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塔的地方就有風水的傳說

在中國人的建築裡頭,數量最大、形式最多的,除了住宅以外,也可能就是塔了。喜歡旅行的朋友會發現,每一座城鎮或風景勝地的標誌,多數是塔。塔,是一種特殊建築,屬陽宅建築之一。凡是鎮山、鎮水、鎮邪、點綴河山、顯示教化等,都有風水意義,都稱之為風水塔。凡是有塔的地方必有風水的傳說。

塔最初是佛教建築。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是「佛」的梵文音譯,這裡借喻為塔,說明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塔就是佛的象徵。但中國的塔是人的建築,它凝聚人的情調。由於它高聳入雲,與天相接,故對老百姓而言,不僅可以指示方向、距離,而且可以鎮壓妖邪,保境安民。白蛇娘娘不就是被法海禪師鎮壓在西湖雷峰塔下面嗎?而雷峰塔之所以在1924年倒塌,也不是「因為鄉下人迷信那塔磚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能平安,如意,逢凶化吉,於是這個也挖,那個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嗎!」這是魯迅先生小說中的原話。

有風水塔的地方確實有很多。以塔來改造城鎮、鄉村風水的做法,在宋代以後,發展到了極端,從而產生了許多專門用以鎮壓風水的壓勝塔和文峰塔。這些塔和其他建築的區別在於,它們具有風水性質,其功能是增補形勢,而與佛教教義無關。最講風水原理、也最能說明問題的,還要數廣州「水口」的「珠江三塔」。廣州地處南方沿海,為山水大盡之處,其東郊之山,左臂微伏,兩崖林戀,與人居相錯,累累若釜鍾之狀。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先生在《廣東新語》中是這麼描述的:「形家者以為中原氣力至嶺南而薄,嶺南地最卑下……其東水口空虛,靈氣不屬,法宜、以人力補之。補之莫如塔,於是以赤崗為巽方(東南)而塔其上。觚(姑)棱峻起,凡九級,特立江下,以為人文之英鍔。」是為廣州第一水口之鎮塔:赤崗塔。

屈大均先生的意思是龍脈之氣從中原到了廣東,力量已經很薄弱,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在水口建塔,以聚龍氣。赤崗塔位於廣州大橋東南面的新市頭,興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是廣州市現存的古塔之一。地處赤崗,所以叫赤崗塔。為八角形樓閣式青磚塔。外觀為9層,塔高50多米。在赤崗東面25里,有一沙洲(俗名二沙頭)正當江中,其中一山,石冢高平,上有一塔。是為廣州第二水口之鎮塔:琶洲塔。

琶洲塔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的琶洲(新港東路),靠近珠江邊,為八角形樓閣式,青磚砌築,外觀9級,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有「琶洲砥柱」之美稱。該塔於明朝萬曆28年(1600年)建成。再往下行,到了番禹,又有一塔以束海口,是為廣州第三水口之鎮塔:蓮花塔。始建於明朝萬曆40年(公元1612年),與赤崗塔、琶洲塔鼎足而立,素有「省會華表」的美譽。蓮花塔也是明代磚塔。平面八角形,外觀9級。

「珠江三塔」,建成後,雄偉高聳。「屹然與白雲之山並秀……西以鎖西北二江之上流,東以鎖西北二江之下流。」使山水回顧有情,勢力逾重,從而導致廣州乃至「全粵扶輿之氣」為之完固。成為珠江經廣州出海口的風水三塔。其實,這種以塔來鎮壓水口的做法在古代城市中並不少見。如杭州之六和塔,泉州之溜江塔,六勝塔、姑嫂塔,其直接功能皆在於關鎖水口,以壯形勢。而為航運提供標誌,則是它們的輔助功能。總之,不管是「鎮山」也好,還是「鎖水」也好,此類塔屬於風水塔的一種:壓勝塔。

至於文峰塔,則稍有不同。營造文峰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興文運,昌科舉。清朝高見南《相宅經纂》卷二:「凡都、省、府、縣、鄉、村,文人不利,不發科甲者,可於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擇其吉地,立一文筆尖峰,保要高過別山,即發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筆,或於平地建高塔,皆為文筆峰。」
推薦閱讀:

風水學中的十富指什麼
《魯班尺》—家居風水的妙用
【風水植物】風水植物學
常老師漫談風水
八字看風水

TAG:風水 | 傳說 |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