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錦先生講德經第一章(三)
講解三
(根據熊春錦先生 2004-01-14講座錄音整理)
禮德積厚光明圓前面我們討論了四個自然段。對於「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這一段要深入展開討論,主要是圍繞德的上禮、中禮、下禮,聯繫本身的實踐,結合陽性的真五行、真五德來進行討論。特別是對自己性體的秉持規範,對元 申本身存在的陰陽性,對心中唐三藏的陰申秉規持范性進行討論。在理論上是否將上德中的禮德特性抓住明理持法?是否透現出光明圓通?圍繞「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來展開討論。要掌握三把鑰匙:一把是道的鑰匙,一把是德的鑰匙,一把是仁的鑰匙。德中的義、禮、信、智都是基礎,其中禮德比真土、真金、真水來說又要重要一些。因為在真五行中,只有仁德和禮德這兩德具有玄源五元中的個體性,一個屬於元性,一個屬於元 申;而土、金、水都是一種質源。
如何把握住元氣、元情、元精的體源性,而用好質源性的提升,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方法論,也是明理識法的一個重要步驟。如果只是單純地陷在元精、元性、元情中而不能提升,缺乏玄源的整體能動性,那只是單純地重視物質的積累。如果能把元性、元 申中的仁德、禮德同時抓住了,再提升五元,清除秉性中的不足,那麼這個過程就迅速得多。
要把握這個綱領來研究、複習《論德》章 ,並且展開與對應自己的內環境,去求得、修得上德、上仁、上義、上禮,全面了解先天五元對內環境心身健康的重要意義,在自己內天地里很好地展開。今天我們先把文字上的內容弄清楚,將五德與五元的結合性很好地提升一下,以後再逐步深入地展開討論。
「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這裡談的是禮德問題。這一段又與「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以及「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緊密相連。要把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聯繫起來看,才能看出其中的味道 ,而掌握老子在這個章節所強調的核心。強調的核心是什呢?就是一個心,就是要把上禮直接轉換成為真心。對「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乃之 」這兩句如何理解呢?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心修得非常好的人,處在一個已經失道、失德、失仁、失義的環境中,很難得到大眾響應的 ,他如果想表達自己的德心想法,就需要對民眾進行振臂高呼,要進行教化,要通過道德的講演進行教育。
第五段最後談到了「 失義而後禮 」。因為前面這幾個關鍵「道、德、仁、義」是進道的基礎。如果「道、德、仁」都丟失了,「義」德也丟失了;連「義」德在社會都無法顯現出來的時候,修心復「禮」德就上升到極為重要的位置。所以老子在這裡用了四段文字的內容,包括後面的「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都是在強調修心的重要性。因為上乘禮德所表現的都在我們的心中。
第六段「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這裡沒有用「上禮」,而只用了一般的禮字。這個一般之「禮」如果不規範到「 上禮 」的狀態,那麼「 真信 」也就必然非常淡漠,也是內環境引起禍亂的開端。對社會而言,如果人們都不講究修德,不注意修自己的心性,那肯定就是禍亂之端,是內亂之首,也是社會動蕩的因素。所以老子在這一段特彆強調了「 上禮 」,如果我們只是講究一般禮義,只講一般規矩去制約於心,而不是用帶有元性特質的「 上禮 」來討論和實踐修心。如果不把修心放在第一位而空泛地談禮德,最後必然導致「 忠信之薄 」,從而衍生出「 亂之首也 」。
「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這個「 前識者 」,實際上也是談的「 夫禮者 」,指的是只注意表面上的修心,口頭上的修心,一般性的規範心性,而沒有進入「 上禮 」狀態,這就是「 道之華 」。「華」就是表面,是浮光掠影。只抓住後天系統的轉變,單純地在智識上教化,就是「 愚之始 」;是不識大道、不識心君、不識根本的愚蠢作為。「 大丈夫處其厚 」,指的就是修心,修上禮,而不是「 居其薄 」。「 薄 」是道之華,是表面的東西,要求「 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濃縮起來看,從開始用兩段內容討論上德、下德,強調這個德性之外,緊接著就用上仁、上義這一段內容將它們囊括其中;又用了四、五段文字內容來強調這個禮,而且將禮分為「 上禮 」和一般禮來討論,從而教導我們如何重視修心。這才是《論德》章的根本所在。
五德厚淳真我立
心為身君,心中君要有禮德。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普通的禮德來解釋這四段的文字內涵,而要上升到元性去領悟,在五元系統中去實踐它的實質,整體地把握住體元、質元系統的升化。這樣理解這一段就抓住了綱。
為什麼很多同學在理解這幾段的時候,覺得有點兒迷糊了,不太好理解呢?這是由於老子通於大道,而孔子精於常道。孔子精於常道,所以他對「 夫禮者 」花了畢生的時間和精力來闡釋它,而成為二千五百年以後歷代尊崇的一種儒家文化,所以才使我們後來者的大腦中,對老子所闡釋的禮德概念和孔子所闡釋的禮制概念有點混淆。在我們大腦皮層中所建立的禮性概念,大多是孔夫子所闡釋的禮德、禮儀的內容,這些禮德的內容多是做人的常規,也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其中也具有德性的能量。但是真正要跨越孔子所論的常規禮德層次,而達到老子所言的「上禮」狀態,從常道邁向大道,首先在觀念上要跨越歷史的障礙、認識上的壕溝,真正去用大道、大德、上德、上仁、上義、上禮來理解老子在這一段中對修心的闡述。
我們自己內環境將心修開了,修到了真心,那麼你的禮德對外界就能很快起到相應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感慨:一顆好心在濁流之中,在私慾、私心橫流的社會環境中很難得到響應。我看到一則消息報道:一個汽車司機,在路上遇到了被汽車撞傷的傷者,而不敢下車去救助,為什麼?因為在浙江就曾經有先例:一位司機在路上看到前面的車把一位婦女撞傷,揚長而去。他用一顆善心主動將這個婦女送到醫院搶救,但是患者的親屬和朋友卻反而將他的車砸得粉碎,將他打成重傷。這是不是「 莫之應 」?是不是需要對每個人進行心靈的教化,要對人們振臂疾呼呢?!所以要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做起,從社會上的點滴做起,使世人都懂得修心的重要性。如果每個人都重視了修心,都能用「 上禮 」來規範自己的心性,那麼這個禮也就不會丟失了。
當我們還強調這個禮德的時候,那內心裡肯定充滿了自私自利,充滿了慾望,充滿了自我敗傷道德的陰性能量。因此才強調要抓住修心,用「 上禮 」之德恢復元性的陽性能量。所以在閱讀這一段內容時,要細細地逐字研究。同時也要整體把握這一段對我們修道德的重要指導意義,跨越歷史,跨越文字的障礙。
我們要聯繫歷史,聯繫社會,聯繫我們自己的心,來解讀這一段。而不要被文言文字所障礙。上面我們提到「扔」字,這個「扔」和「乃」在文言文中是通用的,其意是振臂疾呼,進行教化,進行宣傳。因為人類失道離德確實己經到了一個危險的狀態,連上禮行於世、行之於人們的內環境,都已難以回應,所以需要更加強化、強調和宣傳。要在心裡建立起一種正覺、正念。 申居於心、居於腦,這兩大內環境都要同步地與德、仁、義相協調,主宰好內環境的整體性逆返。
正覺正念的建立過程,就是「 攘臂而 乃之 」。我們建立起「道醫天地」這個課堂,也是一個進行「攘臂」的過程。如果大家心都相應了,而不是處在「 莫之應 」狀態,那麼學習也就是道和德自然回歸的過程,回歸到以道德力量改造身心的過程。如果大家都學好了,把握住了修心,那麼道德的復歸過程就容易完成。在內環境里道德的影響力就能逐日上升,內部道德的力量強化了,你的道德影響力在家庭、在單位、在社會都會產生良好效應,作用力也就隨之升華。所以在討論這一段時,一定要聯繫實際,聯繫歷史,聯繫社會,聯繫家庭,聯繫自己的心,聯繫自己的內環境進行學習和實踐。
振臂疾呼道德歸
強調幾點。第一點,對論德章,特別是「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可以結合其它章節加深理解。「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離。下士聞道,大笑之。 」這是人們對大道的幾種不同態度。現在很多人對道德恨之、罵之,發展到這樣一種嚴重狀態,這可以說是對「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的最好解釋。我們修《道德經》的實踐者,以上禮的狀態而應世,生活在家庭中、社會中,應當擔任起「 攘臂而扔之 」的責任和義務,去振臂而高呼!去弘揚道德真義!因為我們明白什麼是德?什麼是自然規律?使人們懂得無情的規律,無情的法則;是道德養育了天下萬物的生命,乃至每一個人的內環境。當人們學習道德,並得到道德的任何一個元素的時候,一定會引起心身健康的變化。修持上德是保持內環境中心身健康不可須臾離開的先決條件,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要從自己心身內環境做起,弘揚《道德經》所提倡的修德,而證得自己的大道。
第二點:當我們掌握理解好這段經文的基本內涵之後,可以誦讀。運用經文中所含有的上德信息、上仁信息、上義信息、上禮的信息,來強化自己的內環境,使自己心身中所缺失的五元元素,重新進入復歸的狀態,通過真心地誦讀,復歸於上德狀態。嚴格來說,我們身內道德的丟失,他還在空間中存在著,處在 物質不滅的大前提下。這是我們自己的道德損耗造成的,因而才使這些德性能量離體而彌散在空間。只要我們重新整理內環境,主動去完成內陰的清理過程,使內環境恢復到與所丟失的能量相應相親,那麼這些道能、德能、所有上德的能量,都會整體的復歸。
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上仁、上義德能的修復還需要一個過程,金、木、水、火、土這五元素是上德的五個子系統。但是只要按照目標一步一步去做,必能實現內環境中的道德回歸。大家要把握好這種機緣,儘快將內五行中的陰性部分加以清理,而將真五行、陽五行的質性,真實不虛地修證出來。要在自己心身內給出空間,給出位置;呼喚它的位置,呼喚它的回歸,對它「 攘臂而扔之 」。將這些散在外空間的能量召集在體內,建立我們的內天下、道德的天下,從內環境做起,從現在做起,去實現人生最愉快的目標——道德的回歸。
推薦閱讀:
※張蒼水先生墓祠
※走好,楊絳先生。
※論演藝圈虐狗界扛把子,還是會買菜的市民劉先生呀
※暮雨對陳微明先生傳楊氏太極拳慢拳之單鞭至十字手式筆談之二
※豐沛雪為李嵐清先生撰聯
TAG: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