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中國哲學史筆記【完整版(5)】
第十七講:郭象
* 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州郡辟召,不就。常閑居,以文論自娛。後辟司徒掾,稍至黃門侍郎。東海王越引為太傅主簿,甚見親委,遂任職當權,熏灼內外,由是素論去之。永嘉末病卒,著碑論十二篇。 ——《晉書·郭象傳》
* 玄學與莊子
* 從山林到廟堂
* 獨化
* 性與命
* 玄冥之境
* 名教與自然
一. 玄學與莊子
* 王弼的《老子》注
* 阮籍的《達庄論》
* 郭象的《莊子》注
二. 從山林到廟堂
* 「故聖人常游外以冥內,無心以順有,故雖終日見形,而神氣無變;俯仰萬機,而淡然自若。」(《大宗師注》)
* 「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齊物論注》)
三. 獨化
1、自生
* 「夫庄老之所以屢稱無者,何哉?明生物者無物,而物自生耳」。(《在宥注》)
* 「非唯無不得化而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為無矣。是以夫有之為物,雖千變萬化,而不得一為無也。」(《知北游注》)
* 「萬物萬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然也。起索真宰之朕跡,而亦終不得,則明物皆自然,無使物然也。」(《齊物論注》)
2. 相因
* 「故天地萬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無也。一物不具,則生者無由得生,一理不至,則天年無緣得終。」(《大宗師注》)
* 「夫死者獨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也。生者亦獨化而生耳。獨化而足,死與生各自成體。」(《知北游注》)
* 「相因之功,莫若獨化之至。」(《大宗師注》)
四. 性與命
1. 足性
* 「苟各足於其性,則秋毫不獨小其小,而大山不獨大其大矣。」(《齊物論注》 )
* 「性各有分,故知者守知以待終,愚者抱愚以至死,豈有能中易其性者也?」(同上)
* 「夫物未嘗以大欲小,而必以小羨大,故舉小大之殊各有定分,非羨欲所及,則羨欲之累可以絕矣。」(《逍遙遊注》)
2. 命、理
* 「知不可奈何者命也,而安之則無哀樂,何易施之有哉?故冥然以所遇為命,而不施心於其間;泯然與至當為一,而無休戚於其間。」(《人間世注》)
* 「其理固當,不可逃也。故人之生也,非誤生也。生之所有,非妄有也。天地雖大,萬物雖多,然吾之所遇,適在於是,則雖天地神明、國家聖賢,絕力至知,而弗能違也」。(《德充符注》)
五. 玄冥之境
* 「玄冥」是《莊子》書中原有的一個術語,用以描述一種混沌不分的狀態或一種不知不覺、不分是非、不分彼此的精神境界。郭象對」玄冥」的解釋與《莊子》有所不同,他說:」玄冥者,所以名無而非無也。」(《大宗師注》)
* 「是以涉有物之域,雖復罔兩(影子外的虛影),未有不獨化於玄冥之境者也。故造物者無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無所待,此天地之正也。」(《齊物論注》)
* 「人之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獨化也。人皆以天為父,故晝夜之變、寒暑之節,猶不敢惡,隨天安之,況乎卓爾獨化,至於玄冥之境,又安得而不任之哉?既任之,則死生變化,惟命之從也。」(《大宗師注》)
六. 名教與自然
* 「夫仁義自是人之情性,但當任之耳。恐仁義非人情而憂之者,真可謂多憂也。」(《駢拇注》)
* 「夫仁義者,人之性也。」(《天運注》)
* 「牛馬不辭穿落者(即絡馬首,穿牛鼻),天命之固當也。苟當乎天命,則雖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也。」(《秋水注》)
七. 思考
* 談談郭象的獨化論思想?
* 郭象關於名教與自然的理論?
* 性與命在郭象哲學中有什麼不同?
第十八講:慧遠與僧肇
* 佛學的傳入與六家七宗
* 因果學說
* 神不滅論
* 不真空論
* 物不遷論
* 慧遠,生於公元334年(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死於公元416年(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他是東晉最博學的佛教學者道安的弟子。據《高僧傳》記載,慧遠」少為諸生,博綜六經,尤善《老》《庄》」,對儒、道經典有很深的研究,以後又隨道安出家研究佛教理論。他離開道安後,長期住在廬山,聚徒講學和翻譯佛經達三十餘年。同時,慧遠雖然居住廬山,但廣交達官貴人,因此他的影響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深入宮廷。他的主要著作有《沙門不敬王者論》、《明報應論》、《三報論》等,後來收集在僧佑編輯的《弘明集》中。
一. 佛學的傳入與六家七宗
1. 佛學的傳入
* 據中國文獻記載,佛教於公元一世紀時傳入中國,相傳公元67年(東漢明帝永平10年),開始有漢譯本佛經的出現。
*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當時人們對佛教教義的了解也只是把它看成與中國黃老方術思想差不多的東西。他們認為老子講」無為」、」去欲」,佛教也講」清凈無為」、」息心去欲」。
* 或者把佛看做與中國當時流傳的神仙差不多。例如佛」身長一丈六尺,黃金色,項中佩日月光,變化無方,無所不入」(袁宏《後漢記》)。
2. 六家七宗
(1)六家
* 本無宗、即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
(2) 七宗
* 本無宗、本無異宗、即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
* 一者釋家道安明本無義。謂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詳此意安公明本無者,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無。此與方等經論什肇山門,本無異也。
* 次琛法師云:本無者,未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故稱本無。
* 次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論》,明即色是空,故言即色游玄論。
* 第三溫法師用心無義。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
* 第五於法開立識含義。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今之所見群有,皆於夢中所見。其於大夢既覺,長夜獲曉,即倒惑識滅,三界都空。
* 第六壹法師云:世諦之法,皆如幻化。是故經云:從本以來,未始有也。
* 第七於道邃明緣會故有,名為世諦。緣散故即無,稱第一義諦。(《中觀論疏》)
二. 因果學說
1. 明報應論
* 無明為惑網之淵,貪愛為眾累之府。二理俱游,冥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動。
* 失得相推,禍福相襲。惡積而天殃自至,罪成則地獄斯罰。此乃必然之數。
* 心以善惡為形聲,報以罪福為影響。本以情感,而應自來,豈有幽司?
2. 三報論
* 一曰現報。現報者,善惡始於此身,即此身受。
* 二曰生報。生報者,來生便受。
* 三日後報。後報者,或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後乃受。(《三報論》)
三. 神不滅論
* 首先,慧遠認為,」神也者,圓應無生,妙盡無名,……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滅」。這是反對中國古代一些思想家把精神也看做一種物質性的」精氣」,從而認為」精粗一氣」、」神形俱化」的理論的。他認為,神不是物質性的東西,」夫神者何邪?精極而為靈者也。精極則非卦象之所圖,故聖人以妙物而為言」。(《沙門不敬王者論》)
* 其次,神既然是不滅的,那麼神是如何從一個形體轉到另一個形體中去的呢?慧遠認為,這就像火傳給薪一樣。他說:」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於形;火之傳異薪,猶神之傳異形。」
* 僧肇,生於公元384年(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死於公元414年(東晉安帝義熙七年)。他是當時著名的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的大弟子之一,是東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佛教理論家。他對當時在中國流傳的大乘空宗和魏晉玄學各派的理論進行了研究,認為各派的理論都不夠徹底,還不能充分和正確地表達佛教大乘空宗所謂」空」的基本理論。因此,他從更徹底的大乘空宗立場,對佛教和玄學各派理論進行批判性的總結,建立起自己的哲學體系。他的主要著作有:《不真空論》、《物不遷論》、《般若無知論》等,收集在《肇論》一書中。
四. 不真空論
1. 根據佛教「緣起」說(「緣」指各種條件)的理論證明物的「非有非無」。
* 若有不能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不無者,夫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則非無,以明緣起,故不無也。
2.從哲學上常講的」名」「實」關係來說明萬物的」不真」。
* 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
五. 物不遷論
1. 即動以求靜
*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
* 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復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
2. 各性住於一世
* 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
* 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於一世。
六. 思考
* 談談慧遠的因果學說。
* 僧肇是如何論證「物不遷」的?
* 談談僧肇的「不真空論」。
第十九講:道教哲學
一. 五斗米道與道教的成立
* 五斗米道與道教的成立
* 葛洪與抱朴子
* 陶弘景
* 唐代的老子注
1. 太平道
* 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後張角頗有其書焉。 ——《後漢書·襄楷傳》
* 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 ……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標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為蛾賊。……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後漢書·皇甫嵩傳》
2.五斗米道
* 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稱米賊。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行之。……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領部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疾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 ——《三國志·張魯傳》
二. 葛洪與抱朴子
* 暢玄
* 守一
* 形神
*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人,生於公元284年(晉武帝太康五年),卒於公元364年(晉哀帝興寧二年),年八十一;一說生於公元283年(晉武帝太康四年),卒於公元343年(晉康帝建元六年),年六十一。葛洪生於一個篤信道教的貴族家庭。他的祖父葛系是三國時孫吳的大鴻臚,父葛悌是西晉的邵陵太守,叔祖父葛玄則是三國時著名的道教徒。
* 葛洪的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內外篇。內篇二十卷,論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等道教理論和道術;外篇五十卷,論人間得失、世事臧否等,屬儒家,是政治倫理方面的著作。
此外,葛洪尚有《神仙傳》、《枕中書》、《隱逸傳》,以及有關醫藥等方面的著作多種。
1. 暢玄
* 玄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即所謂」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暢玄篇》)。
* 「玄」的作用是神通廣大的,」乾以之高,坤以之卑,雲以之行,雨以之施」(同上)。
* 天地萬物也是由」玄」中孕育產生的。所以,他又說:」胞胎元一(元氣),范鑄兩儀(天地),吐納大始(萬物形成之始),鼓冶億類,迴旋四七(二十八宿,即列星),匠成草昧。」(同上)
2. 守一
* 葛洪認為,要守住」玄」或」道」,也就是要守住」一」。」一」也就是」玄」和」道」。他引《老子》形容」道」的一段文字說:」老君曰:』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一之謂也。」(《地真篇》)
* 在葛洪看來,」一」是最真實的本體,所以」守一存真」,他也稱為」守真一」。他認為,對於」真一」如果能」守之不失」,則可以」陸辟惡獸,水卻蛟龍,不畏魍魎、挾毒之蟲,鬼不能近,刃不敢中。此真一之大略也」(同上)。
3. 形神
* 葛洪有時把形、神關係比喻為」堤」和」水」,」燭」和」火」的關係。如說:」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縻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至理篇》)
* 葛洪雖然認為形神是互相依靠的,而又強調所謂」有因無而生焉,形須神而立焉」(同上),把形說成要依賴於神才能不朽不疲,從而又強調了神比形更為重要。
三. 陶弘景
* 陶弘景,南朝梁代人,生於公元456年(劉宋孝建三年),死於公元536年(梁大同二年)。他是一位與國家政治有著密切聯繫的道士。他在梁武帝肖衍奪取齊王朝政權時,曾派弟子向肖衍進表支持,表中援引圖讖,說明天下必歸梁,得到肖衍的賞識。梁武帝接位後,每逢國家有征討大事時,常派人去茅山向陶弘景諮詢,因而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稱(見《南史·陶弘景傳》)。
* 他主張道、儒、釋三教合流,在茅山道觀中,建有佛、道二堂,提倡佛、道雙修。他在《真靈位業圖》一書中,按照儒家所倡導的世俗社會的等級秩序,建構了一套等級森嚴的神仙世界。他說:」雖同號真人,真品乃有數;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級千萬。」
* 陶弘景還在《真誥》一書中,構建了一套所謂」道者混然,是生元氣。元氣成,然後有太極。太極則天地之父母,道之奧也」(《甄命援第一》),即道生元氣生天地萬物的宇宙生成論思想。
四. 唐代的老子注
* 成玄英
* 王玄覽
* 司馬承禎
1. 成玄英
* 成玄英字子實,生卒年不詳,為唐太宗至高宗時人。他的著作很多,據《新唐書·藝文志》載,傳世的著作有《老子注》、《莊子疏》。《莊子疏》收入《道藏》中,清人郭慶藩著《莊子集釋》中,錄有成玄英疏全文。《老子注》久已佚失,近人蒙文通從《道藏》中輯出其佚文,題為成玄英《老子義疏》。
* 「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滯之名。……既不滯有,亦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 ……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行者滯於此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老子》一章疏)
* 「夫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浩曠無端,杳冥無對。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靜無心而品物有方。混漠無形,寂寥無聲,萬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極,成者必虧。生生以成,今古不移,此之謂道者也。」(《老子》一章疏)
2. 王玄覽
* 王玄覽原名暉,生於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死於公元697年(武周神功元年),年七十二。他的主要著作有《玄珠錄》。在王玄覽看來,這個不生不滅、萬物眾生的本體———」道」,並不在人心之外,而就是人心中具有的」道性」。修道不應外求,而應當內求。所以,他所講的」道」生萬物,也就是」心」生萬物。他說:」空見與有見,並在一心中,此心若也無,空有當何在?……是故心生諸法生,心滅諸法滅。」
3. 司馬承禎
* 司馬承禎字子微,生於公元647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死於公元735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年八十九。他是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的四傳弟子(陶傳王遠知,王傳潘師正,潘傳司馬承禎)。他的主要著作有《坐忘論》等 。 司馬承禎在道教中,不注重煉丹、服食、變化等道術,而提倡靜修正心。」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
五. 思考
* 道教是如何形成的?
* 論述葛洪的主要思想?
* 唐代道教有那些代表人物?
第二十講:隋唐佛教
* 天台宗
* 唯識宗
* 華嚴宗
* 禪宗
一. 天台宗
* 止觀
* 一念三千 天台山
* 一心三觀
* 無情有性
1. 止觀
* 「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借。」(《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2. 一念三千
* 所謂」一念三千」,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指三千世界,總括一切法之謂。智顗說:」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摩衍止觀》卷五上)這是說,三千世界即一切現象皆存在於一念心中,這是因為」三千同一性故」,皆為同一真如本心之顯現,所以說」一念三千」。
3.一心三觀
* 所謂」一心三觀」,即是說一心能觀空、假、中三諦。這是智顗根據印度龍樹的《中論》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名中道義」的所謂」三是偈」思想發揮而來的。智顗說:」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謂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摩衍止觀》卷五上)
4. 無情有性
* 故知經以正因結難,一切世間何所不攝,豈隔煩惱及二乘乎?虛空之言何所不該?安棄牆壁瓦石等邪?故知一塵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金剛鈚》)
二. 唯識宗
* 八識
* 種子學說
* 三性
1. 八識
* 阿賴耶識
* 末那識
* 了別境識:眼、耳、鼻、舌、身、意
2. 種子學說
3. 三性
* 一是」遍計所執性」,是指人們普遍地對萬事萬物分別計較,視一切事物為各有自性差別的」實我實法」的世俗認識,其實這些事物都是不真實的。
* 二是依他起性,是說萬事萬物皆是依賴心識而生滅,是虛幻不實的。
* 三是圓成實性,是指在」依他起性」上,遠離」遍計所執性」的錯誤之見,認識到」我」、」法」兩空,由此而顯現出真如實性。
三. 華嚴宗
* 六相
* 四法界
1. 六相
* 總相 別相 同相 異相 成相 壞相
2. 四法界
* 理法界
* 事法界
* 理事無礙法界
* 事事無礙法界
四. 禪宗
* 漸修與頓悟
* 本性即佛
* 無念、無相、無住
1. 漸修與頓悟
神秀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慧能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2. 本性即佛
* 「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壇經》)
* 「本性是佛性,離性無別佛。」(同上)
*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同上)
* 「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同上)
3. 無念、無相、無住
* 在慧能看來,」頓悟成佛」,在修行方法上就是心不受外物的迷惑,這就是」無念」。他說:」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同上)
* 「無住」(不執著)是說,心不執著在外境上,對任何事物都不留戀,念過即過。
* 「無相」,是說」外離一切相」,心中不執著於事相上,不是說,不同事物相接觸。
五. 思考
* 談談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
* 八識包括那些內容?
* 談談華嚴宗的「四法界」?
* 談談禪宗對於佛教的變革。
第二十一講:經學與儒家
* 五經正義
* 韓愈
* 李翱
* 儒家與佛教
一. 五經正義
* 孔穎達奉唐太宗之命主編《五經正義》,旨在統一南北朝經學的異說紛紜。書凡一百八十卷,《詩》用毛亨傳、鄭玄箋,《尚書》用偽孔安國傳,《春秋左傳》用杜預集解,《禮記》用鄭玄注,《周易》用王弼、韓康伯注,皆由孔穎達撰定義疏。
二. 韓愈
* 道統
* 闢佛道
* 性三品說
韓愈,字退之,生於公元768年(唐代宗大曆三年),卒於公元824年(唐穆宗長慶四年),唐代科舉出身的新官僚,古文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我國古代有名的文學家和詩人。
他的著作有《韓昌黎集》,其中《原道》、《原性》、《與孟尚書書》和《諫迎佛骨表》等,代表了他的哲學思想。
1. 道統
* 韓愈認為儒家思想在歷史上有一個傳授系統———」道統」,由堯舜開始,傳於周公、孔子,孔子又傳給了孟子,但孟子以後就不得其傳了。
* 韓愈所提倡的」道統」,從其內容來說,就是孔孟的仁義道德思想。不過他也作了一些新的解釋。他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已無待於外之謂德。」(《原道》)
2. 闢佛道
* 韓愈自認為,他在文化思想上的任務是排斥佛教和道教,以恢復儒家的地位。他說:」釋老之害過於揚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雖然,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與孟尚書書》)
* 韓愈指責僧侶和道士說:」以其誑丐漁利,奪編人(民)之產。」(《太原王公墓志銘》)
3. 性三品說
* 韓愈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他認為上品的人性是善的,生來俱有」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品性;中品的人性可善可惡,五種道德偏差不齊;下品的人性是惡的,五種道德都不具備。他還認為,人不僅有性,而且還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情也有三品:上品的,七情發作都合乎中道,沒有過和不及;中品的,七情發作,有的過多,有的過少;下品的,七情發作或者都過多,或者都不及。每一品中的情和性,都是互相配合的。
三. 李翱
* 性善情惡
* 復性說
李翱,生於公元772年(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公元841年(唐武宗會昌元年),是韓愈的學生,也是唐中期的文學家和詩人。他同樣也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有《李文公集》,主要的哲學著作有《復性書》。
1. 性善情惡
* 李翱繼承了韓愈的說法,認為人有性和情兩方面。但是,他卻認為性和情是對立的,性是善的,情是惡的。他說:」性無不善」,」情本邪也,妄也」。(《復性書》中)
* 「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復性書》上)
2. 復性說
* 「弗慮弗思,情則不生」(《復性書》中)
* 「知本無有思,動靜皆離」(同上)
四. 儒家與佛教
* 韓愈與佛教
* 李翱與佛教
* 柳宗元與佛教
* 劉禹錫與佛教
五. 思考
* 論述韓愈的「道統」學說。
* 論述李翱的「復性」思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