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走了,別傷心,她只是回家了

經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確認,著名作家、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季康(筆名楊絳)先生,以105歲高齡於2016年5月25日1時10分逝世。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

楊絳其人

楊絳,原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少年時代先後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讀書。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當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生院,為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生。1935年與錢鍾書結婚,同年夏季與丈夫同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年秋回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1949年後,調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楊絳先生的第一部作品為短篇小說《璐璐,不用愁!》,於1934年初發表於《大公報文藝副刊》。1940年代初,她連續創作了喜劇《稱心如意》和《弄假成真》,這兩部劇本寫作和上演於抗戰時期淪陷後的上海,當時引起很大反響。

1980年代以來,是楊絳創作的「新時期」,她以散文和小說兩方面的創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幹校六記》出版於1981年,暢銷於整個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體字單行本,並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國外出版。小說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腦筋,系國內最早反映知識分子改造的文學作品),出版於1988年,在知識分子當中引起很大反響,作品亦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出版。

作為外國文學研究家,楊絳先生寫過多篇評析西班牙和英國文學名著的理論作品,如評論《堂吉訶德》、《小癩子》(Lazarillo del Tormes)和《塞萊斯蒂娜》(La Celestina)等的文章,以及論英國作家菲爾丁等。

作為翻譯家,楊絳先生的文學翻譯成就卓著,除《堂吉訶德》外,她還翻譯了西班牙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文學名著《吉爾·布拉斯》(Alain Rene Le Sage:)以及古希臘散文柏拉圖(plato)的「對話錄」《斐多》(Phaedo)等。

跨入新世紀之後,楊絳先生在整理編訂錢鍾書遺稿之餘,又創作了《懷念陳衡哲》、《難忘的一天》和《我在啟明上學》等多篇憶舊散文;出版於2003年6月的家庭紀事散文《我們仨》, 則因其真摯的情感和優美雋永的文筆而深深打動讀者,成為2003年的超級暢銷書。2014年,103歲楊絳新書《洗澡之後》8月出版,這是楊絳先生在98歲後為其小說《洗澡》所寫的續作。包括《洗澡之後》在內,數篇未發表的楊絳先生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楊絳全集》中,《全集》共270多萬字。

「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與辛亥革命同齡的楊絳先生不僅在文學上開闢了自己的一方天地,還因與文史大家錢鍾書的美好婚姻而備受艷羨。錢鍾書生前曾稱其「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楊絳初見錢鍾書,只見他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渾身儒雅氣質,「蔚然而深秀」。而楊絳更有一番神韻。她個頭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溫婉和藹,人又聰明大方。匆匆一見,甚至沒說一句話,彼此竟相互難忘。

1935年7月13日,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廟堂巷楊府舉行了結婚儀式。多年後,楊絳在文中幽默地回憶道:「(《圍城》里)結婚穿黑色禮服、白硬領圈給汗水浸得又黃又軟的那位新郎,不是別人,正是鍾書自己。因為我們結婚的黃道吉日是一年裡最熱的日子。我們的結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籃的女孩子、提紗的男孩子,一個個都像剛被警察拿獲的扒手。」

隨後錢鍾書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學獎學金,楊絳毫不猶豫中斷清華學業,陪丈夫遠赴英法遊學。滿腹經綸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卻出奇地笨手笨腳,學習之餘,楊絳幾乎攬下生活里的一切雜事,做飯制衣,翻牆爬窗,無所不能。楊絳在牛津「坐月子」時,錢鍾書在家不時闖「禍」。檯燈弄壞了,「不要緊」;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緊」;顴骨生疔了,「不要緊」——事後確都一一妙手解難,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鍾書的一生。

錢的母親感慨這位兒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家什麼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鍾書痴人痴福。」

家有賢妻,無疑是錢鍾書成就事業的最有力支持。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出版後,在自留的樣書上,錢鍾書為妻子寫下這樣無匹的情話:「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錢鍾書的小說《圍城》被搬上熒幕前,導演黃蜀芹曾專門來徵詢夫婦倆。楊絳邊讀劇本,邊逐段寫出修改意見。電視劇果然名聲大噪,一時在全國掀起熱潮,而出現在每集片頭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圍在城裡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出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被無數人時常引用,實際上就出自楊絳之手,她可謂是最懂《圍城》的人。

許多年前,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把它念給錢鍾書聽,錢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

一生幾乎不曾停筆

1953年,楊絳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主要文學作品有《洗澡》、《幹校六記》,另有《堂吉訶德》等譯著,2003年出版回憶一家三口數十年風雨生活的《我們仨》,96歲又成書《走到人生邊上》。

2014年9月,楊絳98歲開始續寫完成的《洗澡》續篇——《洗澡之後》單行本以及9卷本《楊絳全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譯作、小說、散文、戲劇、文論、詩作,皇皇270萬字。

回憶自己的創作之路,楊絳先生說:「早年的幾篇散文和小說,是我在清華上學時課堂上的作業,或在牛津進修時的讀書偶得。回國後在淪陷的上海生活,迫於生計,為家中柴米油鹽,寫了幾個劇本。解放戰爭勝利後,我在清華大學當教師,業餘寫短篇小說和散文,偶爾翻譯。"洗澡"(知識分子改造)運動後,我調入文學研究所做研究工作,就寫學術論文;寫論文屢犯錯誤,就做翻譯工作,附帶寫少量必要的論文。翻譯工作勤查字典,傷目力,我為了保養眼睛,就"閉著眼睛工作",寫短篇小說……」

在《楊絳全集》的作者自序中,楊絳先生這樣寫道,她的一生幾乎不曾停筆。

楊絳的最後20年

1998年

12月,錢鍾書先生在纏綿病榻一年之後離開人世。而前一年,這對夫婦唯一的女兒錢媛因病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容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楊絳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到。

1999年

楊絳根據英文翻譯了柏拉圖的對話錄《斐多》,六萬餘字。《斐多》描繪的是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就義當日,與門徒就正義和不朽的討論。這些討論至今仍是西方倫理學的基礎。楊絳在翻譯時參考多部作品,並為讀者寫作了注釋。

她在這年年底所寫的譯後記中說,「我正試圖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此書2000年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三聯書店再版時,楊絳又做了少量修訂。

2001年

9月,楊絳先生以全家人的名義,與清華大學簽訂《信託協議書》,成立「好讀書獎學金」,這一名字與錢鍾書先生任「中央圖書館」英文總編纂時主編的館刊同名。當年楊絳為獎學金捐助現金72萬元,到2011年,已是929萬元。

2003年

92歲的楊絳重新提筆,在該年出版了散文集《我們仨》。書中回憶了她與錢鍾書一路走來的時光,以及丈夫與女兒生前最後一段日子。

在第二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開始,她如此談論三個人的生活:「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她說,她是借寫作來重溫,讓「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自己,和他們再聚聚。

2004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第一版《楊絳文集》八卷本,約250萬字,其中一至四卷為創作部分,約為116萬字,收入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及戲劇文論;後四卷為譯文,約134萬字。

楊絳為文集出版撰寫了《作者自序》、《楊絳生平與創作大事記》,並親自為文集選定了照片和插圖80幅。《自序》中,她講到自己的選擇標準:「不及格的作品,改不好的作品,全部刪棄。文章揚人之惡,也刪。因為可惡的行為固然應該『鳴鼓而攻』,但一經揭發,當事者反覆掩飾,足證『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我待人還當謹守忠恕之道。被逼而寫的文章,儘管句句都是大實話,也刪。有『一得』可取,雖屬小文,我也留下了。」

2007年

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這是她2005年住院期間,躺在病床上想到的題目。六十餘年前,她編定了錢鍾書的第一本文集《寫在人生邊上》,這是她對《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書中,她試圖回答神和鬼的問題、有關人的問題等等。

她說她聽了太多關於身死寂滅的說法,「他們的思想正確嗎?他們的『不信不迷』使我很困惑。他們不是幾個人。他們來自社會各界:科學界、史學界、文學界等,而他們的見解卻這麼一致、這麼堅定,顯然是代表這一時代的社會風尚。」「我試圖擺脫一切成見,按照合理的規律,合乎邏輯的推理,依靠實際生活經驗,自己思考。」

2008年

吳學昭的《聽楊絳談往事》由三聯書店出版。這本書相當於楊絳的自述,記錄了自楊絳出生至九十八歲的經歷。楊絳在作序時說:「為我寫的傳並沒有幾篇,我去世後也許會增加幾篇,但徵得我同意而寫的傳記,只此一篇。」

2009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第二版《楊絳文集》。

2011年

楊絳先生100歲生日。她婉拒外界為她祝壽的邀請。這一年,20卷《錢鍾書手稿集·中文筆記》出版。錢鍾書生前曾阻止楊絳想補裰破舊筆記的想法,說,「沒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矻矻積聚的知識,對於研究他學問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總該是一份有用的遺產。我應當盡我所能,為有志讀書求知者,把鍾書留下的筆記和日札妥為保存。」楊絳寫道。

百歲生日前,楊絳接受了《文匯報·筆會》的筆談採訪,她說:「我的『向上之氣』來自信仰,對文化的信仰,對人性的信賴。」

2013年

102歲生日。「2013年7月17日,今天我生日,在家平靜如常度過。只是從早到晚海內外親友祝壽電話不斷……」

2014年

7月17日,103歲生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將出版最新的9卷本《楊絳文集》,不僅收錄她近十年來的新創文章,還有4萬多字的《洗澡》續篇:《洗澡之後》。續集中,楊絳給《洗澡》的主人公安排了結尾,她表示,趁她還健在,把故事結束,別人也不要再想寫續集了,為的是給主人公一份純潔的友情,也給讀者一個圓滿的結局。

2016年

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1997年,女兒錢瑗去世,1998年,丈夫錢鍾書去世,楊先生曾說:我們仨失散了。如今,再也不用一個人懷念,「我們仨」在另一個世界團聚了,別傷心,她只是回家了。

溫馨提示

微信推出新功能了,

你知道嗎?

公眾號也能像好友一樣置頂!

想要第一時間接收內容推送?

點開本文右上角,選擇查看公眾號,

就能跟「經濟日報」做好夥伴了!

(PS:微信要先升級哦!)

推薦閱讀:

老公帶閨蜜回家過夜被我抓個了正著,怎麼辦?
回家—關於母親
一個部位練的好,對象回家早!
走捷徑回家的人
點亮回家的燈

TAG: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