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了空居士語錄

【轉載】了空居士語錄(2011-04-29 13:23:55)

【研習八萬四千法門,不如窮其餘力精修一門。本文轉自QQ群共享文件,與有緣者共勉】由於匆忙未經了空師傅親閱,雖想保持原話,必定還有一己之見,望師傅師兄憫其發心,幸勿為過。

我自幼恬靜善思、好學強記。又興遇良師教導,加上勤修苦煉,略有所得。後又尊師所囑,參學諸家,以善學業。如今回首,道途歷歷。忽憶師言,利他自利。尤見時下,網路方便。四方學人,求知若渴。我今在此,盡我修證,和盤托出,付予有緣。學人免慮,我存保守。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古今聖賢,不二教誨。」這樣的師傅足可以出語錄了。此語錄可謂一語道破、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發人深省、令人狂心頓歇、如沐春風、如服澧酪、如飲甘泉……

1、萬事萬物皆有場,人也不例外。真誠的恭敬一切,練功者自身的場能夠與外界人、事、物的場融合使彼此的場都得到増強。這種作法是自利利他的。

2、修鍊的過程就是不斷向外界吸收能量的過程。

3、科學的態度應該是實事求是的,對不理解的現象不應該隨便說有說無,說對說錯。應該親自參與實踐和研究,虛心請教「內行人」。因為隔行如隔山,外行人說內行話經常會貽笑大方。

4、真正成就「煉虛合道」者,皆明了「我、法」本空,哪有是非人我?

5、修鍊是有景有驗的。

6、自古到今,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是因為修鍊者未遇明師,未得正法或用心不精。

7、明白人皆知了:萬法歸宗。宗是什麼呢?「宗」就是精、氣、神、虛、道。

8、練功者時時處處要有「以眾人為師」、「以萬物為師」的恭敬心;要有「利人濟物」的慈悲心;孝敬父母、長輩,愛護晚輩、下屬;遵紀守法,忠於職守……總之,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9、本人一向以眾人為師,以萬物為師,至誠恭敬,不敢妄為人師。

10、佛經上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道家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許多古聖先賢都親證萬物是從同一個生命體產生出來的,也即是萬事萬物是密切聯繫的、不是孤立存在的。現代也有不少人,通過一段時間的練功,同樣能不同程度的體證到這個現象。

11、人的錯誤思想和行為是怎麼產生的呢?其重要原因是有我執。

12、修鍊最重要的是安心,象我們這樣整天是是非非的,如何修鍊呢?我覺得首先要聽古聖先賢的話,相信萬事萬物是密切聯繫的,是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

13、如何懺悔呢?為自己懺悔同時為對方懺悔。為什麼要為自己懺悔呢?因為一切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物,和我們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因果關係,所以要為自己懺悔;別人的醜惡我幫他懺悔有什麼用呢?因為萬事萬物是密切聯繫的,我在心中至誠地幫他人懺悔,對他人的止惡揚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這不是迷信,是場的互相作用。

14、不管我們信不信六道輪迴,但「因果」是絕對否認不了的。

15、至於為什麼信佛的人,有些會看見佛的形象;信耶穌的人,有些會看見耶穌的形象……這應該是場與場之間的融通產生的效應,信念就好象收音機在接收不同電台時的調頻似的。

16、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啊!喜、怒、哀、樂都會從眼神流露出來。有成就的藝術家真是皈依了藝術啊!可能對其他的得失看得很淡。整個心靈世界基本上是被自己所熱愛的藝術所佔有了,是非常寧靜的、非常美好的。美好的心靈世界,自然使心靈的窗口(眼睛)流露出清澈、美好啊!

17、為什麼「阿彌陀佛」這句話能夠流傳千古,而且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呢?其實,「阿彌陀佛」的本意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覺」。「無量光」,其中有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心胸開闊、無限美好等意思;「無量壽」,是「無始無終」、無窮無盡、永恆等意思;「無量覺」,就是一切覺悟,也就是具有究竟圓滿的智慧,能夠明白一切的道理……這是何等的美好、何等的吉祥!再沒有比念「阿彌陀佛」更殊勝的祝願了!

18、願大家都心念「阿彌陀佛」,身行自利利他事業,我們的世界就變成西方極樂世界啊!

19、其實,修鍊不外是內修氣脈、外鍊氣場。功法雖多,皆是因人而設,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說到底,自修鍊是一種自我調整的過程:對體內是調整內氣的分布和動態,對體外是調整自己的氣場和周圍環境的場相互協調;

20、為什麼「心誠則靈」呢?其實「誠」就是誠心,也是認真做,這是一種心理狀態。萬事萬物皆有場,調整心理狀態就是調整人體場的狀態。如果自身人體場的狀態與周圍環境的場的狀態和諧時,則彼此融通成為一體,使自身的人體場大大的增強。

21、為什麼強調至誠呢?至誠的心是很認真、沒有雜念、沒有我執,不知不覺符合修鍊最高境界的狀態:無念、無住、無相。

22、只要你的思想和行為是正確的,你的人體場永遠和宇宙一切良好場融通、永遠和古今一切高功夫者的氣場融通,你的功夫永遠是上長的;如果你的思想和行為是錯誤的,尤其是知錯不改、甚至是明知故犯,你的人體場很快與周圍的場脫離,功夫迅速下降、甚至消失,人也會變得脾氣古怪、或者焦慮、暴躁、心神不安,甚至還會生病或產生某些不愉快的事情。

23、我不用一般人的那種方法採氣,我是用融通萬事萬物的氣場的方法採氣的。

24、時時處處對父母、對長輩、對上司要有真誠恭敬的心;對同輩要有真誠友愛、謙虛的心;對晚輩要有關懷愛護之心;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負責,盡心儘力,不要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對自己的東西和公共財物,都要珍惜愛護……只要這樣認真做好,你就能夠融通周圍的一切人、事、物的氣場,使你的氣場和內氣不斷增強,每時每刻你都在採氣,每見到一個人,你的氣場和內氣都會增強,每辦一件正當的事情、每到一個處所、每看到一件東西……都能使你的氣場和內氣增強;就是回想往事、展望未來……都能使你功夫進展!

25、我修持多年,讀了很多書,也參訪了許多善知識,我現在終於明白了:念佛法門是十方三世的無上妙法。

26、一切的修鍊方法,歸根到底是為了達到將小我融入宇宙統一場之中,達到與眾生萬物同體,親證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覺的圓滿境界,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把握自己的命運,明白從何處來,又該往何處去。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該怎樣做才是如理如法的。

27、練功練得好能夠流通氣血、調和陰陽……能夠防病治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能夠陶冶性情,糾正不良的思想和行為,有利於家庭的和睦、工作的協調、社會的安定……甚至能夠開發智慧,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所以人人應該練功!

28、人人應該練功,時時處處都可以練功!

29、我認為,「入靜」要在日常生活的時時處處做起:「凡事儘力而為、做人問心無愧」;做事要將心比心,如果老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事物,煩惱一定很多,因為自私自利啊!世間的事物是沒有完美的,如果明白這一點,時時處處「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然和周圍的一切和睦相處,心平氣和。以上這些如果做到了,整天都是「入靜」啦。

30、假如傳功者具備有道家所說的「煉虛合道」或者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性」的高深功夫,學功者又是真誠恭敬的,這就成了「心心相印」。因為功夫高深的人個個都是真誠恭敬的。彼此真誠恭敬就「心心相印」、「至他不二」,學功者一下子就溶化在傳功者的氣場之中,馬上出顯「周天」循環或者通「中脈」、「煉神還虛」等境界,這就是「頓法」的傳授,根本連一點「火候」都不用講。

31、古之聖賢說,諸法平等、萬法歸宗。其意思是一切正確的修鍊方法都能使修學者獲得一定的功夫;所有的修鍊方法修到一定程度其效應是一樣的。因為人體的經絡結構是基本相同的,無論練什麼功法,身體上的反應現象差不多也是一樣的。

32、功法和門派雖然很多,但確是殊途同歸。入門的方法千差萬別,練到氣通大周天之後,基本上都是無為的;等到氣通中脈之後根本就沒有什麼特定的功法了,行住坐卧、待人接物、起心動念……一切都是在練功,是不練而練、練而不練。即使是為人發氣治病,也是跟練功的感覺一模一樣。

33、我衷心希望所有的練功者:不要自高自大、自贊毀他;不要此山望著那山高、見異思遷;不要有門派之見、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要迷信某些古書的怪異言論;要牢記修心養性、行善積德、端正宇宙人生觀是修鍊的大根本。

34、功法和門派很多,終極是不二的。這個不二就是古聖先賢所說的「天人合一」、」煉虛合道」、「明心見性」。之所以分許多流派是因為傳功或授教者境界不同,或者是面對學煉者不同的素質而設,因此只有修鍊層次較低的人才有門派之爭,進入高層之人都明白萬法歸宗:「不二法門」。

35、「明心見性」之後的修持,從「事相」上最出名的有兩種方法,就是禪、凈。「禪」是講:無念、無住、無相;「凈」是講:一向專念。「禪」和「凈」我都修過,我深深的體會到,進入高層次之後,修「禪」和修「凈」的意境是一樣的:都是「無念、無住、無相」。

36、「凈」宗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本意是「無量光、無量壽佛」,「南無」是「皈依」的意思。「念佛」功深自然會覺得「不念而念、念而不念」,天宇之間祥光盈瑩,「我、法」兩空。這也是「無念、無住、無相」的意境啊!確實是「禪、凈」不二。

37、總而言之,上根之人修「禪」能快速「明心見性」,中、下根之人修「禪」可能一輩子不能「明心見性」,不能「明心見性」的人一定出不了「輪迴」;修「凈土」的人,無論上、中、下根,只要具足「信、願、行」都能往生「極樂」,不入「輪迴」,但今生不一定能「明心見性」。

38、萬事萬物從表面上來看雖然沒有什麼聯繫,但卻通過場而緊密聯繫在一起:大至星球、小至微塵……都通過場而連成一體。從場這個層次來看整個大宇宙是一個整體,一切事物都是密切聯繫的、一切神秘現象都是與場有關的。

39、人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來增強自身的場的強度和穩定性,這些方法現代人籠統的叫做「練功」。練功和不練功的最大區別是精神是否內守。也就是說,精神和肉體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練出功夫,神不守舍是練不出什麼功夫的。因為只有內氣和外場的不斷增強才能產生氣功功夫。

40、在宇宙之中到處存在一種能量,這種能量是萬事萬物散發出來的,這種東西古人叫做「精」。「精」是場和內氣乃至萬事萬物的基本構成物。

41、不過單靠精神內守,一般來說只能練到大小周天的境界,要修成高功夫還需要修心養性、行善積德。

42、為什麼高功夫的師傅個個強調行善積德呢?因為行善積德能破「我執」。我執太重的人他的心理場的範圍太小,採集宇宙之「精」的量也少;其次,我執太重的人是非得失較多,整天心緒不寧,心理場動蕩不安,不能跟生理場很好的疊加,造成身體聚能不良;再次,我執太重的人,不能同化周圍的氣場,甚至跟周圍的氣場經常衝突……使功夫不能進入高層次。

43、哪一類的心愿容易實現呢?自利利他的心愿最容易實現!因為天地萬物是無私無欲的,它們的場也是無私無欲的;人的第八意識場也是無私無欲的。自利利他的心愿也是無私無欲的。大家都是無私無欲,我的場與萬物的場融為一體,這個心愿的能量就很高了,會強烈的影響著周圍的一切,從而使心愿變成事實。

44、做好事而不圖名利的人,他的心是無私無欲,他的人體場與天地萬物的場融為一體,從而得到增強和穩定,所以人也感到安祥舒暢;喜歡做好事的人,他的念頭經常是善良的,這些善良的念頭無形之中也成了良好的願望。這些良好的願望在強大的場中,不知不覺具有很強的能量,到一定時候,自然變成現實。

45、真正有高功夫的人,個個都是品德清高的。貪圖名利、損人利己會自我封閉,自我束縛,不能進入與萬物同體的高境界……這是萬古不易的規律!

46、從現代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地球上所有的人將都成為親戚;從三世因果的角度來看,十方三世諸佛和一切六道眾生是一家人;從真心佛性的角度來看,佛和眾生是同一法體!所以古聖先賢都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也幸授奉行。

47、讓我們解脫自我,放棄利害得失,讓我們一起奉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48、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無論在家裡、工作單位還是社會上,牢牢記住與人為善。這是保證自己的心能夠真正的安靜。

49、念佛就是以一念代萬念幫助練功者入靜;同時不管是出聲念還是默念,練功者在心裡聽著念佛的聲音時,會覺得這種聲音充滿體內外,這能夠淡化練功者第六和第七意識,有助於第八意識的顯現而融通宇宙統一場,進入萬物同體的高深境界。

50、一切能夠引起你心煩的事你都要予以原諒,以往做錯的一切要至誠懺悔……這些做法也叫作「洗心」。也即是將你的心靈清洗乾淨。隨者心靈的凈化,練功者的入靜程度會逐漸加深,這種「靜」才是真正的靜、是心平氣和的、頭腦清醒的、思維有條有理的。

51、氣通大周天之後,內氣都是自動運行的,練功者主要是返觀(或返聽)全身(或局部),同時兼以洗心,功夫深化的標準是心情越來越平靜,大腦越來越清晰,對於念頭的解答快而准;身體越來越舒服,內氣越來越流暢,練功的時候覺得時間過的很快,雙手的電麻感越來越明顯但身上的熱氣感不一定明顯。

52、我自幼恬靜善思、好學強記。又興遇良師教導,加上勤修苦煉,略有所得。後又尊師所囑,參學諸家,以善學業。如今回首,道途歷歷。忽憶師言,利他自利。尤見時下,網路方便。四方學人,求知若渴。我今在此,盡我修證,和盤托出,付予有緣。學人免慮,我存保守。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古今聖賢,不二教誨。

53、返聽就是用心聽、也就是用意念聽.

54、修鍊是實踐,決不是單純理論上的探討,更不是文學創作。

55、如果在繁華的都市中,面對著形形色色的事物時,還能保持頭腦清醒、心平氣和、得失隨緣、精進正道,這個人一定具備高深功夫。因為他具有很深的定力和很高的智慧。

56、只有自己的心比較安定時,才有可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也只有認清事物的真相,才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安定下來;心越安定,事情就看的越清楚……這就是「定能生慧」,也就是「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

57、我們是社會的人,一切要從利益家庭、利益社會出發。修鍊是為了完善自己,不斷提高「德」、「智」、「體」的水平;千萬不要將自己修成一個怪物,搞得跟家庭和社會格格不入。請記住,神仙和佛菩薩絕不是木頭人,他們個個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博愛者。

58、古人說「忘我」和「無我」,並不是真的將自己的身體拋棄了,而是要你去除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證悟天地萬物與我同體的境界,也就是我是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

59、修鍊的過程,就是身體在不斷集聚能量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不斷的採氣和融通外界各種氣場的過程。會不會跟那些不好的氣場融通呢?一般不會。場與場之間的融通是同步共振、對號入座的。

60、心靈越凈化,精神越穩定;精神越穩定,心理場和生理場的疊加程度就越好;心理場和生理場的疊加程度越好,對周圍環境中遊離態的能量的吸附和融通身邊的各種場的能力就越好,功夫提高就越快。

61、有些人問我為什麼喜歡修鍊,因為我覺得正確地修鍊能使人身心健康、甚至可以開發智慧。我寫文章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幫助初學者,希望他們少走彎路,更希望他們不要誤入歧途,能夠得到真正的利益。

62、「凈化心靈」為什麼這樣重要?這是修鍊的根本。心靈不凈,心不安定。不管你怎樣勤修苦練、即使又有明師指點和加持,也修不成高深功夫。因為心不安定,心理場和生理場不能良好的疊加,人體場經常動蕩不安,不是以自己的身體為重心,身體不能較好地聚集能量,哪有功夫啊!

63、有些人喜歡說:「天機不可泄漏」。其實「天機」就是事物的規律啊!有什麼不可泄露呢?

64、其實有關修鍊方面的內容濃縮起來是:輕輕意守下丹田、丹田得氣、氣通小周天;丹田氣滿、氣通大周天;輕輕意守中下兩丹田(氣通五臟六腑);意守上中下三丹田成一整體(也即輕輕意守全身),到一定的程度自然「開天門」、「出陽神」。

65、功夫進展的快慢,至關重要是心性的修養。

66、功夫越深,體內氣機越平穩、細密,身心越虛無、舒適,頭腦越清醒;體外氣場光感越強,覆蓋範圍越廣。到一定程度修鍊者會覺得自身氣場寬廣無邊,充塞天地,這就是初步合「道」了。嚴格來說,到這個時候才稱得是修鍊真正入門。

67、處在「虛空」層次的練功者感到天地很寬,就好似游泳者將頭露出水面。這時意念的感覺還是以平面為主。這個層次的練功者是不是頭頂沒有氣場?不是,是氣場還不夠強。繼續修鍊功夫更深了,頭頂和身體周圍的氣場也更強了,這個時候修鍊者的身心完全沉浸在強大的氣場之中(就好似游泳者潛入水中)。感到身體和氣場徹底融為一體,身體輪廓的感覺非常淡薄。連自己的一切念頭也融化在這個氣場之中,那個「天地寬廣」的感覺也消失了,從而出現了「奇大無外、奇小無內」的特殊感受,這種感受古人叫「虛空粉碎」。

68、古往今來,修鍊者的低目標是強身鍵體,高目標是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管目標高低,都必須注重身心健康,也即是古人所謂的「形與神俱」、「形神俱妙」。換句話說,就是要保持「人體場」和自身身體和諧統一。

69、從人體場的模式上來看,到達「虛空」層次的修鍊者心理場基本能以自己身體為重心,籠罩著周圍的一切,生理場和心理場良好的疊加,使修鍊者的身體聚能良好,因此身體素質和功夫能夠迅速提高。到達「虛空粉碎」層次的修鍊者自身生理場和心理場高度吻合,身體高度氣化,場即是「我」,「我」即是場。而且這個時候的「我」是大公無私、光明磊落、自自在在……空有不著、愛憎無戀,但又了了分明。這時候修鍊者的意識已屬於第八意識,意識模式基本以「整體」為主了。功夫至此,自然界中種種能量場都會感而遂通、自在無礙矣!大智慧、高能量可望成就!!

70、從場的統一性和萬物基本構成物的統一性可以看出,自然萬物之間既有它的獨立性,也有它的統一性,那些統一的部分便形成了宇宙的大場,這個大場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宇宙統一場」,古人所說的「天」、「道」、「實相」。

71、「天人合一」、「煉虛合道」、「明心見性」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在層次上還有粗細之分。修鍊達到「虛空」層次,便可認為是「天人合一」;修鍊初步達到「虛空粉碎」,便可算是「煉虛合道」。惟有「明心見性」、親證「實相」,這個層次最為精微,這個層次的場是零維,是徹底的虛空粉碎。

72、「場」的層次是很多很多的,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來形容還遠遠不夠。從理論上來講,一朵花既有它整朵花的整體場,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也有各自不同的場……依此來看,小小的一朵花它的場就無窮無盡了,更何況浩瀚宇宙,物象無量!性質相同的場就會彼此融通成為一體,性質相近的場就會部分溝通,互相影響。但是一定沒有絕對相反的場,也就是不管如何對立,總是還有一部分是統一的,那就是上述所說的「宇宙統一場」,也就是眾生的「佛性」,萬物的「法性」。

73、我親自體證,「場」無處不在、無物不有!深入定境的人皆可見到自身、他人乃至萬物一毫一發都大放寶光,遍照十方,光光相映……一切物象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在這個大光明之中,我們會明白,籠罩著萬物的這個光明的場不是我所有,也不是某些人、物所特有,而是一切人、物所共有;一切善惡境界都是這個大場的一部分,人和萬事萬物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場密切聯繫、渾然一體。

74、「六道輪迴」、「三世因果」、「極樂世界」……本來都是勸人行善積德、精進正道的。當然,也有一些不善之徒裝神弄鬼,欺騙、坑害不明事理者,這另當別論。從「不同的心理狀態和不同層次的場能是相通的」這種現象來看,相信「六道輪迴」、「三世因果」、「極樂世界」……對於修鍊者身心健康和提高功夫層次有積極作用;從中醫理論的角度來看也是有益於身心,因為善良的人問心無愧,總是心平氣和的;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同樣是很正確,因為善良的人情緒總是穩定的。

75、那麼,釋迦牟尼佛是以什麼方法來觀察宇宙人生現象的呢?就是「禪定」。禪定是什麼呢?就是運用某種手段使自己或他人進入特定的思想狀態。

76、佛經上的「七佛通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也諄諄告誡人們要止惡揚善,願大家自勉自勵,信受奉行!

77、我覺得百千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修鍊流派是佛家的禪、凈、密和道家的內丹術。這四種修鍊法門依我看來,內丹術和密宗側重體內氣脈的修鍊,禪宗和凈土宗側重體外氣場的修鍊。當然,體內氣脈修鍊到一定層次,體外氣場就會隨之大大增強;體外氣場修鍊到一定強度,體內氣脈也會自然貫通。因為內氣和外場本是一體,自然相輔相成。

78、我歷來崇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廣結善緣、常樂我凈」,並且身體力行,樂在其中。我發表文章和為人治病、帶功,就是為了引導廣大修鍊愛好者早日走上正道、步入坦途、學有所成,甚至也能利人濟物、造福眾生!同時也希望為身心被疾病困擾的人們探索一條新的出路。我的一切行為都是義務的,「幫助別人是我的快樂」!

79、佛家將心態分成三個層次,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思想層次最低的人屬於執著,這種人對事對理的看法都非常刻板,不管人家如何解說都很難改變他們的看法。正因為他們對某些事物的固執,從而使自身的人體場出現了頑固的偏轉;思想層次較高的人對於一切事物的看法比較客觀,沒有很深的成見,因此只存在一般的分別而沒有嚴重的執著;思想層次很高的人,因為具有良好的智慧,對所有事物的來龍去脈看得比較清楚,所以在面對一切事物時,心情總是很平靜的,最多是有一點淡淡的理想化的妄想。

80、「心理的狀態就是人體場的狀態,不同狀態的人體場對應宇宙間不同級別的能量場」。這就是修行人必須注重思想境界的原因所在!這也是我要求受功者身心寬鬆的原因所在!這也是接受我功力之後,功夫是否退失或穩定提高的原因所在!這也是疾病是否較快好轉或痊癒的原因所在!

81、關於「我執」,我覺得首先理解成個人的習慣性思想和行為。人是家庭的成員,是單位的成員,是社會的成員,我認為每一個人應該認真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個適合於家庭、單位、社會的人。這個觀點無論是儒釋道都極力提倡:佛家有「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道家有「無為而無不為」……儒家有「克己復禮」……如果能夠這樣做,就是初步破我執了,練功者根本不用特別排除雜念,心總是平靜的。

82、至於破「法執」,同樣是非常重要,不同的功夫層次應該採取不同的練功方法:有些練功者已經通了大小周天,還在死守下丹田「安爐起火」;有些練功者氣滿「三田」天門將開,頭頂有些疼痛,還以為是出偏差;有些練功者已深入煉神還虛還以為「築基」未成……墨守成規和招搖撞騙的傳功者,不知貽誤了多少誠心求道的善良的人們!

83、擇師非常重要,千萬不要誤入「小西天」!

84、為什麼古聖先賢都提倡以「眾人為師」、以「萬物為師」呢?這最主要是訓練人的真誠心、恭敬心。真誠恭敬的心態是最好的練功狀態,能夠融通一切人、事、物的能量場,從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功夫。

85、許多人以為修鍊艱難而複雜,其實是非常簡單、非常容易。跟我學功的人都知道,我只是要求他們:「時時懺悔自己的業障」,「處處見縫插針般的默念佛號」,這樣就可以迅速修出功夫。散步走路的同時在心中至誠念佛,這就是行功;睡覺前在心中默念佛號就是卧功;日常坐、站時如果方便就在心中默念佛號,這就是坐功和站功。當然,每天最好有一定的時間正規打坐或站樁,這樣效果會更好。

86、許多人經常問「入靜」和「入定」有什麼不同,事實,這兩者的最大區別是修鍊者的身體有沒有明顯、穩定的虛無感。「煉己還虛」、「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的階段一般都屬於「入靜」;進入「煉神還虛」階段就屬於「入定」了,入定時,人的全身都虛無了。

87、「入靜」有什麼標準呢?「入靜」絕不是一念不生,而是雖有念頭但不煩躁,也即是心平氣和;「入定」有沒有念頭呢?縱然進入甚深禪定,也會有念頭的,只是念頭相對少一些,這有六祖惠能大師的一首偈為證:「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

88、為什麼我強調修鍊要懺悔自己的「業障」呢?「業障」是什麼?「業障」就是妄想、執著。懺悔「業障」的作用是放下種種思想包袱,使精神處於自然放鬆狀態。其作用也是為了「心理場」和「生理場」良好疊加啊!

89、帶功時我要求身心寬鬆、並強調不要特別入靜,這是因為身心寬鬆時意識沒有特別的執著,「心理場」正好與「生理場」處於比較良好的疊加狀態。為什麼還強調不特別入靜呢?因為入靜也是一種執著啊,它會將你的精神固定在某個位置或某種想法上,這時,你的「心理場」也是嚴重的偏轉或定型啊!

90、「道」是什麼啊?「道」就是宇宙萬事萬物的能量場的總體。

91、深入「煉神還虛」的修鍊者,時時處處都覺得自己身心非常虛無。不管看見或想到任何人、事、物,都會覺得自己身心與之融為一體;如果同時看見或想到許多人、事、物,同樣會覺得大家是融為一體的。總之,自己的身心永遠是虛無的、粉碎的,周圍的一切雖然依舊是看得見摸得著,但總感覺到都融化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場中,一切是那麼虛無,那麼通透,這就是「合道」。

92、有些文章提到「小我」、「大我」、「忘我」、「無我」。那是指什麼啊?簡單來說,「小我」就是帶有比較強烈的主觀意識的「我」;「大我」一般是指大自然,也即是身外的一切;「忘我」是指處於混混沌沌的那種狀態,主觀意識比較淡薄,但大腦不夠清晰;「無我」是指主觀意識比較淡薄,但大腦非常清晰。

93、把修鍊融入到生活中,知易行難。家庭矛盾,工作摩擦,情感波瀾,那一個都是亂人心思阻人向前魔頭。不過佛說:不魔不成佛。轉魔境而顯佛境,是阻力也是動力,是使人向道的種子,也是挖掘成就智慧的工具。

94、佛重智慧而輕神通,因為智慧就是最大的神通,是最大的快樂,智慧就是我們的法身,是我們共同擁有寶藏。生活中時時有智慧的種子閃現。那些不如意、不痛快、不滿足的心理促使你去了解事物的真相,促使你去尋找智慧成長的方法。每一次的自我反省都是對心靈之鏡的輕輕拂拭,每一次的對境懺悔、忍辱精進都是對智慧種子的精心呵護與澆灌。

95、對於一切不如意的事,我是定慧雙運,「定」者是既來之則安之,遇事心不煩亂,保持不煩亂的方法是至誠念佛;「慧」者是盡心儘力去化解所遇到的不如意的事,儘力儘力了無論是成與敗都隨緣了,這就是「看破」、「放下」吧!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吧!這就是解脫吧!

96、阿彌陀佛!與人為善,一心念佛,日久功深,即心即佛,自然定慧具足矣!

97、凈土法門之信、願、行,這個信、願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相信和願望。因為相信阿彌陀佛佛力加持、因為願生極樂,所以不自覺的厭離了六道,這就不自覺的成了心無所住。也許你會說,時時處處精進念佛不是執著嗎?這個執著太妙了!一心念佛,直至念而不念,不念而念,這個能念之「我」和所念之佛融為一體,這就是即心即佛,非「我」非「佛」,佛我無二。那就是真空妙有,真如實相。那就是唯心凈土,自性彌陀。因此,祖師大德一直強調,信、願、行不可少。

98、念佛其實就是練功,禪定就是氣功狀態,要以練功的心來念佛,那就是至誠。有時自然虛無了,也可以順其自然虛無,也可在虛無中提起一點意識輕輕念佛,那就是似念非念,心佛不二。真正的大定是身體虛無感非常明顯,而意識卻非常清醒,這種大定的狀態也叫念佛三昧。無論從什麼法門入手,當進入這種大定狀態時,就是萬法歸宗了,就是不二法門了。

99、阿彌陀佛!一片誠心是精進,一句佛號心即佛。一真法界現全體,一無所得真具足。

100、一般人的練功入靜,是有意識的排除念頭,希望達到入靜。其實那是一種淺層次的入靜,是以「入靜」的這個念頭壓制其它念頭,時間稍久些會覺得心很煩,那是屬於「不堪回首」或「不敢面對」的被動入靜。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些入靜了,那個「入靜」的念頭自然會失去,被壓制的雜念就蜂擁而出,那時一樣是心亂如麻!這也是許多修鍊者功夫不能深化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真的做到內心坦坦蕩蕩、無愧於天地,那不只是入靜、甚至是大定唉!何功不成啊!

101、做好事也是為了破我執啊!因此做好事不要執著功德相,也就是認為自己是做了好事,而應該將做好事當作是一個習慣。

102、「持名則至心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可信的!一切事相皆不離因果,也就是「因」遇到「緣」就出現「果」,我們多生多劫造下的惡因如果今生今世遠離惡緣就可能不會出現惡果。一心念佛,心與佛合,便遠離了惡緣,因而不會出現惡果。

103、大道至簡,我覺得修行的精要是懺悔業障,使心平靜、清凈,便能與萬物感而遂通,智慧功夫自然顯現。而能至誠念佛,那再妙不過:一心念佛,即心即佛,心佛眾生不二矣!

104、許多人以我為師,其實我心中也將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當作師啊,無論是為大家加持、帶功還是解答問題,我都是以至誠恭敬的心。這樣做我們能夠與所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的場能融通,這也是古人所說的「廣結善緣」,能大大的提高自身的境界和功夫。所以我常說,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至誠恭敬之心。佛家最重智慧,也是以智慧的高低來衡量一個人修行的好壞。請大家時時處處保持至誠恭敬之心,修行方有大成就!

105、忍是什麼,忍是還舊賬,去掉心靈深處的負荷。無始以來我們傷害了太多的有情、無情。彼錯即我錯。別人對我的態度正是無始以前我對別人的傷害。面對逆境應真誠對境反思自己以往的過錯,至誠懺悔,安心忍受。即磨練心性又償還了舊債。債去自然身心輕鬆,心也清靜。能安心忍耐了,明白因果了,自然能跳出來看待順逆,看待人生。可以心安順逆環境,天地無限寬廣,生命真實不虛。上帝說我們都是罪人,是有道理的,我們都是在自己鑄下的錯誤中接受懲罰同時又因自己無明又在製造新的錯誤...

106、修鍊的過程應該就是調諧人體場頻率和結構的過程,自身人體場越強,靈敏度越高,頻率也越高,能夠融通更多的其他事物的場。依我體證,內氣和外場是同一整體,內氣強則外場強,外場增強內氣也隨之增強。道家是以增強內氣從而增強外場;佛家多數是增強外場而增強內氣。修鍊的最高境界就是親證實相,這個實相就是「不生不滅」,也就是超越生滅,以現代的言語來說,就是零維。對於這個境界,古聖先賢有許多表述,簡單來說就是「能所不二」,就是「我」和「我」所對的一切是同一整體。六祖惠能大師說,於相離相,於空離空,這裡的「離」其實也不是真的去離開,而是以平靜的心去看待,對於一切境界明明白白,但沒有貪取或厭棄之心。凈土宗所說的信願念佛直至忘我,不念而念,念而不念,也就是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佛號或佛相)融為一體。所以,我總是強調,修行人只要時時懺悔業障,處處信願念佛,定能進入上層境界。

107、一心念佛,替代萬念,得以入靜,在念佛的同時作意守,正好是似守非守,是恰到好處的意守。

108、形象一點說,修鍊的過程就是調整人體場頻率的過程,事實上宇宙之間時時處處都具足一切頻率的場,在一切頻率的場之中,佛的場能量級最高。所以我們只要至誠念佛,或者是心地清凈(也就是禪的境界),就能與佛的場同步,頓入最高境界,成就智慧和超常能力。其實修鍊就這麼簡單,這也是古人所說的「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就是「頓法」!

109、我覺得稱得上高功夫者,應該是身心健康、具有大智慧、高能量(也即是有一定的超常能力)。千古以來,諸佛菩薩、聖賢大德一概認為只有深明宇宙人生真相,精進正道,方能修成高功夫。因此,一切法門都要求修鍊者務必達到身心與宇宙的一切和諧統一,這在功夫層次上來說,是必須達到煉神還虛以上方能親自體證。

110、歷代聖賢傳法,皆以「頓」為主,以「漸」為輔,世人迷頓,反其道而為之,多少固執者幾十年孜孜以求,無甚成就!須知,道本長存,佛性本具。神通智慧我等原該具足。只因煩惱我執,擾苦身心,迷失真常。修行之要,要在「反覆歸真」,徹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與道合真,萬物同體。一切場能息息相通。得大自在,遊戲三昧!有願必成,常樂我凈!

111、有些人說佛家是正道,道家、乃至一切所謂氣功功法都是「外道」,這種說法我覺得不太妥當。古大德云:「圓人修法,法法皆圓」。「正道」與「外道」不外乎是心法不二與心外求法。心法不二是說萬法唯心生,心外求法就是認為有固定之法可修,打個比方,強守丹田這是「外道」,也即是「我在意守丹田」;輕輕意守丹田,似守非守,也即是「我與丹田不二」,這就是「正道」。從境界上來講,自私自利是「外道」 ,光明磊落,大公無私是「正道」。以念佛而論,至誠念佛,求生凈土,同時積極修正自己的言行,這是「正道」。雖然專心念佛,但仍然是非人我,只是指責別人,自己不思修正,這是「外道」……願我們共勉!

112、開心的時候念佛,不開心的時候也念佛,對於身邊的一切事情了了分明,不驚不喜,就是入靜,就是入定。

113、「松、靜、自然」是練氣功的根本要求,請注意身體和精神的放鬆。

114、萬物皆有場,我們時時處處被萬物的場籠罩著。為什麼我們不能與萬物的場良好融通呢?因為有我執,是自己將自己孤立起來。萬物都是無私無欲的,要想與萬物的場良好融通,最有效的方法是凈化自己的心靈:自他不二、自利利他,自然就融為一體了!

115、「三界渾起、同出一心」,一切法門修到高級境界,皆可體證萬物同體。宇宙之內,阿彌陀佛的場最強、最穩!

116、人和萬物的形體都有一定的大小,但人和萬物的場是沒有一定大小的,只能說在某個範圍內,它們的場有一定的強度。所有的場在向周圍空間無限擴展時,在一定的時空領域裡,彼此會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場。這個」統一的大場「就是眾生的佛性、萬物的法性,也既是人的第八意識。

117、修鍊者只要對眾人和萬物都至誠恭敬那就是平等心,無論是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的事物我們稱讚,不好的事物我們懺悔。既萬物的場與你相通唉。

118、對念佛法門生起信心的練功者,無論是自我修學或為人治病真是方便殊勝至極了。「阿彌陀佛」是印度語其含義是無量光無量壽,一切覺悟。在佛經上說,這是西方極樂世界那尊佛的名字,也是諸佛和眾生的佛性的名字;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宇宙最大的場——「統一場」的名字。

119、心平靜並不是沒有念頭,而是雖然有念頭,但是心平氣和。

120、心念,嘴巴不用動,也即是默想。一心誦念,念到非常專心的時候就自然達到無相無住、不念而念,然後得定。只管專心念佛,你可想像為許許多多的人念佛,也可想像許多人和你一起念佛,意境開闊了就容易虛無。念到清凈忘我處,也是凈土啊,一切事相的本體都是佛凈土。

121、今生人家對我們不好是前生我們對人家不好,人家在意識深處留下這個不好的印象,所以遇到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不要反感,應該以懺悔的心態對待,以後我們心田之中就沒有對對方仇恨的記憶,以後我們就不會去報應他,這樣報應就停歇了,就不會冤冤相報。

122、你將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和十方諸佛就最好了,其實念佛之要在於「凈」,凈者即願生極樂,願放下人間的一切是非得失,願將一切功德迴向眾生和諸佛。因為心凈了所以與凈土相應,方能往生,如果我們這時相應了,看起來我們的身體還在人間,但心靈已住極樂矣。所以古大德說,老實念佛,最關鍵是老實,老實就是一心一意,不計較其他,像老實人做事,該做的事都認真做好,念佛也認真念。

123、念經每一句都是迴向啊,不是念完了迴向。我們都是時時處處為諸佛,為眾生迴向功德。

124、做善事的作用是:一、破我執,二、培養慈悲心,三、結善緣。

125、一切興奮都不是功態,功夫高深並不是氣流感很強,而是整個身體虛無感很明顯。

126、開悟的標準是自覺的與人為善,而內心沒有功勞的感覺。有的人好像做到了這一點,但他好像不明白宇宙的奧秘,也沒有什麼功夫啊?在這個基礎上至誠念佛,智慧就出來了,功夫也出來了。

127、涅槃是一切都清楚,時時是善念,而沒有明顯的情緒波動。

128、入靜關鍵是以寬容的心放下一切是非執著,同時至誠念佛。

129、修鍊的人對於自己的念頭要給與正確的答覆,不要強行壓抑。

130、一切善惡業皆有因果、自作自受,唯有本人至誠懺悔方能完全消業或消一部分的業,豈是人家替燒一紙蓮花燈能消的!

131、一個人罵另一個人,肯定是有一定原因。正確的做法是應該生起慚愧的心。也許你會說人家是誤會了,但是也應該慚愧。人家為什麼不誤會別人呢?都是你做得不夠完善使人誤會了,所以都應該首先生起慚愧的心,同時真誠的去面對。

132、阿彌陀佛!修鍊一定要「解行並進」啊!「解」就是理解功理,理解經義;「行」就是實修。只有解行並進,方能親證,只有親證了,才是真正的理解。

133、佛經的結集和翻譯是非常嚴謹的,我等凡夫對於經義切不要妄加猜測,更不可隨口否定。至於「三世」、「六道」、「極樂世界」等是否客觀存在,我等凡夫不要妄下結論。當你依法修行,深入大定之時,自然明白。自古到今,祖師大德沒有一個是傻瓜和白痴啊!

134、罪業只有懺悔方可減輕或消除。如何懺悔呢?關鍵是永不再犯。懺悔為什麼能夠減輕或消除罪業呢?就是因為改過自新,改過了的「我」便不再是從前的「我」了啊!

135、至於「有念」、「一念」、「無念」,有我執時,縱然是「無念」了也是「有念」,無我執時,縱然「有念」也是「無念」。什麼是有我執呢?有私心得失之時是我執;什麼是無我執呢?大公無私、光明磊落之時是無我執。

136、首先自己修鍊好:方便的話就打坐默念佛,不方便的話就自然坐著默念佛,走路的時候也可在心中念佛。念佛時可想像著為一切的眾生而念佛,這樣容易深入無我的境界,也就是煉虛合道的境界。練到一定程度,可以學習幫人治病,也可帶別人修鍊。另一方面,修鍊也可以運用到日常中去,比如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你就在心中默默念佛;比如準備出門辦事,但心裡有些猶豫,你即在心中默默念佛,等到猶豫這種心態消失後,再去辦事,一般來說事情都會辦得很好……

137、其實我帶功很簡單,就是在心中為一切眾生念佛。只要你們精進念佛,功夫進展是很快的。

138、法界如大海,大海不同角落的水或清或濁,或咸或淡情況各異,這鹹淡清濁就是六道啊,眾生執著表象,不知清濁鹹淡的本體都是純水,這個純水就是極樂凈土,就是諸佛法身,你我之佛性。只要明白這一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信願念佛,求生凈土,則心靈當下與極樂凈土相應,當下解脫自在。執著壽命長短是我執未盡,縱然活到一萬歲,因執我身故,依然落在輪迴之中。

139、放生是好的,但不要執著。最好是孝順長輩,尊敬別人。有時看見市場某隻動物特別可憐,也可以買去放生,也許是它和你緣分很深。普通的實在買也買不完,不要執著。

140、心存善念,行善事,這是修行的基礎,也就是我們的人體場在宇宙場中的定位。佛的能量場最高、最清凈,至誠念佛,能夠使我們的身心融入到佛的場中去,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一定的智慧和功夫。說實話,我練功也是念佛,我為人治病也是念佛,我帶功也是念佛。

141、功夫就是治病的能力和改變一些不如意的事的能力。平時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切不要生氣和怨恨,應首先在心中默默念佛,直到心平靜下來,然後才去認真面對,往往都有好結果。偶爾有一些不好的預感,切不要當真,一方面至誠念佛,化掉這個感覺,另一方面如果覺得這個預感比較現象,在思想上要做好準備,但同時也一定要念佛化掉它。不好的預感通過念佛能夠化掉,說明這件事還是沒有很大危險的,接下來就用我們的智慧來分析。如果從道理上覺得可以做,那你就去做,一般都是好的;如果從道理上覺得不可做,這又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沒辦法一定需要做,那麼也只能去做,如果覺得可以不做,那還是不做的好。凡事以智慧分析為主。

142、很難收功說明你入靜很深,你可以輕輕意守手腳,依舊默默念佛,同時慢慢睜開眼睛即可停下來。其實練功到一定深度的人永遠是處在功態中,我就是這樣。

143、見相離相。請大家牢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144、佛學是智慧之學,是教化眾生,希望眾生得以覺悟。覺悟什麼呢?是覺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即是一切有情無情眾生是同一整體,「因果」就是這個整體運動、變化的規律。念佛法門最容易使人覺悟,覺悟就是破我執和法執,一心念佛,直至忘我,就是破了我執和法執。信願往生,就是放下是非人我,這也是破我執和法執。印光大師真善知識也,念佛法門「信願行」不可少。信願者,是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並願生極樂,這能使我們放下萬緣,也就是使我們破我執和法執。行是為了鞏固信願,這三者的完美結合使我們迅速進入應無所住的清凈狀態,與實相相應。實相是眾生的佛性,諸佛的法身,實相處就是極樂凈土也。

你對人家不好,人家肯對你好嗎?人家對你不好,你肯對人家好嗎?也許你會說,你對人家很好,人家對你還不夠好,這多數是因為人心不足高。你不怕下地獄我很理解,今生的挫折你怕嗎?所以不得不遵循因果。西方極樂世界是從事相上講,其理體是遍一切處。你當下如果放下一切是非人我,精進正道而不貪求結果,同時至誠念佛,那你當下即住極樂矣。死後的往生與否對於世人來說許多人覺得無所謂,究其原因就是不知死後是否有靈魂的存在,是否有下世。但是明天和以後還是很重要的,所以至少來說我們要好好把握今生的未來。明白因果,把握好修因和助緣就得大自在了,因果律是適合一切時空的,誰都不能改變它。

學佛是為了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要想得證這個境界,必須放下我執和法執,頓悟不思善、不思惡之境地。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權法,修至極處是不取不舍,非我非他,非我非法。禪、凈、密皆為假名,圓人修法,法法皆圓,禪也好,密也好,凈也好,皆是渡河之舟,到達彼岸舟則無用矣。

145、修行主要是破除煩惱障和所知障,我覺得具體的做法是時時洗心、處處念佛。看待和我有關的一切事物,我是用這兩個辦法:一、將心比心,二、利與害仔細分析對比。因此,面對著複雜的事情,我的心總還是比較平靜。

146、怕什麼啊?你將大千世界當作是自己的身體,將一切眾生、十方諸佛都當作是自己身體的組成部分,就沒什麼怕了。以後漸漸連「我」這個概念也淡忘,也就是一切是「我」,「我」是一切,直至非「我」非「他」,這就是清凈平等的狀態,就是正定,什麼怕都沒有了。

147、念佛一定要為眾生而念,對不對。不能只為自己而念,為大千世界眾生而念,心生慈悲,自己也是眾生。所以說為眾生而念即為自己而念。這樣理解對嗎?了空居士:所言極是,為一己而念這是我執,意念也屬於第六意識的狀態,為一切眾生而念這是無我,意識屬於第七甚至第八的狀態,能大面積的融通各種場能,逐漸與佛的場溝通。

148、六祖惠能大師說:「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六祖大師教導:「禮本折慢幢。」佛經云:「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願大家謹遵佛陀、祖師的教誨,恭敬十方三世諸佛,恭敬一切眾生吧!

149、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第一願是:「理敬諸佛」,這裡的「諸佛」是泛指一切眾生。這與「常不輕菩薩」之行無異,都是教導人們要修至誠至敬之心,也即是對一切眾生要具有絕對的恭敬心。我也如是行:面對「大師」等稱謂時,我慚愧之心油然而生;為人解問答疑時,我總是將一切問題當作是師尊給我的試卷,以至誠至真之心給予回答。每每有法喜充滿之感,功夫境界與時俱增。這大概就是歷境煉心,行菩薩道之妙趣!故而我常對人說:「幫助別人是我的快樂」!願與大家共勉!

150、我建議以至誠念佛而修,即以念佛之念代替一切念。意守丹田時可想像丹田處有一阿彌陀佛像,並對著佛像至誠念佛;意守全身時可想像身體就是一尊阿彌陀佛像,並對著身體至誠念佛,盡量讓默念佛之音聲與自己肉身融為一體。總之,無論意守哪個部位,就想像那個部位有一尊阿彌陀佛像,並對著佛像至誠念佛。想像佛像時只是一念想過即可,不必特別觀想。

如果想採花草樹木之氣,則將花草樹木當作是阿彌陀佛,心中對其默默念佛,直至忘我。如是,自然氣感大增,入靜良好。總之,采任何事物之氣都按上述方法做,對彼對我有益無害。

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人或事,也同樣當作是阿彌陀佛,只管一心一意至誠念佛,直至忘我。這不僅增長功力,改善事態,同時也消除了煩惱。對一切好人好事,同樣是當作阿彌陀佛並在心中恭敬念佛。這樣做既能增長功力也有益於人家。願勤而行之,定獲成就。

151、其實練功也好修行也好,都是一回事,都需要我們去「修」,需要我們去「煉」。自古到今,修鍊法門無量無邊,我覺得長功和祛病的絕對法門是:懺悔業障和信願念佛。懺悔業障的作用是解開內心深處的癥結,使身體內部氣血運行自然順暢,使體外人體場恢復自然能動的狀態,有利於與自然萬物的場融通。信願念佛是因為佛是究竟圓滿者,已親證宇宙人生實相。也就是說,佛的人體場已經與宇宙萬物的統一場完全融通,具有最高層次的能量,我們一心念佛,是調整我們自身的人體場與佛的人體場融通,從而迅速進入功夫的高層次。

152、長年的修行我深深體會到,修行最重要是懺悔業障,也就是去除干擾內心安寧的一切煩惱,去除一切認為修行可能不成功的憂慮,時時保持勇猛精進的信念,專心念佛,以念佛一念替萬念,日久功深自然進入上乘境界。一定能夠成功的!

153、南無阿彌陀佛!有願必成!只有具足真信切願,方能放下是非得失一心念佛。心愿如佛,言行如佛,智慧與神通必將如佛!

154、很好,我們一同念佛吧!請記住,念一句佛有一句的公德。日常生活中可以見縫插針般的念佛,只是默念就行。這就是「凈念相繼」,功夫稍深自然「都攝六根」。直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便可初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心即佛」,一切病痛皆可消唉!「往生」、「六道」也可明白唉!世人多數滿腦子「貪、瞋、痴」,身雖在人道,心卻住在「三塗」;至誠念佛者念念相應,從念佛之日起,心已住在「極樂」,即是「生西」唉!必得「自在」!願君精進!

155、如是如是,性光是練功過程中出現的光感,任其自生自滅吧!得之勿喜、失之勿憂;功夫深時,關竅自開,則性光自然穩定唉!一切修鍊方法皆以清靜心為本,只要做到這一點,功夫會自然而然上升的。

156、鬼壓的經歷主要是不能放鬆,心中有鬼、怪等強烈意識,放鬆、念佛即可。頭部問題可意守腳底或下丹田,忘掉他。頭部、腹部平時可自己做做按摩,放鬆一下。

157、佛經說,能得人身皆是前生勤修五戒十善。一切磨難對於無志者是死亡的墓地,對於有志者磨難則是奮發向上的動力,是成就的基點。改修念佛法門更容易有成效。以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至誠念佛,心與佛合,則我們的人體場和佛的場融通,使我們的人體場得到增強,經絡得到疏通,同時也脫離了不良的場能。願勤而行之!

158、萬物皆有場,一切場共通之處就構成了宇宙的統一場,這個統一場遍布一切處。我們身體內外貫穿著許許多多的場,包括宇宙統一場。我們自己有人體場,我們人體場的性質(暫且稱為頻率吧)是可變的,那就是我們的思想變化,在一切場中,宇宙統一場的頻率最高。諸佛親證實相,就是他們的人體場和宇宙統一場高度吻合。念佛法門就是以我們的真誠心與佛的場力溝通,使我們的人體場的頻率儘可能調整到和佛的場力同步,從而達到最高的能量級。因此,念佛的過程就是調整人體場頻率的過程,念佛念到忘我時,就意味著我們的人體場與佛的場,也即是宇宙統一場開始吻合了,也意味著我們的人體場開始具有高能量。

159、那麼,意識是什麼呢?意識就是靈魂!但這個靈魂是隨著自身的所作所為而改變的,也就是說今生是人,下世不一定是人。那麼下世會是什麼呢?佛經說,隨業往生。因此佛經不說靈魂,只說「神識」。

從上述解釋就可以明白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也可以明白「人真的是在意識控制下做事和生活的」。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還會出現不由自主的下意識或無意識行為呢?這就是潛意識在起作用。這個潛意識就是過去生或過去某些殘留記憶的放映。

命運是什麼呢?命運就是過去包括過去生生世世所作善惡的總和。命運好比種子,當然有好有壞。但是後天的努力也非常重要。只要我們行善積德,精進正道,再壞的命也能變成好命;反之,多行不義必自斃,再好的命也會一塌糊塗!

願大家精進正道、信願念佛,今生必能萬事呈祥,壽終之時定然往生極樂!

160、「相」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事和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含義是,一切事物都是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各種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是條件湊合而生,也是條件缺少而滅。「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這裡的「如來」是指我們的佛性、萬物的法性,也是諸佛的法身。我們的佛性、萬物的法性和諸佛的法身其實不二,就是平常所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也是從理體上對萬象的親證。

161、仙者是煩惱未盡的眾生;佛者是究竟圓滿的聖人。「恭敬至誠念「阿彌陀佛」到無念才是真念,可惜知道的人少!」你這樣說是遠遠不夠的,需知道修凈土法門信、願、行不可少,尤其是「信願」最為重要,而行是幫助鞏固「信願」的。如果沒有「信願」,無論你如何勤行,都不能往生。為什麼呢?信願好比調頻道,行好比定位。以你我凡夫念到無念還不是真念,因為心靈深處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未脫盡。

162、心有嗔恚,即是「地獄」,心有貪念,即是「餓鬼」,心常愚痴,即是「畜生」,貢高我慢,即是「修羅」,常存善念,便是「人天」,一心清凈,利益眾生而不居功自傲,同時信願念佛,思佛憶佛,即是「凈土」,即出「六道」。

163、「只是以後我不會再去拜領導了,不會再去「燒香」,即使去了,也只是禮節上的拜訪。不會有禮物了」。恕我直言,這也是我執啊,給點禮物又何妨!今生大家在一起工作也算有緣啊,將領導當作是自己的親人或師長,豈不更妙哉!

164、開悟其實很容易,就是放下妄想執著。妄想執著是什麼啊?是主觀臆斷。放下了又怎麼樣啊?就是清清凈凈,對一切都非常客觀,懂的說懂,不懂的說不懂,該學習的認真學。

修行最好的方法是:化解煩惱和一心念佛。腦子裡有念頭非常正常,不能陷入「死寂狀態」,不管是什麼念頭,你都給與正確的答覆。答覆了念頭就消失,答覆不了老是留在腦海里的念頭就是煩惱,可以請其他人幫助解釋化解,這叫「破迷開悟」;一心念佛,就是日常之中只要不影響工作和生活,一有空就在心裡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以一念替萬念。修行就這麼簡單,智慧就這麼開發的。

165、什麼是智慧呢?正確看待一切事相就是智慧。

166、修心養性的最好方法是,懺悔業障和至誠念佛。

167、「我想自己如何如何厲害,要去度人」這是良好的願望,要保持這個願望,而且從現在就馬上實行!怎樣實行呢?就是積極精進的念佛,為一切眾生念佛,願一切眾生永離疾苦。你就以這個心愿來練功吧,身體會逐漸好起來。

168、凡事將心比心,你喜歡的人家可能也喜歡,你不喜歡的人家可能也不喜歡;聖人與凡夫的區別是,聖人明白一切言行到頭都會影響自己。比如說,利益別人,到頭是利益自己,損害別人,到頭將會損害自己。

169、俗話說,人貴自知之明。自知什麼呢?是自知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啊。在自知的基礎上去揚長避短,這樣便可以不斷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日臻完美。

170、從有為向無為轉化是功夫能否深化的關鍵。我說過不要注意氣的流向,也是這個原因。注意氣的流向氣走到那裡你的意念就跟到那裡就落在有為的層次上,這樣有幾方面的壞處:1、不能深入還虛的狀態,因為只有還虛(即身體虛無才能與外界的氣場更好的夠通。2、不能持久的發放外氣。3、容易受驚。

171、針對你現在的情況,你每次練功時,只要閉上眼睛,好象要睡覺一樣就行了,同時要非常自然的觀察全身,有什麼雜念就給它一個正確的答覆但不要特別有意去入靜。內氣運行時意念不要跟著它,具體一點說,你可以同時意守雙腳十趾尖、雙手十指尖、小腹(下丹田)、頭頂。一般來說用意守可能效果較差,你可用「返聽」即是用心聽,同時聽這幾個地方也等於聽全身。

每當你體驗到能夠與外界融為一體時,你要記住那種情景,收功時可輕輕意守下丹田同時反覆默念我要收功了,不要從那個虛無的境界脫離出來。

丹田處無感覺沒關係,其實你自己所說的內氣充實就是丹田的感覺:小腹充實就是下丹田、整個體腔充實就是中下兩丹田合為一體、連頭部也虛無了就是上中下三丹田合為一體。丹田不是一個點啊!

你所說「氣往頭上涌」這是正常的,頭有一些痛也沒關係但不要注意它。在練功的歷程中頭頂和前額經常會痛因為這些地方有許多關竅,關竅在欲通不通時經常會痛。

172、放下自己的世俗的心凈化心靈比練功更重要!我們練功為的是什麼?還虛合道?圓滿成佛?練得再高心底骯髒又有什麼用呢?我覺得能讓自己的心至誠的懺悔給予自己的對錯以否定或肯定比什麼都好!因為心裡徹底的踏實了!正像這句話: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現在明白了,我不是為練功而練功,我是用練功來凈化我的心靈。功夫的高低不必要求,凈化自己的心靈才是我所要努力的!

173、古之大德說進入最高境界之後的心念是「不住中間及表裡」、《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說練功者的意念要自然分布到宇宙的時時處處,包括練功者的身體。這也是你所體驗到的,充滿整個虛空、只有念阿彌陀佛的聲音在空中回蕩,這很好也很正確。請牢牢記住,只要真誠念佛就行了。念佛功深身體和周圍的一切都虛無了,便會出現不念而念的現象,即自己雖然沒有念但空中好象有念佛的聲音,這就更進一步了。以後也可以研究發願。

174、現在已是真正的「還虛」之境。請記住,功夫至此已無實際功法可練了!惟有至誠念佛,修清靜心、平等心、慈悲心。有機會可以看一些禪宗有關「明心見性」方面的書,如《六祖壇經》等,大有益處。同時可以看一些有關介紹菩薩發願的文章,對開闊意境很有幫助。我本人就是非常讚歎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願的。

我看了《僅供參考——超越式修鍊方法》文中作者認為有『真我』和「假我」,這是非常錯誤的:迷時「真」成「假」、悟後」假「是「真」。心緣,你現在練功自己體會到肉體虛無了,便明白「真」「假」不二啊!這也是《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

175、「晚上打坐也一樣,感覺就是在睡覺但是意識很清醒」這是深度入靜、也可以說是入定。以後功夫更深了,頭腦會越來越清醒,直到比平時更清醒,同時覺得身體和周圍的一切既是融化的,又是非常清楚的,空中金光粼粼,即是大定唉!大定是無入無出的(處在甚深禪定之中,隨時可以出定,而絕無不適感),也叫「三昧」(正受)請精進吧!阿彌陀佛。

176、一切神通都是修證大道過程的副產品,功到自誠。

177、先松,再靜,然後聽呼吸,觀鼻與下丹田,腹起伏與吸呼連應。

178、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馴馬師請問佛用什麼方式教化眾生,佛就問他如何馴馬。馴馬師說,老實的馬只要給予愛撫、親近,它就很聽指揮了;剛烈的馬一般不聽指揮,我就以馬鞭抽打它,打得它怕了就自然聽我的了;那些軟硬都不聽的馬我便將它殺掉。世尊就對馴馬師說,我教化眾生也和你馴馬一樣。馴馬師驚問,硬軟都不聽的眾生你真的將他們殺了嗎?世尊說,不是殺,是不要去理他,任其自生自滅。世尊為什麼這樣對待呢?是因為深明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許多國王大臣都經常去聽世尊講經說法,當世尊講到戒殺時,國王大臣們問世尊,那犯人該如何處置?世尊說,不妄殺。也就是說,罪有應得,該殺就殺,因為罪有應得而遭殺,其實等於是自殺。我們是社會的人,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對為非作歹者可以繩之以法。一般不要結成私人恩怨,以免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179、若至誠懇切念佛,求生西方,無論什麼人,都好往生西方,了生脫死。唯有不生信,不發願者,不能生。若有真信切願,無一不生者。此之一法,乃完全是仗佛慈力加被接引耳。譬如坐火輪船過海,是仗船力,不是自家的本事。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嗔痴,令其盡凈無餘,方可了生脫死,此則難於登天,非吾輩具縛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若能信佛所說之凈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業力大,業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顆沙子,入水即沈,縱有數千萬斤石,裝於大火輪船中,即可不沈而運於他處,以隨意使用也。石喻眾生之業力深重,大火輪喻彌陀之慈力廣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否則縱令煩惱惑業斷得只有一絲毫,亦不能了,喻如極小之沙子,亦必沈於水中,決不能自己出於水外。

180、古人常用「勇猛精進」來形容修行人向道的心態,非常恰當。在修鍊或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障礙,不管是令你高興的還是令你恐怖的,一概要以勇猛精進去面對、或排遣。這就是對境無心,這就是如如不動,這就是定力。願大家共勉!

181、把幻的當成真的,而自己卻以為是真的,而也去做了,等感覺出來時才知道那是假的。幻的。這就是妄想,也就是業力,這一點就是修行人最難破的。我以道家功入手,直至虛空境界,又以禪宗修行,直入虛空粉碎,在定中仍會出現走神的現象,深感業力的厲害,故確信永明大師所說的「有禪無凈土,十有九錯路」,從此信願念佛,這種走神的現象也少了很多很多。願大家共勉!「信願」簡單來說就是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佛力加持,「願」是願生極樂。有些人誤以為「往生」是壽終之時才往生,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們當下往生,也就是說,具足信願行時,我們的心靈當下就脫離六道,永住在極樂了。之所以強調信願,是因為只有具足信願,才能自覺放下人世間種種是非、執著、妄想。這些是非、執著、妄想就是業力啊!

182、認真做事就是練功,誠心待人就是練功。其實,什麼是練功態呢?形與神俱,也就是不胡思亂想,無是非煩惱,就是練功態。

183、整天都保持平靜的心態,這是非常可貴的,可以說是時時處處都在練功。練到現在這個程度,只要在原來的「溫養」的練法上間隔溫養下丹田就行了,這也是符合真氣運行法的練法的,不必注意呼氣,保持自然呼吸就行了。

184、得先領悟練功是如何讓身心舒適解除一身疲勞.沒這個領悟很難堅持下去.

靜,外靜,身靜,心靜,寧靜是氣聚的前提

松,不緊,不忙,不慌,松馳是元歸的基佛經云:「極樂世界」是沒有「苦」的世界。往生極樂一方面是超脫輪迴,免受諸苦,另一方面是聞法修行,圓滿成佛。他日乘願再來,雖然身在娑婆,但心永住極樂矣!諸位今日若是信願堅固,放下是非執著,精進正道,一心念佛,當下即住極樂矣!

185、「一心念佛,功感自會在修持中產生。」但對於一切功象,要知而不守,也就是不要執著,只管一心念佛即可。

186、大道是什麼?大道就是宇宙統一場。萬事萬物皆有場,場與場之間是即對立又統一的,統一的部分就構成了這個宇宙統一場;對立部分就是各具特色的小場。

對於修道的人來說,大道至簡的意思是,只要你清心寡欲,為人處事合情合理,則不論行、住、坐、卧都是練功,都在功態,日日長功。否則,整天心煩意亂,無論怎樣苦修苦煉,也無甚收穫。為什麼呢?因為修鍊就是調整自身人體場和宇宙統一場同步,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使自身具有高能量,從而表現出種種的神通和智慧。

現實中種種的修持方法,例如大、小周天等,都是為了增強修鍊者自身人體場的強度,使之變得敏感,更有利於感應萬物的場和宇宙統一場,而獲得高能量,這也就是還虛合道。

187、請問了空大師是不是只要人清心寡欲,為人處事合情合理,就不用練氣功都可以長功力出種種的神通和智慧呢?

答:是,這是不練而練,是相同於禪宗,這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過,一般人很難入此境界,假如以一心念佛來修,就殊勝!

188、道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你屬於萬物里的一個,現在去練回一,即可成道,這是修行方向,方法是道家的至靜,佛家的至空,達到這樣的境界功夫自然就有了。

雖然是「一」,行者是悟「不二」。執者尚存「一」之相,不二者是了了分明,無取無舍。

189、南無阿彌陀佛!萬物皆有場,眾生皆有場,能場如光,場場交疊無礙。修鍊是幹什麼呢?是調諧!也就是以心念來調整自身人體場的頻率。心念的狀態就是人體場的狀態,不同狀態的人體場對應宇宙間不同層次的能量場。內氣和外場是一整體,外場增強,則內氣充實;內氣充實,則外場增強。之所以有能量減弱或散失,是因為有我執、法執。如果坦坦蕩蕩,大公無私,則天人合一矣,時時處處自動深入境界,常覺自身能量時時增長。

人多也罷,人少也罷,環境好也罷,不好也罷,任何一個時空點都有萬物場能的全息。你的心念屬於哪個層次,你的人體場就自動與那個層次同步。一心念佛,放下煩惱,你的人體場就與諸佛的場相應。

190、《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最重要是「而生其心」,這個心態是應無所住而不是住,也就是覺照一切而沒有執著,也就是對境而沒有執著,這是清凈心。入靜入定都屬於住,而念佛之時念念是佛,念念無滯,是應無所住而不是住。

191、「凈土宗以佛力接引,他宗以自力修行,佛力勝於自力,因此凈土宗是最上乘法門」。「傳統一切修鍊的本質就是不斷的證悟本性,最終達到仙或佛的境界。」我們的本性是什麼?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覺啊!放下是非執著,信願念佛,當下心佛不二矣,當下就與諸性相應,這就是凈土宗最殊勝的地方。

192、「輪迴」、「往生」的是我們的「神識」啊!信願念佛,放下是非煩惱,心地清凈,即與凈土相應,當下即住極樂。至於壽命長短,各有因緣。

193、南無阿彌陀佛!真正的修行就是「相應」,也就是身、口、意與佛菩薩相應:打個比方,練功最開始你可以想像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時時處處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同時在心中默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很快就能深入境界;你可以想像你是地藏菩薩,時時處處盡心儘力幫助別人,同時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就很快深入境界。深入境界後最好什麼都不要想,無論看見什麼,都不動心,就默默念佛,這是見相離相。

194、修鍊就這麼簡單。當然,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要具足至誠恭敬的心,千萬不能自高自大。因為至誠恭敬是無我,自高自大是我執。

195、身體、氣場、默念佛的聲音,乃至周圍的一切都融為一體,那就是「自他不二」,也即是「萬物同體」,也即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即是「明心見性」。

196、念佛至少有兩大作用:一專心念佛,以一念代萬念,有助入靜。二能自動調整心態,使自身人體場和宇宙場同步,從而獲得高能量。

197、萬物皆有場,場與場之間存在著吸引或排斥,最後必然達到一定程度的動態平衡,萬物就是通過場密切聯繫著形成一個整體,這個萬物共通的場就是宇宙統一場,它遍一切時,一切處,沒有特別的性質。修鍊者必須有清靜心、平等心,才能與這個場相應。

198、這就是歷境煉心,這就是心能轉境!許多人問我有關命運的現象,其實釋迦牟尼佛和許多聖賢都告訴我們,命運是完全可以改變的。平日我們懺悔業障、至誠念佛,就是在斷除種種惡因惡緣,親近種種善因善緣。只要我們精進正道,未來的命運一定越來越好。不管未來的命運多順利、多好,我們都要信願念佛,求生凈土,這樣就能徹底的遠離惡因惡緣,永保吉祥!

199、心平氣和就是入靜。入靜不是一念不生,而是雖有念頭,但心不煩躁。你輕輕意守著丹田一跳一跳的感覺就是入靜。

200、發願的作用是舒展意識、堅固信念。佛門最常見的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究竟圓滿的境界!「眾生無邊誓願度」,果真有此誓願,就會盡心儘力地幫助別人,無怨無悔;「煩惱無盡誓願斷」,果真有此誓願,則無論面對何種煩惱,都將會盡心儘力去化解,而不會受煩惱所左右;「法門無量誓願學」,果真有此誓願,則無論是工作還是修行,都會勤奮好學,精益求精;「佛道無上誓願成」,果真有此誓願,則會時時處處以諸佛為榜樣,一切言行向諸佛看齊。誠如是,不但目標明確,而且勇猛精進矣,必定大成就。從場的角度來看,發願是調人體場的頻率啊,也就是確定自身人體場的性質,為自身在紛繁複雜的宇宙大場中定位。發大願者他的心真的清清凈凈,他的行真的究竟圓滿,這種狀態下他的人體場處於至清至純的狀態,和宇宙的本體場相應,因而能夠融通一切場能,迅速獲得高能量。

「感恩」和「懺悔」都是心念的狀態啊。「心念的狀態就是人體場的狀態,不同狀態的人體場對應宇宙間不同層次的能量場。」從場的角度來講,有感恩之心的人,能夠與他所感激的對象的場良好融通,同時也能夠和周圍許許多多的良好的場融通,因為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真誠的、善良的,甚至是無我的。另外,常存感恩之心,則自身人體場是對應宇宙間人、天、佛、道等層次,這些層次能量好而高。「懺悔」都是因人之錯或因己之錯而生起啊。從場的角度來看,懺悔之心能夠使我們脫離不良場能,因為萬事萬物皆有場啊。

201、大小周天和中脈完全通了,應該轉入真正的無為而修:氣無論走到哪裡,你的意念都不要跟隨,只要同時輕輕守住手指和腳趾,並在心中默念「南無阿彌陀佛」或「五蘊皆空」就行了。這樣做一方面是使你的心平靜,另一方面也使氣機自然流布不受干擾。

202、不要用吸取萬物精華的方法採氣,而用我《最高效的採氣方法》恭敬萬物,與萬物同體的那種採氣方法。世俗的那種採氣方法只會增強我執,使自己永遠不能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有「我執」的人才會有丟失能量的感覺,破「我執」的人是天地同體、萬物同體。我之所以很樂意幫人治病和帶功,就是在我看來,大家和我是同一個能量場啊,我的能量被誰吸收了都沒關係,反正大家的能量場是一個整體。

203、當你去到某些地方或與某些人接觸時,效果是好是壞全在你的心念:如果你產生消沉,則你與不良信息真正融通,這會影響你的功力,因為你從好的場能層次墜入到不好的場能層次了;如果你不當一回事,則與不好的場能脫離而回歸原來的好境界,功力不會退失。多次反覆的歷煉,定力就增強了,功夫也提高了。

204、我之所以特別提倡念佛,就是因為佛的場能層次最高、最清凈。心常念佛,則我們的人體場常住於佛的場能層次上,不會墜入到不好的場能層次。另者,懺悔業障,與人為善也是這個作用,就是使我們永遠住在清凈、快樂的場能層次上。

205、一心念佛是最無上妙法:

「生死大事」唯有信願念佛方能解決。我過去很少談信願,是怕大家一時不理解,誤會是迷信,現在機緣漸漸成熟了。簡單來說,信是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佛力加持,願是願生極樂,行是至誠念佛。信願好比是收音機調台,行好比是定位。具足真信切願,就能夠自覺的放下是非執著,一心清凈,同時加以至誠精進念佛,則常常是心與佛合,全心是佛,這就是往生,這就是解脫。現在我們做到了,則現在我們就住在極樂,以後壽命盡了,心靈本來就住在極樂,則永住極樂矣!

凈土法門之信、願、行,這個信願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相信和願望。因為相信阿彌陀佛佛力加持、因為願生極樂,所以不自覺的厭離了六道,這就不自覺的成了心無所住。也許你會說,時時處處精進念佛不是執著嗎?這個執著太妙了!一心念佛,直至念而不念,不念而念,這個能念之「我」和所念之佛融為一體,這就是即心即佛,非「我」非「佛」,佛我無二。那就是真空妙有,真如實相。那就是唯心凈土,自性彌陀。因此,祖師大德一直強調,信、願、行不可少。

心存善念,行善事,這是修行的基礎,也就是我們的人體場在宇宙場中的定位。佛的能量場最高、最清凈,至誠念佛,能夠使我們的身心融入到佛的場中去,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一定的智慧和功夫。說實話,我練功也是念佛,我為人治病也是念佛,我帶功也是念佛。

社會上比較複雜,幫助別人要力所能及,也要合情合理,切不要被人騙。平時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切不要生氣和怨恨,應首先在心中默默念佛,直到心平靜下來,然後才去認真面對,往往都有好結果。偶爾有一些不好的預感,切不要當真,一方面至誠念佛,化掉這個感覺,另一方面如果覺得這個預感比較現象,在思想上要做好準備,但同時也一定要念佛化掉它。不好的預感通過念佛能夠化掉,說明這件事還是沒有很大危險的,接下來就用我們的智慧來分析。如果從道理上覺得可以做,那你就去做,一般都是好的;如果從道理上覺得不可做,這又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沒辦法一定需要做,那麼也只能去做,如果覺得可以不做,那還是不做的好。凡事以智慧分析為主。

我已得大定,整天在定中。打坐半小時也可以,最重要是日常見縫插針般的念佛,這也叫「二十四小時練功」。不管環境多吵雜,都沒關係,你只管一心念佛,一邊聽著自己念佛的聲音,同時也聽著周圍的聲音,自自然然,不煩不躁,這就是入靜,切不要用耳塞。盤坐不好也可用平坐,慢慢就會習慣。

凈土法門強調信、願、行。古大德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這裡的「信」是信阿彌陀佛佛力加持,「願」是願生極樂,也就是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這個根深蒂固的「信願」,並以時時處處至誠念佛來鞏固這個「信願」。日長月久,「願生極樂」這個信願就成了第一強大了,並壓服了其他妄想或心愿,達到了這個境界,修行人不管是清醒或走神都是「願生極樂」,這樣,壽終之時,整個身心都是「願生極樂」,這樣,就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了,就一定能往生極樂。

修行證果,這個「果」是什麼啊?就是「圓通」。「圓通」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之後是不是究竟圓滿成佛了呢?絕不是!佛經雲,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無明未破。修禪的人無論你如何大徹大悟,在甚深的禪定中,總會有走神的現象,這就是無明未盡,這就是業力牽引。如果在臨終之時出現這種走神的現象,便會隨業輪迴。所以,祖師大德都勸人修凈土。修凈土有什麼殊勝呢?一方面可以得到阿彌陀佛佛力加持,另一方面,是長期的真信切願使修行者心靈深處形成一股強大的願生極樂的願力,臨終之時,神識會不自覺的隨著這個根深蒂固的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會落入輪迴。另者,一心念佛,念念是佛,心常住而無所住,這也是禪的妙境。經雲,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請大家聽世尊的話吧。

念佛法門之精髓是信願,古大德云: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古往今來,修鍊到一定境界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個時空點都有宇宙的全息場。你雖然一心念佛,但內心深處的妄想執著沒有放下,你的心靈還是住在你所執著的那個情景的場能層次上;如果有「願生極樂」這個信願,雖然有時沒有念佛,但心靈還是住在極樂這個層次上。比如一窮人知足常樂,生活雖窮,心卻安樂;比如一富人,貪得無厭,患得患失,生活雖好,但心卻煩惱。得安樂之窮人就好比信願念佛者,身在娑婆,心住極樂矣!往生是神識往生啊,不是肉體往生。

206、念佛法門淺說

念佛法門真的是十方三世的無上妙法。我不是人云亦云的佛教信徒,我是重視實修和親證的人。念佛法門的最高境界是即心即佛,當下即住極樂,而且一住永住,絕不會退轉。我是怕一下子說得太深,有些人反而生起疑情,影響修學信心,因此從最淺說起:

一、將念佛當作是練功時以一念替萬念幫助入靜;

二、佛象徵著慈悲、智慧、安祥、無諍,念佛思佛使修行人的心靈得到更深一層的放鬆和凈化;

三、念佛能夠感受到佛力加持,能使修行人深入禪定,次第顯現一些智慧和功夫;

四、通過上述的次第修鍊,使大家對念佛法門生起信心之後,才進一步講信願。其實信願最為重要,因為只有具足真信切願,方能從心底深處自覺放下是非人我得失,才能脫離六道業因業力的牽引,真正的永住極樂啊!明代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願君信之慎之!

念佛法門三個階段

其實「氣功」的定義比較含糊,它可以泛指一切的修鍊法門。許多人都知道,佛是在一切修行人中境界最高的人,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門中最殊勝的法門。對於這些,我是親身體證的。為了使大家容易接受,我將念佛法門分成三個階段介紹給大家:

第一階段是將念佛當作以一念替萬念幫助入靜。這個階段只強調念佛,未談到「信願」;

第二階段是在念佛的基礎上強調「信願」,也就是相信阿彌陀佛佛力加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信願」的最大作用是厭離「六道」的種種執著、與人為善、精進正道,一心愿生極樂,這在修鍊來說,對於心靈的凈化有非常好的作用;

第三階段是真誠的發大願,比如「四弘願」、「地藏菩薩願」等,以大願力化解一切的煩惱和執著,並以此功德迴向佛凈土。因為與佛菩薩同願同行,當下就相應了。

207、念佛和對待疾病

一心默念阿彌陀佛。十方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大德異口同聲稱讚念佛法門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之無上妙法,我也如是認為。我先修丹道,後學佛理,深感念佛之殊勝,時時處處勤修不輟。也許有人覺得這是迷信,其實此中也有科學的依據啊!修鍊深入禪定的人都知道,自然界中有無窮無盡的場,我們不同的思想層次對應著不同的場。在一切的場之中,佛的場能量級最高最清凈,我們一心念佛是使我們的心和佛的場(佛的法身)融為一體,也即是調整我們的人體場與佛的氣場融為一體,這樣我們的人體場能量級就提高了,場的結構也穩定了,性質也清凈了,一切不良的信息將自動脫離。事實上人的身體是在不斷的新陳代謝,再生的細胞的好壞是受自身人體場影響的,不良的心態將自身的人體場調改成不良的狀態,從而使身體生長出不良的細胞。不良的人體場又溝通了自然界中不良的能量場,這又加速了不良細胞的增長,因而形成疾病。良好的心念使自身人體場調控成良好的狀態,良好的人體場又溝通了自然界中良好的能量場。在良好的場的作用下所生長出來的細胞是正常的,是好的。因為在一切的場之中,佛的場能量級最高最清凈,因此念佛是最好的念頭,一心念佛,求生凈土,最能治癒疾病,請莫疑惑,印光大師之所以特彆強調不求病速愈,但求快往生很有深意,很有道理:須知往生之義不是專指人死了靈魂往生,同時更是指我們一心念佛,去除是非人我之心,心胸開闊,光明磊落,法喜充滿,當下即住極樂的「往生」。當然,我們的心現在已住極樂這一頻道的能量場,壽終之時肉身脫落,自然決定往生極樂無疑!自然百病痊癒!

208、了空師傅講發願、感恩、懺悔等佛家修鍊

南無阿彌陀佛!發願的作用是舒展意識、堅固信念。佛門最常見的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究竟圓滿的境界!「眾生無邊誓願度」,果真有此誓願,就會盡心儘力地幫助別人,無怨無悔;「煩惱無盡誓願斷」,果真有此誓願,則無論面對何種煩惱,都將會盡心儘力去化解,而不會受煩惱所左右;「法門無量誓願學」,果真有此誓願,則無論是工作還是修行,都會勤奮好學,精益求精;「佛道無上誓願成」,果真有此誓願,則會時時處處以諸佛為榜樣,一切言行向諸佛看齊。誠如是,不但目標明確,而且勇猛精進矣,必定大成就。

從場的角度來看,發願是調人體場的頻率啊,也就是確定自身人體場的性質,為自身在紛繁複雜的宇宙大場中定位。發大願者他的心真的清清凈凈,他的行真的究竟圓滿,這種狀態下他的人體場處於至清至純的狀態,和宇宙的本體場相應,因而能夠融通一切場能,迅速獲得高能量。

「感恩」和「懺悔」都是心念的狀態啊。「心念的狀態就是人體場的狀態,不同狀態的人體場對應宇宙間不同層次的能量場。」從場的角度來講,有感恩之心的人,能夠與他所感激的對象的場良好融通,同時也能夠和周圍許許多多的良好的場融通,因為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真誠的、善良的,甚至是無我的。另外,常存感恩之心,則自身人體場是對應宇宙間人、天、佛、道等層次,這些層次能量好而高。「懺悔」都是因人之錯或因己之錯而生起啊。從場的角度來看,懺悔之心能夠使我們脫離不良場能,因為萬事萬物皆有場啊。

209、為一切眾生念佛迴向,願大家往生極樂

「為一切眾生念佛迴向,願大家往生極樂」,這不是承諾,這是心愿,是菩薩的大願!這一心愿能幫我們破我執、離煩惱。須知道,因果不空,是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眾生之業障,唯有自己懺悔、回頭,方能消。消什麼呢?是不是消業因?不是。因是不會消的,但是因要遇到助緣,才會成為果,如果沒有助緣,因永遠不會成為果的。比如種子,必須遇上某些條件,方能萌芽,種子也可能因為某些不良的條件而腐爛。「因」就是種子啊,「條件」就是助緣。懺悔的真義是永不再犯。因為永不再犯了,所以遠離了惡緣,縱有惡因,也不會現惡果。

「為一切眾生念佛迴向,願大家往生極樂」,眾生往生極樂,這是果。要出現這個果,必須具備因和緣,因就是眾生自己有願生極樂的行和願,緣就是我等為他們功德迴向。眾生如果沒有行願,我們無論如何為他們迴向,也只是與他們結善緣。如果眾生本身有行願,再加上我等為他們迴向,則成就會更快。再說,眾生都是「我」真心本性中所生起的現象啊,我們無論如何為眾生迴向功德,其實就是為自己迴向啊。

210、事實上佛道修鍊殊途同歸

丹田、大小周天、中脈,這些在道家修鍊比較注重,在佛家修鍊卻不注重。事實上佛道修鍊殊途同歸:道家是從丹田的「點」修到大小周天的「線」、「面」,直到中脈的「體」(即身體的整體,尚不是法界的整體。身體的「體」是還虛的境界,法界的「體」是合道的境界。具體請看《我所親證的氣功層次》和《我的經歷》。)佛家修鍊多數是從還虛入手,直入合道,也即是深入禪定。在這個過程中大小周天、中脈等自然貫通。比如修念佛法門,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即是禪定,即是道家的還虛之境,大小周天和中脈就通了。

211、「正道」與「外道」

有些人說佛家是正道,道家、乃至一切所謂氣功功法都是「外道」,這種說法我覺得不太妥當。古大德云:「圓人修法,法法皆圓」。「正道」與「外道」不外乎是心法不二與心外求法。心法不二是說萬法唯心生,心外求法就是認為有固定之法可修,打個比方,強守丹田這是「外道」,也即是「我在意守丹田」;輕輕意守丹田,似守非守,也即是「我與丹田不二」,這就是「正道」。從境界上來講,自私自利是「外道」,光明磊落,大公無私是「正道」。以念佛而論,至誠念佛,求生凈土,同時積極修正自己的言行,這是「正道」。雖然專心念佛,但仍然是非人我,只是指責別人,自己不思修正,這是「外道」……願我們共勉!

212、我們首先應該明白,佛是修行達到最高境界的人,所以佛有強大的場。念佛的作用至少有二:一、以一念替萬念,幫助入靜;二、能夠漸漸與佛的場融通。念佛是殊勝的修鍊法門,同樣可以練出內氣排除病灶,而且見效非常快。

213、入靜和入定

人在非常疲勞時一躺下就呼呼大睡,全然不知,這絕不是入定。功夫淺的時候,身體的存在感很明顯,雖然有念頭,但心不煩,這就是入靜;功夫深了,身體的存在感很淡薄,也就是身體虛無感很明顯,這就是入定。需強調的是,入定時大腦仍然有念頭的,不過念頭很少,心非常平靜,但敏感度很高,周圍的一切都非常清楚,心卻不怎麼波動。

入靜和入定的區別是:身體存在感比較明顯時是入靜,身體虛無感很明顯時是入定;入靜時念頭較多但不煩躁,入定時念頭較少心很平靜;入靜和入定同樣都是有念頭,對周圍的情況同樣是會感知的。

忘我是忘掉私心雜念,不管進入什麼禪定,對周圍的一切都會有所感知的。

一般人的練功入靜,是有意識的排除念頭,希望達到入靜。其實那是一種淺層次的入靜,是以「入靜」的這個念頭壓制其它念頭,時間稍久些會覺得心很煩,那是屬於「不堪回首」或「不敢面對」的被動入靜。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些入靜了,那個「入靜」的念頭自然會失去,被壓制的雜念就蜂擁而出,那時一樣是心亂如麻!這也是許多修鍊者功夫不能深化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真的做到內心坦坦蕩蕩、無愧於天地,那不只是入靜、甚至是大定唉!何功不成啊!

214練己還虛和真空妙有

「練己還虛」的「己」是指識神,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顯意識或第六意識。「煉己還虛」是「築基」之前的功夫,即是沒有任何基礎的初學者的下手功夫。目的是學會排除雜念、訓練入靜,為日後意守調息做好準備。「煉己還虛」純熟的標準是心情平靜,呼吸平穩,但沒有明顯的內氣和外場。「煉神還虛」則是氣通大小周天、三田合一,整個身體的氣機打成一片之後的事。到這個層次,隨時隨地都能進入很好的氣功狀態,隨時隨地都能夠感到身體周圍有明顯的氣場,體內氣機平穩順暢,或感到內臟空虛。有的人閉眼時可見一些光亮……還有一個重要的標誌,「煉己還虛」者沒有什麼發放外氣的功力,「煉神還虛」者有很好的發放外氣的功力,能夠隔空為人治病而不損傷自己的身體。「真空妙有」就是當你有一天感到你的氣場充塞整個天地,你就會明白了,其實,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都包融在這個巨大的氣場之中,這個巨大的氣場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佛經所說的佛性、法身。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就會知道,萬事萬物都是通過場而互相作用著,一切事物都在這個場中生生滅滅,一切事物在修鍊者心目中都覺得是融化在這個氣場之中,似真非真,似假非假,這就是「真空妙有」。

215、收功方法:許多修鍊的人,都說到收功時要將氣固在丹田。其實,「固在丹田」只是一種想法和做法,它的作用是使我們思想上有一個著落,也就是暗示我們要收功了,起到從練功到收功的轉折作用。事實氣是固不住的,收功之後你稍一安靜,就會感覺氣在全身運行。

對於功夫很淺的人,收功時要收在小腹中心,功夫深了,就是「基本不收功,靜坐後,只要氣機平穩,就隨意走動或做其他的事去了。」一樣能很好的聚集能量。為什麼呢?丹田好比大海,經絡好比江河,氣很少的時候,應該收入丹田,氣多了,丹田和經絡都有許多氣,聚都聚不起來的。收功的真正感覺是,氣機平穩,精神自然。

216、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開心的時候念佛,不開心的時候也念佛,對於身邊的一切事情了了分明,不驚不喜,就是入靜,就是入定。

大小周天、中脈通了之後,就進入了先天境界,也就是煉神還虛。煉神還虛主要是心性的修持,我覺得信願念佛最好,請看看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同時見縫插針般的在心中默念阿彌陀佛,便可修到很高境界,我也是這樣做。念念阿彌陀佛,念念無滯,即住而無住;心情好的時候念佛,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念佛,即不著好壞之相,相而無相,這便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對於喜歡念佛的我等很容易理解和做到:碰到高興的事我們也在心中默默的念阿彌陀佛;碰到不高興的事我們也在心中默默的念阿彌陀佛。我們的心和一般人一樣,知道悲喜和得失;但我們的心又和一般人不一樣,不會沉溺於悲喜和得失之中,我們的心總是平靜的、安詳的,時時處處都不忘默念阿彌陀佛。我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心,一切善惡境界都是我們心中生起的現象,如同我們的手足、毛髮……和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好的事物我們真誠的讚歎,不好的事物我們真誠的幫助、糾正。對於一切我們都是真誠的,真誠的對待一切就是清凈心、平等心,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阿彌陀佛!阿僧祗劫至心求,彌天大霧今消散。陀陀寶光遍法界,佛相我相皆幻相。

「其實連釋佛自已說他講的修練法門也只是在一定上是正確的。」這句話在哪裡看到的啊?《金剛經》云:「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世尊的意思是,希望我們不落我執、法執,而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才是明心見性。也就是要我們明白「法法本無法」、「諸法因緣生」……並不是說「他講的修鍊法門也只是在一定上是正確的」,而是說他所說的法門對某些人是對機的,對另一些人不一定對機。還說,「法」是指「月」之指,而不是「月」,順著指可以看到「月」,執著於指則不知有「月」矣!

真正修行人,是樸實無華,表裡一致的,老是在說那些虛無飄渺東西的人,都是沒有真修實證的。真修實證者,會自覺不妄語,因為妄語了心裡總是不能平靜。經云:「佛不持戒,也不犯戒」就是這個道理。功夫到什麼境界,他的思想和行為就會體現出那個境界,請精進念佛吧!一心念佛,日久功深,即心即佛。只要心愿如佛,言行如佛,智慧和神通自然會次第顯現。

對於一切不如意的事,我是定慧雙運,「定」者是既來之則安之,遇事心不煩亂,保持不煩亂的方法是至誠念佛;「慧」者是盡心儘力去化解所遇到的不如意的事,儘力儘力了無論是成與敗都隨緣了,這就是「看破」、「放下」吧!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吧!這就是「解脫」吧!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見相離相、於空離空。為什麼呢?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而生其心」就是自然顯示「無住」之心,也即是我們的心不要陷入所面對的事物的情景之中,明白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消失而滅,是不長久的,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要知而不守……世人執著習慣了,凡知必守,凡應必住,那個應而無住之真心不能顯現。因此,十方三世佛大慈大悲宣說念佛法門這個無上妙法,只要修行者至誠念佛,無論面對何種善惡境界,唯一心念佛,如如不動,這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古大德雲,「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形容頓入最高境界的情形。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實相。心經中「觀自在菩薩」的「觀」和「照見五蘊皆空」的「照」,是觀而不觀、不觀而觀,「照」是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皆是離「有意」和「無意」,是非有意非無意。參禪到究竟處也是應無所住,觀照到極處也是應無所住,其實,念佛到極處也是應無所住。我和許多人的實踐證明,以念佛而達到應無所住比修其他法門都容易,達到應無所住的心境時,就與實相相應,也就是與禪相應,與凈土相應,這時是不是究竟解脫了呢?還不是!只是破了少分無明。修行者在這種甚深禪定之中還會有走神的現象,這種現象就是妄想未盡,無明未了,按佛經的說法,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無明未破,因此,我們修禪縱然達到大徹大悟,還會存在許多無明。這些無明產生的業力會不時牽引著我們,使我們出現妄想,這在日常功修時表現為走神。如果是在壽終之時出現妄想,那就要隨業往生了:妄想到什麼,神識就進入相應的世界。因此,十方三世諸佛,皆稱讚凈土法門。

217、是否該導引內氣治病灶的討論

導引內氣只是導引了大條經脈的氣,也就是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氣可以導引得動,絡脈是無法導引的,因為太細微、太複雜。其實十二正經的氣是非常容易流通的,身體有長時間的固定痛點,往往是絡脈阻塞了。我之所以說不導引,也不強調意守和觀照,原因如下:大條的經絡通過正常練功很快會通,根本不用導引,小條的絡脈根本無法導引;之所以不把注意力集中觀照受傷點,是因為注意力太集中了,反而可能會引起局部緊張,不利氣血流通。另者,自己的念力肯定了該處的病灶,對於病理信息的消除不利。不去管它依然練功的好處是:1、不會肯定病灶,有利於病氣的自動排除。2、有利於局部的放鬆,使氣血更加流暢。3、痛點是客觀存在了,不用你去意守你都能夠感覺到那個點,這就是不守而守,守而不守,是最恰當的意守。

不管身體哪個部位有不適,都儘可能忘掉它,只管專心念佛,直至忘我。如果不適的感覺老是牽掛著,則可將不適的地方當作是一尊佛像或蓮花等,對著這個感覺至誠念佛,直至忘掉,當你忘掉時,不適也消失了。

218、修鍊其實很簡單,無論行住坐卧,無論以任何門派的練功姿勢,只要時時觀察心中的念頭,將一切煩惱化解,自然入靜乃至入定;時時處處在心中默念阿彌陀佛,隨意觀察身體的冷熱變化,百脈自然暢通矣!多看《入靜要訣》,並貫徹到日常中去,則每次練功不用入靜而自然入靜矣。有時間每晚十點起以坐或站參加我們的集體練功,請記住,修鍊最重要是懺悔業障(洗心)和至誠念佛。懺悔業障能夠使我們的心自然安靜下來,這也是所謂的二十四小時練功;至誠念佛是調整我們的人體場與佛的場(即宇宙最高層次的場)融通,迅速提高自己的境界。

219、「身外有身」共分為三個層次:

一、身外有一個化身。這就是剛剛開頂出「陽神」,這個層次的練功者在練靜功或在相對比較安靜的狀態下,常會覺得有明顯的「我」從頭頂飛出。

二、在第一層次的基礎上,久而久之,覺得「自我」變得很大,這就是「煉神還虛」。

三、在第二層次的基礎上,久則覺得「自我」充塞天地之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就是「煉虛合道」。

「元神再也不出殼了」這是方便說。其實是在說,意念不要老是往外跑,而應該輕輕籠罩在自身的周圍,這是古人所說的「形與神俱」,久則方能「形神俱妙」。

220、內視的方法

所謂「內視」,就是閉上眼睛用意念看。假如是「內視」下丹田,有些人是閉上眼睛想像雙眼順著鼻尖「內視」下丹田,有些人是想像前額順著鼻尖「內視」下丹田,有些人是直接想像前額「內視」下丹田。如果是順著鼻尖「內視」下丹田,最好的感受是覺得鼻尖和下丹田重疊在一起;如果是用前額「內視」下丹田,最好的感受是前額和下丹田重疊在一起。假如是「內視」全身,可想像用頭頂百會穴等「內視」全身,同時輕輕想像百會穴和會陰穴互相映襯。最好的感受是百會穴和會陰穴重疊在一起。

221、練功時,只要閉上眼睛,同時要非常自然的觀察全身,有什麼雜念就給它一個正確的答覆但不要特別有意去入靜。內氣運行時意念不要跟著它,具體一點說,你可以同時意守雙腳十趾尖、雙手十指尖、小腹(下丹田)、頭頂。一般來說用意守可能效果較差,你可用「返聽」即是用心聽,同時聽這幾個地方也等於聽全身。

1、不要追求所謂的入靜。入靜不是一念不生,而是雖然有念頭,但心很平靜。

2、不用練洗髓,只要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就有洗髓的功效。因為手指和腳趾是十二經絡的起止點,意守這些部位,經絡容易通暢,濁氣自動排除。

3、要漸漸轉成無意練功。也就是只要排好姿勢,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同時默默念佛就可以了。

222、對於一切不如意的事,我是定慧雙運,「定」者是既來之則安之,遇事心不煩亂,保持不煩亂的方法是至誠念佛;「慧」者是盡心儘力去化解所遇到的不如意的事,儘力儘力了無論是成與敗都隨緣了,這就是「看破」、「放下」吧!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吧!這就是「解脫」吧!

223、修鍊的最高境界就是親證實相,這個實相就是「不生不滅」,也就是超越生滅,以現代的言語來說,就是零維。零維就是一切是同一整體。

224、「還虛」就是身體出現虛無感,達到「還虛」最重要的是至誠念佛,使自己在念佛中忘我。

225、萬物皆有場,我們時時處處被萬物的場籠罩著。為什麼我們不能與萬物的場良好融通呢?因為有我執,是自己將自己孤立起來。萬物都是無私無欲的,要想與萬物的場良好融通,最有效的方法是凈化自己的心靈:自他不二、自利利他,自然就融為一體了!

226、:「三界渾起、同出一心」,一切法門修到高級境界,皆可體證萬物同體。人和萬物的形體都有一定的大小,但人和萬物的場是沒有一定大小的,只能說在某個範圍內,它們的場有一定的強度。所有的場在向周圍空間無限擴展時,在一定的時空領域裡,彼此會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場。這個「統一的大場」就是眾生的佛性、萬物的法性,也既是人的第八意識。修鍊者只要對眾人和萬物都至誠恭敬那就是平等心,無論是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的事物我們稱讚,不好的事物我們懺悔。既萬物的場與你相通唉。佛門中教人發大願,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是擴大心量,融通眾人、萬物氣場的妙法。不管人家場的能量是高是底都可以融通,融通時彼此都有受益。這就是行菩薩道、度眾生的原因所在。能量底的人受益比較明顯、能量高的人也有同等的受益。只是因為自己的能量比較高了,所以感覺不明顯:能量高的人好比是一盞大明燈,能量底的人好比是一盞還沒點亮的燈,用大明燈對點亮沒亮的燈,大家一起亮了,整個空間就更明亮了。

227、南無阿彌陀佛!在一切事理之中,首要明白和重視的是因果,其實一切都是不離因果啊!人不必淡薄名利,也不應妄求名利,只要行正道、做善事,名利不求而自得!智慧與神通在哪裡呢?當你的身心與萬物和諧統一、渾然不二,一切都次第顯現!真正的修行該怎樣做呢?就是三業相應,也就是身、口、意與佛菩薩相應。就是說,心愿如佛,言行如佛,念念是佛,很快就大成就了,學佛就這麼簡單。

228、大定就是時時處處身心虛無,與自然一切融為一體。

229、每次練功最好是自然靜坐,不要注意呼吸。身體有明顯虛無感時,就會覺得身體和周圍界線比較模糊,這時你就可能發現自己的意識遍布了體外一定的範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氣場啊。

230、頭頂跳動是某些穴位正在開通,不要注意它;腳底清涼應該是體內某些濁氣在自動排除。你可以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默默念佛,想著和阿彌陀佛在一起。

231、切不要注意頭頂的感受,要經常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輕輕意守手腳,默默念佛,想像著和阿彌陀佛一起在極樂」這個練法可以練一輩子,也不用管周天循環,日久功深,身體自然漸漸虛無。

232、外物勃起時兩腳分開,放鬆會陰,輕輕交替意守頭頂和下丹田,同時專心默念佛,即會軟化。意守頭頂時間可以稍長一些,意守下丹田的作用是避免氣聚頭頂。

233、一心念佛,脫離貪嗔痴,永住戒定慧,這就是凈土,這就是極樂。我們是凡夫,縱然有時覺得心很安靜,那還屬於表層現象,在這個虛無安靜之中仍要念佛,否則容易執空相。真空妙有就是空我不二、物我不二。至誠念佛,看起來好似執著於念佛,其實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是能念與所念不二,這才是真空妙有,這才是真如實相。

234、只要一心念佛,直至忘我,在忘我中依然念佛,能念與所念不二,便是妙明真心。

235、「我就是佛了」這是我執,開悟者是覺得一切眾生都是佛,僅我一人是眾生,在一切眾生之中我的地位是最卑微的,也就是保持絕對的恭敬心。正如佛經上所說,佛認為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

236、佛是無我啊,眾生的全體就是自己,所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啊。將利益眾生的事當作是本分。

237、念佛是不會走入頑空的。因為「我」一直在念佛,縱然空了也是真空,因為能念的我和所念的佛融為一體,頑空是神與體分離了,迷迷糊糊的不知到哪裡去了。

238、有我執業力是實,無我執業力是空。誠心誠意做好事是無我執,做壞事時一定有我執。做好事時是大慈悲心,做壞事時是想損人利己。

239、壞的念就要懺悔,好像是面對著阿彌陀佛而懺悔。將阿彌陀佛當作是我們最尊敬的老師,時時想著和他在一起。

240、認真做事也是一種良好的功態。其實,練功不在乎時間多少,只在乎每次練功效果好壞,如果整天心平氣和,每次練功都能夠明顯覺得進步了,進步的標誌是入靜好、心情好;如果心情不好,每天練功十個小時也沒用,因為沒有好感覺,所以功夫沒進步。

241、究竟處是空有不二,未究竟處是空有兩邊。南懷瑾先生是以空入手希望證空有不二,而我等是以有入手證空有不二啊,兩不矛盾。比方說,你專心念佛,這是以有所得之心入手,念到深入虛無之境,不念而念時,那個時候是非我念也非他念,非聽也非不聽,這就是無所得之果。為什麼說無所得呢?就是不是我得,也不是他得,是一種自然而然,如如不動的狀態。

242、方便的話就打坐默念佛,不方便的話就自然坐著默念佛,走路的時候也可在心中念佛。念佛時可想像著為一切的眾生而念佛,這樣容易深入無我的境界,也就是煉虛合道的境界。練到一定程度,可以學習幫人治病,也可帶別人修鍊。另一方面,修鍊也可以運用到日常中去,比如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你就在心中默默念佛;比如準備出門辦事,但心裡有些猶豫,你即在心中默默念佛,等到猶豫這種心態消失後,再去辦事,一般來說事情都會辦得很好……

243、若論長生,佛門大迦葉算是第一長生了。其實人生在世各有使命,或者說各有因緣,該做的事做完了,還要到其他地方去啊。如果壽命很長很長,但世緣已盡,自己孤孤單單的,有什麼用!實際上,只要深入大定的人,就明白分段生死。

244、法界如大海,大海不同角落的水或清或濁,或咸或淡情況各異,這鹹淡清濁就是六道啊,眾生執著表象,不知清濁鹹淡的本體都是純水,這個純水就是極樂凈土,就是諸佛法身,你我之佛性。只要明白這一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信願念佛,求生凈土,則心靈當下與極樂凈土相應,當下解脫自在。執著壽命長短是我執未盡,縱然活到一萬歲,因執我身故,依然落在輪迴之中。

245、為什麼我有時談周天,有時說丹道,有時又提倡念佛呢?因為我親自體證,念佛到一定程度,會出現周天循環、開頂、出陽神等現象;修丹田功等也能使人深入禪定啊……其實,人體都是奇經八脈、十二經絡,五臟六腑啊,大宇宙也僅有一個啊!修鍊是修什麼呢?就是修身心和宇宙的大場和諧統一。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煉虛合道、明心見性,也就是永住極樂。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說,就是使我們的人體場處於零維狀態。這樣,自我便與萬物的場融通,身心就解脫自在矣!

246、答:你可能是開頂了,已經進入虛無的境界,請繼續靜坐。在靜坐中不要再去注意呼吸,無論身體出現任何變化都不必驚慌。請牢記,只要輕輕意守手腳,心中默念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想像著和阿彌陀佛在一起就行了,這樣功夫會迅速提高而且絕不會出偏差。有時間請看《我所親證的氣功層次》和《我的經歷》十二前後的段落。

247、其實修鍊的真諦是相應,道家講天人合一,佛家講明心見性。因此,只要放下「我執」、「法執」,當下就開始相應了。若能持之以恆,必定深度相應。

248、什麼是我們的本性呢?平常心是本性,真誠心是本性,直心是本性。什麼是大慈悲心呢?自然而然生起的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沒有附帶名利、得失之想。大徹大悟的境界是自他不二,佛我不二。在徹悟者眼中,善惡是不二的,因為善惡都是因緣所生,沒有自性。但在對治善惡時的方法是不同的,這也是有感有應。請記住,覺悟者絕對不是善惡不分的糊塗人!

靜泉,你的那種「常能入一種空空境界,一切是空的」屬於虛空境界。在這個空境中生起大慈悲心為一切眾生念佛迴向非常正確,這就是「空有不二」。在空境中為一切眾生念佛迴向,到一定程度,會體驗到眾生和「我」都融化了,這就是眾生和「我」不二。這種境界屬於初入《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249、天目開通的現象,你只管輕輕意守手腳,默默念佛直至忘我。一切神通都是在虛無忘我的情況下方能較好顯現。

250、松、靜、自然是練功的總則。靜坐時一般可用單盤,坐得有些受不了了來回走動一下,然後繼續打坐。不能坐單盤的也可用散盤或垂腿坐在椅子上。站、坐結合的確也很好,有時間也到室外散散步,邊走邊默念佛號。靜坐時一般都是閉眼,如果容易昏沉也可以睜眼。

251、冬天一般可在室內練功。室內氣溫如果沒有那麼冷,則練功時身體上的感覺是不會變弱;如果在室外練功,一定要避風。也可能因為室外氣溫較低,所以練功時身體上的感覺是會變弱。洗冷水澡切要循序漸進,否則對身體有害無益。

252、入靜其實很簡單,只要將內心的矛盾化解了就行。

253、「如果練功時用心觀照身體內外,不專註一處又不失去任何一處」,很正確。但請注意,不要特別用心,要自自然然。「我心知而不守,任其自然煉化。此即練功時的心無所住,心系虛空。」非常正確!「千佛萬佛同一法身,我與佛也是同一法身。練功時如果只練私我之體那麼只是修鍊了法身的極小極小的一點,功效自然微小。心系虛空,法身一體同修,自然功效宏大,心境、功境都會不同往常。」非常正確!

254、觀照是知而不守,明白通達,了了於心。意念是聚散能量於某處,有些導引的意思。

內視也是反觀內照,就是注意力返回體內,其實您現在只要知道自己的各種反應就行,知而不守,淡淡的。內外一體不強分就好,還要多注意言行,將修鍊和生活融入一體。我修鍊以近3年,回首又似昨天之事,光陰荏苒……。開始修鍊丹道很快得三田合一,體呼吸等,體感測病,呼吸似有似無,諸多功境一一呈現。次年起站樁覺能量籠罩身內外,逐步走出身體的修持。這一年接觸了念佛法門並專修真言及醫療,隨著修鍊的日久,心量逐漸擴大,慢慢的不在主動體會身體的感受,感悟日多,心也越來越平淡了。其實師傅一直就在強調自然和信受,萬法不信不入,自然而然是天地運行的法則,從師者信師恆練就是修鍊的秘訣。

255、一般來說,冷的氣都屬於不好的氣,也即是病氣、廢氣。在練功的過程中,如果覺得冷的氣自動從手指、腳趾或身體不適處自動往外排,這是正常的好現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排病氣。如果在練功的過程中覺得體外有冷氣被吸進來,這時如果你覺得身體依然是溫暖的,或者雖然覺得有些冷,但身心依然是舒適的,則被吸進來的冷氣也是好的。如果在感覺到有冷氣吸入體內時身體有不適感,則那些冷氣屬於不好的氣。當然,也不用害怕,你只要喝一些溫開水或多穿點衣服,稍作休息,則不適感也會逐漸消失、冷氣也會自動排出體外。

256、 「個人認為氣功有的念佛也一定會有,念佛有的,氣功卻不一定會有。」「我這時領悟到,原來恐懼感產生的原因不是那些圖像,而是自己無所歸依的心,而信佛念佛,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通常所說的定力,也不是憑空產生,它來源於堅定的信念與寬容平靜的心。」「寬容恭敬的對待各種事物,虔誠懺悔各種的過錯,信願念佛,總會功成。」非常正確!

257、1、我練功半年多了,好像中脈通了,但從不會內視,也沒見過體內體外的氣場是何顏色形狀,我用學著內視嗎?是否可以邊練功邊內視。2、我經常忘記收功,不收功可以嗎?3、陽神從頭頂出來,我練功時用注意頭頂嗎?

答:練功主要就是順其自然,不斷的積累能量。練完後身心平靜即是收功。一般練功不要意守頭頂。微微體會身體的感受或者輕輕意守手腳的指尖。

258、感謝對我的信任!你的大小周天完全通了,中脈也差不多通了。現在屬於小開頂接近大開頂的階段。你以後的練法可以參照《我的經歷》中中丹田功、上丹田功的修法,就是說中上兩丹田功的修法可以交替練;也可以「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默默念佛,想像自己的身體融化在念佛的音聲中」。「2008-11-16上午和午後一段時間感到渾身乏力發困,但渾身氣感很強。」這時最好是打坐練功,功感會非常好。「2008-11-23這幾天還是經常出現睏倦。食慾有所下降。」可以適當少吃而加強練功,練功效果會非常好。

259、功象清晰度因人而異,也因不同時間地點而異啊,請不要執著,要見相離相。怎樣才是「離相」呢?就是見到「景象」時更要集中精神念佛,淡化對「景象」的注意,淡化了就是「離相」,也就是「景象」和「我」不二,修鍊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二」。

260、問:練功時該不該內視一下,我不會內視,有時腦門發緊就閉目向前看一下,這樣如法嗎?

答:從現在起你只要輕輕意守手指腳趾,默默念佛,同時放鬆全身,想像自己的身體漸漸融化在念佛的音聲之中即可,也可配合觀想自己和阿彌陀佛一起在極樂。日常之中要時時注意與人為善,以確保身心寬鬆,這樣很快會深入境界。

261、其實修鍊的過程不用留意自己的層次,而要留意自己的方法、方向。「有時守一下手腳.有時守一陣下丹田.再守一下全身看那裡有感覺.」這樣做很好,一邊留意,一邊念佛,如果哪個部位有感覺了,你更要打起精神念佛,淡化那個感覺,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修鍊的圓滿境界是「不二」,按我上述說的做,就是「身心不二」。

262、「在空的境界,繼續念佛。功境提高更快。」

263、修鍊越深,心情越平靜,身體越舒服,甚至是虛無感,但氣感不是越來越強。

264、我們是無為而練,屬於先天大道,不會出偏差的。你那種感覺也許是沖脈流動的現象,不必管它。功夫越深,氣感並不是越強,但身體的虛無感會越來越明顯,這並不是氣少了,而是氣深入到絡脈系統去。絡脈系統開通到一定層次,就會出現中脈通的現象。

265、很好,鞏固還虛合道之境的方法是:培養和保持大慈大悲的心,同時信願念佛。

266、南無阿彌陀佛!一切眾生都應該發「願生極樂」的信願。許多人誤認為「往生極樂」是人死後的事,殊不知我們的世界是凡聖同居。只要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同時信願念佛,求生凈土,雖然現在還活在人間,其實神識已住極樂凈土。真正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心上的煩惱痛苦都能徹底解脫,身體縱然有病苦,也能解脫病苦的折磨。

267、何為著相?何為離相?有「我」、有名利得失……為著相也;大公無私、清清凈凈……為離相也。「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精進應當具正知見,不起妄念既名真精進.」諸君幾曾見過離相修行者?普天之下幾人不曾起妄念?阿彌陀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268、「轉世輪迴幾分可信,」修鍊者只要深入禪定,體證身心虛無,都會深信不疑。

「比如是先有的生命之身-肉身形體還是先有的神識?」先有神識。

269、中脈通後以後的練法依然是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默默念佛,想像著和阿彌陀佛一起在極樂。

270、直心道場、不二法門!直心者無貪無嗔無痴,不二者止惡行善而無憎愛之心。修行人最好的心態是直心,也就是認準方向,精進修行,各種效應自然會次第出現。

271、『我就什麼都不管,老實念,念了一個小時。』很妙!這「別管,老實念」就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也就是「專念」,也就是「老實念佛」。

272、要想達到「氣滿不思食」這種境界,修鍊者的功夫最好是達到道家的煉神還虛,也就是佛家的禪定境界,就是說,練功者能時時覺得身體有明顯的虛無感。因為大自然處處充滿能量啊,身體有明顯虛無感的練功者能夠與大自然的能量場良好溝通,從而吸收到大量的能量。

273、南無阿彌陀佛!恭喜龍山人,你開悟了啊!從看不到別人的陰暗面,到看清別人的陰暗面,到理解別人的陰暗面並讚歎別人的長處、優點,這個過程就是破我執的過程,就是開智慧的過程!你心靈變化的軌跡是真正修行人的必經之路,非常值得大家借鑒!

274、盤坐腿麻,據我觀察,大概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坐的地方太硬,因而從坐骨處開始發生麻木,這可以墊上一些柔軟的東西坐;另一種是小腿互相壓迫,而引起麻木,這必須通過一段時間的盤坐練習才能改善。同時,上座之後最好身體前後左右輕輕搖晃幾次,使姿勢舒適,下座之前也前後左右輕輕搖晃,直到雙腿沒有明顯麻木感時才可下座。下座之後全身關節也要輕柔活動,這古人叫散火,以免關節損傷。

275、「出神」是自然而然的現象,「出神」是開頂的現象,「出神」是初入禪定的現象。隨著禪定的深入,會經歷多次的「出神」過程。當功夫達到虛空境界時(請參看《我的經歷》),出神的現象基本消失。

276、最近發現靠在有靠背的地方打坐好多了,後背有依靠,腰能挺直,腿也不怎麼疼了。這是個好辦法,日久功深了,就漸漸離開靠背。順告,一定不能靠在牆壁上啊,因為牆壁陰濕。

277、「有時候心裡會有無名的煩惱,不知哪裡來的,沒有煩惱的對象。這個時候唯有一聲佛號,將煩惱浸浴在佛號里,讓它融化。」太妙了!許多修行人停滯不前,都是遇上這個「無名煩惱」障礙啊,破了這個障,境界又會大大上升,願大家共勉!

278、利他之心就是菩提心,利他之心才能破我執。

279、依然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吧,因為手指和腳趾是十二經絡的起止點,輕輕意守之有利於經絡的暢通。

280、只要大家心中沒有疑問了,就能深入境界。

281、氣感強的時候最好就打坐入靜,功夫提高會很快。

282、問心無愧,縱然惡鬼現前,也不必畏懼,以後漸漸就不怕了。也可想像與阿彌陀佛在一起,你心裡就會既舒服又踏實。

283、「內視」就是假想似乎看到,「返聽」就是想像自己在聽。

284、問:打坐時手是交叉放還是一隻手置於另一隻手上面。

答:都可以,不過每次靜坐最好是用一種手印,下一次靜坐可以變換另一種手印。

問:打坐時腳被壓住不容易意守怎麼辦?

答:沒關係,只要心中有意守腳趾這個概念就行了。

285、問:中午坐在電腦前,聽聽音樂,慢慢的,人沒了方向感,好好坐著的,卻忘了是怎麼坐著的,人被一種力量定住,如此一動不動感覺可以維持很久,但對外界世界仍然很清楚,仍然有思維在活動,想出來就出來,並不深,並不像以前的整個身體都空掉,思維也沒有了,環境也沒有了一樣。了空師傅幫我看看

答:你現在這個境界非常正確,無論禪定多深,都應該對外界有感知。不過,被力量定住這個感覺要慢慢化掉。化的方法是,輕輕放鬆那種力量的感覺,使自己和那個力量融為一體,這樣境界更高了。

286、問:我現在練功一閉上眼睛一會,就感覺不到手腳,有時感覺不到身體,自己和身體好像是分開的,也不知道自己是在那裡,也沒有氣感,請師父指點

答:這是虛無之境,是好現象,但在這種感受中,依然要輕輕觀察手腳,默默念佛啊,否則就會落入頑空,功夫進展很慢。

287、什麼都可以不要,什麼都可以放下,就是住極樂念佛這個習慣不能丟。好像我自己,這時和你們聊天,我也覺得心情愉快,猶如置身於極樂之中。

288、禪定最重要的標誌是身體越來越舒服,雖有念頭,但心情越來越平靜。

問:師父,禪定會不會感覺自己到了一個很虛無的空間,但身體很舒服,是嗎?

答:是。禪定不用守,還是繼續默默念佛啊,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身體若有如無,這就是空有不二,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289、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波羅密多心經》所講的「諸法空相」啊。

290、功夫淺時,常常會似睡非睡;功夫深時,就頭腦清醒而身體如如不動。

291、如果你明白出體是妄想,是幻境,見相離相,則能由此而悟真如妙境,這「出體」也可以成就你的大道。如果你執著出體這種現象,沾沾自喜,則著此境象,固步自封。故六祖云:「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啊。

292、氣、神、虛、道這是修鍊的次第,初禪有八觸,二禪、三禪、四禪則為喜樂和一心安穩。如果氣感不明顯,但身心平靜,則此境界勝過氣感強烈之時啊。

293、所謂神通,就是我們的心念與萬物融通,融通到一定深度,自然會看到或聽到某些聲音或圖像。請記住,一切神通,都是在身心高度虛無的情況下方能顯現,也就是無我之時才有真正的神通。

294、問:師父,有時候我打坐時,身體如灌鉛一樣沉重,這是不是定的開始?

答:是。要放鬆灌鉛這個感覺,使身體漸漸虛無。

295、治病時可將你的手對著患者的病灶,或直接輕輕按在病灶處,然後在心中默默念佛,想像著你和患者一起在極樂,念得越忘我越好,這麼一招也差不多夠了。請記住,治病時也當作是在念佛練功啊,這樣,不但不會損失功力,而且會增強功力,大家都可以隨緣而試,一定會有效果的。

296、深入境界之後,便能親證五蘊皆空,諸相歷歷分明,但同時也感覺到通透融化,有如水中月,鏡中花。

297、問:深入境界時一切還都是那麼平淡無奇的,所以無相可著,因為心中一切都是平淡的,平常的,不過如此。沒什麼境界可得。

答:非也!不是平淡,而是當體空。「沒什麼境界可得」是斷滅,是頑空,而應該在空寂中生起大慈悲心,詳細請看《維摩詰經》中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吧,否則境界無法上升。請記住,這是許多修行人的通病,這個通病潛在著很大的我慢啊,慎之!慎之!

298、問:師傅我現在深感那個念佛之念,就是無限的場能。昨日打坐,似乎與佛的場能融匯了,收功收了老大半天方才睜開眼睛,還伴有抽泣聲。

答:你善根深厚啊!修行要解行並進。解什麼呢?就是理解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就是佛我不二。明白了就要行,要勇猛精進地行。想像遙遠的西方有阿彌陀佛,我們以至誠心求生彼國。日久功深,佛我之相都虛無了,這就是佛我不二。你昨天這種情景就是漸入佛我不二之境,!

299、問:我現在把呼吸搞亂了,總是憋氣。

答:用下腹呼吸,不用刻意的注意你的呼吸,可以想一些別的事情,慢慢就會輕鬆了。也可以想像手指尖和腳趾尖在呼吸。

300、問:了空老師,俺泌尿系統不舒服,泌尿科醫生說是前列腺的問題,心理醫生說是心理疾病抑鬱症,還有的說神經官能症,但誰也沒有為我治好,我自己堅持念太極站樁念佛,有所好轉,但沒有根除.我也不知聽誰的了,

答:行小周天河車運轉對徹底治癒這個病幫助不大,因為一般的病都在細小的絡脈裡面。你請改用輕輕溫養下丹田,不要惦記該病,自然而然靜坐,效果會更好。也可以輕輕意守手腳,溫養全身。這些方法對治癒你這個病效果非常好。

301、活著的人心理場和生理場是密不可分的,修行就要身心合一,也即是形與神具。一般的人是神不守舍啊,功夫高深的人在活著的時候便可能深入境界,身心場能與佛凈土的場能融通,這就是古大德所說的即心即佛,也就是我常說的當下即是極樂。

302、有私心就是有我,大公無私就是無我,明白此理就是悟道,但還不是證道。

303、我幫人帶功時,就是彼此人體場融為一體,所以雙方都會覺得氣感增強。識神是顯意識,也即是第六意識;元神是潛意識,也即是第七意識;佛性是第八意識。功夫越淺的人,顯意識越明顯,而且個性特徵非常顯著;功夫高深的人,是以第八意識為主導。也即是他的顯意識和第八意識基本一致,這時候個性特徵很不明顯,也就是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為什麼說識神不好呢?因為識神大多都是自私自利啊。

304、佛經說,眾生受生有胎、卵、濕、化,一切身形皆是神識與外界諸緣和合而生,是「我」所有,不是「我」。在六道流轉的過程中,神識雖然不滅,但也隨業而改變。在整個生命的長河中,神識這個精神態是主導。在整個大宇宙中,暗物質、暗能量的世界也是主導。極樂世界、天、阿修羅、餓鬼、地獄,都屬於暗物質、暗能量的世界。

305、最高境界就是《波羅密多心經》所講的「諸法空相」,有多少人能當下證得呢?其實修行最重要的是一門深入,同時不斷地消除各種障礙,也就是消除心中的各種煩惱,這樣自然會漸漸地深入境界。六祖常說「直了成佛」就是這個道理啊。

306、問:初學者適合那些手印?可以快速靜心的?

答:一般可以十指交叉,放在小腹前。

307、看見與我有關的事物,潛意識自然會和我的能量場溝通。這也說明你的心很純樸。

308、千古以來,許多修行人沒有成就,是誤將時間精力花在對什麼是最高境界的爭論和追求上。其實,最高境界就是道家所說的「無極」或佛家所說的「諸法空相」啊。這個境界不是爭論爭出來的,也不是思考思出來的,而是要去實修。

如何實修呢?在言行上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內心深處要自凈其意,也就是將一切不良的念頭去掉。信願念佛就是具體的修法,就是相信佛的言教,願生極樂,願自己也圓滿成佛,同時見縫插針般的念佛,並且時時處處以佛的言教作行為的準繩,也就是心愿如佛,言行如佛。只要長期這樣做,一定成就的。

309、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只因妄想遮蔽。明心見性非常簡單,只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到一定程度,必能開悟。在具體修法上可以用信願念佛而修

310、我等是凡夫,未親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前,只能以「事求」,也就是想像遙遠有極樂世界,一心念佛,以求往生。即使終生未能大徹大悟,單憑這真信切願也能萬修萬人去!因為眾生不是住六道,就是住佛凈土啊。壽終之時往生何處是取決於我們的業力或願力,如果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力大於住六道的業力,則一定往生凈土;如果住六道的業力大於往生凈土的願力,則必定住六道。今生如果能得大徹大悟,親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時住在三昧中自然明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矣!那時縱然同樣以著相求生極樂,但因已證五蘊皆空,自然著相而無所著矣!因此,請大家放心,發願求生極樂這個相不怕著,反而應該牢牢著這個相啊,因為不著極樂相,必著六道之相!有些人說,我可以什麼都不著。其實,你什麼都不著的時候就是著空,這個空是頑空,壽終之時最好者可以往生空無邊處,差者必生畜生道或愚昧之人矣,請大家慎之又慎!

311、,「我們求生樂土,可不可以認為現在的土不是樂土?」應該認為現在的土不是樂土。只有親證實相的人,方可說當下就是極樂。一般人一定要有出離娑婆,往生極樂之願。親證實相者,明了三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方能徹悟當下即是凈土的真義。所以我常常告誡大家,無論你們的禪定有多深,在定中還要一心念佛,求生極樂。

312、簡單來說,心內求法者是相信萬物同體、眾生同體;心外求法者是以為萬物是獨立的,眾生也是獨立的。

313、宇宙間一切能量場都貫穿我們的身體,如果我們心念相應了,便具有巨大的能量。我為什麼特別提倡帶功呢?其實自古到今,真正傳功者都是傳功師帶功而修,是自力、師力、法力合而為一,方能迅速成就。如果傳功師沒有一定的功力,則不勝任傳功,因為自己都修不好啊。修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品德不好,也可能是方法不好啊,因而不能與大宇宙的能量場溝通。帶功是憑藉師徒之善緣,學功者首先感受到與傳功師有關的能量場,進而深入到大宇宙的能量場中去而成就功夫。這個深入的過程就是自身人體場逐步調諧和種種能量場同步共振的過程。

314、道家的出陽神是初入禪定,佛家的千百億化身是甚深禪定啊,層次不同。

315、我們的佛性就是諸佛的法身,諸佛的法身就是我們的佛性啊。

316、「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這是千真萬確的,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宇宙間的一切能量場都貫穿我們的身體,只因我們的執著,使自身人體場僵化,不能靈動地感受穿透身體內外的能量場。如果我們心態空靈了,無所住了,則會漸漸與許多能量場同步共振,從而獲取能量。

317、大宇宙好比電台,身體好比收音機,心性修為好比調台。最終的調台是調成清凈心,也即是實相。那時就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成菩薩了啊。

318、頑空者就是有定無慧,只要我們至誠念佛,自然是定慧等持,不入頑空。

319、修鍊的正道就是相應,首先是師徒相應,有一定功力之後就修佛我相應。佛我相應者即是與十方諸佛和一切六道眾生平等相應。

320、師傅怎樣觀想你為我們帶功,要觀想你的相貌嗎?

答:不用,只要心中有我給大家帶功的概念就行了,然後就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吧。你這時只要全身放鬆,閉上眼睛,像打瞌睡似的即可。

321、師父,中脈在身體中是哪裡呀?

答:以我修證,是身體的絡脈系統,也即是貫穿整個身體。

322、無論功夫多高,都不能專註頭頂或天目穴啊,否則可能會頭暈。放鬆入靜看到圖像者,多數屬於天目通的範疇,繃緊看到的圖象也許屬於視神經的反應,類似頭額受碰撞眼冒金星。

323、「實際上,佛道兩家是在做善事、做功德的過程中使修行者達到忘我和無我的狀態,這是破除我執和法執的最佳捷徑。此外佛家的不斷地迴向功德的做法也是讓修行者的心量不斷地擴寬,從而使「我執」越來越少;」「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改變自己的不完美的習性和秉性,使之適應萬事萬物和所有眾生,最終可以和宇宙萬物和所有眾生同體、與三世十法屆諸佛同體。」

324、尋找自性,真就是真實,妄就是虛假啊。

325、大家請記住,將一切人,一切事物當作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並至誠念佛,則可能與佛力相應。

326、無論功夫多高,也必須順應四時變化,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否則,依然還會生病的。另者,身體有病者,也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修鍊,方可望好轉或痊癒。

327、一方面可能頭頂有點不通,比如曾經受過傷,另一方面可能是要開頂。你只管轉移注意力,也就是說,老是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就可以了。你這時如果方便,我繼續幫你帶功。

328、修鍊的過程暖到一個程度就可能會變涼,因為暖的時候是體內能量在增加,能量增加就會開通深層次的經絡,開通深層次的經絡必然會清理出一些寒氣。

329、你已經開頂了,進入了煉神還虛階段。你只管輕輕意守手指和腳趾,默默念佛或誦經,到一定程度頭就不痛了。因為開頂現象會反覆很多次,那可能是大腦和頭骨的絡脈系統比較複雜的緣故。請堅持下去,你如果方便我可以幫你助功,頭痛會很快消失的。不過消失之後還會反覆,這個「反覆」是正常的。

330、可以輕輕意守手和腳,但有時忘記了也沒關係。不過誦經或念佛要盡量做到字字分明,日常做事或想事要盡量認真和周到。因為你現在這種情況是得禪定了,古今許多修行人就老是住在禪定中,沒有注意修智慧,所以人會變得越來越孤獨,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會減退。你現在的層次就是禪宗所說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

331、真正得禪定者是無論行住坐卧都在其中啊,你就屬於這個現象,真是善根深厚!不是繞一圈,而是你再經過深入修行,肉身更加虛無了,你會感覺自身和周圍的一切都融化在巨大的氣場之中。那時身心非常清醒、空靈,一切景象都歷歷分明,但又有明顯的虛無感。有時間請看《我所親證的氣功層次》。

332、最好還是信願念佛吧,觀念頭者一般都在輪迴中,因為我執不能破盡啊。念佛往往會非常忘我甚至無我,容易破盡我執,又得佛力加持,不可思議啊!

333、還是將注意力放在手腳上,每次練功,不要入靜,只當作是打瞌睡即可,這樣身心最放鬆。

334、剛才我的頭時而漲,時而空

答:很好,這就是開始通了,有機會我們繼續做,晚上也可在UC上做。

335、有不良預感時,千萬不要當真,應趕緊念佛化解之,當真了可能就會發生。有良好預感時也不要貪著,仍然一心念佛,念佛是良好的助緣。

336、我站著練功的時間整全體腔都很緊,而且內臟還有刺痛感,這是怎回事,我才練四個月,誰有這樣的經歷,這到底是不是出偏差了?

答:不會出偏差,是正常的,你只要注重身心放鬆,即可。

337、南無阿彌陀佛!真修行人行住坐卧皆具足威儀啊,信口開河屬妄語,使自心失卻定力啊!

338、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縱然是我等凡夫,諸佛的法身就是我們的佛性,只要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我們的心便漸漸與諸佛的法身相應。也就是說,佛我不二,這佛我不二才是真正的與佛菩薩交流。世俗那些以心念與所謂的佛菩薩交流者,都是入魔,那些與他說話者其實都不是佛菩薩,都是邪魔啊,就像你老是說聽見鬼和你說話似的。真正有神通者,善知過去未來而盡心儘力教人趨吉避凶,善於觀察修行人的根器而方便善巧教化之,而不在俗人面前炫耀,因為無我啊,因為無私心俗念啊。

339、為什麼眼前出現亮點,但很快就消失

答:不要理它,到一定程度就會穩定。

340、定中會不自覺看見種種情景,包括與自己熟悉的人正在做什麼。但如果你有意去想,則不正確。

341、佛家的法身等於道家的道,道家的陽神等於佛家的識。

342、凡夫如果覺悟了,就不是凡夫,而是菩薩。我們今日如果覺悟了,我們從今日起就入了菩薩的行列。諸佛勸凡夫不見世間過,不見他人非。無論如何勸,未覺悟的凡夫總會見世間過、見他人非啊,假如因為諸佛的勸告,凡夫這個「見」會淡薄一些,那將會漸漸覺悟起來,成為有智慧的人,也就是成菩薩。

343、要像佛那樣的大慈大悲啊,不可有絲毫驕傲,因為佛菩薩是將一切眾生當作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那麼恭敬。

344、處於凡夫位者因為各有執著,所以看法各不相同,大徹大悟者都破了我執,所以見解是一致的。

345、師父好我很少出聲念佛的,基本是在聽,彷彿能聽見別人念佛的聲音,然後就用心仔細去聽,我的聽佛可算是在念佛?

答:你這種現象叫做不念而念,非常殊勝,可算是念佛。

346、凡夫執有,所以有我相,有阿彌陀佛相,此時之念佛是有為法。菩薩覺悟,悟佛我不二:阿彌陀佛之法身即己之佛性,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皆是虛妄不實,了無可得。此之念佛是不念而念,念而不念,念念無住,是無為法。

347、在行走住卧中始終保持精神內守,即是不煉而煉,這也是進步的關鍵! 將練功生活化!不要拘泥於打坐站樁才是練功的概念. 古大德說,行住坐卧皆是禪啊。


推薦閱讀:

王爾德經典語錄/名句
博伽梵語錄
古代經典語錄收集
20條經典情感語錄 | 經典語錄 | 閱讀時間
經典  晚安心情語錄

TAG:語錄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