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鄭和與寶船那些事承載了什麼

  「何以哥氏(指哥倫布)、維氏(指達·伽馬)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

  1905年,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發表的《祖國偉大航海家鄭和傳》中,這句著名的質問揭開近代學者研究鄭和的序幕。

  像梁啟超一樣,將鄭和視為航海英雄,是百年間學者和民間的普遍看法。「鄭和之後再無鄭和」、下西洋之後的閉關鎖國導致中國落後,西方崛起的論調也流行一時。

  然而,反面的評價和質疑,自古至今從不曾停止。

  鄭和為什麼下西洋?他的寶船到底多大?船隊去過哪些地方?下西洋的意義究竟有多大?後世學者們在無數謎團和懸案中困惑不解、爭論不休。

  記者採訪到了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劍雄和中國社科院明史研究所主任萬明,兩位學者對鄭和下西洋的各種疑問又給出了怎樣的回答?

  國際貿易還是尋找建文帝?

  上世紀30年代,一系列考古發現,尤其是長樂出土的《天妃靈應之記》碑,給史學家研究鄭和下西洋提供了第一手珍貴史料,鄭和研究掀起一浪高潮。

  1936年,一場關於鄭和的學術戰打響了。著名學者吳晗和北平大學學者許道齡,在《禹貢》半月刊上來回筆戰了一年。

  他們爭論的問題正是困擾史學界的一個謎: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

  鄭和七下西洋,六次是受明成祖朱棣委派,可見其帝王意志的決定性。那麼這位皇帝,在五次北伐、遷都北京、疏浚大運河、修訂《永樂大典》的同時,為何還那麼熱衷於斥巨資派鄭和下西洋呢?

  爭論的開始在1936年1月,時任清華大學講師的吳晗在《清華學報》上刊登了《十六世紀前之中國與南洋》一文,用詳盡的史料論證鄭和下西洋的最大使命是「經營國際貿易」。

  一個月後,由史學家顧頡剛創辦的學術雜誌《禹貢》半月刊上,刊登了北平大學歷史系學者許道齡致顧頡剛的一封信,信中列舉數證,駁斥吳晗的論點。他認為,永樂年間禁止民間海船,以及鄭和下西洋各國,多賜金幣給藩國等事實證明,明成祖並不以國際貿易為意,他主要是為了尋找被他顛覆了政權,可能流亡海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蹤跡建文」、「鞏固帝位」才是朱棣真正的目的。

  根據《明史》記載,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後,「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或雲帝由地道出亡。」

  對於建文帝的下落,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樊樹志表示,「前人研究成果也是有兩種說法,但是比較多的認為是化妝成和尚,向西南方向跑了。」建文帝不但跑了,還可能逃出了國境。

  其實關於動機問題,僅在《明史》中就同時存在兩面敘述。

  《明史·鄭和傳》中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命和……等通使西洋」。

  《明史·胡淡傳》也提到:「傳言建文帝踏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

  吳晗由於生病療養,直到幾個月後才看見許道齡的駁斥。1936年6月,吳晗在病床上給顧頡剛的回信刊登在《禹貢》半月刊上,正面回擊。

  在此後一年裡,許道齡的好友李晉華,和吳晗的好友、《禹貢》的編輯童書業都加入了論戰,爭鬥數個回合,直到1937年5月,童書業發表《重論「鄭和下西洋」事件之貿易性質——代吳春晗先生答許道齡、李晉華二先生》一文,從漢代開始論證中國政府對外貿易政策,論戰才落下帷幕。

  「以往認為鄭和的主要使命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葛劍雄說,「現在多數學者已予否定,而認為是為了宣揚國威,擴大邦交,也有貿易方面的需求。」

  但爭議並沒有真正結束。直到今天,鄭和下西洋的動機和性質依然沒有被學術界定論。

  鄭和比哥倫布更早發現了美洲?

  鄭和的船隊究竟航行了多遠?學術界普遍的看法,終點在非洲東南。

  2002年,金國平、吳志良發表《鄭和航海的終極點——比剌和孫剌考》,從阿拉伯和葡萄牙史料出發,對鄭和下西洋所到比剌和孫剌地點做了進一步探討,確認下西洋終點是在莫三比克和索發拉。

  但是,2002年3月,英國退休海軍軍官加文·孟席斯在倫敦一個有200多名專家參加的學術發布會上宣布:早於哥倫布70年,中國人發現美洲大陸,並繪製了世界海圖;早於麥哲倫100年前,中國人已經完成了環遊地球的壯舉,鄭和是世界環球第一人。他把研究了14年的成果寫成了一本轟動的書:《1421:中國發現世界》。

  孟席斯所有的猜想起緣於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收藏的一張航海地圖。據稱這張地圖繪製於1424年,地圖上畫了處於西大西洋深處的四個島嶼。孟席斯認為,這暗示了在哥倫布到達加勒比海前大約70年有人精確地考察過了這些島嶼。而在當時的世界上,只有鄭和的船隊有能力做這樣的航行。

  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想,孟席斯在日本的龍谷大學裡他找到一幅《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這張地圖印在絲綢上,內容除了中國和朝鮮、日本等國家外,還涉及到非洲的東海岸、南海岸、西海岸。「這張地圖如此精確,毫無疑問,它是曾繞過好望角航行過的人繪製的。歐洲人直至60年後才到達南部非洲。」

  「我的結論是中國人在1421年到1423年間就繪製了世界地圖,完成了全球航行。他們到達了除南極以外的所有地方。幾十年後他們的大部分記錄被毀掉,並且放棄了全球遠洋航行。但是中國人的知識通過葡萄牙人,通過參加了中國人遠航的義大利旅行家尼可洛·達·孔蒂傳播給了西方早期的地圖製作者。」

  可是他的結論,遭到了包括中國學術界在內的普遍否定。

  「我很欽佩孟席斯的研究和想像力,但是從嚴肅歷史研究的角度看,他從錯誤的假設出發,採用了不可靠的或並不存在的證據,又通過非正常的推導過程,得出了離奇的結論。」葛劍雄這樣評價這位英國海軍軍官,「那張繪製於1424年的地圖,並無確切證據證明其年代。而即使這些古代地圖製作年代的判斷沒有錯誤,他由此作出的推斷也過於片面和武斷。歐洲人難道只能從鄭和船隊獲得地理知識嗎?實際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和實踐領先於中國,至少不在中國之下。鄭和的遠航,也明顯得益於阿拉伯人的航海經驗。日本地圖史家海野一隆早已指出,《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和《大明混一圖》等的出現,是世界地圖由阿拉伯傳入中國的證據。就連《鄭和航海圖》上用『指』來表示緯度值,也是受伊斯蘭製圖技術的影響。如果這些地圖上描繪了好望角,也只能是阿拉伯人航海的成就。」

  勞民傷財還是意義重大?

  梁啟超開啟鄭和研究風潮後,這位古代航海家的事迹很快也被尋常百姓津津樂道。可是質疑聲也從未斷絕。甚至,對鄭和寶船真實性的考證一度成為熱門。

  上世紀40年代。管勁丞《鄭和下西洋的船》一文,首次對《明史》記載中「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提出疑問,這個尺度比現代足球場更大,學者認為不可思議。

  更深的質疑來自鄭和下西洋的實際意義。袁騰飛曾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中直言不諱:「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發展海外貿易,不計經濟效益,給明朝造成了巨大的負擔。」「七次下西洋,600萬兩銀子花出去,鄭和整個是一個散財童子……」

  明代嚴從簡《殊域周咨錄》所載的一段往事,讓我們窺探到七下西洋的壯舉,在當時明朝官吏眼中的意義。

  明成化年間,距離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過去了30多年。

  一日,太監勸憲宗效仿成祖,重下西洋,皇帝於是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然而,時任車駕郎中的劉大夏卻將這些資料藏匿起來。兵部尚書項忠沒有找到航海資料,大怒,劉大夏則從容地說:「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

  這段記載後來讓劉大夏背上了「燒毀鄭和航海資料」的罪名,但他所說「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的論調,卻也為不少人支持。

  「有部分學者認為七下西洋的巨大開銷給明朝政府加重負擔,鄭和做的是蝕本生意,政治意義大於經濟利益。」萬明說,「但這種認識有片面性。實際上伴隨鄭和的一次次出航,中國在整個印度洋伸展了政治空間和影響力,一個官方貿易為主體的區域貿易網路形成了,東方的朝貢體系建立了起來,國家權力在區域整體上揚。鄭和通過貿易帶回的蘇木、胡椒,一度成為官員俸祿,這不但沒有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反而是幫助緩解了明朝濫發大明寶鈔紙幣而引發的貨幣危機,時人評價為『不擾中國之民,而得外邦之助』。」

  「同樣有人認為,鄭和的航行不如哥倫布、麥哲倫那樣帶回殖民霸權。但我們如果不以19世紀以後形成的西方觀念框架去評價,就會認識到在西方的航海之外,存在另一種古代國際關係的模式。麥哲倫第一個完成了環球航行,可他卻作為一個殘忍暴虐、貪得無厭的侵略分子載入菲律賓的史冊。西方的地理大發現,把奴役和屠殺、掠奪帶給了拉美、非洲、印度和東南亞人民。而數百年中,東南亞各種鄭和廟宇香火旺盛,美好傳說歷久不衰。中國航海的和平穩定發展模式,與西方的暴力掠奪發展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萬明認為。


推薦閱讀:

鄭和為什麼能實現下西洋這一壯舉?他都到過哪些地方? 2018-05-26 09:52
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下)
鄭和下西洋是假的嗎?
你知道嗎?鄭和下西洋前來過泉州?難道....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TAG: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