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信仰到底是什麼

信仰到底是什麼

竇 旭 民

單就「信仰」一詞來講,原意是指對聖賢的主張、主義、或對神的信服和尊崇或對鬼、妖、魔以及天然氣象的恐懼,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故而,信仰與崇拜時常聯繫在一起,但有時也有所區別。

英國著名社會改革家塞繆爾·斯邁爾斯在《信仰的力量》一書中寫道:「能夠激發靈魂的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著我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我們獲得勝利。」

從而可見,信仰就是一種偉大的目標和崇高的人生嚮往,也是人們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持有和選擇。

要是說得再詳細一點,信仰就是人們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某人或某物極其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者效仿的榜樣,是一個人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根本準則和態度。  

信仰無所謂真假,它的本質是相信其正確,甚至寧願相信其正確,而不在於其是否真實。因此,信仰就是對人生意義的一種假定。人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可言,所謂的意義就在於自己給自己「設定」的一個意義,不同的人「設定」有不同的意義,沒有統一的公認的普遍的人生意義。有人說「信仰就是自以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我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信仰的對象分為宗教信仰與政治信仰,如果處於佛教熏陶之中,其信仰自然是佛祖了;如果處於伊斯蘭教化之中,其信仰當然就是真主了;如果處於基督教感化之中,其信仰最終是上帝了……。一個人如果污染於金錢銅臭之中,那麼追逐金錢銅臭就是其信仰了。

信仰是時代的產物。由於「物質決定意識」,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人與人的信仰自然也就不盡相同。宗教信仰一般是有神論者對某一宗教教派的思想;而政治信仰則是指某一社會群體對社會、國家和世界共同持有的觀念。

崇高的信仰來自於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自於一個進步的社會。人們只有尊重「大地母親」,呵護「地球搖籃」,服從客觀規律,服從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才是崇高的信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立的位置,而是所奔赴的方向。正確的信仰,則是一種偉大的目標和崇高的人生嚮往,是人們追求幸福的精神支柱;崇高的信仰更是共產黨人執政為民、艱苦創業、立身做人的燈塔。

做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具有堅定的信仰,絲毫不得動搖。在血與火的戰爭年代,即使失去生命,信仰不變;在和平建設時期,即使犧牲個人利益,信仰不變;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中,即使受屈受辱,信仰不變。面對「體制轉軌、社會轉型、思想多樣、利益多元」的現狀,依然矢志不渝地堅守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並且自覺自愿、鬥志昂揚、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地踐行改革開放,積極努力、腳踏實地、不屈不饒、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一個人有了崇高信仰,必然就有堅定的信念。愛因斯坦說過:「由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對此,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具有最強的說服力。我們由一個僅有十幾名代表開會宣告成立的政黨,在發展歷程中,遭受過多少磨難,經受過多少打擊,有挫折,有困苦,甚至有過慘重失敗……。但是共產黨人沒有心灰氣餒,始終對黨的前途充滿信心,浴血奮鬥,前仆後繼,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正是這樣的經歷才成就了偉大的黨,創造了中國的奇蹟。

由於幾千年封建思想及專制傳統文化的影響,國人喜歡民主不喜歡法治、信奉民主不信奉法治,統治者和平民的法治意識普遍不強;另外,國人直到今日仍把法律當作一種工具而不是信仰,在工具的意義上使用法律,使法律成了為政府服務的工具。

中國要發展民主政治,建設民主國家,就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大家明白,法治的核心是憲治。憲法應該成為政治權力運行的主要依據,依法執政應該成為執政的主要形式,一切政黨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中活動。

可惜的是,當今有個別人雖然身為共產黨員,甚至還擔任一定的職務,可不像一個共產黨員所作所為。他們熱衷於官場「混跡」,不擇手段,「買官賣官」,濫用權力;要麼故弄玄虛,蓄意「做秀」,騙取民意;要麼玩忽職守,瀆職侵權,我危害百姓。有的甚至赤膊上陣,到處斂財;有的則為了滿足私慾,腐敗墮落,在人民群眾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我不相信這種人還會有什麼崇高信仰,還會有什麼堅定信念,他們只能是共產黨人的叛徒和敗類。

推薦閱讀:

易中天:有崇拜無信仰,中華文明憑啥成為世界唯一綿延至今的文明
墨子中提到上敬天,下愛民,為什麼還要奉鬼神?
中國為什麼是信教人口比例最低的國家?
假如信仰撒旦但不虔誠,死了會入天堂么?

TAG: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