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的傳媒大亨

《福布斯》全球首富排行榜中,8.6%的富翁來自於傳媒娛樂業,人數僅少於金融業和零售業,位居第三;《新財富》中國400富人榜中,只有6人來自傳媒娛樂業。  政策壁壘的限制是惟一理由。2001年8月,標誌著媒體政策正式開放的「17號文」啟動:推進集團化、媒體可以跨行業、跨地區經營、經營性資產可以上市。  與此同時,傳媒業廣告收入不斷增長。  可以預見,進入富豪榜的劉長樂和韓子勁們將延續著我們的希望,民營資本在傳媒業的未來機會也逐漸清晰。

傳媒大亨 三大梯隊

   私人資本難以進入傳媒業,傳媒業的富豪少之又少。  在《新財富》4月份公布的「中國400富人榜」中,劉長樂、丁磊、張朝陽、覃輝、楊瀾、韓子勁位列其中。在這些震耳欲聾的名字的背後,是過億資產的堅強支撐。為了更加明晰的表述我們觸摸中國傳媒大亨實質的權威性,這6人,我們歸於傳媒大亨第一梯隊,即,眾所周知,想當然的承認。  第二梯隊,仍然由已經成為中國傳媒市場格局的主導者購成,不同的是,除卻傳媒本身的光環,他們多少有些低調,在人們提及時,便常以幕後英雄的身份出現,如何華章,如瞿優遠,如胡舒立。然而,重要的是,如果拋卻他們的光環,諸如《成都商報》,諸如《體壇周報》,諸如《財經》,便因此黯淡。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已與他們所擁有與決策著的傳媒生死相關。  第三梯隊,更多的是新生力量。他們不僅熱衷於在電影、電視節目製作、廣告代理、有線電視網路等領域大撒金錢,而且還積極籌劃通過多種方式上市。如「光線傳播」,如「唐龍國際」。  其實,我們的本意只是想更多的觸及他們爆炸性的增長空間的由來,因為,他們傳媒大亨的氣質已經開始顯現。         第一梯隊:劉長樂、丁磊、張朝陽、覃輝、楊瀾、韓子勁  1.劉長樂:鳳凰衛視、亞洲電視,財富18.2億元  《新財富》的「中國400富人榜」中,劉長樂以18.2億元的財富排名30,傳媒娛樂業,排名第一。  公司總部:香港  主要行業:電視  行業地位:全球最大的華語電視網路,亞洲電視香港收視率排名第二  上市公司:鳳凰衛視(8002.HK),2000年6月31日IPO  商業策略:通過在海外成立公司,拓展中國內地受到限制的朝陽產業—傳媒業。劉長樂1980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先後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編輯和高級管理人員。劉長樂在鳳凰衛視成立之前,在商界就是一位很有實力的人物。在廣東茂名有個國內最大的25萬噸級原油碼頭,他的公司就佔有1/4的股權。在北京和廣東,他的公司投資修建的高速公路長達300多公里。他擁有九成以上股權的今日亞洲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石油、公路、地產以及文化等領域投資近百億元。1996年3月25日,他創立鳳凰衛視,並於2000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02年,劉長樂又收購香港第二大電視台「亞洲電視」42.92%的股權,根據陳永祺最新一次收購「亞洲電視」的價格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5億人民幣。   2.丁磊,網易,財富16.5億元  公司總部:北京  主要行業:網際網路軟體和服務  行業地位: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網路社區  上市公司:網易(Nasdaq:NTES),2001年2月IPO  商業策略:拓展個人客戶的力度大於拓展商業客戶,使得網易在移動通訊、網路遊戲等業務中佔得先機。  2002對於丁磊來說是幸運的一年。通過網路遊戲、手機簡訊等方面的收入,互聯網內容供應商網易首次實現年度盈利,達4300萬人民幣,網易股價大幅攀升。這位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畢業生曾在其家鄉的電信局工作。1997年在廣州創辦電子郵局163.net,不久後出售,並創立了netease.com。丁曾說過,是他的163把hotmail趕出了中國。目前,網易是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之一,擁有國內最受歡迎的網上社區。   3.張朝陽,搜狐,財富4.8億元  公司總部:北京  主要行業:網際網路軟體和服務  行業地位: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之一  上市公司:搜狐(Nasdaq:SOHU),2000年7月IPO  商業策略:移動通信技術不僅僅拯救了網易,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中的搜狐也在2002年第三季度盈利,搜狐股價也從2002年初的1美元多漲到年底的6美元。1986年,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張朝陽赴美留學。麻省理工博士畢業後,張回到中國,不久後靠一筆風險投資成立門戶網站搜狐。   4.覃輝,卓京投資控股,財富3.9億元  公司總部:北京  主要行業:娛樂業、投資  行業地位;內地傳媒領域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  上市公司:長豐通信(000892),2002年11月收購  商業策略:覃輝曾在廣州工作。目前他持有註冊資本4.6億的卓京投資控股80%的股份。卓京旗下的主要企業是「星美傳媒」,擁有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院線、影視基地、演藝經紀等業務。卓京的計劃是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實體。2003年初,「星美傳媒」收購了著名相聲演員姜昆的「昆鵬集團」。   5.楊瀾,新浪網、陽光衛視,財富2.5億元  公司總部:上海  主要行業:媒體  行業地位: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最具影響力的華語電視台之一。  上市公司:陽光文化(0307.HK),2000年3月收購;新浪(NASDAQ:SINA),2001年9月收購  商業策略:「陽光文化」和「新浪」的合併,打造了具有競爭力的跨媒體平台。楊瀾曾是中央電視台著名欄目「正大綜藝」的主持人。1994年,她到美國求學。3年後她來到香港,在劉長樂(本排名30位)的鳳凰衛視擔任主持人。2000年,她和丈夫吳征創辦「陽光衛視」並在香港買殼上市。2001年9月,「陽光文化」與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新浪」合併,新浪向楊瀾增發10%的新股,收購她持有的「陽光文化」29%股份,2002年4月,楊瀾放棄了對「新浪」6%股權的增持。   6.韓子勁,白馬戶外廣告,財富2.2億元  公司總部:廣東廣州  主要行業:廣告  行業地位:中國最大的公交站牌廣告運營商  上市公司:白馬媒體(0100.HK),2001年12月IPO  商業策略:公司向地方政府及有關機關簽訂長期租約,授權白馬媒體在指定位置設置公共汽車候車亭。白馬媒體再透過向其他廣告公司租出廣告位賺取差價。  白馬媒體是內地首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戶外媒體廣告公司,1986年,韓子定和5個大學美術系畢業生創立了白馬廣告公司。1995年,韓子勁、韓子偉、韓子定三兄弟將精力全部集中在戶外廣告業務上。1998年,白馬與美國Clear Channel—在紐約掛牌上市的全球最大的戶外廣告公司合資。藉助強大的外援,白馬建立起「風神榜」、「擎天榜」、「風盛榜」等一系列品牌,打造了一個覆蓋全國多個城市的戶外廣告媒體網路。據統計,全國29個城市內建成的候車亭約2萬個,白馬擁有1.2萬個的經營權。白馬戶外廣告在國內城市的市場佔有率達80%,沿海城市,包括北京的市場佔有率則達70%。         第二梯隊:何華章、瞿優遠、胡舒立……    1.何華章,從江湖豪傑到傳媒富翁再到宣傳部長   2002年末,中共成都市委機關報《成都日報》報業集團原總經理、總編輯,併兼任《成都商報》社社長,極富傳奇色彩的億萬富翁何華章,被正式任命為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第一桶金:  1994年,何華章等數人自籌資金30萬元,創辦了當時只有內部刊號的四開小報《成都商報》。  後取得全國統一刊號後,何華章將不屬新聞的服務類版面,收取一年20-30萬元不等的管理費,承包給團體或個人,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商業策略:  1997年,何華章成立博瑞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23億元,該公司取得了《成都商報》廣告、發行經營的獨家代理權。1999年,博瑞公司的資本飆升至5億多元。1999年7月,博瑞公司購買上市公司四川電器27.65%的股份,更名為「博瑞傳播公司」,成為中國大陸股市的第一家「傳媒概念股」,形成了一個以博瑞投資公司為核心、以《成都商報》為平台的,包括博瑞傳播、博瑞投資、博瑞房地產、立即送網路、激動網等企業在內的龐大企業集團。這次購併案轟動業界,令眾多後來者效仿,何華章本人的財富也因此暴漲,一躍而為億萬富翁。  商業眼光:  2002年末,何華章出任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甫履新職的何華章,上任後第一個大動作是代表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宣布:將成都市各家電視台等合併組成廣電集團,統籌運作。  2.瞿優遠,農民子弟、中專生和總編  讓瞿優遠成為「明星」的當然是他的報紙——《體壇周報》。眼下,傳媒業被一些人視為「最後一個暴利金礦」。《體壇周報》便是這樣一個被反覆舉例的「暴利」的典型。  瞿優遠,男,36歲,湖南農家子弟,中專學歷。《體壇周報》的創辦者、總編輯;從創辦至今,短短的幾年內,《體壇周報》已成為全國目前發行量最大的體育專業報。在日、韓市場發行量第一。  商業策略:  1.價格策略:打破報紙廉價理論的常規,而採用高定價策略。瞿優遠自己解釋說,這是因為他們考慮到長沙是內陸城市,廣告資源有限,只能採取這種依靠發行本身贏利的模式。為了讓更多的讀者來買他們這份「高價」的報紙,他們不惜把報紙上的字印得很小,以使有限的版面容納更多的信息;2.人才策略:除了馬德興、周文淵、蘇群等目前《體壇周報》的「大腕」,都是他從別處挖來的。最經典的一起「挖人」事件就是從其競爭對手那兒「釜底抽薪」,引起圈內外軒然大波的李響天價「轉會」;3.報道策略:「深度報道+狗仔隊」策略實際上是許多體育媒體的共同做法,但《體壇周報》比別人更「深度」一些,也更「狗仔」一些。靠著這一手法,《體壇周報》打敗了它的報紙同行們,也使它在與電視的競爭中不落下風。商業規劃:堅持用體育迷辦報,堅持以發行盈利,12年下來,瞿優遠在內地長沙,做起了一個《體壇周報》。現在的新挑戰是《足球周刊》。儘管一面世就以18萬份的銷量成為發行量最大的體育雜誌,瞿認為現在的形態還是太報紙化,正和同事研究改版的問題。接下來是情感雜誌《玫瑰周刊》,接下來是更多的雜誌和電視。利用現有的網路和資源優勢,瞿想做成一個傳媒集團。    3.胡舒立,最敢直言的「財經」女人    關於胡舒立: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任《財經》雜誌主編,《中華工商時報》首席記者。  成名事件:  胡舒立率領的《財經》雜誌推出《基金黑幕》等力作,從而引發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大地震。《財經》雜誌一夜成名,胡舒立也因此被《商業周刊》冠以證券界「中國最危險的女人」。圍繞中國股市的一場大辯論席捲而來。胡舒立又在《財經》雜誌上推出了《莊家呂梁》等力作,揭露中國股市的種種劣跡。這場辯論的最終結果是促使高層痛下決心整肅證券市場的違規行為。  2001年,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 50位「亞洲之星」揭曉。胡舒立是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記者。  當然,通過媒體參與中國改革進程並不僅僅是胡舒立的夢,她也不是最優秀的(這一點被她一再強調),但是她是優秀的。她不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因為她習慣於事必躬親,「我最擅長的還是帶著一批記者寫稿子」;她未必有人們想像的那種經營才幹,事實上《財經》實行編輯與經營嚴格分家,她主管的編輯部只負責按真正的新聞原則創造品牌,廣告發行由聯辦的經營團隊承擔。她的優秀源於對自己的清晰認知,「我除了新聞什麼也幹不了」;她不具備薩滿巫師式的領導魅力,她嚴於律己也嚴於律人。「我只能與朋友一起工作,因為我不諳世故,也需要別人對我懷以善意。」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固執己見,她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率性而為並沒有進入她的文章,更不必說她的採訪和工作會議。她的得力助手王爍說:「她總是通過不同的問題來調整自己。」         第三梯隊:王長田、陸興東……     1.王長田,高超的平衡技巧應用於商業之中  2001年1月,《中國青年》評出「可能影響21世紀中國的100青年人物」,王長田位列其中,入選理由是:「他和他的北京光線電視傳播公司製作的《娛樂現場》、《娛樂人物周刊》、《音樂風雲榜》等電視欄目在兩年時間裡火遍全國數百家電視台,其具有開創性的探索可能成為中國電視業發展的方向」。    王長田,現任北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董事長、總策劃。光線電視中心及關係企業的最終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娛樂和傳媒公司,目前品牌價值已達2億美元。 第一桶金:10萬元從小作坊起家。  1998年,離開北京電視台時希望加盟鳳凰衛視或者亞視,但久久未得到回復的王長田,5個股東湊集10萬元創業資本,成立了一個「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和很多小電視製作公司一樣出賣策劃報告和小專題片。  1999年年4月,化緣到30萬的王長田把目標定位在市場廣闊的娛樂產業,開始製作《中國娛樂報道》的樣片。卻遭受冷遇。同年年底,最後一個「股東」離光線而去。時為央視《經濟半小時》策劃的李德來「火線加盟」。2000年1月1日開始,《中國娛樂報道》實現日播。  商業策略:在節目的策劃、製作、包裝、發行和廣告經營上形成了一個系統,使得光線具有了工業化生產新節目的能力。光線將主要製作領域鎖定在娛樂和體育上,因為這兩個行業政策風險小,節目空間大,觀眾數量多,而且廣告對象明確,同時為光線在節目製作之餘直接進入行業經營留下巨大的延伸空間。    商業特點:將高超的平衡技巧應用於商業之中。  做事原則:相信普遍規律,打消僥倖心理。    2.陸興東,從30萬元到4500萬元到15億元陸興東,1967年生。1994年起創辦北京唐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第一位進行國際合作拍片的民營獨立製片人,拍攝連續劇《愛在莫斯科》。從30萬元的資本起步經過七年的發展成為擁有四家子公司,擁有資產超過4500萬元,廣告資源超過15億元的中國迄今最大民營節目交易公司。  第一桶金: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席捲中國的貿易熱潮和當時巨大的南北差異引起了陸興東的注意。陸興東不願再在機關中浪費時間,開始下海在流通領域為自己積累第一桶金。他清楚地記得,當時7000元進口的摩托車,一倒手可以賣到20000元。他承認,當時的他進口三合板、棕櫚油到摩托車,什麼賺錢做什麼。這一點,他和那個時候的年輕人沒有什麼不同。他至今不願意透露第一桶金的具體數額,但是承認幾百萬不在話下。  陸興東很快認識到了時勢的變遷。1994年,他發現中國的文化行業還不夠發達,而當時港澳台的影視作品正在對內地發起無比劇烈的衝擊。陸興東意識到這是一個靠智慧賺錢的領域,而版權市場的巨大落差,和人們如火山爆發般迸發出來的強烈需求,則讓他嗅到金錢氣息。  唐龍模式:  唐龍傳媒的運營模式就是引進國內外或者自行製作電視欄目(2002年以前,引進節目占絕對優勢,達到90%),然後通過積8年之功苦心經營的遍及國內300多個中心城市、近600多個頻道的平台,發行和分銷這些電視欄目,並由此而換回版權收入。  2000年,唐龍總裁陸興東對企業界發出了誘人的招商邀請:「我們手裡有20億元的廣告時段,想把它投出去。企業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享受精美的廣告套餐。」這就是唐龍推出的一種全新的廣告經營模式,叫做「媒體風險投資」。  唐龍視點:公司的生存取決於三個方面:資金、人才和資源;廣告媒介地方銷售,挑資質最好的,信譽最好的,客戶最多的,付款能力最強的廣告公司。  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只是想通過這樣具像的分析給出一個明晰的輪廓,在聚焦這些傳媒人的同時,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商業策略與成功因素。  數據顯示,近10年間,我國傳媒業的廣告收入增長了近20倍,達到800億元,年均增長35%,比同期GDP增速快4倍,廣告收入佔GDP的比重不斷上升。  與此同時,2001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了《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關於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即俗稱的「17號文」,這一文件的出台標誌著媒體政策正式開放。如推進集團化、媒體可以跨行業、跨地區經營、經營性資產可以上市。  於是,種種跡象表明,在政策鬆動的同時,新生的與曾經並堅持著的傳媒力量,正在以越來越快的發展速度前進。如民營資本,如國有資產。  有消息稱,版權工業、出版業零售和圖書出版將是民營資本投資傳媒業的最好領域。  然而,成功與其擁有的潛質絕然不能剝離。從我們所區分而成的傳媒三大梯隊,便可窺一斑。  當然,我們只是試圖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詮釋我們所能理解的成功的概念。  成功絕非偶然。
推薦閱讀:

中國最美小鎮集錦 1
中國山景一
杜君立:中國9?11
從流行語中看中國青年社會心態的變遷(一)
中國古典傢具之各式各樣的燈掛椅

TAG:中國 | 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