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調頻】如何遠離「下班沉默症」
泛化在心理學中又稱為條件反射的泛化,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概念。行為主義認為,人的行為發生,遵循刺激——反應原理,各種心理和行為反應的對象就是外在的刺激物(環境、生活事件等)或者說這些刺激物引起了這些反應。從心理諮詢角度來說,所謂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類似、相關聯的事件(已經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類似、無關聯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這些心理和行為反應(癥狀表現)。
鑒別泛化的意義泛化是區分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的唯一依據。
1、 如果未泛化,無論問題持續時間多久、嚴重程度如何,都判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2、 如果已經泛化,無論問題持續時間多久、嚴重程度如何,都判斷為嚴重心理問題;
3、 如果完全泛化,且心理衝突性質已經變形、符合神經症診斷標準,都判斷為神經症;
4、 神經症性心理問題(可疑神經症)。(1)病程:不到3月為短程評1分;3月到1年評2分;一年以上評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動設法擺脫1分,需藉助外界2分,無法擺脫,即使別人幫忙也無濟於事3分。(3)社會功能:輕微妨礙1分,顯著下降2分,完全迴避3分。(2和3的評定至少要考慮三個月的情況,時間太短不可靠。)總分為3分,不夠診斷為神經症;4-5分為可疑病例,需進一步觀察確診;總分不小於6分,神經症診斷成立。
心理衝突的泛化與變形
心理衝突是常形還是變形是區別心理問題和神經症的唯一依據。心理衝突的泛化屬於常形,心理衝突的變形是神經症性的。
心理衝突常形有兩個特點:一是它與現實處境相聯繫,涉及到大家公認的重要的生活事件,例如:夫妻關係不和,病人長期長期想離婚又不想離婚,內心痛苦;二是帶有明顯的道德性質,無論你持什麼道德觀點,你總可以將衝突的一方視為道德的,而另一方視為不道德的。 心理衝突的變形也有兩種:一是它與現實處境沒什麼關係,或是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雞毛蒜皮,一般人認為不值的為它操心,很容易解決得問題病人卻解決不了。二是不帶有明顯的道德或評價色彩。例如就洗手來講,如果一個人特愛乾淨遇事就洗手特勤,不管別人怎麼認為有沒有必要但其自己認為是有必要的,行為還在理智控制之下,我們最多稱這個人有潔癖,這隻能屬於心理衝突的常形,最多屬於常形中心理衝突的泛化此人也許有嚴重心理問題,還不能說此人有神經症;但如果一個人一旦洗手便不由自主反反覆復洗,總是覺得洗不幹凈,洗到自己都覺得沒必要,難以受理智控制,這就是洗手強迫症了。
案例案例一(一般心理問題):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33歲,外企職員。
案例介紹:求助者大學畢業後進入某外企公司,因人際關係好,能力強。工作很勤奮,深得上司及客戶的好評,很快晉陞為部門經理。但天有不測風雲,由於政策的變化,求助者所在部門的業務逐漸萎縮,公司進行調整,他被調整到其他部門作普通職員。職務沒有了,工資待遇也降了兩千餘元,求助者心裡很不是滋味,有時喝悶酒,看什麼都不順眼,經常發脾氣,甚至亂扔家裡的東西。雖然目前的收入足以使他衣食無憂,但他就是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煩躁。甚至覺得自己無能,沒用,對前途很擔憂,對妻子、朋友的勸說也聽不進去,以前他是同事、同學的聚會的召集人,現在卻經常找理由逃避聚會,工作效率也降低了。覺得妻子不理解他,有時和妻子吵架,對女兒發脾氣。最近出現胸悶、頭暈,沒食慾,全身乏力,入睡困難,主動前來諮詢。
該案例中,引起求助者不良心理和行為反應的刺激事件,僅僅集中在最初刺激事件上(由經理被調整到普通職員)。所以未泛化,判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案例二(心理衝突的泛化):
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19 歲,大學一年級學生。
案例介紹:求助者今年以某市狀元成績考入大學,來到陌生的城市,開始獨立生活。每日的學習很緊張,還要料理自己的生活,有些手忙腳亂,疲憊不堪,感到不適應,非常想家。
有時睡不著,常常夢到父母,一聽到廣播里放的音樂有「媽媽」的內容就哭。在街上、校園裡聽到的都是當地的口音,自己作為外鄉人,內心很孤獨。上課經常走神,學習效率不高。無心參加班上組織的活動,總盼著早點放假回家。求助者與同學的關係一般,因生活瑣事與宿舍室友關係緊張,想換宿舍學校沒同意,心情不好、內心痛苦。經班主任老師做工作後沒有明顯好轉,所以在同鄉的陪同下來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是獨生女,性格柔弱、溫順,在家很受寵愛,自幼沒有單獨離開過家,上大學前很多生活瑣事都由父母料理,連自己的衣服鞋襪都不用洗,她認為只有家裡才是最安全舒適的。
該案例中,引起求助者不良心理和行為反應的刺激事件,不再僅僅集中在最初刺激事件上(入大學後感到不適應獨立生活),而是很多與最初刺激事件有關聯的事件也能引起求助者的不良反應,例如,「一聽到廣播里放的音樂有「媽媽」的內容就哭」;在街上、校園裡聽到的都是當地的口音,自己作為外鄉人,內心很孤獨」。所以已經泛化,判斷為嚴重心理問題。
案例三(心理衝突的變形):
心理衝突的變形是神經症性的,而心理衝突的常形是大家都有的經驗。如果陷入心理衝突的常形,甚至並沒有痛苦的心理衝突,那麼充其量是心理生理障礙,而不是神經症。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現頭痛、失眠、記憶力下降或內臟功能障礙,甚至明顯的疑病癥狀,原來不明顯的心理衝突便會尖銳化,很容易出現變形。例如某學生一年前期末考試沒考好,原來只是一到考試前就緊張、心慌。可是,近一個月以來,不願去教室,在教室里總感到心慌,看書也不能集中注意力。人多時,就感到渾身不舒服,呼吸都感到不順暢,當眾寫字,手會發抖。睡眠也不好。這一例子就是伴隨生理和失眠癥狀出現的典型的心理衝突變形。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蔡康永談到出櫃時失聲痛哭?
※如何看待17歲火鍋店服務員言語不和後用開水澆顧客頭的行為?
※摸了屎,再用酒精消毒,可以直接吃飯不?
※災後心理防護手冊
※職場心理: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