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

西南聯大全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8年4月,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從長沙組成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西遷至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抗日戰爭八年間,遷入雲南的高校有10餘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蝴蝶泉邊的西南聯大舊校舍

1937年抗日戰爭發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先遷至湖南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同年10月25日開學,開學一個月後,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危及衡山湘水,師生們於1938年2月搬遷入滇,1938年4月又西遷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5月4日開課,設立文、理、法商、工、師範5個院26個系,兩個專修科一個選修班。北大、清華、南開原均為著名的高等學府,組成聯大以後,薈集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教授,師資充實。抗戰勝利後,1946年西南聯大解散,3校分別遷回北京、天津復校。1946年5月4日舉行結業典禮,7月31日宣布結束。

從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於1937年8月建立,到國立西南聯大1946年7月31日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就讀有學生大約4千人,畢業生近2千名,西南聯大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為中國以至世界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因其成就顯著,有「內樹學術自由,外築民主堡壘」之美譽。

1988年清華大學在清華園工字廳南面重新建立西南聯大紀念碑,碑文由北京清美瓏琥藝術館副館長、著名書法教育家、清華大學教授金德年老先生所題寫。

沒有幾所大學能夠像西南聯合大學那樣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記,雖然建校的時間只有8年,但在那個特殊的時代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師生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爭取民主與進步的光榮篇章。

1945年12月1日,昆明爆發了以西南聯大,雲南大學為首的昆明大中學生要求民主、反對獨裁、反對內戰的學生運動。西南聯大學生潘琰,李魯連,昆明南菁中學教師於再,昆華工校學生張華昌,被國民黨特務槍殺於聯大校園。1946年7月11日,西南聯大最後一批學生離開昆明北上,當晚上9點鐘,被譽為抗戰七君子之一的民盟中央委員、昆明各界民主運動的組織者和參加者李公朴先生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於昆明街頭。李公朴先生犧牲4天後,西南聯大教授、民盟中央執行委員聞一多在雲南大學致公堂召開的李公朴先生追思會上,發表了痛斥國民黨特務,呼喚民主和平的講演。當日下午5時許,聞一多在回家的路上,被國民黨特務亂搶射殺於西南聯大教師宿舍門前。

如今,聯大舊址上的聞一多先生衣冠冢、李公朴先生墓、一二.一烈士墓,依然警醒著人們,在民主進步的進程中,去奉獻每一個中國人的一腔熱血。

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學校總共辦了不過9年,畢業學生不過2千,可從這裡卻走出171位(學生92人)兩院院士,另有楊振寧、李政道2人獲得諾貝爾獎;趙九章、鄧稼先等8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征鎰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後人則這樣評價這所大學:軍人使中國不在戰爭時期滅亡,西南聯大使中國不在之後的時期內滅亡。

清華,北大,南開三校領導合影

抗戰爆發,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舉校南遷,最終決定在昆明聯合辦學。三校師生,櫛風沐雨,徒步行軍3500里,歷時68天,幾乎用雙腳橫穿湘黔滇三省,完成了世界教育史上一次罕見的遠征。

張伯苓赴與在校南開大學師生(部分)合影

西南聯大中文系全體師生在教室內前合影

這個僅僅成立九年的,就讀學生不過八千,何以在中國的教育界有如此的成就,也許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一句話可以解釋「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我們看看當時的大師。

陳寅恪

東北三省淪亡,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絕食而亡,為防止日軍迫害,處理完父親葬禮,陳寅恪連夜逃離北京。陳先生學貫中西,通古博今講課的時候吸引許多教授也去旁聽,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是國寶級的人物,西南聯大,物資匱乏,陳寅恪做學問執著艱苦,常常秉燭達旦,焚膏繼晷,乃至眼睛嚴重失明,不得不住院治療。

聞一多

北平淪陷前,日本人重金聘請先生留任辦學,先生卻連夜逃出北平,來到昆明,最困難的時期,聞一多每天上午在聯大授課,下午在中學兼課,晚上批改學生作業後,半夜還得開始為別人刻圖章賣錢!

劉文典

學術狂人劉文典,一生孤傲不群,獨來獨往,曾因當面頂撞並腳踢蔣介石而名聲大噪,後來有人問,聯大的教授為何有如此膽量,他說在聯大每個師生都敢這麼干。

梁思成

梅貽琦拜託梁思成,林徽因成設計校舍,當時物資匱乏,經費有限,兩位先生數次修稿圖紙,最後憤怒的梁思成對校長咆哮:「改!改!改!還要我怎麼改?!茅草房?不是每一個農民都會蓋嗎,要我梁思成幹什麼?!」

林徽因

雲南師大校園,仍保留著一間鐵皮屋頂教室。這是西南聯大僅存的土坯牆教室,馬口鐵做的屋頂。誰也沒想到這樣的茅草屋是出自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之手。

錢鍾書

錢鍾書以數學零分,語文,英文滿分的成績考取清華,1937年從牛津畢業後,西南聯大聘請錢鍾書為教授,在外文系執教,是破格聘請的。其時,錢鍾書剛過28歲。先生眼界極高,據說他曾有此言:「西南聯大的外文系根本不行;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

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為了度過艱難歲月,讓妻子帶著家人回四川成都她的老家去,因為那裡的物價要比昆明稍低一點,而他自己則長期在大夥房吃糙米、胡豆飯之類的粗食。長期的粗劣伙食使他胃病加重,健康狀況惡化,最終導致了朱自清先生的英年早逝。

朱光潛

作為中國研究西方美學的第一人,朱光潛一生著作等身,在西南聯大執教期間和沈從文相交深厚,當時沈從文因為自己學歷不高,屢屢受人輕視,朱光潛經常以自己的影響力,幫沈從文說話。葉啟孫(左一)和周培源(右二)

為躲避轟炸,西南聯大的教授們大多住得很分散。有的住在幾十里外的遠郊,步行來上課,沒有交通工具,物理教授周培源就自己養了一匹馬,先生每天騎馬上課,都是從不遲到。

吳大猷

吳大猷和阮冠世

吳大猷是國際上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西南聯大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李遠哲的恩師,妻子患病每天需要喝牛肉湯治病,在聯大的時候,薪水不夠買牛肉,吳大猷就裝成貧民,到菜場去撿拾剩餘的牛骨頭,回家給妻子熬湯。當地的回民得知此事很感動,常常將一些牛骨頭替他留著。

金岳霖

人們都喜歡談及,金岳霖和林徽因之間的感情,但是卻忘記了他是中國哲學界的第一人。在聯大講哲學的時候,他上課從來不帶講稿,也不看書,只帶一隻粉筆,但也不經常板書。在聯大最艱難的時候,金先生寫完數本哲學著作,為中國後來的哲學界奠定了基礎。

陳岱孫

陳岱孫和周培源年輕的時候同時喜歡上一個姑娘,約定誰先考取博士,誰就去追,先生一諾千金,在國外苦心修學數年,成為哈弗最年輕的經濟學博士,但豈料周培源卻不守信約,捷足先登。因為此事,先生終身未娶,但依舊和周培源夫婦保持朋友關係。

馮友蘭

文學院院長馮友蘭為紀念西南聯大的建立,受全校師生所請,寫下《西南聯大碑文》,其中一句「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亘古亘今,亦新亦舊!辦學艱難至此,言語之間依舊氣度不凡。

華羅庚

1938年,華羅庚結束在英國劍橋大學的進修,回到戰火紛飛的祖國。他到西南聯大教學系任教,一家六口人與聞一多一家八口人合住在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廂房裡,其後為了住的寬敞一點,他又搬去牛棚。曾經一個雞蛋分成五份吃,妻子眼淚撲簌而下。華羅庚安慰說:「等我《堆壘素數論》出版後,我們去割幾斤肉」。

吳宓

聯大遭受日軍轟炸。校舍損毀嚴重。然而,文學院教授吳宓仍打算趁月明之夜,繼續他的「歐洲文學史名著」課的講授。春城昆明一度流行這樣一句話「昆明有多大,西南聯大就有多大」。

沈從文

劉文典曾經戲謔「陳寅恪的教授值400,自己值40,而沈從文4分都不值。「先生一笑而過,幾十年後,有人問沈從文:為什麼當時條件環境那麼苦,西南聯大培養的人才,卻超過了戰前北大、清華、南開30年出的人才的總和?沈從文回答了兩字:自由。

梅貽琦

身為校長,梅貽琦家裡有時也連青菜湯都喝不起了,只能用辣椒拌飯吃。校長夫人韓詠華想找份工作,但作為校長的梅貽琦,不肯利用職權為妻子謀利。無奈之下,梅貽琦夫人做定勝糕在昆明街頭,補貼家用。

費孝通

費孝通的女兒是在凌晨寒風中降臨人世的。日寇的飛機就在那夜埋葬了他所有的家產,已身無分文的他用自己惟一的一件西裝裹著女兒靠農民從家裡湊來的小衣小褂給孩子禦寒。費孝通對妻子說說:「穿百家衣長大的孩子,今後長得結實。

錢穆

抗漲爆發之後,學生在從軍還是就學上有過爭論,錢穆教授講了這樣一句話,說戰爭總要過去的,我們這個民族在戰後還要建設,要復興。我們要強盛,所以我們讀書不能中斷,我們培育人才不能中斷。

部分教授合影

1942年10月聯大有25位名教授,聯名致函校領導,拒絕教育部發給自己的特別辦公費。正是在這種家庭生活極端貧困的情況下,教授毅然拒絕接受政府津貼!

聯大學生討論會

西南聯大部分教授合

1946年,西南聯大辦學九年後解散回遷,這幾年裡,華羅庚完成了開創性的著作《堆壘素數論》;吳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動光譜及結構》被視為該領域的經典;還有張青蓮的《重水之研究》、趙九章的《大氣之渦旋運動》、孫雲鑄的《中國古生代地層之劃分》、馮景蘭的《川康滇銅礦紀要》、馬大猷的《建築中聲音之漲落現象》、聞一多的《楚辭校補》、馮友蘭的《新理學》、陳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湯用彤的《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史》等等大批奠基性論著。這所大學無愧這樣評價:軍人使中國不在戰爭時期滅亡,西南聯大使中國不在之後的時期內滅亡。

後記:「聯大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聯大有精神:政治情懷、社會承擔、學術抱負、遠大志向。聯大人貧困,可人不猥瑣,甚至可以說『器宇軒昂』,他們的自信、剛毅與聰慧,全都寫在臉上——這是我閱讀西南聯大老照片的直接感受。」今天的中國大學,從校園建築到科研成果,都正朝「世界一流」飛奔,但再也找不出如此明亮、乾淨與自信的合影——那是一種由內而外、充溢於天地間的精神力量。--- 本段摘自陳平原《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


推薦閱讀:

普法教育新思維——滁州郵儲銀行邀請民警進行普法講座
大人的恩怨,別把孩子拖進來!
工程學科是否有必要攻讀碩士和博士?
回答問題,或寫文章,知識面窄的和知識面寬的哪個寫的生動?
老師提問的時候問聰明孩子難問題,簡單問題留給笨孩子,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教育 | 古人 | 奇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