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三十九: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六尺巷禮讓為先 篤素堂廉儉傳家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國家」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概念。「國」和「家」緊密相聯,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家是國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治國從治家開始。「家規」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和客戶端推出專題「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帶您走近那些充滿溫情和智慧的傳統家規,汲取精華、去除糟粕,延續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家國」文化;吐故納新、與時俱進,涵養新時代的良好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

  安徽桐城張氏,父子宰相,修己正人,為世所重。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話,張廷玉為官以「廉」為第一要事,立身唯謹,亦有「父子讓探花」的美談。張英張廷玉父子集一生為人處世、官場仕途的經歷體會,先後撰《聰訓齋語》《澄懷園語》二書,教育子孫讀書立品、廉儉禮讓,流傳後世,歷久彌新。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六尺巷禮讓為先 篤素堂廉儉傳家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時間:2016-04-05 09:00

桐城張氏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晚年更號圃翁,清代名臣,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歷任侍郎、經筵講官、翰林院掌院學士等職,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先後任纂修《大清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著有《篤素堂文集》、《存誠堂詩集》、《聰訓齋語》、《恆產瑣言》等。張英一生廉儉禮讓,「終生讓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為世楷模。有關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傳頌鄉里,為人感佩。

  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硯齋,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歷任文淵閣、文華殿、保和殿大學士及戶部、吏部尚書。入仕為官長達50年,「歷得三朝,遭逢極盛」,卒後謚文和。曾先後纂《康熙字典》、《雍正實錄》,並充《明史》、《國史館》、《清會典》總纂官。著有《傳經堂集》、《澄懷園語》等。張廷玉平和儒雅,學問優長,立身唯謹,理政以慎,刑尚寬平,人贊其「既哲亦既明」。

  桐城張氏舉業不斷,名宦迭出,遍為人知。張英、張廷玉「父子雙宰相」(清代不設宰相,但張英、張廷玉都擔任過大學士之職,張廷玉還出任軍機大臣,相當於宰相),其優良家風還綿澤後世,先後出現「三世得謚」(張英,謚文端;張廷玉,謚文和;張若渟,張廷玉第七子,謚勤恪)、「六代翰林」(張英;張廷玉;張若靄,張廷玉長子;張曾敞,張廷玉之孫;張元宰,張廷玉之曾孫;張聰賢,張英六代孫)等人文盛況,有「門族清華,世代簪纓」之譽。

張英故居:篤素堂

  張英府邸「篤素堂」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御賜匾額。因張英、張廷玉父子先後官至大學士,鄉人稱為相府。

  張氏相府位於桐城老城區西南隅,佔地面積二萬餘平方米。整體格局為三區(東區、中區、西區)六路,坐北朝南,橫向並列。每路建築五至六進不等,間以迴廊庭院。廳堂宏敞,居室多為二層小樓。主次分明,錯落有致,青磚黛瓦,樸實素雅。府中點綴有「五畝塘」、「花廳」、古玉蘭樹等園林小品,北牆外為「六尺巷」。今建築留有少量遺存,但遺址保存完整,為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氏相府為江淮之間規模較大的文人士大夫宅第,具有徽派建築江北過渡帶的典型特徵,對研究明清時期的桐城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桐城張氏家訓

《聰訓齋語》

  張英撰寫的家訓《聰訓齋語》,是留給後世的一份寶貴精神財富。他集自己一生官場仕途、為人處世的經歷體會,以「立品、讀書、養身、擇友」為主要內容,要求子孫「務本力田、隨分知足」,在日常生活中感悟讀書、立身、做人、持家的道理。他把家訓概括為四句話: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其核心理念就是要求子孫廉儉禮讓,謹言慎行,勤苦讀書、樂聞規勸,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聰訓齋語》於康熙年間刊行於世,廣為流傳,為諸多名流大家所看重。曾國藩對其推崇備至,認為《聰訓齋語》「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因此要求曾氏子弟人手一冊,認真學習領會。

《澄懷園語》

  《澄懷園語》是張廷玉花費大量心血撰成的,裡面彙集了自己數十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的處世經驗和人生感悟,旨在繼承其父張英的治家為官思想,同時告誡子孫後人「知我之立身行己,處心積慮之大端」。

  在《澄懷園語》中,關於為人處世,張廷玉認為心乃自身之寶,為人要善良,不可生惡念。關於為官從政,張廷玉強調居官清廉乃分內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求子孫後人做官「拚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

  同其父張英的家訓一樣,張廷玉的《澄懷園語》也對其子弟的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四個兒子若靄、若澄、若淑、若淳等都先後入朝為官,政績顯著。這與張廷玉的教導和《澄懷園語》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所以,後人對此書評價很高,清人沈樹德認為:「《澄懷園語》四卷,皆聖賢精實切至之語。修齊治平之道,即於是乎在焉。」

 ●視頻腳本:  

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廉儉禮讓 聰訓傳家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是桐城清代大學士張英的一首《讓牆詩》。

  桐城,著名文學流派「桐城派」的故鄉。地處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別山東麓、長江北岸。素有「吳頭楚尾」、「七省通衢」之稱。

  元末明初,桐城飽受戰亂和災荒,人煙稀少,大批移民自江西、皖南等地遷至桐城。他們吃苦耐勞,積極進取,重視農耕,看重課讀,逐漸形成了桐城「窮不丟書」、「耕讀傳家」的鄉情民風。

  濃郁的書香氛圍催生出恢宏的文化景象。明清兩代桐城一邑之地共出進士236人,舉人793人,貢生、監生不計其數。出現了張、姚、馬、左、方等諸多世家顯族,形成了影響清代文壇二百餘年的「桐城派」,為世人所矚目。一時「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

一、桐城世家

  桐城世家顯族中的「張」,指的就是張英家族,以其郡望稱為「清河張氏」。明初由江西鄱陽遷居桐城北鄉土銅山。六世祖張淳科第起家,自浙江永康令官至陝西布政參政,因長於斷案,人稱「張一包」,即包拯之謂。其長孫張秉文,就是張英的伯父,為明朝封疆大吏。季孫張秉彝,就是張英的父親,贈光祿大夫。

  張英父親張秉彝,在張英初入仕途時,即多次寫信告誡他:「祖宗積德,累世以耕讀承家,爾惟益自勉勵,以無貽前人羞」;「抱忠貞以事君,篤謙和以交友」;「敬者德之基,儉者廉之本」。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晚年更號圃翁。康熙六年進士,十二年任翰林院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十六年入值南書房。供職勤謹,應對稱旨。康熙稱其「有古大臣風」,將西安門內房屋賜其居住,開清代詞臣賜居內城之先例。後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民間俗稱「宰相」。康熙四十年告歸,隱居城內故居和龍眠山賜金園,其間康熙曾數賜楹聯。四十七年卒,謚文端。

  祖輩的懿德嘉行,父母的言傳身教,造就了張英敬慎廉儉、謙和禮讓的官德人品,而他又承前啟後,以其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結合古聖時賢的言行事例,凝鑄成了一部教育子孫後代如何持家治國、立身做人的《聰訓齋語》。

二、聰訓繼世

  《聰訓齋語》是桐城清河張氏的一部典範家訓,內容深入淺出,富含哲理。讀來和風細雨,如沐春風。張英說:「予之立訓,更無多言,止有四語: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嘗將四語律身訓子,亦不用煩言伙說矣。」

  這是張英教訓子孫的四句箴言。通覽全訓,縱觀張英的為人處世,其核心精神和最終落腳點,即是「廉儉」、「禮讓」二端。

  張英居官廉儉,門無私謁。遇有人行賄時,則正顏拒絕。他曾說道:「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門下奔走之客,有損無益」。其家境清苦,任翰林時,曾於會試入闈,家中竟然無米下鍋。夫人搜得家中有面數斗,遂舉家連食麵湯將近一月。居虎坊橋時,度支睏乏,夫人不得不取下孩子項下銀鎖質錢,以渡難關。

  張英的廉儉之風,還體現在選拔、推舉和保護廉儉官員方面。康熙南巡,張英曾多次迎駕揚州、淮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一次南巡,兩江總督阿山欲藉機增供經費,江寧知府陳鵬年執意反對,阿山想以誹謗巡遊罪置陳重罪。及張英謁見,向康熙澄清事實,陳鵬年始得免禍,後成一代名臣。

  廉為官之本,儉為廉之基。養廉必須以儉。張英認為做父母的應「教之儉用」,並把儉的內容歸納為「儉於飲食」、「儉於交遊」、「儉於飲酒」等八個方面,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他崇尚南宋著名學者陸梭山(陸九淵兄長)治家以儉之道,要求家人把一年的日常開支費用分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月底總結所余,「別作一封」,用來應付貧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兩件」。

  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館原館長、張英後人 張澤國:

  張英的廉儉故事還有很多。他六旬華誕時堅持不辦壽宴,不受賀禮,與妻子商定把錢省下來「製作衣絝百領,以施道路饑寒之人」。他解官歸田之後,「誓不著緞,不食人蔘」。布衣蔬食,至老不衰,而救人急難則動輒傾囊。

  除為官廉儉外,張英還推崇為人禮讓。他說:「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讓為寶。」做父母的就應「教之謙讓」。晚年居鄉時,他從不以「宰相」自居,僅以一位山間老人身份與百姓交往。遇到擔柴人,便退立道旁,主動讓路。而有關他「六尺巷」的讓牆故事,則最為世人稱道。

  史料記載,張英的桐城老家宅旁有一塊空地,與吳氏為鄰,吳家越界佔用,於是引起兩家紛爭。張英家人便修書一封送給在京城的張英,請示定奪。張英提筆批詩一首寄歸。詩云:「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言懇意切,情操高古。家人接書,遂退讓三尺。吳氏聞之,深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於是桐城就有了這條六尺巷,有了這一傳誦至今的六尺巷佳話。

  安徽省桐城市地方志辦公室原主任 潘忠榮:

  六尺巷故事的核心精神就是「禮讓」二字。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讓故事史不絕書。《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舜就是舜帝,讓畔就是讓出田岸。舜帝以他的虛懷若谷感召了歷山地區的人們都禮讓田岸,這是我國最早禮讓地界的故事,它的影響非常深遠,以至後世之人都把「田者讓畔,道不拾遺」作為一種美好社會的理想而追求和歌頌。張英正是繼承和發揚了這種傳統美德禮讓三尺。他的禮讓換來的不僅是息事寧人,而且感服了鄰人,見賢思齊也禮讓三尺,這樣就成了六尺巷,一場地界糾紛就在這種互諒互讓中得到圓滿解決,化干戈為玉帛,這就是道德的感召力。

  漫步六尺巷,你會感到你是走在時空的甬道里,正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走向未來;你會感到你是走在歷史的長廊中,那一塊塊磚格就是一幅幅歷史的畫面,使你油然而生慕古思賢之情。

  漫步六尺巷,你的心靈會得到凈化,你的情操會得到升華,胸懷會更寬廣!

  步入六尺巷,心寬天也寬;走出六尺巷,天寬心也寬!

三、廉儉傳家

  聰訓傳家,世澤綿長。張英之後,張氏家族科舉大張,人才輩出。明清兩代近二十世,一族計有秀才以上功名者近千人。其中進士26人,舉人89人,貢生、國子監生700餘人。呈現了「父子宰相」、「三世得謚」、「六代翰林」的耀眼景象。

  張廷玉(1672-1755),張英次子,字衡臣,號硯齋。康熙三十九年進士,累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軍機大臣。乾隆二年(1737)進三等伯,開清廷文臣爵至侯伯之先例。雍正皇帝褒揚其為「調梅良弼」。

  張廷玉積「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的人生感悟,著成了《澄懷園語》一書。這是繼其父《聰訓齋語》後的又一部張氏家訓。

  「今日行事儉,異日做官清。」張廷玉恪守庭訓,亦以廉儉、禮讓為務。他說:「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拚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這裡的「忍」就是忍住不貪,克己復禮。

  張廷玉初以詞臣分校禮闈時,有同事想找他謀私,他賦詩一首云:「暗室欺心古所難,四知常凜寸心安。簾前月色明如晝,莫作人間暮夜看。」深懷律己之心,意境磊落高潔。同事閱詩之後,便慚愧地退卻了。後來,張廷玉擔任吏部侍郎時,因懲惡除貪,曾獲得「伏虎侍郎」的美稱。

  張廷玉還繼承和發揚了張氏一門的禮讓之風。其中最有名的,是「父子讓探花」的故事。

  安徽省桐城市政府辦副主任 方寧勝: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長子張若靄參加殿試,雍正皇帝閱至第五卷時,覺得該卷字畫端楷,文意絕佳,便拔至一甲三名(即探花),在場的大臣皆稱評定公允。待折卷時,方知是張廷玉之子張若靄。張廷玉得知後,立即奏請皇上換選他人。但雍正皇帝明確宣布,他所選拔非常公允,並非知道是大臣的兒子而有意甄拔。然而張廷玉仍再三懇允「以此讓於天下寒士」,雍正深感其義,遂降為二甲第一名。這便是膾炙人口的張廷玉讓探花的故事,和其父六尺巷讓牆故事一樣為世人所感佩。

  張廷玉清廉禮讓,生活儉樸。住在皇帝賜居的戚畹舊園十餘年,連日用器具都不全,以至同事親友「多以儉嗇相譏嘲」,但對百姓疾苦,卻憂戚在心,必欲儘力以解困。康熙四十八年(1708),桐城東鄉陳家洲遭受水災,他立即動員兄弟子侄捐款捐物,賑恤災民。雍正十一年(1733),他奉命回鄉舉行祭父大典,途徑河北時發現水災嚴重,旋即奏請朝廷開倉賑濟。此後又將祭父大典所余銀兩捐修了桐城東門外的「良弼橋」。乾隆四年(1739),他得知鄉里欠收,貧民乏食,立即馳書家人捐谷一千石,並囑弟侄輩精心籌劃,以成善舉。

  教子,張廷玉同樣以「廉」「嚴」著稱。長子張若靄為內閣學士,工書善畫。一次,張廷玉看到僚屬的一幅名畫掛在張若靄的書齋中,知為僚屬投其所好,便正色道:「我無介溪之才,子有東樓之好,奈何?」「介溪」是明代權相嚴嵩的號,「東樓」是嚴嵩之子嚴世蕃的號,嚴世蕃為侍郎,依仗其父為相,招權納賄,終被處死。張廷玉以此類比,使張若靄深為震撼,趕緊送還名畫,從此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有違家訓了。

  張氏家訓,不僅使其子孫後代受益匪淺,奉為圭臬,同時也為世人所看重。曾國藩即對張英的《聰訓齋語》垂愛有加。他在寫給曾紀澤的家書中說:「《顏氏家訓》作於亂離之世,張文端英《聰訓齋語》作於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極精。爾兄弟各覓一冊,常常閱習,則日進矣。」他甚至親自為弟、子、侄每人購書一本,讓他們隨時誦讀。

  名篇傳世,歷久彌新。《聰訓齋語》、《澄懷園語》這兩部家訓是張英、張廷玉父子留給子孫後代的精神財富,也是留給我們今天的一筆寶貴遺產。它們和六尺巷故事一道,彰顯著獨特的精神魅力,閃耀著道德之光。

  【群體童聲畫外音】

  一紙書來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桐城張氏家訓摘編

讀書

  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認真讀書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敬,謹守田產的人不會受到飢餓的威脅,積德行善的人不會傾覆倒下,慎重選擇交友對象的人不會一敗塗地。

  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第一事也。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讀書可以增長追求世間法則至理之心,是頤養心性的第一等事。

  讀書須明窗淨几,案頭不可多置書,讀書作文須凝神靜氣,目光迥然,出文與題之上,最忌墜入雲霧之中,迷失出路,多讀文而不熟,如將不練之兵,臨時全不得用,徒疲精勞神,與操空拳者無異。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讀書需要窗戶明亮、案幾潔凈的環境,桌案上不能放太多的書。讀文章寫文章,都要聚精會神沉得住氣,眼光要明亮。(讀或寫)文章的重點要放在題目上面,最忌掉進雲里霧裡,找不到出路。讀的文章很多但不深入理解,就像將領不操練士兵,面臨打仗時全用不上,白白浪費精神,跟打空拳的人沒什麼兩樣。

立品

  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嬌盈、不詐偽、不刻薄、不輕佻。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對自己的言語要考慮值得人們稱道,對自己的行為要考慮值得人們效法,不驕傲自滿,不狡詐虛偽,待人不挑剔無情,舉止要穩重。

  凡人看得天下事太容易,由於未曾經歷也。待人好為責備之論,由於身在局外也。「恕」①之一字,聖賢從天性中來;中人以上者,則閱歷而後得之。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注釋】

  ①恕:原諒、寬容。

  【譯文】

  凡是把一切事情看得太簡單的人,是因為他閱歷太淺。對別人喜歡責備的人,是因為自己沒有處在事物之中。「恕」這個字是有德行人自然表現出來的;中等資質以上的人,經歷後才能認識到。

  一言一動常思有益於人,惟恐有損於人。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譯文】

  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都要想著要有益於人,就怕有損於人。

  與其於放言高論中求樂境,何如于謹言慎行中求樂境耶。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譯文】

  與其在高談闊論中尋求快樂,不如在謹言慎行中尋求快樂。

禮讓

  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老氏①以讓為寶,左氏②曰:「讓,德之本也。」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注釋】

  ①老氏:指老子,道家創始人,主張虛靜、退讓,一切順乎自然。

  ②左氏:即左丘明,著有《春秋左氏傳》。

  【譯文】

  古人說:「一生謙讓的人,結果不會有任何損失。」老子把「忍讓」當寶,左丘明也說:「謙讓是道德的根本。」

  自古只聞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未聞忍與讓翻以釀後來之禍患也。欲行忍讓之道,先須從小事做起。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自古以來,只聽說「忍耐」和「謙讓」能夠消除無窮無盡的災禍與懺悔,沒有聽說「忍讓」反而導致後來的災禍與後患。想要實行「忍讓」的處世之道,必須先從小事做起。

守廉

  人能知富之為累,則取之當廉,而不必厚積以招怨;視之當淡,而不必深忮①以累心。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注釋】

  ①忮:嫉妒、貪求。

  【譯文】

  假如人能知道會為富貴所累,索取就會適度,不會因為積財豐厚招致別人的怨恨;把享樂之事看得很淡,就不會因為妒忌而煩心。

  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假如讓我為官一方,我決不會用錢來取悅我的上級。

  居官清廉乃分內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拚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則於為官之道,思過半矣①!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注釋】

  ①思過半矣:領悟了一大半。典出《周易?繫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譯文】

  為官清正廉潔是本該就有的事。為官者,首要的就是要廉潔。保持廉潔品行,最要緊的是能忍。人如果能忍住不接受非分財物,那麼他關於為官之道就已經領悟一大半了。

儉用

  以儉為寶,不止財用當儉而已,一切事常思節嗇之義,方有餘地。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把節儉當作寶,不止是說財用方面,而是做一切事都要常常想著節儉,這樣才有餘地。

  儉於居身而裕於待物,薄於取利而謹於蓋藏,此處富之道也。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自己生活起居節儉但是待人接物寬裕,取利微薄卻謹慎地儲藏,這是聚富之道。

養身

  《傳》曰:「仁者靜。」又曰:「知者動。」每見氣躁之人,舉動輕佻,多不得壽。古人謂:「硯以世計,墨以時計,筆以日計。」動靜之分也。靜之義有二:一則身不過勞,一則心不輕動。凡遇一切勞頓、憂惶、喜樂、恐懼之事,外則順以應之,此心凝然不動,如澄潭①、如古井,則志一動氣,外間之紛擾皆退聽矣。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注釋】

  ①澄潭:清澈而不流動的深水。

  【譯文】

  《左傳》書中說:「仁者無私慾而心靜。」又說:「智者日求進取而動。」常常見到暴躁之人舉動輕浮,所以大多不能長壽。古人說:「硯台的壽命用世來計算,墨的壽命用時辰來計算,筆的壽命用天來計算。」這就是因其動靜不同而產生的區別。 「靜」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不要過於勞累,另一個是心情不可輕易激動。凡是遇到勞累、恐懼和喜怒哀樂之事,外表順應常規去對付,內心則凝靜不動,如潭水一樣清澈見底,如古井一樣純凈,這樣就能用自己的心志去指揮感情,外界的紛擾都被驅退而聽從自己的心態。

  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此生平得力之處。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每每思量天下之事,能受得了小氣就不會受大氣,吃得了小虧就不至於吃大虧,這是我生平最受益的道理。

  ●專家觀點

江小角:父子宰相家訓代代傳

  桐城張氏家族從遷居桐城,到興盛發達,特別是入清以後,進入鼎盛時期,被人稱為「縉紳發跡,文物蔚興」之門,一方面固然得益於張氏子孫深受儒學影響,以及桐城豐富的地域文化的感染,刻苦攻讀,通過科舉取士而躋入仕途。另一方面,也得益於良好的家訓、家風的教誨和熏陶。張英、張廷玉總結祖父輩立身立言、為人處世的經驗教訓,參以切身感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訓子戒律,為張氏子孫的成長,起到了很好的啟迪和導向作用,成為張氏子孫代代相傳的法寶。

  一、張英的《聰訓齋語》

  張英才高識廣,學問過人,為官之餘,致力於經學研究,且在詩文書畫諸多方面,均有較高造詣。所著家訓《聰訓齋語》,子孫累世受益。自刊刻以來,影響廣泛。

  在《聰訓齋語》中,張英指出,讀書可以增長道心,可以養性。「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為人生頤養第一事」。他認為讀書要講究方法,如六經、秦漢之文,詞語古奧,須從小讀起。「毋貪多,毋貪名,但讀一篇,必求可以背誦」。他非常反對死讀書,認為光讀書不行,必須學會運用知識;作文章要有「光華」,要做到理明氣圓。書讀過之後,必須全面掌握和運用,若不能舉其詞,那無異於畫餅充饑;如果能舉其詞而不能運用,也是「食而不化」,與枵腹無異。可以說張英子孫在科場屢取功名,與他的悉心教誨是分不開的。

  持家,張英主張以「儉」為寶。他把「儉」的內容歸納為「儉於飲食」、「儉於交遊」等八個方面。他從自己做起,身體力行,致仕歸鄉之後,「誓不著緞」、「不食人蔘」。不管是暫住鄉里,還是久居京城,他都要求家人,把一年的動支費用,精心籌劃,分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月底總結所余,「別作一封」,用來應付貧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兩件」。他對京師同僚「一席之費,動逾數十金」深感不安。在他六旬之期時,反對家人、學生、同僚為他賀壽,與妻子商量,用設宴之資,「制綿衣袴百領,以施道路饑寒之人」。扶危濟困、幫助他人成為張英一生重要的社會活動內容,處處體現出他「無忤於人,無羨於世,無爭於人,無憾於己」的人生追求。

  為官,張英認為要以勤政清廉為第一要務。在他三十餘年的官宦生涯中,偶有挫折,或被降職,最終仍因為其才華過人、處事廉儉而被重新起用或提拔。許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員,因為有他的保護和舉薦,不但免遭不測之禍,而且得到重用。但其親朋故友,鄰里子弟,中進士者多達數十人之眾,沒有誰因為他的提攜而升遷。他要求子弟做到「使我為州縣官,絕不用官銀媚上官」。

  做人,張英主張要以謙讓、益人為本。他言傳身教,自己居鄉時,與人相交「厚重謙和」。張英晚年在龍眠山構築「雙溪草堂」,與鄉民相處,不以宰相自居,而以一位山間老人與百姓來往,遇到擔柴人,主動讓路,與人方便。他說:「如果人能處心積慮,一言一動皆思益人,而痛戒損人。則人望之如鸞鳳,寶之如參苓。」他認為每個人所言所行不可能「全是」,遇到別人「非之、責之」或「不以禮者」,要「平心和氣」,做到有理「恕人」。他訓誡子孫要明白「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並說「天地不能常盈,而況於人乎?」不僅如此,還要求後人做到「終身讓路,不失尺寸」。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訓示子孫敬人、愛人、益人,值得稱道,令人敬佩。

  二、張廷玉的《澄懷園語》

  《澄懷園語》是張廷玉十數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日積月累的人生感受。旨在告誡子孫後人「知我之立身行己,處心積慮之大端」,同時也是為了不辜負其父張英「承先啟後」之意願。

  張廷玉一生身系要職,閱歷豐富,其家訓以言官、訓子、理政為主,給後世留下了有益的啟示。他認為奉職應公正自守,不要計較個人毀譽得夫,不能枉法徇私。為此要時時省察防閑。他強調居官清廉乃分內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求子孫後人做官「拚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張廷玉數充鄉試、會試總裁,司其柄「公正無私」,努力做到使天下士子「心自靜,品自端,於培養人才,不無裨補」。他把「居官理事,旌別淑慝」看成是應盡職責,提倡為臣要直諫,「遇事敢言」,即使虧體受辱,也無所畏懼。因此,他把「官職高一步,責任便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惟天下之安而後樂」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而努力實行。張英、張廷玉父子兩代官至宰輔,均提倡「廉」當頭,著實值得人們深思學習。

  在為人處世方面,張廷玉首先要求「一言一行,常思有益於人,惟恐有損於人」。因此,他所認為的人生樂事,並不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服飾之鮮華,飲饌之豐潔,聲伎之靡麗」,而在心之樂不樂。只有安分循理,不愧不怍,夢魂恬適,神氣安閑,才能求得心之真樂。其次,他力主為人厚道,處事要內寬外嚴,不可苛刻。同張英一樣,張廷玉也提倡時時以盛滿為戒,不可存放逸之心,「處順境則退一步想,處逆境則進一步想」。「凡事當極不好處,宜向好處想;當極好處,宜向不好處想」。遇事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在得意、失意之時,都能做到檢點言語,無過當之辭。

  此外,張廷玉也痛惡富貴子弟染上紈絝之習,要求子孫正品立身。他寢處皇帝賜居戚畹舊園十餘年,生活非常儉樸,連日用器具都不齊全,「所有者皆粗重樸野,聊以充數而已」,以致王公同僚或親戚朋友「多以儉嗇相譏嘲」。他告誡子孫「生富貴之家」,切切不可「染紈絝之習」。他憎惡賭博之陋習,通過引古論今,條分縷析,深刻指出,「賭博之害,不可悉數」。

  張廷玉居官清廉、憂民疾苦、勸戒惡習,並訓誡子孫踐行。他以習見習聞之事,由一己一家而推及於治國平天下,構成其家訓的一大特色。清代學者沈樹德在評價《澄懷園語》時說:「《澄懷園語》四卷,皆聖賢精實切至之語。修齊治平之道,即於是乎在焉!」

  (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江小角)

王彥民: 《聰訓齋語》中的修身養性之道

  《聰訓齋語》是張英教育其子孫如何修身齊家的代表作,如何修身養性是書中的重要內容。

  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聰訓齋語》首篇即談養心。張英認為「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動,惟讀書可以養之」「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第一事也」。張英一生飽讀詩書,心境異常澄澈。四十六七歲以後,特別講求安心之法,常使心地保持寬綽潔凈。「凡喜怒哀樂、勞苦恐懼之事,只以五官四肢應之,中間有方寸之地,常時空空洞洞,朗朗惺惺,決不令之入」。他努力從內心修養自己,自覺地抵禦不良情緒。

  人生應有樂趣,保持樂觀。張英認為孔子、顏回、孟子等,都是很有樂趣的人。他特意指出,《論語》開篇即說到「悅」「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多次談到樂的重要,還說即使吃粗糧、喝涼水、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以不愧不怍為樂。程子、朱熹教尋孔顏樂處,都是這種意思。張英自尋其樂,他仿效白居易的字「樂天」,以「樂圃」為號,反覆說明,要常有自得之樂。還自擬一副對聯:「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恆主人,得閑便是主人。」悠然之情,流淌其間。

  此外,張英還訓示兒子要樂觀處世。樂有多種,有朋友之樂,讀書之樂,山林之樂,助人之樂等等。張英教誨子孫「能多做好事一兩件,其樂逾於日享大烹之奉多矣!」多做一兩件好事,遠比吃豐盛的大餐快樂,這是何等境界?他身體力行,在過六十歲生日時,按慣例當設戲班演戲並宴請親友,但他堅持不那樣做,而是樂於讓妻子用所需花費製作一百件棉衣褲,送給道路上忍飢挨凍的人們。

  節制嗜欲,心平氣和。張英認為,人生雖然需要有所嗜好,以便有所適以寄其意,但對「珍異之物,決不可好」。他指出,名貴瓷器、古玩字畫等,皆不可收藏;歌舞聲伎,及禽獸博弈之屬,更不可好,因為這些都耗費錢財物力,容易惹氣而遺後患。唯有山水花木,差可自娛。節制嗜欲,意味著「忍」與「讓」。他反覆訓誡子孫,要謙讓,說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 王彥民)

方寧勝:傳承清白家風 終成一代名臣

  張廷玉能成為一代治世名臣,與他的家庭環境特別是祖輩父母的言傳身教分不開。張廷玉祖父張秉彝曾言:「吾宗世承清白,登顯士者皆廉平公恕。」張廷玉父親張英,立朝數十年,終始敬慎,「有古大臣風」。張廷玉之母姚氏,為清初名臣姚文然之女,以賢淑見稱。其夫張英中進士做官後,家中仍不富裕。有一年張英為會試同考官,入貢院半月不回家,以致家中乏食,姚氏用家中所剩斗米做湯而食,才使家人不致斷食。張廷玉兄弟入仕後,她教育他們做官惟謹,常說:「你父親為官,冰清玉潔,你們也要謹慎宜守啊。」故了解張家的人都說:「張文端公(張英)家教甚嚴,實則由其夫人佐成之也。」姚氏後隨張英居京師二十多年,謙慎好善,賢聲傳至宮廷,康熙一日顧左右語曰:「張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獨父訓也。」張廷玉自幼生活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得益良多,康熙曾對入值南書房的張廷玉說:「汝兄弟其不愧家風矣。」

  繼承清白家風,張廷玉官聲清越,終成一代名臣、三朝元老,並給後世子孫留下不少為人做官的心得。

  勤政盡責。張廷玉認為設官是為了理事,勤政乃進德之基。張廷玉受命為軍機大臣,日理萬機,辦公時「諸曹司及書吏抱案牘於旁者,常百數十人環立,更進以待裁決」。就是坐在轎子里,仍在批閱文件,讓隨行人員隨時取送,沒有一件滯留,可謂案無留牘。

  公正無私。張廷玉強調公正無私乃為官本職,但要做到並非易事,要有「公正自守,毀譽在所不計」的胸懷,有「人以必不可行之事來求我,我直指其不可而謝絕之」的勇氣,還要有「惟有公正自矢,方不為下人所窺」的戒意。

  公平取士,重視人才。張廷玉掌翰林院時,多舉薦人才,為朝廷擢用。而對「家人子弟,不得以間請」,「公正無私,周詳妥協」。不僅如此,他還奏請雍正,將其子張若靄參加科舉所獲的「探花」(一甲第三名)改為二甲一名,以示「謙謹之誠」和關愛天下寒士之心。他在執掌吏部時,絕苞苴,杜請託,銓政肅然,吏治一新。

  建章立制,以法治吏。張廷玉少有器識,具經邦濟世之才,雍正贈與張廷玉的御制詩詞中即有「大政資經畫,謨待討論」之讚詞。雍正初設軍機處時,張廷玉與鄂爾泰首任軍機大臣,除了幫助雍正帝出主意,擬寫詔誥諭旨以外,凡升革文武官員,審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禮節,查考兵馬錢糧等,無不總攬,無不允當。軍機處人少事繁,涉及面廣,為保證其正常運轉,張廷玉親手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實行後收效顯著。此外,他還任過《三朝實錄》、《玉牒》、《治河方略》、《明史》、《會典》諸書總裁官,其中,《會典》堪稱一部較為完善的行政法規大全,它的成編頒行,張廷玉貢獻尤大。

  (安徽省桐城市政府辦副主任 方寧勝)

張澤國:六尺巷涵養禮讓家風

  禮讓三尺 小巷流光

  六尺巷故事發生的時間,據考據大約在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間。張英家中兄弟七人,張英排行第五,其育有六子三女,人丁可謂興旺。張英在入朝為官前並未分家,與父母一同生活在桐城城西存誠堂,為官後攜妻兒遷居京都。康熙二十一年在獲准回籍葬父之時張英在家中建房,以備回鄉之需,更在回京後留下夫人居鄉一年,料理建房諸多事宜。

  據史料記載,張家與吳家比鄰,兩家之間有一塊空地。也許在張家建房期間,吳家越界侵用,以至引起了一樁產權紛爭。張英接悉家書後,批小詩一首寄歸,云:「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舉重若輕,語氣平和,輕描淡寫卻寓意綿長。家人閱後立即讓地三尺,吳家見狀感動悅服,也撤讓三尺,於是就空出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六尺巷由此得名並沿用至今。

  張英的一封家書化解了鄰里之爭,「讓他三尺」的謙讓美德,讓出了一條溢彩流光的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也伴隨著宰相遺風廣為流傳,成就了一段佳話。

  教子懇切 聰訓傳家

  張英博學廣識,著述頗豐。其於經學、詩文書畫等諸多方面均有較高造詣,但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還是其家訓《聰訓齋語》。

  在《聰訓齋語》中,張英首要強調的是讀書。能讀書為文,必使人不敢輕視而受到尊敬,而不盡在功名得失。子弟能讀書明理,安身立命,以安父母之心,就是盡最大的孝道。

  張英終生讀書,至老不輟。他把書卷視為「養生第一妙物」,把讀書看作可增長道心的「人生頤養第一事」。他說喝酒、下棋等娛樂都須有伴,唯有讀書可獨自怡悅。張英持家以「儉」為寶,他所說的「守田者不飢」就是要求子孫力田、儉用,體會農家耕作之苦,懂得持家守業之難。他將節儉的內容歸納為「儉於飲食」、「儉於交遊」、「儉於酬酢」、「儉於飲酒」等八個方面,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張英與夫人姚氏相濡以沫五十餘年,布衣蔬食,不著紈綺。姚夫人常著衣裳躬自補紉,至老不衰。

  張英特別注重做人,也就是「立品」。他主張做人要以謙讓、益人為本,尤為注重子孫道德品行的鍛造和培養。居家和諧有秩序,居鄉友愛講誠信,立身處世清靜淡泊,在對待個人利益上切不可斤斤計較。張英認為「讓」是道德之本,「欲行忍讓之道,先須從小事做起」。他說「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凡事最不可想佔便宜,他把終生失便宜,看作是終生得便宜。張英曾刻一方印章以示子弟,曰:「保家莫如擇友。」好讀書者,交友兩三人足矣。對濫交朋友,沉溺吃喝玩樂,擾事生非,不務正業之種種現象深惡痛絕。張英反覆強調、諄諄告誡自家子弟,在謹言慎行、儉素謙讓、讀書勤苦、樂聞規勸等諸多方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

  篤素家風 世澤綿長

  張英的《聰訓齋語》讓張氏子孫獲益匪淺。張廷玉與其父張英「父子雙宰相」,此外還有「三世得謚」(張英、張廷玉、張若渟)、「六代翰林」(張英、張廷玉、張若靄、張曾敞、張元宰、張聰賢)等。張氏子孫大都能謹守家風,克承祖訓,或蜚聲朝野,或著節岩疆,或噪譽文壇,或樹望梓里,名垂史傳。

  桐城張氏雖為官者眾,但他們在退休還籍後,大多居城養老,故城中張姓宅第甚多。其中張英的「篤素堂」、其子輩的「詹事府」、「宗伯第」、「司空第」聯袂成片,雖稱「相府」,但建築樸實無華,與城中普通民宅無異。張氏家族的文人士大夫們無論在朝在野,皆能恪守先賢軌則,居官以廉,居鄉以善,行禮讓,重節義。每遇災荒之年,設粥廠,開義倉,拯饑民於水火,扶貧助學,修橋鋪路,樂施好捐,不惜傾其所有。當年由張廷玉捐助修建的「良弼橋」,至今仍雄踞在古城東門外的龍眠河上,成為一處歷史見證。

  (張英後人、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館原館長 張澤國)

讀書

立品

禮讓

守廉

儉用

養身


推薦閱讀:

適合0-1歲的父子遊戲
炫酷父子裝---圓領套頭衫
父子做皇帝都不行,書畫都能稱帝
父愛如山,父愛無疆:電影中的父子們

TAG:中國 | 中國傳統 | 傳統 | 安徽 | 父子 | 桐城 | 家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