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滙豐銀行和中國銀行的絕命風水局|現代風水的頂尖對局

香港,可能是華人世界最重風水的城市,在香港可以說沒有一座大型建築物不講究風水,比如建造皇都飯店時,相信風水的人擔心九龍的九條由周圍山丘象徵的龍會因此而找不到它們最喜愛的洗澡的地方。他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最終皇都飯店在其前廳增加了四十扇窗戶,以便這九條龍能找到下水的路線。

如果你想知道香港風水局的最巔峰演示,那麼滙豐銀行大廈與中銀大廈的這一場大戰你不可不看.

第一回:滙豐登場,煞位反轉乾坤

首先登場的是諾曼·福斯特設計的香港滙豐銀行,本來在正版的教科書上,香港滙豐銀行總部大樓是作為高技派的代表作出現的,以所有支撐結構外露,內部無支撐而聞名於世

但是注意福斯特接受採訪時所說的一句話:「通過一連串的提問與挑戰,包括 風水師的叄與,這個項目的最終設計,表現出滙豐銀行的特質。」風水師,對,這棟樓正是由於風水大師的參與,一切變得沒有那麼單純。

香港的「龍脈」起自九龍半島,穿過維多利亞港,上岸後直上太平山後在中環入海,滙豐總行就在入海口最為「聚財」的方向,是香港「藏金庫」的位置,曾有風水大師喻之為「天馬跳海穴」,此說話還與一本地傳說有關:

傳說滙豐銀行未建之前,原是大會堂故址,屋頂建有一金馬,晚上作崇,晚上即發出悲慘馬嘶聲音,擾人清夢,一夕,巡更者更見一巨馬從大會堂急馳而出,往海旁奔去,作飲水狀,往前偵察,巨馬轉身返回,直奔大會堂頂而沒。越夕天明,更者走告附近居民,人眾乃知馬聲之由來,皆以屋頂金馬成精,惶惶不可終日,惟恐馬精性發,傷害人民,老者倡議,先行除之,以免後害,遂派代表,備文陳情,請於政府,政府接得陳情,以其近乎神怪,未予接納,人眾以政令視聽,不敢反抗,只好另謀對策,以達除怪目的。

後一巫師至,自言有法除怪,乃延巫師從法,巫師即先用符封其雙眼,繼以劍剔其蹄,巫師作法完畢,頓失所在,不知其何去,人皆異之,巫師者,豈仙歟?咸以眾人有德,得仙相助,乃備儀上香祭於天間,以謝巫者,其夜,怪果不再作崇,嘶聲亦斂,眾入乃安雲。 由這個故事起始,又附會了一個呼形喝象的風水局-天馬跳海穴。

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東勝曾無比篤定地說:「香港所有高樓大廈中風水第一的,就是滙豐總行大廈」,但是就是這個風水第一的寶地,在許多人眼中卻是大凶之地。

我們看看香港的整體格局,眾所周知,水為財運,維多利亞港一片水域如玉帶纏腰,蜿蜒處水流變緩,正是聚財的地方,但是水流同時也會帶來煞氣,此處為申子辰合水局,水旺於北方,南方(巳午未)為其沖,為三煞(巳為劫煞,午為災煞,未為歲煞),再加上尖沙咀處地形鋒利,如一把利刃直刺對面,滙豐銀行所在地就正好對準尖沙咀的角處,這個位置就是一「三煞位」

一般來說這種犯煞的方向,古人是覺得不可修造的,對於住宅來說,如果人住在這裡,小則生病大則喪命,對於商戶也是兇險無比,但是他們偏偏選擇這兇險的三煞位,這背後,是有高人指點,要知道大凶的背後,就是大吉,商業就是一門富貴險中求的學問,斗三煞,發大財。

這險惡的煞氣如何化解呢?

第一步,滙豐銀行買地的時候不僅僅是建樓的地方,還把前面的地皮一併買下然後交給政府管理,前面這塊地在此時就派上用場了。滙豐銀行要求政府在此處建一個公園,即現在的皇后像廣場,裡面種上樹林,樹是可以擋煞的,煞氣在此便有了緩衝。

但這樣還不夠,雖然煞氣的對沖得到了緩衝,還得需要凶獸和煞氣正面硬剛才行,對於這種情況,中國傳統中有慣例,放百獸之王——獅子,不管是古時的衙門還是現在的政府、軍隊,以及一些企業、酒店,尤其是稍大型一點的金融系統往往都會在門口放一對獅子雕塑,借其兇猛的能量來鎮煞化煞。

正好滙豐銀行還有一對很出名的獅子,這兩頭獅子還有自己的名字,張嘴吼叫的是「史提芬」(Stephen),此名得自1920年-1924年的香港總行總司理史提芬(Alexander G Stephen),而鑄造銅獅也來自他的倡議。另一頭銅獅稱為「施迪」(Stitt),是當時上海分行經理施迪(Gordon H Stitt)的名字。香港滙豐銀行因為這兩頭獅子又被稱為獅子銀行,以前的港幣上都有其中一頭。

這一對獅子的身世也是傳奇,它們最初是仿照上海滙豐銀行大樓門前的兩尊銅獅,與上海的表親一樣,香港的獅子也是由韋斯達(William Wagstaff)設計,並由周燕翔(Chou Yin Hsiang)以銅鑄造,在其身上還留有韋斯達的簽名。當把這一對獅子搬來時,風水大師說應該在星期天早晨四點鐘時放到人口兩側的警戒位置上。而且,必須把兩頭獅子同時運去,免得它們互相嫉妒。銀行董事們必須在那裡隆重歡迎獅子的光臨。銀行家們對此都一一照辦。

在1942年,日軍攻佔香港後因物資緊張,日軍曾試圖將港滬兩地的銅獅運至日本回爐取銅。香港的兩尊銅獅連同維多利亞女王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大班昃臣爵士(Sir Thomas Jackson)的銅像被運至日本,準備熔為軍火材料。本以為這一對獅子難逃厄運,但是在日本投降後的1946年,一名美國海軍水手跑進香港滙豐大堂,告訴工作人員原來這一對獅子幸免於難,並說他曾在日本大阪川崎船塢見到它們的蹤影,這一對獅子也最終得以重見天日。同年10月,在麥克阿瑟的命令下,銅獅終於回到香港,但身上留有彈痕。當第三代總行於1981年7月拆卸重建時,兩隻銅獅被安排擺放在對面的皇后像廣場,直至1985年6月8日遷回第四代總行為止。

香港人認為獅子可以吸收靈氣,因此移動獅子是很危險的,會為香港帶來災禍,湊巧的是,這對獅子每次移位,香港就會經歷重大的災禍,1941年日本侵略香港,滙豐銀行的獅子一度被送到日本,香港也就渡過了3年8個月的黑暗日子,這個自不必說。更靈驗的莫過於1983年,滙豐銀行總部重建,獅子暫時遷離工地,香港就馬上發生股災,股市狂瀉,這就是香港人所謂的「獅子魔咒」。

獅子很強,但是還是很難完全消解掉這煞氣,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於是滙豐銀行把底層完全架空,通過扶梯上到二層然後才真正地進入到建築,這對於銀行的設計來說實屬罕見,可這樣一做,便讓煞氣可以直接從底部泄過而不衝擊到建築。

但是,煞氣也是財氣,讓它滾滾而走未免太過浪費,沒關係,風水大師有三招來引財氣入室:

一:龍吸水

上文提到,底層雖然完全架空,但是仍留有兩個扶梯來作為入口引導人流進入。這入口不僅僅是可以吸人流,更重要的還是可以引導少量的煞氣入室,這樣還不夠,大師仍然擔心煞氣過強,於是在扶梯正對的地方設置了一塊巨大的電子顯示器,一則可以作為內容展示等實際用處,另外又可以作為照壁,阻擋過多煞氣,並將氣散於整個大廳。

二,透財玻璃

在現代風水觀念中,玻璃是一個不太容易擋隔煞氣的材質,正如在家裝中廁所盡量不用玻璃做分割,因為廁所一方面是泄水而走的地方,即泄財,另外廁所也是一個有煞氣的地方,屬陰,如果用玻璃分割,家中的財氣會漏走煞氣會入室。

回到滙豐銀行,建築的底端沒有用實的地板面而是用一個巨大的玻璃面,在建築學上可以解釋為:給首層架空空間增加採光,消解一層空間的壓迫感,增加室內室外的視線交流等;在風水上就一個目的,吸一部分的煞氣入樓,然後就與第三個手段接上了。

三,中庭聚氣

在一層玻璃的上方大樓是做了一個大中庭,在建築生態學中,這種狹高的中庭空間會產生煙囪效應,拉動建築內的自然通風,這個在風水中也可更多地引入煞氣,同時,雖然樓層一共有四十餘層,但中庭僅做到九層,一則以適度的高度來控制煞氣進入量,二則在中國古代,九為單數最大數,是陽數的極數,稱老陽,可以鎮住煞氣,化為己用。

而且,此建築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即面向皇后像廣場的這一側還是後門,正面是面對著太平山的那一側

常規來說建築背山面海是好的,但滙豐銀行則是背海面山,因為煞氣的來向是從尖沙咀而來,滙豐不是張果老,還能倒騎毛驢,這樣一反向就組成了「騎龍格」,最終完成了這個絕好的風水位,從原來的超級煞位,經過這麼設局,就完全反轉乾坤了。

滙豐銀行在後面的發展中也成為絕對的特權和不可挑戰的龍頭大哥地位,它每年賺到龐大的利潤,它的股票年年上升,是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裡面第一重磅股,被稱為大笨象。它的股票還被稱為孤兒寡母股,就是說有的獨自拉扯孩子的寡婦,如果有點錢就買一兩手滙豐股票,等孩子長大,寡婦也成了富婆養老無憂。總之,它已成為一個神話。因此設在太平山腳下海旁「皇后大道中 1 號」的滙豐銀行總部,被民間傳說為是處於香港的龍脈。就連它地庫里的銀行保險箱,也被傳說為是風水極佳的龍穴,要想租到一個保險箱需要排好幾年的隊。有些人甚至把祖宗牌位放在保險箱里,期望好風水能夠保佑子孫後代富貴發達。

滙豐的風水應對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看看他旁邊的幾棟樓是如何應對這煞氣的。

香港特區政府總部 HKSAR Government Headquarters

我們可以看到其應對策略與滙豐銀行類似,前面設置大片綠地緩衝煞氣,同時以中空的方式讓煞氣穿過,具體就不在此展開了。

遠東金融中心

遠東金融中心外表閃亮,古銅配色,遠觀第一感受就是好閃亮。而它的確就是取自銅鏡的風水格局,古人認為銅鏡能「辟邪」,主要是因為銅鏡有反射光線的作用,可將煞氣反射回去。而這裡遠東金融中心也就是通過反射來應對煞氣。

交易廣場 Exchange Square

交易廣場地塊太小,沒有辦法做出太多花樣,以兩個手段來進行化解,一,同樣的在面對煞氣的方向做了一個屋頂花園,也可一定程度緩衝煞氣,二,面對煞氣方向,建築平面以凹來應對凸,以柔克剛。

滙豐銀行大廈的第一步可謂是逢凶化吉,將大凶之地化為了聚財之地,那中銀大廈將會如何應對呢?

小編將在下一篇文章為您講解


推薦閱讀:

現代版的36計(1)
「龍要眠,虎要纏」的現代風水學應用
現代作家筆名涵義十二例
魚龍變化 中國現代交誼舞文化創新運動
新刊 | 吳飛:大同抑或人倫?——現代中國文明理想的探索

TAG:銀行 | 中國 | 香港 | 風水 | 現代 | 頂尖 | 中國銀行 | 滙豐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