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概論複習概要

傳播學概論複習概要

第一章 導論 學習指導:本章是《傳播學概論》全書的引論,重點在於了解傳播學的關鍵概念、學科概況及學科背景。 第一節 根植於人類生活的傳播現象 一、概念: 1.1964年,拉扎斯菲爾德在《宣傳、傳播與輿論》一書中第一次提出了「大眾傳播科學」。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成立了第一個傳播研究所。 二、問答: 1.傳播的定義大致分為哪三種類型: 答:①強調傳播是信息的共享 這是指通過傳播共同享有一則信息、一種思想或態度,目的在於建立彼此之間認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認為:「今天我們可以給傳播下一個簡單的定義,它即是對一組告知性符號採取同一意向。」 ②強調傳播是意圖地施加影響 這是指甲方傳遞信息給乙方時,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並採取同一態度,而乙方原先並沒有這種意向。美國實驗心理學家霍夫蘭等認為,傳播是「某個人(傳播者)傳遞刺激(通常是語言的)以影響另一些人(接受者)行為的過程」。 ③強調傳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動過程 美國傳播學者貝雷爾森等認為,「運用符號——詞語、畫片、數字、圖表等,來傳遞信息、思想、感情、技術以及其他內容,這種傳遞的行為蜆掏ǔ3譜鞔ァ薄?lt;p>

第二節 傳播學的研究範圍和研究對象 一、概念 1.傳播:傳播是帶有社會性、共同性的人類信息交流的行為和活動。 2.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第一,按信息傳、受的範圍大小,傳播學可分為五個研究層次,即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 第二,按傳播學自身的結構可分為三個研究層次:理論,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領域劃分縱向或橫向的研究層次和研究重點。縱向研究主要有:古代傳播思想的整理與分析,近現代傳播事業的演變等。橫向研究有:信息系統——研究與信息處理有關的理論和技術性問題等。 第四,傳播學研究可分為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兩個層次。 3.自我傳播:體內傳播或人的內向交流,是每一個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溝通。 4.人際傳播:狹義指個人與個人之間面對面的信息交流。廣義包括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在內。 5.群體傳播:即團體傳播,指人們在「群體」範圍內進行的信息交流活動。 6.組織傳播:一種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一定規模的信息交流活動。 7.大眾傳播:是指傳播組織通過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電影、雜誌、圖書等,對極其廣泛的受眾所進行的信息傳播活動。「大眾」,是指分布廣泛、互不相識的廣大受眾。 二、問答 1.簡述西方傳播學的起源、發展與流派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 傳播學是本世紀40年代以來跨學科研究的產物。傳播學誕於美國,美國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探索傳播規律,形成了多種傳播模式,運用不同理論分析傳播。在國際範圍內,傳播學研究大體分為兩大學派:以美國為中心的傳統學派,以西歐為中心的批判學派。

2.大眾傳播具有什麼特點 大眾傳播:是指傳播組織通過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電影、雜誌、圖書等,對極其廣泛的受眾所進行的信息傳播活動。「大眾」,是指分布廣泛、互不相識的廣大受眾。 大眾傳播的特點和一般人際傳播不同。 ①它需要藉助特定的傳播媒介傳遞信息,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統稱為大眾傳播工具。 ②大眾傳播所傳遞的信息是公開的、面向社會的;受眾則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 ③大眾傳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單向流動,受眾是不知其名的,來自受眾的住處反饋也是有限的、滯後的。 ④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大眾傳播的信息傳遞更為快捷與廣泛。 ⑤大眾傳播的內容多半是由組織(傳播機構)和職業傳播者所發布的,而不是由個人發出的。 此外,大眾傳播還具有強烈的選擇性。 3.網路傳播與大眾傳播有什麼不同?

第三節 傳播學和大眾傳播學 問答: 1.傳播學和大眾傳播有何聯繫和區別? 廣義地說,這是兩門不同的學科;狹義地說,傳播學即是指大眾傳播學。 從理論構架來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規律的學問,它可以有許多分支學科。傳播學是大概念,大眾傳播學是小概念。 傳播學的研究領域要比大眾傳播學更為寬廣。傳播學提供的是總體理論框架;大眾傳播學則是傳播理論的延伸,並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大眾傳播學在整體傳播理論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獨秀,研究工作處於前沿的位置。我們在繼續研究大眾傳播學的同時,應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傳播學的其他領域。

2.傳播學和新聞學有何區別和聯繫? 車內外對傳播學與新聞學的關係有著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他們存在「血緣關係」,一種認為並不存在「血緣關係」。我們認為,從兩者關係來看,儘管大眾傳播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報刊、廣播、電視、圖書等大眾傳播媒介,而新聞學研究的也主要是其中的報紙、廣播、電視,但傳播學和新聞各自獨立,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 不同之處: ①傳播學重視理論研究,新聞學重視業務研究。 ②研究方法上:新聞學沿用傳播人文學科的思辯型定性分析方法;傳播學採用實驗型的宣分析法。 ③研究對象:新聞學研究新聞傳播的內容製作和傳播者;傳播學研究則遍及傳播媒介、受眾和傳播的全過程。 傳播學和新聞學雖有一定的聯繫,但各自獨立。

第二章 傳播學的興起學術源流 學習指導:本章是第一章的繼續,主要是了解傳播學的歷史。重點在五個奠基人和兩大派別。 第一節 傳播學在西方的產生和發展 概念: 1.構成獨立學科的必要條件(選擇):自覺性、一般性、系統性、科學性。 問答: 1.傳播學為什麼首先誕生在美國? 現代西方各國中,美國為最發達。在傳播和傳播研究領域也不例外。理所當然地成為傳播學的誕生地。 (1)媒介背景 傳播機構或媒介,最初是以報紙的面目出現的。由此實現了新聞性傳播活動的獨立化、職業化。17世紀末,美國出現報紙;20世紀後,創立了最早的廣播電台。它擁有美聯社、合眾社等著名通訊社。對大眾傳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為美國各界的急近而重大的課題。 從政治角度看,報紙的作用愈來愈大。 從經濟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傳播大量經濟信息,特別是廣告。一方面,為各種企業服務的媒介本身也變成了一種企業。 從社會角度看,媒介一方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充實了人們的餘暇。一方面使色情、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濫。這就逼迫學術界給出正確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美國人最早、最強烈地感受到「傳播」的莫大威力,因而率先萌生了對其追根究底的願望。 (2)學科背景 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的美國,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適宜開展科學研究的沃土。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紛至沓來。這裡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學科。由此奠定了傳播學的學科基礎。

第二節 多科性邊緣學科的特色 一、問答 1.簡述傳播學的形成和學術淵源 較確切地說,傳播學是19世紀末以來逐步形成的,在20世紀40年代粗具規模。這克服了其他說法的不足: ①新聞學可視作傳播學的前身。引起人們對「傳播」高度重視的契機,是新聞事業即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 ②眾多相關學科為傳播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學術淵源: ①行為科學——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宣傳學、新聞學、人類學、語言學、符號學等。 ②信息科學——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數學、統計學等。

第三節 奠基人對傳播學的貢獻 一、概念 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哈羅德·拉斯韋爾,庫爾特·盧因,保羅·拉扎斯菲爾德,卡爾·霍夫蘭,韋爾伯·施拉姆。

二、問答 1.簡述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及施拉姆對傳播學發展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哈羅德·拉斯韋爾,庫爾特·盧因,保羅·拉扎斯菲爾德,卡爾·霍夫蘭,韋爾伯·施拉姆。 施拉姆的主要貢獻是:他是集大成者——將他人的貢獻集中起來,進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統化、最終使其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崛起於「學術的殿堂」。他是第一個具有創建「傳播學」這樣一個獨立學科的明確意識並為之奮鬥終生的人。他建立了4個專門傳播研究機構,編輯、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眾傳播學》、《大眾傳播的過程和效果》最為著名。

第四節 傳播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概念 1.傳播學的經驗學派:研究注重經驗和實證。但它①過分偏重微觀研究;②過分依賴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維護現行體制的立場上。

2.傳播學批判學派:注重從宏觀上研究傳播和社會制度、政治經濟結構的關係,對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政府和傳播持嚴厲的批判態度。

二、問答 1.試述我國開展傳播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前景 (成績)從四方面看: 著譯:復旦大學新聞系率先譯介傳播學文本。 會議:舉行多次研究會。 教學:復旦大學首先開設傳播學課程。 應用:傳播學「實地調查法」廣泛運用。 (問題)傳播學是發源於美國的「舶來品」。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進行借鑒。緊密結合中國實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有中國特色的傳播學理論體系。「特色」要求:①以中國的傳播實際為材料;②能切實為中國的傳播事業服務;③能創造出新穎、獨到的學術觀點和理論構架,從而為世界傳播學的理論寶庫增添新的財富。 (前景)我國的傳播學研究已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只要不斷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開拓、進取,就一定能大有作為。

2.為什麼60年代歐洲的批判學派會異軍突起? 因為傳統學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學派注重從宏觀上研究傳播和社會制度、政治經濟結構的關係,對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政府和傳播持嚴厲的批判態度。它認為傳統學派①過分偏重微觀研究;②過分依賴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維護現行體制的立場上。這確實擊中傳統學派的痛處。但批判學派也有不足:過分輕視微觀、中觀研究和定量、實證方法。

3.簡述傳播與現代社會的互動關係(為何說傳播學在信息社會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兩者的互動關係,最值得注意的動向,即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所謂「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現象。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建設越來越依賴於「傳播」,這是傳播學發展的理由和背景,是人們普遍學習、研究的最大意義所在。 美國學者J.貝尼格爾認為,工業革命使整個經濟活動成百倍地加速動轉,從而引發了嚴懲的控制危機。為克服這一危機,必須進行控制革命,即積極開發各種作為控制手段的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信息產業便獲得大大擴張。 各種社會信息事業中,大眾傳播事業的作用尤為突出。而傳播學的重點之一,就是探索大眾媒介的動作規律。

第三章 有關傳播過程的理論和傳播模式 學習指導:本章非常重要,需要結合後面各章加以綜合理解。要求能掌握並靈活運用各種模式分析實際問題。

第一節 從傳播過程考察傳播現象 一、問答 1.對傳播過程應如何理解和分解? 傳播過程即傳播現象的結構、要素和各個要互之間的關係。傳播學的主要任務,如施拉姆所說,是研究傳播的過程和效果。美國學者戴維·伯洛透徹分析了傳播過程,主要論點是:①傳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無始無終,沒有界限;②傳播過程是一組複雜的結構,應將其中的多元關係作為研究的基本單位;③傳播過程的本質是變動,即各種關係的相互相互影響和變化。他提出「S-M-C-R」(訊息來源-訊息-渠道-受者)的傳播過程模式,強調了「過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學性。 「過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模式。拉斯韋爾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傳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動機兩個環節,把它變成7W模式。

第二節 傳播理論與模式、方法的關係 一、概念 1.理論與模式的區別:理論指經過概括、系統化的一組相互關係的命題和結論。模式指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的形式。「理論」即對客觀規律的表述,而「模式」則是一種簡潔地表現「理論」的手段。

2.模式的類型:①文字模式,②圖像模式,③數學模式。

3.傳播學上的三大類基本模式:①線性模式,②控制論模式,③社會系統模式。

第三節 傳播過程基本模式述略 一、概念 1.拉斯韋爾模式(傳播過程中的5W):拉斯韋爾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傳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2.申農-韋弗模式:線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為三種,把訊息分為發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3.傳統線性模式:以拉斯韋爾和申農-韋弗模式為代表,傳播被表述為一種直線型、單向型的過程。忽視了反饋和社會過程對傳播過程的制約。 4.控制論模式:以控制論為指導思想的傳播過程模式。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循環性」,引入了「反饋」機制。 5.反饋:傳播過程中的受者對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應。 6.「傳播單位」:每一個傳播的參加者,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可看做是「傳播單位」,都兼有傳者、受者這兩種身份。 7.編碼和解碼(或解碼):編碼:認知-表述過程,就是把看到、聽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號。解碼:表述-理解過程,就是把符號還原成意思。 8.基本群體:也叫初級群眾、首屬群體,指家庭、鄰里、親密夥伴等。 9.參照群體:個人未必置身於其中,但以其為參照系而建立或改變自己的信念、態度和行為的群體。

二、問答 1.簡述傳播過程線性模式的貢獻及不足 線性模式以拉斯韋爾和申農-韋弗模式為代表。 貢獻: 一,在傳播學史上,第一次比較詳細、科學地分解了傳播的過程。 二,第一次為傳播學搭建了一個比較完整、全面的理論構架,從而使傳播學的最終確立成為可能。 它的不足是它具有直線性和孤立性。直線性即傳播被表述為一種直線型、單向型的過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饋,也看不到其他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絲毫不涉及傳播過程和社會過程的聯繫。

2.控制論模式的主要優缺點 控制論模式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循環性」,引入了「反饋」的機制,從而更客觀、更準確地反映了現實的傳播過程。 問題:①容易使人產生錯覺,似乎各「傳播單位」之間傳、受的地位、機會完全平等。 ②循環性的表述,也會引起誤解。錢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為何說社會控制論是傳播學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飛躍? 從線性模式到控制論模式完成了傳播結構認識史上的兩次飛躍,基本解決了傳播的要素問題,社會系統模式是第三次飛躍,解決傳播的條件問題。J.賴利和M.賴利最早把傳播過程明確描述為社會過程,他們的模式大致克服了傳播現象的片面思考。馬萊茨克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傳播結構的四大要素並沒有變,但各個要素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被勾畫出來了。社會系統模式的科學性和詳盡程度,與最初的5W模式相比,有了雲泥之別。這反映了人類對傳播現象的認識越來越全面、深刻。

4.簡單描述馬萊茨克的傳播模式 傳播結構的四大要素並沒有變,但各個要素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被勾畫出來了,社會與傳播之間的關係展開了。 傳者方面,記者編輯都有主動性,反過來又承受著「訊息的壓力」,媒介的壓力。有三個層面的制約和影響:個人層面、組織層面、社會層面。 受者方面,與傳者對應,也不能不對大量信息進行「內容選擇」,受者同樣受到「媒介壓力」。「感覺和效果」是雙向互動的過程。訊息作用於受者,受者也反作用於訊息。與傳者一樣,受者也有複雜的背景:個人層面、組織組織層面、社會層面。 5.簡述傳播學模式研究的發展階段 傳播模式研究分為三大類,也是三個階段: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模式。 拉斯韋爾的5W模式第一次比較詳細、科學地分解了傳播的過程。傳統的線性模式有直線性和孤立性的缺點。申農-韋弗模式也是一個著名的線性模式,注意到傳播和周圍環境的關係全沒從根本上克服線性模式的局限性。 50年代初起,出現了一批以控制論為指導思想的傳播過程模式。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循環性」,引入了「反饋」的機制,從而更客觀、更準確地反映了現實的傳播過程。 傳播結構認識史上的第三次飛躍是社會系統模式的完成,解決了傳播和條件問題。反映了人類對傳播現象的認識越來越全面、深刻。

第四章 傳播學研究方法 總體要求:理解傳播學為何是一門科學以及經驗學派的研究理論基礎;記憶並理解抽樣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分析、控制實驗法的概念以及基本操作方式。重點掌握抽樣與內容分析,以及控制實驗的原理。

第一節 傳播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 一、概念 1.歸納、演繹的區別 歸納:以數據為基礎,把數據反映的實際關係組織為理論原則。 演繹:從理論解釋出發,尋求數據以檢驗理論的預測。

2.機率的觀點與機械決定論的區別 機率的觀點,主張用傳播現象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窨來說明傳播現象的複雜性。 機械決定論認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種規律精確地發生的。未來的一切都是由過去的一切嚴格決定的。傳播現象的一切都由過去預先決定了的。

二、問答 1.傳播學研究的主要特點或者說為何傳播學的經驗研究具有科學性? (1)科學性 傳播學研究總是從理論或實際的課題入手,依據一定的法則和程序,系統地收集與分析相關的現象性資料,從而得出有意義的研究結論。科學性表現在: ①先導:系統的理論框架 ②過程:可靠的控制機制 ③研究:嚴格的分析手段 ④結論:良好的複製功能 (2)操作性 現代傳播學正是在面向實際、注重操作的社會背景下,於20世紀20年代以後逐步創立和發展起來的。其特色表現在其研究目的的三個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對研究對象的現實狀況作出符合實際的描述。 ②解釋。即對研究對象的活動過程及特點作出解釋。 ③預測與控制。根據描述與解釋的結果,預測在採取某種措施或創高一定條件以後,對象可能發生的變化,或者根據現有的測量指標,預測一定時間間隔以後對象的發展。 (3)綜合化與定量化 綜合化指在傳播學研究中儘可能采多重設計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傳播學研究中對傳播活動和傳播現象採用數量化的研究設計和分析手段。

2.傳播學研究的基本觀點 ①歷史的觀點,從該時代人們的傳播活動的全部現實條件出發。 ②機率的觀點,主張用傳播現象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窨來說明傳播現象的複雜性。 ③系統的觀點,把一組相互作用並且相關程度較強的因素作為一個系統。要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3.傳播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研究工作實際展開的基本順序和步驟: ①選擇課題 ②確定研究客體 ③研究設計 ④搜集資料 ⑤分析資料 ⑥結論

4.傳播學經驗研究的不足與解決辦法 不足:一是過分偏重微觀研究,二是過分依賴定量方法,三是很多人沖在維護現行體制的立場上。 解決辦法:將批判學派與經驗學派的長處恰當地綜合起來,必能使傳播有一個飛躍的進步。

第二節 抽樣調查法 一、概念: 1.抽樣調查法:從研究對象的全部單位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考察和分析,並用這部分單位的數量特徵去推斷總體的數量特徵的一種調查方法。

2.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的區別 隨機抽樣:使總體中所有個體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機會的抽樣形式。 非隨機抽樣:調查目的僅是對問題做初步探索,獲得研究的線索和提出假設,而不是由樣本推論總體,採用的抽樣方式。

3.抽樣框:對構成總體的抽樣單位進行編號排列所形成的詳細名單。

4.分層隨機抽樣和整群抽樣的區別 分層隨機抽樣:又稱為「類型隨機抽樣」,是一種將總體單位按其屬性特徵先分為若干層(類型),然後在層中按隨機原則抽取樣本的隨機抽樣形式。 整群抽樣:又稱聚類隨機抽樣,是一種總體劃分為若干群,以群為單位從總體中隨機抽取若干群,再對抽中的群內各單位實行普查的隨機抽樣形式。

二、問答: 1.抽樣調查的特點 ①推斷總體的目的性。 ②推斷形式的整體性。 ③樣本抽取的隨機性。 ④抽樣誤差的可控性。

第三節 問卷調查法 一、概念 1.問卷:進行標準化的調查而編製的,由一組有機聯繫的提問所構成的表格。

2.問卷內容分為哪四種問題: ①被調查者個人背景方面的問題。 ②行為方面的問題。 ③態度、感受、評價意見方面的問題。 ④理由方面的問題

二、問答 1.問卷調查的主要特點 ①標準化。 ②匿名性。 ③操作性。

2.提問設計原則及問卷結構原則 提問設計原則: (1)合理性原則 ①全部提問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課題及其理論假設所必須了解和提出的。 ②所提問題對於全部被調查者是否普遍適用。 ③提問給被調查者的負擔是否過重。 (2)科學性原則 ①不提雙重問題。 ②提問不帶傾向性。 ③提問必須具體明確。 (3)藝術性原則 ①委婉法。 ②間接法。 ③消慮法 ④虛擬法。 ⑤援助法。 問卷結構原則: (1)先易後難。 (2)先「面」後「點」。 (3)同類集中。 (4)先一般後特殊。

第四節 內容分析法 一、概念: 1.內容分析法及其特點 內容分析是文獻研究的一種類型,是對印刷文字、影片、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中顯性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一項研究技術。 特點:①客觀性。②系統性。③定量性。④顯性內容。

二、問答: 1.內容分析的種類 ①實用語義分析:對文字元號進行統計分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現的原因和可能的後果。 ②語義分析:以文字元號所含的信息意義作為分析單元,對反映特定內容的文字元號作統計分析。 ③符號載體分析 以文字出現的頻率為統計歸類的基本單元所進行的內容分析。

2.內容分析的長處與局限 長處:①研究的對象是已經記錄在案的訊息,所以能真實地表現信息的特徵。 ②所需的費用低。 局限:無法單純以內容分析為根據來作出某一內容對受眾影響程度的結論。

第五節 控制實驗法 一、概念: 1.自變數與因變數:在實驗過程中實行的措施叫自變數(實驗刺激);在實驗過程中由自變數決定其變化的因素叫因變數。

2.單一組實驗設計與實驗組+控制組的實驗設計: 單一實驗組的實驗設計:只能實驗組而沒有控制組的一種簡單實驗方法,它是對同一對象在某種實驗刺激作用前後的一種觀察比較。 實驗組+控制組的實驗設計:利用一個實驗組和一個控制組進行平行對照研究的實驗方法。

二、問答:控制實驗的「控制」及其優缺點: 優點:①能儘可能排除無關因素干擾所引起的觀測誤差,所獲數據比較準確可靠。 ②它能主動設置條件,引起所需研究的傳播效應,通過重複實驗,便能得出科學性較強的研究結論。 缺點:由於嚴格控制條件,使實驗每次只能解決一個單、雙因素因果聯繫的小問題,與實際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得出的理論規律多為理想狀態下的因果效應,往往必須經過中間試驗才能用於解決實踐中所提出的問題。

第五章 傳播的社會功能 學習說明:本章內容比較簡單,沒有複雜的理論脈絡,重點在於掌握傳播的四功能說(環境監測、社會協調與溝通、文化傳承、娛樂),並能靈活運用到具體的題目中去。此外需要補充的是對於社會信息環境對個人的作用。

第一節 傳播功能研究的緣起和概況 了解結構功能主義學派的主要觀點 主張從理論角度研究整個社會,重點研究社會的結構及其各組成部分之間在功能上的差異和相互關係。 功能主義的主要觀點是把社會看做一個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體系,也就是社會體系,而社會體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統一體。社會作為人類的利益、活動的有機體,必須被看做是一個體系,並以功能的觀點去看待它。

第二節 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一般性功能 概念: 1.了解皮亞傑、托爾曼、斯蒂芬森的個人功能學說 傳播的個人功能,可以分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兩種。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社交性的談話是試圖影響對方或者實際上是在和對方交換意見。自我中心性的「談話」則是在對他自己「談話」,或者是為了同恰好在那裡的任何人發生聯繫而感到高興。 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認為,有很多傳播是屬於工具性的行為,即使是最明顯的自我意識的傳播也往往具有作為工具使用的目的。傳播行為既有目的性,又有認知性。 英國心理學家斯蒂芬林認為,傳播的目的不是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僅僅是為了獲得各自的滿足和快樂,而對某些導致行動的傳播則貶低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受眾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把傳播的功能和受眾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願望。

2.個人的社會化:大眾傳播通常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個人接受或認同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從而使個人和社會取得協調一致。

問答:麥奎爾的傳播媒介的個人功能內容及其不足 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受眾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列舉了傳播媒介個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現:信息功能;發展個性的功能;與社會整合的功能;娛樂功能。 麥奎爾把傳播的功能和受眾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願望。

第三節 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問答:大眾傳播的四大社會功能(本章重點) 一、環境監測功能。對社會而言,可能發出自然災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鞏固社會規範。對個人而言,提高新聞人物的社會地位。對統治階層而言,可以維持和鞏固其統治地位。對文化而方,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有利於推動各種文化的發展。 二、社會協調功能。激勵和動員群眾,提出對策,抵禦有礙於社會安定的各種威脅;防止因報道某些事件和敏感問題造成的過度刺激;將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形成論文中心。對社會和個人,都有助於對信息的攝取和利用,也防止受傳者因信息過多而無所適從。有利於鞏固統治階級地位,防止外來文化「入侵」。 三、文化傳遞功能。大眾傳播能夠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並繼續教育離開學校的成年人。對統治階級來說,促成社會社會化是他們的一種權力擴張。對文化本身來說,可以起到促成該文化體系的一致性和標準化的作用。 四、娛樂功能。有助於把統治階層的權力擴展到生活領域,通過各種娛樂節目使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體現。對文化體系來說,形成了「大眾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

第四節 傳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調 概念: 1.功能:默頓認為,指那些有助於一個特定體系的適應或調整的、可以觀察到的結果。 2.隱功能和負功能(功能失調):未能達到的後果稱為潛伏的功能(隱功能);負功能(功能失調)是指不利於體系的適應或調整的,可以觀察到的結果。 3.大眾文化:是以工業社會的發展為背景,經技術革命特別是傳播技術革命而出現的一種文化。大眾文化不同於高級文化,因為高級文化具有明顯的階層性;它也不同於鄉土文化和群眾文化,因為後者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大眾文化的特點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隨著文化產品大量生產和大量銷售,大眾文化活動屬於一種伴隨商品買賣關係的消費行為;②通俗性,即大眾文化不是特定階層的文化,而是為社會上散在的眾多「一般個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眾文化是一種時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變化趨勢;④娛樂性;⑤大眾傳媒的依賴性,即大眾文化主要是在大眾傳媒的引導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沒有大眾傳媒,也就沒有大眾文化。在這個意義上,大眾文化也是一種傳媒文化。

問答: 1.大眾傳播功能的特點 大眾傳播功能具有暫時性、適應性和可變性的特點。 暫時性指大眾傳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時代或不同時期會等到強化或抑制。 適應性指大眾傳播的功能是否能夠充分發揮,是由它能否適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言的,也同它能否適應廣大受眾的需要相關。 多變性指大眾傳播的各種社會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2.聯繫我國當前實際分析說明大眾傳播社會功能的失調(次重點) 一、環境監測的功能失調 當新聞等各種信息未經篩選、解釋而紛至沓來時,或是某些大眾傳媒對個別事件予以誇大或作煽情主義報道時,就會對社會體制產生威脅,導致人們的不滿。 二、社會協調的功能失調 大眾傳播具有公開性的特點,所以它的解釋、評論觸及現存社會和當前時局的時候,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這會防礙社會變革,助長公眾順從社會現狀的心理。受眾的主動精神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三、文化傳遞的功能失調 大眾傳播發揮的文化傳遞功能會擴大「大眾」社會。標準化教育會使社會成員失去學習的獨創性和想像力。 四、娛樂的功能失調 會增加受眾的被動性,使他們沉迷於「媒介假日」中,降低審美情趣,限制他們的社會性行動。

3.如何評價大眾文化(或電視劇、娛樂節目)的作用 「大眾文化」是指「大眾」社會中大眾傳媒所傳遞的文化內容以及五花八門的娛樂節目、材料等,其特點是快速、大量、通俗、淺顯。積極一面,它改變了長期以來文化為社會上少數上層人士所獨佔的局面,轉向了全社會的廣大民眾。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社會,大眾文化走向商業化、庸俗化,迎合低級趣味。

第五節 傳播功能研究的發展及其式微 概念: 1.大眾傳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眾傳播通過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能夠授予個人、團體、社會問題以及社會運動以顯赫的地位。

2.大眾傳播的重申社會準則的功能:大眾傳媒可以通過「揭露」某些背離公共道德的行為發起有組織的社會行動。 3.大眾傳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傳媒給人們帶來的訊息,其數量之多已達到令人難以招架的地步。對社會問題和社會活動的虛幻滿足,反而削弱了人們的行動能力。

第六章 傳播的社會控制 學習說明:本章開始進入到傳播過程5W的研究,社會控制屬於對傳播者的研究。本章在5W的研究中屬於相對次要的部分,主要內容也比較簡單。重點掌握"把關人"概念的發展和報刊的四種理論中關於傳播社會控制的論述。 第一節 控制研究的含義及內容 問答:媒介的雙重角色及控制研究的三方面主要內容 媒介的雙重角色: 控制研究包括三項內容:①分析傳播者的施控行為,如把關研究及理論;②分析傳播者的受近控情狀,如批判學派的研究;③指出各種不同的控制形態,如政治控制、經濟控制、受眾控制、自我控制等。 第二節 把關與把關人 概念: 1.把關人(守門人):盧因說的把關含義是指傳播者對信息的篩選與過濾。傳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場與視角上,對住處進行篩選與過濾,這種對信息進行篩選與過濾的傳播行為就叫做把關,凡有這種傳播行為的人就叫做把關人(守門人)。 2.雙重行動模式:巴斯指出,傳播媒介的把關活動分為前後相連的兩個階段、兩個步驟,這就是他所說的「雙重行動」。其中的第一階段是新聞採集採集,這裡的把關人主要有記者。第二個階段是新聞加工,這裡的把關人主要以編輯為代表。 問答:把關人概念及理論的演變及各個理論的不足之處 一、把關概念 盧因說的把關含義是指傳播者對信息的篩選與過濾。傳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場與視角上,對信息進行篩選與過濾,這種對信息進行篩選與過濾的傳播行為就叫做把關(即守門),凡有這種傳播行為的人就叫做把關人(守門人)。 一、懷特的把關研究 它是通過輸入信息與輸出信息的對比,考察在一個具體的把關環節上,信息是怎樣被過濾被篩選的,公式是: 輸入信息-輸出信息=把關過濾信息 輸入信息→門區→輸出信息 他將把關人當作一個孤立的因素來考察,過分強調把關人獨立的許可權,而忽略同把關人相聯繫的社會因素對把關活動的制約。人們容易產生這種錯覺,那就是把關人對信息的傳播可以為所欲為。 懷特的把關研究為以後的同類研究打開了門路。 二、麥克內利的把關模式 它是對懷特單一化的把關模式的修正與發展。這一模式上的C1、C2、C3、C4、C5、C6等都是把關人。把關人對經過他們的大量信息一層一層地加以篩選,然後分別發出S1、S2、S3、S4、S5、S6等互不相同的信息。 麥克內利的把關模式在理論上糾正了懷特把關模式的單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個信息流通過程中存在著一條由許多關口組成的把關鏈,這是它的長處所在。但它也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它把每個把關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來。人們看不出哪道關口最關鍵、最重要。於是,便有巴斯的「雙重行動模式」對此作出修正。 三、巴斯的「雙重行動模式」 巴斯的所謂「雙重行動模式」,是對麥克內利把關模式的完善,正如麥克內利的把關模式是對懷特的發展一樣。在巴斯看來,信息流通中的把關環節固然很多,但最關鍵的把關人還是傳播媒介。 他指出,傳播媒介的把關活動分為前後相連的兩上階段、兩個步驟。其中第一階段是新聞採集,這裡的把關人主要有記者。記者不是有聞必錄的,他會進行取捨和加工。 傳播媒介中的第二個把關階段是新聞加工,這裡的把關人主要以編輯為代表。這一階段的把關活動(編輯)比第一階段的把關活動(采寫)更具有決定性意義。經過新聞媒介的雙重把關之後,一幅人為的現實圖景便呈現在受眾眼前,而這幅圖景同世界的本真面貌不完全一致。 總之,在信息的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始終存在著決定信息中轉或中止的把關人;把關人的行為包括對信息的抑制和疏導(篩選與過濾)兩個方面;從整個社會系統上看,傳播媒介起著關鍵的把關作用,是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關人。 第三節 深層的控制 概念: 1.「潛網」:任何處於特定社會環境中的傳播媒介都擔負著社會控制的職能。而這類控制往往是一種潛移默化、不易察覺的過程,用一個形象化的詞來概括就叫潛網。如剛踏入新聞界的年輕記者無所顧忌、敢作敢為,但最終會變得同老記者一樣循規蹈矩,將自己逐漸融入那張潛網。這張潛網便是布里德所說的編輯部中的社會控制。 2.「權力的媒介」:美國傳播學者阿特休爾教授的所著。此書對自由主義理論與社會責任學說的主要區別作了評斷。即:自由主義理論主張新聞媒介應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約束,而社會責任論則認識到不受限制的自由會帶來危險。 問答: 1.控制的層次與深層控制 2.報刊的四種理論與四種控制觀念(控制體系)。(重點) 施拉姆參與撰寫《報刊的四種理論》,即:「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和「報刊的蘇聯共產主義理論」。四種理論所涉及的傳播觀念及體制,基本上包括了大眾傳播興起以來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獨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約束與國家統管式。 ①集權主義理論 思想主旨是:一,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二,真理是權力的產物,權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這種背景下,當時西方各國實施嚴格的控制和壟斷,體現了君主獨裁式。 ②自由主義理論 其基本主張有:一,個人權益高於一切,所謂國家歸根結底應用來保護個人權益。 二,之所以允許人們有言論自由,是因為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不論各種言論如何泛濫,人都能憑理性辨別出什麼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種意見展開「自由而公正」的競爭中才能產生,才能發展。 自由論堅決反對對傳播活動實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讓傳播媒介隨意報道任何事實,「無拘無束」的傳播體制便隨之確立。 ③社會責任理論 傳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會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環境中,還應主動地、積極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這體現了大眾傳播的自我約束體系。 ④蘇聯的共產主義理論。 這一理論針對的是以原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傳播理論與體制,《報刊的四種理論》一書的作者看來,這種傳播理論與體制不過是集權主義傳播理論與體制的繼承延續。 第四節 控制的形態 概念:文化控制 基本的控制形態有:政治控制、經濟控制、受眾控制、自我控制等。除此之處,還有一種更為廣泛、更為深遠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態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現象說到底都無不處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個社會文化系統都不可能對傳播放任自流。 這些控制如一張潛網,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傳播。如在我們的生活中,剛進入新聞界的年輕記者充滿理想,無所顧忌,但最終會變得同老記者一樣循規蹈矩。這便是布里德所說的編輯部中的社會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處於特定社會環境中的傳播媒介都擔負著社會控制的職能。而這類控制往往是一種潛移默化、不易察覺的過程,用一個形象化的詞來概括就叫潛網。 問答: 1.簡述傳播的四種基本控制形態 每個社會文化系統都不可能對傳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態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現在政府部門對傳播的限制與管理上。常見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縱新聞。 二、經濟控制。關鍵媒介在所有權上,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廣告。 三、受眾控制。受眾對傳播的控制主要表現在反饋上。有直接表示意見建議的(通過信件、電話等),有間接顯示態度和看法(是否訂閱報紙、收看節目等),傳播者也主動收集公眾反應。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組織對本機構人員的紀律要求與行業規範,二是各類傳播從業者按照一般的行為準則和自身的職業道德對自己行為的約束。 2.簡述政治控制的主要內容 政治控制集中表現在政府部門對傳播的限制與管理上。常見的手段有 立法:通過立法而對傳播實施控制,可以說是各國政府廣泛採用的手段。因為它一方面可使控制顯得名正言順;另一方面又可使國家機器行之有效地監視、管理、約束傳播。 行政:通過行政措施對傳播者施加直接與間接的壓力,從而達到控制傳播的目的。具體手段有:資助傳播機構;給予優惠或特權;進行有選擇的配給;壓抑不同政見的傳播媒介;遴選傳播從業人員;確定新聞教育的基本內容與方向。 操縱新聞:操縱新聞的發布、控制消息的來源是一種十分風行的政府控制傳播的手段。如吹風、試探性氣球、新聞發布會、記者招待會等。 補充概念: 自由理論的不足:①以抽象和模糊的「人性」「理性」為出發點,在理論上不確定;②大眾媒介作為企業,並不能完全擔負起進行客觀、公正報道的責任,大眾媒介的自由損害了公眾利益和社會利益;③壟斷的發展使「觀點的自由市場」成為一句空話。 社會責任論的主要觀點:①自由是一種權利,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道德義務;②一種媒介的自由並不等於公眾的自由;社會必須保護公眾的「知曉權」;③「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是有區別的;④政府應該對傳媒作適當的控制。

第七章 內容分析和信息交流學習指導:本章在全書不算重要,主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信息、符號、信息過載等 第一節 內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內容 概念:內容分析和內容(或文本)研究的區別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研究方法。貝雷爾森定義為「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分析與描述的一種方法。」它不研究內容分析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和意義,傳播內容(信息)的實質和分類,信息符號的區別及其內在的關聯性等基本問題。內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內容。「內容」是社會上傳播和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內容是一個主要因素,體現和表達傳播者的意圖與願望。 問答: 1.內容分析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①分析傳播內容短期或中長期的發展趨勢。 ②就各種傳媒對同一問題、同一事件的報道,或就不同國家的同一類傳媒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 ③研究傳播內容是否符合有關法規和政策;研究傳媒藉助傳播內容實現的宣傳策略、宣傳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傳戰術。 ④了解和解決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傳播中的問題和困難,兼及受傳者的類型和數量等。 2.早期內容分析得出了哪些結論 ①大眾傳播所傳遞的內容,只是從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經高度篩選的抽樣,而不是全盤照搬。 ②大眾傳媒所傳播的內容,相當大量的是娛樂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眾對社會、經濟、政治等重要問題的注意力。 ③大眾傳媒為了力求吸引更多的受眾,大多在內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簡單,傾向於少登意思抽象深邃、內容不易理解的複雜材料。 早期的內容分析只是研究「訊息」的內容及其傳遞與交流,並未涉及訊息的本質和實質問題。 第二節 信息的分類及新聞與信息 概念:信息(或信息的特性): ①信息的共享性:有兩層意思:一是信息的交換的雙方,即傳播者和接受者都可以享有被交換的同一信息;二是信息在交換或交流過程中,可以同時為眾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 ②信息的擴散性:信息富於滲透力,力圖衝破保密的非自然束縛。 ③信息的傳遞性:信息要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才能得到傳遞。 ④信息的擴充性:信息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際應用而不斷得到擴充、積累和增長。 ⑤信息的濃縮性:信息可以被集中處理,即通過歸納、概括和綜合,使之系統化、抽象化、規律化。 ⑥信息的替代性:在一定的條件下,信息可以發展和延伸物質資源,也可以取代資本,因而信息的開發和利用具有戰略意義。 問答:信息科學對大眾傳播研究產生了哪些影響? 信息科學對傳播學滲透和介入的過程,是漸進的、由點到面和不斷擴展的。其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 ①對傳播模式和一些理論有重要影響。傳播理論產生的初始階段,資訊理論創始人申農就提出了一般傳播系統模式,闡明了信息由信源經渠道到達目的的傳播過程,深刻而明白無誤地揭示了傳播系統的內在結構和相互關係,確立了傳播過程的整體性、綜合性和有序性。 ②在方法論上給傳播學以成功的經驗和有益的啟示。信息科學帶有濃厚的方法論性質。傳播學所使用的問卷調查法、內容分析法和控制實驗法等主要研究法,都離不開足以解決傳播系統問題的住處科學所提供的科學方法。 ③對傳播學理論構架的設想產生有力的衝擊。信息科學對傳播學建立理論構架影響是60年代以後的事。系統論囊括範圍更寬廣,抽象程度更一般,更適合作為傳播學的理論構架。 第三節 信息的分類及新聞與信息 概念:了解信息的幾種分類 從哲學角度:客觀信息、主觀信息 哲學的認識為標準:潛在信息、先驗信息、實得信息 從傳播學來看,有以下幾種分類: 信息的表現形式:語方、符號、圖像 信息的內容:新聞信息、教育信息、說服性信息、商業信息和娛樂信息 信息對受傳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指導性或教育性信息、維持性信息、復原性或刺激性信息 問答:信息和新聞有什麼關係 一方面,新聞和信息是密切相關的。新聞是由信息衍化而來而又具備其自身特點的,而且新聞最終目的仍在於傳遞信息。新聞源於信息,而又終於信息。 另一方面,新聞和信息之間也不能簡單地划上等號。信息的概念非常大。 新聞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主要特點有: ①新聞要求具有強烈的時效性。 ②新聞要求對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的問題作比較完整、全面的反映和表達。 ③新聞通過社會上各種新聞媒介向四面八方傳播,為眾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種公開的、「大傳播」的信息。 ④新聞有主觀性和鮮明的傾向性。 從信息理論來看,新聞是一種信息,那麼: ①新聞中的信息量是可以度量的。 ②控制論提出了信息反饋這一重要原理,即信息的流動多半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 ③新聞的提取、製作和傳遞,和其他信息一樣,需要物質和能量,要通過各種不同的媒介和載體才能進行傳播。 第四節 控制信息流量的辯證關係 問答: 1.信息流量過低或過高會造成什麼後果?如何解決? 信息量低,是指社會的信息流量低於社會需求,以致難以滿足機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發展。它的後果是: 信息量過低: ①信息的匱缺,會阻礙社會發展,使經濟停滯不前,無法分享世界各國已開發出來的豐富的信息資源。 ②信息匱缺,科學技術必然落後,民族便處於愚昧狀態。 ③信息匱缺,文化素質、教育水平下降。 ④會讓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虛而入 信息量過高: ①受眾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衝擊下,會不安,逐漸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 ②超出了需要輸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也是一種人為的噪音。 ③對社會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僅會掏抑制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會產生社會群體壓力,造成負面的影響。 對策: 一方面,要考慮決定社會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麼。①最根本的是整個社會對各類信息的普遍需求以及各階層、各行業的多種需求。②社會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識傾向對信息流量所產生的積極或消極影響。③傳播環境對信息流量也有影響。 另一方面,要善於藉助社會系統的反饋機制去調節和控制信息流量。當信息超量時,要實行負反饋,;當信息低量時,實行正反饋。 2.信息革命對大眾傳播有什麼影響? ①就大眾傳播領域來說,傳播新技術出現多樣化、小型化、分散化以至個人化的局面。「點對面」的單向傳播正逐步轉向「點對點」的雙向傳播,即把受眾細分化和向特定受眾提供內容非常專門化的特定服務。 ②傳播新技術促進社會信息的加快流通和信息量急劇增長,對整個社會帶來很大好處。以信息為主要活動內容的社會,將出現三種轉換形態: 三大傳統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三大新興工業(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 以滿足物質需求為主的第一、第二產業—→以滿足精神需求為主的第三、第四產業 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藍領」階層佔優勢—→以腦力勞動為主的「白領」階層佔優勢 第五節 符號製作與符號交流 概念: 1.符號和信息的區別:凡是能夠作為某一事物標誌的東西都可稱為符號。引起高等生物的條件反射的聲音、動作、物象是信號。它們的區別:信號活動是所有高等動物都具有的,它只能局限在固定的時空場合,離開了此情此境,信號就變得毫無意義。而符號活動是人類所特有的。人類創造的文明和各種知識,是藉助於符號超越時空而世代積累相傳的。符號可以表示信號所無法表示的抽象概念,用以表述事物的性質、特徵和範疇。符號的抽象能力比信號要高得多。 2.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的區別: 語言是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是人類所特有的有聲符號集和符號系統。語言符號是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跟其他符號不同:一是複雜性,二是強生成性。語言符號的特性是:①語言是有聲的。②語義和聲音的結合是任意的。③語言的結構是生成的,有層次的,而且有一定模式。 非語言符號是指信息傳播不以有聲語言和局面語言為載體,而藉助直接打動(刺激)人的感覺器官的各種各樣的符號。非語言符號有:體語、類語言、藝術。 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的信息傳播有不同的特點: ①語言傳播是分離性的、階段性的。 ②語言信息的傳遞只能經過一個通道,是線性的。 ③非語言信息往往比語言信息可靠。 3.可讀性:原意指新聞、文學作品等易於閱讀的程度,即作品使讀者易於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甘寧提出「迷霧指數」,專指對抽象而深奧難懂的辭彙採用的測量方法。弗勒施提醒美聯社的撰稿人要注意使用短詞短句。)

第八章 傳播媒介與有關理論 學習指導:本章主要是理解並掌握各類媒介的特點及我國各類媒介的發展現狀;此外麥克盧漢及英尼斯的媒介理論也是一個重點,特點是麥克盧漢的一些理論,如「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體的延伸」「熱媒介、冷媒介」等。 第一節 人類傳播活動及傳播媒介的發展 概念 1.渠道與媒介的區別: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相互進行信息交流的各種途徑、手段、方式,通稱為「渠道」。擴大人類信息交流能力的傳播中介物稱為「媒介」。 2.記憶一些之最的時間與人物 15世紀中葉,德國人谷登堡完善了金屬活字負印刷術。 1456年,印刷《聖經》。 1844年,美國工程師摩爾斯發明了電報機。 1901年,馬可尼實現了遠距離無線電信號傳遞。 1920年,美國西屋電器公司在匹茲堡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文物台——KDKA廣播電台,於當年11月2日開始播音。 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電視台,於11月2日開始正式播送節目。 問答:簡述人類傳播活動及媒介的發展過程 第二節 各類大眾傳播媒介的主要特點和現狀 問答: 1.試述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幾種媒介的特點,它們如何發揮這些特點進行競爭? 報刊:長處:①信息容量大;②保存信息的力量強;③受眾選擇的主動性大。 短處:①時效性不如廣播與電視;②形式缺乏圖聲並茂的電視新聞的動感,也不如以聲的廣播報道親切、活潑;③要求讀者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雜誌:以使用文字元號為主。新聞性不強,更趨於專業化、專門化。而且重視圖文並茂,印刷技術和紙張的質量更講究。 廣播:優點:①傳遞信息極其迅速,時效性強;②受眾面廣,滲透性強;③充分運用豐富的語言和各種音響感染聽眾。且製作成本相對校低。 缺點:①廣播內容保留性不如報刊,受眾選擇餘地小。②無線電廣播單純提供聽覺形象,給受眾留下的印象不如電視深刻。 電視:優點:①視聽兼備,圖聲並茂,感染力強。②手段先進,傳遞信息神速,超越空間的力量強。缺點:電視畫面轉瞬即逝,既不容選擇,也不便查考。電視接收機價格較高,又不如收音機輕便易帶。 各類大眾傳媒在閱競爭中揚長避短的對策: ①報刊。報刊在競爭中求生存與發展的對策是充分發揮自身信息容量大、報道範圍廣、易於保存等方面的優勢,藉此彌補時效性方面無法與電子傳播媒介匹敵的不足。 ②無線電廣播。廣播的競爭對策是一方面在節目安排上揚聽覺形象之長,以簡明新聞、音樂節目等吸引受眾,並發揮自身節目製作比電視簡單、成本低的特點,向專欄化節目發展;另一方面收聽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輕便化,更利於受眾隨時攜帶、收聽。 ③電視。電視與原有媒介的競爭中主要以集聲像之美取勝。會以豐富多彩、圖聲並茂的娛樂節目受到觀眾青睞。 2.簡述我國當前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幾種媒介的發展現狀 ①我國的報紙。當前我國報紙充分利用自身篇幅可伸縮的優勢,紛紛進行擴版,以更多的篇幅,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深刻的分析。 ②各地廣播電台紛紛延長播出時間,增加新聞播出次數。在傳遞節目的形式上,不少廣播台紛紛採用直播形式和24小時連續播音。還出現了節目多層次、多欄目和專業分台的傾向。 ③電視。增加了新聞播出的次數,還推出了許多以形象生動取勝的節目。以努力為受眾服務的作風爭取受眾。強調受眾參與。

第三節 麥克盧漢與英尼斯的媒介理論 概念: 1.媒介即訊息:《媒介即訊息》是麥克盧漢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據麥克盧漢的觀點,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傳播媒介的出現,因為傳播媒介中的變革,本身就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某種訊息,引起社會的某種變革。他的這個觀點,與英尼斯關於傳播和文化史的理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英尼斯的觀點是:對邊遠地區原材料的開發利用以及帝國權力的擴張,都與有效的傳播系統分不開。 2.媒介是人體的延伸:麥克盧漢看來,一切傳播媒介都是人類感官的延伸,「媒介是人體的延伸」也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論。英尼斯認為,文明的興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傳播媒介息息相關;一切文明都是靠對空間領域和時間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與之相關的是,任何傳播媒介不是具有長久保存的傾向性,便於對時間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遠距離運送的傾向性,便於對空間領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稱為「偏倚時間的」媒介,把後者稱為「偏倚空間的」媒介。麥克盧漢借用英尼斯關於媒介偏倚性的觀點中的某些萬分,又 3.冷媒介與熱媒介:麥克盧漢依據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確度及信息接受者想像力的發揮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將媒介劃分為冷媒介與熱媒介。 熱媒介意味著「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確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體的某一感覺器官,其傳播對象在信息的接受過程中參與程度低,想像力發揮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著「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確度低,其傳播對象在信息的接受過程中需要發揮豐富的想像,參與程度高。 問答: 1.簡述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並對其進行分析 麥克盧漢的研究是以將媒介同人類文明發展史聯繫起來探討而著稱的。 一、「媒介即訊息」:《媒介即訊息》是麥克盧漢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據麥克盧漢的觀點,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傳播媒介的出現,因為傳播媒介中的變革,本身就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某種訊息,引起社會的某種變革。 二、「媒介是人體的延伸」:麥克盧漢看來,一切傳播媒介都是人類感官的延伸。他借用了英尼斯關於媒介偏倚性的觀點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發揮,提出了「媒介是人體的延伸」的論點。他提出「感覺的平衡」概念,提出:對於不同傳播技術的使用會影響人類感覺的組織,影響人與人的關係;媒介的影響改變人類的感覺生活,進而和社會的發展有關。他把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史分為三個主要時期:口頭傳播時期、文字印刷傳播時期、電子傳播時期。他提出,新的電子媒介延伸人們的中樞神經系統,整個世界成了地球村。 三、「冷媒介」與「熱媒介」之分 麥克盧漢依據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確度及信息接受者想像力的發揮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將媒介劃分為冷媒介與熱媒介。 熱媒介意味著「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確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體的某一感覺器官,其傳播對象在信息的接受過程中參與程度低,想像力發揮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著「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確度低,其傳播對象在信息的接受過程中需要發揮豐富的想像,參與程度高。 麥克盧漢和英尼斯的理論啟示我們將媒介置於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傳遞的內容意義之外的意義——媒介的出現帶給人類文化和文明的影響。但他們的理論都過分強調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繪成導致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從而走向技術決定論的極端。他們的理論無視內容的重要意義。麥克盧漢的著述對一些基本概念未作嚴格的科學界限劃分。 2.簡述麥克盧漢媒介理論與英尼斯媒介的理論的關係及發展。 麥克盧漢的研究是以將媒介同人類文明發展史聯繫起來探討而著稱的。事實上,真正首先開拓傳播學中這一研究領域的,是他的老師羅德·英尼斯。 《媒介即訊息》是麥克盧漢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據麥克盧漢的觀點,重要的是媒介本身。這個觀點與英尼斯關於傳播和文化史的理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英尼斯的理論認為,控制傳播媒介是行使社會和政治權力的一種手段,而新的傳播媒介的出現可以打破舊的壟斷權。 「媒介是人體的延伸」:麥克盧漢看來,一切傳播媒介都是人類感官的延伸。英尼斯認為,文明的興起、衰落和傳播媒介息息相關;一切文明都是靠對空間領域和時間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麥克盧漢借用了英尼斯關於媒介偏倚性的觀點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發揮,提出了「媒介是人體的延伸」的論點。他提出「感覺的平衡」概念,提出:對於不同傳播技術的使用會影響人類感覺的組織,影響人與人的關係;媒介的影響改變人類的感覺生活,進而和社會的發展有關。 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歸納,麥克盧漢是拼盤式表述方式。 第四節 梅羅維茨的媒介理論 概念: 1.前台行為與後台行為: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將人們的社會生活同戲劇進行類比,他認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會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觀眾成員面前顯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變體形式」。人們在特定的環境中的行為舉止可分為兩大類:「在前台的行為」和「在後台的行為」合適的在前台的行為代表擔任某一社會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會規範應有的行為。 2.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同上 問答:簡要評論梅羅維茨的媒介理論(包括理論及評價) 主要論點: ①應把情境視為信息系統。梅羅維茨認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環境同人們表現自己行為時所處的自然環境同樣重要;在確定情境界限中,應把接觸信息的機會考慮進去併當作關鍵因素。 ②每種獨特的行為需要一種獨特的情境。梅羅維茨認為,對於每一社會情境來說,人們都需要一種明確的界限,因為人們需要始終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離使不同行為的分離成為可能。當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的情境重疊時,會混淆不同的社會角色,令人們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電子傳播媒介促成許多舊情境的合併。由於電子傳播媒介代碼的簡單性,它們能將來自不同的經驗世界的視聽形象顯示給許多不同的受眾群,造成不同階層的受從群對信息更大程度的分離,從而促成許多公眾活動領域的合併。他得出結論說,由於電子傳播媒介造成的社會情境形式的變化,人們的社會角色形式也在變化。 梅羅維茨理論認為,誰被包括進某一情境,誰被排斥外,這是規定情境形式及與此適應的行為形式的界限之關鍵因素。根據這一觀點來,受眾的類型、人數多少和特徵實際上影響著傳播方式。因此,在通過媒介進行的傳播活動中,應根據受眾群的分離和結合形式設計媒介訊息。 在承認受眾的重要性的同時,梅羅維茨的理論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眾成員並不能完全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對媒介的使用方式。他們的選擇,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而媒介正是社會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 梅羅維茨理論的缺陷:過於誇大媒介對社會環境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影響,幾乎將媒介描繪成引起社會變化的唯一原因。隻字不提社會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聯繫,無視社會意圖對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況的影響。梅羅維茨理論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點和媒介傳遞的內容混淆在一起,缺乏連貫性。

第九章 受傳者研究 學習指導:本章是五個W中間僅次於效果研究的部分,也是研究成果非常豐富的部分。需要對各種理論有較深的理解,特別是受眾的選擇性因素、使用與滿足理論應該重點加以掌握。 第一節 受傳者和受眾 概念:受傳者和受眾的相同之處和區別 受傳者指傳播過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傳播學中的受眾是社會信息傳播的接受者群體的總稱。大眾傳播的受眾,則指報刊讀者、廣播聽眾和電視觀眾,是通稱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稱。 問答: 1.受眾在大眾傳播中有何重要作用? ①受眾不但是大眾傳播信息到達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積極主動的「尋覓者」。 ②在大眾傳播中,受眾是否接觸某一媒介傳遞的信息,得憑受眾自願,傳播者無法也無權強迫受眾接受媒介傳遞的信息。 2.大眾傳播中受眾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①廣泛性。大眾傳播是面向全社會公眾的傳播活動。 ②混雜性。大眾傳播的受眾是混雜的,由特點各異的受眾成員組成。 ③分散性。大眾傳播過程中受眾與傳播者沒有直接的接觸,他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分隔開的,無法展開當場的對話交流。 3.受眾接受信息的動機有哪些?(聯繫「使用與滿足」) ①消遣娛樂。廣大受眾使用大眾傳播媒介的基本動機之一。受眾往往首先視它為消遣、娛樂的工具。 ②滿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了解國內外大事,獲取市場、商品、文化等信息。 ③獲取知識,提高文化水平。「空中學校」廣播電視大學、中專等,極大的延伸了學校的課堂。 ④人們相互交往的需要。它們把受眾成員同周圍的世界聯繫在一起。 第二節 關於受眾的理論 概念: 1.槍彈論(魔彈論、子彈理論、皮下注射論):大眾傳播的受眾是被動的、相對而言無自衛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眾傳播媒介射出的「子彈」——信息——所擊倒。但後來的實證研究發現,有時,受眾受眾似乎是「中彈」了,而卻「拒不倒下」。 2.受眾的個人差異論:以「刺激——反應論」的心理學模式為基礎,從行為主義的角度描述受眾,認為不同的受眾成員對大眾傳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為,取決於個人特性的千差萬別。美國傳播學者德福勒歸納了主要觀點: ①各人心理結構是千差萬別的。 ②個人之間差異的形成,主要由於後天習得的不同。 ③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人們接觸到大相徑庭的觀點,他們從環境中習得一系列看法、態度、價值觀和信念,這些構成他們的心理結構,並使他們每個人都與他人不同。 ④人們由於後天習得的不同,導致他們在感知理解客觀事物時各自帶有自身的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異影響他們對信息刺激物的挑選,也制約他們對信息刺激物意義的解釋。 ⑤心理結構各不相同的社會成員,對大眾傳播媒介內容的接受、理解、記憶、反應,也是各不相同的。 各人差異論的貢獻在於:促使人們重視個人的心理因素對受眾成員的媒介信息接收行為的影響,從而使傳播學中對於受眾的研究,可以從分析受眾成員的心理入手。但測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難。 3.受眾的社會分類論:以社會學為基礎,注重各社會群體的特性差異對受眾成員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為的影響。主要觀點: ①大眾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提供各種信息,但社會成員是有選擇地接收和解釋這些信息的。 ②人們的這種有選擇的媒介信息接收行為之基礎,是社會成員在階層分明的社會結構中所處的地位。 ③這種社會結構是由許多社會群體類別組成的;確定社會群體類別的分類界限的,是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工資收入等人口統計學上的因素。 ④確定社會群體類別界限的因素,影響人們對於大眾信息的注意和反應形式,從而使各社會群體的內部成員們對大眾傳播作出大體一致的反應。 社會分類論可指導人們研究分析據以劃分受眾為不同群體的可變因素與人們信息接收行為之間的聯繫,並進而指導傳播機構分析和預測不同受眾群體的有選擇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為,根據不同的社會群體的特點設計和製作訊息。但是,同屬於一個社會群體的受眾成員並不見得一定會對同一條媒介信息作出同樣的反應。社會群體的特徵雖是對受眾成員產生影響的一種因素,但並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響受眾的信息接受行為的。 4.受眾的社會關係論:著重分析受眾成員日常的社會關係對其媒介信息接收行為的影響。主要觀點有: ①媒介向社會成員提供各種信息,但社會成員是有選擇地接收和解釋這些信息的。 ②造成社會成員有選擇的大眾傳播信息接收行為的重要原因,在於他們的社會關係影響著他們的接收方式。 ③當個人對媒介內容的選擇性決策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與他有關係的人所改變時,就表明上述的社會影響在產生作用。 ④個人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應形式,反映出他的社會關係網路。 ⑤因此,大眾傳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強大的,也非直接的;個人間的相互影響極大地制約和影響著媒介效果。 社會關係論的基礎,是美國傳播學家拉扎斯菲爾德、貝雷爾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成果顯示:人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左右受眾成員對大眾傳播信息的反應及對創新事物作出採納與否的決策。 問答:簡要評述當前常見的幾種受眾的理論 三種不同的受傳者理論,各自從不同的側面,探討了影響受眾對大眾傳播內容的接受和瓜情況的一些因素。雖然它們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解釋影響受眾信息接收行為的一切因素,但都不失之為觀察這種現象某些方面的有用視角。我們認為,不存在一般無異的受眾。受眾的媒介信息接受行為受到各種社會、文化、心理因素的影響,的確是一種複雜的現象。 第三節 受眾的選擇性因素及理論解釋(重點) 概念: 1.選擇性接觸(理解、記憶)詳見答題2 2.認識的連貫論(認知不和諧理論):受眾的選擇性因素,是幫助受眾成員避開與自己固有觀念不和諧的信息的騷擾,從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認識一貫性的機制。根據這種觀點,人們有意識地選擇那些與自己的立場、觀點、信仰一致的內容,而對那些不一致的內容則不予注意、迴避或不接觸,避不開時則通過選擇性理解和解釋減少其對自己固有觀念的衝突。 3.使用與滿足理論:受眾成員往往接觸、理解並住記那些能滿足自己需要或興趣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與他們原有的觀點相一致,也可能有悖於固有的觀點。 問答: 1.為什麼說受眾在傳播過程中並不是信息的被動的接受者? 受眾的選擇性因素: ①選擇性接觸:面對著眾多的媒介信息內容,受眾成員無法毫無選擇地被動地注意所有這些內容並對它們作出反應。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的不同特點、不同需求,有選擇地使用媒介。 ②選擇性理解(解釋):這是指受眾對已被接觸和感知的大眾傳媒的信息所給予的意義,同傳播者給予的意義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對於勸服來說是具有決定性的。 ③選擇性記憶:受成員對自己所接觸、理解的媒介信息,並非能全部長久地印入腦海之中,而只是有篩選地記住一部分內容。 解釋選擇性因素的觀點 ①認識的連貫論(認知不和諧理論)的解釋:受眾的選擇性因素,是幫助受眾成員避開與自己固有觀念不和諧的信息的騷擾,從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認識一貫性的機制。根據這種觀點,人們有意識地選擇那些與自己的立場、觀點、信仰一致的內容,而對那些不一致的內容則不予注意、迴避或不接觸,避不開時則通過選擇性理解和解釋減少其對自己固有觀念的衝突。 ②使用與滿足理論的解釋:受眾成員往往接觸、理解並住記那些能滿足自己需要或興趣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與他們原有的觀點相一致,也可能有悖於固有的觀點。 ③可獲得性(易得性)論的解釋:受眾成員常常選擇那些最易獲得、最易吸收的傳播內容,並且往往由於某些信息易於獲得,自己也沒有什麼特殊理由拒不接受而記住了這些內容。(應當注意「黃金時間」的效應) 信息的獲得性對受眾的信息接收行為雖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本身受到傳播環境的制約。雖然在條件相等的情況下,容易獲得的信息較易引起受眾的注意,但不宜過於誇大可獲得性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受眾選擇信息的過程並非簡單受到某種單一因素的影響,試圖用某種單因論來解釋它是不全面的。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要理解受眾心理上的選擇過程的重要性。 2.為什麼在我國當前的傳播中要提倡受眾服務意識? 3.為什麼說槍彈論是錯誤的?(P241) 魔彈論是錯誤的,這主要表現在它是一種唯意志論觀點,它過分誇大了大眾傳播的力量和影響,忽視了影響傳播效果的各種客觀社會因素,並且否定了受眾對大眾傳播的能力的選擇和使用能力。它對傳播過程作了過於簡單的描述。 第四節 反饋與受眾調查 概念: 1.讀者調查:包括四種: ①讀者概況調查。採用人口統計學分類法分類,提供構成報刊讀者群體的概要信息。 ②受眾選擇報刊信息的調查。用於測定哪些讀者閱讀報刊中哪些內容。 ③對讀報用途和讀者所得到的滿足的研究。旨在調查受眾讀報的動機及其從讀報中得到的滿足。 ④讀者——非讀者研究。描述「非讀者」的社會特點,找出調查中「非讀者」不讀報的原因。 2.聽眾觀眾調查 ①「節目檢驗」研究。分三步:先由調查人員給調查對象看某一節目的摘要或廣告的概括性描述,然後詢問他們對拍攝這一節目或廣告的意見,以及是否願意根據這一摘要或這則描述的介紹觀看節目或購買廣告中的產品。 ②「音樂節目受歡迎度的調查」。目的是收集反饋,據此為聽眾提供他們喜歡的音樂節目,取消他們厭倦的歌曲。 問答: 1.大眾傳播中反饋具有哪些特點? ①延遲性。首先,受眾向媒介機構表達自己的意見,幾乎總是事後的行為。其次,在大眾傳播中,傳播者對受眾反饋的處理也往往是遲緩的,根據反饋對自己的傳播行為作出調節也是延遲的。 ②間接性。從受眾的角度而言,他們往往需要通過編輯部將自己的反應傳達給報刊文章的作者、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人和主持人。從傳播機構的角度而言,主動收集反饋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過科學的方法作系統的受眾調查,而這種調查往往是通過專門的調查研究機構。 ③代表性。由於大眾傳播的受眾人數眾多,收集每位受眾成員的反饋是不可能的。 ④累積性。大眾傳播中,重要的是受眾一段時間的累積性反應,而不是零散的一次性的反饋。 ⑤量化性。大眾傳播中,大部分反饋信息都是以定量化形式收集和測定的,因為舍此難以獲取具有代表性的受眾反饋。 2.簡單描述一下我國受眾的調查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我國的受眾調查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採用科學的方法對受眾進行系統的抽樣調查始於80年代初。1982年首都新聞學會在北京發起了一次讀者、聽眾、聽眾調查,它標誌著科學的、系統的受眾調查在我國的興起。 我國受眾調查工作的進展有: ①深度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深度有兩方面:一是對數據的處理分析,二是調查問卷上的問題本身的深度。除深度的增加外,調查的模式也不局限於一個市,出現了多次全國性的和全省範圍的受眾調查。 ②形式的多樣化。既有作為主體的費時較長、成本較高的嚴格採用隨機抽樣方法的大規模調查,又有一些由媒介機構自身發起的費時較短、成本極低的採用非隨機抽樣的調查。 ③受眾調查隊伍的形成、壯大。有①媒介機構的群工組工作、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②高等院校新聞、傳播系的教師,博士學位的理論型人才;③長期鑽研理論的在新聞傳播研究機構、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媒介機構的理論研究部門工作的專業科研人員。 ④受眾觀念的加強和受眾理論的發展。在改變新聞媒介以前居高臨下、灌輸式的傳播態度,提出「受眾本位」的理論。 不足:由於歷史較短,加上技術、資金等的限制,我國的受眾調研工作還存在不足之處,如調查周期較長,信息反饋不夠及時,數據積累工作尚做得不夠,等等。

第十章 傳播效果研究(上) 學習指導:本章的重點在於了解傳播效果研究史中的一些結論和思路,比如魔彈論、有限效果論、傳播流研究和說服效果研究。本章是全書的重點章節之一。 第一節 傳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課題 概念: 1.傳播效果的雙重含義:①它指帶有說服動機的傳播行為在受傳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態度和行為的變化。②它指傳播活動尤其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的活動對受傳者和社會所產生的一切影響和結果的總體,不管這些影響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顯在的還是潛在的。 2.傳播效果的三個層面: ①外部信息作用於們的知覺的記憶系統,引起人們知識量的增加和知識構成的變化,屬於認知層面上的效果; ②作用於們的觀念或價值體系而引起情緒或感情的變化,屬於心理和態度層面上的效果; ③這些變化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即成為行動層面上的效果。 3.常識理論、現場理論、社會科學理論:麥奎爾認為,關於大眾傳播的效果和影響問題,主要有三種理論: ①常識理論:即公眾通過日常接觸和使用傳播媒介的直接體驗而形成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這種「理論」以輿論的形式對傳媒的活動產生影響。 ②現場理論:在傳媒內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觀點,包括他們對傳播活動的目的與性質的理解、信息選擇與加工的標準、采編業務技術規程、職業道德規範。這種理論直接支配大眾傳媒的運營和日常的信息傳播活動。 ③社會科學理論:從個人、社會與媒介的三者關係出發,通過對媒介活動及其客觀結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獲得的系統知識。它影響公眾,傳媒工作者,傳播的立法、司法與行政。社會科學的傳播效果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在確保大眾傳媒發揮強大力量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又要對它實行社會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果。 問答:戈爾丁認為大眾傳播的效果分為哪四種類型(看圖) 英國學者戈爾丁以時間和意圖兩個要素相組合,將大眾傳播和效果分為四種類型: ①短期的預期效果。包括「個人的反應」和「對媒體集中宣傳報道活動的反應」兩種。前者指特定信息在個人身上引起的認知、態度和行動的變化。後者指的是一家或多家媒介為達成特定目標而開展的說服性宣傳活動。 ②短期的非預期效果。有「個人的自發反應」和「集合的自發反應」兩類。前者指個人接觸特定信息後所發生的、與傳播者意圖無直接關係的模仿或學習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是有利於社會或反社會的。後者主要指社會上許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響下發生的集合現象。 ③長期的預期效果。指就某一主題或某項事業進行的長期信息傳播所產生的,與傳播者意圖相符的累積效果。 ④長期的非預期效果。是整個傳播事業日常的、持久的傳播活動所產生的綜合效果或客觀結果。 選擇題:以報刊、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大眾傳播的社會效果的三個層面:①環境認知效果。②價值形成與維護效果。③社會行為示範效果。 第二節 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與發展 概念: 1.似態環境:李普曼在《輿論學》中分析了大眾報刊對現代人的影響,提出傳播媒介是「擬態環境」的觀點。 2.宣傳研究之父及其作品:研究戰時宣傳的最著名學者拉斯韋爾,對大戰中的各種宣傳策略和手法及其效果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分析,出版了《世界大戰中宣傳技巧》(1927)一書,並因此被後人稱為「宣傳研究之父」。 3.魔弱論(皮下注射論):20世紀初至30年代末的核心觀點:傳播媒介擁有不可抵抗的強大力量,它們所傳遞的信息在受傳者身上就像子彈擊中軀體,藥劑注入皮膚一樣,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應;它們能夠左右人們的態度和意見,甚至直接支配他們的行動。 4.傳播流:傳播流程是指由大眾傳媒發出的信息,經過各種中間環節,「流」向傳播對象的社會過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爾德等人的《人民的選擇》,卡茲等人的《人際影響》,羅傑斯《創新及普及》等。 5.政治既有傾向:人們在接觸傳媒宣傳之前已有的政治態度。IPP指數。拉扎斯菲爾德等人提出:在人們就舉或其他政治問題作出決定之際,這種決定並不取決於一時的政治宣傳和大眾傳播,而是基本上取決於人們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態度。 6.選擇性接觸:受眾並不是不加區別地對待任何傳播內容,鴯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與自己的既有立場、態度一致或接近的內容加以接觸;這種選擇性接觸行為更容易在強化他們的原有態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導致它的改變。 7.意見領袖:在人們作出決定的過程中,有一些對他們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 8.兩級傳播:大眾傳播的影響並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是要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節,即「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 9.說服性效果研究:受傳者的態度沿傳播者說服意圖的方向發生的變化,是一種「純效果」。 10.70年代以來的宏觀效果研究:70年代後,傳播效果研究領域出現一批新的理論模式或假說。其中包括議程設置功能假說、沉默的螺旋假說、知識格差(知識溝)研究、培養分析、編碼與釋碼研究等。他們有幾個共同特點: ①它們研究的焦點大都集中於探索大眾傳播綜合的、長期的和宏觀的社會效果; ②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強調傳媒影響的有力性; ③它們都與社會信息化的現實密切結合在一起。 問答: 1.傳播效果研究為什麼能在20世紀20-30年代的美國出現? 一方面,在20世紀初的西方發達國家,傳統的印刷媒介已經走過政黨報刊和黃色報刊階段而進入了一個大眾報刊時代。大眾傳媒深深滲透到個人、家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引起學者矚目,開始研究大眾傳播的影響和效果問題。 另一方面,第一次的世界大戰是一個歷史因素。交戰雙方為了團結自己、瓦解敵人,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宣傳手段。學者開始注意宣傳戰和心理戰在戰爭進程中的作用。 2.為什麼早期人們會認為媒體有巨大的作用(早期的魔彈論產生的背景和它的謬誤何在) ①大眾傳媒使人們產生一種敬畏心理 ②無論是國家、政黨、團體還是社會活動家等對傳播媒介的利用都達到空前的程度,一般個人無時無刻不處於各種形式的宣傳或說服活動的包圍之中,使人們處處感受到傳播的「力量」。 ③一戰後,極力誇大宣傳戰和心理戰的作用,給魔彈論帶上了強烈的唯意志論色彩。 背景: ①魔彈論觀點的出現與當時西方流行本能心理學和社會學理論也有密切的關係。這種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受本能的「刺激-反應」機制的主導,施以某種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應」。 ②另一重要背景是大眾社會論。認為現代社會生活破壞了傳統的社會聯繫,社會成員在任何有組織的說服或宣傳活動面前都處於孤立無援、十分脆弱的狀態。 魔彈論是錯誤的,主要表現在它是一種唯意志論觀點,它過分誇大了大眾傳播的力量和影響,忽視了影響傳播效果的各種客觀社會因素,並且否定了受眾對大眾傳媒的能動的選擇和使用能力。它對傳播過程作了過於簡單的描述。 3.人民的選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人民的選擇》是拉扎斯菲爾德等人在194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圍繞大眾傳播的競選宣傳對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所作的一項實證調查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對調查數據分析後,得出了一系列理論假說: ①「政治既有傾向」假說 ②「選擇性接觸」假說 ③「意見領袖」和「兩級傳播理論」理論 ④對大眾傳播效果類型的概括: 「強化」效果:大眾傳播對受眾既有態度的強化效果。 「結晶」效果:使原來意向未明、態度未定者的態度明確起來的效果。 「改變」效果:使受傳者的立場和態度發生逆傳性變化的效果。 4.請簡述信息流的發現過程 傳播流程是指由大眾傳媒發出的信息,經過各種中間環節,「流」向傳播對象的社會過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爾德等人的《人民的選擇》,卡茲等人的《人際影響》,羅傑斯《創新及普及》等。 《人民的選擇》是拉扎斯菲爾德等人在194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圍繞大眾傳播的競選宣傳對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所作的一項實證調查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對調查數據分析後,得出了一系列理論假說。其中得出了「意見領袖」和「兩級傳播理論」理論:大眾傳播的影響並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是要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節,即「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 美籍以色列傳播學家E·卡茲和拉扎斯菲爾德驗證這些假說在政治選舉以外的領域是否適用,進行了多次調查。1955年出版《個人影響》一書,匯總了這些調查的結論。 1962年,美國農村社會學家羅傑斯在對農村中親事物的採納和普及過程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發表了他的研究報告《創新與普及》。這項研究對《人民的選擇》和《個人影響》中的許多觀點,特別是「兩級傳播」的概念作了重要的補充和修正。羅傑斯把大眾傳播過程區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信息傳遞過程的「信息流」,二是作為效果或影響的產生和波及過程的「影響流」。 《人民的選擇》、《個人影響》和《創新與普及》,可以說是「傳播流程」研究的三部曲。這些研究揭示了大眾傳播效果的產生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社會過程,其間存在著眾多的制約因素,單一的大眾傳播並不能左右人們的態度。 1960年,克拉帕在《大眾傳播效果》一書中對《人民的選擇》和《個人影響》的傳播流程研究進行了系統總結,提出了關於大眾傳播效果的「五項一般定理」。核心觀點有:①大眾傳播不是效果產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條件。②大眾傳播最明顯的傾向是引起受眾既有態度的強化。克拉帕的這些觀點極端強調了大眾傳播影響的無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稱為「有限效果論」。 5.使用與滿足的研究角度具有什麼創新性,以及其不足 「使用與滿足」理論具備了一些新特點: ①對「使用與滿足」的形態進行系統的定量定性研究。有嚴謹的調查分析程序,排除了研究人員的主觀隨意性。 ②重視對受傳者使用動機產生的社會條件的考察。 ③加強了對「使用與滿足」過程的理論總結。 「使用與滿足」把能否滿足受眾的需求作為衡量傳播效果的重要標準,這個視角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使用與滿足」研究的效果觀,人們的認識和評價:一方面,有人認為它考察的是受眾的媒介使用形態的多樣性,強調的是受眾需求對傳播效果的制約,與「有限效果論」相響應;另一方面,有人認為「使用與滿足」研究指出了大眾傳播對受眾的一些基本效用,屬於某種「適度效果理論」,對過分強調大眾傳播無力性的「有限效果論」是一種「有益的矯正」。 □「有限效果論」的缺陷: ①在認知、態度和行動這三個效果層面上,它只探討了後兩者,忽視了更早的認知階段——大眾傳播在人們的環境認知過程中的作用。 ②它只考察了具體傳播活動的微觀、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個傳播事業日常的、綜合的信息活動所產生的宏觀的、長期的和潛移默化的效果。 □從20世紀早期的「魔彈論」到40-60年代的「有限效果論」,再到70年代以後的宏觀效果理論,人們對大眾傳播效果的影響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魔彈論」主張一種無條件、無中介的絕對效果,宏觀效果理論則是在充分考慮到各種制約因素的基礎上,對大眾傳播的影響和效果作出的重新評價。 第三節 傳播效果的產生過程和制約因素 概念: 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免疫效果、警鐘效果、自衛反應和逆反性效果、個人的可說服性、自信心假說、群體歸屬感(見答題) 問答: 1.傳播主體會對傳播效果之間產生什麼影響?

郭慶光的《傳播學教程》筆記 第一編(1-2章)傳播、傳播學及其發展歷史

一 傳播學的概念

1. 定義1) 庫利(社會學角度)2) 皮爾士(符號學或語義學角度)3) 施拉姆4) 郭慶光: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共享說)信息的共享。 (勸服說)突出強調傳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說)傳播是一個有機體對於某種刺激的不同反應。 (交流說)用語言進行思想交流。

2. 人類社會傳播的基本特點:二.傳播與信息 1.信息的定義2.信息的特點和分類(見大綱)信息分類: 社會信息及其傳播的特點:3.信息的獲取與傳遞編碼: 解碼: 訊息與信息:形成與內容的關係,決定作用是內容而非形式解碼使信息從一份訊息中「提煉」出來。 4.信息源與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碼的集合稱叫信息源 信息量:測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 三.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 研究對象正是社會信息系統本身1.社會傳播的系統性2.社會信息系統的特點 (1)開放性系統 (2)由各種子系統相互連結、相互交織而構成的整體。 (3)是一個具有雙重偶然性的系統 雙重偶然性:傳播雙方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通過傳播所做出選擇有受到拒絕的可能。(人類活動不僅受到生物運動規律的制約,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運動規律的制約)這樣影響社會信息系統運動極其結果的變數就更多、更複雜。雙重偶然性的存在說明社會信息系統是一個多變數的系統,這些變數如果處理不當,便會引起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傳播障礙: 傳播隔閡: (4)是一個自我創造、自我完善的系統。3.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與社會發展4.傳播學的任務

四.馬克思主義精神交往理論與傳播學

第二編(第3章)傳播中符號、意義及象徵性社會互動

社會信息包括符號和意義一.符號二.符號的分類信號和象徵符語言符號和非語言三.符號的基本功能:四.人類傳播中的意義交流1.意義: 2.符號本身的意義及分類: 3.傳播過程中-符號的意義 (2所討論的是符號本身的意義) 五.象徵性社會互動(象徵行為、象徵性社會互動、象徵性文化)1. 象徵行為:2. 象徵性社會互動理論的核心問題---考察以象徵符為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3. 象徵性社會互動理論的三個基本前提:4.象徵性社會互動: 5.象徵性文化與現代社會:

第三編(第4章)人類傳播的過程的模式

一. 從傳播過程考察傳播模式(內部) 引:傳播過程的構成要素1.傳播過程的直線模式:(1)拉斯韋爾5W模式(2)香農--韋弗模式2.傳播過程的循環和互動模式:(1)德弗勒互動過程模式:(2)奧斯古德與施拉姆的循環模式(3)施拉姆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4)丹斯模式(5)紐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趨向一致視做傳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風箏互相模式:不在認為信息純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綜合。(6)韋斯特利和麥克萊恩模式:傳播與反饋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無目的。 結:傳播過程的特點:二.從社會系統角度考察傳播結構1.賴利夫婦的系統模式(從社會學角度)2.馬萊茲克的系統模式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 3.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理論(宏觀過程研究)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必讀的一百本書發布時間:2004年11月20日14:48

1.中央文獻研究室和新華社,《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19832.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獻彙編》,新華出版社,19803.余家宏、寧樹藩、徐培汀、譚啟泰,《新聞文存》,中國新聞出版社,19874.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5.童兵,《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史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6.成美、童兵,《新聞理論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7.陳崇山、孫五三,《媒介?人?現代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8.徐耀魁,《西方新聞理論評析》,新華出版社,19989.張國良,《現代大眾傳播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黃瑚,《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1.劉迪,《現代西方新聞法制概述》,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12.何梓華,《新聞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魏永征,《中國新聞傳播法綱要》,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4.李良榮,《新聞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外國新聞傳播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7.卜衛,《媒介與性別》,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18.劉曉紅、卜衛,《大眾傳播心理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19.卜衛,《大眾媒介對兒童的影響》,新華出版社,200220.柯惠新、祝建華、孫江華,《傳播統計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21.張國良,《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22.趙玉明,《中國廣播電視通史》,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23.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三聯書店,195524.[英]密爾頓,《論出版自由》,商務印書館,195825.[英]約翰?密爾,《論自由》,商務印書館,195926.[美]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三聯書店,197927.[美]威爾伯?施拉姆 等,《報刊的四種理論》,新華出版社,198028.《多種聲音,一個世界》,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129.[美]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傳播學概論》,新華出版社,198130.[美]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31.[美] 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華夏出版社,199032.[美]巴頓?卡特 等,《大眾傳播法概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33.[美]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34.[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又譯《媒介通論》),商務印書館,200035.[美]埃默里 父子,展江譯,《美國新聞史》,新華出版社,200136.[美]E?M?羅傑斯,《傳播學史》,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37.[新加坡]卓南生,《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38.[美]沃爾特?李普曼,《公共輿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9.[美]希倫?A?洛厄里 等,《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40.[美]巴格迪坎,林珊等譯,《傳播媒介的壟斷》,新華出版社,198341.Bruce D. Itule, Douglas A.Anderson:《當代媒體新聞寫作與報道》(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2.Ken Metzler,《創造性的採訪》(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3.Brian S.Brooks,《編輯的藝術》(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4.Kelly Leiter,Julian Harriss,Stanly Johnson,《全能記者必備》(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5.William C.Gaines,《調查性報道》(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6.Dorothy A.Bowles,Diane L.Borden,《創造性的編輯》(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7.Carole Rich,《新聞寫作與報道訓練教程》(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8.[美]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49.[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第十版),中國人民大學大學出版社,199950.[英]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1.[美]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華夏出版社,200052.[德]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三聯書店,198953.[美]哈羅德?孔茨、海因茨?韋里克,《管理學》(第十版),經濟科學出版社54.[美]N?格里高利?曼昆,《經濟學原理》(上、下),三聯書店,北大出版社55.喻國明,《傳媒影響力》,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56.楊東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東方出版社,199457.廖為建,《公共關係學簡明教程》,中山大學出版社58.黃禧禎,《現代公共關係學》,廣東高教出版社59.胡屹,《策劃學全書》,中國社會出版社60.[美]里斯?特勞特,《定位》,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61.[美]丹尼斯?威爾科克斯 等,《公共關係的戰略與戰術》,解放出版社62.夏年喜,《世界上最迷人的公關大師》,工商出版社63.[美]傑克?韋爾奇、約翰?拜恩,《傑克?韋爾奇自傳》,中信出版社64.顏建軍、胡泳,《海爾,中國造》,三環出版社65.[日]松下幸之助,《松下經營哲學》,延邊大學出版社66.鮑文傑,《世界上最卓越的廣告大師》,工商出版社67.[美]大衛?奧格威,《一個廣告人的自白》,中國友誼出版社68.郭肖華,《廣告創意訓練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69.吳燦,《策劃與廣告技巧及誤區》,四川人民出版社70.文浩,《新編現代廣告策劃實務》,藍天出版社71.盧泰宏 等,《廣告創意100》,廣州出版社72.雪琴,《廣告經典100》,廣州出版社73.[台]顏伯勤,《成功廣告80例》,中國友誼出版公司74.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教育出版社75.但寶元,《大學修辭》,安徽教育出版社76.朱自清,《論雅俗共賞》,三聯出版社77.藍華增,《意境論》,雲南人民出版社78.《中國文學史》79.《唐詩三百首》80.《古文觀止》81.《古希臘神話與傳說》82.《莎士比亞作品選》83.[美]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社會實錄)》,海南出版社,200484.趙光忠,《企業文化與學習型組織策劃》,中國經濟出版社85.王璞,《企業文化與諮詢實務》,中信出版社86.[德]希格弗里德,《創造力的訓練》,貴州人民出版社87.張梅,《心理訓練》,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88.[美]彼得?F?德魯克,《創新與創新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9.蘇?吉爾馬尼克,《廣告媒體研究》,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190.[法]洛特非?馬赫茲,師淑雲等譯,《世界傳播概覽——媒體與新技術的挑戰》,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991.奧美公司,《奧美的觀點》,中國物價出版社,200392.[美]肯羅曼?珍曼絲,《販賣創意——如何做廣告》,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93.[法]讓?馬賀?杜瑞,《顛覆廣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94.[美]路克?蘇立文,《文案發燒》,中國財經出版社,200495.葉茂中,《廣告人手記》,企業管理出版社,199996.[荷]梵?迪克,《作為話語的新聞》,華夏出版社,200397.[美]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麻爭旗譯,《媒介事件:歷史的現場直播》,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98.卡邁利保爾,《全球傳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99.[美]威廉?阿倫斯,《當代廣告學》(第七版),華夏出版社,1999100.[美]所羅門杜卡(Solomon Dutka),《廣告目標與效果測定》,內蒙古人民出版社John Rryan & William M.Wentworth,《Media and Society》,Ally&Bacon 1999Paul Marris ed,《Media Studies: A Reader》,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0Yin Hong eds,《Media in China》,Routledge Curzon 2002施拉姆等,《傳播學概論》,新華出版社1988《傳播學論文選萃》,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文森特?莫斯可,《傳播政治經濟學》,華夏出版社2000張文俊編著,《當代傳媒新技術》,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桂敬一編,《多媒體時代與大眾傳播》,新華出版社2000黃升民、丁俊傑,《國際化北京下的中國媒介產業化透視》,企業管理出版社2000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著,《媒體倫理學》,華夏出版社2000蔡騏等著,《美國傳媒與大眾文化》,新華出版社2000邁克爾?埃默里等著,《美國新聞史》,新華出版社2001羅傑?菲德勒,《認識新媒介:媒介形態變化》,華夏出版社1999李天鐸、劉現成編著,《亞太媒介圖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0陳培愛,《中外廣告史》,中國物價出版社1999尹鴻、李彬主編,《全球化與大眾傳媒》,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新聞鍵盤 ¥28 陳家輝 廣州出版社 權力的聲音:美國的媒體和戰爭 ¥26 張巨岩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電視媒介經營管理叢書——視聽率分析:受眾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第二版) ¥38 [美]詹姆斯 G?韋伯斯特等 華夏出版社 2004中國電視收視年鑒 ¥78 王蘭柱主編 華夏出版社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新聞學概論新編(第二版) ¥23 蔡銘澤 暨南大學出版社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叢書——電視節目創作與編導 ¥20 張靜民 暨南大學出版社 新聞傳播學文庫——中國網路新聞事業管理 ¥28 杜駿飛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新聞傳播文庫——新聞報道策劃與新聞資源開發 ¥25 蔡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新銳期刊勢力(圖文本) ¥69 逸飛媒體編著 江蘇美術出版社 中國營銷攻略叢書——文化營銷 ¥26 潦寒編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鳳凰私家相冊(圖文本) ¥39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出版社《大公報》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 ¥30 方漢奇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新華新聞傳播書系——描述世界-國際新聞採訪與寫作 ¥30 馬勝榮等 新華出版社 新華新聞傳播書系——西方新聞寫作概論 ¥25 程道才 新華出版社 高度決定影響力 ¥66 楊興鋒 南方日報出版社 新華新聞傳播書系——隱性採訪記 ¥22 顧理平 新華出版社 見證《焦點訪談》(含1VCD) ¥28 梁建增/關海鷹(主編) 文津出版社 新經典文庫(048)?借箭叢書(09)——CCTV對話(1):走出危機 ¥20 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對話》欄目組 南海出版公司 媒介管理譯叢——美國報紙產業 ¥29.8 [美]羅伯特?G?皮卡德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經典文庫(050)?借箭叢書(011)——CCTV對話(3):直面變革 ¥29.8 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對話》欄目組 南海出版公司 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國外經典教材系列——大眾傳播動力學:數字時代的媒介(第7版?中文版) ¥69.8 [美]約瑟夫?R?多米尼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創刊號剪影 ¥35 謝其章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媒介管理譯叢——《新時代》:打造專業化報紙 ¥59.8 [斯洛伐克]塔特安娜?瑞普科瓦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外經典教材系列?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文版第三版) ¥39.8 [美]希倫?A?洛厄里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讀者傳奇:一本與時代互動的雜誌 ¥38師永剛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世界2003-2004電視媒體指南 ¥160 香港CMM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編譯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讓世界了解天津:《中國?天津》欄目對外報道600期精粹 ¥32 沈寧主編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大眾媒介導論 ¥23王宇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新聞報道與寫作 ¥85 [美]梅爾文?門徹 melvin mencher 華夏出版社 華章文化?《紐約時報》暢銷書——暢銷書 ¥38 [美]奧利維亞?戈德史密斯 機械工業出版社 徘徊於民本與民主之間:《大公報》政治改良言論述評(1927-1937) ¥18 任桐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激活傳媒:傳媒競爭力發掘與執行策略 ¥29.8 陸小華 中信出版社 動CCTV的乳酪:區域性傳媒的品牌經營之道 ¥28 畢玉強 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大崩潰 ¥20 [日]小林一博 上海三聯書店 新聞的創意時代:新聞操作92條札記 ¥42 張建星 文匯出版社 高校經典教材譯叢?傳播學——媒介公正:道德倫理問題真的不證自明嗎? ¥38 [美]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 華夏出版社 美聯社體育新聞報道手冊 ¥23 [美]史蒂夫?威爾斯坦 中央編譯出版社 媒介經營管理叢書——媒介營銷案例分析 ¥44.8 張志安 華夏出版社 世界新聞傳播100年 ¥36 方漢奇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監督與司法獨立關係研究 ¥25王艷 中國物資出版社 文化傳播學 ¥20 吳格言 中國物資出版社 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全球電視和電影:產業經濟學導論 ¥20 考林?霍斯金斯等 新華出版社 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網路研究:數字化時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 ¥38 [英]戴維?岡特利特(主編) 新華出版社 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至關重要的新聞:電視與美國民意 ¥26. [美]仙托?艾英戈等 新華出版社 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尷尬的接近權:網路社會的敏感話題 ¥50 [英]埃爾德里奇主編 新華出版社 新聞傳播書系——實用新聞寫作(第2版) ¥27康文久(主編) 新華出版社 21年春節聯歡晚會內部消息 ¥32 泥子,善良,偶然 新華出版社 經典原版書庫——現代信息檢索(英文版) ¥49 Ricardo Baeza-Yates等 機械工業出版社 電視品牌戰:中國第一本電視營銷戰略專著 ¥39.8 張雲/方世彤 廣東經濟出版社 大主意叢書——媒體 ¥9 [英]貝林達?霍利爾 中國宇航出版社 媒體的擴張——大眾媒體的產業化、集約化和全球化 ¥32 曾華國 南方日報出版社 華章經管——鑄造CNN ¥38 [美]里斯?舍恩菲爾德 機械工業出版社 國際關係書系——國際傳播與媒體研究 ¥45 蔡幗芬(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新聞記者視點叢書——心態新聞學 ¥18 吳繼善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電視播音與主持 ¥18 陳京生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3中國電視收視年鑒 ¥68 王蘭柱(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電視現場製作與編輯 ¥56 [美]羅納德J.康姆潘西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實用播音教程?第1冊——普通話語音和播音發聲 ¥48 吳弘毅(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實用播音教程?第2冊——語言表達 ¥45 5 付程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實用播音教程?第3冊——廣播播音與主持 ¥45 陳雅麗(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實用播音教程?第4冊——電視播音與主持(第2版) ¥45 羅莉(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播音學簡明教程(修訂版) ¥25 吳郁(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圖像聲音運動:實用媒體美學 ¥128 [美]赫伯特?澤特爾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國際關係學書系——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國際關係的新視角 ¥49 劉繼南等著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明星主持與名牌節目 ¥28蔡幗芬(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系列之一——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 ¥22 胡正榮(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電視製作300問:實用應試手冊 ¥19 任遠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系列之三——媒介市場與資本運營 ¥25胡正榮(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新聞與傳播系列教材?英文原版系列——新聞報道與寫作(第九版) ¥59.8 [美]梅爾文?孟徹 清華大學出版社 中國傳媒巿場大變局 ¥38 黃升民/周艷(主編) 中信出版社 《中國傳播學者訪談》書系——傾聽:傳媒論語 ¥30 王永亮/成思行(主編) 新世界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一——傳媒經濟導論 ¥35周鴻鐸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二——報業經濟 ¥38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三——廣播電視經濟 ¥30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六——傳媒產業機構模式 ¥32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七——傳媒產業資本運營 ¥30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八——傳媒產業市場策劃 ¥35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媒體集團的經營與管理——新加坡報業控股的成功之道 ¥38 [新加坡]袁舟 汕頭大學出版社 長江新聞傳播系列叢書——最佳方案:公平報道的美國經驗 ¥20 [美]羅伯特?海曼/埃夫?韋斯廷 汕頭大學出版社長江新聞傳播叢書?史論篇——方漢奇文集 ¥68 方漢奇 汕頭大學出版社 長江新聞傳播叢書?史論篇——寧樹潘文集 ¥58 寧樹潘 汕頭大學出版社媒介經營管理叢書——媒介經濟學案例分析 ¥29 趙曙光 華夏出版社 媒介經營管理叢書——媒介戰略管理案例分析 ¥39 禹建強 華夏出版社傳媒產業經營與管理 ¥40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新聞傳播學 ¥18 蔡銘澤 暨南大學出版社 大公報一百周年報慶叢書——大公報一百年新聞案例選 ¥16 《大公報一百周年報慶叢書》編委會(編)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九州傳媒叢書(第1輯)——傳媒MBA運作實務系列:全球著名媒體經典案例剖析 ¥25 高振強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 ¥32張威 南方日報出版社 新經典文庫(049)?借箭叢書(010)——CCTV對話(2):你是人才嗎?(含1VCD) ¥29.8 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對話》欄目組 南海出版公司新經典文庫(051)?借箭叢書(012)——CCTV對話(4):未來99種?影響未來若干年最後有價值的理念 ¥20 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對話》欄目組 南海出版公司 《開心辭典》完全手冊 ¥17 冷丁 接力出版社 主持人的語言藝術 ¥29.8 吳郁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傳播學專業/影視傳播方向類集中一,文化研究John Storey,《Culture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7Jassica Evans、Stuart Hall,《The Visual Culture:The Reader》,SAGE Publication,1999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傳媒》,上海三聯書店2000多米尼克?斯特里納蒂,《通俗文化導論》,商務印書館2001大衛?寧等,《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華萊士?馬丁,《當代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愛德華?W?薩義德,《東方學》,三聯書店1999佛馬克等,《二十世紀文學理論》,三聯書店1988王岳川等,《後現代主義與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張京媛編,《後殖民主義與文化認同》,台灣麥田出版文化有限公司1998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羅鋼、劉象愚等,《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汪暉等,《文化與公共性》,三聯書店1998Jeffrey C?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文化與社會》,台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馬爾科姆?沃特斯,《現代社會學理論》,華夏出版社2000波德里亞,《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羅綱,《敘事學導論》,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Grame Turner,《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灣亞太出版社1998Frank Webster,《資訊社會理論》,台灣遠流出版社1999二、影視傳播Jeanine Basinger,《American Cinema》,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Ine.1994B.Nichols ed,《Movies and Method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6John Hartley,《Uses of Television》,Routledge 1999James Walker & Douglas Ferguson,《The Broadcast》,Allyn and Bacon 1998愛森斯坦,《愛森斯坦論文選》,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施天全等,《當代世界廣播電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李幼燕,《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陳荒煤等編,《當代中國電影(上、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當代中國廣播電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張鳳鑄,《電視聲畫藝術》,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王逢振編,《電視與權利》,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尼古拉斯?阿伯克龍比,《電視與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周傳基,《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馬耐,《電影導演》,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波布克,《電影導演》,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中國電影藝術編輯室,《電影觀念討論文選》,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卡雷爾?賴茲等,《電影剪輯技巧》,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安德魯,《電影理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N.布朗,《電影理論史評》,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周登富,《電影美術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巴拉茲,《電影美學》,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葛德,《電影攝影藝術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巴贊,《電影是什麼》,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梅耶,《電影業經營學》,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Robert Laspsiley & Michael Westlake,《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台灣遠流出版事業有限股份公司1997馬爾丹,《電影語言》,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大衛?鮑德威爾主編,《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沙茲,《舊好來塢/新好來塢:儀式、藝術與工業》,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路易斯?賈內梯,《認識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默里,《十部經典影片的回顧》,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尹鴻,《世紀轉折期的中國影視文化》,北京出版社1997尹鴻,《尹鴻影視時評》,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鄭雪來主編,《世界電影鑒賞辭典(1-4)》,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997尹鴻、何建平主編,《百年電影經典》,東方出版社2002羅慧生,《世界電影美學思潮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薩杜爾,《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格雷戈爾,《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研究室編,《世界各國廣播電視概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埃里克?巴爾諾,《世界記錄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皮諾,《世俗的神話》,中國電影出版社1995李恆基、楊遠嬰,《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王志敏,《現代電影美學基礎》,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L.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影視製作者指南》,中國電影出版社陳荒煤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楊偉光主編,《中國電視論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程季華,《中國電影發展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羅藝軍主編,《中國電影理論文選(1920-1989)》,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陸弘石、顧曉明,《中國電影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羅伯特?C?艾倫編,《重組話語頻道:電視與當代批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尹鴻、鄧光輝,《世界電影史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胡克等編,《當代電影理論文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張衛等編,《當代電影美學文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酈蘇元等編,《新中國電影50年》,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賈虹琳編著,《電影營銷》,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文碩等編著,《電視營銷傳播》,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廣告類集中體育廣告策略?博學?體育經濟管理叢書 ¥23上海復旦 現代廣告學(第三版含光碟)*21世紀市場營銷系列教材 ¥28中國人大 房地產廣告營銷策略 ¥19.8 廣東旅遊 工商管理精選教材——廣告學教程(第二版) ¥39 李寶元 人民郵電出版社 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新編中外廣告通史(第二版) ¥35 劉家林 暨南大學出版社 感性、悟性與理性廣告語三卷書之三——中外理性廣告語經典與點評 ¥26 白光主編 中國經濟出版社 感性、悟性與理性廣告語三卷書之一——中外感性廣告語經典與點評 ¥26 白光主編 中國經濟出版社 感性、悟性與理性廣告語三卷書之二——中外悟性廣告語經典與點評 ¥26 白光主編 中國經濟出版社 經典創意廣告書架——4A傑出人性創意96例(含1光碟) ¥58 張惠辛 華夏出版社 如何大做廣告 ¥28 梁庭嘉 汕頭大學出版社 當代營銷管理叢書——廣告理論與策劃 ¥17 趙路 李東進 韓德昌編著 天津大學出版社 Photoshop CS廣告設計大師(含1光碟) ¥35 李九宏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廣告英語一本通 ¥20王燕希編著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職業生涯規劃叢書——如何進入廣告業 ¥25 [美]安德雷?內德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廣告片頭製作精粹:第1輯(全彩印刷?含2CD) ¥38北京色維空間數碼動畫製作有限公司編著 中國物資出版社 職場實戰圖解——營銷系列:一張廣告單提升3倍營業額 ¥16 [日]澤田 求 中村聰樹 科學出版社 廣告理論與實務 ¥20 劉儉雲 朱傑 蘆毅剛 民族出版社 海爾背後:海爾廣告全面代理紀實 ¥29.8 馮幗英/朱海松 廣東經濟出版社 電腦美術平面設計實例教程叢書——廣告設計實例篇(彩印) ¥48 丁建超主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電腦美術平面設計實例教程叢書——廣告製作實例篇 ¥24 丁建超主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雲峰營銷——營銷廣告策劃 ¥48 范雲峰/王珏 中國經濟出版社 國外廣告創意 ¥29.8 鹿耀世主編 中國畫報出版社 經典創意廣告書架——價值過億:人性策劃的故事 ¥48 張惠辛 華夏出版社 廣告戰略——營銷傳播策劃指南(第2版) ¥45 [美]唐納德?帕倫特 中信出版社 廣告藝術設計(含光碟) ¥39.8 清華大學 為世紀代言:中國近代廣告 ¥28 黃志偉/黃瑩 學林出版社 著名企業營銷與廣告策劃方案 ¥26伊立編著 藍天出版社 藝術設計項目案例導航——3ds max廣告與影視動畫設計精解(含光碟) ¥42騰龍視覺設計工作室編著 科學出版社 Soffimafe XSI影視廣告片頭全攻略(含光碟) ¥55 科學 公關第一,廣告第二 ¥32 [美]阿爾?里斯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設計實例輕鬆學習——3ds max6廣告設計創意精粹 ¥35 張宏衛等 清華大學出版社 賽艾諾策劃實務叢書(5)——營銷廣告策劃實務 ¥32 熊超群 廣東經濟出版社 再見老廣告 ¥27 由國慶編著 百花文藝出版社 歷屆中國廣告節金獎作品集:1986-2003(含光碟) ¥98 第十屆中國廣告節組委會,大賀集團編 江蘇美術出版社 廣告學-市場營銷系列(第三版)英文版 ¥66 東北財大 廣告創意與策略-市場營銷系列(第七版)英文版 ¥36 東北財大 創新思維設計叢書?前衛廣告設計系列——有意味的形式:廣告表現的形式語言(彩印) ¥26 張雪 重慶大學出版社廣告攝影技術教程 ¥138 劉立賓 中國攝影出版社 廣告?中國(1979-2003) ¥19 寇非 中國工商出版社 廣告創新經營實戰點擊 ¥13.8羅振林/羅霆 中國工商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媒體廣告的奧秘 ¥45 廣東經濟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公益廣告的奧秘 ¥59 張明新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藥品廣告的奧秘 ¥38 鄧東/汪浩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傢具廣告的奧秘 ¥46 趙龍 張阿琴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服飾廣告的奧秘 ¥54 劉濤 廣東經濟出版社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服務業廣告的奧秘 ¥42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食品廣告的奧秘 ¥38 劉亞敏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化妝品廣告的奧秘 ¥42胡豪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旅遊廣告的奧秘 ¥40 張賢平 廣東經濟出版社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大學品牌 ¥46 餘明陽等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城市品牌 ¥38餘明陽/姜煒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美女經濟A ¥32 餘明陽博?教授主編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新視界廣告與品牌書系——煙品廣告的奧秘 ¥58 羅立,羅彬彬 廣東經濟出版社 贏在簡單——廣告策劃與運作速成讀本(原書第3版) ¥25 [英]A.D.Ferbey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廣告心理學:對與成功廣告息息相關的心理學原理的簡明闡述 ¥22.8 [美]斯科特 中國發展出版社 暨南大學MBA微型案例庫——用案例學管理:廣告、促銷與推銷策略 ¥18 傅浙銘編著 南方日報出版社 解密創意:李光斗影視廣告創意結晶(含光碟) ¥35 李光斗 廣東旅遊出版社 21世紀外經貿英語叢書——廣告與廣告英語 ¥20 戚雲方(編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藝術設計(廣告?動畫?影視)書系——廣告攝影教程 ¥39 張亞傑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預測決策方法——在廣告中的應用 ¥32 齊小華(編著)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藝術設計(廣告?動畫?影視)書系——標誌設計圖形想像 ¥39 肖虎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藝術設計(廣告?動畫?影視)書系——廣告藝術設計素描教程 ¥39 舒怡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廣告心理學----北京廣播學院非通用語系教材 ¥28 北京廣播 有效廣告投資——怎樣選擇廣告公司 ¥22 倪政興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新世紀商務英語叢書之(1)——英文廣告實用手冊 ¥26 梁婷等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設計新視點系列叢書——廣告攝影新形象(彩印) ¥35 張西蒙編著 重慶出版社 設計新視點系列叢書——平面廣告新思維(彩印) ¥35 李巍編著 重慶出版社 設計新視點系列叢書——招貼廣告新視角(彩印) ¥35 李巍 張雪編著 重慶出版社 廣告藝術 ¥30 中國建工 廣告與公關 ¥20中國建工 廣告學--市場營銷學簡明譯叢 ¥39 清華大學 廣告設施設計與檢測技術 ¥19 王肇民,蔣演德等(編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商品與服務的包裝、標籤與廣告-常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手冊 ¥13 中國法制 廣告大師奧格威-未公諸於世的選集(平裝) ¥29.8 機械工業 廣告大師奧格威-未公諸於世的先集 ¥48 機械工業 Photoshop 7.0畫廣告(全彩印刷) ¥39 吳鴻志,徐麗(編著)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廣告艱難的說服--廣告對美國社會影響的不確定性 ¥27 5 華夏 奧格威談廣告 ¥98 [美]大衛?奧格威 機械工業出版社 分割美國--廣告與新媒介世界 ¥29 華夏 廣告創意策略(原書第7版) ¥38 機械工業 創新思維設計叢書?前衛廣告設計系列——難拒夏娃誘惑:現代廣告的美女形象(彩印) ¥26 張雪 李巍 重慶大學出版社 廣告大師奧格威——未公諸於世的選集 ¥29.8 [美]大衛?奧格威 機械工業出版社 大驚小怪--一個廣告人的手記 ¥13 廣東人民 廣告策劃-世界著名企業管理模式 ¥25 珠海 創新思維設計叢書?前衛廣告設計系列——旋轉創意魔方:現代廣告創意的魅力(彩印) ¥26李巍 重慶大學出版社 創新思維設計叢書?前衛廣告設計系列——廣告經典故事:超級名牌的廣告戰略(彩印) ¥26 李巍 重慶大學出版社 創新思維設計叢書?前衛廣告設計系列——唾棄遊戲規則:非主流創意的終極挑戰(彩印) ¥26 李巍 張雪 重慶大學出版社 地產廣告實戰風雲 ¥360 新疆人民 新編現代廣告策劃實務 ¥26 文浩編著 藍天出版社 創新思維設計叢書?前衛廣告設計系列——叛逆者的步伐:後現代主義廣告思潮(彩印) ¥26 張雪 重慶大學出版社 廣告運營技巧 中小公司必備全書 ¥26 商業 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叢書——廣告藝術設計(彩印) ¥37 陳璉年 黃吉淳編著 重慶大學出版社 電波廣告實務 ¥21 廣播電視 廣告設計的市場效應 ¥33 上海人美 廣告圖書館(4)——注意力行銷 ¥22 [美]肯?薩可瑞 汕頭大學出版社 台灣創意百科——房地產廣告設計(彩圖) ¥196 高文治編著 嶺南美術出版社 飛思數碼設計院——Web Banner Design:設計師談網頁廣告條設計(含1光碟) ¥45 [韓]鄭慧淑,金善愛 電子工業出版社 廣告圖書館(3)——廣告人Must Read:製作成功廣告的最高指導原則 ¥25 [美]賀許?高登?路易斯/卡洛?尼爾森 汕頭大學出版社 廣告片製作實例教程:閃客學校(附光碟) ¥29.9 人民郵電 PHOTOSHOP 7.0 平面.廣告.裝幀設計100例(附光碟) ¥29 北京科海 飛思數碼設計院——動漫作品創作基地:動畫MTV/動畫廣告/影視(欄目)片頭設計先鋒(含1光碟) ¥55 飛思中視動漫產品研發中心編 電子工業出版社 廣告法實例說:法律法規實例說叢書 ¥15 湖南人民 廣告圖書館(2)——廣告遊戲 ¥23 黃文博 汕頭大學出版社 「十五」國家重點電子出版物規劃項目?計算機動畫教室系列2002影視藝術新媒體叢書(12)——飈三維II:Maya影視廣告大製作(含1光碟) ¥68 候凌宇 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財經易文——顛覆廣告 ¥40 [法]讓-馬賀?杜瑞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真人不露相系列叢書——真知灼見:中國廣告人基礎培訓教程 ¥28 中華廣告網,朱海松編 廣東經濟出版社 文化廣告學 ¥26 陳月明(主編)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方法比知識重要系列叢書——國際4A廣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 ¥18 朱海松(編著) 廣東經濟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3 本書編寫組 法律出版社 網路廣告設計(附光碟) ¥28 金琳 上海人美 POP廣告——POP廣告實務綜合篇 ¥66庄景雄 中國青年出版社 廣告與設計系列教材——當代廣告攝影(彩印) ¥39.8 王天平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其他新聞傳播類:現代新聞編輯學 16.00正在發生的歷史(上、下) 50.00實用新聞採訪 29.00新聞報道策劃與新聞資源開發 25.00新聞傳播精品導讀——廣電卷 27.00新聞傳播精品導讀——新聞(消息)卷 20.00走向媒體 16.00英美媒體文萃 23.00隱性採訪論 22.00新聞學核心 26.00西方傳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 29.00中國網路新聞事業管理 28.00美國新聞史 89.00新聞輿論研究 25.00互聯網新聞編輯實務 22.002001美國最佳新聞作品集 28.00中外網路新聞業比較 28.00體育新聞報道 45.00新聞心理學原理 32.00網路新聞實務 45.00新聞寫作創新智慧 50.00新聞寫作與報道訓練教程 66.00新千年新聞文體即用即套 20.00現代新聞寫作教程 38.00新聞寫作即用即查 36.00新聞採訪與寫作 31.90金玉良言 24.00調查性報道採訪與寫作 22.00描述世界 30.00中國新聞教育論文集 9.90外國新聞史教程 28.00網路傳播學 22.00當代新聞理論 38.00網路新聞學原理與應用 26.80中國新聞政策體系研究 22.00大眾傳播心理研究 22.00中國新聞教育史論 28.00新聞監督學 16.00傳播學基礎理論 26.00媒體的力量 20.00新聞倫理學 19.00新聞傳播學 24.00新聞美學 19.00電視新聞學 18.00媒介戰略管理案例分析 39.00報紙編輯學教程 30.00應用電視學 52.00中國電視產業評估體系與方法 32.80製片創作大全 36.00中國電視市場報告 98.00現代寫作教程 22.90應用文寫作實訓教程 28.00寫作基礎與應用 21.00寫作學教程 26.00公文寫作技法與賞析 28.00電視攝像藝術 18.00借我一生 42.00中國電影名片快讀 25.00中國文學名著快讀 24.00外國演講辭名篇快讀 25.00外國電影名片快讀 25.00符號學 31.00視覺文化 29.80中國當代詩歌史 28.00榮譽 38.00電影藝術詞典 38.00媒介春秋 24.00電影創作類型論 22.00虛構的自由 35.00鏡像與文化 34.00蒙太奇論 28.00戲劇理論與戲劇分析 28.00笑的藝術 17.002003年中國報告文學精選 26.002003年中國網路文學精選 16.00解密國際傳媒集團 48.00世界新聞傳播100年 36.00媒介效果研究概論 28.00中國傳媒資本市場運營 38.00中國傳媒市場大變局 38.00新媒體革命 24.00如何成為頂級記者 29.90高度決定影響力 66.00揭開真相 22.00傳媒影響力 48.00激活傳媒 29.80媒體的擴張 32.00中國高級記者成名作透視 88.00美國報紙產業 29.80中國名記者傳略與名篇賞析 50.00交流的無奈 36.00意義的輸出 35.00大眾傳媒經濟學 28.00符號透視 19.80媒介市場評價研究 22.00傳媒產業發展的系統理論分析 20.00媒介市場與資本運營 25.00外國媒介集團研究 20.00全球傳播 29.00傳媒與文化領導權 14.50大眾媒介導論 23.00超越傳媒 16.00媒體文化與消費時代 21.50電視媒體廣告經營 34.00香港內地傳媒比較 32.00雜誌學 23.00整合傳媒 28.00全球著名媒介經典案例剖析 25.00新聞採訪學 30.00電視新聞編輯教程 22.00新聞翻譯教程 19.00新聞攝影教程 30.00新聞寫作教程 39.00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 26.00媒介研究的進程 70.00新聞學導論 18.70媒介管理學經典案例 36.20

基礎文學部分藝海拾貝(秦牧)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丁玲)毛澤東論文藝(毛澤東)鄧小平論文藝(鄧小平)巴金論創作(巴金)家?春?秋(巴金)李自成青春之歌(楊沫)一代風流(歐陽山)人傑(路遙)人到中年(諶容)小城春秋(高雲覽)小城之戀(王安憶)上海的早晨(周而復)女大學生宿舍(喻杉)老井(鄭義)喬廠長上任記(蔣子龍)創業史(柳青)紅岩紅旗譜(梁斌)芙蓉鎮花園街5號蒼生(浩然)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張賢亮)陳奐生上城(高曉聲)苦菜花(馮德英)林海雪原(曲波)妻妾成群(蘇童)圍城(錢鍾書)保衛延安(林鵬程)戰鬥的青春鐘鼓樓(劉心武)鐵道游擊隊(知俠)野火春風斗古城(李英儒)新星(柯雲路)蹉跎歲月(葉辛)燕趙悲歌(蔣子龍)來 源:學院教務辦公室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5)大眾傳播的功能基本功能負面功能基本功能大眾傳播的基本功能為: ①傳播信息:向受眾連續不斷地傳播大量的信息,是大眾傳播的首要功能,大眾傳媒通過持續公開地向大眾提供各種事件發展變化的信息,對周圍環境進行監視,並滿足社會各團體組織及個人的信息需求。 ②引導輿論:輿論:是社會公眾共同的強烈持久的意見,態度與信念的總匯。它的發生髮展以共同關注的問題存在前提,一定程度地講輿論所代表的就是民意,可以自發形成,可以外力引導而起,大眾傳播的重要社會責任之一是將社會輿論引導現在利於社會和人民的軌道上來,傳者應據受眾反饋不斷調整,加強傳播效果 ③教育大眾:通過傳播文化知識,科學技術內容,保存發展文化遺產,促進社會化逐漸完善,大眾傳媒已成為現代人獲取知識主要載體。 ④提供娛樂:很多人選擇大眾媒介作為娛樂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一方面放鬆,一方面提高藝術鑒賞力。負面功能 ①大眾傳播媒介易混淆"現實環境"與"虛擬環境"(媒介環境),大眾對媒介過分依賴,而媒介帶來的事實只是部分再現生活情景,不能代表一種社會趨向,若被人利用則會造成不良後果。 ②麻醉精神,過度沉溺於表而信息和通俗娛樂中, 沉醉在虛幻滿足中,失去社會行動力 ③信息的大量湧入造成信息過量,使人們對信息產生冷漠態度。並促長了"社會服從主義"削弱公眾的辨別力和對社會的批判精神,把人變成順從現狀的單面人。 ④媒介以兼價的代價佔用或剝奪了人們的自由時間。人們過多依賴媒介帶來的間接交流後人際間的社會交往互動逐漸減少,與社會群體逐漸疏遠陌生。"電視人""容器人"——指那些將閑暇時間完全用於大眾媒介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樂等完全與媒介內容相連結的人,思想觀念乃至行動方式都源於電視,極端自我內化,心理封閉,無法應付現實世界的種種變化,而完全成為一種收集媒介信息的"容器"。 ⑤大眾文化過於通俗使觀眾、讀者,觀眾的平均審美水平和鑒賞力下降了。 ⑥電影電視作品中,大量的暴力血腥、色情內容和場面給社會帶來消極影響,影響觀眾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⑦衛星直接電視的發展,擴大了節日覆蓋範圍,帶來了跨文化傳播中國家主權問題,對社會制度構成潛在威脅。對第三世界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造成衝擊。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4)經驗學派與批判學派的區別比較美國傳統學派歐洲批判學派研究目的①維護現行的社會制度傳播制度②為大眾傳播媒介充分實現政治、經濟、軍事功能服務③實用性、經驗性明顯。 ①從哲學、社會學質化分析角度探討傳播與社會結構各要素之間的關係。②利用對現有的傳播狀況的研究改變既有事實社會變化。 研究焦點①關於如何傳播、如何有效傳播之類的問題。②致力於尋求傳播活動自身規律③落腳點在傳播效果和受眾(微觀)④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務於實踐①關心為誰傳播之類問題②傳播體制的研究,傳播者和傳播與社會結構各要素的關係(宏觀)③落腳點在傳播意義上研究方法主要採用社會學、心理學、等方法強調定量分析,注重實證經驗微觀主要採用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等方法,強調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思辯、理論宏觀、全面社 會 觀資本主義是多元社會、只要實現多元利益的協調與平衡即可消除社會矛盾,認為媒體可以幫助改進社會問題資本主義制度、傳播制度本身並不合理,大眾傳媒本質是少數壟斷資產階級對大多數人實現統治的意識形態的工具,必須批判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3)四大先驅與施拉姆哈羅德·拉斯韋爾庫爾特·盧因保羅·拉扎斯菲爾德卡爾·霍夫蘭威爾伯·施拉姆(1)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80) 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傳播學奠基人之一,他對傳播學研究的貢獻集中在宣傳分析和傳播過程研究。1927年他的博士論文《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出版轟動一時,成為宣傳學的經典著作。1948年,發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這是他對傳播過程,結構及功能作的一個較全面的論述,成為早期傳播研究的經典成果之一,文章明確提出傳播過程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即:誰傳播,傳播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傳播,向誰傳播和傳播的效果怎樣,後人稱之為"拉斯韋爾公式"。指出傳播的三大作用和功能監視環境,聯繫社會,傳播遺產(文化) 總之,他在宣傳分析領域的成就是巨大的,對傳播內部結構和外部功能的分析方面影響是深遠的,這些開創性的研究奠定了傳播學研究的基本範圍和層面。(2)庫爾特·盧因(Kurt Lewin,1890-1947) 美籍德國社會心理學家,心理學中"場論"和"群體動力論"的最先提出者,並創立群體動力研究中心。群體動力論主要研究群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特別關注群體規範對個體行為的制約和影響。從研究中可以得出: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是如此緊密,以至於群體的規範可以直接制約和影響個人的行為。二戰中他將這一理論應用於對軍隊士氣問題的研究,同時還進行了勸誘人們改變飲食習慣的研究。盧因的群體動力論對美國傳播學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也為傳播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層面和方法。盧因對傳播學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提出信息傳播的"把關人"概念,"把關"理論成為揭示新聞或信息傳播過程內在的控制機制的重要理論。(3)保羅·拉扎斯菲爾德(Paul F.Lazarsfeld,1901-1976) 美籍奧地利社會學家。最早將社會調查法系統地應用於受眾研究,基於對研究方法作出的貢獻,被稱之為傳播學研究的"工具製作者"(toolmaker)對傳播研究方法貢獻在於統計調查、抽樣分析、數據整理等科學主義研究方法。他和卡茲在伊里進行選民投票影響因素研究後發表的《人民的選擇》中傳播學研究史的一個里程碑,該書提出了"先有傾向假說"、"選擇性接觸"假說、"意見須袖"和"兩級傳播"等概念和觀點,結束了"槍彈論"理論統治傳播研究的時代,進入了"有限效果論"的時代。兩級傳播理論的提出,一方面使研究者深入認識到傳播環節中的從多因素,另一方面,推動了傳播學的研究特別是傳播過程的研究,後來學者在此基礎建立了"多級傳播理論"(4)卡爾·霍夫蘭(Carl Hovland,1921-1961) 實驗心理學家,他畢生研究人的心理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具體研究說服與態度的關係,態度與形成的轉變,說服的方式,技巧與能力等。其中集中在實驗方法研究人的態度與說服之間的關係。如二戰期間主要研究陸軍部拍攝的軍事教育影片對軍人的影響。他對傳播學的貢獻一是把心理實驗方法引入傳播學領域,大大開拓了傳播學的視野研究領域,二是他從信源的可信性、傳播技巧、受眾屬性等影響說服效果的因素進行了大量實驗考察,揭示了傳播效果形成的條件性和複雜性,為否認早期的"子彈論"效果觀提供了重要的依據。(5)威爾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8) 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傳播學家,傳播學學科創始人,人稱"傳播鼻祖""傳播學之父"。他對於傳播學的巨大貢獻在於:首先,把美國新聞學與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其他學科綜合起來進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歸納總結與修正,使之系統化、結構化,並創立傳播學,這是其最大功績。1949年其第一本權威性著作《大眾傳播學》出版,標誌傳播學的創立。其次,不斷著書立說,推進傳播學的壯大,主要有《大眾傳播學》《傳播過程與效果》《報刊的四種理論》等第三,大力推進傳播學教育,擴大傳播學在教育及學術界的影響,培養眾多知名學者,形成"施拉姆學派"。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2)傳播學早期學術思想源流歐洲源流:美國源流:傳播學的早期學術源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歐洲源流,二是美國源流歐洲源流:(1)塔爾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 著有《模仿的法則》社會心理學中模仿理論創始人,模仿理論對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研究傳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會化過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響。後出版《輿論與群集》對輿論的結構及其形成、運動過程作了詳細的分析,認為報刊是公眾的"精神紐帶",它在"理性的輿論"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套的作用。(2)西默爾(Gerog Simmel,1858-1918):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形式社會學的創始人,主要著作《社會分化論》《社會學》《社會學的根本問題》等。最早研究群體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的社會心理學家,最早提出了傳播網路理論,認為社會上的個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連接的。美國源流:(1)杜威(John Dewey,1895-1952): 美國著名實用注意哲學家和教育學家。他強調教育在社會改造中的作用,認為大眾傳播是變革和改造社會的重要工具,新的傳播技術將會導致社會價值體系的重構,他的這些觀點至今影響著許多傳播學者。(2)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會組織》一書中,專設"傳播"一章,對傳播的許多重要問題做了深刻的論述。從這個意義上說,庫利可以說是最早系統研究傳播現象,並最早進行了理論化常識的以為重要學者。庫利關心的重要課題是人的社會化問題,並為社會學和傳播學提出了兩個影響深遠的概念:一是"初級群體"(primary group) 認為個人日常所處的基本群體(父母、夥伴、鄰居等)是社會化的基礎;"鏡中我"(looking-glass),這個概念說明,個人的行為在很多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人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湖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態度或評價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庫利認為傳播是"鏡中我"形成的主要機制。(3)帕克(Robert Ezla Park,1964-1944):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芝加哥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和芝加哥學派對傳播學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提倡社會互動理論,認為人並非天生具有社會性,社會性的產生離不開傳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傳播是在某種意義、程度上,個人由此得以推測他人態度和看法的社會心理過程。因此帕克也被成為"大眾傳播的第一個理論家。(4)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 芝加哥學派中影響僅次與帕克的二號領袖任務,也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互動理論的創始人之一。米德關於人的社會化、社會角色取得以及社會自我理論對現代社會心理學和傳播學具有很大影響,他提出的"主我"與"客我"理論,對理解人內傳播的社會性具有重要意義。(5)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62):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和新聞工作者。在《自由與新聞》《輿論》等著作中,李普曼不僅對新聞的性質及其選擇過程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擬態環境"和"刻板成見"。李普曼強調大眾傳播的力量,認為大眾傳播不僅是"擬態環境"的主要營造者,而且在形成、維護和改變一個社會的刻板成見方面也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可以說,李普曼是較早探討了大眾傳播的宏觀社會效果的學者之一。 "擬態環境"(pseudo-environment),所謂"擬態環境"即信息環境並非是顯示環境的"鏡子"式的再現,而是傳播媒介通過象徵性時間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提示的環境。人們通常意識不到這一點,但是大眾傳播形成的信息環境(擬態環境)不僅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識和行為來對客觀的現實環境產生影響。 "刻板成見"(stereotype),所謂"刻板成見"是指人們對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它統稱伴隨著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的感情。刻板成見可以為人們認識事物提供簡便的參考標準,但也阻礙著對新事物的接受,因而它起著社會控制的作用。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1)傳播學的誕生1、傳播學產生的背景2、誕生於美國的原因1、傳播學產生的背景 形成於20世紀初至40年代的美國,其形成是許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傳播媒介發展。由於電子媒介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媒介增加和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使得許多社會科學家越來越關注信息與傳播的問題並開始從各自的學科背景出發來研究這些問題。 第二、歷史社會環境。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利用各種傳播媒介進行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對戰爭的進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使得社會科學家對傳播尤其是大眾傳播在戰爭和社會變革中的作用產生了強烈的關心,對宣傳的研究成了這一時期的熱點課題 第三、社會科學的發展。與傳播學有著許多銜接點的一些社會科學,如新聞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化人類學等都已經有了充分的發展,為傳播學提供了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基礎。2、誕生於美國的原因 第一、在政治上,美國的政治家無論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動中,還是在四年一次的競選中,都比較重視和利用傳播媒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樹立形象爭取支持。 第二、在經濟上,一方面傳播學的興起與傳播特別是大眾傳播在美國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關;另一方面,美國的大眾傳播在兩次大戰中和以後日益壯大,也成為一個相對獨立而完善的經濟實體,共同形成一個產業---大眾傳播業。 第三、在社會上,美國的大眾傳播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互動中媒介給社會生活帶來的負面作用也顯現出來。我們可以看到傳播學是在美國特定政治、經濟和社會條件下興起發展的。

※ 來源:考研論壇 bbs.kaoyan.com


推薦閱讀:

劉海龍:一篇存在爭議的傳播學奠基文獻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兩會好聲音 傳播到海外(融兩會)
性病的種類及其傳播途徑
數據|男同艾滋病率上升最快,但異性性接觸仍是主要傳播途徑

TAG:傳播學 | 傳播 | 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