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藝名詞解釋(一) - 日誌 - polokitty - 釣友錄

漆藝名詞解釋(一)2已有 105 次閱讀 2010-08-10 15:14 標籤: 藝名 解釋 C6漆:《說文》曰:「C7漆,垸己,復漆之也。」經垸,糙之後漆器作最後一道上漆。D花:運用漆畫和嵌銀絲技法相結合的裝飾手法。D1花法系福州著名漆器藝術家李芝卿創造。斒斕:通「斑斕」,指一件漆器上具有兩種或三種不同紋飾的做法,因更燦爛華麗,故稱之為「斒斕」。《髹飾錄·坤集·斒斕》:「描金加彩漆」、「金雙鉤螺鈿」、「填漆加甸」、「槍金細鉤描漆」、「油錯泥加甸金銀片」、「百寶嵌」、「槍金細鉤填漆」、「螺鈿加金銀片」、「雕漆錯鐫甸」等近二十種。參閱《髹飾錄》。柸油:是製造廣漆的一種配料。柸油的原料是桐油,把乾淨的桐油注入金屬容器中經過加熱熬煉製成。一般每次熬10—20公斤,加熱時須用心觀察,老藝人憑經驗掌握火候,待桐油潮花息去油花翻起時,用勺子把油反覆揚起,使油內煙霧散出後根據油絲拉出的長度來判別能否離開火源。離開後保溫10—15分鐘,再用水強製冷卻即成柸油。桮圈:古漆器名。同「桮栳」、「杯栳」。參見「桮栳」條。桮栳:古漆器。也作「杯栳」、「桮圈」。先用屈木製成杯盤之形,再以漆加工製為杯盤。《孟子·告子》:「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栳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栳也?」《疏》:「桮,素樸也。栳,器之似屈轉木作也,以其杞柳可以揉而作栳也。」棬榡:即「胚胎」,又稱「器骨」,指漆器的胎骨。做胎骨是製造漆器的第一道工序。「漆藝一百法」:我國著名漆器藝術家李芝卿親手創作的髹漆樣板,是對中國髹飾技藝的卓越貢獻,漆藝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故譽為「漆藝一百法」。參見「髹漆『樣板』」。暗花:漆器裝飾的一種,即在透明漆下沉伏著圖案花紋,若隱若現。如暗魚似飄遊在水中,以透明漆層的厚薄來表現畫面所要求的空間層次。參見「沉花」。百寶嵌:又名「周制」。採用真珠寶石及其各種珍貴材料作漆器鑲嵌的一種。《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筆管以錯寶為趼。」《遵生八箋》:「如雕刻寶嵌紫檀等器,其費心思工本,為一代之絕。」錢泳《履園叢話》:「周制之法,惟揚州有之。明宋有周姓者,始創此法,故名周法。其法以金、銀、寶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玳瑁、車渠、青金、綠松、螺鈿、象牙、密蠟、沉香為之,雕成山水、人物、樹木、樓台,花卉、翎毛,嵌於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風、桌、椅、窗槅、書架,小則筆床、茶具、硯匣、書箱,五色陸離,難以形容,真古來未有之奇玩也。乾隆中有王國琛、盧映之輩,精於此技。今映之孫葵生亦能立。」參閱《髹飾錄解說》。斑漆:斑漆是兩晉南北朝漆飾的一種技法,古時用它作為車乘的裝飾。此法系用兩種以上色漆,互相交錯,呈現各種花紋,猶如動植物上面的斑紋而得名。《髹飾錄·坤集·復飾》:「細斑地諸飾」楊明註:「所列諸飾,皆宜細斑也,而其斑黑、綠、紅、黃、紫、褐,而質色亦然,乃六色互用,又有二色,三色錯雜者,又有質斑同色,以淺深分者」。似與斑漆相仿。另外,用單色漆顯出深淺不同斑紋,也有叫斑漆的。斑灑金:灑金時有意做成各種斑紋,統稱「斑灑金」。見「灑金」。斑文填漆:即「彰髹」。因引起料不同,填色不同,磨平後出現的斑紋也不同,故名「斑文填漆」。斑文種類很多。有「疊雲斑、豆斑、栗斑、蓓蕾斑、暈眼斑、花點斑、穠花斑、青苔斑、雨點斑、K斑、彪斑、玳瑁斑、犀花斑、龜鱗斑、雉尾斑、縐榖紋、石綹紋」等等。參閱《髹飾錄》坤集·填嵌第七。拌灰頭:灰漆的做法,參見「灰漆」。打底木傢具所用的木材都具有數量和大小不等的木紋孔和程度不同的吸濕性,因此,在木製品表面塗飾前,如不加處理直接塗飾塗料,便會產生漆膜孔、下陷、孔內空氣膨脹,水分向外散發而出現泡點現象,從而影響漆膜表面平整度和裝飾效果。為避免這些弊病,在塗飾前,採用塗粉填密,俗稱「打底子」,簡稱「打底」。既起到對木製品表面缺陷的填孔作用,又是統一色調的基礎著色,保證以後各道工序的塗飾質量,達到省工,省料的效果。半透明漆:將生漆過濾乾淨後,盛入木盆內,在太陽光下曬,同時用木捧在漆盆內攪拌,使其所含水份緩緩蒸發,約除去所含水分的30%,生漆由灰乳色就逐漸變為半透明的棕色漆。另一種提煉方法是把生漆放入陶缽內用炭火煮,待冷卻後加入適量的快乾漆。主要可用作配製黑漆、彩色漆、罩漆等。或直接髹塗在木器上。蚌盤:以蚌殼鑲嵌作為裝飾的漆盤。《資治通鑒·陳武市永定三年》:「性儉素,常膳不過數品,私宴用瓦器蚌盤。」胡三省註:「蚌盤者,髹器以蚌為飾,今謂之螺鈿。」薄金:溝通箔,薄金就是金箔。清迮朗《繪事瑣言》稱:「嘗聞打金之法:首熔金,次鑿碎如米,捶扁成片,夾以烏金紙,取其滑而不滯也。護以爐中炭灰,取其燥而不潤也。百層為一束,束以繩,捶以木椎,勿太重,亦勿太輕.輕重不均,則厚薄不稱。捶至寸許大,謂之開荒。停一日,俟其冷也,層層揭開,易烏金紙,添爐灰,仍以繩縛,捶至四寸余寬則成矣。捶初停,中熱如火,不可立解,解即化力珠,須一二日冷定,乃可開也。開時見風,則金皆飛去。必密室中,四壁紙粘,一人以木尺許豎於下,方板五六寸,橫於上,塗板以粉,上鋪狗皮,炭火一盆,肘熏其板,防濕氣粘金,雖六月不廢也,皮上置金薄,竹刀切方為八塊或四,大者三寸三分,小者一寸一分,夾以白紙,十張為一帖,千帖為一箱,是名金薄,俗呼為飛金,凡漆飾繪畫多用之。」據清代工部則例及圓明園則例,金箔有「紅金」、「黃金」之別。晚清以來,又有「庫金箔」、「蘇大赤」、「田赤金」諸稱。「庫金箔」,顏色發紅,金的成色最好,張子也最大,約木尺三寸三分見方。「蘇大赤」,顏色正黃,成色較差,張子約二寸八分見方。顏色淺而發白的叫「田赤金」,顏色如金而實際上是用銀來薰成的叫「選金箔」。北京顏料店出售金箔以十張為一帖,十帖為一把,十把為一具。薄料色漆:由銀箔料和顏色料按比例調拌均勻後,再調入油漆料,或直接用緊推光漆、廣油、銀箔和顏料調配製成。薄料髹塗:為使漆色變得更加鮮艷,又能節省漆料,並達到需要的裝飾效果,將銀箔研細後調入漆色,製成薄料漆色,再採用薄髹的裝飾方法,稱之為「薄料髹塗」,這種髹飾方法由福州著名漆工老藝人沈紹安發明。薄銀:即「銀箔」。和薄金相同,但是銀質。作法,將銀錘擊極薄之後,用紙襯隔起來。見「薄金」。杯栳:古漆器名。同「桮圈」、「桮栳」。參見「桮栳」。北京出土元代螺鈿殘漆盤:北京後英房出土,殘片上廣寒宮秀麗建築,精緻的雲樹,五彩斑斕,嵌片精良,是一件珍貴的元代漆藝精品。參閱《考古》1972年第一期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管處:《元大都的勘查和發掘》。北京楊倭漆:北京民間髹漆藝人楊塤,是明代著名的製造漆器匠帥。他繼承父業專工金漆。並吸取當時日本傳入我國的「倭漆」技藝,結合我國原有的各式金漆、彩繪、鑲嵌等方法,自出新樣,比日本產品尤佳。張弼《義士楊塤傳》說他「精於漆理,各種技藝無不精妙,所制漂霞山水人物,神氣飛動,圖畫不如。且其作品愈用愈益鮮明,時人稱之為『楊倭漆』。」北魏屏風漆畫:一九六五年山西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夫婦墓出土。共有木質漆畫五塊,每塊縱約80厘米、橫約20厘米,兩面各分四層畫。內容采白漢代劉向《列女傳》等書,通過帝王,將相,烈女,孝子,高人,逸士等許多人物,旁加題記,榜題,宣揚封建道德。畫面以紅漆為底,勾墨線,施黃、白、青綠、橙紅、灰木板漆畫(局部) 藍等彩色,形象生動逼真。從繪畫、漆工工藝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繼承了我國戰岡漆畫和東漢漆畫的優良傳統,繪畫風格上較之漢代繪畫常見的大筆平塗單線勾勒的古拙作風已前進了一大步,採用了色彩渲染及鐵線描的手法,色彩富麗,線條流利,畫筆極近東晉名畫家顧愷之。漆畫上的題記,也是少見的北魏墨跡。文字點劃方勁,已近楷法,上承漢隸傳統,下開隋唐真書的先導,代表著書法上隸楷過渡的風格。司馬金龍夫婦墓有北魏延興四年至太和八年的確切紀年,這一組漆畫是南北朝人物畫的珍貴資料。背夏布:在油漆工藝上用生漆的下腳料塗刷內部表面,並且在板料拼縫處和板檔的合縫處,用生漆夏布滿貼,有防脹裂、防腐、防蛀等作用。背夏布為「布漆」的俗稱。見「布漆」。蔽隱與漸滅:磨顯不及,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謂「蔽隱」。反之,磨顯太過,則謂「漸滅」。變圖:亦稱「釉變」。是在光地漆面上,運用漆刷或其他工具,用大漆與油類混調而順其自然變化出各種自然紋樣的一種裝飾技法。參見「變塗」。變塗:根據不同的材料和工具,使它有規則地變化而形成各種不同裝飾紋樣的一種髹飾技法。它不同於描繪、堆漆、雕漆、鑲嵌等傳統裝飾方法。變塗裝飾常賦予漆器以新的面貌,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審美情趣。並常常依據不同的變塗裝飾賦予各種不同的名稱。如牡丹塗、汽畫點畫、水點、棕絲、貼花葉變塗等等。參閱《漆器工藝技法擷要》。冰裂技法:李芝卿髹飾技法之一。用黑漆描出天然冰裂紋樣,入蔭干後罩以暗灰綠豆沙漆,入蔭干固後磨顯出亮。酷似有冰裂大方塊紋樣之古龍泉瓷器,十分古樸可愛。玻璃漆:不飽和聚酯樹脂漆。俗稱「玻璃漆」。玻璃絲板胎:用玻璃絲板,作漆畫底胎板。菠蘿漆:早在南宋時,安徽徽州漆工就利用當地生產的生漆拌和綠松石,丹砂,珊瑚,石黃,青筋藍,硃砂等有色礦,動物質混合製成菠蘿漆(又名破鑼漆,犀皮漆),用以製作硯盒,筆筒,筆桿、花瓶、盒蓋、扇柄等小品,精采雅緻,古樸大方,曾被京都選為貢品。從此,菠蘿漆風靡一時,徽州漆工成為徽幫一派。只是,這種名貴工藝品,在抗日戰爭時期停止生產而失傳。一九七八年,老漆工俞金海根據其父祖傳的漆器技藝,結合自己四十多年的漆工經驗,經反覆試驗,終於製成與古無異的菠蘿漆器產品,經科研部門和專家鑒定合格。日本曾派漆器專家前來參觀學習。波羅漆:南方漆工稱犀皮為「波羅漆」。波沫技法:李芝卿髹飾技法之一。先通體髹刷淺藍色推光漆加汽油製成的漂流漆,再用棘形漆筆蘸深藍色漂流漆起出浪花狀紋樣入,干後颳去深藍色起皺部分,填入更淺藍色漆,干後磨顯出亮。現出猶如波沫逐流翻飛的效果。補敏:表面漆磨破處再用退光漆補綴稱為補敏,陰乾,磨「補敏」處,稱為「磨敏」。布漆:在經梢當之後的器物上,用法漆將麻布糊貼上去的一道漆工藝。這樣,即使用石搓磨,也不致於將木胎或木筋暴露出來。木胎拼合處也不容易松裂脫開。布漆胎:是在木胎上糊布並上漆灰的做法。布漆胎即木胎。布心紙胎:胎用漆或漆灰將若干層布糊裱在一起,外面再糊紙,故曰布心——紙胎。現統稱「脫胎」。參見「脫胎」。采勾金:用刀淺勾,上采加金的漆藝技法。製作過程比「勾刀金」簡易省工,但裝飾效果很好,秀麗中顯出華美。彩漆:一、髹飾的技法,即「描漆」,參閱《髹飾錄》坤集·描飾第十二。二、彩漆是各種顏色漆的統稱。即色漆。彩漆:以各種顏料配合之漆。鄭師許《漆器考》:「漆汁原為無色透明之液體,今茲所顯彩色,乃各種顏料配合而成。例如:一、黑漆,以木炭獸骨灰加合木汁為主,乃以「鐵丹」即硫化鐵為配劑。前人所用,大抵以鐵屑入酣為汁。二、白漆,加合鉛粉。三、栗殼漆,加合朱,硫化鐵與油煙。四、紅漆,加入紅花。五、濃綠漆,加合石黃與藍。六、黃漆,加合鎘(Codmuim)或石黃。七、綠漆,為鉻(Chromuim)類所出之色。八、朱漆,真者加煉朱,偽者加豬血,或一種植物油。九、金漆,加合金粉。十、銀漆,加合銀粉末。十一、琥珀漆,加合砷(Arsluic)。蒼苔技法:李芝卿髹飾技法之一。先髹薄推光漆一道,當即散蒔黃色漆粉。蔭干,再髹綠色推光漆,淺綠色推光漆及紅骨推光漆等三道,各道間歇需蔭干,最後磨顯出亮。效果似苔點斑斑,雅朴天然。糙漆:在器物的漆灰上面上灰漆及漆,使其光而加厚的一道工序。《掇耕錄》:「細灰車磨方漆之,謂之糙漆」。糙漆可分「灰糙」、「生漆糙」、「煎糙」,參閱《髹飾錄·坤集·法質》。鏟敏:磨灰後再用稍稀細漆灰薄刮一遍,以填補灰地小針孔及微侖波跡等。常州出土的南宋剔犀執鏡盒:常州宋墓出土。木胎,長27厘米,徑15.7厘米,厚3.2厘米。盒面,柄部及周緣雕雲紋圖案,黑面,褐色底,是朱、黃、黑三色更疊的實例,是現知較早的剔犀漆器之一。常州出土的宋代夾羅漆片:一九八二年常州市北環新村住宅基建工地土坑木槨木墓中,出土一批鮮見的宋代漆器,其中有夾羅漆片二片。對稱,長27厘米,頂部寬20厘米,下邊寬13厘米,厚0.15厘米。頂部較寬呈圓弧形,向內彎折,附寬0.6厘米折皺較密的付葉邊。頂以下內收呈長方形,中間開縫呈現彎曲弧形,可能是襆頭背面。漆片以兩層棕色花羅,中間刷灰膩,兩面髹漆,呈深棕色,漆層光滑,花羅紋樣透露清晰。常州出土新石器時代的漆器:江蘇常州圩墎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上層出土二件喇叭形木器,都有紫醬色塗料,出土時色澤光亮。直觀同現在的漆沒有什麼差別,距今有5000多年,考古界曾稱其為「原始漆器」。現藏常州市博物館。長沙出土的戰國漆盾:漆盾上面兩角作圓形,類似葫蘆,下面兩角方形,中脊稍隆起有棱;並附有嵌銀的銅盾鼻,盾是皮胎,內外兩面均施黑漆;用赭石及藤黃兩種顏色繪成龍鳳花紋。顏色鮮艷,製作精美,從其形制上看,非常纖巧細緻,不適合作實用武器。古代有一種模擬戰術的「萬舞」,這種漆盾,可能是作為舞蹈用的道具或一種儀仗用器或裝飾品。長油清漆:見「油性清漆」。長治出土的春秋漆器殘片:在山西長治出土的漆器,漆色一般是黑底紅彩,或紅底黑彩。器物均已朽壞,器形難辨,但漆皮上殘留的彩紋,非常精美,以蟠夔、蟠虺和三角雲紋居多,和當時銅器紋飾的風格基本一致。抄白漆:常用的白色打底漆。可分以鈦[敏感詞語](立德份)為主體與厚白漆為主體的兩種。車螯:一種蚌的名稱。《本革綱目》介部車螯條:「車螯……其殼色紫,璀燦曲口玉,斑點如花,……殼可飾器物。」漆器嵌螺鈿材料。沉花:福州漆器行業常把髹漆裝飾工藝分為沉花、平花、浮花三類。沉花,又稱暗花,是在漆器表面上糙漆或光地後,彩繪各種紋樣裝飾,再在紋樣上蓋一層透明漆,經過精細研磨推光後,便成為表面光滑而又能顯出花紋的漆器。襯色甸嵌:將螺湘的薄片花紋,底面襯上不同的顏色,顏色透過貝殼能顯現出各種彩色效果來,故稱「襯色甸嵌」。吃青:凡坯體塗髹生漆叫「吃青」,可使木坯不易吸水變形。蟲膠:也叫「紫膠」。一種天然樹脂。由紫膠蟲的分泌液聚結在樹枝上經乾燥而成。色紫紅。經加工提煉即成蟲膠片,俗稱「洋乾漆」,可供製造塗料,唱片及電絕緣材料等用。蟲膠片:俗稱「洋乾漆」。見「蟲膠」。蟲膠清漆:俗稱「泡立水」。一種重要的醇溶性清漆。由蟲膠片或顆粒蟲膠溶於酒精而成。為棕色半透明液體。乾燥迅速。漆膜光亮透明,但不耐日晒與水燙。用於塗飾傢具、地板和室內門窗等。初漆:即第一道漆,在磨平的灰面上髹黑漆,現多用噴漆。出光:用推光、揩光、拋光工藝使漆器表面達到明亮光耀的效果。錘紋漆:能形成類似錘打花紋的漆,有自干型和烘乾型兩種。由鋁粉、合成樹脂、溶劑等製成。噴塗乾燥成膜後,漆面呈不規則而微凹的圓斑,美觀耐久。廣泛用於塗飾儀器、儀錶、電器等。磁漆:人造漆的一種。以清漆為基料,加入顏料用機器研磨而成。塗刷乾燥後能形成光滑而堅硬的膜。品種很多,廣泛用於塗刷傢具、玩具、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及建築裝飾等。磁胎:黃成《髹飾錄》雕鏤第十有「磁胎者」。磁即瓷。磁胎應為瓷胎,參見「窯胎」。磁屑:將殘破的磁器搗碎而成的漆灰。磁性調和漆:調和漆中含有樹脂的稱做磁性調和漆。它比油性調和漆乾燥較快,光澤和硬度也較好,但容易退光、開裂和粉化。只適用於塗飾室內木器。瓷胎:見「磁胎」。瓷胎雕漆:瓷胎雕漆是我國明清年間出現的一個珍貴品種。在失傳三百多,年後,北京雕漆廠在外貿部門和景德鎮瓷廠等單位的幫助和配合下,組織工藝美術家、工藝師查閱資料,反覆試驗,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了瓷胎雕漆產品。這些產品古樸大方,色彩鮮艷,身部留有康熙年間的紋樣圖案,並保持了清代雕漆刀法的技藝,具有層次鮮明、自然靈活、立體感強的特點。催干劑:又名乾料催燥劑,是一種能夠使幹性油、半幹性油加速乾燥的物質。如亞麻籽油不加催干劑,約6—8天乾結成膜;加入催干劑後,一般在12小時內可以結成膜,而且油漠光滑。催干劑有固體(鉛、錳、鈷等金屬氧化物和金屬鹽等)和液體(液體鈷乾料等)兩類。磋跡:漆器由磨磋而顯露紋樣,由於磨磋躁急,磨顯不順而出現的毛病,常稱為「磋跡」。打埝:製作犀皮漆器時,用右手拇指輕輕將未乾漆推出一個個突起的小尖的工藝,叫「打埝」。大漆:大漆即天然漆,又名土漆、中國漆。它是我國著名的特產之一,屬於天然樹脂塗料。剛從樹上采割下來的生漆為乳白色膠狀液體,當接觸空氣氧化後,逐漸轉變為褐色,紫紅色,以至黑色。其主要成分為漆酚,樹膠質,含氮物,水分等。由於大漆漆膜堅硬而富有光澤,具有獨特的耐久性、耐磨性、耐熱性、耐油性、耐水性、耐溶劑性及優越的電絕緣性等,因此廣泛應用於特種工藝品、傢具的塗飾及軍工、化工、紡織等行業。大漆中的漆酚有毒,能引起部分人皮膚過敏。丹波技法:李芝卿髹飾技法之一。黑色C13面上用發束卷蘸以生漆橫拖,若斷若續起出紋樣,蔭干,再髹紅骨推光漆二至三道填平為止,入蔭待干固後磨顯出亮。能表現出行雲流水,猶似丹皮的效果。丹雘:古代髹漆稱「丹雘」。單漆:在底漆上用色漆直接上漆,或先刷顏色打底後上漆稱為「單漆」。單色髹塗:以一種漆色作為塗物的面漆,即上塗漆的髹飾工藝。單色髹塗種類很多,《髹飾錄》中有:黑髹、朱髹、黃髹、綠髹、紫髹、褐髹、油漆、金明、單漆、單油、罩朱髹、罩金髹等等,都是不加任何紋飾的髹塗方法。單色髹塗的應用範圍最廣泛。單素:凡是在梢當之後,不再經過貼布,垸漆,糙漆等工序,接著上漆便算完成的做法,均稱「單素」。單油:在器物上直接上油稱為「單油」。彈染:福州脫胎漆器常用花卉裝飾的彩畫手法之一。用厚料漆平塗紋樣於器物面上,待將干時貼金或銀箔,再用鏤染法彈染色彩明暗,最後用鼠毛筆沾黑漆開骨點苔。蛋殼鑲嵌:將蛋殼內薄膜剝凈後,內厚塗生漆貼在漆器土,形成花紋,經粘貼壓平,蛋殼破裂的碎紋自然而富有裝飾趣味。干固後雕除不整齊的部分,經上黑漆,刷細炭粉;打磨,全面髹漆、再打磨,使其顯出蛋殼花紋來。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鑲嵌裝飾技法。底漆:施於物體表面的第一層塗料,作為面層塗料的基礎。用於金屬表面的,有含鉛丹、鋅鉻黃、鋁粉等顏料的防鏽漆,主要起抗腐蝕作用;以及含氧化鐵等顏料的打底漆,主要起填平、修補、封閉等作用。用於木面的,有蟲膠漆,可起封閉作用。點螺:點螺漆器是我國傳統工藝品。1966年北京元代遺址出土一件漆盤殘片用螺片鑲嵌廣寒宮。明代是點螺漆器的盛期,工藝水平已達到相當精湛的程度。用貝殼、夜光螺等為原料,精製成薄如蟬翼的螺片;再將薄螺片,「點」在漆坯上。故名「點螺」。因點螺用料較一般螺鈿鑲嵌為薄,而且軟,故又稱「薄螺鈿」和「軟螺鈿」。現在揚州等地,仍有點螺漆器生產。靛華:即靛花,是從藍靛中提煉而來的。《本草綱目》草部藍靛條:「以藍草浸水一宿,入石灰攪至千下……其攪起浮沫,掠出陰乾,謂之靛花,即青黛。」繪畫常用的花青,就是用靛花研漂而成的。墊光漆:糙漆使用的一種漆料。參閱《工部則例·漆作用料則例》。甸嵌:即「螺鈿」。甸鑲嵌:用蚌殼磨成薄片,按圖案花紋鋸成各種形體,然後拼粘在漆坯上,再上灰底,表面髹一層上光漆,又通過磨顯後在螺甸上刻劃花紋。一般的螺甸鑲嵌都用烏黑臻瑩的退光漆,和白色螺甸相對照,黑白分明,樸實而清麗。雕彩漆:剔彩又名「雕彩漆」。雕刻填彩:即「款彩」。雕漆:在堆起的平面漆胎剔刻花紋的技法。我國雕漆始於唐代,歷史上以元代嘉興西塘的最為著名。現代主要產地有北京、揚州、天水、徽州等。雕漆大多用鮮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紅」。雕漆常以木灰、金屬為胎,用漆堆上,少則八九十層,多達一二百層,是待半干時描上畫稿,施加雕刻的一種髹飾技法。一般以錦紋為地,花紋隱起,精麗華美而富有莊重感。雕填:即「款彩」。調和漆:是油漆中使用最廣泛的品種,以幹性油為主要固著劑,再加入著色顏料,體質顏料,溶劑和催干劑等研製而成。固著劑中可以有樹脂,也可以不含樹脂。調漆油:將油熬煉,稠度提高,再用稀釋劑沖薄的,叫做「調漆油」,簡稱「漆油」。動物膠:屬於硬蛋白質的一種。它由動物的皮、骨、筋結構組織中所含有的膠原用溫水抽提而製得。如皮膠,骨膠等。凍子:是一種透明的膠質混合料,干後堅硬。可以用它制胎;或代替漆或漆灰在器上做出花紋來,做法可雕亦可模印。凍子胎:用凍子作胎。參見「凍子」條。短油清漆:見「油性清漆」。
推薦閱讀:

半世皇帝,一世藝名,天下一人
華鼎獎演藝名人滿意度調查提名 鞏俐周迅爭影后
何耀深,藝名,高雄
中藥同出藝名表

TAG:名詞解釋 | 解釋 | 名詞 | 日誌 | 友錄 | 藝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