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5 月男嬰急求糞便救命,糞便真的能救命嗎?

丁香園 2017-03-15

前不久,朋友圈裡有這樣一條新聞被廣泛傳播:

5 個月大男嬰,因患病需要移植健康寶寶的糞菌。媽媽在網上發帖求助,全國上千名熱心媽媽表示願意幫助,但目前為止仍未找到最適合的糞菌提供者。

糞便能救命?不學醫的朋友可能完全不能理解,就連學醫的同道們,不是相關專業的對此也知之頗少。

今天丁香園(微信號:dingxiangwang)就帶大家一起討論下為什麼糞便能救命。

為啥糞便能治病?

糞便救命,是普通人的講法,我們把它叫做「糞菌移植」,就是把從健康腸道排出的糞便中的菌群,移植到受體的腸道中,重置受體的腸道微生物環境過程。

當然,嚴格意義上講,更應該稱之為糞便微生物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因為移植的過程不止是細菌,也有細菌生活的整個糞便微環境。

我們出生時是腸道內是沒有細菌的,或者只有很少量的細菌。根據分娩方式的不同,順產和剖宮產的寶寶分別從母親的陰道和皮膚獲得細菌,這就是初始的腸道基礎細菌。

2 歲之前的孩子,腸道菌群的數量和種類,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發生明顯變動。相對而言,母乳餵養的以雙歧桿菌為優勢菌,人工餵養的則以擬桿菌為優勢菌。

成年人的腸道菌群微生態結構非常複雜,大約有 500 種以上的細菌組成,總數達到 1,014 個,是人體細胞總數的 10 倍,主要分布在迴腸與結腸。同時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

結腸細菌可以將膳食中未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發酵形成脂肪酸,作為能源使用,幫助人體消化吸收;

腸道細菌可以直接生產營養素和維生素,如葉酸和維生素 K;

腸道細菌可以刺激機體在腸道形成更多的淋巴器官、增加免疫球蛋白在血漿和腸粘膜中的水平,刺激免疫系統的成熟;

許多細菌本身也可殺滅或抑制周圍其他細菌增殖。

腸道菌群的作用如此明顯,也被稱之為我們的另一個器官。正因為腸道菌群的這些作用,我們有可能通過糞便微生物移植改變腸道菌群結構,重建受損的腸道微生態。

原本瘦小的老鼠

在被移植了胖鼠的腸道菌群後

也變得胖胖的

糞便怎麼移植?

說到糞便救命,可不是各位想像的那樣直接吃屎。糞便移植的途徑對移植效果十分重要。

已報道了數種糞便腸道微生物給予方法,包括灌腸、口服(糞菌膠囊)、鼻胃管、結腸鏡。但是最佳的移植方案仍不清楚。

考慮到口服的研究數量還很小,灌腸的方式只能將糞便微生物植入左半結腸,影響效果。結腸鏡和鼻胃管植入的方式還是主流推薦。

但是,目前大部分病例研究還是聚焦於糞便微生物移植治療艱難梭菌感染和炎症性腸病方面。

已經有 Meta 分析證實,糞便微生物移植對於初始抗生素治療後複發患者的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是有效的。在治療炎症性腸病方面,也有納入數十例病例報道的 Meta 分析,證實糞便微生物移植可以使炎症性腸病癥狀緩解,尤其是使用免疫抑制治療的病例。

糞菌移植並非萬能

糞便微生物移植安全性高,相對投入成本低,效果也不錯。但是糞便微生物移植還遠遠稱不上完美,還面臨著很多棘手問題。

1. 治療適應症的擴大

現有的糞便微生物移植研究還是主要集中於艱難梭菌感染和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方面,與腸道細菌還無法相提並論。

最值得關注的就是腸道細菌促進免疫系統成熟方面的作用。以開頭「徵集糞便供體」的新聞為例,我們從新聞中可以看到患兒是存在免疫缺陷的低丙種球蛋白血症患者,治療方法較少,造血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仍在研究中。

對於這個患兒的糞便微生物移植治療,可能也是試驗性的想通過腸道微生態的恢復來幫助免疫系統建立,避免更為嚴重的感染。

2. 供體的選擇

還是以這個新聞為例。對供體限制了很多的條件,歸納起來就是盡量模擬患兒的正常菌群。

之所以要做這麼詳細的要求,其實還是因為我們沒有搞清楚到底是糞便中的哪些微生物以及環境因素,是幫助腸道菌群重建的關鍵。只能無選擇的整體移植。

3. 分型的選擇

隨著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uman Microbiome Project)的實施,腸道菌群也被大致分為以擬桿菌屬、普里沃菌屬和瘤胃球菌屬為代表的三種不同類型。

供體的選擇是不是要根據不同的菌屬分型來選擇?隨著腸道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組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供體選擇是不是要更加的個體化?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4. 倫理和監管問題

糞便微生物移植用到的糞便到底屬於什麼?是器官?是藥品?

2013 年,FDA 曾經發布聲明,要將糞便視為藥品納入到管理體系中,所有相關流程和臨床試驗都要遵循新葯的申請標準。

但是由於臨床醫生的反對和質疑,他們更傾向於按照「組織器官」來認定。很快,FDA 適當的放鬆了監管,提出折中的「自由裁量權」,但仍然有所限制。

與 FDA 的嚴格監管相比,我國也有眾多的醫療機構已經開展了糞便微生物移植,卻沒有相關法規政策。是不是所有的移植都有規範的操作?會不會帶來安全隱患?這些都存在監管盲區。

在這種現狀下,進一步明確腸道菌群的不同作用,將原有的整體移植,改變成為糞便提純,成為一種成分明確的微生物療法可能就顯得尤為有價值。

更單純、更精準。也許就是糞便微生物移植未來的方向。

歡迎投稿,原創 1000 元 / 篇!

責任編輯:shamouer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參考文獻:

[1] Wells JM, Rossi O, Meijerink M, van Baarlen P. Epithelial crosstalk at the microbiota-mucosal interfac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 108 Suppl 1:4607.

[2] Gorbach SL. Probiotics and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Am J Gastroenterol 2000; 95:S.

[3] Robinson CJ, Bohannan BJ, Young VB. 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the ecology of host-associated microbial communities.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10; 74:453.

[4] Drekonja D, Reich J, Gezahegn S,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n Intern Med 2015; 162:630.

[5] Lee CH, Steiner T, Petrof EO, et al. Frozen vs Fresh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nd Clinical Resolution of Diarrhea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6; 315:142.

[6] Lee YK, Mazmanian SK. Has the microbiota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Science 2010; 330:1768.

[7] Petrof EO, Gloor GB, Vanner SJ, et al. Stool substitute transplant therap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RePOOPulating the gut. Microbiome 2013; 1:3.

[8] Sharma R, Young C, Neu J. Molecular modulation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contribution of microbiota. J Biomed Biotechnol 2010; 2010:305879.

[9] Postigo R, Kim JH. Colonoscopic versus nasogastric feca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review and pooled analysis. Infection 2012; 40:643.

[10] Dupont H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3 Oct;11(10):1216-23


推薦閱讀:

這一坨坨動物便便,五千一斤!世界最貴糞便做成美食,土豪最愛
早上排便的時候看一眼糞便,出現這4種形狀警惕癌症上門
信不信由您:微生物新技術:糞便移植
胎兒的糞便和尿液都排到哪兒了?

TAG:糞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