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背後體現的普世價值觀

今天是聖誕節,祝大家聖誕快樂!

平安夜 群星 - 聖誕歌曲

導讀:

中國人到底要不要過聖誕節?這個節日背後到底有什麼文化含義?為何西方一致告訴孩子們「聖誕老人真的存在」?聖誕節的真正價值內涵是什麼?關於愛和希望、感恩、平等,以及博愛、寬容與和平聖誕節都有哪些故事和深層意義?是什麼力量讓一戰戰場上敵對的英德兩軍自發停戰攜手共度聖誕?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大餐、聖誕歌曲和聖誕襪…都有什麼象徵含義?聖誕節和中國節日又有什麼異同?這篇文字會告訴你關於聖誕節的所有……

聖誕節對中國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又到聖誕節,這個「洋節」原本和中國傳統文化毫不相干,卻在這個東方國度上一年比一年熱鬧地上演著,琳琅滿目的聖誕裝飾、洶湧來襲的商家促銷,甚至異於平日的大堵車,都讓人很難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有人玩得不亦樂乎,有人憤然號召抵制。對待聖誕節,中國人少了一點平常心。

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著空前的大變革與大轉型,公民對共享改革成果、追求幸福生活的意願是如此迫切,還有什麼比親情、比幸福與尊嚴更讓人怦然心動呢?聖誕節由此進入「中國式」的轉變,不再只有宗教的莊嚴,而成了商家的機遇,情侶的浪漫夜,親友團聚與人生平安的驚喜;人們和這個曾經陌生的節日相約,在這短暫的時刻放下不平與郁怒,忘卻悲傷與憂愁,給沉靜的深夜一個微笑,給相親相愛的人一個祝福。

當然,任何人也有權利對這個洋節日不理不睬,不追不捧,這同樣是一個多樣而包容社會的應有含義。倘若洋節就得抵制,那麼中國春節對於外國人也是洋節日,但美國紐約和加州卻把春節定為法定假日,老美咋就不怕「集體無意識」?

拋卻「過度焦慮」,再回過頭來看聖誕節,我們反而能從中體味到一些真正有價值的觀念。聖誕節與眾多舶來品一樣,是中西方文化相互認識、交流與理解的一種載體,在全球溝通日益密切的今天,認識普世價值觀著實重要。

你能想像科技發達的西方世界,一致而堅定地告訴孩子們「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就讓我們從個疑問開始說起。

讓孩子相信聖誕老人,種下「愛和希望」的種子

2011年,一名華裔教師曾因為告知孩子們「沒有聖誕老人」,而遭到了家長們的反對,並為此向每位家長致電道歉。這位老師在給二年級的孩子講述有關北極的知識時,否定了一個孩子提出的「北極是聖誕老人居住地」的說法。他說,聖誕老人其實是不存在的,聖誕樹下的禮物是父母提前放好的。他的言論被認為是摧毀了當地的傳統節日,破壞了關於聖誕節「愛和美好」的節日象徵,從而遭到了包括一些華裔家長在內的家長和教育界人士的指責。

一百多年前,美國有位八歲的小女孩叫帕吉尼婭,她向美國紐約《太陽報》的編輯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人嗎?」《太陽報》快速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登了回信,而這封回信甚至影響了好幾代美國父母和孩子。回信是這樣說的:是的,帕吉尼婭,聖誕老人是有的,這絕不是謊話。在這個世界上,如同有愛、有同情心、有誠實一樣,聖誕老人也確確實實是有的。你大概也懂得吧,正是充滿這個世界的愛、誠實,才使你的生活變得美好了,快樂了。沒有人看見聖誕老人。可是,那不能證明沒有聖誕老人。因為,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東西,是孩子的眼睛、大人的眼睛都看不見的東西。那樣美好、閃光的東西,難道是人們編造的瞎話嗎?不,帕吉尼婭,那麼確實,那麼永恆的東西,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一千年以後,一百萬年以後,聖誕老人也會同現在一樣,讓孩子們的心高興起來。

這是美國新聞史上最有名的一篇杜論。相信就會存在,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是聖誕老人,奉獻、愛和希望,這就是聖誕老人的化身,也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我們的人生需要信仰,需要希望,需要期待,這是我們得以幸福快樂地走完這一生的根本。

心存感恩,減少抱怨,感謝世間的一切美好

聖誕節是傳統的宗教節日,對於基督徒,那是慶祝耶穌的誕生,紀念耶穌和發揚基督精神。現在整個西方社會都在過聖誕節,像許多宗教節日一樣,它已經越來越民俗化了。儘管如此,聖誕節依然倍受尊重。人們在聖誕快樂中懷有對耶穌的敬仰,歡樂的節慶里含有莊嚴肅穆的神念。歡度聖誕佳節的人都不拒絕耶穌的教誨,要仁愛、善良、誠實、忍耐、感恩……在信神的國度,不是基督徒的人們,也都知道人應該感恩,心存謝意。對需要幫助的人給予關愛;對他人的幫助給予感謝。這是西方社會價值觀的一部份,而不是說聖誕夜就只是一家坐在壁爐前,共進有火雞或烤鵝的聖誕大餐或是冬季里開的一個最熱鬧的大派對。

芬蘭電影《聖誕傳說》是一部奇幻、溫馨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聖誕老人自己的故事:尼古拉斯住在芬蘭的一個小島上,從小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妹妹,一直被村裡的鄰居照顧撫養長大。很多年過去了,撫養過他的家庭越來越多,在聖誕節的早晨,幾乎村裡每戶人家都會發現門口擺放的小禮物。6年一晃而過,這一年,村子遭受了饑荒。村民們不得不把尼可拉斯送去給木工里沙基做學徒。在里沙基神奇的作坊里,尼古拉斯經歷了苦難,面對著重重障礙,一顆懂得感恩的心讓尼古拉斯義無反顧地、倔強地堅持著……最終,尼古拉斯成為了傳說中的聖誕老人,為越來越多的人帶來希望與歡樂。

有時候,我們總是在抱怨,似乎,早已忘卻了該如何去感恩。我們總是在抱怨自己命運不夠好,得到的不夠多,物質不夠豐富。其實,我們應該心存感激,感謝上天給了自己那麼好的父母,感謝父母給了自己健康的身體和一個完整的家,感謝那些素不相識的人給過自己幫助,感謝有兄弟姐妹讓自己的人生不孤單,感謝陌生人的一個善意的微笑,感謝世間一切的美好——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萬物生靈……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身權利的平等不分高低貴賤

在與聖誕節密切相關的另一節日——節禮日(12月26日)里,西方國家有以下習俗和傳統,給聖誕節期間還需要工作的服務業的員工(如郵遞員)贈送禮物,牧師通常在這一天打開捐款箱,將善款發給窮人。這些習俗表達人們對勞動者的尊敬和對窮人的關愛,反映出對平等的信念和追求。

作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的人類,不分民族膚色、高低貴賤,「每個人生來都是平等的,這是一條不言而喻的真理。」(《獨立宣言》)眾生平等在聖誕節得到淋漓盡致地解讀詮釋。

基督教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觀。它的主要蘊意是:首先,基督教的平等是所有人的平等,在基督教神權關係面前,無論是奴隸還是公民,貴族還是臣民,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都是人,都一律平等,都不可以被忽略和排斥。

其次,基督教所導入的平等觀念,使平等具有了超驗的意義,人的平等不是建立在人的權柄之上,而是建立在神的權柄上的,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人只有在神面前是平等的,才能夠在人面前是平等的。在基督教看來,上帝對他們一視同仁,都接納他們成為主的信徒,信徒之間是平等的,都在神的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

最後,基督教的平等觀不但是一種信仰的平等,還是一種人身的權利平等,也就是說,這種平等具有法律的意義。當然這裡所說的法律主要是指神的法律,是一種神權意義的保障,神權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上帝所擁有的絕對統治權,二是人所擁有的平等的社會政治權利。

倡導博愛與寬容,普世關懷不圖回報

春節孩子收到長輩的紅包和聖誕節孩子收到聖誕老人禮物的習俗看似相似,但卻反映了不同的人際關係和文化內涵。「發紅包」體現中國傳統文化里縱向的血源關懷;聖誕老人把禮物分給所有的孩子、不帶子承父業的希冀,不圖回報,體現的是橫向的普世關懷。

聖誕樹是聖誕節期間基督徒家中最重要的裝飾,它的來源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這個孩子臨別時折了一根樹枝,插在地上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這才明白自己接待的是上帝的使者。後來,人們在家裡擺放聖誕樹,以此提醒要以博愛的精神關懷那些處於窮困之中的陌生人。

基督精神的核心是博愛,包括大愛無垠,寬容等等思想,聖誕節的流行正好體現了博愛與寬容的基督精神。聖誕習俗數量眾多,包括世俗,宗教,國家,聖誕相關,國與國之間差別很大。大部分人熟悉的聖誕符號及活動,如聖誕樹,聖誕火腿,聖誕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贈禮物,都是基督教傳教士從早期Asatru異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吸收而來。對冬至的慶祝早在基督教到達北歐之前就在那裡廣為進行了,今天聖誕節一詞在斯堪的納維亞語里依然是異教的jul(或yule)。聖誕樹被認為最早出現在德國。基督教敢於採納異教徒的風俗習慣,並使聖誕節得以推廣,正好體現了博愛與寬容的基督精神。

互送禮物不看重金錢,而是最在乎心意

外國人的送禮,和我們國內那種頗有道道的送禮完全不同。他們似乎什麼都可以當禮物送,沒那麼多講究。人們期盼的是分享節日互送禮物的溫馨過程。在乎的是你的心意,並不是很看重錢花了多少。

親人、好友和同事之間送的聖誕禮物都是五花八門。 禮物事先都用紅紅綠綠的聖誕紙包裝的有模有樣,這些包裝精美的聖誕禮物送的都是什麼呢?有送挎包,送睡衣,送飯鍋,送毛巾,送襪子,送牙刷,送拖鞋,送書,送香水,送唇膏,送洗髮液,送手機,送巧克力,送葡萄酒,送光碟等等應有盡有。當然富人送鑽石送寶馬車送房子的都有。但那絕不代表美國普通民眾。

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麥琪的禮物》的情節恰能說明西方人對待禮物的態度。麥琪,是聖子耶穌誕生時前來送禮物的三位智慧的賢人。他們首創了聖誕節饋贈禮物的風俗。在西方人看來,聖誕節的禮物是最珍貴的,因而也希望自己獲得的禮物是最珍貴的「麥琪的禮物」。小說里,德拉和吉姆為了一時的感情衝動,「極不聰明地為了對方犧牲了他們一家最寶貴的東西」,作家把他們稱作「兩個住在一間公寓里的笨孩子」。

在那個唯金錢萬能的社會中,他們的禮物不能算作是智慧的「麥琪的禮物」。但是,他們失去了財富,卻加深了人世間最可寶貴的真摯的愛情。在愛情與財富的矛盾中他們為了前者犧牲了後者。所以,作家在小說末尾留下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讓我們對目前一般聰明人說最後一句話,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他們就是麥琪。」

饒恕他人也是寬容自己,與人和好終止仇恨

聖誕節最重要的意義是講「饒恕」與「和好」,而非等待聖誕禮物。在這寧靜的夜晚,想一想有沒有人得罪你,你還沒原諒他、饒恕他呢?

饒恕不是一種單純的付出,它不僅是對他人的一種原宥,也是對自我的一種寬容,在寬恕別人的同時我們內心也平靜了許多。想想那些曾經在你看來不可饒恕的過錯面前,是不是現在想來其實也無所謂呢?想想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是不是那時他們也很不情願呢,傷害也不是他本意呢?想想那些和你脾氣性格都不投,處處和你作對的人,其實他們也只是在走自己的路,兩個人沒有完全相同的一條路,所以你們都沒錯。

基督教認為饒恕可以破解仇恨的鎖鏈。行淫的女人被法利賽人拉到耶穌面前試探耶穌。問該怎麼辦這個行淫的女人。按律法用石頭打死呢還是饒恕呢?面對法利賽人的提問,主的話像一把利劍一樣刺進猶太人的心:「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耶穌這句話的重點不是挑戰,而是饒恕。彼得問耶穌要饒恕得罪他的弟兄幾次,耶穌說七十個七次。饒恕不是可以衡量計算的。饒恕是很難的。但惟有饒恕才能終止報復和仇恨,饒恕可以讓人重新再來,重新開始。

如果此時你在想著某個人仍就心生厭惡甚至滿懷恨意,那麼在這平安快樂的日子學會釋懷,學會饒恕他的錯誤,和好吧!並祝福他聖誕快樂!

踐行慈善幫助弱勢群體,樂善好施成為傳統

在聖誕節商業化的外表下,今天在美國及其他一些基督教國家,每逢聖誕,大量的慈善機構都會去幫助那些貧窮及無家可歸的人。狄更斯的《聖誕頌歌》中守財奴艾柏納澤·斯克魯奇,面對溫暖的聖誕節卻討厭周遭的一切慶祝活動,於是上天派來3個精靈,讓他看看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以及親友私下對他的態度。這一切漸漸喚醒了他人性的另一面——同情、仁慈、愛心及喜悅。斯克魯奇那固有的自私及冷酷迅速崩塌,消失殆盡,從此變成了一個樂善好施的人。這種樂善好施的行為對現實社會影響深遠,甚至成為一種傳統保留至今。

在美國,每到聖誕節,在購物中心或食品商店的停車場,你總會聽到一串串清脆的鈴聲。它提醒著你:聖誕節又到了,新的一年開始了,在幸福溫暖的同時不要忘記,就在你的周圍,還有很多貧窮的人在艱難度日。 而搖響鈴聲的人們,正是遍布美國城鄉的三百多萬個義務志願者,他們全部來自美國的一個慈善組織——救世軍。美國城鄉各地有九千多個救世軍中心,主要開展為無家可歸者提供臨時庇護住所、發放食物藥品,看護放學後的兒童以及救災等一系列慈善活動。而救助的經費大多靠這種冬夜寒風中的鈴聲,靠被鈴聲喚醒的普通人,在微笑著互道感謝的同時放到水壺裡的善款。美國人口不到3億,目前僅救世軍一個慈善組織就有志願者340多萬人。這個慈善組織成立之初只有八個人,所有資產就是兩面旗幟和一個共同信念。其實,一切慈善活動的人性根源正是人天生的惻隱之心,而恰恰是這種惻隱之心,是一個社會永遠可以依賴,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依賴的唯一道德之源。

注重「愛與付出」,有能力愛他人才是真正的快樂

美國著名的女作家賽珍珠(Pearl S. Buck)的短篇小說《聖誕節的早晨》,讓我們彷彿親眼看到了一個可愛的男孩。當他由於家裡窮而沒有錢為家人購買聖誕禮物時,決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父親的深深的愛。他半夜悄悄起來幫助父親擠牛奶,雖然辛苦卻快樂而興奮。孩子純真的心,孩子可愛的行為,使我們與文中的人物產生了共鳴,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愛意味著付出;能夠愛他人,這是多麼幸運;有能力愛他人,這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快樂!只有愛才能喚醒愛!」

在聖誕時節,這種愛與付出更值得提倡,而且不僅僅局限於家人朋友。在威廉·J·萊德勒(William J. Lederer)的《水手的禮物》一文中,我們看到一個善良的水手,在平安夜儘管孤身一人,身處異地他鄉的邋遢的小飯店,但是因為心中有愛,在寫明信片時仍能面帶微笑。其他的人雖然有家人陪伴,卻因為心裡有怨氣不能釋懷而連帶家人受累,大家都不開心,平安夜連哭帶罵,凄凄慘慘。這時,水手起身離席,僅留下一張小小的鈔票和隻言片語,卻像春日的和風,融化了許多人心頭的寒冰,帶領了無限歡樂。 於是,來自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等不同國籍,不同語言的陌生的人們,同時學會了分享與奉獻,用自己的愛心去點亮別人的心情,感染整個世界。「原本是在一家簡陋小餐館裡的一個凄涼夜晚,結果竟變成我們一生中最最美好的聖誕前夜。這全虧那位靈魂中閃爍著聖誕精神的年輕海員。是他釋放了我們心中那被憤懣和失望壓抑的愛心和快樂。他賜給了我們聖誕的歡樂。」 可見,愛心的奉獻對世界的影響有多麼大。

珍惜和平與善意,交戰雙方可以休戰共度佳節

美國第十三屆總統柯立芝說:「聖誕節不是一段時光,也不是一個季節,而是一種精神狀態。珍惜和平與善意,富有慈悲心,這才是真正的聖誕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一,然而,在充滿著殺戮和恐怖的戰爭前線,卻出現過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敵對的英德軍隊自發地休戰,攜手在歡樂中度過了1914年的聖誕節,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

1914年12月7日,英國大主教提出一個建議:為前線作戰官兵提供一個臨時間隙,以慶祝聖誕節。這個建議很快得到德國方面的積極響應,雙方官兵家屬和朋友也在為他們能過一個充滿愛意和歡樂的聖誕節而努力。在歡慶聖誕節時,德軍比英軍表現出了更大的積極性,他們作了充分的準備。聖誕之夜,德軍官兵把他們用蠟燭精心裝飾的聖誕樹拿出來,放在塹壕的矮牆上。數百點燭光映紅了塹壕,照在官兵們興奮的臉上。隨後,英軍官兵聽到了德國人慶祝聖誕節的聲音。參戰的陸軍中尉肯尼迪回憶說:「聖誕之夜,對面塹壕的歌聲和歡笑聲飄向我們,我猛然聽到一個德國人在大聲喊叫:『英國人聖誕節快樂!』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德國人正在盡情地歡度聖誕之夜。一個英軍士兵高喊:『你也是!』隨後,雙方一起唱起了聖誕頌歌。」

在很多地方,雙方主動派出代表在彼此陣地之間的「無人地帶」進行談判,達成這樣的協議:如果你們不開火,我們也不開火。人們紛紛爬出塹壕,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他們說笑著,交換香煙和紀念品。在休戰期間,英德雙方官兵還在「無人地帶」進行了多場足球賽。

聖誕節休戰表明在最血腥的廝殺中,人類的良心也不會完全泯滅,和平與幸福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

團聚與祝福:聖誕與中國文化有相同之處

親人團聚是共同期待,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在傳統的西方國家裡,聖誕節是一個屬於家庭的節日,西方許多家庭一進入12月份就開始忙著採購各種節日用品,如聖誕禮品及食物等。在12月24日這天晚上,一般全家人都要相聚在一起共進聖誕晚宴。

聖誕節的前夜叫平安夜,類似中國人大年三十的除夕團圓夜。在平安夜西方人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在這天晚上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平安夜到來時,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僕僕地趕回家中團聚。聖誕前夜必不可少的節目是社交或聚會。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

中國的團圓夜與西方的平安夜一樣,也是一個與家人相會普天同慶的日子。祭祖、接神、接灶是不可少的,然後給晚輩壓歲錢、新衣服或其它禮物。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人們以不同的形式祭祖、驅禍、歡慶、互相祝福、圍爐守歲,貼春聯請門神,放鬆地進行吃、喝、玩、樂。

過聖誕節時,西方人一家子聚集在聖誕樹下其樂融融,所有的人都和諧相處互道問候相互狂歡;過春節時,東方人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和和睦睦,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人們走親串友互道祝福彼此聯歡。

家是一個人生存的基礎也是人走向社會的根據地,家庭、家族和朋友圈是國家大社會中的一個小社會。在《聖經》中家庭或家族的觀念也象中國儒家經典中家的觀念一樣強烈,這正是西方人過聖誕節與中國人過春節相似的地方。

最隆重節日都在冬末春初,嚮往溫暖與生機

聖誕節和春節都選擇在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冬末春初」,聖誕節的到來,說明冬天快要結束了,萬物蕭條的景象將不再;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的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中西方文化中兩個最重要的節日「不約而同」並非偶然現象,它反映了人類先民對季節交替的共同感知,對美好生活的共同祈盼。

春節和聖誕節的慶祝都選擇在相對寒冷的冬日裡,而且這兩個節日最初都沒有確定的日子。由此可見,先民們在沒有創建編製完整的曆法之前就有了春節和聖誕節的最初雛形。據文獻資料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大約有4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從虞舜時期開始。以後歷朝慶祝新年的時間有異。南北朝時期,人們曾將整個春季稱為春節。其後,有的朝代還曾經把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九泛稱為春節。中華民國成立後,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聖誕節在西方國家最初是為了慶祝太陽的重生或回歸,很長時間以來聖誕節的日期都沒有確定。聖誕節在某些地區曾被稱為「聖誕節期」。慶祝時間從12月24日到次年元月6日。直到西元3世紀中期,基督教在落馬合法化以後,羅馬主教指定儒略曆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因為那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期,用中國的概念表示就是指羅馬曆法的冬至節。

民俗專家認為,聖誕節和春節,都是人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人類發展的初級階段,各民族對自然改造的力量都很微弱,對季節和自然的依賴性都很強,人們都渴望春天的溫暖,害怕冬天的蕭條。所以,當先民平安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即將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時,都會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人類的共性,也是聖誕節和春節起源的最初目的。

通過節日寄予對未來的祝福,祈盼美好生活

春節里人們對新的一年的到來滿懷希望,有著許許多多的新年願望。聖誕節,人們向耶穌禱告,相互祝願,流露出了美好的期望與祝福。

生生不息的平安訴求,是幾千年來薪火相傳的星語心愿。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綴滿吉祥如意的聖誕樹,象徵慈愛善良的聖誕老人,琳琅滿目的聖誕禮物,甜美可口的糖果,還有《聖經》中的橄欖枝、「諾亞方舟」,無不承載著人們對幸福平安的企盼。在中國,「平安是福」是一句膾炙人口、被廣泛接受的格言。五千年來,國人憧憬著「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神往著「蒼生俱飽暖」的樂土家園,描述著「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生存狀態,訴說著「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亂人」的和平期待。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春節和聖誕節起源的最初目的。生命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斷追求自身與外部世界的和諧,就在不斷構想美好的明天,並去努力實現它。這是不分種族的人類的共性。在思維進化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社會的先民都獲得了同樣的心理感受,那就是「希望」,他們都意識到了明天可以更美好,生活可以更美好。而當古老的中國人和西方人在表達這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時,都不約而同地採取了古老的與自然交好的儀式。因為人類社會之初人們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方式是有限的,所以古老的慶祝活動成為他們美好心愿的寄託和表達。可以說春節和聖誕節最初的起源是一種感恩的形式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在這兩個節日起源的初始階段,先民們都曾用歌唱和舞蹈等形式來抒發他們的歡樂;都曾用虔誠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不同節日有相似的喜慶文化,給人們增添歡樂

春節期間人們相互拜年,傳達親人、朋友相互間的祝福,鳴放鞭炮喜迎財神,期盼來年財源滾滾,而廣大城鄉在春節期間進行的舞龍活動更是為節日增添歡樂和熱鬧的氣氛。

聖誕節期間,西方各國舉行熱鬧的聖誕宴會,人們相互贈送禮物,拜訪朋友,這一系列的活動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慶。

春節和聖誕節作為東西方最為隆重的節日,它們都產生了喜慶的文化,表達了喜慶之意,都蘊含了一樣的歡樂、喜慶的意義。

在西方,聖誕節里白須紅衣的聖誕老人、裝飾漂亮的聖誕樹、豐盛的聖誕大餐、鮮艷的聖誕花卉,加上教堂里歡樂的聖誕頌歌,這一切無不洋溢著歡慶。在這歡慶的節日里人們在裝飾漂亮的聖誕樹旁歡聚一堂,喜食聖誕大餐。

在中國,春節期間家家門前高掛的大紅燈籠,精緻的窗花,抒發美好願望的對聯渲染了節日的氣氛。除夕夜象徵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歡聚一堂的守歲習俗、節日期間走親訪友的拜年活動,這些也都反映了節日的喜慶。

過節傳統歷史悠久,各自創造了豐富的文化財富

雖說春節聖誕節分屬東西方,在許多方面都各具特色,截然不同,然而,它們在文化內涵上有著許多相同之處。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由食而產生的飲食文化在節日文化里尤為突出。無論是春節還是聖誕節都根據其節日的起源、來歷產生了相應的飲食文化。聖誕節吃火雞象徵豐收團圓,喝紅酒為了紀念耶穌;春節吃火鍋象徵紅紅火火,吃魚寓意年年有餘。

聖誕節期間,人們高唱聖誕歌,而且流傳下來了許多經典的頌歌,如:《平安夜》《鈴兒響叮噹》《聖誕鐘聲》《普世歡騰,救主下降》等。此外,聖誕節激發了許多聖誕故事,試圖用現在的神話故事形式表現聖誕精神。他們中的一些已經變得非常有名並且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國,各個朝代都留下了許多關於春節的不朽的文學作品,有各種詩詞曲,也有流傳至今的春聯。如北宋王安石的名篇《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節日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聖誕節與春節都產生了許多珍貴的節日文化,留下了寶貴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財富。

襪子與大餐:聖誕常見標誌蘊含文化細節

聖誕老人:紅裝白須有愛心的快樂形象深入人心

聖誕老人,是不同傳說和神秘人型的結合體。東正教尊重尼古拉斯,視其為創造奇蹟的人。在德國中部和北部地區,尼古拉斯被稱為「聖誕老人」,在英國被稱為「聖誕父親」,被美國的荷蘭移民稱為後來的「SantaClaus」。孩子們都想知道聖誕老人住在何處,他們何時會收到禮物?答案通常是聖誕老人住在北極,他的作坊生產聖誕禮物。

聖誕老人的傳說早在數千年前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出現。北歐神話中司智慧,藝術,詩詞,戰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於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與此同時,其子雷神著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惡戰一場,最終戰勝寒冷。據異教傳說,聖誕老人為奧丁神後裔。

另有一說是,聖誕老人的原型來自土耳其,他叫尼古拉斯,是一位生活在公元4世紀的天主教神甫,喜歡暗中幫助窮人。在他居住的地方,有一位清寒的父親,經常借貸度日。他有3個年輕美麗的女兒,一種說法是,有一次,父親因無力還債,準備將女兒賣到非洲做女僕;另一種說法是,女兒們大了,父親無力為她們置辦嫁妝。尼古拉斯知道後,就找了3雙長襪子,在裡面放入金錢,夜裡悄悄地掛到少女的窗前。恰好第二天就是聖誕節,女兒們發現裝有禮物的襪子,高興地四處傳揚。這個故事流傳開來,從此,在平安夜用襪子裝禮物送給孩子,就成為了聖誕節的重要習俗。而西方的基督教會,也由此產生了在聖誕節前後捐獻物品,救助窮人的優良傳統。所有的愛心人士,也都被看做是尼古拉斯式的聖誕老人。

隨著世事變遷,作家和藝術家把聖誕老人描述成我們今天熟悉的著紅裝,留白鬍子的形象。如今,聖誕節已經成為西方國家一個大眾化的節日。聖誕老人也已成為聖誕節最受喜愛的象徵和傳統。平安夜的晚上,聖誕老人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送禮物的快樂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聖誕樹:四季常青樹伴隨的禮物是愛、歡樂和希望

就像聖誕起源於異教的習俗,聖誕樹也有悠遠的歷史,並成為很多文化中冬季的普遍現象。

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和球,象徵基督。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和球的聖誕樹。

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這個孩子臨別時折了一根樹枝,插在地上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這才明白自己接待的是上帝的使者。後來,人們在家裡擺放聖誕樹,以此提醒要以博愛的精神關懷那些處於窮困之中的陌生人。

近代聖誕樹起源於德國,後來逐步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成為聖誕節慶祝中最有名的傳統之一。通常人們在聖誕前後把一棵常綠植物如松樹弄進屋裡或者在戶外,並用聖誕燈和彩色的裝飾物裝飾。並把一個天使或星星放在樹的頂上。

對聖誕樹的寓意有這樣一種解讀:因為松樹是四季常青的,這常青的樹就象徵了信仰基督的基督徒被賦予的永恒生命。尖尖的樹梢指向天國。點綴在樹頂的星星代表著指引智者到伯利恆尋訪耶酥的那顆特殊的星。星星的光芒意指帶給世人光明的耶酥基督。樹下的禮物代表著上帝通過他唯一的兒子帶給世人的禮物:希望,愛,歡樂以及和平。

聖誕襪:接收禮物的大號襪子給孩子們帶來快樂

聖誕襪的傳說同樣出自前面提到的尼古拉斯聖誕老人的故事。雖然細節有諸多不同版本,但主旨大體相同。傳說有個心地善良的沒落貴族,生活非常艱難。三個女兒快要出嫁了,他為自己沒有錢給她們置辦嫁妝而難過。喜慶的聖誕夜,三個姑娘早早地蜷在炕上睡覺了,剩下父親在長吁短嘆。聖誕老人決定幫助他們,他在他們家的煙囪里撒下了許多金子,落進姑娘們烤在火爐旁的長筒絲襪里。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而快樂的生活。聖誕節的長筒襪就這樣產生的。

聖誕節在襪子里收到禮物的習俗由來久遠,早在基督教興盛以前,古日耳曼孩子就在自己靴子里放胡蘿蔔和糖,給奧丁大神的坐騎吃。奧丁大神會回饋給孩子禮物,當然是父母換進去的。

而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

英國少年兒童在聖誕前夕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在夜裡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少年兒童把鞋放在門口,讓「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裡面。」

到了近代,人們特別為聖誕節準備大一點的襪子,因為是特別買的,也就多是應景的紅色。不過,聖誕老人的紅色是可口可樂在1930年代想出的宣傳策略,知道了這一點,也就無所謂聖誕襪的顏色了。

聖誕大餐:烤火雞成為主菜,全家人共同分享

聖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聖誕大餐的食品種類繁多,豐富多彩,例如薑餅、糖果等等,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必不可少的傳統佳肴――烤火雞。在感恩節和聖誕節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西方人的飲食傳統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在西方人眼裡,沒有烤火雞的晚宴就算不上真正的聖誕晚餐。有時,聖誕晚餐還要為「主的使者」設一席之位。

據說在一六二零年的聖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朴里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於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

火雞是美洲特產,在歐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經被印地安人馴化。火雞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因為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的服裝:身黑頭紅。歐洲人很喜歡吃烤鵝。在移民到美洲之後,還沒有養好鵝就有了吃鵝的要求,於是就吃火雞,竟然發現火雞比鵝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雞。於是烤火雞成了美國人的大菜,重要節日中必不可少。

在英國,一項普遍的傳統是使用火雞的三叉骨來許願。通常的做法是兩人一對,各執許願骨的一端拉開,斷裂後掰到較大部分的人便可許一個願望。

美國人吃火雞的習俗是將火雞的腹內裝填各種材料,放入烤箱內烤熟。等烤熟後將整隻火雞端上桌,再用刀叉把烤好的火雞分切一起享用。換句話說,他們吃的是「全雞」。至於為什麼不分好再端上桌?這大概就像我們在大年夜吃魚,不會用魚片而用全魚上桌是一樣的道理。不但兼顧了菜色的美觀和視覺的豐富性。同時,也有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的享用大餐的象徵。

聖誕音樂:源於宗教音樂,公眾假日題材很受歡迎

聖誕音樂起源的準確年代無從考察,早期的聖誕音樂是基督教禮儀音樂的組成部分,是一種非常純粹的宗教性音樂,是莊嚴與虔敬的,一切世俗的歡樂與浮躁都被棄。到了中世紀巴洛克音樂時代,聖誕音樂達到了一個頂峰,風格更顯莊重超脫,形式華麗優美,受難曲、彌撒曲、聖母頌歌等各種聖樂體裁都得到了空前發展,這個時期的聖誕音樂仍然主要以佈道與傳播福音作為其主要功效,最為我們熟悉的代表作品是亨德爾的清唱劇《彌賽亞》。

聖誕節時唱的讚美詩稱為「聖誕頌歌」。聖誕頌歌很多,曲譜多取自著名音樂家的名作。經常唱的有《普世歡騰,救主下降》、《天使歌唱在高天》、《緬想當年時方夜半》、《美哉小城,小伯利恆》、《聖誕鐘聲》等等,其中以《平安夜》(Silent Night)最為有名。有190多年歷史的《平安夜》一直被視為聖誕經典歌曲,並已被翻譯成330多種語言。這首歌消除了社會、宗教以及文化的分歧,在1914年「一戰」的聖誕節前夜,一首《平安夜》平息了戰壕中的戰火,交戰雙方達成聖誕臨時休戰協定。

近兩個世紀以來,聖誕節的雙重意義越來越明顯,一個是作為傳統的基督宗教節日,一個是作為現代社會的公共假日。對於一般公眾來說,後者的普遍意義肯定更為重要,它昭示著歡樂的假日時光和新的一年的來臨。同樣聖誕音樂的功能與題材也更加多元化,用非宗教題材慶祝聖誕節早已經司空見慣。用題材來劃分一個音樂類型似乎只有聖誕音樂獨享其榮,而把聖誕音樂作為一個獨立的音樂類型劃分出來至少反映出兩個事實:聖誕作品在人們心目中的受歡迎程度與聖誕唱片的數量之多。現代聖誕名曲有《白色聖誕》(White Christmas)、《鈴兒響叮噹》(Jingle Bells)等等。

結語:樹立文化自信,別再走入固步自封的死胡同 中國人在接受西方價值觀的同時,並非簡單得複製了西方人「宗教意識」,中國人所過的聖誕節並非「宗教性質」的聖誕節,而是「生活方式」、「生活哲學」性質的聖誕節。聽聖誕歌、買聖誕禮物、戴聖誕帽是中國人對一種異質文化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接受,是中國人對多形態生活方式的渴求和選擇。

有人說聖誕節在中國被接受的背後是基督教的擴張,是西方宗教在東方國度滲透。從宗教憂慮的角度來說,有一定的道理,我們應該保持一定的「文化憂慮」和「文化警惕」,但是這並不等於「文化排斥」和「文化否定」,我們也不必過於緊張,不必象某部分人所說的「你要還是中國人,就不要過聖誕節」。這是一種蠻橫得自甘腐化的幼稚想法。因為大多數中國人對聖誕節的接受是源於對快樂的追求。

放棄把好的東西吸收下來是一個民族很笨的作法,特別是在當今這個地球村的時代。

文章來源:企業文化家園


推薦閱讀:

到韶山給毛主席拜壽 過中國的「聖誕節」
今年「聖誕節」變「聖誕季」398
12.25聖誕節住進我心裡的你
半月談丨聖誕節後談自信
聖誕節飄落的愛 - 草屋

TAG:價值觀 | 價值 | 聖誕節 | 普世價值 | 背後 |