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沉思實錄》21
07-22
121.【苗實:再回頭讀點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孰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什麼意思呢?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洒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什麼意思呢?人的心靈本來是清明虛靜的,但常常受私慾的干擾,因而觀察事物不能客觀準確,行事偏離恆久不變的德。只有清除私慾讓心靈保持清明寧靜,在萬物紛呈的現實面前,才能看到它們從無到有,再由有回復到無這樣的往複循環的情形。世間的萬物龐雜而多變,但它們最後總歸要回到自己的本源的初始狀態。回到本源叫做靜,靜是它們原始的本性。無私無欲才能心靜,所以回復到本源就是復歸本性。這種復歸就是自然的恆久的道,知道了這個恆常的道就明知,而不懂得恆常的道而輕舉妄動,就會遭受災患危險。知道了恆常的道,就能包涵容受一切。能夠包涵容受一切,才能坦然大公不偏私。能夠坦然大公不偏私,就能擔當天下重任。擔當天下重任,就要替天行道。替天行道,才會與道接近一致。與道保持一致,才會恆久,終生不會有危險和災患。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什麼意思呢?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道德經第二十章,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dàn)兮,其若海。颺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以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什麼意思呢?那種古板僵化的學問知識是煩惱和憂愁的根源,棄絕那種學問知識就不會有憂愁煩惱。那種恭敬的應諾與輕侮的斥呵,有多少差別。善與惡,又相差有多少。大家畏懼的,我也不能不畏懼,但我所追隨的大道是那麼廣大而沒有窮盡,和世俗相距太遠了。眾人是那麼熱鬧高興,像參加盛大的宴會,像春遊登高遠眺那樣歡暢,唯獨我卻平平淡淡,無情無欲,像個還不會對情景作出反應的嬰孩,倦怠地像無家可歸似的人。眾人都富足有餘,而我卻好像丟失而匱乏不足。我有顆愚蠢人之心啊,混混沌沌的。世人都清清楚楚,我獨糊裡糊塗。世人都明明白白,我獨渾渾噩噩。但我的心安靜遼闊啊,像無邊的大海,像大風一樣,無盡而沒有歸宿。眾人都有本領而獨我愚蠢又鄙陋。我之所以不同於別人,我抱守著生養萬物的大道而永遠不改變。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什麼意思呢?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作家黃國榮先生認為,人生在世,為人處事,老子特別重視「明」,明是清明心明,人只有清明心明才能去私去欲。在《道德經》里他在這十六章和五十五章里兩次說到「知常曰明」,二十二章里說「不自見故明」,二十四章里說「自見者不明」,二十七章里說「是謂襲明」,三十三章里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六章里說「是謂微明」,四十七章里說「不見而明」,五十二章里說「見小曰明」,「復歸其明」。老子推崇「明」的同時,極其反對人為地表現自己「智」。這一點在全書里也多次出現,他在第三章里說「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十八章里說「智慧出,有大偽。」十九章里說「絕聖棄智」,二十七章里說「雖智大迷」,六十五章里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22.【苗實:閑來無事說供養】想寫就寫,不想寫就不寫,甭管別人怎麼說。文章這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到頭來還是要隨緣。說實在話,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尤其是經濟類文章,不是想寫啥,就可以隨便寫啥,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兒,有時候必須悠著點。如果仔細琢磨,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分析中國經濟也罷,分析社會人生也罷,也要適可而止。知識海洋何其深廣,一個作者,無論如何努力,終其一生,也只是在知識海洋里取一二瓢,來供養大眾。更進一步講,一個作者精力極其有限,而千千萬萬大眾需要無數的作者來供養,既包括當代作者,也包括古代作者,更包括國外作者。就我而言,先是從父母處得物質供養。多年苦讀,而後轉移以精神供養大眾。這麼說來,也就是父母通過我這個橋樑,供養了千千萬萬大眾,可謂功德無量矣。如果說我有寸功的話,那也是與父母這個善緣結得好。在敦煌莫高窟甬道的兩側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齊的男女,小的僅有數寸,高的竟達幾尺,他們中間有權勢顯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這些人物,都為修造洞窟出過資金,他們把自己的形象畫在壁上,表示該窟的菩薩佛像都由他們供養,所以被稱為窟主,也被稱為供養人。供養人是敦煌壁畫的重要內容之一,敦煌學中的所謂供養人就是指信仰佛教,出資出力,開窟造像的施主和捐助者,包括當時社會上各階層各民族的佛教信仰者。這些開窟造像的施主和捐助者,為了虔誠奉佛,時時供養,功德不絕。同時也為了留名後世,顯示自己和家族的名望。開窟造像時,在洞窟里畫上自己和家族親眷部下屬僚以及侍從奴僕的肖像。這些肖像,稱作供養人畫像。段文傑先生在《敦煌學大辭典》中對供養人畫像和供養畫像做出了這樣的注釋,「供養人畫像」即出資造窟的功德主和其家族的畫像及出行圖。據《敦煌石窟供養人研究》課題組最新統計,莫高窟現存洞窟中有供養人畫像的洞窟281個,供養人畫像總數超過了9000身。凈空法師講,佛法修福積德,就是菩薩的六個修行的條目。這個條目怎麼個修法,我們今天在這裡可以學一學。佛經上有「六事成就」,六樁事情成就菩薩這六個修學的條目,這是很重要。這段文是出在《莊嚴論》,論雲,菩薩為成就六度故,決定應行六事也。你要想成就六度,就是菩薩修學的六個科目。你要想把這六個科目學好,你一定要做這六樁事情。第一樁事情「供養」,供養者,謂因成就檀度,故興供養。若不長時供養三寶,則檀度不得圓滿也。檀是檀那,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布施,這就是第一條布施波羅蜜。布施,他不說布施,他說供養,布施裡頭用最真誠的恭敬心去做就叫供養。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廣修供養」,所以大乘教里常說,菩薩不修普賢行,決定不能成就圓滿的佛道。成就圓滿佛道,最重要的要修普賢十願。十願,第一個是禮敬,第二個是讚歎,這個要學會,人與人之間往來,禮貌很重要,深深的九十度的鞠躬禮,哪一個人都歡喜。謙卑,尊重別人讚歎別人,你的人緣就好。從這個地方做起,《弟子規》也是教人如是學習,接著底下呢,接著底下是供養。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懂得,從漢朝,佛教是從漢朝傳過來的,傳來之後中國帝王就接受,不但接受,認真的去推動,就是推動佛陀的教育。要知道它不是宗教,佛教變成宗教應該是在嘉慶以後。因為乾隆年間還不是宗教,還是教育。真正變成宗教應該是在慈禧太后,她執政的時候把宮廷裡面的教學廢除了。她真的是迷信,搞駕乩扶鸞,跟鬼神打交道,這是她的愛好。上行下效,佛教永遠不能夠再振興起來了。所以這個歷史不長,一定要認識佛教真正的面目,儒釋道都是學術,禮敬讚歎,接著底下就是供養,我們中國人講禮多人不怪。供養,在日常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往來,這就是送禮,所以要曉得,送禮是屬於供養,是屬於財布施,人與人之間感情從這裡建立。我們中國老祖宗這樣教我們,佛教傳到中國來的時候,佛也是這樣教我們。而且,佛教教學的根跟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完全相同。根是什麼?根是孝養父母,你看「凈業三福」,這是講學佛三個必須修學的課程。三條,佛家的宗派很多,在中國有十個宗,派別就更多,法門就是方法門徑,八萬四千,統統要遵守這個原則,這個原則是根本的根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根,所以,它到中國來的時候,中國立刻接受,是跟中國站在同一個基礎上同一個理念上,太難得了。接著說慈心不殺,大慈大悲,絕不傷害一切眾生,修十善業,是從這個根上建立的,跟中國傳統文化完全相同。過去七十年代,湯恩比博士說得很好,他讚歎中國人有智慧,心胸開闊,能夠接納不同的文化。佛教從印度傳來的,跟中國是不同的文化。可是到中國來,中國那麼熱烈的歡迎它學習它。佛法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這話講得很有道理。所以我們今天提倡多元文化,要團結要合作要互相學習。這個事情我們做了十幾年,一九九九年開始做的,現在我們這些想法做法經驗漸漸到成熟的階段,所以我們的學院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正式學習各個宗教的典籍經典。認真學習,目的在哪裡,豐富我們自己經教的內容,吸取各個宗教經典的精華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能孤陋寡聞,每一家都有它的好處,都有它極其精彩的地方,我們盡量吸收,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智慧,這是我們開多元文化各個宗教經典學習的理由。底下一句話我們要活著看,不能死在句下。若不長時供養三寶,就這一句,長時容易懂,三寶是什麼,三寶是佛是法是僧。如果你要是不曉得,你就會說這是迷信。三寶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佛是覺悟,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清凈平等覺。佛是覺,法是平等,僧是清凈,覺正凈。我們懂得長時供養覺正凈,對覺悟的人我們要供養他。用什麼供養,依教修行供養,不是以財物,不是以金錢。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把榜樣做給我們看了。他一生教學,三十歲修學成就。我們中國人講三十而立,釋迦牟尼佛三十而立。孔子也是三十而立,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釋迦牟尼佛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參學,學了十二年。智慧開了,也是三十而立。但是釋迦牟尼佛學術德行成就之後,他就從事教學,一生樂此不疲,生活很簡單。我們今天講過苦行僧的生活,他的財產就三衣一缽。三件衣,一個缽,這就是他的財產。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什麼都不要。怎麼供養他,他教你,你肯認真學習,肯落實,這他最歡喜。老師教學生,一生教學,用現在人來看,他是個教育家,他的身分是職業老師,與宗教掛不上鉤,風馬牛不相干。今天他墮落成為宗教,我們後代的學生對不起釋迦牟尼佛。這麼好的學術,怎麼把它變成宗教,它自己不會變,我們後世這些不肖的徒子徒孫把它變的,變成宗教,釋迦牟尼佛有知,天天在流眼淚,我們自己要深深反省,他老人家教的東西在哪裡,在經典裡面,經典裡面的道理,給我們講自然的規律,我們的思想言行如何能隨順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的規律叫道,隨順大自然就叫德。違背大自然,災難就來了。今天人不相信聖賢不相信宗教,相信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破壞自然生態平衡,造成今天地球上許許多多的災難,所以此地講供養三寶,是用我們真誠的心供養。清凈心供養,依教奉行供養,這就對了。修學佛法的目的,第一個是身心健康,第二個是家庭幸福,事業順利。如果得不到這些好處,你學它幹什麼。如果是所學非所用,何必浪費這些時間浪費這個精神。它學了管用,真的。佛經里沒有一句假話,你全都能得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理論道理方法統統都有,化解種種災難都有絕妙的方法。所以,布施波羅蜜要曉得,不是在形式上,大家聽到這個都想到形式上,錯了,形式上太小了。佛經裡面供養佛,用什麼供養,一朵花,香花供養,沒有叫你供養錢的,供養錢那你完全把意思錯會了。佛一生手都不摸錢,你怎麼可以供養錢給他,你看從沙彌戒,只有十條戒,裡面就有一條,不要去摸觸這些金銀財寶。首先要把這個東西放下,你的心才會清凈。如果這個不放下的話,你的心怎麼會清凈,這個要知道。佛當年在世,你供養他,他來托缽,供養他一點點飯,不是一碗,你家裡吃的有多餘的,供養一點給他,一調羹,因為他那一缽不是一家托的,他要好幾家托的放在一起,通常大概是七家。託了一缽飯,不是一家的,那個制度好,真的叫你徹底放下,一點貪心都沒有。 123.【苗實:一個成功的實例】互聯網+,那是相當厲害,受益者千千萬萬,而我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實例。從2001年7月大學畢業,到2009年9月,我一直在閉門讀書,獨學無友,儘管埋頭苦讀了數百本書,學術上有所積澱,但是,終歸是在一個擁有自己書房的孤島上,處於幾乎封閉的狀態。自從2009年9月與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後,情況一天比一天好,如同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剛過去這五年多快六年,我發表了大量的網路文章,累積起來有百萬言之多。無論是高校政府企業,還是國內國外,都有一定影響。與此同時,自己從原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生,逐漸成長為比較有影響的獨立經濟學家。說實在話,正是互聯網,把我與千千萬萬的網友或讀者聯繫了起來。或者說,不是電視台或報刊,而恰恰是互聯網,給我提供了一個便利的通道,從而使我有機會把自己的知識思考,包括中國經濟和社會人生,分享給全國甚至世界的不同角落的千千萬萬網友或讀者。更進一步講,在精神上供養他(她)們的同時,升華了自己,成就了自己。說白了,我的成功就是互聯網+多年閉門讀書。而且,多年閉門讀書是內因,互聯網是外因,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它們共同協作,給中國貢獻了一個擁有獨立思想的經濟學家。當然了,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說得再具體一些,父母的長期資助,師長的不斷點撥,朋友的巨大激勵等等,都不可或缺。喜歡看電視的朋友們都知道,電視里經常有這樣一些鏡頭,老者意味深長地對年輕人說,小夥子,繼續努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個姑娘對他的情人說,不要灰心喪氣,一起面對,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啊!說實在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挺適合我本人。多年閉門讀書,做好了相當的充分準備,而「互聯網+」又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有準備的我緊緊抓住了,就理所當然地取得了極大成功。張維迎講,人類追求幸福,有什麼方式呢?我總結就兩種方式,一種你要自己幸福,你首先要讓別人幸福。另一個方式,你通過使別人不幸福而自己變幸福。我們前一種方式就定義為市場的邏輯,後一種方式就是強盜的邏輯,這兩種邏輯是人類有史以來就存在,但是在過去和現在有一個很大的不一樣。人類漫長的歷史當中,基本是強盜邏輯主導,只是到了近代,市場的邏輯才超越強盜的邏輯 ,作為人類追求幸福的主要的方式。我苗實奉行的就是市場的邏輯,自己要想擁有成功,先是運用自己長期的寶貴思考,來答疑解惑,來啟迪教化千千萬萬的大眾,讓他們獲得知識增長優化的同時,教學相長,我自己也不斷提高,循序漸進,走向了成功。英國有句諺語說得非常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贈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都會在贈花人和愛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瀰漫覆蓋,延伸開來,一是說直接的把玫瑰花送給他人,自己的手上也會很香。二是說幫助他人,自己也會很快樂。三是說給予他人關愛和幫助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得到他人對你的尊重愛戴,付出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快樂。話說,有一個盲人住在一棟樓里,每天晚上他都會到樓下花園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論是上樓還是下樓,他雖然只能順著牆摸索,卻一定要按亮樓道里的燈。一天,一個鄰居忍不住,好奇地問道,你的眼睛看不見,為何還要開燈呢?盲人回答道,開燈能給別人上下樓帶來方便,也會給我帶來方便。鄰居疑惑地問道,開燈能給你帶來什麼方便呢?盲人答道,開燈後,上下樓的人都會看見東西,就不會把我撞倒了,這不就給我方便了嗎,鄰居這才恍然大悟。還有一則故事,曾有一位孤苦古怪的老婆婆,從不與人來往。她家的院子里種滿了嬌艷芳香的玫瑰,她從不讓人靠近她家院子,只是獨自欣賞,任這些玫瑰開了謝謝了開。有一天,一位小男孩趁老太太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打瞌睡的功夫,悄悄推門進入院子偷采了一朵最小的快謝了的玫瑰,卻不幸被驚醒的老婆婆逮住了他。男孩很羞愧,急切的解釋說,善良的阿婆,我偷花不對,請您別與我計較,讓我拿走這朵不起眼的玫瑰吧。您看看您家對門醫院二樓的窗口,那窗口下有一位病得奄奄一息的女孩,她天天望著您的玫瑰園,讚歎花兒的美麗和沁心的濃香。她說她能得到一朵玫瑰,哪怕最不好看到的一朵,握著它離開人世,她就心滿意足了。小男孩說到這哽咽難述,老婆婆的眼裡閃著淚花,俯下身子摸摸小男孩的頭,然後在花叢中選了一朵最大最艷麗的玫瑰放在男孩的懷裡,說,拿去吧,孩子,送給那可愛可憐的姑娘吧,謝謝你再來。哦,不,你可以每天來要,要哪朵便摘哪朵,孩子,謝謝你,你使我懂得花兒不僅能給姑娘帶來安慰,也讓我明白了分享的快樂。過去,我過於在意花兒,卻忽視了它所蘊含的情意。之後,院子里的花兒一天天少了,可老婆婆不再孤苦,她的生活受到了香濃愛意的感染,獲得了更為寶貴的回報。據了解,《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被視為「互聯網+」國家戰略騰訊版官方解讀,將於2015年5月22日正式上市銷售。作為「互聯網+」最有力的建議者和實踐者之一,馬化騰為《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一書撰寫前言。馬化騰在前言中寫道,互聯網不是萬能的,但互聯網將「連接一切」。不必神化「互聯網+」,但「互聯網+」會成長為未來的新生態。馬化騰在2015年4月30日還表示,實際上,互聯網本身是一個技術工具,是一種傳輸管道。互聯網+則是一種能力,而產生這種能力的能源是什麼?是因為「+」而激活的「信息能源」。「互聯網+」的概念最初是在2012年易觀的一份報告中出現,當時我沒有看到。2013年的時候,我們在上海舉行了「眾安保險」成立的活動上,當時有一場訪談,那是第一次我們認識到互聯網是一個跨界的概念,我們就分享了一些思路。我其實在跟我們這個行業和傳統行業的朋友們溝通的時候,他們認為互聯網是虛擬經濟,雖然後來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迅猛,但是大家把它定義為是一個顛覆,衝突和替代事物。我自己的想法略有不同,所以當時借這個場合,我認為我們乾的這一行(互聯網)就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應該所有行業都可以用,所以當時打了一個比方,類似於兩次工業革命,像蒸汽機和電力一樣,我們把它定義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部分,從很多傳統行業朋友們的眼神當中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眼中放出了光芒,他們也理解了這個概念。 124.【苗實:修行生活一起走】今天早上起來,發現正在下雨。天已經旱了好一陣子,這一下,獼猴桃正需要呢。如同獼猴桃離不開雨水一樣,我們也離不開知識的滋養。當然了,一個人,知識好,自然修行也好,生活也好。反過來,一個人生活好,也可以是修行好,知識好。而這個知識呀,除了來自書本,還可以來自任何時間,還可以來自任何空間,還可以來自任何人,還可以來自任何事,包羅萬象,無邊無際。剛才,網友轉過來兩條微博,不知誰是原創,先放在這裡,一起欣賞。第一條,靜靜地過自己的生活,現在的我,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遺憾,隨風散去,美好,留在心底。給心靈一米陽光,溫暖安放。心若向陽,無畏悲傷。第二條,快樂很簡單,快樂即放棄,放棄不堪的負荷,放棄滿腹的哀怨,放棄虛偽的矯飾,放棄纖巧的詭辯,放棄失落後的痛楚,放棄屈辱後的凄婉,放棄無休止的爭吵,放棄沒盡頭的周旋,放棄對情感的奢望,放棄對金錢的渴盼,放棄對權勢的覬覦,放棄對虛榮的糾纏。當一切塵埃落定,我們才真正懂得,放棄是快樂的源泉。凈空法師講,「六度」是屬於菩薩的行法,菩薩是覺悟的眾生,古譯翻作「大道心眾生」。玄奘大師以後的翻譯叫新譯,新譯翻成「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換句話說,他那個情沒有完全斷。雖然有情,他覺悟,他不迷,這就叫菩薩。佛,佛沒有情了,情完全化成智慧。諸位要曉得,在大乘佛法裡面,智跟情是一樁事情。覺悟了,情就變成智慧。迷了,智慧就變成感情,變成情識,所以就是覺與迷。一個覺悟的人,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一定是遵循這六個原則,遵循這六條,這叫六度。「度」的意思,是說從我們生死輪迴的這一邊,度到不生不滅大涅盤的那一邊。你用這六種方法就可以達到從凡夫度到聖人的境界,我們一般講超凡入聖,到這個境界。第一個是「布施」,此地布施跟四攝法的布施,名詞是一樣,但是意思不相同。四攝法裡布施,是跟眾生結一個善緣,結一個歡喜緣,目的在此地。菩薩六度,這個是真正要度自己,所以六度不是度別人,是度自己。自己這個煩惱的根,是「慳貪」。慳貪是煩惱的根本,雖然佛家講煩惱很多。四弘誓願裡面說「煩惱無盡誓願斷」,真的是無量無邊的煩惱。這些煩惱把它歸納一下,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煩惱在佛門裡頭能夠查得到的,確確實實跟你講的是八萬四千種,那是真的,不是隨便說的,確實是八萬四千條。天親菩薩把這些煩惱歸納成二十六大類,有六個叫「根本煩惱」,二十個叫「隨煩惱」,隨煩惱又分大隨中隨小隨,總共是二十個。這二十六個煩惱再歸納,就是六個根本煩惱,這六個再歸納就變成三個,叫三毒煩惱,三毒就是貪瞋痴。六度法度什麼,就是度三毒煩惱的。我們自己有三毒煩惱,用這個方法來對治。換句話說,三毒是病,六度是葯,希望我們用這個葯把我們自己的病除掉,所以大乘斷煩惱實在比小乘來得高明。大乘就用這個方法,布施是度慳貪的。實在講,貪是一個根本的煩惱,就是三毒再歸納,再歸納一個就是貪。貪要是拔掉,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我們就可以知道,菩薩修學的方法沒有別的,就是布施而已,這個我們不能不重視,不能不認真的去學習。布施是什麼,是舍,布施就是放下。我們的大病,就是不肯舍不肯放下。聽到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也有一點體會,讀了也很歡喜,實在自己做不到,就是自己不肯放下,這就是自己修學不能成就,不肯放下,我們的心就不清凈,心裏面有一絲毫東西在裡面就是障礙。六祖講「本來無一物」,我們現在心裏面東西太多,牽腸掛肚,胡思亂想,到什麼時候你能把它統統都放下,那就圓滿成佛了。菩薩的階級,大乘法裡面給我們說了五十一個階級,階級從哪來的,可以說是他放下多少而分的,他能夠放下得多,菩薩的地位就升高,他放下得少,他地位就低,就如此而已。所以一定要放下,佛為什麼要我們放下,因為我們真如本性本來清凈,本來無有,所以放下是當然之理,應當要放下。這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要真正去學習,學習就是修行,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我們錯誤的行為就是吝嗇貪得,吝嗇,樣樣執著不肯捨棄,這是我們的病根。我們今天明白,覺悟了,必須要把這個觀念,把這個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可是我們畢竟是凡夫,這個習氣是無始劫以來養成的,一下就放下,那談何容易?所以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一點一點放,放到三大阿僧祇劫才統統放完,這才成佛,這是佛在一般經上說的。《華嚴經》上說,成佛需要無量劫,不只三個阿僧祇劫,可見得這個舍乾淨之難,太難太難了。雖然難,一定要做,更希望的是加速度去做。從什麼地方做起,從我們心裡頭最愛的最不容易舍的,從這裡下手。因為最不容易舍的能舍,其它的就容易多了,這是一個好方法。我們在生活當中,哪一樣東西是我們最貪戀最不能放下的,我們從這一點下手。布施通常把它分做三大類,第一個「財布施」,第二個「法布施」,第三個「無畏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三種布施得這三種果報。第二個科目是「持戒」。持戒,不僅限於大小乘戒律。戒律,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生活規範,我們自己一個人獨處,佛法裡面叫小乘戒。「獨處」就是儒家講的慎獨,即使自己一個人,沒有人見到,自己一舉一動都守禮守規矩,決定不放逸,依然謹慎,這是慎獨,這個屬於小乘戒。「入眾」就是我們跟大眾在一起,應該要守哪些規矩,這叫大乘戒,所以大乘是跟大眾相處的。在佛門裡面小乘戒叫比丘戒,大乘戒叫菩薩戒。戒律的意義,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守法守禮。戒律,包含了我們世間的法律道德風俗習慣。因此,學佛的人,不僅要遵守佛的教訓,我們在任何一個地區,要遵守這個地區的法令規章風俗習慣道德觀念。守法,自然會被這個地方的人所歡迎,為大眾所接納,我們在這裡推行佛教的教育就很容易了。守法也包括在四攝法裡頭,這個是度諸惡,就是我們造作一切的惡業,持戒的人不造惡業了,所以戒律的精神只有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第三個科目是「忍辱」。忍辱,實在講就是忍耐,翻經這些大德,忍下面他不用「耐」,換成一個「辱」,這是在中國特殊的環境。中國古人對於「辱」看得很重,「士可殺,不可辱」。殺頭不在乎,侮辱不行,決定不能忍受的。這些翻經大德,看到中國人把「辱」看得這麼重,所以翻成忍辱。辱都可以忍,還有什麼不能忍,那就一切都能忍了。經典上本來的意思,是忍耐。忍辱,範圍也很廣,大乘經論把它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人為的加害侮辱,無論是有意或者是無意,都要能夠忍,第二是自然的災害,舉例而言,夏天酷熱,冬天寒冷,這是自然的變化,我們要能夠忍受,第三是佛法,佛法的修學要很長的時間,要有耐心。佛教給我們許許多多的道理方法,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正自己的習氣毛病,這不是一天兩天能成就的,是要長時間的修學。經上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你沒有這個耐心,怎麼能成功,所以對於佛法修學,要有很大的耐心,這是屬於忍辱。忍辱,度瞋恚。經上常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障是障礙,所有一切障礙都來了。所以學佛,忍辱是功夫,我們一定要修學。《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世間的事情,小事要有小忍才能成就,大事要有大的忍耐功夫才能成就。「小不忍則亂大謀」,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要有耐心。第四個科目是「精進」。精進是對治懈怠,懈怠是懶惰。懈怠,這也是許多人的通病,一定要懂得對治。如果不懂對治,我們的成就就非常困難。但是對治要講求有效的方法,這是別人幫不上忙的,別人縱然幫助你也是有限的,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民主開放,大家都講自由講人權,誰也不願意干涉一個人,勸你一次兩次不聽,第三次以後不會再勸你了。為什麼,勸你,你記恨,反而變成仇人,不會再說你了。在從前,真正督促教導我們的是父母老師,現在老師也不會督促你,父母也不會督促你。所以這個懈怠是我們今天修學最嚴重的一個大障礙,自己很容易原諒自己,不會原諒別人,這個麻煩就大了。自己一定要想方法,什麼方法讓自己能夠精進不懈怠,我自己是過來人,我這個毛病也非常嚴重,老師嚴格的教導,我們有時候還會騙老師,還跟他打馬虎。我在學校念書,騙老師的本事很大。我小時候記憶力很好,所讀的功課我只要看一遍,就能背得下來。因此,在學校不念書了。什麼時候念書,考試前十分鐘,那是我念書的時候。考多少課,我把這個書翻一遍,馬上就應付考試,而且考試還一定及格。我答考試卷子,答完之後自己算一算夠六十分,趕快交卷,第一個交卷,六十分就夠了,我不跟人家爭名次,趕緊出去玩了,玩重要。應付老師,應付家長,我年年升級就好,家裡就沒有事情了。我不會留級,我在學校念書是這個念法的。可是我很喜歡看書,所有的時間在學校圖書館看書,圖書館幾乎大半的書我都瀏覽過。所以我年輕的時候常識很豐富,我讀的東西太多了,騙老師容易。對治懈怠,就想到講經。講經確實能把這個毛病糾正過來,老師一個人好騙,聽眾幾百人在底下,不行,這個不能欺騙。所以初學講經,要用很長的時間去準備。我們在台上講一個半小時,自己準備的時間超過三十個小時,那是一點都不敢懈怠,用這個方法學精進,所以有人說我喜歡講經,其實那都搞錯了。我不講經就偷懶,就懈怠懶惰,用這個方法來把自己這個毛病克服。剛剛開始講經,上台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需要用三十到四十小時的時間去準備。過了一年,預備的時間就減少一半,大概十個小時就差不多。十個小時準備,講一個小時沒有問題。這兩年三年,講一個半小時,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準備就夠了。講到第十年的時候,我一天的準備至少可以講半個月。十年以後,跟諸位同修說,不要準備了,但是那個經要看一看,怕裡面有生字。如果有生字查查字典,就干這個。所以現在講東西不要準備了,你們有時候打電話找不到我,我都在外面散步去玩去了,一面散步,一面也念佛,所以東西熟透的時候,無論什麼經典都不需要準備。懈怠懶惰,真的是我們非常嚴重的一個毛病,這個毛病絕對比貪瞋痴那個力量還要強。所以菩薩善根,唯一精進。第五個科目是「禪定」。禪定,在此地我們用廣義的說法,那就是心中有主宰,不輕易被外界所動搖,這就是定。譬如,我們在世間必須學習一兩種技能,用做謀生的工具。我們選擇之後,就能夠定在這個地方,心就專了,能夠專精,你的事業一定出人頭地。因為你精你專,專裡面就會有智慧,智慧是從「定」當中來的。佛法也是如此,在許多法門當中,我們也要專學一門,這叫「定」。定於一,那就對了。縱然自己能力很強,同時可以修學許多個科目。如果要有大成就還是要專,唯有專精才能夠有偉大的成就。學業事業佛法的修學,都要專精,專精就是禪定。我們的意志精神能夠集中,不至於分散。禪定就是對治散亂的,使我們的精神意志集中,這是成功的秘訣。第六個科目是「般若」。般若是梵語,翻成中文是智慧。般若,把它翻成智慧,保留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尊重不翻,古來第一個翻經的法師,用音譯然後再加以批註,以後譯經的大德都緣這個例,尊重這個。第二個,怕一般人對這個名詞產生誤會。因為這個地方講的智慧是真智慧,不是我們世間人常講的聰明智慧。世間人這個聰明智慧,佛法里講世智辯聰。世智辯聰不是智能,有這麼一點差別。為什麼,世智辯聰,是從意識裡面生出來的,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從我們的思惟研究推論判斷當中產生的。佛說這是世間人的聰明,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哪裡來的,真智慧是從禪定當中來的。換句話說,是從清凈心裏面生出來的。清凈心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研究,不需要推斷。自然明了,一接觸就通達就明了,這叫做智慧。整個佛法所求的,就是求智慧。因為智慧是從定當中來的,定在佛法修學裡面就變成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是佛法修學的樞紐,最重要的一環。這六種,是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修學的綱領,也就是依這個為修行的標準,以布施對治慳貪,以持戒對治惡業,以忍辱對治瞋恨,以精進對治懈怠,以禪定對治散亂,以般若對治愚痴,所以它叫做六度。度什麼,就是度我們這些毛病。可見得這六大綱領不是度別人,純粹是度自己。貪瞋痴這六種是我們的病根,世尊教我們這六種方法是葯。用這付葯來對治我們的毛病,這叫做真正的修行。功夫用得得力如法,藥到病除。這六條,大乘經典講得非常多,說得最詳細的是《大智度論》,《華嚴經》裡面也說了很多。單單講布施,就講了將近一百種,財布施有外財內財,內財就是身體頭目腦髓,都可以布施的,所以講得非常的詳細。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周止庵居士《心經詮注》,那裡面也搜集不少經論對這一方面的開示,很值得我們初學人做參考的。《金剛經講義》跟《心經詮注》,分量都相當大,初學的人可以把它當作佛學常識來看。對於大小乘的名詞術語解釋得特別詳盡,想深入經藏,那的確幫很大的忙,幫助我們研究佛法,研究佛法首先對於法相名詞要熟悉,要知道得透徹,然後讀一切經典疑惑就少了,自然就會懂得經裡面所說的意思。 125.【苗實:成功沒有統一標準】我發表了《一個成功的實例》後,熱心網友stiwensun評論道,您的情況和互聯網+真沒什麼關係。而且,是不是成功的案例得讓網友說了算。畢竟,是在網路上做研究。我回復說,我奮鬥了半輩子,成功由您說了算,是這樣嗎?況且,如果沒有互聯網,我肯定沒有當下發展這麼好。過去沒有參與互聯網,多年閉門讀書,根本沒有一個人分享到我的思考,這不是很遺憾嗎?而現在有千千萬萬網友或讀者可以分享到我的思考,您怎麼能脫離實事求是,說什麼我與互聯網+無關呢。stiwensun接著說,抬杠就沒意思了,我的意思是這樣。比如說在學術圈,一個人有沒有成就,得看同行給的評價,自己的理論是否被認可。如果是在商業圈,就得看自己做的事創造了多少價值,賺了多少錢,所有的成功和頭銜都是別人送的,成功者自己是不會刻意去想的。另外那些成功人士的特立獨行的做法,都是在成功以後由別人宣揚出去的。如果他沒成功的話,他做的那些事都是反面教材。對於您的話,既然是在網路上分析研究,成不成功自然得先由網友提出來,我表達到位了嗎?隨之,我又給出了自己的解釋,說這些,沒啥意義。一個作者,只要有了屬於自己的文章和作品,而且有一定社會影響,就是一種成功,這難道有錯嗎?現在,是個性張揚的時代,對於成功,一萬個人有一萬個不同看法,就不可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成功,各式各樣。至於外界的評價如何,都是主觀認識,並不能決定什麼。畢竟,每個人成功,都是客觀存在,儘管標準各異。佛家說八萬四千個法門,就有八萬四千個煩惱,就有八萬四千個圓滿,而圓滿就是成功。在新民晚報上,哈皮講,讀書的時候,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總喜歡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過去差點留級的皮大王,畢業若干年之後,這個當了老闆,那個做了明星,反而過去讓人什麼都覺得放心的尖子生髮展平平。當時還不相信,覺得這只是老師安慰差生隨口說說的,沒想到,20年之後再看老師的話,竟然真的應驗了。比如我這個當年的考試王,考試雖然依然還是很棒,大學畢業考研是第一名,研究生期間考GRE是第一名,畢業了考公務員又是第一名。然而,在機關里安安穩穩地工作了這麼多年,不過就是按部就班地從科員一步步地晉陞到副科長科長副處長而已。從我所在的這個處室來說,我這一路應該說走得挺順,但與那些大專畢業或者中專畢業就自己創業的老闆同學們相比,身價要相差好幾位數呢。所以,同學聚會時,他們能豪爽地一錘定音。今天我埋單,誰也別跟我搶。也能呼朋引伴,下回活動放在我那個建在郊區的度假村,大家一醉方休,而我和其他工薪階層的同學只有致謝的份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規律,倒不是因為當年讀書好的優等生都是書獃子,離開書本便一無是處,而不會讀書的差生反而才是社會需要的真正人才。我以為,是心態的變化決定了各自日後的發展,優等生畢業後,大多能順順利利地找到好單位好工作,起點比大家高,一路順風順水,倘若沒有類似當年那種「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之類的明確目標,便會漸漸滿足於安逸的生活,甚至報復性地沉浸在從前無暇體驗的享樂刺激中,失去當初懸樑刺骨的動力和決心。相反,差生無法進一步深造,很早就被推向社會,他們在社會上發現,失去了家長的庇護,沒有了語重心長的師長,繼續弔兒郎當根本無法生存,只有發奮圖強,才能養家糊口。從很大程度上說,他們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一路摸爬滾打,在社會這所大學裡掌握了更多的生存之道。人生沒有永遠的失敗者,也沒有永遠的勝利者。我知道自己不如老同學有錢,不過我的心態很平和,知道風水輪流轉,各領風騷二十年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人生的成敗得失,不能單純用金錢來衡量,所以,我對自己的工作樂在其中,我覺得自己也很成功。在解放日報上,山村講,讀了9月21日《解放周末》「說吧」版的《1歲娃娃也遭遇「成功焦灼症」?》一組文章,內心很是感慨,作為一名家長,我一直在思考這一問題。今天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重新定義成功的標準。如今,成功似乎成了一門顯學,書店裡,各種「成功學」被擺在書架顯著位置,櫃檯的電視機里更有所謂的專家在喋喋不休。禮堂里,接踵而至的所謂成功人士慷慨陳詞,宣揚他們的「成功學」。偶像劇中的主人公,無一不是「高帥富」「白富美」,出有豪車,住有豪宅,這種脫離實際的情節設計,將成功進行了商業化包裝,而且看上去輕而易舉。在這種社會氛圍中,成功開始變得令人仰慕,並散發奪人的萬丈光芒。於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唯分數是舉的功利化教育變得身不由己。各種填鴨式教育無時不在,且伴隨孩子們的整個教育過程。於是,他們漸漸開始機械地接受,向著諸如成為英雄,成就偉業等宏大目標奮力而行。樹立遠大理想目標本無錯,問題在於,理想不是強制灌輸的,更不是人為設定的,而是一種基於興趣的個人自覺意識和行為。而且,理想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人生不同階段,理想會隨之發生轉變,這是常識,也是事物發展規律。悲劇在於,當孩子們長大成人,家長學校包括孩子自己才猛然發現,能夠真正成為英雄,成就偉業,到達金字塔頂的人,寥如星辰,多數人仍是普通人。多少孩子的天性被這一惡性循環所扼殺,又有多少青春被祭奠。家長學校還有社會,什麼時候才能徹底讀懂「多數人只能是普通人」的常識。任何社會,能夠真正成為英雄,成就偉業的人肯定是極少數,平常者總占多數,這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結構。而且,這些成功者的成功之路無法複製。因為,每一條成功之路都是獨一無二的,所謂的「成功學」只不過是散發銅臭味的殘渣剩飯罷了,成功沒有統一標準,成功的標準不是只有成為英雄成就偉業,也可以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就常對女兒說,做一個善良的人,也是成功。 126.【苗實:研究苦幹才是硬道理】熱心網友stiwensun對我說,比如說在學術圈,一個人有沒有成就,得看同行給的評價,自己的理論是否被認可。如果是在商業圈,就得看自己做的事創造了多少價值,賺了多少錢。所有的成功和頭銜都是別人送的,成功者自己是不會刻意去想的。另外那些成功人士的特立獨行的做法,都是在成功以後由別人宣揚出去的。如果他沒成功的話,他做的那些事都是反面教材。對於您的話,既然是在網路上分析研究,成不成功自然得先由網友提出來。我回應道,譬如,我先後提出的三大理論創見,即新三元悖論,大小經濟學,新痛苦指數,在人大經濟論壇被評價了三五年,贊成者有之,中立者有之,反對者有之,眾說紛紜,難以定論。說明什麼呢,越是理論創新的東西,越是學術前沿的東西,越是莫衷一是,真理越是模糊不明。所以說,評價可以有,但是最根本的討論,還是要回到這三大理論創見的具體論述上來。也就是說,三大理論創見,既是立足點,又是落腳點,更是突破點,而無論怎麼評價,都不能離開這三點,要分清主次輕重,何為主,何為重,三大理論創見是也,何為次,何為輕,評價是也。至於其他評價,譬如,學者,可以被評價,但主要還是自身學習研究出來的,而且是長期甘坐冷板凳。否則,就不可能有真才實學,就不可能是真材實料,就不可能名副其實。譬如我,讀書學習有三十四年,其中經濟研究十八年。或者,在校學習十九年,閉門研究十五年,前前後後,從未懈怠。再譬如,成功,也可以被評價,但主要還是自己埋頭苦幹出來的,而且是百折不撓不斷摸索,否則,害怕吃苦,沒有耐心,信念不堅定,毅力不到家,極有可能,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也就是說半途而廢。譬如我,在多年苦讀精思的基礎上,先後提出三大理論創見,著有《中國經濟如是說》《人生經濟沉思錄》,總計達百萬言,讀者有百萬眾,躋身全國有影響的獨立經濟學家行列,先有堅韌不拔之志,後有叱吒風雲之威,先有滴水穿石之功,後有朝野上下之名。有人說,學者也罷,獨立經濟學家也罷,不是自封的,我極為贊同,扎紮實實長期學習研究是硬道理。只有如此吃苦耐勞,才能成為真正的學者或獨立經濟學家。有人還說,成功不是自詡的,同樣,我極為贊同,踏踏實實埋頭苦幹是硬道理,只有如此堅持不懈,才能逐漸走向真正的成功。過去,我說自己是學者或獨立經濟學家,不是為了欺騙誰,不是為了虛榮,而是功到自然成,本色使然,職業如此。至於成功,同學者或獨立經濟學家一樣,我說的都是客觀事實,從無誇大。實事求是或一老奉實,是我搞研究,包括為人處事的一貫作風。過去,現在,將來,永不改變。一老奉實,是一句實實在在的家鄉話,更是我的父母親堅持掛在嘴邊的四個字。無論是上中學讀大學,還是大學畢業後,父母總是用這四個字教育我,做人要一老奉實,幹事要一老奉實。那麼,「一老奉實」究竟是什麼意思。我翻閱了大字典,一是純專,老是時間久,奉是遵守,實是實事求是。說白了,就是不虛假不浮誇不高調。回顧過去三十四年的讀書生涯,我自始至終沒有離開「一老奉實」這四個字。當下,我心中有一個希望,就是在以後歲月里能夠不忘父母親的諄諄教誨,認認真真繼續踐行「一老奉實」這四個字,以夯實自己的人生根基,做出更好的成績。更進一步講,我本質上就是個一老奉實的讀書人,即除了讀書,就是寫文章。再問,什麼是一老奉實,就是自始至終實事求是,堅持干實事和說真話,不搞虛假宣傳,以真面目示人。如果有宣傳,就只有發表文章一條途徑。一直以來,我都是靠自己的真實勞動,來贏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和認可。即便有媒體主動找我,我也是婉言拒絕。因為,一來,我出道時間非常短,與名家大腕相比,學問尚淺。二來,通過長期的讀書生活,我比誰都明白,做學問,要按照「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古訓來堅守。在我經常活動的新浪微博上,不斷有人誘惑我買粉,我從來不為所動,即便轉發和評論很少很少,我依然如故。有人說我炒作,是為了謀取商業利益。其實,我從來就沒有炒作過,只是在老老實實地寫文章發文章。至於謀取商業利益,就更是笑談了。譬如,我如果出書,不但沒有掙錢,還要自掏腰包。前一本書《中國經濟如是說》,要花近三四萬,後一本書《人生經濟沉思錄》,要花近兩三萬。所以,獨立搞學術,沒有什麼可觀的利益可賺,只有投入,暫時還沒有多少收益。試問,我做得這個事業,即不結婚不工作,獻身學術,再有誰願意這樣干。可以說,除了我本人全國絕無僅有。所以,希望大家多理解我的難處,能支持就支持一把,哪怕是精神上的安慰或鼓勵都行,就當是積德行善吧。再者,大家本質上都是修行中人,我說的這個,也不是什麼苛求。當然,不是反對批評,不是排斥評價。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你是從什麼時候發現自己變了?
※略帶傷感的人生
※美文:人生路上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永遠的奮鬥
※人的生活為什麼這麼難而漫長,而快樂為什麼這麼短暫?
※為什麼你越看雞湯,反而越沒有長進?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