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穆斯林如何解讀:性?
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愛為人們所歌頌,性也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卻不敢為人所啟齒。儘管性因愛而升華,愛為性所生,卻遭遇兩種迥然不同的待遇。然而誰又敢說性與我無關?自出生之日起我們就有了有性別之分,隨著年齡的增長又有了性羞怯,待進入成年夫妻之間性話的開始,真可謂是伴隨終生。在社會中我們又受到性倫理和性法律的規範,受到名種有關性的新生事物的困擾。兼於性的社會學和生物學的兩重性,因此對性的認識和態度必須以深厚的歷史、文化、教育為背景,以廣闊的哲學、美學、社會學為根基。
人與性
性並非人的專利,整個生物界都具有這種本能,但唯獨人類的性被視為「生之橋,愛之鏈」。 中國有句古話「食色、性也」,性乃人之本能,是天賦。安拉創造了阿旦和好娃,在他們均被賦於「完美的體型」時,同樣賦予了他們性的意識,自此就有了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的區別,男人和女人構築起的家庭,並以安拉賦予人祖阿旦同樣的方式生兒育女,繁衍不絕。這就是性作為人類生殖繁衍的本性。
如果僅以性生物學角度去看待它,那將會掠殺人與動物本質上的區別,動物間的追逐與交合同樣也是處於動物的一種本能,一種種族繁衍的本能。人類的性還具有它社會性的一面,因此人類的性愛與人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相牽連,在這種本質區別的驅動下性愛克服了單純的種族繁衍的本能,克服了動物粗魯的性行為,使性愛人之為人化。 人是宇宙中最高貴的,是萬物之靈。如果從性方面的表現來闡釋人類的高貴和萬物之靈的美譽時,其主要表現為人的性羞怯。在《古蘭經》中描述阿旦與好娃偷食禁果後,他倆的陰部便呈現於對方,於是他倆便用園中的樹葉遮蓋自己的陰部,這說明人在異性間裸露全身時具有一種羞怯感,這是動物們所不具備的。人類的性愛意識是常在的自覺的,而動物則需要發情期,這也算是人之為萬物之靈的表現之一吧。
人是肉體、靈魂和理智的綜合體。伊斯蘭是符合人性的,凡事主張中庸,它不僅承認人是肉體、靈魂和理智的綜合體,並且號召人們培植和鞏固三者的和諧關係。因此在性愛方面它拋棄了縱慾思想,同樣也摒棄了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純粹的肉慾和純粹的精神都是違背「人性」的,是危害人類生存的。安薩里認為如果人類不對性慾加以制約而趨於中和狀態,它就會毀掉一個人的今後兩世。性慾本能必須用理智加以控制和管理,也只有在理中人類的性愛才會高雅化,才會真正做到肉體與精神的結合和相互滲透。
性與倫理
伊斯蘭倫理區別於其它倫理的特徵主要表現在它與伊斯蘭教法的相通性,也正是現在有識之士們所倡導法律化的道德。也許這也是在當今其它宗教——儒教倫理道德喪失殆盡而伊斯蘭倫理道德始終保持完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於性、和性有關的問題以及情愛,已成為當今倫理學所涉及並研究的主要對象,在伊斯蘭倫理中同樣涉及這些問題,它不僅與其它倫理有著共同性,並且具有其自身不變的堅定性。
性關係的確定與血緣關係有著密切的關係,早在一千四百年前降示的《古蘭經》中就對它有過明確的規定,如「你們不要娶你們的父親娶過的婦女……」(4:22)「真主嚴禁你們娶你們的母親、女兒、岳母,以及你們所撫育的繼女……」(4:23)在他人以社會輿論或是個人化了的道德來遵守時,穆斯林則以違背安拉指引的恐懼心來遵循它。
同性戀,自古以來就不被人們所認同,但統制階級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與人民於不顧時,荷蘭首次承認同性戀的合法權益。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的生物學行為,扭曲的社會學現象」,在醫學界又為艾滋病傳播的「溫床」。同性戀不僅危害人類道德、審美和健康,而且會造成社會的混亂。不難想像承認同性戀合法權益的國家將為之代出的代價。
伊斯蘭對同性戀是絕對不允的,「你們一定要舍婦女而以男人滿足性慾,你們確是過分的民眾。」(7:82)因為它的確要為人類營造和平與安寧,健康與美滿的生活。
性與法律
「自由不一定都是快樂的,限制也不一定都是痛苦的。」在人類的性生活方面,是需要法律來調解和約束的,這種調解和約束的目的當然是對自己、他人及社會的一種保障。
們對金錢的慾望通常都被認為是合法的,但對獲取金錢所採取的方法或手段,卻是有限制的,因此,貪污、搶劫、盜竊、詐騙均被認為是違法行為。在伊斯蘭經典中同樣對性給予認可,並從人性的角度加以調解,但是為滿足這種慾望所採取的途徑是受相當限制的。
傳統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並未解決人類多戀和變換性對象的傾象,尤其在人們打出「性解放」、「性自由」的幌子後,賣淫、嫖娼、私通、通姦已在世俗的法律中被人之本性的介口逐步抹煞而喪失其以往的堅定立場。人們似乎默許了這種「柔和」、兩相情願的方式進行犯罪的社會現象,而將其視點轉向性暴力上,但正是這些「柔和」的兩相情願的行為慢慢蠶蝕著人類的社會責任感、婚姻家庭的美滿,以及原本明晰的繼承權,這無形中為社會的安寧埋下動蕩的種子。
在伊斯蘭教中其教法對除婚姻以外的性行為有著嚴格的禁戒,並在其經典中明確了如賣淫、嫖娼、私通、通姦者應有的懲罰及後世的下場。在全球人口急劇增長時,不少國家提出優生優育法,避孕便成了時代的寵兒。安薩里在其《宗教學科的復興》中對避孕的合法性已做了詳細的論斷。在部分西方國家人工流產曾遭到反對,但最後在以不傷害母體的前提下默許了。在伊斯蘭社會這是決不允許的。生命是安拉的定然,而無故將已經形成的生命扼殺無異於犯罪,再者它還涉及嚴重的倫理問題。
伊斯蘭教法中只將合法婚姻內的性關係、性行為納入其保護範圍。
性與社會
社會應當是人的社會,而沒有人類的繁衍不絕,生生不息,社會也就無從談起。從這種角度講,性的存在是社會形成的基礎。當社會具備人的因素後,社會又後反過來影響性的發展。
健康美滿的性愛是美好婚姻的首備,在伊斯蘭教中曾禁止患有不能履行夫妻生活的生理障礙者結婚。美滿幸福的家庭促成安定詳和的社會。因此,伊斯蘭反對婚外戀、同性戀之類的社會畸形現象,其目的就在於此了。
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社會現象中可觀察到社會對性發展的影響,及其反作用於社會的現象。良好的社會環境為性的健康發展鋪平道路,反之,性的發展被扭曲,從而給社會造成嚴重影響,時下道德與法律脫節,至使人們不正當的性行為只受譴責而無須制裁,這就是一种放縱。「包二奶」現象一再遭到遣責,結果反而成了一種時尚。未婚同屋現象也普遍存在於各大高校,不僅有損於青少年的身心的健康發育,更重要的是蠶蝕了他們的社會責任心。據報道,高校大學生同居者,男生佔到一半以上,女生將近一半。而他們的生命價值觀正像王朔所言:「過把癮就死」。有位老教授對此憤概萬千,稱當代年青學生喪失了憂國憂民的熱情,崇高的理想和進取心,怎樣成為社會的棟樑?
社會與性的和諧共進需要諸如法律、教育、衛生醫療、道德等社會因子共同努力,使他們互為保障。
性與科學
將性作為一門科學進行研究,也只是二十世紀初的事,1906年德國醫師布洛赫提出「性科學」一詞。
性科學所研究的對象包括性的起源,性器官的解剖和生理,性的神經生理,內分泌和精神心理的反應、控制和調節,性與生殖及其衛生健康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性科學的領域也從最初的醫學界拓展到社會領域,包括倫理道德、法律、經濟、社會教育等。
在伊斯蘭社會,早在穆聖時代,安拉就以經典的形式告訴人類許多有關性科學的知識。例如嚴禁與直屬、親屬、同乳姐妹婚配。(4:22-23)也許當時剛剛脫掉「蒙昧時代」外表的阿拉伯人並不知道其內函所在,而現今無人不知近親婚配所導致的後果。還有像月經期丈夫離開妻子(2:222-223)這樣的小常識,而在迷信的封建社會竟有人認為月經是一種不祥的兆,而對妻子痛打。《古蘭經》中還有婦女分娩後過40天才能過性生活的告誡,這種種戒律其實就是務實的科學。 100多年前,美國科學家萊姆首次施行人工授精;1978年德國,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直到現在克隆技術在動物界的應用。人們不禁要問,性科學的真正發展才不過二千年左右,它以後的道路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促進,還是人類的自取滅之?
伊斯蘭對性科學的研究與推廣主要在醫學領域,其目的在於保障人類的身心健康,在法律的允許範圍內更好的服務於人類。
性與婚姻
理想的婚姻應該包括稱心愉快的性生活,有人稱其為「生命的質量」的重要尺標,但婚姻的締結也不僅僅是情慾的發泄或表達,其中還有更為豐富的深刻的內涵。
基督教神職人員嚴禁結婚是為人共知的,布朗在其《宗教沉思》中表達了其根源所在:「如果我們能象樹林一樣,不經交配即可繁衍,或者不用這種卑微粗俗的交方式,世界便得以永存,那麼我將感到滿意。一個明智的人如果一生僅用來干一件事是蠢不過的了,當他意識到他幹了一件多麼不足道,多麼無價值的蠢事後,他冷靜的頭腦會感到無比詛喪。」這與穆聖所言:「當一個人結婚時,他已履行了宗教的一半。」形成顯明對比。在伊斯蘭的觀點中,只要是合法婚姻內的正當性行為,沒有被認為是「卑微粗俗」的。「無價值」的,它不僅承認了這種行為的不可磨滅性,而且肯定了它的重要性,如使者所言:「你們中能養活一個妻子的青年人都應該結婚……」,而對於不能履行婚姻者應保持貞潔(24:33)。
伊斯蘭將性賦於追求美滿婚姻的家庭中,使其發揮它內在的凝聚力,不僅維繫家庭及社會的穩定,而且使性至純至潔。因此,伊斯蘭對婚外現象是嚴格禁止的,其目的也在於此。
對異性的追求與渴望被認為是人類最強烈的慾望,安薩里將其分為過分、怠慢和中和三種情況,伊斯蘭對性慾的要求當然是中和了。過分時會論淪喪人的意志,怠慢又不會使人的慾望得以滿足。要想使人的性慾趨於中和保持適度,遵從理智和教門的規範,最佳方法之一便是促成婚姻。穆聖也曾說:「婚姻最能降低視線,保持貞*。」
婚姻的締結是「為性」還是「為後」呢?對穆斯林而言這是兼顧的,以上穆聖督促青年人成婚,可看出是顧及到他們的性慾,婚配可滿足其性的需要,而《古蘭經》中又說:「你們從妻子創造兒孫。」(16:72),可以說是「為後」吧。
總之,婚姻是對人性慾的肯定和滿足,並為性慾的純潔提供保障。
性教育
性教育應是人類文明教育和衛生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保障人類身心健康、促進社會安定的作用,尤其對青少年而言。
性教育是每個家庭的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但許多父母在性教育方面往往誤入歧途,認為對孩子保守「秘密」是對他們的保護。然而處於孩子的天性,他們往往提出一些有關性知識的問題,如「我從哪裡來的」,但得到的回答不是說「是牆縫裡來的」就是「跟別人家要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就會為大人們的謊言而自責、壓抑,甚至有的孩子通過其它不正規渠道自行探索,由於無人指引難免將其扭曲。婚後對性生活無知者也大有人在。
而在伊斯蘭教經典中,對性問題的坦蕩敘述令他人唏噓不已,它甚至對人們可以過性活的時間、地點、衛生習慣都作了細微指點。在《卡布斯教誨錄》中,有一章專門是卡布斯向兒子們進行性教育的指點,「作為人應當和牲畜有所區別,牲畜不懂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才合適,人則不同,做事時要考慮到時機合適不合適。」
阿拉伯人有句古訓:「把一切應學的知識和技能全部教給孩子,這才體現作父親的責任和慈愛。」
性自由
1949年英國著名學者羅素在紐約出版了《婚姻革命》一書,引起西方的震蕩。他對婚姻倫理的改革意見中有一條為「試婚制」,也就是未婚同居。半個世紀以來這場「性革命」導致了現今男女青年不以婚姻為目的所謂的「性自由」。
西方社會為「性自由」所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整個倫理道德為之重改,縱慾主義重新抬頭,婚前和婚外性行為增多,離婚率上升50%以上,僅美國每年就有100萬以上的少女懷孕,英國50%的兒童為非婚姻所生,墮胎、性暴力、性犯罪、性病、愛滋病的蔓延,使他人及社會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殘害。於是又有學者呼籲「回到家中去」。
伊斯蘭所言的性自由,首先體現在他對性慾乃人之本性的肯定上。其次體現在理性、道德和法律的允許範圍內自由選擇適當的婚配對象滿足這種性慾望。
性與審美
性是醜陋的、罪惡的、鄙俗的、應當迴避的、受禁止的,這均不是伊斯蘭所給予性的定義,除非它是在安拉的法度之外,不受安拉指引下的,否則性的確是美的。
伊斯蘭審美觀認為,美是一種秩序,是人的內心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和諧一致。在《古蘭經》中,對性的禁誡與其說是安拉給人的一種戒律,倒不是說是安拉賦予人類的一種秩序,一種美。因此在人類生活中,普遍的美被認為是:一種擺脫生存需後而擁有的秩序。伊斯蘭對性的禁誡正體現了人類的秩序性,對秩序的遵循就是對美的嚮往,秩序的破壞意味著美的破滅。人要成為一個既有血肉之軀,又有思想靈魂的豐滿的人,這就需要人性的約束,拋開這一約束必將導致人類生存法則的混亂,也就不稱其為美了。只有遵守這種秩序,將這種秩序轉化為內心的信仰,並付諸於現實生活當中,人才會追求到真正的美。
同樣在西方人堂而皇之的將人體視為藝術品進行美學研究和觀賞時,在伊斯蘭世界卻遭到唾棄。伊斯蘭並沒有否認肉體之美、性之美,但對它們的欣賞和追求要在一種「秩序」中進行,秩序是審美的首要要素。
在人類逐漸認識到性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時,人類往往會忽略性生活中的審美情趣的。在動物界性行為可以說是簡單甚至是以粗暴、殘忍的方式完成的,而在人類社會,性的問題涉及到複雜的情感因素。《古蘭經》云:「你們要妻室如同你們的田地,你們願意時就可進入田地。不過你們要事先做一些善行……」(2:223)
安拉說:「阿丹的子孫啊!我確已為你們而創造了遮蓋陰部的衣服和修飾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為優美……」(7:27)在阿丹與好娃偷食禁果後,他們相互看到對方的裸體,於是便頓生羞怯之感,用樹葉掩蓋羞體。康德把羞怯視為用來抑制放縱的慾望,永遠同善、德行和諧一致,這也不失為一種羞怯之美。
性與色情
色情當然與性有關,但兩著不可混為一談。
色情一詞源於希臘語,意為「描寫妓女生活」,現在泛指淫穢、淫猥,以刺激性的性內容,特別是公共場合或公眾傳媒中出現對男女性徵和性行為挑逗性的暴露和描述。
色情的出現緣於何時不得而知,但其危害卻是有目共睹的,色情尤如大麻,對人類危害相當嚴重,它不僅威脅社會倫理道德、習俗和法律,而且嚴重危害人類的身心健康。「它把人體和人性扭曲化,使性得不到健康發展,它撩拔、挑動,增加人的性興奮與性活動,消減了人們對性行為的自制能力,從而使人的精神與意志逐漸衰退。」由於人的性成熟早於生理成熟十年,因此,青少年被視為色情危害的重點保護對象。
有人曾將性文化分為:性的實現系統、性的規範系統、性的認識系統和性的精神補償系統,其中所謂性的精神補償系統,包括言情小說、性愛繪畫、性愛影視等。而色情正是補償性性文化的衍生。
伊斯蘭對性文化的認識有別於其它文化,所謂的補償性性文化不屬於伊斯蘭性文化的範疇,而屬於色情之列。這使得伊斯蘭從根本的淵源上杜絕了色情。在改革開放初期,當補償性性文化以西方文化的姿態入侵中國時,其對中國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的衝擊是我們有目共睹的。
在沒有補償性性文化的伊斯蘭社會,對色情的區分就容易得多了,他不因人而宜,而以嚴格的伊斯蘭倫理和法製為標準。
推薦閱讀:
※麥玲玲解讀天驕峰景風水(圖)
※解讀西蒙?波伏娃
※明金戰爭解讀(一):袁崇煥的封神之戰——寧遠之戰(上篇)
※得到|《人情與面子》| 鄭學解讀
※你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職業嗎?基於霍蘭德六邊形人格模型全面解讀你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