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後,父母的處理方式決定他還會不會再犯
小楠說起兒子小時候的事:兒子第一次偷的是鄰居家的一個玩具,她很生氣,罰兒子不許吃飯,面壁思過一下午;第二次偷的是同學的一個小模型,小楠拿皮帶抽他,孩子哭喊著不敢了;第三次兒子又偷東西,很貴,小楠心灰意冷,一句話沒說,拿出卡和存摺取錢賠給人家。
回家後,小楠給兒子做了飯吃,把自己反鎖在卧室里一天不出來,也不吃不喝。兒子慌了,在外面使勁的拍射門,哭著說"媽媽我錯了、媽媽你打我吧……"。第二天小楠打開門出來,就看到在自己卧室門口哭睡著的兒子,旁邊還放著他認錯改正的保證書,從那以後,兒子真的就再沒偷過東西。
心理學家們認為,內疚感會促使孩子坦白、道歉、彌補、並避免再次犯錯。所以,聰明的父母要學會利用孩子犯錯後的內疚感,促使孩子主動認錯、自我改正並彌補,從而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家長也不要以為只有那些本性純良的孩子才會被內疚感左右,改正自己。不要認為那些"惡劣"的叛逆少年不會被內疚感擺布。事實上,這些孩子只是沒有被你觸及那根"內疚神經"。一旦觸及了,那麼任何的說教、教育就會變得輕而易舉,因為孩子有強烈的想通過改正、彌補消除愧疚感的心理需求,這是所有人都會存在的一個弱點。
1、告訴他,他所犯的錯造成的後果和代價
孩子犯錯後,父母一定要告訴他們,由於他的過錯,將會帶來多麼大的後果和代價。因為,錯誤和代價越大,所帶來的彌補感和內疚感就越強,就會越有效的促使孩子去改正,將他往積極正面的方向引導。
2、不要打罵,打罵會減輕孩子的內疚情緒,於事無補
打罵懲罰孩子,會讓孩子錯誤的以為這就是他犯錯的代價,甚至引起他情緒的反彈,變得更加變本加厲、憤怒、叛逆、執拗等,根本起不到解決問題的效果。越是經常遭受打罵懲罰的孩子,心裡的內疚情緒就越少,越難改正錯誤。
3、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你這樣做媽媽很傷心""媽媽相信你不會再犯這樣的錯了"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明確你的感受,並同時告訴孩子你對他改正和進步的期望。孩子是需要引導的,我們有必要給孩子明確的正確的方向指導。
推薦閱讀:
※好消息 | 吉水的私家車處理交通違法不用排隊了,網上就可搞定(10號開始)!
※心理測試:處理感情問題,你的心智年齡是多少歲?
※糖尿病足治療中為什麼要給創面創造濕性環境?
※2型糖尿病血糖波動的處理
※顱內壓增高的診斷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