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館之旅(六)

(標題)中國文字博物館--閃耀中華文明的光輝解說:在中國的河南安陽,坐落著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博物館以出土文字文物為支撐,薈萃了歷代文字樣本精華,讓遊客一日千年,盡覽中國文字從遠古「嬰兒期」發展至今的光輝歷程。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安陽市作為河南省的省轄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故鄉、殷墟所在地、漢字之都和《周易》的誕生地。距離甲骨文的發現地殷墟約8公里的中國文字博物館,主體館高32.5米,主體建築採用殷商時期的浮雕金頂,展現殷商宮殿「四阿重屋」的特徵,不僅表現了中國文字文化內涵,也顯示了文字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文字博物館字坊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從字坊通向主題館幹道兩側,由28片銅質甲骨組成的碑林,隱含了殷商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元素甲骨文和青銅器,它代表著28星宿,象徵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是中國古典哲學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動體現。中國文字博物館集中展示了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簡帛、歷代碑碣、漢字信息印刷術、漢字信息處理、少數民族文字等和文字有關的諸多內容。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浩如煙海的歷史,通過文字的記錄和梳理,其發展軌跡變得脈絡清晰、有章可循,而文字本身千姿百態的發展史,又彷彿是一部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側記。漢字,傳說中為皇帝史官倉頡所創。許慎在《說文解字》序里曾說:「黃帝之史倉頡始作書契。」「書契」即是對文字的一種稱呼。古書曾說倉頡造字之後,「天雨粟,鬼夜哭,龍為之潛藏」,這則傳說雖然揭示了文字「出世」所產生的驚心動魄的力量,但漢字真正的起源仍需藉助考古發掘來揭開面紗。「一片甲骨驚天下」。1899年的一天,偶染瘧疾的清代學者王懿榮在一種被稱為「龍骨」的中藥材上,發現了「行列整齊」的細小刻劃。這些神秘的符號經專家考證,被認定就是上古時期的文字--甲骨文。它的發現表明,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有了體系完備的成熟文字,由此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了一千年。契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甲骨文,使中華文明躋身於以紙草、泥板、石板為文字載體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古國的行列,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尤其重要的是,在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中,唯有甲骨文幾經演變,歷經三千年滄桑,一脈相承地「活」到了今天,書寫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除甲骨文外,刻在青銅器上的商周金文同樣重要。金文從商朝開始,至西周達於極盛,共經歷1200多年歷史。殷商文字至西周演化為大篆,其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然而,至戰國時,各諸侯國「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漢字進入一段混亂時期。秦朝的大一統和書同文結束了這段混亂期。公元前223年,李斯奉詔「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創製小篆。很快,由於書寫的不便,小篆漸漸「隸變」,一種新的字體--隸書在秦代出現,秦代也成為古今漢字的分水嶺,從此之後,漢字又發展出行書、草書、楷書等,但其形態再無大變動。中國的漢字形態幾經變化,而漢字的承載工具也歷經龜甲、簡帛、紙張等直至今天的網路。漢字一路走來,風塵僕僕,歷經幾多坎坷。「敬惜字紙」是中國綿延千年的傳統。甲骨、青銅器、簡帛等都曾做過文字的載體,但同文字關係最密切的當屬紙張。公元105年,蔡倫歷時八年成功研製植物纖維紙。北宋時,畢 發明活字印刷術。藉助紙張和印刷術,漢字得以在更廣闊的空間里穿行,中華文明也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傳播。然而,新文化運動興起之後,漢字第一次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陳獨秀、蔡元培等文化領袖都發出過廢除漢字,改用拉丁字母的聲音。在風雨飄搖中,漢字跨進了公元1949年,新中國建立僅10天後,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即在北京成立,最終文字改革的任務確定為: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進入全國小學課堂,1962年,《簡化漢字總表》發布,這成為自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後中國文字史上的最大改革。進入計算機時代,漢字再次走到命運的十字路口,由於漢字無法進入計算機,廢除漢字浪潮再起。然而,王永民和王選扭轉了漢字的命運。王永民研製的五筆字型輸入法解決了漢字輸入難題;王選研製的激光照排系統,則使漢字印刷進入了光與電的時代。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從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 ,到開發出了漢字激光拍照系統的王選,再到發明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王永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在這些文字和這些人物中熠熠生輝。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個國家的2000多所大學開設中文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為,隨著漢語、漢字的廣泛傳播,漢語在新世紀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傳媒語言。
推薦閱讀:

喜歡玉器的看過來,南京博物院藏玉大賞
北京房山區----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導遊詞
轉: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遼金元春水、秋山玉器初探(上)
陵墓中三樣價值連城的大凶之物,盜墓賊不敢碰,博物館也不敢收
影記博物館中的陶瓷珍品03

TAG:博物館 | 世界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