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惡性腫瘤「傳銷幣」,擾亂金融秩序的罪魁禍首!
在虛擬貨幣層出不窮的當下,它彷彿已喪失了自身在市場上的實際應用。從耳熟能詳的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貨幣到「山寨幣」、「空氣幣」,再到如今幣種繁多的「傳銷幣」,虛擬貨幣已不再具有革命性,反而是「龐氏騙局」的代名詞,成為互聯網金融創新中的一個巨大惡性腫瘤。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正文共:1498 字閱讀時間: 4 分鐘
題圖:網路配圖
來源:大宗傳媒
作者:史樂蒙
據了解,目前「傳銷幣」有上千種,且呈現出喧賓奪主的態勢,其發展速度之快,吸納資金之多,令人咂舌。
4月15日,西安警方成功破獲的網路傳銷案——「大唐幣」,從3月28日起,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其已發展註冊會員13000餘人,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金額高達8600餘萬元。
作者所接觸的一款「傳銷幣」,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參與人數已逼近千萬,最大玩家每日進賬千萬元。隨著人們風險意識逐步增強,反倒是明知是騙局,越是勇敢,比的就是「進場早、跑得快」。有的「傳銷幣」參與者更是毫不避諱地說:「我們玩的就是傳銷。」
這些經營「傳銷幣」的人群之所以會言語露骨,內心是被短時間內吸納大量資金、集聚財富迷了心竅。據了解,「傳銷幣」雖高達上千種之多,但操盤的人並不多。多數「傳銷幣」只是名稱不同,操盤的卻是同一夥,鑽著監管真空的漏洞,變換著外衣,四處吸金。(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梳理髮現,「傳銷幣」通常以區塊鏈技術為外衣,承諾只漲不跌的單邊上揚機制,並沒有上任何正規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大部分通過自建的平台交易,或者玩家之間互相交易,發展團隊越龐大,收益越高。宣傳的收益模式一般分為「靜態獎」和「動態獎」,「靜態獎」指購買數字貨幣產生的收益。為了吸引更多會員加入,「傳銷幣」往往會採取拉人頭給回報等傳銷慣用的方式進行瘋狂推廣,並美其名曰「動態獎」,本質上就是「拉人頭」。
據了解,通過上述模式開展「傳銷幣」業務,其有兩個盈利點:第一,炒作幣價,造成一幣難求的局面,引誘用戶利用自有資金入市來買幣炒幣,炒作到一定高幣價時候突然拋幣撤出,崩盤。第二,兜售註冊用戶的個人信息。
當下,針對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還沒有一套系統化的監管辦法,但各種以虛擬貨幣為名實施的傳銷騙局早已突破了傳統地域空間的限制,蔓延迅速,迷惑性、欺騙性很強,已給許多群眾造成了財產損失。查閱資料得知,2016年以來,裁判文書網所公示的以虛擬貨幣為幌子的傳銷詐騙案件多達180餘件,涉案總金額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其中90%的案件屬於通過發展下線進行各類傳銷活動。
「傳銷幣」的技術運用和真實的區塊鏈原理早已形同陌路。這種不以解決、優化或改變傳統行業的某項業務痛點為目的的虛擬貨幣早已毫無價值可言,行業生態也遭到嚴重破壞。針對虛擬貨幣領域,急需出台全國性法規,建議修訂或加強禁止傳銷條例的司法解釋,或者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全國性行業協會出台自律章程。(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同時,建議加強各部門協同監管,建立工作聯動和信息共享機制,充分發揮金融監管的主體作用,劃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一行兩會」、公安等部門的責任,強化事前和事中監管。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興行業如雨後春筍般,還沒了解清楚一個,另一個就已到來。正因如此,才讓心懷不軌者,利用人們對熱點高漲的關注度,設下騙局,從而導致許多好的事物剛一出來就被玩壞,最後則被人遺忘。
提醒廣大投資者:應理智對待新興事物的產生,任何暴富神話的背後都有可能是一場精心包裝的騙局。鬱金香泡沫沒有破滅前,全歐洲的人都爭著去買鬱金香,沒有任何人認為鬱金香是泡沫;蜜西西比騙局破滅前,又有幾個人認為這是騙局,又有幾個人認為這是泡沫,這和當前民眾對於虛擬貨幣的狂熱是一樣的。自以為的發財機遇或許正是別人的賺錢利器,最美的夢不是靠幻想,而是用勤勞的雙手、智慧的腦袋創造出來的。
內容來源:防騙大數據(FPData)綜合大宗傳媒(dazongchuanmei)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