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普洱茶應該這樣泡

第一泡

  第一泡稱為「溫潤泡」,提壺注入沸水至茶壺一半的水量,迅速上下左右搖晃一下茶壺,把水倒出,動作要迅速,一氣呵成。這樣既可以洗茶,又讓茶葉得到初步滋潤、舒展。

  大多數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數年後飲用的,儲藏越久,越容易沉積脫落的茶粉和塵埃,通過洗茶可達到滌塵潤茶的目的。

  但是這個過程見仁見智,有些人不主張洗茶,認為第一泡的茶湯乃精華之所在,其滋味非之後幾泡所能比。

第二泡

  第一泡水倒干之後開始第二泡。注沸水入茶壺,由於倒入時有溫度損失,此時要想辦法提高溫度,可以趁第一泡洗茶之機,將稍稍冷卻的開水加熱至沸騰,再開始第二泡。

經過提高溫度,如果第二泡已將香味衝出,則出茶時不要倒干,茶壺中大約要留1/10的茶湯,主要目的是讓茶中所含物質充分溶解於水中。

  

第二泡時將壺內茶湯倒入茶海,並留少許茶湯之後,如果沖泡的是陳年普洱,不要打開壺蓋,將茶壺靜置一會兒,再進行第三泡;

如果在茶葉散發的氣味中聞到些許澀味、酸味等雜味,可以出湯留水之後,開蓋大約半分鐘到一分鐘,再將壺蓋蓋上靜置;

如聞到的澀味、苦味、酸味比較重,開蓋之後要等到壺口沒有蒸汽冒出,用手摸壺身,不太燙且可以摸5秒以上時,蓋上壺蓋靜置。

  第二泡停壺靜置的步驟比較重要,這段時間的控制意在設定壺內水溫,只有溫度適宜,茶湯才會顯現出該有的風味。具體浸泡時間視茶量而定,茶葉放得多,浸茶時間就要相應縮短;如果置茶量太多、溫度太高,第二泡之後應立即衝下一泡。

  一般而言,無雜味之茶浸泡時間在20-40秒內。緊壓茶如磚、餅、沱茶的浸泡時間可以短些,普洱散茶的時間則稍長,但都不宜浸泡過久。當然,沖泡者可依個人喜好調整茶湯濃淡。

不同的普洱茶品,其生熟、陳期長短、茶性強弱均有所差別,要掌握浸泡時間,除了平時多積累外,還可由短漸長依個人口感需求作調整。

  

第三泡

以第二泡衝出香味為例,浸茶時間結束,沖入第三泡沸水。水溫要求並不嚴格,不要求很高的溫度。

第三泡的浸泡時間大約為1分鐘,可以用倒出的茶湯檢驗,如果顏色不夠濃,就再等一會兒,不過出茶之時,要將壺稍微搖一下。之後的幾泡情況大致與第三泡情況大致與第三泡相同。

好的普洱茶茶湯呈透亮的深棗紅色,上面浮有一層霧,霧越黏,吹之不散,茶湯不酸,則是難得的好茶。

  最後一泡

   在所有茶類中,普洱茶是沖泡次數最多的,可反覆沖泡直到顏色變淡、味道變淡。陳年普洱茶可沖泡的次數較近代普洱茶短,一般為7泡左右;新制或陳年不久的普洱茶,有些可沖20泡。

但是沖泡的次數不是絕對的,沖泡過程中,等待一定時間後出茶,如果濃度不夠了,則此泡已經為最後一泡。

如果沖泡的為陳年普洱茶,實是得之不易,本著敬惜天物之原則,在所謂最後一泡茶湯倒出之後,且勿著急清理茶渣。可以用滾燙沸水低沖入壺,之後蓋上壺蓋,將壺靜置一旁。

待茶壺溫度降至室溫時倒出茶湯,或許能品味到熬普洱茶才有的味道。如果濃度控制得當,此一泡仍不失為好茶。

對於在泡茶過程中,要不要和上蓋子,也成了許多茶友爭議的話題。

沖泡普洱茶,通常有「透」和「悶」兩種泡的技法。

「透」是指在沖泡過程中,不合上蓋子,保持透氣性,茶味在水中慢慢析出,時不時的飄過陣陣茶香。

「悶」是指沖泡過程中,合上蓋子,保持內部高溫狀態使茶葉內物質快速析出,加重茶湯的滋味。

在沖泡普洱茶時,怎麼使用「透」和「悶」技法,應根據茶性與原料的嫩度狀態而定。一般情況下,用料較嫩以「透」為主,用料相對較老以「悶」為主;茶性濃烈的以「透」為主,茶味清淡的可以「悶」為主。

一般來說,生茶不適合悶泡,「悶」過之後會使香氣不易顯露,熱氣得不到散發就會讓茶葉「悶熟」,而且茶湯的「水味」比較重,同時「悶」也會加速茶葉中內含物質的溢出速度,導致一泡茶的「上段」和「中、後段」茶味表現落差過大。

趁著天光正好,何不為自己泡上一壺茶,享受這片刻呢?

推薦閱讀:

想在網上開一個虛擬普洱茶舍買普洱茶!不知道怎樣才可以得到關注!?
普洱茶是一條河流
普洱茶入門(三)
有關茶界紙上談兵、站著說話不腰疼及其他

TAG:普洱茶 | 普洱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