成為長壽的象徵物。

長壽圖案

長壽圖案是一種或多種長壽象徵物通過藝術的表現而組成的具有祝福吉祥意義的圖案。這些圖案在民間年畫、民間美術、民間工藝、戲曲表現,以至民俗生活中大量地一再地得到光大傳承。比較流行的象徵長壽的圖案主要有以下幾種:

百壽圖百壽圖是流傳很久的一種象徵長壽的圖案,即摹寫古今各種壽字,為百壽圖,以作祝壽之用。其基本形式是,在一大「壽」字的筆畫中,布滿100個各不相同的壽字;或者用「壽」字的各種不同的變體,寫100個壽字,組成一種特殊的文字圖案(見圖5-1百壽圖)。由於人們對長壽的信仰,壽這個字於是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人們把壽字的繁體字予以圖案化,並形成了許多變體,有圓壽字、團壽字、長壽字,等等,共有100多個。百壽圖早在明清時就十分流行。清錢曾在《讀書敏求記·字學百壽圖》中記載,南宋紹定時靜江令史渭於夫子崖刻百壽圖。明正德年間,昆明趙璧編百壽字書,分24體。明朱國楨在《涌幢小品》也記載說,有位姓張的御史,家藏一幅其始祖遺留下來的大壽字。這幅字高4尺7寸,楷書黑文,點畫之間有許多小壽字,100來個壽字各不相同。《紅樓夢》七十一回中寫到:「賈母問道:『前兒這些人家送禮來的,共有幾家有圍屏?』鳳姐兒道:『共有十六家,有十二架大的……一面泥金百壽圖的是頭等。』」在舊時,這些壽字圖案廣泛應用於畫稿、文具、傢具、什器、衣物、建築等,幾乎隨處可見。民間土炕的炕圍子,都有專門的壽字圖案。民居的影壁的字畫中,也經常有壽字或百壽圖。舊時老年人的衣物上都綉有壽字或壽的圖案。即使到了今天,春夏之際,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身穿印有壽字或百壽圖案的年輕人依然大有人在。在北京民間,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百壽圖,即將自己家人和至親好友的生日,按月日排列,做成一個冊子,以備過生日時前往拜壽。這種冊子有表格式、冊頁等,花樣很多。

富貴耄耋圖這是七、八十歲老人祝壽時常用的圖畫禮物。圖中下方畫著一株盛開的牡丹,蝴蝶在花上翻飛,圖中的貓作欲撲蝶之狀。如前所述,因「耄耋」與「貓蝶」諧音,貓和蝶成為長壽的象徵物。這是我國具有久遠歷史的儀俗。「耄」,據《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鹽鐵論·孝養》:「七十曰耄。」「耋」,《詩經·秦風·東鄰》:「逝者具耋。」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杜預註:「七十曰耋。」不管怎樣,「耄耋」二字,泛指長壽。牡丹花,又俗稱為富貴花。貓諧音「耄」。蝶諧音「耋」。於是,牡丹花、貓、蝶組成的圖案,就成為表達「富貴耄耋」之意的最恰當的寫照。

福祿壽圖舊時老人祝壽時最常見的圖案之一。圖中為一壽星老人持桃伴鹿,上有飛蝠。鹿,諧音「祿」,寓作管升遷之意。蝠,諧音「福」,喻有福氣。壽星老人,比喻被壽者萬壽。因畫中有福、祿、壽,因此民間成之為「福祿壽圖」。民間又常把壽星與福、祿二星合稱為福祿壽,以代表福運、官祿和長壽,從而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三位神仙。這種畫,在舊時為老人祝壽時,幾乎每家堂上必懸之。來賀壽的人,也每每敬贈此圖(見圖5-2福祿壽三星圖)。與福祿壽圖相關的還有一種「翹盼福音」圖。通常是在畫面上,在壽星老人身後,增加一位童子,做翹首仰視蝙蝠飛來的樣子,故而稱之為「翹盼福音」。

壽山福海圖舊時老人祝壽時最常見的圖案之一。圖中為一大海,海中有岩石及飛來的蝙蝠。「岩石」代表「山」,「蝠」諧音「福」。整幅畫寓意「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舊時為老人祝壽時,家中一般常懸掛此圖。親友來賀壽,也常常以此圖作為賀禮。

民間包含祈願長壽的圖案還有:

五福捧壽----五隻蝙福圍繞壽字的紋圖。(見圖5-3 五福捧壽)

長春白頭----長春花、壽石和白頭鳥的紋圖(白頭鳥在民間又叫「長春鳥」,表示白髮長壽。)

白頭富貴----牡丹花與白頭鳥的紋圖(見圖5-4 白頭富貴)

杞菊延年----菊和枸杞的紋圖。

芝仙祝壽----靈芝、水仙、竹和壽石構成的紋圖。

龜鶴齊齡----龜和鶴的紋圖。

松鶴同春----又稱「松鶴長春」、「松鶴遐齡」、「鶴壽松齡」,是松、鶴的紋圖。

鶴鹿同春----鶴與鹿的紋圖。(見圖5-5 鶴鹿同春)


推薦閱讀:

歷史謎案:北京人頭蓋骨究竟在哪裡?
1929年12月2日發現北京人頭蓋骨
老北京人居家喝茶的講究(珍藏版)
盤點北京人愛去的避暑勝地!
人類演化之從靈長類說起

TAG:文化 | 北京 | 北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