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願拔疾苦 心光耀大千——紀念虛雲和尚誕辰
虛雲老和尚
宗門鐵漢,禪海神龍,
振聵發聾闡家風。
一肩挑五宗,續演寰中,
正法永無窮!
南無度人師菩薩摩訶薩!
——【虛雲和尚贊】
丁酉七月,廿九吉日,雲居山真如禪寺隆重舉行普佛、上供等法事活動,隆慶地藏菩薩聖誕,紀念虛雲和尚誕辰。
虛雲和尚,字古岩,號德清,湖南湘鄉蕭氏子。道光廿十年七月廿九日生,恰逢地藏王菩薩聖誕。公世壽百二十歲,十九歲披剃,二十歲圓具,堅持苦行一百年。一生坐閱清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袁世凱帝國、民國、新中國等五帝四朝,歷盡肉團出胎、岩洞苦行、跪拜朝山、饑寒瀕死、燃指供佛、墮江漂流、雲門事變等九磨十難。
公一生志大氣堅,涵養深厚,其不可思議之行跡,非薄地凡夫所能測度。為續拈花慧命,拔濟末世眾生,公以一身而能參演續傳五家宗派,歷坐十五道場。重振禪門,保守清規,先後中興鼓山湧泉寺、雲南雞足山祝聖寺、昆明華亭寺、曲江南華寺、雲門山大覺禪寺、雲居山真如禪寺六大古剎。公生平律己嚴而待人寬,機心銷盡,到處真實。一生弘法,逗機施教,從不著門戶見。親手披剃者百餘人,得益啟悟者千,中外皈依弟子逾數百萬。其下出本煥長老、宣化上人、凈慧長老、一誠長老、傳印長老等大批高僧大德;慈禧太后,蔣介石、李濟深等政要紛紛親近請法。新中國成立後,公籌建中國佛教協會,被推舉為首任名譽會長。
1930年春, 主持湧泉寺傳戒
方丈丹墀鐵樹二株忽然開花
1947年南華戒期畢為水陸法會灑凈
1948年在雲門寺新起大殿之地上趺坐照
1953年5月中國佛教協會成立會議在京召開
上世紀50年代,領眾重建雲居山真如禪寺
(中間建築為法堂)
1955年12月25日雲居山冬戒期間表堂說法
1957年夏,與真如禪寺佛學研究社全體師生合影
(前排左三為一誠法師,第三排右一為傳印法師)
一九五九年,美洲香港各以資來雲居,請公造地藏菩薩塑像一尊,用祝師壽。公令刻日興工塑造,兩月而成。同年,公即示寂於雲居山真如禪寺,此地藏菩薩,為公最後之造像也。
虛公舍利
雲居虛公塔院
《地藏菩薩本願經-分身集會品》中云:地藏菩薩,以不可思議深弘誓願,廣大悲心,於不可數阿僧祇世界,現種種身形,以種種方便,說法教化,度脫眾生遠離惡道。回觀虛公一生行跡,豈非地藏菩薩之化身乎?!今雲居山真如禪寺於此殊勝吉日隆慶地藏聖誕,紀念虛公誕辰。普願大眾法效聖賢,開心地藏,以深信力,震開地獄之門,光耀大千世界,度無量生,還複本形,同共地藏法身!
附:虛雲和尚年譜
予俗姓蕭。系出蘭陵。梁武帝之後。世居湖南湘鄉。父玉堂。母顏氏。清道光初年。父宦遊閩。戊戌己亥間,佐治永春州幕。父母年逾四十,憂無後,母赴城外觀音寺祈子,見寺宇殘破,及東關橋樑失修,發願興建。父母同夢一長須著青袍者,頂觀音跨虎而來,躍卧榻上,驚起互告,遂有娠。翌年,父移佐泉州府幕。
道光二十年庚子(一八四〇年),一歲
七月二十九日寅時,予誕生於泉州府署,初墮地,為一肉團,母大駭慟,以今後無復舉子望,遂氣壅死。翌日有賣葯翁來,為破之,得男,由庶母王氏撫育。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一八四一年),二歲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一八四二年),三歲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一八四三年),四歲
以上四年在泉州。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一八四四年),五歲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一八四五年),六歲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一八四六年),七歲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一八四七年),八歲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一八四八年),九歲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一八四九年),十歲
以上六年在漳州福寧。
道光三十年庚戌(一八五〇年),十一歲
父復回泉州。祖母周氏年老,以予兼祧繼叔,為定二室:一田氏,一譚氏。二家皆湘籍宦於閩者,世交也。冬月祖母周氏去世,父丁憂守制。
咸豐元年辛亥(一八五一年),十二歲
二月,予父以事往台灣,攜予行。
咸豐二年壬子(一八五二年),十三歲
予隨父送祖母生母靈柩,回湘鄉安葬,請僧人至家作佛事,得見三寶法物,生歡喜心。家中藏有佛經,初看《香山傳》·《觀音菩薩成道事》,熏染於心。八月,隨叔父蒲堂進香南嶽,遍游諸剎。若有夙緣,不欲回家,以畏叔嚴,不敢言。
咸豐三年癸丑(一八五三年),十四歲
父窺予有出塵志,欲因勢利導,留於家中。請一位先天大道王先生,教在家修行法。令看各種道書,及教內外氣功。心弗善也。然又不敢言。冬父服闋。付予屬叔父管教。自往福建。佐廈門關事。
咸豐四年甲寅(一八五四年),十五歲
咸豐五年乙卯(一八五五年),十六歲
父在廈門關二年。又回泉州。
咸豐六年丙辰(一八五六年),十七歲
予在家讀道書三年。認為非極則事。如坐針氈。乃佯博叔父歡。助理家政。以懈其防。一日乘叔父外出。予念離家時至。乃打包向南嶽去。歧路多。半途被截回。將予及從弟富國送至泉州。未久。父將田譚二氏接回。舉行婚禮。將予禁錮。與二氏同居而無染。予為二氏說佛法。亦能領悟。見從弟富國有超俗志。亦時與說法。閨中堂外。胥成凈侶。
咸豐七年丁巳(一八五七年),十八歲
咸豐八年戊午(一八五八年),十九歲
予決志離俗。從弟富國同此志。暗探福州鼓山路程。作皮袋歌一章。(見法匯詩偈篇)。留別田譚二氏。與富國同逃至福州鼓山湧泉寺。禮常開老人。為披剃。
咸豐九年己未(一八五九年),二十歲
予依鼓山妙蓮和尚。圓受具戒。名古岩。又名演徹。字德清。隱山後岩洞。禮萬佛懺。
咸豐十年庚申(一八六〇年),二十一歲
咸豐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年),二十二歲
居山洞中禮懺。
同治元年壬戌(一八六二年),二十三歲
予在山洞禮懺。已滿三年。一日鼓山職事來告。謂泉州蕭老太爺。已告老還鄉。汝可不必匿避。予遂回山門。任職事。
同治二年癸亥(一八六三年),二十四歲
予任職鼓山。
同治三年甲子(一八六四年),二十五歲
仍任職鼓山。冬十二月。聞父在湘鄉原籍病故。從此不探問家事。斷絕音書。
同治四年乙丑(一八六五年),二十六歲
仍任職鼓山。
同治五年丙寅(一八六六年),二十七歲
庶母王氏。領二媳出家為尼。王氏法名妙凈。田氏法名真潔。譚氏法名清節。
予任職鼓山。已滿四年。自思任職多年。修持不無少礙。乃辭去職事。盡散衣物。僅一衲。一褲。一履。一蓑衣。一蒲團。復向後山中作岩洞生活。
同治六年丁卯(一八六七年),二十八歲
同治七年戊辰(一八六八年),二十九歲
同治八年己巳(一八六九年),三十歲
以上三年住山洞。居則岩穴。食則松毛。及青草葉。渴則飲澗水。日久褲履俱敝。僅一衲蔽體。無礙自在。
同治九年庚午(一八七〇年),三十一歲
一日行至溫州某山。棲息岩中。一禪人訪至。指示到天台華頂龍泉庵依融鏡老法師。令作務去。並教看『拖死屍是誰』的話。及學天台教觀。勤勞作務。得師嘉許。
同治十年辛未(一八七一年),三十二歲
在龍泉庵侍融鏡法師。時有啟發。法師年已八十餘。精嚴戒律。宗教並通。令予多參講座。以利遊方。
同治十一年壬申(一八七二年),三十三歲
奉老法師命。往國清寺參學『禪制。』至方廣寺習「法華。」
同治十二年癸酉(一八七三年),三十四歲
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年),三十五歲
以上二年。在國清寺習經教。時往茅庵伴鏡老人
光緒元年乙亥(一八七五年),三十六歲
至高明寺聽敏曦法師講「法華經」畢。辭別鏡老法師下山經雪竇。到岳林寺。聽「阿彌陀經」畢。渡海朝普陀山。在後寺度歲。
光緒二年丙子(一八七六年),三十七歲
由普陀回寧波。至阿育王寺拜舍利二藏。以報父母劬勞之恩。至天童寺。聽講「楞嚴宗通。」
光緒三年丁丑(一八七七年),三十八歲
至杭州。朝三天竺及各處聖境。於半山禮天朗和尚。及長松西堂。在西天目過冬。
光緒四年戊寅(一八七八年),三十九歲
至天寧寺。禮清光和尚。在寺過冬。
光緒五年己卯(一八七九年),四十歲
至焦山禮大水和尚。時彭玉麟宮保督水師駐此。曾邀予數次談論佛法。及修行途徑。深生敬信。
光緒六年庚辰(一八八〇年),四十一歲
至金山寺親近觀心和尚。新林大定等和尚。禪坐過冬。
光緒七年辛巳(一八八一年),四十二歲
至揚州高旻寺。禮朗輝和尚。是年在高旻過冬。禪功尤進。
光緒八年壬午(一八八二年),四十三歲
予割愛辭親。出家二十餘年矣。欲報劬勞。擬再東朝南海。北禮五台。於七月初一日由普陀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以直拜至五台為止。至南京禮牛頭融祖塔。渡江。止浦口獅子山寺。過年。
光緒九年癸未(一八八三年),四十四歲
由獅子山起香。臘月至黃河鐵卸渡。泊岸。天已晚。歇足此間。趺坐而坐。夜寒甚。大雪漫漫。雪深盈尺。無路可行。飽受饑寒。僅存一息。而正念不忘。三日雪止。然已病莫能興矣。初七日來一丐者姓文名吉。曰『來自五台。回長安去。』為伊所救,並尋伊所來足跡行至洪福寺。有一老者名德林殷勤招待。勉留在寺過年。
光緒十年甲申(一八八四年),四十五歲
初三日告別德林老人。是日到懷慶府。城內小南海。不許掛單及留宿。即出城外宿路邊。是夜腹痛極劇。初四晚發冷病。初五起痢疾。每日仍勉強拜。至十三日抵黃沙嶺山頂破廟。已不能行。不進飲食。日夜瀉數十次。起動無力。瞑目待斃而已。復又蒙文吉先生救濟。扶病起香。荷物作食都由文負擔。二月底到太谷縣離相寺。誤別文吉。四月十八欲追文吉。星夜向太原府拜香前進。心急起火。次日腦熱。鼻流血不止。二十日到黃土溝白雲寺。知客見予口流鮮血。不準掛單。勉強過一夜。二十一早進太原城。至極樂寺。飽受責罵。不掛單。忻州途中拜香。遇一湘籍官人。談甚暢洽。代送行李及所贈銀物逕送顯通寺。五月底至顯通寺。住下。到附近各剎進香。遍問文吉其人。無有知者。後與一老僧說及情由。老僧合掌曰。『文殊菩薩化身也。』予即頂禮謝。遍拜五台。至是為超生父母。拜香三年願畢。
光緒十一年乙酉(一八八五年),四十六歲
入陝境至南五台。晤覺朗。冶開。法忍。體安。法性。諸上人。在此結茅庵。留予同住。
光緒十二年丙戌(一八八六年),四十七歲
光緒十三年丁亥(一八八七年),四十八歲
以上兩年余。在南五台茅蓬。與諸師同參究。甚有饒益。
二月下山至廣漢之南新都縣。在寶光寺過年。本年入川。
光緒十四年戊子(一八八八年),四十九歲
正月由寶光寺起程由川入藏。行及一年。日出而行。日入而息。登山涉水。到拉薩只於各寺進香。及一禮活佛而已。
光緒十五年己丑(一八八九年),五十歲
開春南行。經拉噶。亞東。經不丹國。至孟加拉大埠。渡錫蘭。朝聖地後。即附航至緬甸。朝大金塔。七月起程回國。由臘戌過漢龍關。即雲南境。朝雞足山。禮迦葉尊者。至楚雄府。經昆明。曲靖。達貴州省之平彝。循道東行。經貴陽鎮遠入湘西之麻陽芷江。經寶慶府。達衡陽。至湖北武昌。赴九江入盧山。過安徽境。游黃山後。朝九華山。渡江至寶華山。此兩年間。身行萬里。除渡海須航外。余皆步行。
光緒十六年庚寅(一八九〇年),五十一歲
到句容禮法忍和尚。助其修赤山。住此過冬。
光緒十七年辛卯(一八九一年),五十二歲
在金陵伴松嚴上人助修凈成寺。時與楊仁山居士往來。參論因明論。般若燈論。住凈成寺過冬。
光緒十八年壬辰(一八九二年),五十三歲
約普照。月霞。印蓮諸師。同上九華山。修翠峰茅蓬同住。由普照師主講「華嚴經。」弘五教儀。江下賢教。從斯再暢。
光緒十九年癸巳(一八九三年),五十四歲
光緒二十年甲午(一八九四年),五十五歲
仍在翠峰研究經教。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一八九五年),五十六歲
眾推予下山往揚州高旻寺打七。至大通荻港後。不名一錢。舟人逕去。行失足墮水。浮沉一晝夜。流至採石幾附近。漁者網得之。喚寶積寺僧認之。抬至寺救蘇。然口鼻大小便諸孔流血。居數日。逕赴高旻。拒月朗和尚請代職。視為慢眾。表堂打香板。予順受不語而病益加劇。血流不止。以死為待。在禪堂中晝夜精勤。經二十餘日。眾病頓愈。旋採石幾住持德岸送衣物來供。見容光煥發大欣慰。乃舉予墮水事告眾。皆欽嘆。禪堂內職不令予輪值。得便修行。從此萬念頓息。工夫『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一夕。夜放晚香時。開目一看。忽見大光明如同白晝。內外洞澈。予知是境。不以為異。至臘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例沖開水。濺予手上。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從夢醒。
光緒二十二年丙申(一八九六年),五十七歲
夏。至鎮江金山寺過戒期。大定老和尚留住過冬。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一八九七年),五十八歲
由金山往朝狼山。到揚州助理重寧寺。四月通智法師在焦山講「楞嚴經。」命予講偏座。講經畢下山。往阿育王寺。禮舍利。燃指供佛。超度慈親。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一八九八年),五十九歲
寧波七塔寺鑄大鐘。請默庵法師講「法華經。」請予附講。經畢往宜興銅棺山。結茅蓬過年。
光緒二十五年己亥(一八九九年),六十歲
結森。寶林。二上人。邀赴丹陽。重修仙台觀。七月至句容。赤山法忍和尚付茅蓬。過冬。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一九〇〇年),六十一歲
予趕赴五台行香畢。欲赴終南。以亂事日甚。仍退回北京。聯軍陷北京。隨扈蹕西行。予以駕駐西安。潛去。十月止終南山結茅。為杜外擾計。改號『虛雲』自此始。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一九〇一年),六十二歲
居茅蓬歲行盡矣。一日煮芋釜中。跏趺待熟。不覺定去。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一九〇二年),六十三歲
歲初山中鄰棚復成師等來茅蓬賀年。見棚外虎跡遍滿。無人足跡。入視。見予在定中。乃以磬開靜。一定已半月矣。繼之偕戒塵師朝峨嵋山。登金頂。觀佛光。至錫瓦殿禮真應老和尚。繼朝雞足山。上金頂各處進香畢。下山抵昆明府留住福興寺。予閉關。在關中度歲。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一九〇三年),六十四歲
予在關中。為迎祥寺放生雄雞說歸戒。
光緒三十年甲辰(一九〇四年),六十五歲
被請出關到歸化寺講「圓覺經。」「四十二章經。」秋到筇竹寺講「楞嚴經。」即在該寺刊「楞嚴經」及『寒山詩。』板存寺。請傳戒。法事畢。迎至大理府。住三塔崇聖寺。請講「法華經。」得李提督諸位護法助。以挽救滇中僧眾。恢復迦葉道場。乃令賓川縣知縣辦理。于山中覓得一破院。名缽盂庵。重修寺宇。接待十方。予獨往騰衝募化。眾踴躍樂捐鉅款。於是回山備糧。建造房屋。立定規約。坐香講經。重振律儀。傳受戒法。至是山中諸寺。亦漸改革。
光緒三十一年乙巳(一九〇五年),六十六歲
春請在石鍾寺傳戒。法事畢往南洋宏化。至南甸太平寺講「阿彌陀經」畢。檳榔嶼極樂寺講「法華經」。馬六甲埠諸護法請到青雲亭講「藥師經。」旋到吉隆坡靈山寺講「楞伽經。」
冬。滇省全體僧眾來電。謂政府提寺產。請速回共圖挽救雲。以歲暮在即。留吉隆坡過年。
光緒三十二年丙午(一九〇六年),六十七歲
春。回國。船經台灣。至日本參觀各地佛寺。三月回國。抵滬。與佛教會代表寄禪師等同進京請願。得各護法幫助。諸事順利。奏上。奉上諭各省提寺產之風。遂告平息。又請頒龍藏一份。上諭。雲南雞足山缽盂峰迎祥寺加贈名護國祝聖禪寺。欽賜龍藏。鑾駕全副。欽命方丈。御賜紫衣缽具。欽賜玉印。錫杖如意。
封賜住持虛雲。予以歲逼。在北京過年。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一九〇七年),六十八歲
春正月運經出京。途中乘船到丹那。觀音亭請講「心經」。後轉船赴暹羅。住龍泉寺。講「地藏經。」後續講「普門品。」一日趺坐。定去。忘記講經。一定九日。鬨動暹京。出定後。講經畢。國王請至宮中誦經。奇病突發,病癒續講「起信論。」將畢。檳榔嶼極寺來接。眾贈資得款甚鉅。
光緒三十四年戊申(一九〇八年),六十九歲
往極樂寺講「起信論。」「行願品。」閉方便關。
宣統元年己酉(一九〇九年),七十歲
予由檳榔嶼運經起行抵仰光。高萬邦居士在仰光請一尊玉卧佛擬送祝聖寺供養。暫奉於觀音亭。至後數年乃請回山。運經直到祝聖寺。請經事至此告一段落。
宣統二年庚戌(一九一〇年),七十一歲
勸誡諸山同遵戒律。提倡教育青年。革除陋習。雞山道風為之一振。
宣統三年辛亥(一九一 一年),七十二歲
春。傳戒期後。結禪七四十九日。提倡坐香。結夏安居。一切法式。歲冬。至滬。晤普常。太虛。仁山。諦閑諸師。協商妥善。在靜安寺設立佛教總會。
中華民國元年壬子(一九一二年),七十三歲
予回滇後。即開辦佛教分會事。請了塵在貴州設分會。擬舉辦佛教學校。佈道團。及醫院等慈善事業。
民國二年癸丑(一九一三年),七十四歲
滇藏佛教分會。創始事繁。予回滇。任可澄對佛教事務。儘力維持。
民國三年甲寅(一九一四年),七十五歲
回雞山料理重修興雲寺。及下洋蘿荃寺。計畫工程事畢。赴龍華山講經。又往麗江金山寺講經。回寺過年。
民國四年乙卯(一九一五年),七十六歲
在寺辦春戒
民國五年丙辰(一九一六年),七十七歲
予擬迎回。乃再往南洋。到仰光拜大金塔。在龍華寺講經畢。
民國六年丁巳(一九一七年),七十八歲
春。由觀音亭起運玉佛。雇八人舁之。送到雞山。後至騰衝保山各寺講經。
民國七年戊午(一九一八年),七十九歲
唐督繼堯迎請赴昆明作一場大佛事。消災免難。超薦亡靈。督促唐首肯大赦及招安楚雄楊吳二匪首事。在昆明渡歲。
民國八年己未(一九一九年),八十歲
在昆明忠烈祠啟建水陸道場。
民國九年庚申(一九二〇年),八十一歲
春。唐督仍請建水陸道場。畢。繼續講經。昆明西山華亭寺。古剎也。因日益荒廢且欲售與西人。予惜之。言於唐請其保存名勝。唐納予言。出紅帖請住華亭寺而重興之。
民國十年辛酉(一九二一年),八十二歲
春。顧品珍督滇。二月起天雨不息。至七月後。又旱數月。至冬月。河內揚塵。秋間熱毒蒸騰。喉疫大作。死人數千。時予初住華亭寺。遭此凶歲。諸事暫緩進行。
民國十一年壬戌(一九二二年),八十三歲
是年起重建華亭寺。於土中掘出古碑。有『雲棲』二字題識。後將此石嵌于海會塔上。
滇省不雨巳五月而喉疫不止。時暮春矣。予為設壇祈雪,雪下盈尺。喉疫頓止。群頌佛法不可思議雲。
民國十二年癸亥(一九二三年),八十四歲
是年修七眾海會塔竣工。
民國十三年甲子(一九二四年),八十五歲
繼續各項修建工程,具行禪人自化。
民國十四年乙丑(一九二五年),八十六歲
春戒後。在寺講經。經畢。於禪堂起長七。
民國十五年丙寅(一九二六年),八十七歲
予住持雲棲後。逢年皆傳戒講經坐香。今歲戒期中殿前枯梅開白蓮數十朵。前後菜園所有青菜盡放青蓮花。
民國十六年丁卯(一九二七年),八十八歲
是年仍在寺傳戒。講經。坐禪。及加建各殿宇房舍未竟之工。又建幽冥大鐘樓。
民國十七年戊辰(一九二八年),八十九歲
為募聖像款至香港。後回鼓山講經。畢。赴阿育王寺。拜舍利。再朝普陀至滬。以歲逼除。在滬過年。
民國十八年己巳(一九二九年),九十歲
正月由滬回鼓山。受請住持鼓山。
民國十九年庚午(一九三〇年),九十一歲
在鼓山一年後。諸事整理。略為就緒。正月為眾講「梵網經。」於戒期中二鐵樹忽滿開花。。
民國二十年辛未(一九三一年),九十二歲
是年仍在鼓山重理山中事務。傳戒講經。辦戒律學院。建平楚庵。西林庵。雲卧庵等院宇。
民國二十一年壬申(一九三二年),九十三歲
是年春鼓山戒期。忽來一老者。鬚髮皓雪。容貌清奇。跪予前求戒。問其姓名。南台龍王求戒雲。戒期畢。重請慈舟老法師在法堂講四分戒本。佛學院請心道、印順兩法師為教授。
民國二十二年癸酉(一九三三年),九十四歲
春戒。請應慈法師講「梵網經。」
民國二十三年甲戌(一九三四年),九十五歲
春。又將鼓山佛學院重新整頓。邀請慈舟老法師主持院務。至四月間。一夕三夢六祖催去。未幾而粵中禮請電至。予以六祖道場亦有繼憨山重修之必要。遂有嶺南之行。
民國二十四年乙亥(一九三五年),九十六歲
戒期後。應香港東華三院請。赴港建水陸道場。事畢。轉鼓山。辭職。即回南華。先培修祖殿。建觀音堂。及寮房等工程。冬月有宋老柏三株。忽發新枝。觀本首座為長歌記之。
民國二十五年丙子(一九三六年),九十七歲
春。傳戒。修理各殿宇事。陸續有成。國府主席林公子超。居院長正。蔣公中正等。前後來南華。有護法之力也。
民國二十六年丁丑(一九三七年),九十八歲
春戒後。應穗垣居士林請。赴講經。時西藏榮增堪布活佛等十餘人。來歸依。
民國二十七年戊寅(一九三八年),九十九歲
春戒後。仍赴穗垣講經。講畢。赴香港東蓮覺苑建大悲法會。秋後回南華。
民國二十八年己卯(一九三九年),一百歲
春戒。予提議當茲抗日戰爭。兵民損傷甚眾。凡為佛子。應各發心。乃設壇每日禮懺二小時。薦亡息災。減省晚食。節積餘糧。獻助國家賑款。均贊助實行。
民國二十九年庚辰(一九四〇年),一百有一歲
春戒後。以廣州淪陷。各地僧人。來者日眾。乃重修曲江大鑒寺為南華下院。以便往來。又修月華寺。以廣接眾。
民國三十年辛巳(一九四一年),一百有二歲
春戒後。趕速完成各處殿宇工程。竣工十之八九。將予私人之果資二十餘萬元交與粵省府以為賑濟之用。
民國三十一年壬午(一九四二年),一百有三歲
是年春戒。有樹神求戒之異。
冬十一月。政府主席林公。暨中央各院部長。派屈映光張子廉兩居士到寺。請往重慶。建息災法會。
民國三十二年癸未(一九四三年),一百有四歲
一月。在息災法會修懺儀。至二十六日圓滿。蔣公詳細問法。以書答之。在慈雲寺。華岩寺。上堂開示。
民國三十三年甲申(一九四四年),一百有五歲
民國二十九年。予以重建曹溪六祖道場竟。往曲江乳源各地。訪尋靈樹道場未獲。比抵雲門山。見雲門開宗道場淪落,不禁凄然。適李主任濟深。李主席漢魂抵寺。談及雲門事。乃邀同地方名流緇素。請重興祖庭。遂交南華職務。弟子復仁住持。至雲門駐錫。重荷中興艱巨。
民國三十四年乙酉(一九四五年),一百有六歲
春夏間。日寇粵北。各縣淪陷。避兵者多來雲門。飯不繼。以粥及本薯粉代之。諸匠均願暫不領工資。且加工操作。殿宇之成。有賴於是。
民國三十五年丙戌(一九四六年),一百有七歲
第二次世界大戰既停。南華於是年春仍傳戒講經。穗垣官紳士庶。請予主法。於九月十七日在凈慧寺設壇。追薦亡人。
民國三十六年丁亥(一九四七年),一百有八歲
春仍赴南華傳戒講經。夏赴港助理法事。旋赴澳門講經打七。又赴中山縣石岐建大悲法會。事畢。回雲門寺。趕速完成各殿宇工程。
民國三十七年戊子(一九四八年),一百有九歲
春戒後赴穗垣為佛教志德醫院開幕兼說法。旋赴香港沙田慈航凈苑道場講經。應智林監院請。結念佛七。為眾說三歸五戒。又至東蓮覺苑拜懺。事畢。回雲門。冬。美國女士詹寧士來求戒。為舉禪七。歡欣而去。
民國三十八年己丑(一九四九年),一百一十歲
春戒後。即回雲門。裝修全堂聖像。大殿宇堂寮。至此已成十之九矣。
民國三十九年庚寅師(一九五〇年),一百一十一歲
是年春。師仍赴南華傳戒。禪堂長期禪七。座下有開悟者。師回雲門著手整理歷年文稿。交付編輯。
民國四十年辛卯師(一九五一年),一百一十二歲
春戒期中。忽有百餘人。前來圍困本寺。禁止出入。將師別移禁一室。門封窗閉。絕其飲食。大小便利。不許外出。兩毆幾死。肉糜骨折。重病間師夢遊兜率內院。事方外聞。北京使至。遂解圍。事變至此告一段落。
民國四十一年壬辰師(一九五二年),一百一十三歲
春。師病稍愈。日領眾安禪行道。收拾殘局。北京四次電粵。請師北行師曰。『為佛法故。義當北行。』四月起程北上。七月抵京籌備處。全國佛教代表百餘人擬舉師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師以老病辭。為名譽會長。師上書政府。請頒布共同綱領。八月代表全國佛教徒。接受錫蘭送給中國三種寶物典禮。十二月抵上海主法水陸道場。法會收入凈資結存款項三億餘萬。咸依師意盡數撥送名山供養。計分給四大名山。八大名剎。以及全國大小寺院二百五十六處。
民國四十二年癸巳師(一九五三年),一百一十四歲
上年冬水陸道場圓滿後。師擬離滬。緇素人士留師繼續舉行禪七。慈悲法施。而滿眾願。師許之。相繼兩個禪七。均有法語開示。
五月南行住武漢保通寺。請師主禪七兩期。事畢。即取道入廬山住大林寺。聞雲居山真如寺為日寇全部焚毀。師惻然。念倘不重興。將湮沒矣。遂發願重修。先請准當道。於七月入雲居山。衲子聞風踵至。不一月已近五十人。寺西北角約半里許有牛棚,師愛僻靜有耕稼意。樂居之。十月後。各方僧人日益至。師於此時。籌劃墾荒。開田種植。及修建殿宇等事。
民國四十三年甲午師(一九五四年),一百一十五歲
是時緇侶雲集。已過百人。其中人物。百工俱備。國內外僧俗道友聞訊。時施助凈資。修造事項。眾皆踴躍。冬十一月。師所住牛棚被焚。仍縛茅編竹。照舊造成居之。歲暮起禪七一期。
民國四十四年乙未師(一九五五年),一百一十六歲
建造堂宇日益增加。諸方衲子。撥草瞻風。亦日益加眾。已近千五百指。暫蓋茅蓬以收容之。為節勞計。眾議請師每日定時方便說法。師許之。
民國四十五年丙申師(一九五六年),一百一十七歲
春各殿堂房舍次第落成。其莊嚴閎麗足與南華稱伯仲也。此後二三年間。萬善同歸。四事供養。臘月初七起禪七兩期。
民國四十六年丁酉師(一九五七年),一百一十八歲
不得已盡將本寺全部僧伽墾荒之農場奉獻於地方新設墾場。聽其領導。同月本寺住持海燈開講法華經。並擇青年比丘三十人。成立佛學研究院。以造就僧才。
民國四十七年戊戌師(一九五八年),一百一十九歲
春時全國肅清右派之風甚厲。製造誣捏師十大罪狀。聲勢洶洶。師則若無其事。後京信著令撤銷。師乃獲轉危為安。令人往雲門發掘重修光孝寺藏金。繳交政府代存。
民國四十八年己亥師(一九五九年),一百二十歲
春。國內外叢林及諸弟子以師今年百二十歲。恰與趙州同年。典禮為師祝壽。師制止。三月師以浚明月湖尚未竣工。海會塔工程僅及一半。乃力疾督促。數月後乃竣事。美洲香港各以資來。請造地藏菩薩一尊。用祝師壽。師令刻日興工塑造。兩月而成。此師最後之造像也。
十月。師病勢日危。十三日即農曆九月十二日午一時四十五分。侍者二人入視。見師右脅作吉祥卧。示寂矣。十八日封龕。十九日荼毗。香氣四溢。舉火後。白煙滾滾向上沖。開窯時。得五色舍利百餘粒。小者無數。以白色為多。晶瑩光潔。廿一日將骨灰奉安入雲居山海會塔中。
「師世壽一百二十歲。僧臘一百零一歲。
示寂日。寺中僧人正智師在公處《禪門日誦》中。發現其親所書遺囑一份。內曰。吾死後化身畢。請各位將吾骨灰輾成細末。以油糖麵粉共骨灰和好。做成丸果。請送放河中。以供水族結緣。滿吾所願。感謝不盡。偈曰:
蝦恤蟻命不投水 吾慰水族身擲江
冀諸受我供養者 同證菩提度眾生
還債人虛雲頂禮
又偈:
請各法侶 不必憂慮 生死循業 如蠶縛繭
貪迷不休 囚閑憂喜 欲除此患 努力修鍊
妙契無生明通性地斷愛憎情脫輪迴險
凈參三學 堅持四念 誓願圓成質幻露電
悟證真空 萬法一體 離合悲歡隨緣泡水
又偈曰:
吁嗟我衰老 空具報恩心
宿債無時了 智淺業識深
愧未成一事 守拙在雲門
誦子吃飾句 深愧對世尊
靈山會未散 護法仗我公
是韋天再世 耀毗耶真風
自他一體視 咸仰金粟尊
中流作砥柱 蒼生賴片言
末法眾生苦 向道有幾人
愧我名虛負 羨子覺迷津
道範時欣慕 華堂愧未趨
謹呈覆幾句 聊以表區區
推薦閱讀:
※佛門映像:果清老和尚96歲壽辰開示
※佛源老和尚從虛雲老和尚處接雲門宗法脈,實不愧為禪師中的禪師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長安長,長相思
※[轉載]【一個出軌女人與和尚的對話?】
※「萌和尚」的是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