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圖文:那爛陀傳承的大師
公元5世紀,印度笈多王朝的鳩摩羅笈多王護持佛法不遺餘力,為了佛法的傳承在那爛陀創建了一所佛教大學,這一所大學,在國際間曾風光一時,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齊聚一堂,僧侶穿行如梭,共學佛法以及世間法,這其中包括了七世紀時來自中國的玄奘大師……
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梵文:Nāgārjuna bodhisattva),又譯龍猛、龍勝,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大約活躍於公元一五〇年至二五〇年之間,他首先開創空性的中觀學說,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偉大論師,傳說壽高一百五十(或說二百),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
龍樹菩薩開創的中觀學說,令小乘學者大為折服,大乘學者也都奉為圭臬。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翻譯、介紹到中國來,大乘空宗的思想因而得以弘揚、光大,影響深遠。中國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龍樹菩薩為共同的祖師。
聖 天
聖天(生卒年不詳,活動時期約公元3世紀),音譯為提婆,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觀派代表人物。因為他有一隻眼睛失明,所以又被稱為「片目天」(梵語音譯為迦那提婆)。被佛教徒尊稱為提婆菩薩。
簡介
聖天是大乘佛教中觀派創始人龍樹的弟子。他的出身不詳,中觀派的另一位重要學者月稱認為,聖天生於南印度獅子國人(今斯里蘭卡),而且是一位王子;而漢譯的《提婆菩薩傳》則認為他出生於印度南部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聖天從龍樹處學習大乘般若之學。漢文資料說,聖天非常精於辯論。
聖天是許多重要的中觀派論著的作者。他的著作的梵文原本都沒有保存下來,現在研究者能看到的是用漢語和藏語翻譯過來的版本。但是對比可知,它們也不是完全翻譯(尤其是漢譯聖天著作)。聖天最有名的著述是《四百論》,一共有16品,中文翻譯了後8品(所謂《廣百論本》)。
還有很多著作被歸入聖天名下,但較嚴肅的西方研究者認為他們不是聖天本人寫的。
律藏大論師——功德光
功德光為世親菩薩四大弟子之一,精通律學,為律學權威。生於印度垌臘地區,世襲婆羅門種,年幼時即精通各宗派教義及大小四明,盛名流布,在垌臘無有出其名者。
雖已頗具盛名,但功德光仍時而對諸部教義存有疑惑,無法究竟釋疑,因此決定尋訪上師,廣求諸義,後聞世親菩薩盛名,遂往求見。時功德光請世親教授,世親菩薩不經思索,滔滔不絕、一一回答,於是對世親菩薩生起不共信心,遂依止門下出家受具足戒。初習小乘三藏,得等同上師善巧,次世親授以大乘三藏,以大乘等流故,生起對大乘殊勝不共信心,精進大乘,成就盛名與世親菩薩無二。
菩薩精通三藏,特於律藏善巧,能在一時間,以心念背誦無量律藏經卷而不遺漏。後功德光回到垌臘地區,在當地建立寺院,有五千個弟子,其中有一千人在戒律成就與師相等,彼等持戒清凈,連微細罪皆能不犯,因而感得龍天護持、國土祥和、五穀豐收。時國王有一大臣為功德光的弟子,犯王法而為國王挖出眼睛,大臣失去眼睛痛苦不堪,祈禱:「上師救我!」後功德光為其加持並且自己啟告三寶:「以我修行持戒果報,若其清凈,請賜予眼睛如故。」大臣眼睛果失而復得。國王十分訝異並對功德光生起不共依止,永久護持五千比丘並作大供養。又一次,有一犯戒比丘求助功德光,時菩薩以神通力變化一大火坑,坑內猛烈大火,告比丘往坑內跳,時比丘依信心力故,誠懇發露,不作思索即往火坑躍下,此時猛烈火焰卻化成清凈水池,比丘毫髮未傷,並消了許多罪障。菩薩事後為其說法,後證阿羅漢果。功德光由上述成就及渡化因緣,世人稱其謂精進持戒大律師。廣釋中說道:「聖說一切有部中持律大德功德光,出身婆羅門,為自他宗派大海中,徹底通達,飽餐如來戒律正法甘露味,成大智主。」菩薩撰有律經、百一業經、菩薩地論之戒律品、律經自釋等詮釋。壽命久住達四百歲。
陳那大師
陳那大師,印度瑜伽行派論師。出生於婆羅門家庭,接受良好的婆羅門教育,舉凡天文、地理、文學、祭祀無不精通。及長,先投佛教的犢子部出家,後跟隨世親學習,開始其一生為佛教事業奮鬥的弘法歷程。 大師對佛教的貢獻,不僅是對心識上的分析,更開闢出佛教的五明之一──因明學。且在運用因明與人論辯的過程中,獲得了「論辯牛王」的稱號。 因其在因明學方面留有不朽之功績,集因明說之大成,創「新因明」,造成印度理學劃時代之新里程,被稱為中世紀正理學之父,或新因明之祖。
在佛教唯識學的發展過程中,對性相識分的畫分上,有「安、難、陳、護,一二三四」之說。說的是在建立唯識性相學上,安慧(Sthiramati)、難陀(Nanda)、陳那(Dignaga)、護法(Dharmapala)四者的貢獻。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安慧、難陀對心、心所的考察未免簡陋,而護法的分類又流於形式,很容易導入思惟分別的漩渦中。只有陳那對心識的分析和唯識佛學的理論不流於形式上的簡陋,且詳細地說明了認識論中的問題。
陳那對佛教的貢獻,不僅是在心識上的分析,更因為他開闢了一條新的體認佛教的道路──因明。在把佛學發展推到一個新時代的同時,陳那運用因明論辯的過程中,獲得了「論辯牛王」的稱號。他的因明理論也一直主導著其後佛家因明的發展趨向。
從陳那的人生經歷來看,他生活在一個有強烈宗教信仰的印度,且又適逢佛教還在發展的時代。陳那出生於一個婆羅門家庭,自幼秉持家庭教育,精通當時外道的教義。他開始是從佛教犢子部出家,後脫離了犢子部而投入到世親(Vasubandhu)的門下,開始其奮鬥終身的佛教事業。
公元五、六世紀,佛教在南亞印度半島,甚至包括南洋諸島的發展都處於鼎盛時期。在印度本土,與其它九十六種外道相比,無論是以民間信仰人數的多寡論,還是以國王政府扶持的力度論,佛教在當時都是處於優先的地位。所以陳那在弘揚佛法上,得到許多的助緣。
從其追隨佛教,弘揚佛法的過程來看,隨世親學論辯學給了他組織及論證自己學說的機遇與動力。他對佛教理論學說的創建,雖然在其從世親為學時有所涉及,而完善大成則在於他與外道及教內其它學派學者的論辯中。
以陳那名義寫成的書,至少有十四部。其中,集中討論因明的至少有三本,即《因輪抉擇論》(Hetucakradamaru)、《因明正理門論》(Nyayamukha)和《集量論》(Pramanasamuccaya)、。而與因明相關的則遠遠多於此。按照唐朝義凈的說法:「因明著功,鏡徹陳那之八論。」除了上述三部著作外,尚有《觀三世論》(Traikalyapariksa)、《觀總相論》(Samanyapariksa)、《觀所緣緣論》(Alambanapriksa)、《似因門論》、《取因假論》(Upadayaprajnaptiprakarana)。從這裡可以看出,陳那大部分的著作是為解決論辯中所遇到的問題而作的。即使是其它幾部著作,也多是因其在因明上的感悟而成的。在陳那的佛學著作中,尤其在《集量論》中,他以大量的篇幅來反駁外道的論點,針對不同的學派,陳那都有其破斥的方法。在其破斥外道的同時,對佛教五明之一的因明作了詳盡的發揮,不僅繼承了世親的風範,而且還使因明的功用得到最大的發揚。在佛家邏輯史的研究上,人們都傾向於把陳那的時代作為一個分界點,把從他開始的因明統稱之為新因明。
陳那出生地雖然是在與新葉王國的首都香至國鄰近的星伽薄多城,即現今南印度的馬德拉斯省(Madras)的康吉布勒姆(Conjeeveram),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案達羅王國的羯陵伽度過的。其間,他曾一度北行,到過當時的佛教學術中心那爛陀寺(Nalanda)講學。在那裡,他把婆羅門教的蘇突羅奢耶(Suduryaya)擊敗,同時也把其它來進行辯論的外道一一擊敗,使其皈依佛教,因此獲得「論辯牛王」的稱號。
由於陳那辯論有強大的說服力,使各方學僧及外道都以能擊敗陳那為榮,想與他進行論辯者來自印度的各個地方。陳那本人也曾南下奧里薩(Orissa)和馬哈拉斯特拉(Maharastra)去迎擊外道的論辯。他後來又回到案達羅的羯陵伽,在那裡著書立說,最後入滅於當地的一個幽靜偏僻的森林中。
在印度歷史上,能以「聖者」(Saint)為名的人極少,而陳那就是其中之一,足見陳那聲名在印度影響之巨大。
清辨論師
清辨論師,昔印度一中觀論師,龍樹菩薩的弟子。著有《般若燈論》(即《中觀寶燈論》),立自續因之理,創中觀自續派見,為經部中觀的創始人。《中觀寶燈論》被諸大論師們共稱為將一切班智達、成就者的修法竅訣歸納總匯的一部殊勝論著佛 護 (Buddhapālita,約470?540)
印度中觀派論師,被尊為中觀應成派之祖。只有一部《中論佛護釋》傳世。
2、3世紀時印度論師龍樹(Nāgārjuna)所作《中論頌》(Mūlamadhyamakakārikā),是中觀派立宗之本,也是大乘佛教的義理基石。《中論頌》的偈頌體行文簡略,不依靠注釋幾乎無法理解。最早的注釋是4世紀時的青目釋《中論》[1]與《無畏疏》[2]。兩部注釋多為隨文解義,較為簡略,且同質部分佔一半以上。在瑜伽行與因明學的思想背景之下,以佛護為始,印度論師開始更為系統地注釋《中論》和闡揚中觀思想。
《中論佛護釋》通過為偈頌補充推導過程而建立起歸謬論證體系,即不正面立論,而是通過舉出敵方論點的矛盾之處來表明自己的主張。這一思想體系對後世的影響巨大。比佛護稍晚的清辨(Bhāviveka)曾著《般若燈論》對這一方法提出批判。清辨援入印度當時流行的因明邏輯學,主張通過邏輯範式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進而批駁敵方。清辨對佛護的批判直接導致了「自續派」與「應成派」的分立。7世紀的月稱又在《明句論》中討伐清辨而推崇佛護。在西藏,伴隨後弘期時月稱著作的譯介,以及後來格魯派的興起,佛護、月稱的「應成」一系遂被奉為了中觀正統。可以說中觀派思想格局的形成,正是以反對或擁護佛護為分水嶺,是發端於佛護,成型於清辨,鞏固於月稱。
月稱菩薩
月稱,藏文:達哇扎巴,梵文:薩那哈巴Candrakīrti 。約7世紀中葉,古印度佛教僧人,印度佛教大乘中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詳。傳說他出身於南印度薩曼多婆羅門種姓。少年出家,聰穎善辯,師承佛護的弟子蓮花覺。精通佛護一系的中觀學說。曾任那爛陀寺住持,並曾與月宮菩薩進行過辯論。後又在南方,弘揚佛法,興建寺廟。最後逝於摩藩伽山。他發揮了中觀無自性學說,反對瑜伽行派的阿賴耶識,不同意立自證分。承認有離心的名言外境,但認為無論是世俗諦、勝義諦外境都無自性,反對清辨的世俗諦有自性。他把龍樹的緣起性空的理論發展成性空緣起,並發展了如何安立煩惱障和所知障的二障差別,以及佛果位的盡有智如何觀照世俗諦的理論。在方法論上,他發揚了佛護的傳統,對論敵的觀點採用歸謬論證法,嚴格地只破不立,以破顯宗。因此被稱為「隨應破派」或「應成派」。
寂天菩薩(Santideva 約7世紀)
古印度佛教思想家。關於寂天菩薩的史實,有七種稀有傳記,如頌云:「本尊生喜住爛陀,示跡圓滿破諍辯,奇異事迹與乞行,為王降伏諸外道。」
寂天出身西印度古吉拉特國的皇族,其父親被稱為鎧甲王(Kusalavarman),母親被認為是金剛瑜伽母的化身,出生時,被稱為寂鎧甲(circ;ntivarman)。後至那爛陀寺依勝天〈Jayadeva〉大師出家,改名為寂天〈acirc;ntideva〉。據說他整日吃飯睡覺冥想,無所事事,為同修所不恥,認為他敗壞了那爛陀寺的學風,他們故意邀請他參加辯經大會,希望藉此讓他丟臉而自動離開那爛陀寺。但在寂天論師升座之後,開始誦念出他的著作,卻震驚了那爛陀寺,大家都認為他是菩薩的化身。這部著作就是他著名的《入菩薩行論》 (Bodhisattvacaryāvatāra),相傳他誦念到:「若實無實法 悉不住心前 彼時無餘相 無緣最寂滅」時,身體慢慢升到半空中,最後沒入虛空,大眾只聽到他不斷的誦念聲。後來他離開了那爛陀寺,至南印度修行傳法,有許多神奇事迹傳世。
阿底峽尊者 Atisa (982~1054) 古印度僧人、佛學家、藏傳佛教噶當派祖師。漢名無極自在,本名達哇寧波,意為「月藏」,法名迪班噶羅室利扎那,藏譯貝瑪爾梅澤益西,意為「燃燈吉祥智」。藏史通稱覺卧傑阿底峽,意為「佛王阿底峽」,簡稱「覺卧傑」。出生於薩霍爾國(今孟加拉國達卡地區)。
寂 護
印度佛教僧人。今印度比哈爾邦人。早年出家,為大乘佛教自續中觀派創始人清辨的五傳弟子,在當時印度佛教界以精於因明而知名。曾住那爛陀寺。743年受吐蕃贊普赤德祖贊之請入吐蕃傳教,在拉薩主持翻譯佛教典籍為藏文事宜。因受本教勢力抵制,停留4個月,即去尼泊爾居住達6年之久。其間曾舉薦蓮花生入吐蕃傳教。749年再度至吐蕃,曾主持第一座建有僧伽組織的桑耶寺尊基儀式。建寺後,為7名貴族子弟剃度出家,史稱「七覺士」。762年在埕蕃被馬踢傷致死。其所倡自續中觀派論點,對後世藏傳佛教一些流派有直接影響。著有《攝真實論》等。
蓮花戒 (730?~780)
古印度佛學家。據藏文傳記,他是那爛陀寺學僧,寂護弟子。762年寂護卒後,應贊普赤松德贊之請入吐蕃,參與漢印僧人頓漸之爭。漢僧大乘和尚立頓悟說,認為佛教徒不必經過長期的修持,只要排除一切妄念(「無念」)即可頓悟成佛。蓮花戒主漸悟說,認為修行必須經過不同的階段,通過個人的長期精勤努力,修習六度,才能達到正智或無分別智的境界。這次爭論的內容在敦煌出土的漢文卷子《頓悟大乘正理決要》和西藏的《五部遺教》中都有詳細的記載。蓮花戒在爭論中取勝後,備受贊普和吐蕃佛教界的推崇,但遭到本教的嫉妒,傳說被本教徒所殺。
蓮花戒為寂護的《攝真實論》作《攝真實論注》;為《中觀莊嚴論》作《中觀明》;為法稱的《正理一滴》作《蓮花戒_編輯詞條_百度百科正理一滴注》,另又為《稻稈經》作了註疏。前三者都有梵本和藏譯傳世,近代又被譯成英語和日語。他著有《修習次第》,即宋施護譯《廣釋菩提心論》,梵本三稿及藏譯均存。
蓮花戒的佛學思想追隨寂護的中觀瑜伽行見。他從中觀派緣起性空的立場出發,融合了瑜伽行派的思想,在世界觀上主張無相唯識,在方法上受到清辨、法稱的深刻影響,對佛教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前期中觀派和瑜伽行派都進行了批評;並對婆羅門教彌曼蹉派的學說、順世論的斷滅論和時率等都進行了批判。他的佛學思想對藏傳佛教顯宗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
證得信位解脫軍
值得宗喀巴大師這般稱讚的大德解脫軍,從童年身入佛門而出家,也就精研三藏教典。他以心行兩種如理依止聖解脫軍座前,聽受《大般若》的教授——《現觀莊嚴論》與《般若二萬五千頌》合解的論著,漸次精研其中要義——三士道次第。由此他對一切輪迴世間,生起厭離的出離心,並生起推己愛他的真實菩提心,而證入大乘資糧道。他為了漸次進入大乘道,專修至尊怙主彌勒約有十年之久。他想精通整個圓滿大乘道體,親見至尊怙主彌勒,並由這種加持力,而能迅速進入大乘諸要道,那是再好沒有的。可是努力勤修,也未得見慈尊之面,向他者啟問迅速得見慈尊的方法,依所說為凈除罪障,以修護摩為佳的方便,建和息爐灶,請慈尊降臨,供注燒一百二十萬次之多,以此得親見慈尊。漸次獲得一切教證功德,極大增長。他依聖解脫軍的教授,著作了廣釋菩提道次第諸要義的《二萬五千般若廣釋》。宗喀巴大師稱讚這位阿闍黎證得信位,是指資糧道而說的。
以此意樂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們,應當謹向大德解脫軍祈禱求加持;並應從依止善知識起,直到止觀之間,所有菩提道次第諸要義,從《般若經》中獲得定解,而生起堅定信心,一意精修菩提道次第。
「弘般若道獅子賢。」
值得宗喀巴大師這樣稱讚的阿闍黎獅子賢(藏語生根桑波),他從往昔長遠生中,發菩提心,學行偉大的佛子行,是為了在此贍洲中弘揚佛教的心要——般若教授,乘願而來的一位大德。這位阿闍黎誕生在王族中,過去一些佛教史中說:這位阿闍黎住在母胎中時,母親被獅子傷害,獅子食其母體後,留下腹中的嬰兒而未食,並使嬰兒平安地長起來。以此取名叫「獅子賢」。他成年時全不留戀喧囂的俗家,身入佛門,出家受圓滿學事——比丘戒。精研一切自他宗義,成為徹底的善巧者,特別是對於尋求《般若》教義,能如常啼菩薩那樣不顧身體辛勞,與生命危險,發奮勤求。一心想念何時才能對於《大般若經》教義,三乘道次第圓滿道體,不被他擾,獲得定解而奮鬥。那時,大堪布寂護正是教主。以此他心行兩種如理依止大堪布寂護,細研由至尊彌勒傳來的般若教授,聖無著昆仲及聖解脫軍所著諸論著;並精研聖龍樹解釋佛意所著的中觀諸論。他聽受由佛世尊而至尊彌勒,而無著昆仲,漸次傳來的廣大行派的菩提道次第諸教授,及由佛世尊,而至尊文殊,而聖龍樹師徒,次第傳來的甚深觀派的菩提道次第諸教授。對所聞教義菩提道次第諸扼要,反覆思考、衡量、細察;並為了使心中熟習,勤奮地串習其中所有緣念法門;由此對於佛法心要,三乘道次第圓滿道體,生起了特殊的悟達。於是對數以千計的許多具緣信眾,講授《般若》教授。
他為了還須大弘佛教事業起見,在大堪布寂護前,求得修彌勒的方便,精勤以修,以此夢見有一身著黃色僧衣威儀端正的比丘對他授記說:「前往東方『喀薩巴呢』去吧!」他也就依記別往所說地點,修觀音齋戒法三天,而復觀夢,在拂曉時夢見「阿敦達布」的毗哈羅山的更朵那的上空,雲層空隙中,現出諸天神的上身正在作各種供養。問為何而作?答道:「是為至尊彌勒宣說《八千頌》,而作供養。」他細看了很長時間,也就看見了至尊彌勒,金色面容,頂上嚴飾一塔,右手作說法印。他立即頂禮供養,而啟問道:「慈尊你所著諸論著,現時出有多種論釋,當依從何種呢?」答道:「應當對於一切論釋,很好地通達後,將合理的總攝起來,由你來攝集著作吧!」他醒來複作了供養,為了尋覓著論時的施主,他從東方喀薩巴呢前往西方去的時候,正和達瑪巴王聽得阿闍黎獅子賢精於講說《大般若》,派來迎接他的使者相遇。也就迎接他到恰瓦松(義為三莊嚴寺)佛寺中,為數以千計的僧伽大眾,廣傳《般若》教授。由達瑪巴王作施主,他遵從慈尊所授記,著作了《現觀莊嚴論釋明顯義論》;及《現觀莊嚴》與《八千頌》經論兩合的教授——《八千頌廣釋》;以及隨順聖解脫軍所著的《二萬五千般若光明論》,攝《二萬五千般若》要義的《八品論》;《攝功德寶釋易知論》;《般若修法》;《真扎巴文法變格頌》等諸論著。 這位阿闍黎具足無比的悲智,及至尊彌勒的加持力,以此他所著的《明顯義論》成為修菩提道次第人們的「般若正法眼」。他所著的《般若八千頌廣釋》,從掃除房舍起,直至修止觀雙運之間,所有三士道次第諸扼要,都如《般若經》中所說那樣——何為道體、數目之決定為若干、次第應是如何等情況,開示得毫不紊亂,極為明顯。並且從一一緣念法門中,修一緣念法門時,絕不捨棄其他緣念法門;而是於一一緣念法門中,具備圓滿道體,全依慈尊的教授,突出地說出。開始從順解脫道起直至最後「如金剛三摩地」修法,正對治「二現顛倒」已,證得一切智之間,以及證一切智已,由二十七種事業門,如何作利益眾生事業之間,一切都全示說。以此對贍洲信眾,作出了恩德無比的事業。
以此意樂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們,應當謹向阿闍黎獅子賢虔誠祈禱求加持,併當再三地細讀阿闍黎所著諸論著,使自我對所修菩提道次第諸要扼,獲得堅固定解,任何邪魔惡友,都不能使此心依他而轉變。
法稱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論師,佛教因明大家。據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第26章的記載,生於南印度睹梨摩羅耶國。早年習婆羅門教各種學派的教理,後學佛法,赴中印度那爛陀寺從護法出家,習唯識學。後從陳那弟子自在軍學《集量論》,成績優異;對《集量論》作出評釋,進一步發展了陳那的因明學說。
釋迦光大師
釋迦光大師,戒律,代表釋迦牟尼佛的言教與行持標準,是佛教最基本的行為規範;自古以來,凡德高望重的佛教徒,必定是持戒精嚴、自律愛他,因而深受人們的敬重和愛戴。
無著(梵文轉寫:Asanga),音譯為阿僧伽,阿僧佉,北印度犍陀羅人,約生活於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佛教高僧。他和弟弟世親(梵語轉寫:Vasubandhu)是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即印度唯識宗)創始人。在整個佛教歷史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無著為婆羅門種姓,出身健馱邏國,自小受完整婆羅門經典教育,但受到佛教影響,於小乘化地部出家為僧[1],修行空觀,但一直無法領悟。後得到中印阿逾闍國彌勒的教導,悟入大乘空觀[2],成為龍樹菩薩之後印度佛教史上重要的論師之一。
傳統上認為,無著經由禪定,上升至兜率天親自從學於彌勒菩薩,從彌勒處得到《瑜伽師地論》並傳述後世[3]。但也有人認為,彌勒是中印度一名與彌勒菩薩同名的論師。此外他的作品有《顯揚聖教論頌》、《順中論釋義》、《金剛般若經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等。
世親(梵語:Vasubandhu),亦譯天親,音譯婆藪盤豆、伐蘇畔度等。北印度犍陀羅人,約生活於公元4世紀。與其兄無著(梵語轉寫:Asanga)為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即印度唯識宗)創始人。世親在說一切有部出家,著有《俱舍論》,基本囊括有部佛學思想,對該部思想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後受到其兄無著的影響,轉入大乘,力弘唯識,著述甚豐,一生著作頗豐,其中小乘論五百部、大乘論五百部,人稱千部論主。其《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是唯識宗的奠基之作。
推薦閱讀:
※夏日的剪影…【極品美圖】(2)
※男人在思考 女人在惦量 (精美圖文)
※組圖: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太陽系精美圖像
※美圖心語(361)
※【美圖共享】◆ 美女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