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和針灸、針麻
07-22
中醫和針灸、針麻 作者:老愚人 中醫過去民間一般稱大夫或先生,在太醫院那樣的太醫是少數,在那裡大夫是官階。醫在民間也並非是固定職業,也沒有民間醫或草醫這種分別,其包含的階層很廣泛,如陳寅恪說: 「先曾祖以醫術知名於鄉村間,先祖先君遂亦通醫學,為人療病。」 「寅恪少時亦嘗瀏覽吾國醫學古籍,知中醫之理論方葯,頗有由外域傳入者。然不信中醫,以為中醫有見效之葯,無可通之理。若格於時代及地區,不得已而用之,則可。」俞樾「不能堅執廢醫論,反自營求卻疾方。」 像陳家的幾代,俞樾,梁漱溟等人,在醫理方面,可謂一等的醫生,他們人數極少,也很少為人看病;二等醫生是那些秀才或不秀之才,這一類中包括有名醫,多為自修,師徒相授的很少,對醫學的讀書鑽研程度不等。大部份是讀<傷寒論><本草綱目>和各種歌訣之類,看過<黃帝內經>的恐怕很少,因為當時醫學書,種類雖多,印數很少,散在各地,一個人很難見到幾本。現在所見到的幾百種中醫古籍,都是1950 年後所翻印;在這之下的是三等醫生,文化層次更低,甚至不識字。有的能開方用藥,有的口授幾種葯,讓病家去買,也使用針法、熏法、灸法、按摩、拔罐、貼法、熨法等等。待詔(理髮師)、武術師,以及戲劇界的武戲教師,都可兼醫或專醫骨科病。另一種是手搖串鈴,走街串巷稱過路大夫,雅稱江湖醫。 那時行醫人,是完全的自由職業,可以專業,也可以兼業,也可以隨開隨停,並無行業團體,也無可以凝聚討論的醫學刊物,從來沒有區分主流和民間,倒是那些搖串鈴走街的過路大夫,他們之間卻有些行業性潛規則。但這種過路大夫,多系外來,又無固定住址,無人相信。找本地大夫,治死了,可以像魯迅說「見字付大洋壹百元,病家說是不葯軽了些,又改寫付大洋貳百元」 以上所說三種中醫,在實施治療上並無高低之分,倒是第三種醫,人數較多與病家接觸廣泛,一些個別的治法,通過他們自民間滲入醫界,成為寫醫學著作的資料。 現在中醫先生們,所說的名醫和庸醫,主流醫和民間醫(草醫),是因為,中醫既無病的標準,也無治癒的標準,「治好了」,就吹捧成名醫,治不好,就說是庸醫或民間草醫。 中醫的四診中的望、聞、問其實是常識,只有切,需要「口傳心授」中醫強調的師承 ,僅此而已。從三寸脈管分出浮、沉、遲、數、滑、澀、虛、實。。。十數種脈象。西醫也有望、問、聞、切,不過沒有中醫那麼玄妙。現今西醫的診斷技術,日趨完善,診斷日趨清晰準確,中醫那套望、聞、問、切的四診,已無多大用處,現在多數中醫跟著西醫的診斷走,這樣又是文不對題。 針法和灸法也是兩回事,針灸麻醉,應該是針刺麻醉,在發揚中醫高潮中,還曾經研究過中藥麻醉,傳說的各種口服的和熏的蒙汗藥,大半是子虛烏有,最後選了洋金花,其作用和西藥阿托平相同,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且手術前要禁食禁水,以免發生誤吸,這也不可能允許灌一肚子中藥。可能也有人研究過灸法麻醉,但是只有針刺麻被宣傳的廣泛,幾乎是人人皆知。 麻醉是很複雜的生理調控,針刺如果有些減少庝痛的效果,也不能算是麻醉。 現代麻醉有多種,有全身麻醉,有半身麻醉,有局部神經阻滯麻醉和浸潤麻醉,有多種施藥途徑和方法。是要病人不痛,醫生便於手術操作,還要保證病人生命體征穩定。是一種全面的生理調控。 基辛格訪華時,有一記者突患闌尾炎,進醫院手術,使有了針刺麻醉,紐約時報作了報道,這是新聞報道,與針麻實際效應無關,但在國內轟動一時,並使得一些人久久不忘。 我們想像的麻醉,多半是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其實很多大手術,也可以施行局部浸潤麻醉,就像拔牙打麻藥那樣。有一外科專家(名字已忘記)在旅歐途中,曾在船上為病人做過闌尾手術,我想很可能就沒有麻醉。 在施行針麻時,有很多技巧,先要選擇出身好意志堅強的病人,要進行政治教育,要為祖國爭光,為毛主席爭光。醫護人員也要進行一番宗教儀式。病人在病房裡先注射了杜冷丁或嗎啡,作基礎鎮痛. 人的內臟痛感很低,病人主要在開腹和關腹時痛,在開腹時因為有杜冷丁的基礎,病人精神上能夠支持,不表現痛感,手術當中,如有機會可在輸液管偷偷加止痛藥,手術後階段,病人開始表現痛感,陪同的醫生可以借口,把參觀者轉移去看另一台手術。這就是針刺麻醉表演的技巧。如果說麻醉有鎮痛作用也很輕微。 最後,說說針刺本身,中醫無論辨病還是治法,都是以經絡為根本,經絡對針灸來說更為重要,穴位是經絡的節點或站位(可能是胡說)。現經西醫的多方研究,經絡並不存在。有的中醫堅持有經絡,而是沒有找到,可是他們自己也不能準確說出在哪裡。大多數中醫已經避開不談經絡。按說針灸是無法避開經絡的,但針灸醫師,也不」循經取穴」。有的研究,針灸對某些病可能有效,但是按穴位扎和不按穴位扎,都有同樣效果。在發揚針麻的高潮時,有一軍醫院,手術時,找一炊事員執行針麻,隨意扎那都行,也同樣有效。中醫就為此,留了一個隨意扎的」啊是」穴。這樣經絡和穴位都成了問題,針刺與穴位和經絡都無相關。儘管有一套理論,在實踐中可以完全不用。理論和實踐完全脫節。 剩下一個問題,是針刺用針,按內經所做的九針,時代久遠那隻做為展品,無法應用。 有位針灸專家說,針灸不出血,出血的那是土醫。不知這位專家是」學藝不精」還是急不擇言。現在的用針有兩種,一是毫針,一是三棱針,毫針直刺不應出血,三棱針用於刺和挑,要求出血,三棱針粗,即便直刺也會出血。 張功耀教授曾經提出,毫針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毫針是現代工業產品,這毫無疑問,大概在近百年之內,即便超過百年,也不會太遠。當然,不能要求現在的中醫仍用兩千年的九針。三棱針可能是古針的遺留,有好工藝可能更細一些,但決做不到現在毫針的細度,針粗就不能刺的過深。 這又引出下一問題,穴位、經絡,現在我們只看見畫在紙上的點和線,沒有說明在皮下的深度。毫針可以深刺,古時(傳統)的針不能深刺,現在不但有違傳統,不知怎樣才是真正穴位的位點,怎樣才是經絡的真實徑線。 現在,經絡、穴位和用針都成了問題。那麼針灸的療效還可信嗎? (XYS20120827)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醫的氣
※中醫說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上有個開關,能治很多病,99﹪的人不知
※身體里的圓——肝和肺
※中醫內科精簡版.doc
※中醫養生 中藥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