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麼要放棄143萬領土和3000多萬人民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主動向中國軍隊發起了進攻。當時駐守東北的東北軍總兵力有18萬餘人,而對面的日本關東軍兵力只有21000人。但是這些東北軍在張學良的命令下,並沒有進行抵抗,而且全部撤退。不到三個月,東北1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淪喪,3000多萬國民成為了亡國奴。尋根問底,張學良為什麼要選擇不抵抗?
一、張學良入關以後,東北還留有大量的軍隊
正在進攻東北軍的日軍
1929年年底,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三大軍閥由於不滿蔣介石的裁軍政策,絕對聯合起來組成反蔣同盟。此時三大軍閥的軍隊有100多萬,而蔣介石不足70萬,兩軍在中原地區展開了大廝殺。反蔣同盟擁有兵力優勢,蔣介石的軍隊擁有裝備優勢,一時之間雙方陷入了拉鋸戰。此時有一個人的作用至關重要,這個人就是東北軍首領張學良。東北軍的總兵力將近40萬,換句話說,張學良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會取得勝利。雙方都在竭力拉攏張學良,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親自前往東北遊說張學良。在封官許願和劃分地盤的雙面利誘下,張學良率領20萬精銳入關協助蔣介石。
在蔣介石和張學良的夾攻之下,反蔣同盟瓦解。敗的最慘的是馮玉祥,號稱42萬人的西北軍霎時間土崩瓦解。張學良在幫助蔣介石獲得了勝利之後,被任命為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在地位上僅次於蔣介石。在實際利益上,他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京津地區,實現了再次入關的夢想。但是他高興不到一年,他的老家東北就出事了。張學良在入關之時並沒有忽略自己的老家,駐守東北地區的軍隊還有18萬餘人。這樣的兵力配置按道理來說,已經可以抵抗中高強度的進攻。但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雖然東北軍人多勢眾,但是在張學良的指揮下成了一群綿羊。
二、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張學良發生判斷失誤
1931年9月18日晚上,張學良正在中國的舊都北平觀看梅蘭芳的演出。與此同時,日本關東軍已經開始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千萬不要以為北大營的駐軍只有一個營,北大營是拱衛帥府瀋陽的屏障,擁有駐軍11000多人。而進攻北大營的日軍只有700多人,關鍵問題是日軍的重武器根本不足,甚至還沒有東北軍的火力強。但是負責瀋陽防務東北軍副總參謀長榮臻不敢自己做主,他打電話請示遠在北平的張學良。張學良竟然命令軍隊堅決不住抵抗,這個命令確實是張學良下達的,和蔣介石沒有半毛錢關係。
張學良下達不抵抗的命令,完全是因為這個廢物自己判斷失誤。張學良認為這只是日軍的挑釁行為,只要自己不抵抗,日本人就沒有繼續動武的口實。張學良在與日本人的交涉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讓步,這比他父親差遠了。張學良認為只要這次自己再做出退讓,日本人就會像之前一樣撤軍。但是他沒有想到正是他的不抵抗命令,致使3萬軍隊守衛的瀋陽城被2000日軍佔領。而且這些日軍幾乎一槍未放,東北軍沒有做出任何抵抗。唯一做出抵抗的只有瀋陽城內的警察。瀋陽城的丟失對東北軍的打擊是巨大的,全國最大的兵工廠和260多架飛機都落入日軍的手裡。
張學良照片
三、張學良沒有正面對抗日軍的底氣
張學良從小生活在帥府之中,根本就沒有經歷過什麼苦難。他的父親張作霖是貧苦出身,自己一刀一槍打出了天下。而張學良從小就喜歡往女人堆里鑽,說到統軍打仗,完全是靠他父親遺留下來的那個老底子。張學良除了是張作霖的兒子以外,什麼也算不上。由於他的判斷失誤,致使瀋陽城陷落,東北軍失去了後勤基地。但是此事如果張學良能夠下令反攻,完全可以重新奪回瀋陽城。在平津地區有20萬精銳力量,如果能夠返回東北,打敗日軍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張學良不敢和日軍較量,他沒有這個底氣。
張學良曾經回憶說:「自己用東北一隅之地對抗日本全國,斷無獲勝的機會。」張學良認為依靠自己的家底無力對抗日本全國的力量。但是他不知道,當時日本剛剛經歷過經濟危機,整個日本經濟一片蕭條。當時的日本完全無力進行長期戰爭,九一八事變發生以後,日本國內的政客們還批評前方的軍人們自作主張。他們也萬萬沒有想到張學良竟然不敢抵抗,日軍一夜之間佔領了瀋陽城。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那日本已經無路可退。張學良真是讓人無語,他命令東北的駐軍、機關等等全部撤進關內,把他家的祖墳留給了日本人。東北地區1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日軍佔領,供養了40萬東北軍20多年的幾千萬百姓成為亡國奴。這個責任他逃不掉,遲到的公道畢竟還是公道。
推薦閱讀:
※人民與國民的區別在哪裡?
※《人民日報》公布40本必讀經典國學,你讀過幾本?
※中國人民書畫院
※中日衝突對人民沒好處 警惕某些人挑事
※鳳凰論:日本神風申遺:挑釁受害國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