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美國夢外加美國政治影射,這部電影做到了
1飽含希望的「美國夢」及其慾望的變種自1931年,面對大蕭條中的美國社會,歷史學家亞當斯以《美國歷史文集》(也譯作《美國史詩》The Epic of America)重申傳統,期許未來——「讓我們所有階層的公民過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生活的美國夢,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為全世界的思想和福祉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首次使用「美國夢」一詞開始,「美國夢」已成為貫穿美利堅民族歷史,象徵著美國價值傳統、理想信念和國民精神的最凝鍊符號。當我們談起「美國夢」,它之於個人,是不論出身高低貴賤,只要通過自己的堅持不懈和勤奮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許諾。之於國家,則是「自由、平等、民主」的國家理想。用一個我國人民熟悉的詞,「美國夢」就是美國的核心價值觀。但依照美國某些政治學者的說法,試圖詢喚國民,垂範全球的「美國夢」只是WASP(盎格魯撒克遜白人,也可籠統稱為英國裔白人)新教文化的「一個副本」。因此,WASP新教文化自身的局限也導致「美國夢」的局限甚至解構。
新教文化雖然是對保守基督教傳統的革新和揚棄,但是骨子裡依舊是對革新後的基督教高於其他宗教的篤信,依舊懷有高尚優越的「上帝選民」拯救天下萬民的「天命論」。依照此說法,英國人歌唱《天佑吾王》,歷屆美國總統手按《聖經》祈求「上帝保佑美國」,當代美國的對外領土擴張,軍事上的窮兵黷武……仍舊是歐洲基督教擴張主義在美國的再現。猶記當年,「9.11」襲擊,外部勢力以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打擊了美國本土。布希政府立刻以帶有強烈道德色彩的辭彙「邪惡軸心」描述敵人,以「善對惡的戰爭」表述反恐戰爭。「9.11」後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利比亞戰爭無不是正義的基督教打倒邪惡拯救世界的意志表達。一方面美國以「反恐」強行推廣「民主自由人權」的「美國夢」,一方面就連美聯儲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也在回憶錄中寫道:「伊拉克戰爭主要是為了石油。」WASP新教文化鼓勵勤儉奮鬥、誠實努力獲得世俗成就,強調節約、簡樸、自製等價值。「美國夢」則表達為通過個人努力獲得成功,首先是財富成功。美國對追求幸福權利的肯定和對私有財產的保護,讓「個人主義始終和共有價值綁在一起」。在美國人看來實現自身價值,獲得財富成功同時也是為國家。這種個人主義既有積極進取和獨立自主的一面,也容易導致個人至上和追求私慾,「美國夢」也愈發成為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的夢。許多歷史學家認為,「美國夢」背後的動力就是對財富的渴求和追逐。只要有金錢利益,就可以把新教的教義換成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成為無情的個人主義競爭,適者生存的達爾文主義。
在個人的物慾驅使下,在人人渴望成功的執念下,「美國夢」催生出過度消費、浪費,資源損耗問題。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逐步成為世界最大債務國。而美國犯罪率一度是日本和西歐各國的近十倍。大城市裡遍布貧困、毒品、種族歧視和種族衝突,街頭犯罪、失業流浪者,還有黑手黨組織。在電影《瘋狂動物城》里,大城市背陰處的社會問題也由狐狸尼克的不法營生還有黑手黨「教父」等點出。2「面子」上的多元融合,「里子」里的唯我獨尊隨著美國移民人口的增加,白人和少數族裔通婚呈現增多趨勢,白人的族性特徵淡化。美國社會文化開始從同化性的「大熔爐」,逐漸變為形色各異,味道不同,拌在一起的「沙拉碗」,乃至於五彩繽紛,紛繁複雜,各佔一塊的「馬賽克」。城市裡有不同的族裔,其中既有種族同化,也有種族隔離。種族間有混居,也有聚居。如《動物城》里既有動物同生共處之地,也分了很多區域,各區間有高牆或鐵絲網隔離。根據地理環境劃分的「熱帶雨林區」,根據種目類群劃分的「嚙齒動物區」……而是否接受「熔爐」的同化,也決定了是否被排斥進入WASP主流文化統治的社會體系。在《動物城》里,既有兔子朱迪追尋「美國夢」,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警務人員,成為國家行政機構的一分子。也有南亞次大陸文化的瑜伽師大象和神漢氂牛,他們不著寸縷,崇尚自然。有學者認為,2008年奧巴馬當選總統正是在WASP文化社會控制力衰退後,出現「族裔認同」的多元文化趨勢,同時潛伏著分離主義危機之背景下發生的。而其當選恰恰是對WASP文化控制力的重振和對「美國夢」的重提。
在外部世界看來,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深膚色總統。他有著好萊塢電影里的英雄領袖外形,身材矯健,一口白牙,魅力無邊。但他並不是黑奴的後代,而是非洲留學生父親和堪薩斯母親的結晶。他並非成長於黑人貧民窟,而是白人祖父母撫養,接受的是白人主流社會精英教育,畢業後從事法律工作。在白人中產看來,他已經完全融入了主流文化中。他的當選固然有非洲裔選票的大力支持,但他代表的是非洲裔中的上層人士,而非整體。他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他用普適觀點分析種族政治而非倒向非洲裔認同。奧巴馬當選後,非洲裔美國人在就業,教育和醫療保障上依舊遠遠落後於白人。黑人聚居區依舊像是隔離區,是混亂和犯罪的代名詞。無怪乎,非洲裔美國人權領袖傑西.傑克遜曾質疑奧巴馬是否「夠黑」,認為他的價值觀是白人的。但在WASP主流文化看來,奧巴馬身上正體現了「同化」色彩。他的當選恰恰穩固了主流社會成就感。美國選民之所以選擇奧巴馬,是要讓白人和各少數族裔共同重建WASP文化主導的「美國夢」。正如2004年奧巴馬議員在投身競選前中提出《無畏的希望:重申美國夢》。在2008年勝選感言中再次宣告「如果有人不相信美國是夢想可以成真的地方,如果還有人納悶建國先賢理想是否依舊有活力,如果還有人質疑我們民主的力量,你的答案就在今夜。」這位出身不算高貴,只在參議院呆了四年就進入白宮的年輕人,他的勝利滿足了不同的人「美國夢」,不僅他自己實現了「美國夢」,讓不同種族看到了不同意義,更寄寓了美國各族裔的「美國夢」,彷彿成為了夢想的最新化身。
只是,在奧巴馬作為「美國夢」新偶像當選後,美國經濟仍舊萎靡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社會階級鴻溝加深,各種隱形種族歧視仍舊存在,白人警察施暴黑人引發的大規模種族衝突,以及司法不公問題層出不窮。加之外部社會頻繁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和新興國家的挑戰,種種形勢導致近年來美國不時傳出「美國夢已變成一場噩夢」、「宣告美國夢結束」等聲音。人們不禁存疑,這「少數能將美國人聯繫起來的珍貴之物」,在這個容納一百多個民族的移民之邦,是否還能作為希望的燈塔,共同的目標?3好萊塢的「美國夢」與迪士尼的動物寓言對「美國夢」的構築和解構,追尋、失落與反思,質疑與重提是美國文學藝術經久不衰的主題。20世紀20年代美國進入工業化現代社會,一戰後瀰漫著空虛和迷茫的社會裡,處處紙醉金迷。在這名利至上奢靡浮華的「喧囂年代」,漫天飄揚著金粉色的「美國夢」。被多次翻拍為電影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便是「美國夢」這一文化符號的經典代表,主人公作為一個農家子弟奮鬥成少尉軍官,勉強躋身上流,起朱樓宴賓客,追求理想的女性,可最終名利散盡,愛情離去,「美國夢」碎。知名的「美國夢」電影還包括1972「新好萊塢」著名導演科波拉的《教父》系列,1976年的《洛奇》,1994年《阿甘正傳》,2000年《永不妥協》以及2006年的《當幸福來敲門》等等。而和好萊塢其他電影公司創作的「美國夢」不同,作為童話城堡的迪士尼對「美國夢」則沒有那麼多的糾結和省思。
「一切都從一隻小老鼠開始」,白手起家創造娛樂帝國的迪士尼本人便是「美國夢」的偶像,WASP新教文化精神的範本。作為一名保守的清教徒,迪士尼從一開始就把清教教義定義為迪士尼藝術的根本。要求迪士尼動畫的主題和價值觀務必體現出美國WASP傳統價值觀。他希望為兒童提供健康、樸素、單純、樂觀、浪漫和正義的文化產品,讓觀眾在美妙的幻想和善惡有報結局圓滿中獲得撫慰。迪士尼早期動畫多為短片,是以動物主角製造滑稽噱頭的雜耍式動畫。直到1937取材於童話經典的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問世,從動物主角變為人物主角,動物配角。此片也將迪士尼經典時期的戲劇敘事手法,歌舞形式,取材民間故事和善惡對立、正必勝邪以及大團圓結尾等要素基本確立下來。本年度,美國迪士尼公司繼《冰雪奇緣》的公主題材獲得成功後,《瘋狂動物城》回到了熟悉的領域——動物故事。只是它拋棄了以往小人物的個人奮鬥史將動物世界的「美國夢」故事觸及到了夢的反面——種族問題,成為了本世紀一則美國社會政治的現實寓言。4關於種族、文化隔閡與政治寓言在《瘋狂動物城》的開頭,是朱迪稚嫩的童聲旁白「恐懼、背叛、嗜血。幾千年前這些力量支配世界。但隨著時間推移,物種進化,現在捕食者和獵物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顯然,朱迪能夠去動物城裡追尋夢想,是由於捕食者和獵物間的和諧,而和諧是由於「物種進化」。《瘋狂動物城》,正如英文片名所示「ZOOTOPIA」,是座「動物園」烏托邦,恰如美國社會所倡導的多元文化大融合。影片提出物種進化,捕食者和獵物突破了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和諧共處。影片主角是不甘如父母同胞一樣在偏僻小鎮成為種胡蘿蔔農民的兔子朱迪,她發揮自身靈活敏捷善跳躍的長處通過了警校考核,進而來到大城市追尋職業夢想。年輕的她搬進一間簡陋嘈雜的公寓——年輕人尋夢電影常見的場景。從泊車超標罰款員做起到偶然發現並破獲了綁架案,朱迪一度即將成為警察局的「形象代言人」。而她面對動物城裡動物間的隔閡、互相的猜忌、偏見、恐懼和分裂愈演愈烈。
朱迪作為文本中的英雄,她夢想追求的職業身份——警察,作為國家機器的組成,具有明顯的國家意識形態指代。而白人警察施暴黑人的種族衝突是美國近年多發的社會問題。對朱迪而言警察身份意味著懲奸除惡,匡扶正義,恢復秩序。而面對牛局長(後文將提及他是個非洲裔)所說「世界總在變得毀壞,這才是為何需要警察的原因。」朱迪卻說「好的警察應該是保護這整個城市,而非分裂它。」如奧巴馬勝選感言中,希望美國人民「回到兄弟般的信任」,朱迪追尋的不是個人層面的「美國夢」,而要阻止族裔分裂,促進種族融合,是國家「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想。朱迪的鄉下小鎮「兔子窩」村裡,有勤勞樸素本分彷彿《美國哥特式》一樣的清教徒父母。也有一度保守愚昧的村民,狐狸蓋瑞。當她乘著火車去往城市,畫面中的動物城高高聳立,背靠雪山懷抱茂林,同時具有多種雄奇的自然地貌和大城市的摩登現代景觀,這是紐約、洛杉磯等多元文化的大城市。也是美國,還是「山巔之城」。朱迪是傳統小鎮帶給多元化現代都會的一縷清風。是「小鎮神話」救贖大都會的象徵。實際影片中她也利用成長背景,農業知識破獲案件。這是美國電影常見橋段。她最終和夥伴粉碎了羊副市長利用弱者姿態和種族偏見,製造隔閡分裂,極權於己的陰謀。
影片里,用捕食者獵物,或者肉食草食動物象徵有差異的、曾經對立的兩大種族。但是仔細思量就會發現,食肉食草動物的差別並不是朱迪實現職業理想的阻礙。首先,朱迪作為一個兔子,她試圖成為警察所遭遇的困難,遭受的輕視不在於她是個食草動物,獵物。而在於是她是個「小型動物」。警察局被委以重任的警官有獅虎狼等食肉猛獸,也有犀牛,就連局長也是頭牛。朱迪兒時受到狐狸的傷害和嘲弄,長大後卻不是要和食肉動物一較雌雄,而是要和大型動物一爭高低。水獺先生作為一名普通的園丁之所以被構陷拘禁,是因為他雖然也是小型動物,但卻是食肉動物。事實上綿羊副市長受獅子市長的壓迫才能和食肉食草動物的對立聯繫起來……等等這些所要傳達的便是朱迪的「美國夢」並沒有直接撞擊種族問題,「美國夢」的實現靠的是發揮自身特長,且維護了種族和睦。朱迪個人並沒有因種族問題阻礙職業夢想的實現,卻又因為維護社會和平制止種族分裂成為英雄。
那麼她作為個人對食肉食草動物——對立種族區隔的突破體現在哪裡呢?就是她和狐狸尼克的關係。兔子和狐狸作為民間故事裡一貫的宿敵,在這部影片里成為協作的夥伴,乃至於產生了某種「愛情」。兩隻動物間彷彿一對都市小兒女般惺惺相惜有意無意的情感生髮過程,也成為這部影片受到年輕人歡迎的重要原因。其次「動物城」中也並不是全面混居,而是小混居,大聚居,各區間通過城牆和鐵絲網區隔。兔子朱迪仰視大型動物,而當她進入「嚙齒動物區」又成了躡手躡腳,動輒製造災難的巨人。包括長頸鹿通過升降管道喝果汁在內,從影片創作伊始,動物體型對比就被有意突出,作為一種觀影趣味和噱頭。這種對體型差異的表現又是在表明物種種族間實際的差異,區隔是為了保護而非分隔。狐狸尼克正是不但不質疑差異,反而利用差異,遊走於大型和小型動物間,大發橫財。影片寓言性的明顯還體現在各種動物有明顯的種族、背景指代。現代動畫里的動物越發具有「人性」,包括一些用大明星配音的動畫,往往還結合明星本人的面貌特徵創造動物形象。稍作並不牽強的聯想就能看出:兔子朱迪是個小鎮背景的WASP女性,她是影片里的「英雌」主角。狐狸尼克是綠衣紅髮的愛爾蘭裔男性,是女主角的幫手及倚靠者。尼克開始並不相信「美國夢」而是個「現實主義者」,而最後成為了第一個狐狸警察,朱迪的拍檔。曼妙歌舞的羚羊歌星是拉丁情人。「大先生」一家自然是義大利族群。北極熊或是東歐移民。而瑜伽大象和氂牛當然是來自喜馬拉雅山脈兩側和南亞次大陸。
電影臨近結尾的高潮,在一座自然歷史博物館裡,朱迪和尼克遭遇危機,被羊市長逼迫,掉下一個自然史「展坑」。狐狸尼克獸性大發,撕爛了狐狸標本,將朱迪逼到死角,準備上演一出血腥真實的「物競天擇」。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卻突然變成了一場雙人戲。成為對本片開頭的呼應。在自然歷史博物館「文明」教化的地平線下,讓戲劇表演假象和博物館展示坑科學真相併置。動物寓言表現為動物園烏托邦,個中意蘊可堪琢磨。試想,當一個普通的美國孩子來到歷史博物館裡,他根據布展看到物種起源,在競爭中進化。人類如何從萬類競爭中脫穎而出,站到食物鏈頂峰。世界人類是如何競爭。美國是如何崛起。她的「美國夢」將呈現何種樣貌呢?不過沒關係,最後來一場動物們的歌舞,這才是迪士尼動畫,就像在「迪士尼樂園」里的狂歡。義大利符號學家艾柯1975年前往美國國家博物館和迪士尼樂園,遊玩過後說,迪士尼樂園以想像的世界夢幻呈現於世,卻是為了使人們想像樂園以外世界的真實性。迪士尼樂園裡目力所及都是鮮亮飽滿的顏色,卡通人物永遠帶著溫暖純凈笑臉。美國小鎮,探險世界,未來世界,明日世界。從移民拓荒時代到月球。這裡沒有貧窮、等級秩序和現實煩惱只有「快樂,更多的快樂。」這裡就是融各種神奇幻想和驚險刺激的美國烏托邦。它,即將在中國開幕。作者:戈弓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各地創建文明衛生城市?
※搞錯了批判與批鬥,就是重複當年的「錯誤」。
※美國簡史(二十四)聯邦篇——從重建時期到種族隔離時代
※凋零的義人,缺席的正義:轉型後的「除垢」為何艱難
※默克爾向難民伸出援手,不料卻讓自己深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