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鳳閣教授治療乾燥綜合徵驗案

 沈鳳閣教授, 1957年於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長期擔任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中醫學科評審組成員、南京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沈老從事中醫臨床60餘年,於溫病學造詣獨深,是公認的溫病理論大家、臨床大家。沈老治學嚴謹,勤於實踐,師古而不泥古,擅長治療疑難雜症,每應手輒效,覆杯而愈,雖年逾八旬,仍然堅持上臨床。

  筆者長年侍診於沈老,親眼目睹經沈老妙手回春的各種疑難雜症,現舉一則沈老治療原發性乾燥綜合症的驗案。

  原發性乾燥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唾液腺和淚腺,常表現為口眼乾燥,可有腺外器官如腎、肺臟等受累,使臨床表現多樣化。本病90%見於女性,由於口眼乾燥癥狀易為患者或醫生忽視,系統性損害往往成為患者反覆就診的主要臨床表現。在臨床上,患者常以某一系統癥狀首診,而被誤診為慢性肝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周期性麻痹、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淋巴瘤等。沈老認為原發性乾燥綜合征屬祖國醫學肝腎陰虛、燥毒犯肺範疇。腎為水臟、主津液,是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主要臟器。口眼乾燥、缺少津液,首當責腎,再責肝脾。因乙癸同源,腎陰虛必導致肝陰虛。而「肝主目」,肝陰虛必致淚少,兩目乾澀。仲景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素問·厥論》云:「脾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口腔無唾液,顯然是肝腎之病傷及脾胃。燥邪傷肺,肺熱陰傷,治節無權,因而不能水津四布,臟腑經絡、關節失榮。臨床上常表現為:口乾,唾液少,飲水多而不解;眼乾澀有熱感,淚少或無淚,稍感刺痛;關節或肌肉疼痛,胸悶氣短,煩躁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弦澀等。治以滋益肝腎,清燥潤肺、養陰生津。

  典型病例:楊某,女,51歲,家庭主婦,安徽人。2005年6月18日初診。

  患者自述近幾年眼睛常感乾燥發澀,視物模糊,常需眼藥水;自感口乾,進干食需飲水送下;胸悶氣短,夜寐不安,伴脘腹痛已多年;並訴陰道乾澀不適。經江蘇省立醫院檢查尿常規、,血常規正常,肝、腎功能正常;查抗SSA、SSB抗體均陽性,抗雙鏈DNA抗體陰性,類風濕因子(RF)陽性。診斷為原發性乾燥綜合征,經給予小劑量強的松、鹼性合劑等治療,效果不顯,特求沈老施治。患者舌紅少苔,脈細澀略弦。沈老治以甘淡養脾、甘寒養陰、甘平補腎之法。藥用:生地12g,熟地12g,粉丹皮10g,山萸肉12g,懷山藥15g,甘杞子12g,滁菊花12g,制首烏12g,制黃精12g,川石斛12g,南沙參15g,北沙參15g,太子參12g,炒白朮10g,炒白芍10g,天花粉12g,桑葚子12g,甘草3g。囑患者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服藥14劑後,諸症好轉,效不更方,以上方為基礎方,加減服用三個多月,癥狀基本消除,實驗室檢查各項免疫指標基本恢復正常。

  方中熟地、山萸肉、桑葚子、甘杞子、制首烏入肝腎二經,性味甘平,長於滋補肝腎;制黃精、懷山藥、南沙參、白朮甘淡養脾,既補脾氣,又補脾陰,且有養陰潤肺生津止渴之功;生地、丹皮滋陰泄火;太子參、北沙參、川石斛、天花粉、白芍甘寒養陰,潤肺降火,培補肺臟陰精生化之源;甘杞子、菊花養目潤燥解毒,益肺腎二臟;白芍又能緩急止痛,合甘草酸甘化陰以治燥毒。諸葯合用,全方共收滋肝益腎、潤肺清燥、養陰生津之效。

推薦閱讀:

治療蕁麻疹的三個中醫驗方
5個自我治療法緩解足底筋膜炎
剖宮產子宮切口瘢痕妊娠診斷與治療指南 2014第一版
柏殼能治療白髮嗎 中醫兩個配方治療白髮
圖表|重症肌無力的診斷和治療

TAG:教授 | 治療 | 綜合 | 乾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