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用筷子?
.
筷子最早源自中國,古代稱為「箸」,又作「筯」。現在許多亞洲國家的人三餐都使用筷子。但你知道一開始,為什麼中國人吃飯要使用筷子嗎?
相傳大禹是中國用箸的第一人。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大家都知道的,既然很少回家,用餐自然也都在郊野解決,為圖便捷,往往食物剛煮開就急著進食,餐畢即趕路。由於食物在滾熱的湯中根本無法下手,於是就折樹枝挾肉、菜來吃,這就是筷箸早期的雛形。
不過,根據禮記的記載,先秦時期的古人,筷子只用來挾菜。當時吃飯是將飯放在大容器中,供席上的人抓食,按禮儀以手取飯;而羹湯中有菜要用筷子挾取,沒有菜就不用筷子。
據文獻記載及考古研究推測,先秦時人們用手把飯送入口中,但食物經過燒烤,熟食燙手,不能直接用手抓取,所以就藉助竹、木之類的枝條來挾取食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筷子。漢朝以後,筷子就被普遍使用了。
至於「箸」 為甚麼演變成「筷子」呢?古時船家行船最忌諱「住」與「翻」,因為船翻了或船停住了,都是不吉利,而「箸」與「住」同音,為圖吉利,故反其意稱箸為「快兒」。又因「快兒」多為竹製,於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頭,便成為「筷子」了。
筷子外形直而不彎,被古人寓意種種美德。唐玄宗曾把自己用的一雙金筷子賜給當時的名相宋璟。宋璟耿介有節、守法持正,因此唐玄宗以筷子來表彰他的耿直剛正,以筷象徵人格。
中國人使用筷子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小小筷子凝聚了中國獨特的文化。
馬未都先生曾對中日韓三國的筷子做過如下評論,短小精悍。
「中日韓三國的筷子各有千秋。中國筷子平頭,日本筷子尖頭,韓國筷子金屬,為何同祖同根同為筷子,卻有此差異?
日本與中國餐飲相反,極喜生食。尤其生魚片,為日本餐首選。生魚片滑而不易夾起,故日本文化允許扎住魚片,如同魚叉。加之日本為分餐制,一人一份,筷子短而尖,只為自己啊,不像我們共餐制。
中國餐飲文化中禁吃或少吃生食,尤其魚肉一類。我小時候聽說的吃生肉的,都是魯智深之流,所以中國筷子功能是夾。我姥爺在飯桌說過,夾得起就吃,夾不起就別吃。絕對不允許夾不起時用筷子紮起食物。後來我在老家又聽說扎饅頭扎飯是祭奠死人的。
韓國人喜燒烤,金屬筷子應運而生。竹木筷子上了炭爐,吃不成肉還狼煙四起,金屬筷子可以避其弱點;但金屬筷子沉重,平時吃便飯顯得有些滑稽。
小小筷子文化,衍生道理許多。中國人過去看一家人的筷子就知貧富。筷子越長,家產越殷實,原因很簡單,大戶人家吃飯菜多,筷子長了好夾住遠處的菜。過去沒有轉盤,多好吃的菜也轉不到你的面前。」
推薦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歷任參謀長
※入了美籍就不是中國人? 真相不是你想的那樣
※此人被稱「唯一能與世界爭強的中國人」,他的後代多是億萬富翁
※一組讓中國人流淚的紀實照
※中國人,春節里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