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基督教經濟思想的理論來源

緒論

目前中世紀基督教經濟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教會經濟倫理和經濟活動這兩方面。貌似這些研究與基督教經濟思想關係不大,但實際上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大量可參考資料和具體的研究對象。關於中世紀基督教經濟思想,國外側重於宏觀研究,而國內偏向於微觀,即分析中世紀基督教經濟思想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

作者:劉苗苗,山東大學

選文為其《西歐中世紀基督教經濟思想》第一章

基督教並不象東方宗教一樣僅僅限於哲學和倫理學範圍內,而是深深地滲入

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中——趙林

在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作者發現中世紀基督教經濟思想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深深的紮根於《聖經》的原罪說和財富觀。《聖經》中「愛上帝"的誡命與古希臘羅馬哲學的靈肉二元論結合,促使禁欲主義——中世紀經濟思想決定性因素的出現。基督教重農主義、公平價格學說、高利貸禁令和私有公用思想都是為了遏制人性中的貪慾。然而,教會在經濟實踐中的縱慾使基督教經濟思想出現了悖論。禁慾與縱慾的矛盾引發了中世紀基督教內部教派的改革。克呂尼派、西多派和托缽僧派最初都是為了革除貪慾,卻都因自身的奢侈糜爛成為改革對象。而中世紀末的宗教改革徹底改變了這樣一個怪圈,為資本主義興起奠定了條件。

沒有《聖經》,也就沒有基督教——張慶熊

《聖經》作為基督教的經典,是信徒們最根本的依據和行為規則。雖然其中的原罪說和財富觀都是為了實現「愛上帝"和「愛人如己"這兩條道德誡命,但卻對後世基督教經濟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第一節 <>

《聖經》以神創萬物開篇。起初「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白。神用六天時間造齊天地萬物,並且為人類始祖亞當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這個園子是個完美世界,裡面有悅人耳目的樹,飛鳥走獸,黃金、珍珠和紅瑪瑙,沒有生,沒有死,沒有罪惡,沒有災難。但是,人與上帝的和諧相處在長達五十章的《創世紀》中僅僅持續了兩章,緊接著,兩者關係因為夏娃受蛇的引誘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違背了神的意志而緊張。人類始祖偷食禁果這一行為,實則是打破上帝固有的權利體系。如果上帝「不立刻採取措施,人勢必會威脅到他的權威"①。亞當、夏娃因此被逐出伊甸園。此後,人神關係破裂,人有了生和死,有了原罪和災難。

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只是人類觸犯上帝的開始。之後,「罪」瀰漫於整部《聖經》。當亞當夏娃的後代在世上多了起來時,

「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他「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固。於是,神使地上洪水泛濫。除了義人諾亞及其所攜帶的生物,地上神創造的所有活物無一生還。由於「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

耶和華差天使毀滅所多瑪城。除了耶和華憐恤的羅得及其家人,城內所有居民都被燒毀。而羅得的妻子因不聽天使「不可回頭看」的勸誡,變成了一根鹽柱。《出埃及記》中,法老因不肯聽從耶和華使者摩西和亞倫所說的,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致使埃及遭受血災、蛙災、虱災、蠅災和畜疫之災。由此可見,上帝是這個世界的絕對權威,違背了他的意願就是惡,就會被毀滅。而聽從上帝供奉上帝的人,會在災難中因得上帝的眷顧而存活。《聖經》一直試圖做出這樣的解釋,人所遭受的一切,正是背離上帝價值的結果。

《新約》中,「罪」的概念被泛化,推及每個人。基督多次談到由於人類的惡引發空前絕後的災難: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

「災難"即世界末日,是對人類背離上帝價值體系所犯罪的最嚴厲懲罰。《啟示錄》對世界末日之前種種災難有具體的描寫:地上沒有太平,人們彼此廝殺;

「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眾水的三分之一變成茵陳,因水變苦,就死了許多人」;「馬的頭好像獅子頭,有火、煙、有硫磺,從馬的口中出來。口中所出來的火與煙並硫磺,這三樣災殺了人的三分之一「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決不得死;願意死,死卻遠避著他們」。

當世界末日來臨時,基督將與眾天使一起降臨,並根據萬民現世的善惡表現對他們逐一進行審判。信奉主的義人得永生,而詛羅已主、離開主的人要進入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里去。由此可知,人們只有按照上帝的標準生存,才有可能避免因上帝眼中的惡而導致的災難。這也是《聖經》反覆傳達的觀念,即「順從神,是應當的。"①

雖然罪和災難一直瀰漫在《聖經》各章節中,但是《聖經》也向基督教徒暗示了可能獲救的方法。

第一種是贖罪祭和贖罪銀。贖罪祭的具體做法是有罪之人將公牛、沒有殘疾的羊、斑鳩、雛鴿等祭品交給祭司,祭司通過一定的宗教形式使他們在耶和華面前被赦免。神在《出埃及記》中吩咐亞倫和他的兒子「每天要獻公牛一隻為贖罪祭"②,祭司。一年一次要在壇的角上行贖罪之禮,他一年一次要用贖罪祭牲的血,在壇上行贖罪之禮』』,並且作為世世代代的定例。這樣,祭司。為他們贖罪,他們必蒙赦免。贖罪銀出自《出埃及記》中耶和華曉諭摩西,以色列人「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免得數的時候在他們中間有災殃。凡過去歸那些被數之人的,每人要按聖所的平,拿銀子半舍客勒,這半舍客勒是奉給耶和華的禮物。窮人和富人的贖罪銀數目一致,都是半舍客勒。(註:此處所指舊約中的贖罪銀和祭物本身並不具備贖罪的效力,而是作為將要來臨之彌賽亞、救贖之主耶穌的預表)

第二種是彌賽亞的出現。《舊約》中彌賽亞原意為。受膏者一,指的是上帝所派遣和封立的民族領袖和救主。<>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你使這國民繁多,加增他們的喜樂,他們在你面前歡喜,好像收割的歡喜,像人分擄物那樣的快樂.因為他們所負的重軛和肩頭上的杖,並欺壓他們入的棍,你都已經折斷,好像在米甸的日子一樣.??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正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

《新約》中的基督實為彌賽亞。上帝為了拯救人類使自己的獨子「道成肉身』』。而聖子被命名為基督的原因正是「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它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

基督在人間傳道使世人知道上帝的恩典和救贖,並以十字架受難代贖人類的罪,以求人與上帝的和解。亞當的原罪以及以後人類種種罪惡,都統統通過耶穌受難、受死而得到救贖。「在亞當里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里眾人都要復活。"只要信仰基督,信仰上帝,人人都可以像基督一樣在天國里獲得靈魂的永生。而不信基督的,「必要死在罪中"。

因此,從原罪到救贖實為人神關係由分裂到修好。原罪論,這一基督教最基本的教義使他們一方面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觸犯神的種種戒律,另一方面又給予他們希望——如果能信仰上帝,就可免於下地獄,得永生。而且贖罪祭和贖罪銀為宗教信仰中加入了經濟元素,使本來形而上的得救贖入天國在實現途徑上形而下,為中世紀教會經濟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土地是由上帝賜予人們的,以使他們在塵世間帶著永遠救贖的觀點而生活。勞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集聚財富,而是為了維持他生來便有的位置,一直到死亡使其過渡到永恒生活??尋求財富便是墮入貪婪罪,貧窮具有神聖的根源而且是由上帝所規定,富人應當通過慈善業來緩解這種貧困。一一亨利·皮朗

《新約》認可《舊約》中上帝給予世間財富的說法。

「各種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

他告誡信徒們不要為衣食憂慮,因為神會賜予他們需要的一切。

「你們的天父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東西,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遵行他的旨意,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

一、財富的獲得

《聖經》提倡依靠勞動獲得生活所需,譴責懶惰。勞動是上帝賦予的使命。耶和華讓亞當「修理看守"伊甸園,之後告訴他可以吃園中果實。這說明「神聖的上帝是在亞當工作之後,才賜予其食物。這是因為工作是上帝為人類所定下的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造物豐自己都在工作,作為其創造物——人類,更沒有理由坐享其成,更應該通過勞動效法上帝。當亞當夏娃違背神的旨意後,上帝詛咒他們

「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蔬菜。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塵土。"

儘管勞動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但是對亞當和夏娃來說,它仍然是積極的。因為上帝並沒有製造災難,這說明他們還有希望獲得救贖。這時的勞動已經有些救贖的意味。《詩篇》提倡

「人出去做工,勞碌直到晚上。"

耶穌的使徒保羅、希拉和提摩太等人

「未嘗白吃人的飯,倒是辛苦勞碌,晝夜做工"。

並且,他們號召信徒們加入這個行列。使徒們在給帖撒羅尼迦的信中說道「

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

他們已經將勞動從效法聖人、儘力而為提升到生存的高度,不勞動就不應獲得基本的生存需求,倡導信徒靠雙手養活自己。

《聖經》多處提到勤勞工作的好處和意義,勸世人不要懶惰。《舊約》中認為懶惰是貧窮的根源,而勤勞可以致富。因為後者是耶和華眼中的義人,

「耶和華不使義人受飢餓』』。

《箴言》中認為

「殷勤人的手必掌權,懶惰的人必服苦。"「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卻要富足。夏天聚斂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時沉睡的,是殆羞之子』』。

同時,它要求懶惰的人向螞蟻學習,

「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糧食,在收割時聚斂糧食。懶惰的人哪,你要睡到幾時?你何時睡醒呢?"

而商業作為獲取財富另一種方式被限制。《舊約》提出商業活動要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則。上帝憎恨不誠實和欺詐,他要求:「

你們施行審判,不可行不義。在尺、秤、升、鬥上也是如此。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碼、公道升斗、公道秤。

《新約》中,馬太福音中記載這樣一件事,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里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的凳子,對他們說:

「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成為祈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耶穌把這種原始的集市稱為「賊窩",並且粗暴地將他們趕出神殿,可以看得出他對商業活動的反感。耶穌反感的根源在於商業活動中的「不義"。《啟示錄》斥責商業巴比倫權錢交易和官商勾結,呼喚子民逃離這個罪惡之城。

二、財富再分配

《聖經》譴責貪婪,認為富人應該救濟窮人。《舊約·箴言》中談到貪婪不但會使人心神不寧,而且有時會讓自己丟掉性命。所羅門在此章中認為濟貧是一種會被上帝補償的善行。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

《舊約》中上帝已經開始要求民眾承擔濟貧的義務。《申命記》中要求人們每逢三年中最後一年,要拿出農產品的十分之一,使無份無業的利未人和城裡寄居的孤兒寡婦們得以溫飽。

《新約》中,濟貧是信徒,尤其是富人應盡的義務。它希望人們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些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而且地上的財富是短暫的不真實的,而天上的恰恰相反。

因此,耶穌勸誡世人,

「不要為你們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

所以,人們應該安貧樂道,不要追求今世滿足基本生活之外的財富,應當跟從主,多行善事,積財富於天上。

《新約》中所詛咒的富人如果想進入天堂,唯一辦法就是捨棄財富,追隨上帝。年輕的財主向耶穌求永生之道,耶穌要他賣掉所有財產,分給窮人,再跟從他。財主聽後頓時垂頭喪氣。耶穌感慨道:「有錢人要成為天國的子民多難啊",這「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困難。」耶穌的使徒保羅勸告提摩太: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供給』或作『體貼』),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這兩則故事表明,富人雖然不容易進天國,但不是沒有可能性。耶穌和保羅都為他們指明了道路,即跟從上帝的同時,將世間多餘財富施捨給窮人。

如同《舊約》,《新約》也提到上帝會對施捨方以恩賜。

「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而且施捨方物質上的損失會得到補償在《新約》中又不斷地被提及。

把自己多餘財產贈與他人,並不是每個基督徒能夠做到。《聖經》也考慮到捐贈的有限性。它提出另一種可以被更多信眾接受的方式,即在別人出現經濟困難的時候,把錢無息借給他們。《利未記》中提到如果借貸給窮人,不可向他取利;借糧給他,不可多要。《申命記》把借貸方延伸到整個邦國的人民,

「借給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給你弟兄不可取利。這樣,耶和華你的神必在你所去的為業的地方,和你手中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

這裡的外邦是指以色列以外的邦國。也就是說對以色列國以外的人放債是可取利的,但是放債給本國人不可以。

《新約》中無息放貸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恩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

這裡的借貸已和捐贈無異。放債不是一種經濟行為,而是一種「以義為利」的宗教行為。雖然放債方不會得到任何經濟利益,甚至會連本錢也失去,但是這是神所喜愛的善行,會得到神的恩賜。對於借方,《路加福音》中也督促他們在自己有了一定經濟能力之下,要將借的錢還清。

「如果有半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裡出來。"

《新約》中,濟貧不只是一種仁愛行為,而且是為了消除貧富差距,實現全社會平均共產的社會理想。《新約》中這樣表述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富裕,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

《使徒行傳》提出了。凡物公用」的社會理想:

「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的??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

雖然這樣的社會理想很難實現,但卻是對《舊約》濟貧理論的升華。

縱觀《聖經》,原罪論其實為了強調信仰上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為

「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由此引出基督教一條重大的誡命,即

「要盡心、盡性、盡意、儘力,愛主你的上帝」

而對財富的獲得和再分配的要求則為了實現「愛人如己"的誡命。它和「愛上帝"是基督教最重要的道德倫理,

「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聖經》中救世濟貧、平均共產、公平正義、禁貪慾、反對不勞而獲、反欺詐和反掠奪這些要求並不是為了解決經濟問題,而是為了實現人神、人人之間和諧相處。因此,與其將它們稱為經濟思想,不如把它們視為出於宗教目的的道德約束。「縱觀整本聖經,道德以宗教信仰為基礎(舊約),而信仰總是包含有道德的要求(新約),且上帝也被理解為「公義」。

中世紀史實資料


推薦閱讀:

基督徒生活網 —— 研經釋經 上
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經文:腓 2:1
從基督教歷史看現今神學發展狀況
美國是基督教國家嗎?
殘酷迫害中長大的基督教

TAG:經濟 | 中世紀 | 思想 | 基督教 | 理論 | 來源 | 基督 | 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