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大古都之五朝古都

北京,簡稱「京」,舊稱「燕京」、「北平」,是中國的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同時是中國經濟金融的決策和管理中心。擁有6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截止2012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069.3萬人。北京四九城(東城區,西城區)常住人口221.3萬人,戶籍人口206.1萬人。按戶籍劃分,戶籍人口1245.8萬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802.7萬人;按城鄉劃分,城鎮人口1685.9萬人,鄉村人口275.3萬人。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為0.806%,死亡率0.456%,自然增長率為3.5‰。 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經北京城西南,毗鄰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餘年歷史、八百五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金、元、明、清、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等五個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數個政權建政於此,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迹和人文景觀。 北京作為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華夏民族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師、順天府等等。 西周初年,於宏偉即封偉岸公於今日北京及附近地區並取當時非常傾國之女馬文姬為妻,稱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堯之後人(一說黃帝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西城區。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 金貞元元年,金國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此後大元帝國、明清的都城均建立於此。金中都 即中都,是金朝都城,位於今北京西城至丰台一帶,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金海陵王完顏亮遷都於此開始,到貞祐二年五月十八日(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完顏珣離開中都,貞祐二年七月金宣宗南遷到達汴京,中都作為金朝都城共61年,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金中都被蒙古軍隊攻陷,城池遭受毀壞。

金海陵王完顏亮弒金熙宗後即位,於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頒布詔書決定自上京遷都燕京。完顏亮任命張浩、蘇保衡等營建都城,參照北宋都城汴梁的規劃和建築式樣,在遼南京城的基礎上在東、西、南三個方向往外擴展,共動用了一百二十萬人,歷經兩年,至天德五年(1153年)始告完成。於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正式遷都,改元貞元。改燕京為中都,定名為中都大興府。 金代仿照遼代,共設五個都城,除中都外,還有四個陪都南京開封府、北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和西京大同府。其中後三個陪都就在遼的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和西京大同府的原址。 金宣宗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金中都被蒙古軍隊攻破,城池被毀,後來的元大都基本上是另起爐灶。元大都 蒙古帝國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於1215年5月31日攻下金中都,對城市展開了為期一個月的大屠殺,並徹底夷平了這座城市,後設置燕京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突厥語為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據馬可波羅遊記敘述:京師蒙古人篤信藏傳佛教,象為佛教祥獸,當時大都常有大象漫步。 元大都位於金中都舊城東北。至元四年(1267年)開始動工,歷時二十餘年,完成宮城、宮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於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詔令規定,遷入大都新城必須以富有者和任官職者為先,結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舊留在中都舊城。在當時人的心目中舊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舊城並稱為「南北二城」,二城分別設有居民坊七十五處及六十二處。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8.6公里,面積約50平方公里,相當於唐長安城面積的五分之三,接近宋東京的面積。元大都道路規劃整齊、經緯分明。 元大都,或稱大都(突厥語稱為汗八里,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為元朝京師。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南至長安街一線,東西至北京二環路一線。 由於元大都故城北居民稀少、地勢空曠,在防守時城上軍人無可依託,因此徐達在攻城後不久,即於洪武元年(1368年)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將城垣變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牆靠近居民密集區,戰時守城士兵可以從容籌畫衣食。由於新築城牆西端正值河床,因此自今德勝門以西處向西南傾斜,造成明清北京城池西北缺角的格局。洪武四年(1371年)將此段新城牆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廢棄,原來北城牆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以及東、西城牆上最北邊的光熙門和肅清門也一併廢棄。這四門的城樓,以及被劃在城外的官署、住宅盡被拆除。但是,元大都北城垣雖被廢棄,但並未被拆除,而是仍然起到拱衛城池的作用。直至嘉靖朝俺答之變時,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勝門外土關」的健德門附近)仍有明軍駐守。北平此後為燕王朱棣駐地,其城市格局在明初的五十餘年中沒有變化。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後,將北京城南牆南移二里,原元大都南城垣亦未完全拆除,而是任其自行湮滅。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經被剝蝕為數座土丘,並被稱以「下崗」、「上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遺迹已完全消失。明北京城 明朝初年,以金陵應天府 (今南京市) 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 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升燕京北平為北京,暫稱「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常駐於此,現在的北京也從此得名。朱棣行在北京後,一改元態,北京城秩序井然,繁榮安樂。 永樂十九年正月,朱棣正式移鼎燕京,以之為京師,稱為「北京」。金陵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的部分時期,則因皇帝個人的喜好因素,北京之法律地位還曾一度由首都,降為君主暫幸之行在,復稱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明英宗正統時才恢復燕京京師的地位。 清順治入關後即進駐北京,亦稱北京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清廷在北京實行旗民分居政策,即八旗居住內城,漢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旗人事務由九門提督管理,而漢族、回族事務則交給順天府衙門管理。 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背靠太行山余脈和燕山山脈,面對遼闊的華北平原,東南距渤海約150公里。市域東西寬約160公里,南北長約176公里,土地面積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地貌 北京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東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組成。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43.5米,其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而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全市最高峰為位於門頭溝區西北部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天然河道自西向東有拒馬河、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薊運河五大水系,均屬海河流域。氣候 北京市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氣候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571.8毫米。北京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和沙塵,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乾燥,冬季寒冷且大風猛烈。其中春季和秋季很短,分別為兩個月和一個半月左右;而夏季和冬季則很長,分別為三個月及五個多月。北京季風性特徵明顯,全年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而其他季節空氣較為乾燥。年平均氣溫約為12.3 °C。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 3.7 °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6.2 °C。極端最低氣溫為27.4 °C(出現在1966年2月23日),極端最高氣溫43.8 °C(出現在1942年6月15日)。飛絮則是北京每年4、5月間另一特有現象,其來源以楊絮為主,也有柳絮。由於北京城市道路綠化曾以毛白楊作為主要樹種,而其白絮極易隨風飄揚,因此形成了北京春天漫天飛楊絮的景觀,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 在現今北京市市轄區中,東城、西城兩區位於城市的中心區域,管轄範圍也以今二環路以內、清代舊城範圍為主,是傳統意義上的市區。 而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多和城市範圍的擴張,朝陽區、海淀區、丰台區和石景山區四個近郊區的大部分地區也逐步被認同為市區,於是和原先的兩個城區一起,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並且多數郊縣也已先後改為市轄區。 截至2009年,北京轄16區、2縣。(市轄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丰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縣:密雲縣、延慶縣。) 2010年7月1日中國國務院批准撤銷原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四個區,由原東城區和崇文區合併成立新的東城區,西城區和宣武區合併成立新的西城區。這樣北京市的市區行政結構就由以前的「城八區」變為「城六區」。明北京城牆興建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為1264年營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設計時曾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記載,規模宏偉,規劃嚴整,設施完善。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將軍徐達攻陷元大都。由於元順帝不戰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壞,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但是由於城池過大,不利於防守,於是徐達決定將北城牆向南移2.8公里,放棄城北的城市建設預留用地。同時用城磚將城牆外側包砌起來,以提高其防守能力。 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於1402年奪得帝位,於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1406年(永樂四年),開始籌劃遷都北京,相繼建成皇城、宮城,同時將南城牆南移0.8公里。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對北京城牆進行了第二次增建,將城牆內側用磚包砌;開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門城樓、瓮城和箭樓;城池四角建角樓;城門外各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的木橋全部改為石橋,橋下設水閘,河岸用磚石建造駁岸。整修之後的京城周長45里,形成了極其堅固的城防體系。在京城遠郊建設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極城(宛平城)和內長城等防禦設施。 北京城建成後,曾多次面臨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築外城的建議。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在內城南面加築外城,形成北京城池的「凸」字形格局。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後一直延續了近400年。內城城牆 北京內城城牆中,最久的東垣和西垣修築於元至元年間,北垣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南垣建於永樂年間。正統年間曾有大規模重修。內城城牆為夯土結構,外包1米至2.9米厚的磚層,基部為條石。城牆頂部外側為雉堞,高1.9米,寬1.5米,厚0.75米,間距為0.5至0.8米。頂部內側為女牆,高1.2米左右。 明初北平四面城牆中,北牆高四丈半左右,頂寬五丈;其他三面城牆高三丈左右,頂寬二丈,長約四十里。正統四年整修北京城牆後丈量的數據為:城南一面長2295丈9尺3寸,北面長2232丈4尺5寸,東面長1786丈9尺3寸,西面長1564丈5尺2寸。城牆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厚六丈二尺,頂厚五丈。 根據1950年至1958年的一系列實測,北京內城的四面城牆的尺寸為:·北城牆頂厚平均為18.5米,基厚平均為24.5米,通高12米·南城牆平均頂厚15.5米,基厚19.5米,高11.6米·東城牆平均頂厚11.8米,基厚17.5米,高11.3米·西城牆平均頂厚12.75米,基厚15.6米,高10.65米。 城牆向外伸出的墩台,稱為「敵台」,北京內城敵台頂長平均為20米,寬約35米,共有172座。每隔若干敵台,設一座大敵台,長20米,寬39至40米,為屯兵駐守之所。城牆四角為40米見方(底部尺寸)的角樓墩台。 北京內城城牆總長度約24公里(四十八華里),所圍合的區域基本成東西較寬的方形,惟西北缺一角,被附會為女媧補天「天缺西北、地陷東南」之意。但據遙感觀測,此處原有城牆痕迹,使內城城牆呈完整的方形。但是這裡的地形為沼澤和濕地,不利於地基穩固,因此推測原城牆修筑後不久即被廢棄,並修築斜角的新城牆,將此處割出城外。 歷史上,北京內城曾多次遭到進攻,如明朝俺答汗和後金的圍攻,以及清朝義和團之亂時八國聯軍的進攻,但因城池堅厚,除八國聯軍之役外,在其它圍城戰中均未曾被強行攻破過。1911年清朝滅亡後,對北京城池進行改建,為改善交通和修築環城鐵路,先後拆除了正陽門、朝陽門、宣武門、東直門、安定門等五座城門的瓮城,並拆除了皇城城牆和東安門。1924年在內城城牆南端西部新開和平門,1937年在東西城牆上分別開闢啟明門(建國門)和長安門(復興門)(這兩個城門其實是豁口)。 194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政權對北京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除工作。朝鮮戰爭期間,為便於在戰時疏散民眾,在內城城牆上增開了大雅寶衚衕豁口、北門倉豁口(東四十條豁口)、鼓樓大街北豁口、新街口豁口、官園西豁口、松鶴庵衚衕豁口等6處豁口。 1950年代後,北京城牆的存廢問題引起了爭論。建築學家梁思成提出保留城牆,並將其改造為環城公園。為修建北京地鐵,內城城門和城牆先後於1965年至1969年拆除。內城護城河的東西南三面也加蓋改為暗溝,成為城市下水道系統的一部分。

內城城門 北京內城的各個城門上方都建有城樓,這些城樓坐落在通高12至13米的城台之上,與左右的城牆緊密相連。城台的下邊正中間開有一個拱形的券洞,乃為城門洞,門洞處安有兩扇對開的大門,外包鐵釘,正面有鍍銅大泡釘。門後有大門栓。

明代北京內城的城樓建於明朝正統年間,各城樓皆為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除了正陽門城樓為面闊7間,進深5間外,其餘如朝陽門和阜成門都是三間進深。內城各城樓的具體規格也不一致。正陽門的規格最高,在各城樓中最為壯觀,崇文門、宣武門稍差一些,東直門、西直門又低一級,而德勝門、安定門、朝陽門、阜成門的規格最低。各城樓均有上下兩層,守城將士可以登樓遠眺。

北京內城各城門的外邊正前方還有一座城樓,就是箭樓。各座箭樓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陽門的箭樓最雄偉壯觀。城台高約12米,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南側面闊7間,北出抱廈5間,東南西三面均設有四層箭窗,南面共有52孔,東西兩面各有21孔,前門箭樓高38米,寬52米,進深32米,是北京城內各箭樓中最高大的。在內城9門中,只有前門箭樓下面開有門洞,而且僅供皇帝出入。內城其餘各門的箭樓的造型與前門箭樓基本相同,正面為重檐歇山頂,後面出抱廈五間。正面重檐下有三排箭孔,重檐上還有一排箭孔。

箭樓的左右兩側也有城牆,並且與內或外城的城牆相接,於是在各城門處形成了一個個向外鼓出的小城,此為瓮城。瓮城的平面形狀有正方形的,如東直門、西直門的瓮城;也有長方形的,如正陽門、德勝門的瓮城;還有半圓形的,如東便門、西便門的瓮城。其他瓮城基本是正方形,但在相鄰兩面牆的相接處採取了弧形而不是直角。

內城各門的瓮城各有其特點,就是同一邊的城牆上的各瓮城城門都正對而開,像東城牆上北邊的東直門的瓮城門朝南,南邊的朝陽門的瓮城門朝北,這對於軍隊從某一城門經城外調往另一城門提供了方便。西城牆上的西直門、阜成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宣武門都是如此。正陽門瓮城則是在東、南、西三面開有城門,惟獨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安定門是個例外,兩座瓮城的城門都朝東。

正陽門(前門) 位於北京內城南垣正中。明永樂十七年修築,原沿用元大都城南面正中城門之名——麗正門,正統時改為現名。正陽門城樓位於高13.2米的城台上,樓高兩層、27.76米,面闊七間(41米),進深三間(21米),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城台正中辟有券門,門內設千斤閘。正陽門南設有箭樓,俗稱「前門」,亦寬七間,後有抱廈,樓上南面設四層箭孔,每層13個(內城其餘八門箭樓為每層12個箭孔),東西各設4層箭孔,每層4孔。箭樓與門樓之間為瓮城,寬108米,深85米,東西設有兩座閘樓,於閘樓下開券門,門內也有千斤閘。平時箭樓及東閘樓下的城門關閉,出入百姓繞行西閘樓下券門。

正陽門箭樓在1900年義和團拳民焚燒前門外大柵欄時被飛濺火星引燃燒毀,城樓在當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燒毀,後均重建。為改善交通,正陽門瓮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拆除。1965年經周恩來批示,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得以保留。

北京內城的瓮城內都各有一座廟,而唯獨正陽門有兩座廟,西為關帝廟,東為觀音廟。正陽門關帝廟內塑像為明朝原物,清朝皇帝由天壇郊祭回宮時必在廟內拈香。廟內有「三寶」,一為大刀,一為關帝畫像,一為白玉石馬。文革期間,正陽門關帝廟與觀音廟一同拆除。

崇文門(哈德門) 位於內城南垣東邊,俗稱哈德門。永樂十七年修建。正統朝之前名為文明門,沿用元大都城文明門之名。正統朝後取《左傳》「崇文德也」之典改名崇文門。並在正統朝期間增建瓮城、閘摟、箭樓。崇文門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9.1米),進深三間(24.3米),城樓為兩層,連同城台通高35.2米。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箭樓與正陽門箭樓形狀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寬78米,深86米,西面辟閘樓、券門。崇文門關帝廟在瓮城內東北角,南向。1900年,崇文門箭樓在義和團之亂中被英軍開炮擊毀,1920年拆除。1950年拆除崇文門瓮城。1966年拆除崇文門城樓。

崇文門是「景門」,有光明、昌盛之門的含義,其標誌是鎮海的崇文鐵龜。由於靠近通惠河,崇文門也是北京各城門中最繁忙的城門,在明朝、清朝和民國初期均設有稅關,所有進城貨物、乃至入京大臣的隨身行李,都要在崇文門納稅。慈禧太后「梳妝費」和民國時期總統年薪都由崇文門關稅中支出。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崇文門稅關方告撤消。 在每天關閉城門的時候,只有崇文門會通過敲鐘來提醒要出入城門的人。而其他城門則敲擊一種形狀扁平的打擊樂器,這種樂器發聲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門八嘡(點)一口鐘」的說法,同時老北京口語里常說的「鐘點」大概也來源於此。在過去北京南郊大興縣一帶有很多釀酒的作坊,酒車常從崇文門進城,因此崇文門多走酒車,也有了「崇文門進酒車,宣武門出囚車」的說法。 文革期間拆除崇文門城樓時,發現該樓為明代所建的大木結構,木料為金絲楠木。其中部分木料後來用於故宮和天安門的翻修工程。宣武門 位於內城南垣西邊。永樂十七年擴建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正統朝之前沿用元大都城順承門之名,民間諧音俗稱為「順治門」。正統朝時重建城樓,增建瓮城、閘摟、箭樓,並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2.6米),進深三間(23米),城樓為兩層,連同城台通高33米。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箭樓與正陽門箭樓形狀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寬75米,深83米,東面辟閘樓、券門。宣武門關帝廟在瓮城內西北角,南向。1927年拆毀宣武門箭樓,1930年拆除宣武門瓮及箭樓城台,1965年拆除宣武門城樓。

宣武門俗稱「死門」,多走囚車。其原因是當時北京的墓地多在今陶然亭一帶,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門,清代的刑場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車也出宣武門。宣武門的標誌是報時的宣武午炮。 宣武門在北京內城九門中地勢最低。雖然平日流經內城的河道水系大多由正陽門東水關出城,但遇暴雨時,城中積水多湧向宣武門。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康熙三十四年北京城暴雨,積水堵住宣武門城門,無法開啟,最後由宣武門內象房的六隻大象強行將城門拉開,城中積水才宣洩乾淨。東直門

位於內城東垣北邊。原址為元大都崇仁門。永樂十七年取「東方盛德屬木、為春」和「直東方也,春也」之意,改為現名。東直門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1.5米),進深三間(15.3米),城樓為兩層,連同城台通高34米。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箭樓與正陽門箭樓形狀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為元朝末年所修,因為當時崇仁門為東垣正中城門,因此瓮城幾乎為正方形,南北寬68米,東西深62米,南面辟閘樓、券門。東直門關帝廟在瓮城東北角,南向。1915年修建環城鐵路時拆毀東直門瓮城和閘樓,1930年拆除東直門箭樓。1958年拆除箭樓城台。1965年拆除東直門城樓。東直門的鎮門之寶為門外之鐵塔,鐵塔內供奉有一座石雕的藥王爺像。東直門多走運木料的車。 東直門瓮城尺寸在北京內城各門中是最小的,因此門內關帝廟也沒有關羽塑像,而是用木製神主代替。老北京民間諺語中有「九門十座廟,一座無神道」之語,即指東直門關帝廟。朝陽門(齊化門) 位於內城東垣正中。原址為元大都齊化門。民間俗稱亦為齊化門。朝陽門城樓、箭樓形制與崇文門相似,城樓寬31.35米,深19.2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2米。瓮城寬68米,深62米,北側辟閘樓、券門,朝陽門關帝廟位於瓮城東北角,南向。1900年朝陽門箭樓被日軍火炮擊毀,1903年重建。1915年修建環城鐵路時拆除瓮城。1953年拆除城樓及其城台。1958年拆除箭樓。朝陽門是北京的糧門,多走糧車。原因是該門離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很近,南方通過京杭大運河運來的漕糧都由此門入城,存放在朝陽門內的幾座大倉庫內。也正因如此,朝陽門的標誌是瓮城門洞上所刻的一枝谷穗。朝陽門也有「杜門」的別稱,有休息的意思。西直門 位於內城西垣北邊。原址為元大都和義門。永樂十七年取西方屬義之理改為現名。西直門城樓、箭樓形制與東直門相似,城樓寬32米,深15.6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寬68米,深62米,南側辟閘樓、券門,西直門關帝廟位於瓮城東北角,南向,1930年代被拆除。西直門是北京最後一座保存完整的城門,但1969年修建北京地鐵時仍將瓮城、箭樓、城樓全部拆除。其間曾在箭樓城台中發現元代修建的和義門瓮城門洞,但亦被拆除。

由於北京城內水質不佳,皇宮用水皆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車從西直門入城。因此西直門多走水車,其標誌也就是瓮城的一塊刻著水紋的石頭。和義門瓮城修建於元順帝至正十九年,明初又繼續使用了60多年,直至正統年間統一重修城門時才被包砌入箭樓城台中。阜成門

位於內城西垣正中。原址為元大都平則門。民間俗稱亦為平則門。明洪武14年重修,正統元年重建。取《尚書》「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成九牧,阜成兆民」之典,改稱阜成門。阜成門城樓、箭樓形制與朝陽門相似,城樓寬31.2米,深16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0米。瓮城寬74米,深65米,北側辟閘樓、券門。阜成門關帝廟位於瓮城東北角,南向。1935年拆除箭樓與閘樓。1953年拆除瓮城和箭樓城台。1965年拆除城樓。由於此門離西山最近,而西山門頭溝出產的煤又是北京城裡必不可少的燃料,故煤車都從此門進城。也因此,阜成門之標誌乃為是瓮城牆壁上刻著的一朵梅花。由於標誌「梅」「煤」同音,老北京間有「阜成梅花報春暖」的說法。阜成門也叫「驚門」,有「公正」之意。德勝門 位於內城北垣西側。明初將元大都健德門改稱德勝門,寓意明軍以德取勝。洪武四年改筑北京城垣時向南移建。城樓寬31.5米,深16.8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6米。瓮城寬70米,深118米,在內城各城門中僅次於正陽門。瓮城西側辟閘樓、券門。德勝門真武廟位於瓮城北邊正中,南向。1915年拆除瓮城。1921年拆除城樓。1955年拆除城台。因該門瓮城南北進深很長,箭樓位置比安定門箭樓偏北50餘米,未阻擋地鐵施工,因此未被拆除。1979年擬拆除箭樓,後得以保留。

明清軍隊凱旋時從此門入城,仁義之師要從此門出入,因此此門多出入兵車,德勝門也叫「修門」,有品德高尚之意。安定門

位於內城北垣東側。明初將元大都安貞門南移修建,並改稱安定門,取「天下安定」之意。城樓寬31米,深16.05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6米。瓮城寬68米,深62米。瓮城西側辟閘樓、券門。1915年拆除瓮城。1969年拆除箭樓、城樓。北京內城其他七座城門的瓮城內都建有關帝廟,惟獨安定門和德勝門瓮城內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廟。軍隊出發亦從此門出城。 安定門也叫「生門」,有「豐裕」之意,所以皇帝要從此門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安定門外的糞場比較多,因此糞車多從安定門出入。 拆除安定門前,曾對城樓建築作應力測試,用鋼絲捆縛城樓大木支柱,然後用絞車拖拉,樓體傾角至15度仍未倒塌。內城新辟城門

水關門:位於正陽門東水關處,1905年東交民巷使館界工部局將水關河道上加蓋水泥板,並在城牆上原水關位置開闢門洞,形成城門,以便日後圍城時及時撤至正陽門火車站。門洞內安置鐵門兩扇,兩側挖有耳室,供值班衛兵休息。和平門:位於內城南城牆,正陽門和宣武門之間。1926年開闢,以便利內外城之間的交通。該門無城樓、瓮城之設,僅僅是在牆體上開闢兩個門洞,並將該處牆體略增高增厚。初名「新華門」,1927年改名「和平門」,以區別於中南海新華門。門洞高13米,寬10米,各裝兩扇鐵門。1958年將門洞拆除,改為豁口。建國門:位於內城東垣南端,北京古觀象台東北角處。1939年偽北京市政府拆除此處城牆,開闢一寬7.9米的倒八字形豁口,取名「啟明門」。1945年改稱建國門。1957年隨內城城牆一道拆除。復興門位於內城西垣南端,與建國門相對的位置。1939年偽北京市政府拆除此處城牆,開闢一寬7.4米的倒八字形豁口,取名「長安門」。1945年改稱復興門,並增建一座高12.6米的城台和一座寬10米的單券拱門。1955年拆除。內城角樓 北京內城有四座角樓,其形制基本相同,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建築,平面呈曲尺形。角樓高度為17米,連同城台通高為29米左右。朝外的兩面分別寬35米左右,各設四層箭孔,每層14個。側面亦設有四層箭孔,每層四個。角樓背面設方形的大孔,安裝木柵窗,供通風和採光用。角樓內為中空建築,僅沿箭孔設四層樓板。北京內城四座角樓中,僅東南角樓因臨近鐵路,擔心拆除工作影響鐵路通行而倖存。其它的三座角樓,東北角樓在1920年拆除,城台於1953年被拆除;西北角樓1900年被俄軍火炮擊毀,城台於1969年拆除;西南角樓因無力維修於1930年代拆除,城台於1969年大部分拆除,僅余小部分。

外城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間增築。又稱「國城」、「外郭」。城牆長28里,高7.5米至8米,底寬約12米,頂寬約9米。東南角因避讓水窪而向內曲折,被附會為「地陷東南」。 嘉靖二十八年籌劃重修外城時,最初的構想為在各城門外修建關廂子城,從而形成大城居中、九座子城拱從的奇特布局。後改為環城修築外廓,南面將天壇南牆包入,然後東西兩路向北(位置大約在內城城牆外2000米處),至洪武除年被廢棄的元大都土城的東垣和西垣南端,然後從土城取土,修建北面、東北和西北三段城牆。外城總長度預計在120里左右,與內城構成「回」字形布局,辟門十一座,南、東、西各三座,北面兩座。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開始修筑前三門外的關廂城(三座獨立於城門之外的小城),但由於需要拆毀的店鋪民房甚多,民情洶懼,工程不久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決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遺址,四面環繞修築京城外郭城。最初規劃的外城長七十里,東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設城門十一座、敵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門外和通惠河設置水閘兩處,其它低洼地帶設置水關八處。由於工期浩大,在嚴嵩建議下,改為先修築南面城牆,將正陽門外的大片繁華市區包入。此議得到嘉靖帝的許可,外城工程於嘉靖三十二年閏三月開工,同年十月南段竣工。後因用兵頻繁,加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使明廷集中財力物力重建宮殿,外城一直沒有再築。嘉靖四十五年(1564年)增築外城各城門的瓮城。

外城城牆 北京外城三面長28里(14.409公里),呈東西寬、南北窄的扁長形,辟七門,四角建角樓四座。城牆內為夯土,外包磚石。外城城牆外層包磚1米左右,多為明代大城磚,內層包磚0.7米左右,多為清代小城磚。外城通高6至7米,頂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西段城牆最窄,頂厚平均為4.5米,基厚7.8米。外城城牆、城門和角樓於1951年至1958年陸續拆除。永定門 位於外城南垣正中。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仿照內城城門重建,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兩層樓,通高26米,面闊五間(24米),進深三間(10.5米)。箭樓規制甚小,面闊僅三間(12.8米),進深一間(6.7米),單檐歇山頂灰瓦。瓮城為方形,東西寬42米,南北深36米,外側兩端抹為圓角。箭樓辟兩層箭孔,南面每層7個,東西每層3個。箭樓城台下辟單孔券門。永定門瓮城於1950年拆除,箭樓、城樓於1957年拆除。2004年在原城樓偏北的位置重建了城樓。

左安門 位於外城南垣東端。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灰筒瓦,面闊三間(16米),進深1間(9米),高6.5米,連城台通高15米。瓮城為半圓形,東西寬23米,南北深29米。箭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小式建築,灰筒瓦頂,面闊三間(13米),深一間(6米),高7.1米,箭孔和瓮城門洞設置與永定門相同。1930年代將城樓、箭樓拆除,1953年將兩樓城台及瓮城拆除。左安門俗稱「江擦門」。「江擦」為「礓磋」(jiāng cuō)的諧音,在中國古建築中,礓磋(或作「礓礤」(jiāng cǎ))指石制的、沒有梯級的坡狀台階。右安門 位於外城南垣西端。俗稱「豐宜門」(因金中都豐宜門故址在其附近)或「南西門」。其城樓、瓮城、箭樓的規制與尺寸同左安門相同。1956年將瓮城、箭樓拆除,1958年將城樓拆除。

廣渠門 位於外城東垣正中偏北。俗稱「沙窩門」。規制與左安門相同。1930年代將箭樓拆除,1953年將城樓、瓮城拆除。崇禎二年明將袁崇煥曾在廣渠門外戰敗後金軍隊。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初未攻打此門,因此廣渠門守軍前往其他城門支援。英軍趁此門防守空虛的機會將其攻破,然後在天壇中架炮轟擊崇文門,將內城攻破。廣安門 位於外城西垣正中偏北。明代稱廣寧門,又名彰義門(該門與金中都彰義門在同一軸線上)。清朝道光年間為避清宣宗旻寧之諱改為現名。城門原規制與廣渠門相同,乾隆三十一年,因該門為南方各省人士進京的主要通路,為壯觀瞻,故提高城門規格,仿永定門城樓加以改建。改建後的廣安門城樓高兩層,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通高26米,面闊三間(13.8米),進深一間(6米)。瓮城原為半圓形,乾隆時改建為圓角方形,寬39米,深34米。廣安門瓮城及箭樓於1940年代拆除,城樓於1957年拆除。

東便門 位於外城東北角。嘉靖時修築外城,財力不足,因此在此處將東南角樓包入,留一臨時性城門作為出入通道,故未命名,及至建成10年後才命名為東便門。城樓規制與左安門等城門相似,但更為窄小,面闊只有11.2米,進深為5.5米,城樓連城台通高12.2米。東便門城門下沒有辟券門,而是設置過木式方門。箭樓為乾隆時添建,設箭孔兩層,北面每層4孔,東西每層2孔。東便門瓮城、箭樓於1930年代失修拆除,城樓於1958年修建北京火車站時拆除。

西便門 位於外城西北角。城樓通高10.5米,其他形制、尺寸與東便門相同。西便門城樓、箭樓、瓮城於1952年拆除。外城角樓 外城角樓共四座,修建於嘉靖三十二年,均為單檐歇山頂十字脊方形建築,樓高7.5米左右,面闊、進深均為一間(6米),設箭孔兩層,朝外兩面每層各3孔,朝城牆兩面每層各2孔。外城西南、東北角樓在1930年代拆除,西北、東南兩座角樓分別在1957年和1955年拆除。

北京所轄區縣

宛平縣(今丰台區,石景山區,房山區,門頭溝區)

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以後至1928年,宛平縣、大興縣為北京(順天府)的城區與近郊區的附郭縣,各佔半個北京城。宛平縣轄域為北京城中軸線以西至西郊部分。宛平縣公署所在地明屬積慶坊、清屬正黃旗,即今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東官房中國婦聯幹部學院處。宛平知縣秩正六品。所屬縣丞一人,秩正七品。萬曆十八年,沈榜任宛平縣知縣,編纂了《宛署雜記》,詳細記述了政治、經濟、人文、社會等第一手資料。 1928年,廢京兆地方,設置北平市,宛平縣改隸屬河北省,轄北平西郊。1929年,縣屬由市內遷至盧溝橋拱極城,即宛平縣城。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縣治遷往長辛店。解放初期仍隸屬河北省,縣署移於大台村。1952年7月轄區劃歸北京市,縣建制撤銷。

大興縣(大興區) 金朝貞元二年(1154年)將永安府改為大興府, 析津縣更名大興縣。明朝、清朝在北京(順天府)設置大興縣,為附廓的兩赤縣之一。1928年劃歸河北省,並將縣治由北京城內遷至黃村。1958年劃入北京市,北京市南苑區的舊宮、亦庄、瀛海、西紅門等地劃歸大興,改稱大興區。1960年改名大興縣。2001年5月1日大興縣撤縣設區恢復大興區。

昌平縣(昌平區) 昌平的名稱正是來自漢代的昌平侯,取昌盛平安之意,即來自漢代貴族的封爵,具體位置大概為現在的居庸關往南一帶。居庸關當時為居庸縣,為現在的延慶一帶,此時的軍都縣位於現在的昌平軍都山一帶。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設昌平、軍都二縣,屬上谷郡,三國後屬幽州,南北朝時屬幽州燕郡。北齊時今境內設昌平、萬年二縣,屬東燕州昌平郡。隋朝時初屬幽州,後屬涿郡。唐朝武德元年屬幽州,天寶元年屬廣陽郡,乾元元年屬幽州,五代後唐同光二年改稱昌平,後晉天福元年,復稱昌平。遼代屬析津府。宋朝時屬燕山府。金代時屬中都路大興府。元朝時屬大都路。明朝初屬北平府,後屬順天府,景泰三年(1452年)遷縣治於永安城(現昌平鎮)。正德元年,升縣為州,轄密雲、順義、懷柔三縣,正德三年降州為縣,轄縣依舊。清初為霸昌道治所,屬順天府。民國二年(1913年)改稱昌平縣,1999年撤縣設區。通縣(通州區) 通縣位於北京城正東20公里,位於京杭大運河北端。與河北省廊坊市的燕郊鎮、三河市、大廠縣、香河縣、相鄰,與北京市的朝陽區、大興區、順義區接壤,與天津市的武清區交界。1997年撤縣設區。 1995年統計全縣戶籍常住人口有59.75萬人。2014年末已達到135.6萬人。

朝陽區 明清時歸大興縣管轄。1925年設區,稱北京市東郊區,1928年改為北平市東郊區,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朝陽區至今。朝陽區是北京市、乃至中國的主要外事活動區。160個外國駐華使館、聯合國辦事機構、國際足跡辦事處都設在朝陽區。各國駐京新聞機構的90%以上,海外企業代表機構的60%以上也在朝陽區。世界朝陽區內雲集了北京60%以上的外國商社,3000多家外國公司以及167家國際新聞機構。世界500強入駐北京的158家企業中,有2/3落戶朝陽。外國駐華使館中除俄羅斯、盧森堡外,都在朝陽區境內。已經形成了建國門外、三里屯、亮馬河三個使館區,望京新區還將興建第四個使館區。常住人口:392.2萬人。

北京,簡稱「京」,舊稱「燕京」、「北平」,是中國的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同時是中國經濟金融的決策和管理中心。擁有6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截止2012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069.3萬人。北京四九城(東城區,西城區)常住人口221.3萬人,戶籍人口206.1萬人。按戶籍劃分,戶籍人口1245.8萬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802.7萬人;按城鄉劃分,城鎮人口1685.9萬人,鄉村人口275.3萬人。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為0.806%,死亡率0.456%,自然增長率為3.5‰。 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經北京城西南,毗鄰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餘年歷史、八百五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金、元、明、清、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等五個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數個政權建政於此,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迹和人文景觀。 北京作為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華夏民族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師、順天府等等。 西周初年,於宏偉即封偉岸公於今日北京及附近地區並取當時非常傾國之女馬文姬為妻,稱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堯之後人(一說黃帝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西城區。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 金貞元元年,金國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此後大元帝國、明清的都城均建立於此。金中都 即中都,是金朝都城,位於今北京西城至丰台一帶,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金海陵王完顏亮遷都於此開始,到貞祐二年五月十八日(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完顏珣離開中都,貞祐二年七月金宣宗南遷到達汴京,中都作為金朝都城共61年,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金中都被蒙古軍隊攻陷,城池遭受毀壞。

金海陵王完顏亮弒金熙宗後即位,於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頒布詔書決定自上京遷都燕京。完顏亮任命張浩、蘇保衡等營建都城,參照北宋都城汴梁的規劃和建築式樣,在遼南京城的基礎上在東、西、南三個方向往外擴展,共動用了一百二十萬人,歷經兩年,至天德五年(1153年)始告完成。於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正式遷都,改元貞元。改燕京為中都,定名為中都大興府。 金代仿照遼代,共設五個都城,除中都外,還有四個陪都南京開封府、北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和西京大同府。其中後三個陪都就在遼的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和西京大同府的原址。 金宣宗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金中都被蒙古軍隊攻破,城池被毀,後來的元大都基本上是另起爐灶。元大都 蒙古帝國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於1215年5月31日攻下金中都,對城市展開了為期一個月的大屠殺,並徹底夷平了這座城市,後設置燕京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突厥語為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據馬可波羅遊記敘述:京師蒙古人篤信藏傳佛教,象為佛教祥獸,當時大都常有大象漫步。 元大都位於金中都舊城東北。至元四年(1267年)開始動工,歷時二十餘年,完成宮城、宮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於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詔令規定,遷入大都新城必須以富有者和任官職者為先,結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舊留在中都舊城。在當時人的心目中舊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舊城並稱為「南北二城」,二城分別設有居民坊七十五處及六十二處。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8.6公里,面積約50平方公里,相當於唐長安城面積的五分之三,接近宋東京的面積。元大都道路規劃整齊、經緯分明。 元大都,或稱大都(突厥語稱為汗八里,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為元朝京師。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南至長安街一線,東西至北京二環路一線。 由於元大都故城北居民稀少、地勢空曠,在防守時城上軍人無可依託,因此徐達在攻城後不久,即於洪武元年(1368年)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將城垣變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牆靠近居民密集區,戰時守城士兵可以從容籌畫衣食。由於新築城牆西端正值河床,因此自今德勝門以西處向西南傾斜,造成明清北京城池西北缺角的格局。洪武四年(1371年)將此段新城牆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廢棄,原來北城牆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以及東、西城牆上最北邊的光熙門和肅清門也一併廢棄。這四門的城樓,以及被劃在城外的官署、住宅盡被拆除。但是,元大都北城垣雖被廢棄,但並未被拆除,而是仍然起到拱衛城池的作用。直至嘉靖朝俺答之變時,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勝門外土關」的健德門附近)仍有明軍駐守。北平此後為燕王朱棣駐地,其城市格局在明初的五十餘年中沒有變化。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後,將北京城南牆南移二里,原元大都南城垣亦未完全拆除,而是任其自行湮滅。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經被剝蝕為數座土丘,並被稱以「下崗」、「上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遺迹已完全消失。明北京城 明朝初年,以金陵應天府 (今南京市) 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 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升燕京北平為北京,暫稱「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常駐於此,現在的北京也從此得名。朱棣行在北京後,一改元態,北京城秩序井然,繁榮安樂。 永樂十九年正月,朱棣正式移鼎燕京,以之為京師,稱為「北京」。金陵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的部分時期,則因皇帝個人的喜好因素,北京之法律地位還曾一度由首都,降為君主暫幸之行在,復稱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明英宗正統時才恢復燕京京師的地位。 清順治入關後即進駐北京,亦稱北京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清廷在北京實行旗民分居政策,即八旗居住內城,漢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旗人事務由九門提督管理,而漢族、回族事務則交給順天府衙門管理。 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背靠太行山余脈和燕山山脈,面對遼闊的華北平原,東南距渤海約150公里。市域東西寬約160公里,南北長約176公里,土地面積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地貌 北京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東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組成。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43.5米,其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而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全市最高峰為位於門頭溝區西北部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天然河道自西向東有拒馬河、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薊運河五大水系,均屬海河流域。氣候 北京市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氣候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571.8毫米。北京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和沙塵,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乾燥,冬季寒冷且大風猛烈。其中春季和秋季很短,分別為兩個月和一個半月左右;而夏季和冬季則很長,分別為三個月及五個多月。北京季風性特徵明顯,全年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而其他季節空氣較為乾燥。年平均氣溫約為12.3 °C。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 3.7 °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6.2 °C。極端最低氣溫為27.4 °C(出現在1966年2月23日),極端最高氣溫43.8 °C(出現在1942年6月15日)。飛絮則是北京每年4、5月間另一特有現象,其來源以楊絮為主,也有柳絮。由於北京城市道路綠化曾以毛白楊作為主要樹種,而其白絮極易隨風飄揚,因此形成了北京春天漫天飛楊絮的景觀,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 在現今北京市市轄區中,東城、西城兩區位於城市的中心區域,管轄範圍也以今二環路以內、清代舊城範圍為主,是傳統意義上的市區。 而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多和城市範圍的擴張,朝陽區、海淀區、丰台區和石景山區四個近郊區的大部分地區也逐步被認同為市區,於是和原先的兩個城區一起,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並且多數郊縣也已先後改為市轄區。 截至2009年,北京轄16區、2縣。(市轄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丰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縣:密雲縣、延慶縣。) 2010年7月1日中國國務院批准撤銷原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四個區,由原東城區和崇文區合併成立新的東城區,西城區和宣武區合併成立新的西城區。這樣北京市的市區行政結構就由以前的「城八區」變為「城六區」。明北京城牆興建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為1264年營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設計時曾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記載,規模宏偉,規劃嚴整,設施完善。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將軍徐達攻陷元大都。由於元順帝不戰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壞,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但是由於城池過大,不利於防守,於是徐達決定將北城牆向南移2.8公里,放棄城北的城市建設預留用地。同時用城磚將城牆外側包砌起來,以提高其防守能力。 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於1402年奪得帝位,於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1406年(永樂四年),開始籌劃遷都北京,相繼建成皇城、宮城,同時將南城牆南移0.8公里。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對北京城牆進行了第二次增建,將城牆內側用磚包砌;開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門城樓、瓮城和箭樓;城池四角建角樓;城門外各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的木橋全部改為石橋,橋下設水閘,河岸用磚石建造駁岸。整修之後的京城周長45里,形成了極其堅固的城防體系。在京城遠郊建設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極城(宛平城)和內長城等防禦設施。 北京城建成後,曾多次面臨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築外城的建議。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在內城南面加築外城,形成北京城池的「凸」字形格局。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後一直延續了近400年。內城城牆 北京內城城牆中,最久的東垣和西垣修築於元至元年間,北垣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南垣建於永樂年間。正統年間曾有大規模重修。內城城牆為夯土結構,外包1米至2.9米厚的磚層,基部為條石。城牆頂部外側為雉堞,高1.9米,寬1.5米,厚0.75米,間距為0.5至0.8米。頂部內側為女牆,高1.2米左右。 明初北平四面城牆中,北牆高四丈半左右,頂寬五丈;其他三面城牆高三丈左右,頂寬二丈,長約四十里。正統四年整修北京城牆後丈量的數據為:城南一面長2295丈9尺3寸,北面長2232丈4尺5寸,東面長1786丈9尺3寸,西面長1564丈5尺2寸。城牆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厚六丈二尺,頂厚五丈。 根據1950年至1958年的一系列實測,北京內城的四面城牆的尺寸為:·北城牆頂厚平均為18.5米,基厚平均為24.5米,通高12米·南城牆平均頂厚15.5米,基厚19.5米,高11.6米·東城牆平均頂厚11.8米,基厚17.5米,高11.3米·西城牆平均頂厚12.75米,基厚15.6米,高10.65米。 城牆向外伸出的墩台,稱為「敵台」,北京內城敵台頂長平均為20米,寬約35米,共有172座。每隔若干敵台,設一座大敵台,長20米,寬39至40米,為屯兵駐守之所。城牆四角為40米見方(底部尺寸)的角樓墩台。 北京內城城牆總長度約24公里(四十八華里),所圍合的區域基本成東西較寬的方形,惟西北缺一角,被附會為女媧補天「天缺西北、地陷東南」之意。但據遙感觀測,此處原有城牆痕迹,使內城城牆呈完整的方形。但是這裡的地形為沼澤和濕地,不利於地基穩固,因此推測原城牆修筑後不久即被廢棄,並修築斜角的新城牆,將此處割出城外。 歷史上,北京內城曾多次遭到進攻,如明朝俺答汗和後金的圍攻,以及清朝義和團之亂時八國聯軍的進攻,但因城池堅厚,除八國聯軍之役外,在其它圍城戰中均未曾被強行攻破過。1911年清朝滅亡後,對北京城池進行改建,為改善交通和修築環城鐵路,先後拆除了正陽門、朝陽門、宣武門、東直門、安定門等五座城門的瓮城,並拆除了皇城城牆和東安門。1924年在內城城牆南端西部新開和平門,1937年在東西城牆上分別開闢啟明門(建國門)和長安門(復興門)(這兩個城門其實是豁口)。 194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政權對北京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除工作。朝鮮戰爭期間,為便於在戰時疏散民眾,在內城城牆上增開了大雅寶衚衕豁口、北門倉豁口(東四十條豁口)、鼓樓大街北豁口、新街口豁口、官園西豁口、松鶴庵衚衕豁口等6處豁口。 1950年代後,北京城牆的存廢問題引起了爭論。建築學家梁思成提出保留城牆,並將其改造為環城公園。為修建北京地鐵,內城城門和城牆先後於1965年至1969年拆除。內城護城河的東西南三面也加蓋改為暗溝,成為城市下水道系統的一部分。

內城城門 北京內城的各個城門上方都建有城樓,這些城樓坐落在通高12至13米的城台之上,與左右的城牆緊密相連。城台的下邊正中間開有一個拱形的券洞,乃為城門洞,門洞處安有兩扇對開的大門,外包鐵釘,正面有鍍銅大泡釘。門後有大門栓。

明代北京內城的城樓建於明朝正統年間,各城樓皆為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除了正陽門城樓為面闊7間,進深5間外,其餘如朝陽門和阜成門都是三間進深。內城各城樓的具體規格也不一致。正陽門的規格最高,在各城樓中最為壯觀,崇文門、宣武門稍差一些,東直門、西直門又低一級,而德勝門、安定門、朝陽門、阜成門的規格最低。各城樓均有上下兩層,守城將士可以登樓遠眺。

北京內城各城門的外邊正前方還有一座城樓,就是箭樓。各座箭樓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陽門的箭樓最雄偉壯觀。城台高約12米,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南側面闊7間,北出抱廈5間,東南西三面均設有四層箭窗,南面共有52孔,東西兩面各有21孔,前門箭樓高38米,寬52米,進深32米,是北京城內各箭樓中最高大的。在內城9門中,只有前門箭樓下面開有門洞,而且僅供皇帝出入。內城其餘各門的箭樓的造型與前門箭樓基本相同,正面為重檐歇山頂,後面出抱廈五間。正面重檐下有三排箭孔,重檐上還有一排箭孔。

箭樓的左右兩側也有城牆,並且與內或外城的城牆相接,於是在各城門處形成了一個個向外鼓出的小城,此為瓮城。瓮城的平面形狀有正方形的,如東直門、西直門的瓮城;也有長方形的,如正陽門、德勝門的瓮城;還有半圓形的,如東便門、西便門的瓮城。其他瓮城基本是正方形,但在相鄰兩面牆的相接處採取了弧形而不是直角。

內城各門的瓮城各有其特點,就是同一邊的城牆上的各瓮城城門都正對而開,像東城牆上北邊的東直門的瓮城門朝南,南邊的朝陽門的瓮城門朝北,這對於軍隊從某一城門經城外調往另一城門提供了方便。西城牆上的西直門、阜成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宣武門都是如此。正陽門瓮城則是在東、南、西三面開有城門,惟獨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安定門是個例外,兩座瓮城的城門都朝東。

正陽門(前門) 位於北京內城南垣正中。明永樂十七年修築,原沿用元大都城南面正中城門之名——麗正門,正統時改為現名。正陽門城樓位於高13.2米的城台上,樓高兩層、27.76米,面闊七間(41米),進深三間(21米),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城台正中辟有券門,門內設千斤閘。正陽門南設有箭樓,俗稱「前門」,亦寬七間,後有抱廈,樓上南面設四層箭孔,每層13個(內城其餘八門箭樓為每層12個箭孔),東西各設4層箭孔,每層4孔。箭樓與門樓之間為瓮城,寬108米,深85米,東西設有兩座閘樓,於閘樓下開券門,門內也有千斤閘。平時箭樓及東閘樓下的城門關閉,出入百姓繞行西閘樓下券門。

正陽門箭樓在1900年義和團拳民焚燒前門外大柵欄時被飛濺火星引燃燒毀,城樓在當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燒毀,後均重建。為改善交通,正陽門瓮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拆除。1965年經周恩來批示,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得以保留。

北京內城的瓮城內都各有一座廟,而唯獨正陽門有兩座廟,西為關帝廟,東為觀音廟。正陽門關帝廟內塑像為明朝原物,清朝皇帝由天壇郊祭回宮時必在廟內拈香。廟內有「三寶」,一為大刀,一為關帝畫像,一為白玉石馬。文革期間,正陽門關帝廟與觀音廟一同拆除。

崇文門(哈德門) 位於內城南垣東邊,俗稱哈德門。永樂十七年修建。正統朝之前名為文明門,沿用元大都城文明門之名。正統朝後取《左傳》「崇文德也」之典改名崇文門。並在正統朝期間增建瓮城、閘摟、箭樓。崇文門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9.1米),進深三間(24.3米),城樓為兩層,連同城台通高35.2米。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箭樓與正陽門箭樓形狀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寬78米,深86米,西面辟閘樓、券門。崇文門關帝廟在瓮城內東北角,南向。1900年,崇文門箭樓在義和團之亂中被英軍開炮擊毀,1920年拆除。1950年拆除崇文門瓮城。1966年拆除崇文門城樓。

崇文門是「景門」,有光明、昌盛之門的含義,其標誌是鎮海的崇文鐵龜。由於靠近通惠河,崇文門也是北京各城門中最繁忙的城門,在明朝、清朝和民國初期均設有稅關,所有進城貨物、乃至入京大臣的隨身行李,都要在崇文門納稅。慈禧太后「梳妝費」和民國時期總統年薪都由崇文門關稅中支出。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崇文門稅關方告撤消。 在每天關閉城門的時候,只有崇文門會通過敲鐘來提醒要出入城門的人。而其他城門則敲擊一種形狀扁平的打擊樂器,這種樂器發聲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門八嘡(點)一口鐘」的說法,同時老北京口語里常說的「鐘點」大概也來源於此。在過去北京南郊大興縣一帶有很多釀酒的作坊,酒車常從崇文門進城,因此崇文門多走酒車,也有了「崇文門進酒車,宣武門出囚車」的說法。 文革期間拆除崇文門城樓時,發現該樓為明代所建的大木結構,木料為金絲楠木。其中部分木料後來用於故宮和天安門的翻修工程。宣武門 位於內城南垣西邊。永樂十七年擴建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正統朝之前沿用元大都城順承門之名,民間諧音俗稱為「順治門」。正統朝時重建城樓,增建瓮城、閘摟、箭樓,並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2.6米),進深三間(23米),城樓為兩層,連同城台通高33米。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箭樓與正陽門箭樓形狀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寬75米,深83米,東面辟閘樓、券門。宣武門關帝廟在瓮城內西北角,南向。1927年拆毀宣武門箭樓,1930年拆除宣武門瓮及箭樓城台,1965年拆除宣武門城樓。

宣武門俗稱「死門」,多走囚車。其原因是當時北京的墓地多在今陶然亭一帶,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門,清代的刑場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車也出宣武門。宣武門的標誌是報時的宣武午炮。 宣武門在北京內城九門中地勢最低。雖然平日流經內城的河道水系大多由正陽門東水關出城,但遇暴雨時,城中積水多湧向宣武門。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康熙三十四年北京城暴雨,積水堵住宣武門城門,無法開啟,最後由宣武門內象房的六隻大象強行將城門拉開,城中積水才宣洩乾淨。東直門

位於內城東垣北邊。原址為元大都崇仁門。永樂十七年取「東方盛德屬木、為春」和「直東方也,春也」之意,改為現名。東直門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1.5米),進深三間(15.3米),城樓為兩層,連同城台通高34米。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箭樓與正陽門箭樓形狀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為元朝末年所修,因為當時崇仁門為東垣正中城門,因此瓮城幾乎為正方形,南北寬68米,東西深62米,南面辟閘樓、券門。東直門關帝廟在瓮城東北角,南向。1915年修建環城鐵路時拆毀東直門瓮城和閘樓,1930年拆除東直門箭樓。1958年拆除箭樓城台。1965年拆除東直門城樓。東直門的鎮門之寶為門外之鐵塔,鐵塔內供奉有一座石雕的藥王爺像。東直門多走運木料的車。 東直門瓮城尺寸在北京內城各門中是最小的,因此門內關帝廟也沒有關羽塑像,而是用木製神主代替。老北京民間諺語中有「九門十座廟,一座無神道」之語,即指東直門關帝廟。朝陽門(齊化門) 位於內城東垣正中。原址為元大都齊化門。民間俗稱亦為齊化門。朝陽門城樓、箭樓形制與崇文門相似,城樓寬31.35米,深19.2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2米。瓮城寬68米,深62米,北側辟閘樓、券門,朝陽門關帝廟位於瓮城東北角,南向。1900年朝陽門箭樓被日軍火炮擊毀,1903年重建。1915年修建環城鐵路時拆除瓮城。1953年拆除城樓及其城台。1958年拆除箭樓。朝陽門是北京的糧門,多走糧車。原因是該門離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很近,南方通過京杭大運河運來的漕糧都由此門入城,存放在朝陽門內的幾座大倉庫內。也正因如此,朝陽門的標誌是瓮城門洞上所刻的一枝谷穗。朝陽門也有「杜門」的別稱,有休息的意思。西直門 位於內城西垣北邊。原址為元大都和義門。永樂十七年取西方屬義之理改為現名。西直門城樓、箭樓形制與東直門相似,城樓寬32米,深15.6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寬68米,深62米,南側辟閘樓、券門,西直門關帝廟位於瓮城東北角,南向,1930年代被拆除。西直門是北京最後一座保存完整的城門,但1969年修建北京地鐵時仍將瓮城、箭樓、城樓全部拆除。其間曾在箭樓城台中發現元代修建的和義門瓮城門洞,但亦被拆除。

由於北京城內水質不佳,皇宮用水皆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車從西直門入城。因此西直門多走水車,其標誌也就是瓮城的一塊刻著水紋的石頭。和義門瓮城修建於元順帝至正十九年,明初又繼續使用了60多年,直至正統年間統一重修城門時才被包砌入箭樓城台中。阜成門

位於內城西垣正中。原址為元大都平則門。民間俗稱亦為平則門。明洪武14年重修,正統元年重建。取《尚書》「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成九牧,阜成兆民」之典,改稱阜成門。阜成門城樓、箭樓形制與朝陽門相似,城樓寬31.2米,深16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0米。瓮城寬74米,深65米,北側辟閘樓、券門。阜成門關帝廟位於瓮城東北角,南向。1935年拆除箭樓與閘樓。1953年拆除瓮城和箭樓城台。1965年拆除城樓。由於此門離西山最近,而西山門頭溝出產的煤又是北京城裡必不可少的燃料,故煤車都從此門進城。也因此,阜成門之標誌乃為是瓮城牆壁上刻著的一朵梅花。由於標誌「梅」「煤」同音,老北京間有「阜成梅花報春暖」的說法。阜成門也叫「驚門」,有「公正」之意。德勝門 位於內城北垣西側。明初將元大都健德門改稱德勝門,寓意明軍以德取勝。洪武四年改筑北京城垣時向南移建。城樓寬31.5米,深16.8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6米。瓮城寬70米,深118米,在內城各城門中僅次於正陽門。瓮城西側辟閘樓、券門。德勝門真武廟位於瓮城北邊正中,南向。1915年拆除瓮城。1921年拆除城樓。1955年拆除城台。因該門瓮城南北進深很長,箭樓位置比安定門箭樓偏北50餘米,未阻擋地鐵施工,因此未被拆除。1979年擬拆除箭樓,後得以保留。

明清軍隊凱旋時從此門入城,仁義之師要從此門出入,因此此門多出入兵車,德勝門也叫「修門」,有品德高尚之意。安定門

位於內城北垣東側。明初將元大都安貞門南移修建,並改稱安定門,取「天下安定」之意。城樓寬31米,深16.05米,城樓連同城台通高36米。瓮城寬68米,深62米。瓮城西側辟閘樓、券門。1915年拆除瓮城。1969年拆除箭樓、城樓。北京內城其他七座城門的瓮城內都建有關帝廟,惟獨安定門和德勝門瓮城內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廟。軍隊出發亦從此門出城。 安定門也叫「生門」,有「豐裕」之意,所以皇帝要從此門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安定門外的糞場比較多,因此糞車多從安定門出入。 拆除安定門前,曾對城樓建築作應力測試,用鋼絲捆縛城樓大木支柱,然後用絞車拖拉,樓體傾角至15度仍未倒塌。內城新辟城門

水關門:位於正陽門東水關處,1905年東交民巷使館界工部局將水關河道上加蓋水泥板,並在城牆上原水關位置開闢門洞,形成城門,以便日後圍城時及時撤至正陽門火車站。門洞內安置鐵門兩扇,兩側挖有耳室,供值班衛兵休息。和平門:位於內城南城牆,正陽門和宣武門之間。1926年開闢,以便利內外城之間的交通。該門無城樓、瓮城之設,僅僅是在牆體上開闢兩個門洞,並將該處牆體略增高增厚。初名「新華門」,1927年改名「和平門」,以區別於中南海新華門。門洞高13米,寬10米,各裝兩扇鐵門。1958年將門洞拆除,改為豁口。建國門:位於內城東垣南端,北京古觀象台東北角處。1939年偽北京市政府拆除此處城牆,開闢一寬7.9米的倒八字形豁口,取名「啟明門」。1945年改稱建國門。1957年隨內城城牆一道拆除。復興門位於內城西垣南端,與建國門相對的位置。1939年偽北京市政府拆除此處城牆,開闢一寬7.4米的倒八字形豁口,取名「長安門」。1945年改稱復興門,並增建一座高12.6米的城台和一座寬10米的單券拱門。1955年拆除。內城角樓 北京內城有四座角樓,其形制基本相同,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建築,平面呈曲尺形。角樓高度為17米,連同城台通高為29米左右。朝外的兩面分別寬35米左右,各設四層箭孔,每層14個。側面亦設有四層箭孔,每層四個。角樓背面設方形的大孔,安裝木柵窗,供通風和採光用。角樓內為中空建築,僅沿箭孔設四層樓板。北京內城四座角樓中,僅東南角樓因臨近鐵路,擔心拆除工作影響鐵路通行而倖存。其它的三座角樓,東北角樓在1920年拆除,城台於1953年被拆除;西北角樓1900年被俄軍火炮擊毀,城台於1969年拆除;西南角樓因無力維修於1930年代拆除,城台於1969年大部分拆除,僅余小部分。

外城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間增築。又稱「國城」、「外郭」。城牆長28里,高7.5米至8米,底寬約12米,頂寬約9米。東南角因避讓水窪而向內曲折,被附會為「地陷東南」。 嘉靖二十八年籌劃重修外城時,最初的構想為在各城門外修建關廂子城,從而形成大城居中、九座子城拱從的奇特布局。後改為環城修築外廓,南面將天壇南牆包入,然後東西兩路向北(位置大約在內城城牆外2000米處),至洪武除年被廢棄的元大都土城的東垣和西垣南端,然後從土城取土,修建北面、東北和西北三段城牆。外城總長度預計在120里左右,與內城構成「回」字形布局,辟門十一座,南、東、西各三座,北面兩座。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開始修筑前三門外的關廂城(三座獨立於城門之外的小城),但由於需要拆毀的店鋪民房甚多,民情洶懼,工程不久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決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遺址,四面環繞修築京城外郭城。最初規劃的外城長七十里,東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設城門十一座、敵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門外和通惠河設置水閘兩處,其它低洼地帶設置水關八處。由於工期浩大,在嚴嵩建議下,改為先修築南面城牆,將正陽門外的大片繁華市區包入。此議得到嘉靖帝的許可,外城工程於嘉靖三十二年閏三月開工,同年十月南段竣工。後因用兵頻繁,加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使明廷集中財力物力重建宮殿,外城一直沒有再築。嘉靖四十五年(1564年)增築外城各城門的瓮城。

外城城牆 北京外城三面長28里(14.409公里),呈東西寬、南北窄的扁長形,辟七門,四角建角樓四座。城牆內為夯土,外包磚石。外城城牆外層包磚1米左右,多為明代大城磚,內層包磚0.7米左右,多為清代小城磚。外城通高6至7米,頂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西段城牆最窄,頂厚平均為4.5米,基厚7.8米。外城城牆、城門和角樓於1951年至1958年陸續拆除。永定門 位於外城南垣正中。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仿照內城城門重建,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兩層樓,通高26米,面闊五間(24米),進深三間(10.5米)。箭樓規制甚小,面闊僅三間(12.8米),進深一間(6.7米),單檐歇山頂灰瓦。瓮城為方形,東西寬42米,南北深36米,外側兩端抹為圓角。箭樓辟兩層箭孔,南面每層7個,東西每層3個。箭樓城台下辟單孔券門。永定門瓮城於1950年拆除,箭樓、城樓於1957年拆除。2004年在原城樓偏北的位置重建了城樓。

左安門 位於外城南垣東端。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灰筒瓦,面闊三間(16米),進深1間(9米),高6.5米,連城台通高15米。瓮城為半圓形,東西寬23米,南北深29米。箭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小式建築,灰筒瓦頂,面闊三間(13米),深一間(6米),高7.1米,箭孔和瓮城門洞設置與永定門相同。1930年代將城樓、箭樓拆除,1953年將兩樓城台及瓮城拆除。左安門俗稱「江擦門」。「江擦」為「礓磋」(jiāng cuō)的諧音,在中國古建築中,礓磋(或作「礓礤」(jiāng cǎ))指石制的、沒有梯級的坡狀台階。右安門 位於外城南垣西端。俗稱「豐宜門」(因金中都豐宜門故址在其附近)或「南西門」。其城樓、瓮城、箭樓的規制與尺寸同左安門相同。1956年將瓮城、箭樓拆除,1958年將城樓拆除。

廣渠門 位於外城東垣正中偏北。俗稱「沙窩門」。規制與左安門相同。1930年代將箭樓拆除,1953年將城樓、瓮城拆除。崇禎二年明將袁崇煥曾在廣渠門外戰敗後金軍隊。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初未攻打此門,因此廣渠門守軍前往其他城門支援。英軍趁此門防守空虛的機會將其攻破,然後在天壇中架炮轟擊崇文門,將內城攻破。廣安門 位於外城西垣正中偏北。明代稱廣寧門,又名彰義門(該門與金中都彰義門在同一軸線上)。清朝道光年間為避清宣宗旻寧之諱改為現名。城門原規制與廣渠門相同,乾隆三十一年,因該門為南方各省人士進京的主要通路,為壯觀瞻,故提高城門規格,仿永定門城樓加以改建。改建後的廣安門城樓高兩層,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通高26米,面闊三間(13.8米),進深一間(6米)。瓮城原為半圓形,乾隆時改建為圓角方形,寬39米,深34米。廣安門瓮城及箭樓於1940年代拆除,城樓於1957年拆除。

東便門 位於外城東北角。嘉靖時修築外城,財力不足,因此在此處將東南角樓包入,留一臨時性城門作為出入通道,故未命名,及至建成10年後才命名為東便門。城樓規制與左安門等城門相似,但更為窄小,面闊只有11.2米,進深為5.5米,城樓連城台通高12.2米。東便門城門下沒有辟券門,而是設置過木式方門。箭樓為乾隆時添建,設箭孔兩層,北面每層4孔,東西每層2孔。東便門瓮城、箭樓於1930年代失修拆除,城樓於1958年修建北京火車站時拆除。

西便門 位於外城西北角。城樓通高10.5米,其他形制、尺寸與東便門相同。西便門城樓、箭樓、瓮城於1952年拆除。外城角樓 外城角樓共四座,修建於嘉靖三十二年,均為單檐歇山頂十字脊方形建築,樓高7.5米左右,面闊、進深均為一間(6米),設箭孔兩層,朝外兩面每層各3孔,朝城牆兩面每層各2孔。外城西南、東北角樓在1930年代拆除,西北、東南兩座角樓分別在1957年和1955年拆除。

北京所轄區縣

宛平縣(今丰台區,石景山區,房山區,門頭溝區)

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以後至1928年,宛平縣、大興縣為北京(順天府)的城區與近郊區的附郭縣,各佔半個北京城。宛平縣轄域為北京城中軸線以西至西郊部分。宛平縣公署所在地明屬積慶坊、清屬正黃旗,即今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東官房中國婦聯幹部學院處。宛平知縣秩正六品。所屬縣丞一人,秩正七品。萬曆十八年,沈榜任宛平縣知縣,編纂了《宛署雜記》,詳細記述了政治、經濟、人文、社會等第一手資料。 1928年,廢京兆地方,設置北平市,宛平縣改隸屬河北省,轄北平西郊。1929年,縣屬由市內遷至盧溝橋拱極城,即宛平縣城。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縣治遷往長辛店。解放初期仍隸屬河北省,縣署移於大台村。1952年7月轄區劃歸北京市,縣建制撤銷。

大興縣(大興區) 金朝貞元二年(1154年)將永安府改為大興府, 析津縣更名大興縣。明朝、清朝在北京(順天府)設置大興縣,為附廓的兩赤縣之一。1928年劃歸河北省,並將縣治由北京城內遷至黃村。1958年劃入北京市,北京市南苑區的舊宮、亦庄、瀛海、西紅門等地劃歸大興,改稱大興區。1960年改名大興縣。2001年5月1日大興縣撤縣設區恢復大興區。

昌平縣(昌平區) 昌平的名稱正是來自漢代的昌平侯,取昌盛平安之意,即來自漢代貴族的封爵,具體位置大概為現在的居庸關往南一帶。居庸關當時為居庸縣,為現在的延慶一帶,此時的軍都縣位於現在的昌平軍都山一帶。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設昌平、軍都二縣,屬上谷郡,三國後屬幽州,南北朝時屬幽州燕郡。北齊時今境內設昌平、萬年二縣,屬東燕州昌平郡。隋朝時初屬幽州,後屬涿郡。唐朝武德元年屬幽州,天寶元年屬廣陽郡,乾元元年屬幽州,五代後唐同光二年改稱昌平,後晉天福元年,復稱昌平。遼代屬析津府。宋朝時屬燕山府。金代時屬中都路大興府。元朝時屬大都路。明朝初屬北平府,後屬順天府,景泰三年(1452年)遷縣治於永安城(現昌平鎮)。正德元年,升縣為州,轄密雲、順義、懷柔三縣,正德三年降州為縣,轄縣依舊。清初為霸昌道治所,屬順天府。民國二年(1913年)改稱昌平縣,1999年撤縣設區。通縣(通州區) 通縣位於北京城正東20公里,位於京杭大運河北端。與河北省廊坊市的燕郊鎮、三河市、大廠縣、香河縣、相鄰,與北京市的朝陽區、大興區、順義區接壤,與天津市的武清區交界。1997年撤縣設區。 1995年統計全縣戶籍常住人口有59.75萬人。2014年末已達到135.6萬人。

朝陽區 明清時歸大興縣管轄。1925年設區,稱北京市東郊區,1928年改為北平市東郊區,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朝陽區至今。朝陽區是北京市、乃至中國的主要外事活動區。160個外國駐華使館、聯合國辦事機構、國際足跡辦事處都設在朝陽區。各國駐京新聞機構的90%以上,海外企業代表機構的60%以上也在朝陽區。世界朝陽區內雲集了北京60%以上的外國商社,3000多家外國公司以及167家國際新聞機構。世界500強入駐北京的158家企業中,有2/3落戶朝陽。外國駐華使館中除俄羅斯、盧森堡外,都在朝陽區境內。已經形成了建國門外、三里屯、亮馬河三個使館區,望京新區還將興建第四個使館區。常住人口:392.2萬人。


推薦閱讀:

千年古都,戰火焚毀十多次,半部中國史
淹沒在塵埃中的歷史:中國九大古都
安陽是故鄉:這些千古奇人都曾結緣歷史文化名城
我國十大古都介紹

TAG:古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