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1.6.18白雁老師中正堂團練查功重點 ─台北陳家榕

2011.6.18白雁老師中正堂團練查功重點─台北陳家榕

2011.6.18白雁老師中正堂團練查功重點

2011.6.18白雁老師中正堂團練查功重點─台北陳家榕

此次複習重點:【意念、重心的轉移、戶外練功的重點】

◆壹、【大雁功】:

一、【意念】:

1.意念非常重要,練功時的意念不可想著病痛,要想著我在享受生命,我在享受練功,如此練功才能帶來美好的效果,若練功想著像吃藥打針般在治病,就會是一種痛苦的感覺。

2.每一次練功就當成讓自己的生命更進步,能夠用更愉快更平和的心去看世界,去對待別人,這個功法就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效果。

3.練「大雁功」意念想著「我是天空中最快樂的大雁鳥」,嘴巴張開,能讓人看出美麗的笑容,所謂「相由心生」就是把整個面目表情放鬆,也就能放鬆我們的心。

4.白雁老師說雖然旁人不知我們心裡在想什麼?但從外部的表情是能判斷出你心裡大概在想什麼?白雁老師發覺學員練「大雁功」時是面無表情,意即「都在發呆」。剛初學「大雁功」時會拚命的在記動作,整個腦子都在功法的揣摩上及想著要怎樣讓動作做得更好。但當練到駕輕就熟之後,還是要邊練邊想著功法,否則練這套功法便是「行屍走肉功」,因為只有外形而沒有靈魂,功法效果就差很多。

5.白雁老師重新詮釋【大雁功的動作細節】:

白雁老師說她「大雁功」練30年了也不覺得膩,因每一天都會換點東西,每天的感覺都不一樣。而是否有用心在練「大雁功」從末梢動作就看得出來,因末梢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意念一動起,外在的臉部表情就能顯現出來,若只是在隨便練一套功法,則日積月累有一天就會膩了,即使再好的功法練久了也會覺天人交戰,到底要繼續練或不練?慢慢的就會讓這個功法失去味道了,就像每天吃同樣的飯菜久了也會膩,所以每天要想辦法變點菜色才會有新鮮感。

6.雖是同一個大雁功法,還是會有很多的花樣可變,例如今天著重動作、明天重意念、後天著重呼吸、大後天想著重心部份…,每一天變點小花樣去練「大雁功」就不會膩了,否則會失去剛開始學的那股衝動和樂趣,會變成一個無聊的功法而很難堅持續練下去,所以要重新讓「大雁功」再加點料,把樂趣找回來,功法動作變得比較難了就會想要再去著墨它。

二、【重心轉移的變化】:所有重心的轉移,都是由脊椎不停的在前後輪換中帶出所有的動作(白雁老師說氣功所謂的脊椎是從頭到腳一整條的線路)。

1.「大雁功」外形看來好像手上動作很多,其實腳下的動作比手更忙。

2.先把身體分成上下前後左右各區塊,練功時把腳從中間切分開來,腳前面為前腳掌、後面為後腳跟,練功時要讓功法的動作在上下前後左右這些區塊都能做得到位。

3.前腳掌與後腳跟的著力與重心是有關係的,重心是個撬撬板,而重心會影響到氣機的上下行,身體就像是個水平的平行線,除了意念帶動的動能原理外,仍需要有一個物理的原理。

4.重心前後轉移有很多的變化,但這變化並非要讓人看得出來,所以不要把重心前後轉移做得像跳舞般,而是在自己感覺之中微妙的去變化。

5.而所謂的重心,是要有腳底下的力量、要有一定向下立足的力量在,當重心往前腳轉移時,並不會使整個人站不穩的就往前俯衝出去,當重心往後移時,也不能把前腳掌翹起來,否則就失去重心了。

6.重心不能失去「重」這個字,重就是往下沈之意,是在腳底下的力量,當身體在站立時要有一個著力點施力點的中心位置,往前時是整個身體微微往前移,是腳後跟少用點力,前腳掌多用一點力;當重心往後移時,換腳後跟多用點力,前腳掌少用點力,但這重心前後轉移並不會讓腳後跟或前腳尖抬起來,重心的「重」字仍然要落在地上。所以要花點時間重新練習「大雁功」的第一式~第十式重心轉移的部份,動作放慢一點,慢中去體會重心變化的感覺。

三、【功法重點總結】:

1.起式:開始時重心在前腳掌,身體慢慢向前傾成熊式,兩手再慢慢向後抬起,最後重心移至後腳跟。

2.展翅:意念「我是天空中最快樂的大雁鳥」,嘴巴張開,能讓人看出美麗的笑容,當兩手展開,向上打開翅膀往後仰,重心在後。

3.合翅:往前抱球時,重心在前腳掌;當兩手向丹田貫氣,同時身體起來時,重心在後腳跟。

4.折翅:身體隨著兩手向前折翅推出時,重心在前腳掌。

5.背翅:兩手向後背翅時,身體起,重心在後腳跟。

6.腎俞貫氣時,重心微微向前,腳後跟微微抬起。

A.腳後跟微抬起的目的,是要讓腳底下腳踝處更鬆活。

B.貫氣時要有點像抖濁剛開始時但尚未起動般,整個身體連膝蓋、腳踝都要鬆活起來,若只有上半身在動則氣達不到全身,在大雁功法中所有的動作都是要全身動的,即牽一髮而動全身。

7.抖膀:抖膀時,重心在前腳掌。

8.哈音:哈音完,重心又向下落到後腳跟。

9.上舉:上舉時氣往上走,重心前腳掌;上舉的手形不可馬虎,因手形不同氣感就不一樣了。

A.指尖朝上:上舉時,十指指尖要朝上,手心面向自己。

指尖朝上、手肘尖朝下這都會影響到血壓,若練完功頭暈腦脹者,一定是有許多抬肩抬肘的動作出現,而讓血壓向上走

B.手心向上:如大雁高托氣望上,把氣往上調,之後,一定會再接一個輕哈音把氣降下來。

10.翻掌:翻掌時,當手舉過頭時的標準要領是重心微微向前,注意兩手需要抬在耳朵後面,會有點吃力感,尤其肩膀區塊最痛苦,這關係到人體的要塞「脖子」,一個人全身上下都寬,唯獨到脖子時卻變得細細的,表示頸椎是最靈活的地方,身體轉動會有點困難,但脖子可以上下左右做180°的轉動,但因頸部脖子經常在動,所以也是最容易錯位的地方,例如枕頭的高低或睡姿不良或電腦打太久也會錯位,而會錯位都是因旁邊的肌肉缺乏彈性拉不動了、或兩邊的拉力不均勻,一邊有力一邊無力而產生移位了。

11.晃動:身體晃動時,重心在前腳掌。

A.大多數的人是靠右邊在加力,去帶動左邊晃動的,所以大多是左半邊較弱,晃動時就要加強比較弱的那一邊,尤其五十歲以上者更要加強左

半邊,因左邊代表著循環的力量,老師建議回家照著鏡子做,看看是否會有一邊晃得很厲害,而另一邊會像智障般不太動。

B.晃動時要如電動馬達般快頻率的搖晃,且每個角度每個區塊都要晃到,一般都只在動右肩,較少動到左肩,但問題又大多是出在左邊,這與心臟有關係,所以在晃時左邊要再多加強一點力道,去帶動右邊,若有酸痛感,表示還有一部份的氣結還沒有被疏通到。

C.晃動時是從下往上晃的,即從尾巴骨沿著督脈、胸椎、肩頸,頭是最後才晃頭,若從頭到尾都在晃頭人就會頭暈了。

D.自己去感覺手高舉時,重心微微向前移,手在前與手在耳後的差別,若手在前,只是讓腋下打開來扇扇風透透氣而已;但手若拉在耳後面,就會拉到淋巴腺及前面的胸腺區塊,胸腺並非女人的專利,男人也有胸腺,若不疏通將來肺部可能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E.戶外練功時,要把嘴巴張開才能加強排濁,當身體在晃動時嘴巴會往外呼氣,加強呼氣動作(只在戶外練功時要特別加強呼氣動作)。

12.下腰:下腰時,重心在後腳跟。

A.下腰的訣竅是「身體先打直、臀部往後翹、胸椎、頭要向前拉,將身體拉成一水平面狀,最後手再下去」,但頭要向前看不可把頭低下去

B.一般功法中的幾種下腰方式:

a.一是直接將身體向下彎,是在拉上半身的肩肘的區塊。

b.二是拚命往下,是在拉腿後的拉筋動作。

c.三是不拉腿也不拉筋,拉的是腰椎的區塊,在疏通腰椎區塊,其重點

就是把腰分成兩大區塊,在下腰時臀部、尾閭要往後翹,但胸椎要往前,讓身體的腰椎與胸椎拉成一個平面,在「大雁高」有很多在做大摺的動作,「下腰」的動作就已經在奠定「大雁高」裡大摺的基礎了。

C.以「臀部向後胸部向前,最後手才下去」的方式下腰時,會感覺拉到的是腰椎及胸椎的區塊,很多人因平時坐姿不良,久了受地心引力影響,腰椎後面很容易錯位,而這種下腰方式等於在為自已做整脊的動作。

D.注意下腰時頭都要往前看,頭絕不能低落下去,在老師的功法中,不管身體多往下彎曲,頭都要往前看,絕不會有往下低頭的動作,因頭向下低一起來血壓和血糖就會不穩了。

E.下腰就是一個起承轉合的動作,前面把脊椎從腰椎往上一節節的鬆活開來之後,再向下做下腰時把還有點沾粘的部份再拉開來,所以「上舉與下腰」的主要目的都是在鬆活我們的命門夾脊區塊,但若腰椎胸椎還坨在一起,下腰時就會覺痛苦且手也摸不到地。

F.下腰的動作並不痛苦,只要先將臀部向後、胸部向前,把身體拉成平板型的兩個部份,一個往後拉臀部、一個往前拉胸部,拉開以後,人再下去,最後再配合著手落下去,所以手並不是重點,手是最後才發展出來的,如此手就能輕而易舉的摸到地了。

13纏手:纏手時,膝蓋要微彎。

A.手打開時身起、手合時身落,且頭要往前看不可低下,膝蓋保持微彎但不可蹲下去;注意兩手開合時,手若抬過肩膀就太高了,會讓氣如坐雲宵飛車般的感覺,且兩手開合時肩肘都是垂下的,沒有抬起或飛起來的動作,並非雁式三垂手形。

B.纏手開合時,開到最後、或是合到最後,停下來都是末梢,但手的動作有稍微慢半拍的感覺。

C.兩手開合力道的重點部位是在脊椎骨上,其他地方都不使力,只要集中在脊椎骨的發力點上,動作自然就會被帶動起來,所以「大雁功」開合的動作是用身體做發力的,這也是為「回春中」預作準備的動作,先讓你感覺脊椎骨的動作,所以每個功法都是環環相扣的,前面的功法都在為後面的功法預做準備,所以不管學哪一個功法都是相輔相成的。

D.發力點的重要性:

a.把身體內在的氣,能看得出表現在外,並延伸到最末梢的地方,就好比只要晃動樹幹,就能帶動到最尾端末稍的葉子動起來,而反過來

若是搖晃最尾端末梢的葉子,絕對不會有力量去帶動樹幹晃動,所以練功的發力點很重要的,如果只動末梢,則樹幹就沒有反應,除非動作非常的大。

b.氣功所稱的脊椎,是從頭頂到腳後跟的範圍,並非西醫解剖所指的脊椎,練功時動的是身體脊椎骨的這個樹幹,到最後就會延伸到身體的最末梢,例如「回春中」的「龍擺尾」擺到最後手就被帶動起來了,而不是手動完之後再去擺脊椎。

c.練功是很享受的,明白之後就能舉一反三的做出感覺來,功法動作若是同時發生,則力量就會平均分散,使身體每個細節都要使力,就變成是在耗能,但若只有一個發力點,其它動作都是餘波盪漾帶出來的,做起來不但省力,動作舒展又優美,省力就能減少耗能,所以練起來就能補養,而有人練「大雁功」會覺得累,有人卻做得很舒展,其差別就在於發力點不同。

d.「大雁功」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老師已將沒有用的招式都修掉了,所以每一個動作都有作用,要自己去琢磨。

14.彈足:七十歲以下者,都要能摸到腳。

15.推氣:重心在腰帶脈上。

A.「大雁功」雖是在走脊椎、四肢,但在道家功法的重點上,有很多動作都在腰帶脈上,因為腰帶脈是整個人體內分泌最重要調動的地方。

B.推氣撈氣時,不論手如何丟出去,丟完就必需要彈撈回來,而出力點就在腰帶脈上,用腰往左右撇出去、再收回來的動作,兩腳要平穩的站在地上,腳底下不可有翹起來等抬落腳的動作,只有身體左右的擺動而已。(白雁老師說她生完小孩小腹立刻不見就是靠這個秘訣)

C.推氣與撈氣其實是在同一個動作內完成的,只是重心改變而已,中間不能有停頓點,尤其在陰陽的轉合都是連續在一起的,只有在某些功法動作上有停歇點,例如「哈音」時才有歇一口氣的停頓點。

16.雲手:

A.做雲手時有八字真言「剛柔並濟,從容自然」,即從雲手動作裡要看得出一股傲勢有風的感覺。

B.剛不是如鋼鐵般,柔也不是鬆散無力,動作要有點用力但又不太用力、有點形但又不太有形、有點快又不太快,眼睛要看出去但又不太看出去的感覺。

C.剛柔並濟:雲手的動作要有一個架構,外面的形要做出來,但不能使力的做、也不能完全鬆散毫無力氣的感覺,雲手是要用腰帶身帶手→再到手指尖→最後再拉回來,這就是剛柔並濟。

D.從容自然:不能像小偷做了壞事,急急忙忙的在趕路般,要有點緩慢、不急著做動作,有點像王者風範般高高在上的感覺。

E.雲手一出手時,要有股傲視群雄、看著我、眼前這些都屬於我的感覺,就像大雁鳥已經飛在天上往下俯望的感覺,要帶一點傲氣、一點自豪,這就是養身體的「魄」力,並非在地上走的大雁鳥,而是長足了翅膀和羽毛的一群大雁,能飛得高是因其羽毛長得非常完整,否則就會飛不上去而會有畏畏縮縮的感覺,練功就是要讓羽毛長得豐盛,才能飛得高而向下俯瞰。

F.三個雲手的氣勢都要持續著,不要讓自己的羽毛成為殘缺的翅膀,若每一個動作都只沾到一點點邊,那就等於在拔毛般的痛,所以每個動作都要做到確定的點上。

17.半雲手接做涮腰:

A.涮腰時,眼睛跟著手走,兩手在身體周圍做360度的大環繞,要將身體往左後方轉,眼睛往後看。

B.並非直接就做涮腰,半雲手動作要做出來,再接做涮腰,即左雲手做到一半準備要往後時,出右手,重心移到左前腳,要接連著做,若分散了就會不穩,腳踵明顯有用力的感覺,身體胯骨臀部儘量往左後方扭轉,會發覺左邊的胯骨有拉開拉扯的感覺,若沒這感覺就表示往左後轉的幅度還不夠,兩腿要直,兩腳膝蓋打直不可彎曲,兩腳後跟抬起,考驗腳跟腳筋是否帶力,兩腳的湧泉穴是虛空之後,再接做涮腰,而動作之間的連接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到完整,不能唬儱過去。

C.涮腰是「大雁功」裡非常美、且帶著氣勢的一個動作,涮腰回來就像是把前面漂亮的動作做到這裡要稍微休息沈澱一下,所以這個動作做起來要有穩的感覺,涮腰回來重心要向下坐,身體要穩住。

18.壓氣:動作要同時配合著呼吸做,動作要慢下來不要做得太快,下壓時呼氣,以排濁為主、上提時吸氣。

19.上泳動:

A.重心微向前,眼睛往前面平視出去,並往遠處看去,練功時若能看遠處並能focus距焦在一個點上則效果更好。

B.兩手上舉可調節心血管循環,心臟心肺功能的調節,在做時心肝要合一,所謂心肝寶貝,肝主目開竅於眼,在戶外練功要多看綠色能調節視神經。

20.下泳動:

A.下巴要明顯的向前翹出去,如勺子狀從下往上抬起的感覺,而不是抬頭或是下巴向上仰出去,身體儘量往前傾,重心在前,眼睛要平視不可往上翻白,雖然頭往上但眼睛不可往上眺。

B.下巴是往前翹出去而非向上抬起,做完下泳動下巴收時,口水若是甘甜,表示下巴動作是對的,若是口乾舌燥,則表示下巴抬太高、抬得太厲害。

21.拍水飛:

A.眼睛要跟著手走,大面積的掃過去,當眼睛往遠處看時,主要都是在疏肝調理肝經,調節情緒的平和,對睡眠品質的改善,壓力的懈除,消化吸收都有很大的幫助。

B.拍水飛時,要注意兩腳重心的轉移,平時在室內練功眼睛跟著手走,但戶外練功時眼睛就要完全改嚮往最遠處看去。

22.望天:小腹、尾巴骨都要收進來,小腹丹田有明顯的凹勺狀,身體略向左後方傾仰,胯骨要有點向左後方扭轉。

23.揉丹三次:範圍稍微大一點,由小腹揉到肚臍再往下,凡是在戶外練功嘴巴都要張開,呼吸的重點是以排濁為主,若能吐乾淨才能吸進大口的氣來,所以戶外練功要以呼吐為主。(室內練功較不強調呼氣,是因在室內的濁氣與清氣較不易分開)。

24.上步轉身向左轉:兩手要抬在頭耳後面,顫掌三秒鐘時,重心稍微向前移。

25.起扇上飛:眼睛不要一直往下看,否則氣會往下沈降,久了就會無力疲倦感而使陽氣不足,所以眼睛非常重要,前後左右都要顧及到。

26.過水飛:

A.身體向下彎時,不要向下低頭,頭要從指尖出去往上看最遠的地方,透過樹梢看到藍天,若眼睛已經不會往遠處看了,就表示平常太疲勞了,所以練功時就更要把眼睛往遠處看去。

B.過水飛時,眼睛要穿過樹梢往最遠處看,「你的視線有多廣心就有多寬」,平常習慣短距離的看東西,如電視、電腦等,短視久了就會造成肝臟的壓抑現象,所以到戶外練功時要習慣把眼睛的視線放廣放寬。

27.尋食:嘴巴張開,讓呼吸暢通,脊椎骨配合著呼吸做凹凸凹的動作,鼻吸口呼,當手成雁式三垂時要儘量伸展開來,不要畏縮成小麻雀般。

28.尋窩:(白雁老師說下回分解…)

29.安睡:上步轉身向左轉時,重心微微在前,兩手在耳後方顫掌三秒鐘,十指指向丹田,肩膀先放鬆向下垂,吸氣,腳後跟抬起,膝蓋慢慢向下蹲,同時把氣吐出去,頭微微向下,再吸氣起身,呼氣腳跟落地,接做調息收功式。

四、【附註─白雁老師的話】:

1.壞習慣要改很不容易,以後在練「大雁功」時腦子都不能放空,要把之前做錯的地方全部改掉。

2.情緒與臟腑關連非常大,雖然有些情緒是因臟腑反應出來的,但卻可以透過練功回過來調節臟腑,所以意念很重要,心態一改什麼運都可改了。

3.富與貴不同:

富是很有錢,但很多人只富卻不貴;貴是心中是滿足的,心裡是平衡的、心態是穩定的,心情是愉快的,而且不只自己滿了,還溢出去幫助別人,所以做 「雲手」時要帶著貴氣的感覺做,表示我身體是滿溢出去的,而不是我不足,不足是自覺我很少、很缺乏,我需要別人再多給我一點,這就是不足,貴是不僅自己夠,而且還可以分給別人,這就是貴氣,是養魄的。

◆貳、【回春功】:

1.抖濁:平常除了抖濁外,還可再刮一刮胸腺。

2.納氣:抱球起落,養浩然正氣,嘴巴張開,鼻吸、口鼻同呼,感覺自已漂浮在宇宙大自然之中,身體全身都放鬆,抱球起落時肩膀、手都放鬆,讓每一口氣都吸得飽滿,訓練自己做深呼吸的動作。

3.回春.吐霧:意念要想著口訣「面帶微笑,意念青春,柔若無骨,呼吸自然」。

A.面帶微笑:就是放下所有的煩惱,放下一切的不愉快、讓你揪心、緊張痛苦的事情,包括身體的病痛,練功時不要想著身體病痛越想氣就起結在病痛處,要忘記自己是個病人,忘記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才能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要讓自己的生命加註正面的意念。

B.意念青春:只要認真做,就能心想事成,一定能達到我想要的那個結果,只要我想我就能夠做到,現在的身體是有活力,是帶著氣的,並不是死氣沈沈的,也沒想像中的虛弱,我只要將那一把鑰匙打開,裡面躲藏著的、或還沒有運用到的能量統統會出來,這就是生命的源泉。

C.柔若無骨:練功時不能有一身的傲骨,要做到柔若無骨,身體所有的菱菱角角都要把它削掉,每一個人的真性情都是純真可愛無邪的,練功時是最真的自己,要把自己的真性情顯現出來,把平常偽裝假的自己丟掉,真性情的表現就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叫就叫。

D.呼吸自然:任何事都不能強求,一切都有天數,只有順著天意去走,順應自然,要給自己身體時間、多給點耐性,不要扼殺身體自我復原的能力,你能做的就是多給身體一點助力,現在練功都是在幫自己,多做一份就能多長一分。

4.龍吐霧:回春與吐霧有明顯的差距,要做出差異性來,吐霧要加強嘴巴吐的動作,甚至可出聲音,最後結束時要慢慢的揉動,讓身體回到標準站立式。

5.龍擺尾:

A.兩腳外八字形,音樂一開始時先動尾閭,腳底下要鬆活,不能像站椿般,腳底下完全沈住死死的抓住地面不動,腳底可離開原地前後左右可稍微動一下,脊椎才會活起來。

B.龍擺尾並不是要用力去擺脊椎骨,而是要讓身體鬆活,讓每一節脊椎都動到,氣在中空的脊椎骨裡面能夠上下洗髓,動作的先決條件就是要鬆,故擺的幅度大小並不重要,鬆才能平均分配前後的力量,若往前往後的幅度、力量若不平均,脊椎就會有卡住的感覺

C.在戶外練功吐故納新第一要素就是要深呼吸,所以戶外練功的嘴形、呼吸、發出的聲音等都要更大更明顯。

6.龍探海:

A.兩手走的路線是在身體左右腋下肋骨側面淋巴的區塊,兩手是有意無意的滑過去,手是被動式,但肩是主動式的,是用腰把肩帶出去後才帶出手來,手並非主動向外拋抓。

B.當手回來時要經過身體側邊腋下再向外拋出去,下巴要微收,不可仰著頭做。

C.意念仍是第一位,「意到氣到,氣到力到,力到形到」,形是最後才表現出來可以看得到的部份,脊椎三次上下洗髓的意念不能疏忽,光有形而沒有意這功法就失去效果了。

7.龍戲珠:

A.下面的手要拖在丹田前面,不能離丹田太遠,上面的手約在胸部高度,而從頭到尾抱球的大小都是一致的,即使在轉球時也不能讓球忽大忽小。

B.若膝蓋會痛或平常就覺膝蓋有點僵硬或緊者,做戲珠時就不要蹲得太低,以高位的戲珠方式做就好,兩腿幾乎不蹲,但重心要轉移。

(來自):

白雁自主健康管理學

http://www.e-qi.com.tw/main2.php?method=article2&id=523


推薦閱讀:

每日環球時事評論?2011-11-07
2011年星座天秤座運程運勢
女人邦服飾搭配 2011-12-11
下周或迎更大級別調整?(2011-09-04 07:51:55)

TAG:台北 | 2011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